登陆注册
62318600000008

第8章 万盛,羽球冠军的摇篮

罗昭伦

如果要罗列在中国和世界羽坛上实力雄厚的“头面”人物,钟波、张亚雯、皮红艳、罗曦林、谢阳春、郑周、陈阳等人的名字不得不提及。如果要问这些人来自何方,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重庆市万盛区。

这些昔日从万盛走出去的羽毛球运动员,如今正辉煌于国内国际的羽毛球舞台。有的已成为国际级的教练,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顶级羽毛球人才;有的已是世界羽坛的精英,在国际羽毛球大赛中,屡屡夺冠。

作为培养这些“头面”人物的万盛,从开始出现羽毛球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的40多年时间,但却为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山区有了羽毛球

有资料介绍说,羽毛球运动起源于日本。在14世纪末叶,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雏形。

也有人说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首次在庄园里进行“蒲那游戏”表演,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开来。此后,这种室内游戏迅速传遍整个英国。Badminton(伯明顿),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

被称之为“贵族运动”的羽毛球,对中国来讲,显然是一项“舶来品”,直到1920年,羽毛球运动才传入我国。据说当时传入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英联邦国家在华人员,另一个是印尼华侨。特别是1966年苏哈托军政府排华事件,使得上百万印尼华侨回到祖国,并由国家分配到全国各地。此后,他们将羽毛球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大地燎原开来。

而地处穷乡僻壤的重庆市万盛区,则是在20个世纪60年代末期,万盛羽毛球的“祖师爷”唐勇来万盛区工作后,羽毛球才在万盛悄然出现。

1937年,唐勇出生在海南岛,为躲避战火,在他两岁时便和父亲一起逃难到了泰国。那个时候,羽毛球运动已经风靡整个东南亚了。耳濡目染的唐勇,从小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当时在泰国的华人,由于不能读书,不能聚会,但在一起打羽毛球不受干涉。所以,喜欢的人特别多。”唐勇说,“不过,由于那个时候缺少固定的羽毛球场馆,大部分时间都只有在街上打球。”

回国前,唐勇是泰国一家私人面包店的学徒工。在泰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他就掌握了娴熟的羽毛球技术,曾在泰国省级地区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过混合双打冠军。那时他虽还不到20岁,但在泰国羽毛球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1956年,唐勇随父亲到重庆。在重庆市第一中学读书时,由于华侨之间经常交流羽毛球技艺,他的羽毛球竞技水平得到很快提高。在国内的羽毛球运动刚刚起步的时候,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已经在世界羽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当时的国家队包括四川和重庆的羽毛球队,几乎都是由东南亚一带回国的华侨青年运动员组成。唐勇无疑成为了当时重庆市乃至四川省的优秀羽毛球人才。

1958年,我国举办第一届全国性运动会前,四川省为配合全国运动会的召开,举办了首届省运动会。全运会和省运会都设置了羽毛球项目,唐勇等一批归国华侨代表重庆市参加了四川省首届运动会,他本人夺得了羽毛球男子单打亚军,之后被聘为省羽毛球集训队队长兼主教练。不久,唐勇顺利入选四川省羽毛球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在全运会上,他和搭档奋勇拼搏,取得混合双打第六名的好成绩。

1960年后,我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国民经济暂时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当时,国内的体育事业包括羽毛球运动在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不少球队被迫解散。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海外华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羽毛球事业的关心,纷纷送子女回国,意在振兴祖国羽毛球事业。“据我所知,当时国家很大一批羽毛球精英,都是在那个时候回国的。”唐勇说,“那个时候我也想过走专业化道路,但由于羽毛球在国内没有形成大气候,我怕搞不长久,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为了延续自己的羽毛球运动生涯,只有把羽毛球作为业余爱好来搞……”

现年73岁的唐勇目前定居成都。笔者在电话里和他交谈时,唐勇这样回忆他到万盛区后的情况,“1968年,我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万盛区南桐矿务局东林子弟学校当老师。刚到万盛,我就发现,大家对打羽毛球没兴趣。学校放学后,没事情干,很无聊啊。我坚持着忍了很长一段时间。记得有天下午放学后,我拿着羽毛球和拍子,对一个老师(叫啥名字记不起了)说‘走,我教你打羽毛球’。那个老师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我手中的羽毛球,说:‘这是羽毛球啊?啷个打嘛?’我把手中的羽毛球和拍子扬了扬,说,走嘛,啷个打,到操场去,我先给你做个示范,很好学的……”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不但学校的老师们喜欢上了打羽毛球,就连附近东林煤矿的职工,慢慢地也喜爱上了这项运动。尤其是他培养的学生,对羽毛球更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不久,唐勇自认教练,成立了重庆市第一支青少年业余羽毛球队。当年10月,在南桐矿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万盛区第一支职工羽毛球队。由此,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开始步入半正规化的训练轨道。

“哎呀,你别说,那时候啊,条件非常艰苦,场地是泥巴,羽毛球拍都是几个人一副。更恼火的是,球打烂了,还要继续打,一是因为没有钱,二是不好买嘛。”唐勇说。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培养的大批羽毛球运动爱好者,逐渐形成了十多支素质较高的羽毛球队伍。以周小强、左顺华、裴继林、王小宇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尤其是1973年7月,重庆首次举行的市级羽毛球比赛——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市有11个区县均组队参加,在全部12个项目中,万盛区获得了11个亚军、8个季军。“这个成绩虽然现在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时候算是万盛建区以来在体育竞赛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了。”现任万盛区体育局羽毛球训练中心主任、区青少年体校副校长、国家高级羽毛球教练员周小强说。

说起那次比赛,唐勇感到很自豪,“那回给我的印象最深啦。就从那次比赛后,万盛的羽毛球队员在重庆出了名,可以说是万盛区羽毛球项目步入重庆市先进行列的起点。周小强、裴继林、王小宇、白秀容他们几个,还被选到了重庆市羽毛球队,参加重庆赛区的全国羽毛球比赛。”

“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那个年代的万盛,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少之又少。当时要数晋林厂的职工羽毛球队水平最高。加上东林煤矿、南桐机制厂经常组织羽毛球活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羽毛球才逐渐成为了万盛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唐勇回忆道。通过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和参加市级以上的比赛,一度时期,万盛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羽毛球运动热潮。

1972年,唐勇自发成立了万盛区第一个(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校园羽毛球训练班,地点设在位于万盛区南桐矿务局的东方红中学。由于是在学校的室外场地训练,如果遇到下雨天,就去找些锯木面、煤炭灰等撒在地上,继续训练。“记得有回我去矿上的木工房刨锯木面的时候,不晓得刨花里有洋钉,还把我的手都整流血了。”电话那头,唐勇干咳了几声后接着说,“没有经费,我就把已经不能用的羽毛球拍子修补后再用。几乎是两三个人用一副羽毛球拍子,多数拍子都是我自己拿钱买的。”

打遍川渝无敌手

通过几年的艰苦训练,万盛羽毛球开始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羽毛球比赛中“显山露水”,并逐渐成为四川全省羽毛球比赛中的一支“劲旅”。

1974年,四川省举行第三届运动会,万盛区运动员周小强作为重庆市羽毛球队的“一号主力”,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并夺得羽毛球项目男子单打季军,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这是万盛区继20世纪50年代的四川省运动会,唐勇夺得男子单打亚军后,再次拥有了具有省级一流水平的羽毛球选手,受到重庆市和万盛区体委的高度重视。万盛区体委抓住机遇,借此将进一步发展地区羽毛球运动,提高地区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提上了工作的重要议程。

这之前,万盛区体委一直想筹办万盛区体育运动学校,但一直找不到“由头”向重庆市体委汇报。因有唐勇和周小强在省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万盛区体委领导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时机。于是,在征得重庆市体委同意后,万盛区体委开始以万盛区体育运动学校的名义开展羽毛球活动。

在此后的系统性训练中,万盛区体育运动学校坚持青少年学生课余、周末和寒暑假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培训了一批羽毛球骨干队员。不久,其中的两名队员裴继林、王小宇被四川省羽毛球队选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羽毛球专业运动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1976年,万盛区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正式成立。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区体委聘请唐勇、周小强为体校羽毛球兼职教练,在万盛、东林设立了两个训练点。当时的训练场地十分简陋,东林训练点依托的是不符合羽毛球训练空间高度要求的东林煤矿职工食堂。而万盛点更糟糕,由于体委唯一的一个室外篮球场用于篮球训练,新组建的羽毛球队只能利用区体委办公楼后的一个室外三合土场地来训练。地方狭小,运动员多而场地不足的矛盾特别突出。为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教练员周小强便利用当时在商业部门工作的有利条件,时不时地利用企业有照明设施的场地,开展晚上训练。

训练场地总算解决了,但经费不足(购买羽毛球的费用)怎么办?周小强说:“为解决训练用球不够的问题,每次训练结束后,教练员都要将断了部分羽毛的废球收集起来,把断毛拔掉后将其他废羽毛球上的好毛插在上面,两到三个废球经过修理后又成为一个可以用来训练的好球。如果实在无法组合,就勉强用来做多球训练用球。”

虽然有了场地,但多为水泥地或三合土地。因此,运动员的训练用鞋磨损特别大,一双鞋子训练用不到一周前面就破了。为保证运动员的训练用鞋,区体校加大了发放训练用鞋的数量,在保证一年对运动员免费发放两双训练用鞋的基础上,对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进行一定的用鞋奖励。“有时候我们还主动调节左、右不同持拍手运动员的训练用鞋互换。一句话,就是想方设法延长使用一双训练用鞋的时间,以减少学生家庭在训练方面的过大投入。”周小强说,“尽管条件有限,但运动员都很能吃苦,也很爱学。就是在这一年,钟波、刘小发两人由于成绩优秀,被四川省羽毛球队选中,成为继裴继林、王小宇后万盛输送出去的第二批省级羽毛球队员。”

进入1977年夏季,区体校羽毛球项目同往年一样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暑假集训。由于当时人手不够,鉴于彭跃对羽毛球有技术专长,算是当时的羽毛球拔尖人才了。为加强羽毛球教练队伍建设,经教练员周小强提议,将彭跃聘用到区体校做临时教练,作为教练员周小强的助手。

此后,随着江玉忠、刘庆东、谢阳春、郑周等一批羽毛球新星先后进入区体校羽毛球队,区体校羽毛球队伍形成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梯形结构:即有20多人的比赛队伍,20多人的苗子队伍,30多人的启蒙队伍。

通过两年多的艰苦磨炼,到1979年,万盛区的羽毛球竞技水平已经在重庆市处于优势地位了。当年,教练周小强带领邓维、彭跃等几名运动员,参加了四川省的第四届运动会。这次比赛,万盛区羽毛球队获得了男女团体亚军,周小强获双打亚军、单打第四名。万盛区羽毛球队的整体实力也由重庆市的排名第二位跃居第一位。

“从那个时候开始,万盛区羽毛球队开始逐步称雄重庆,一度时期,还被人们称为重庆羽坛的‘南霸天’。凡参加重庆市的羽毛球比赛,万盛区羽毛球队几乎每次都取得了大部分的奖项,在重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电话里,传来了唐勇的笑声。“毫不客气地说,那几年,其他区县的羽毛球队只要提起和万盛人打羽毛球,心里都要畏惧三分。”

第二年,当时还在万盛区商业部门工作的周小强,被重庆市体委借调去任教练,组建和训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支重庆市少年羽毛球队。“虽然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市队的教练了,但我没有放弃对万盛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我选拔了钟波、刘小放、李全跃等三名万盛运动员,进入新一届的市少年羽毛球队,与重庆市其他区县入选的八名运动员一起,进行准专业集训。”周小强说。通过那次长达半年的训练,万盛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明显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1982年5月,江玉忠和另一名队员向东,代表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队,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比赛。江玉忠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奋勇拼搏,获得了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的冠军。这之后,区体校羽毛球队开始在四川省和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1983年的四川省羽毛球比赛中,获甲组团体男女双亚军。练兵获男单亚军,段海燕获女单第三名,江玉忠获乙组男单冠军。儿童组的田小牛、段巍也分别获得男子单打冠、亚军,严路获女子单打亚军。

就在这一年,万盛区运动员还以一半优势代表四川省业余体校队,在教练周小强(当时作为四川省队的教练)、彭跃的带领下,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全国业余体校羽毛球比赛。在比赛中,万盛区羽毛球队的练兵和成都队的李坚配合,夺得甲组男子双打第四名;段海燕和成都队的林莉夺得甲组女子双打第六名。“这是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员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员开始在全国和全省比赛中披金戴银的开端。”江玉忠说。

据了解,从1984年以后,但凡重庆市的羽毛球比赛,万盛区运动员几乎连年保持了冠军的好成绩。如在1986年举行的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中,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员整体代表重庆市参加了这次运动会。运动会共设八枚金牌,比赛结果,令全体参赛队和省市羽毛球队负责人意想不到的是,万盛羽毛球运动员获得了七枚金牌,另获男子总分第一,女子总分第二,为重庆市捧回了四川省青少年运动会第一座金杯。

“尤其是青少年甲组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谢阳春、严路分别获得甲组男、女单打冠军,谢阳春和搭档郑周、严路和搭档周渝分别获得男、女双打冠军,曾嵘获得儿童组男子单打冠军。这是继1985年我区羽毛球队大胜成都队后,又一次全面战胜成都队。”江玉忠说,“当时就令大家对我们羽毛球队刮目相看。这之后,凡重庆市参加的全国城运会、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几乎全部都是万盛区体校运动员。参加全国性的青少年羽毛球比赛,万盛区参加的运动员经常占四川省队的50%以上。”

据江玉忠介绍,“当时重庆市体委为了有利于重庆市羽毛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在市级比赛上专门设置了两种录取名次的方法。一是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进行全部排名录取,万盛区的运动员几乎占完了比赛前面的名次,对万盛区的成绩予以了肯定;二是排除万盛区运动员后再重新排列名次,对其他区县运动员成绩的好坏也有一个区分,这种形式的比赛在重庆市一直持续了好多年。”

1990年,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员整体代表重庆市参加四川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再次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女子团体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为重庆捧回金杯、银杯各一座,并夺得单项比赛中的五块金牌。第二年,在四川省业余体校羽毛球比赛中,万盛区羽毛球运动员陈阳、周廉直、王洪波、张甜、张明琴、李争等运动员,在全部十二个项目的比赛中,又获得十个项目的冠军、六个项目的亚军。

国门内外扬威名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万盛羽毛球在重庆市,在四川省甚至全国羽毛球界名声的日渐提高,外出参加各种级别比赛的机会也日渐增多。“其中有两次很重要的比赛值得书写。”采访中,江玉忠说。一次是南桐矿务局代表队代表煤炭部参加的全国行业系统羽毛球比赛。

那是1987年6月,全国行业系统在大连举办羽毛球运动会。那次比赛,全国有二十多支羽毛球队参加,南桐矿务局代表队是全国行业系统唯一的一支业余羽毛球队。为节约资金,运动员们从万盛到重庆,从重庆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大连,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虽说十分辛苦,但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万盛,为重庆的荣誉而战”。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马上安排好住宿,紧接着熟悉场地,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比赛。”江玉忠说,“还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当时的队员年龄严重偏大,最小的十六岁,最大的四十多岁。平均年龄在所有队伍中,我们队算大的啦。”

“比赛前,很多队都瞧不起南桐矿务局代表队,认为是地方军,他们是行业队,没有把南桐矿务局代表队放在眼里。”江玉忠说,“当时还闹了一个笑话。由于人们不了解南桐矿务局,在挂第一场比赛双方牌子的时候,工作人员竟把‘南桐矿务局’写成了‘南通矿务局’。”“当时我们就给组织单位提出,这是对我们的不尊重。”教练唐勇说,“工作人员赶忙纠正后,给我们解释说是笔误。”当天晚上,教练唐勇就召集大家开会,用白天发生的写错牌子一事来激励大家,一定要在比赛中打出好成绩来。然后对参赛的每个队进行分析。在讨论会上,教练唐勇还教队员们如何布阵、怎样用兵、如果战胜对方等技巧,以此鼓舞信心,凝聚力量,坚定队员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第一轮比赛,南桐矿务局队初战告捷,获得小组第二名。“这个时候,其他队一下改变了对我们这支队伍的看法。当我们最后获得比赛冠军后,几乎参赛的每个队都来祝贺。尤其是在那次的告别晚宴上,煤炭部领导把南桐矿务局代表队摆在饭厅正中央的位置。当时任煤炭部教育司司长、中国煤炭体协副主席的鲍恩荣,在晚宴上高度评价了南桐矿务局代表队,说南桐矿务局代表队能够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在南北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煤炭部体育协会秘书长许金山说,从这次比赛可以看出,南桐矿务局代表队的实力是雄厚的,可以说代表了煤炭部的水平。许金山还当着在场的所有羽毛球队宣布说,以后凡全国性的羽毛球比赛,全国煤炭系统就推荐南桐矿务局代表队去代表就行了……许金山说到这里,我们顿时高兴得一下子起哄起来。”江玉忠自豪地说。

通过这次比赛,还促成了煤炭部拨款280万元,修建了万盛区第一个室内羽毛球场,作为国家煤炭部的羽毛球训练基地。

还有一次是让万盛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羽毛球比赛。江玉忠说,那是1989年,万盛区羽毛球代表队代表重庆市参加的“89’法国图卢兹国际羽毛球联赛”。这是万盛羽毛球首次飞出国门,落地国际大舞台。

当年,法国图卢兹市决定举办一场国际羽毛球联赛,鉴于重庆与图卢兹市是友好城市,为加强两市的文化体育交流,图卢兹市决定邀请重庆市派出一支代表队参加。

重庆市体委接到这个任务后,经过筛选比较,决定选派实力雄厚的万盛区南桐矿务局羽毛球队,代表重庆市参加。因这是重庆人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市委、市政府对此事也十分重视,市长孙同川还亲自带队,把运动员送到北京。“我们到北京国家队训练了三个月后,于11月15日到法国参加比赛。”江玉忠说,“在北京训练期间,当时还是国家羽毛球队队员的李永波已经是世界冠军了,但他依然利用休息时间,陪我区羽毛球队员一起练球,鼓励队员们为国争光。那三个月时间,我们抓得特别紧。在训练场地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就‘见缝插针’。如果男队场地休息,就在男队场地训练;女队场地休息,就在女队场地训练。一句话,不放过任何训练的机会。”

到法国之前,南桐矿务局局长余铭还专程赶到北京慰问队员,给队员们鼓劲打气。出发前,余铭告诉队员们说:“这次出国比赛,不是代表南桐矿务局,不是代表重庆,也不是代表煤炭部,而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要求队员们不但要打出成绩来,更要打出中国人的风采来。

初到法国,队员们心情非常复杂。江玉忠说:“当我们得知参加的羽毛球队中,只有前苏联基辅市和中国重庆羽毛球队(南桐矿务局代表队)属于地方队,其余的英国、印度、法国、瑞典、南斯拉夫、丹麦等全部是实力雄厚的国家队时,我们心里没底了,害怕打不赢。但教练唐勇依然给我们鼓气,要我们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比赛设置项目全部是单项,不打团体。万盛去的队员参加了两个男单、两个女单、一个男双、一个女双、两个混合赛。打球的时候,大家心里都装着祖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荣誉而战,一定要战胜对方。

谈起那次的感受时,江玉忠说,虽然只有三天半的时间,但每天要比赛八九场。特别是开头一天,打下来累得实在是没办法,晚上躺倒床上,第二天简直不想起来了。但在教练唐勇、领队重庆煤炭公司副总经理陈学敏的鼓励下,大家终于还是挺过来了。“在比赛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懂法语,在裁判判错了球的时候,队员们就做手势,要求重判。做到每球必争,每分必争。”比赛期间,法国的图卢兹日报每天还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消息、刊登队员们的照片。图卢兹市的市长还亲自接见了全体队员,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酒会。

通过激烈的角逐,万盛区运动员周渝获女子单打亚军,并与李渝兰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与刘庆东合作获混合双打亚军,江玉忠和搭档刘庆东获男子双打第三名,罗旭光和搭档江玉忠获混合双打第三名。

比赛结束快离开法国时,由于当地体育机构的负责人看中了万盛区羽毛球队的技术,还想方设法给队员们做思想工作,要求大家不要回国了,就留在法国打球,所有待遇给予解决。“但这些都被队员们一一拒绝了,因为大家心中装着的是祖国。再大的诱惑,我们始终没有动心。”江玉忠说。队员们回国后,受到国家体委和重庆市政府的高度赞扬,称赞我们不但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而且还为国家争了光。

顾全大局求生存

俗话说,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困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能否正确地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它。1991年到1999年,可以说是万盛羽毛球运动处于极端低谷的时期。

进入1992年后,重庆羽毛球的训练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年,重庆市体委为提高市级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和层次,决定抽调万盛区大批优秀队员做骨干,并调万盛教练彭跃做助理教练,在广阳坝组建重庆市羽毛球专业队。

骨干运动员上送,教练员上调,使万盛羽毛球受到很大冲击。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区里该如何应对?羽毛球训练是停下来,还是咬紧牙关,重振旗鼓,再创辉煌?从基层到上层,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万盛区继续培训羽毛球运动员价值已经不大,无法与设施设备齐全、经费有保障、训练时间有保证的市级羽毛球专业队抗衡,主张停止羽毛球训练。另一种看法认为,基层体校就是为高层次专业队输送人才打牢基础的。如果基础不牢,缺乏新苗,高层次专业队水平既不会持久也不会巩固。同时,一次性就向重庆市羽毛球队输送了十一名优秀队员,是我们过去成绩的体现,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区里经过反复酝酿,权衡利弊,最后决定羽毛球运动在万盛不但不能放松,相反更应该加强,提出了振兴万盛体育,尤其是振兴羽毛球的“八五”和“九五”规划。这无疑为万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行针。区委、区政府和区体委领导及教练员,迅速向市体委里做了专题汇报,要求市体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万盛大力支持,以重振万盛羽毛球。时任市体委主任牛犇在听取区里的情况汇报后,决定在政策上认可万盛区体校羽毛球队为重庆市的中级训练层次,以重庆市二队名义参加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赛,保持原有的比赛层次。在资金上,按市级重点训练项目标准支助,并同专业队一样解决参加四川省比赛的经费问题。针对个别教练员有离开万盛另谋发展的想法,牛犇还亲自做教练员的思想工作,让其安下心来,继续搞好万盛的羽毛球训练。

万盛区体育馆建成前,万盛区的体育活动场地主要是露天篮球场,分布在市属厂矿、区属企业、机关、学校。有人说,万盛羽毛球从传入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二十多年了,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比较规范的室内场地,认为万盛羽毛球没有什么发展前景,觉得决策者是“光打雷,不下雨”。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把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1993年,区委、区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修建区体育馆。此举极大地鼓舞了万盛体育人,增强了他们搞好万盛羽毛球运动的信心和决心,让大家也看到了万盛羽毛球事业发展的希望。

1995年10月,按国家标准设计,具有满足省、市级正规体育比赛及训练要求和集健身、娱乐、群众集会、文艺演出、办公、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活动场地——万盛区体育馆竣工。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还题书了“万盛体育馆”馆名。体育馆的建成,结束了万盛建区四十年无正规公共体育场地的历史,为提高万盛体育运动(尤其是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全区体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经过几年艰苦的磨炼,留下的运动员仍然代表重庆市队参加四川省的比赛,而且仍保持着前三名的优势,并夺得过十余次冠亚军。在1997年的重庆市青少年运动会羽球赛上,万盛羽毛球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三个第一的佳绩。在此后三次参加的重庆市青少年羽锦赛中,三次均囊括了羽毛球的所有项目冠军,包揽了部分单项的前六名。

随着重庆市专业羽毛球运动队的成立,市体育部门对区县羽毛球工作的加强与指导,永川区、大渡口区等区县羽毛球队伍异军突起。全市羽毛球运动水平已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显神通,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这对万盛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加之万盛由于长期受“因矿设区,为矿服务”的思想约束,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国内煤炭市场风云突变和军工企业逐步外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特别是加大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力度,全区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到1999年,全区经济出现了5%的负增长,到了财政资金保“吃饭”都成问题的境地。

就在这一年,江玉忠从南桐矿务局调至万盛区体委,担任羽毛球教练员和羽毛球学校校长,主抓羽毛球工作。江玉忠到任后,立即着手在全区开展了一系列羽毛球活动,使一度陷入困境的万盛羽毛球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第二年,在江玉忠的努力下,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吃住、训练、学习“三集中”的训练模式。第一批招收了三十二名运动员,通过精心指导和培训,涌现出了江思羽、彭通、朱正霖、邓梦佳、杜新、金亮、余鹏、杨代维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到目前为止,共有七人进重庆市羽毛球队、四人当上了教练,其余人员相继进入不同的大学学习深造。学员江思羽就是在他的精心培养教育下,以学习和体育两项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进入新世纪后,万盛区体育部门在抓羽毛球训练中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每年还举办一次中小学羽毛球比赛。万盛区教委也在中小学开设羽毛球体育课,设立了六个中小学羽毛球训练网点,建立了校级与年级或班级为主的业余羽毛球队,让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体育、教育两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包括优秀运动员升学等在内的相关优惠政策,从中发掘羽毛球后备人才。由于实施了“全区一盘棋”,齐抓共管、合力联动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全区中小学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功夫不负责有心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万盛羽毛球运动的技艺水平。在2007年重庆第二届运动会上,万盛区羽毛球代表团获得十三枚金牌,十六枚银牌和十三枚铜牌。其中羽毛球项目获六枚金牌,六枚银牌,九枚铜牌,占全部奖牌总数的二分之一,再次登上了重庆市羽毛球霸主的宝座。

群星闪烁海内外

多年来,万盛籍羽毛球运动员不仅在国内的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世界锦标赛、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北京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也有三十多人次获奖。这其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张亚雯,另一个是现留学法国的皮红艳。

张亚雯是成为继钟波之后,万盛区又一个进入国家队的羽毛球队员。

2001年,张亚雯进入中国羽毛球队不久,迎战的第一场大型比赛是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她说:“接近临战的那几天,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加紧训练。由于赛前的训练过度,造成右髂血肿,形成骨刺。”但在赛场上,她依旧咬紧牙关坚持,在团体赛中又兼单打,由于体力上的透支,导致全身抽筋,直至瘫倒在比赛场上,仍然顽强拼搏,最终夺得羽毛球女队团体第五名和个人混合双打第五名。

2005年6月,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举行前,张亚雯的母亲黄远会肺病发作,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父亲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张亚雯。由于备战世锦赛的需要,张亚雯脱不开身,加之路途遥远,无法回家看望母亲,只好暗地里为母亲祈祷,并下决心要打出好成绩来送给母亲。在获得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亚军后,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张亚雯,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说:“尽管只得了个亚军,但我们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从那以后,我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定要在下一次比赛中拿到冠军。”不久,她和张丹在新加坡公开赛上,连过魏轶力与搭档赵婷婷和高崚与搭档黄穗两大难关,拿到了第一个最高星级比赛的女子双打冠军。紧接着,在当年的世界杯决赛场上,面对曾经战胜过自己的对手,张亚雯终于把银牌换成了金牌。

2008年4月,国际羽联公布了最新的世界排名,过去一直以世界排名第五位、稳居中国队混合双打第二的张亚雯与谢中博组合,依然位列世界第五位。按照国际羽联关于奥运会参赛资格的硬性规定,同一协会如果有三名(对)选手在奥运会前排名世界前四名,三名(对)选手才能同时获得奥运会资格。张亚雯与搭档谢中博组合要想获得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项目参赛的资格,只有在奥运会之前至少将自己的排名提前一位,进入世界前四名。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4月16日,亚洲范围内最后一个奥运积分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打响了。张亚雯知道,这次比赛,是她与搭档谢中博一起向奥运会混合双打资格发起最后冲击的关键一战。而她们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印尼的林培雷与搭档玛莉莎,只有在对手无法进入决赛的情况下,才能挤进奥运积分榜前四名的位置。好在两人经过顽强拼搏,仅耗时24分钟便顺利晋级,取得了分别参加奥运会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比赛的资格。

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张亚雯面对此前她和搭档魏轶力从来没有赢过的队友,她们这次也不例外。但比赛结果,她和搭档魏轶力以0比2输给了对手。尽管如此,但张亚雯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并最终入选了中国羽毛球队出征此次奥运会的女子双打阵容。

8月15日晚上7点30分,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铜牌争夺战正式打响。赛场上,张亚雯和搭档魏轶力从比赛开始的第一分钟起,就在寻找任何显露锋芒的机会。由于频繁的抽杀和狂攻,让张亚雯和魏轶力这对原本就不以进攻见长的组合,一度以14比17落后对方。但张亚雯和魏轶力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开始冷静的比赛。21比17,张亚雯和魏轶力微笑着结束了第一局比赛。第二局在一个近乎完美的7比0开局之后,前田美顺与搭档末纲聪子这对淘汰了杨维与搭档张洁雯的日本组合,在张亚雯和魏轶力面前,已经意识到她们的奇迹无法再继续。“21比10!赢了!”第三局比赛结束后,她说:“虽然我们是冲着金牌来的,但是我们已经尽力了,拿到了一枚铜牌。不过,我也很高兴。”

2009年2月10日,在中国羽毛球一年一度的世界冠军登榜仪式上,张亚雯经过百余名队员和教练员投票之后,被选为女队一队队长,成为国家羽毛球队名副其实“一姐”。当上队长后,张亚雯的训练时间也有所变化。每天她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张亚雯说:“既然被队员选出来当队长,就说明她们信任我,因此我就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我要全力备战下半年的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争取在这场比赛中取得好成绩。”8月15日,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2009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上,张亚雯与搭档赵婷婷以2比1逆转队友成淑和赵云蕾组合,夺得女双冠军。

“这是我为重庆捧回的首个羽毛球世锦赛冠军,也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张亚雯说。

现留学法国的皮红艳,在2001年的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上,代表四川队在女单季军争夺战中战胜名将龚睿娜,获得铜牌。全国九运会后,皮红艳只身到法国留学,在2003年的法国羽毛球公开赛上为东道主法国队夺得女单冠军。

瘦小的身材、清秀的面孔、淡定的笑容,这就是皮红艳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个貌不惊人的万盛姑娘,却让羽毛球运动在法国风靡一时。在异国他乡,她用执著和坚韧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

在离开中国之后,皮红艳第一站来到了丹麦。在那里,她生活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中,皮红艳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并且凭借出色的发挥吸引了很多国家的目光。“在丹麦的那段时间,比赛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为我日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不过,在丹麦进入国家队的可能性很难实现。这时法国找到了我,他们希望我在法国参加比赛和训练,并且代表法国队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比赛。”2002年,皮红艳来到法国,并在法国各层级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也让法国体育主管部门特许了皮红艳代表法国参赛。

2008年7月9日,皮红艳以法国头号女单的身份再次回到祖国,参加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球迷给皮红艳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其实也不只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参加的所有在国内举行的国际比赛中,只要我的对手是外国人,现场的球迷都为我加油,能听到那么多中国球迷大声为我加油,我感到非常欣慰。”8月11日,皮红艳2比0战胜日本选手广濑荣理子进入前八名。

曾经有人问皮红艳“为什么会如此受到欢迎”?

皮红艳说:“很简单,我是法国目前最出色的羽毛球运动员,是唯一能代表法国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名次的人。”

作为中国羽毛球“海外兵团”中的佼佼者,皮红艳坦言:“我从国内出来,带动了羽毛球的发展,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过实际上,我还是很想念自己的祖国的,我的父母亲都在中国,所以我时不时就要回家乡去一趟。”

现丹麦国家队教练罗曦霖,1995年在全国混合团体赛团体冠军后,在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和温布尔敦羽毛球公开赛上也获得了男单季军。四川省男队教练郑周,1993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双冠军和亚洲锦标赛第五名;女队教练周渝,1996年获全国八运会团体季军。德国俱乐部队员谢阳春,1989年获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双亚军,1994年获世界汤姆斯杯团体赛团体季军后,第二年在亚洲杯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了男单季军。重庆队教练张甜,2000年获亚洲青年羽毛球团体赛团体冠军……

“这里列举的只是部分万盛籍羽毛球运动员的成绩,像类似的比赛奖项,还有很多很多……”江玉忠告诉笔者。

羽球之乡展风采

早在1999年的时候,万盛就曾有过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的想法。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项工作一拖就是好几年。

2006年,时任市长王鸿举来万盛区视察时,区委、区政府领导将万盛羽毛球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向他做了专题汇报,王鸿举市长给予了高度赞扬。随后,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振兴万盛羽毛球运动”专项工作小组,责成区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制定具体翔实的“振兴”方案上报重庆市体委等有关部门。

2007年年初,一份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的报告,摆在了区长(现区委书记)向涛的案头。“这次有所不同,资源枯竭的急迫现实,告诉我再也不能放过任何机会啦。”向涛说,“万盛区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资源型城区,‘硬实力’开发日久,‘软实力’亟待提升,而羽毛球正是提升本区‘软实力’的主打项目之一。如果发展起来,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羽毛球之乡’,必将大大提高万盛区和重庆市的知名度,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报告里有一段话是向涛印象最深刻的:“对于外地人来说,‘张亚雯们’只是提升万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一张名片。然而,对于万盛这座资源枯竭的城市来说,‘张亚雯们’却可能是激活城市的一种力量……”

随后,程真祥(时任区委书记)、向涛、市体育局局长吴建华等专程赴北京,向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国家乒羽管理中心领导,专题汇报万盛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的事情,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不久,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和中国羽毛球协会,授予万盛区羽毛球学校为中国羽协一级羽毛球学校称号,成为全国16所、西南地区两所国家级羽毛球学校之一。这个荣誉的取得,一方面标志着万盛区羽毛球训练项目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也表明万盛创建“中国羽毛球之乡”有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经过反复思量,区委、区政府决定全力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并将区体育局从区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分离出来,单列为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独立机构,任命江玉忠为区体育局局长。为充分体现羽毛球项目的特色,将原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分校和区体育馆合并,组建“万盛区羽毛球训练中心”,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牌子。

7月,区体育局投入三十多万元,对体育馆训练设施进行重新改造,以满足重庆市羽毛球项目中级层次训练和管理需要(包括专业队伍和二线队伍的训练)。

也就是在这一年,市体委正式将万盛确定为重庆市羽毛球项目的比赛中心,承担市体育局或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的市专业队、国家队、国家青少年队和各省、市、区专业队的集训任务,以及国家级、国际级羽毛球的比赛任务。

尽管以上这些都有利于万盛创建“中国羽毛球之乡”,但还远远不够。万丈高楼从地起。万盛羽毛球虽然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和顶尖的竞技运动员,但要真正成为“中国羽毛球之乡”,就必须培养出更多顶尖级的羽毛球运动员。而关键的关键是必须有成规模、高标准的羽毛球基础设施。

“就这个问题,区里提出了创建‘中国羽毛球之乡’工作的‘233’总体思路,即实现两大定位功能,达到三个主要目标,完成三项具体任务。”区体育局局长江玉忠十分欣慰地说。

两大定位功能:一是将万盛羽毛球建设成为重庆优势竞技体育品牌,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国家布点的羽毛球训练基地之一。二是将万盛羽毛球培育成为万盛城市的一张名片,将其作为构建和谐万盛的重要标志。

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在全区机关、学校和社区积极开展以羽毛球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掀起群众性羽毛球活动热潮,使羽毛球运动成为万盛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二是建成能容纳日常训练人数达两百人以上的训练和比赛基地,争取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国家的羽毛球训练基地之一,使万盛成为重庆市羽毛球一线队伍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三是结合万盛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羽网产业化发展,力争具备日接纳500人的羽毛球、网球健身服务能力,成为重庆市较大的羽网康体中心。

三项具体任务:一是建立完善的羽毛球硬件平台。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区规划建设300片群众性羽毛球场地。建设一个拥有20片标准室内羽毛球专业训练、比赛兼用场地。二是进一步提升羽毛球软实力。抓好羽毛球基础人才,从2007年起,将羽毛球项目纳入学校特色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内容,逐步形成一批羽毛球特色学校。全面恢复羽毛球“三集中”(吃住集中、训练集中、学习相对集中)训练。加大教练员的引进培养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羽毛球高级教练员达到两名、中级教练员达到三名、初级教练员达到三名。三是有效构筑羽毛球交流平台。每年策划两到三次区内比赛,通过区内比赛引导群众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推动羽毛球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就是一场比赛,唯一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在江玉忠眼里,这并非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欲取先予,必须突破禁锢的思维。”对此,区里决定重新为城市“树魂”。投资100多万元,在綦万高速公路万盛出口,修建了高达21米的一尊高约四层楼、双手紧握羽毛球拍、号称“世界第一拍”的高大雕塑,一改昔日“煤都”的形象。用万盛最具盛名的羽毛球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让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比翼齐飞。更为重要的是,举全区之力,建设标准化的羽毛球场馆,以提升羽毛球的“硬件”设施建设。

万盛体育人苦等苦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2008年6月26日,一座集文化、体育、健身、科普、影视、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工程总投资约2.8亿元,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是万盛建区50多年来建设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市政设施项目,也是万盛区打造绿色宜居特色城市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中国羽毛球之乡”的重点工程。

在采访中,江玉忠十分自信地说:“根据规划,文体中心以羽毛球为主,是西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羽毛球标准化训练基地,可同时接待300名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训练基地包括一座羽毛球训练比赛馆比赛场地2700平方米,可以同时进行20片标准羽毛球场地的训练和比赛,且观众席位多达4000个;一座同时集食宿、办公、科研、康复治疗为一体,具有为训练和比赛服务的综合性配套设施的运动员综合大楼,可以同时接待400人集训和比赛;另有一条配套用于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400米长的塑胶跑道。

训练基地主要满足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达到重庆市羽毛球项目的中级训练标准,成为重庆市羽毛球专业运动队二线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单位;二是成为重庆市羽毛球项目的集训、比赛中心;三是受重庆市体育局或国家体育总局的委托,承担本市专业队的集训任务,国家队、国家青少年队以及全国各省、市、区的专业训练队伍的集训任务,以及国际级、国家级的羽毛球比赛。

建设羽毛球之乡,光靠一两个正规的、标准化的场地,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对此,在建设羽毛球标准化训练基地之前,区里通过广泛发动,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纷纷响应,将城区内较好的场地改造成为羽毛球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300块羽毛球场在万盛城区的各个角落生长出来了。当时人们不理解,说这么黄金的地段拿来做羽毛球场馆,太可惜了。“但我们觉得值得!因为体育事业首先应该是政府的公益事业。拿区领导的话说,该花的钱就应该花,该让的地块就应该让,哪怕是在城市的核心区域也不吝啬。”江玉忠说。

此话说得一点不错!

如今,一进城区,一股全民健身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万盛人顿觉天地宽阔,羽毛球的基因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在万盛的大街小巷,只要步行十来分钟,就能看到一块羽毛球场。学校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社区的、企业的……无一例外,都向社会无偿开放。

2010年10月“中国·重庆首届羽毛球文化节”的举办,必将加速万盛建设“中国羽毛球之乡”的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万盛,这座世界羽毛球冠军的摇篮之城,将会有更多的羽毛球精英从这里走向世界。

同类推荐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许地山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许地山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
  • 白鹿原上

    白鹿原上

    本书是陈忠实散文精选集,收入《原下的日子》、《告别白鸽》、《拥有一方绿荫》等作品三十三篇,讲述了白鹿原乃至关中地区的独特风貌,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令读者身临其境,心领神会。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热门推荐
  • 《爆破星穹》

    《爆破星穹》

    没有最碉堡,只有更碉堡!在没有秩序、实力至上的混乱星域,令人谈虎色变的‘白夜浮屠’一夜消失,没有人知道他悄然返回了边陲的一颗荒落的小卫星上,当起了教书育人的星院老师,美名其曰,放下屠刀,立地成师。于是,妹纸们桃花开了,敌人们菊花开了!
  • 怀沙曲

    怀沙曲

    两对风格迥异的青梅竹马,若即若离的两段情感,傲娇×小白;花花公子×小矫情
  • 逆世齐天

    逆世齐天

    这世界真是神奇,没事的躺在床上,又没看见流星,又没死亡伏笔,我只是在家里睡觉好不好,老天爷,能不能别这么玩我!
  •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图说世界名人: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讲述了,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 洪荒妄古

    洪荒妄古

    你想看恐怖故事么你想看唯美鬼故事吗?你想了解那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嘛本书欢迎你灵异杂谈杂谈故事不同感悟也不同希望大家能以一份看待平常故事的那样去看待这本书其实那个世界还是美好的……………………6
  • 星光坠入眼底

    星光坠入眼底

    “就凭你想娶我做梦!”苏木槿说出了让她后悔终生的话。苏家独生女苏木槿,那是无数男人的梦中情人。大学那年,她碰到了想托付终身的人,凌温言。苏木槿生性胆小,虽说是苏家的人,可是也有不少愣头青欺负她,不过因为她是苏家人,也没人敢动她,每次都会抢走她的零食,她的钱包,最后都会无缘无故的还回来。苏木槿多次示爱,可是凌温言从未回应过,就这样,纠纠缠缠十年。凌温言凭借着一己之力,成为沐纹的总裁。可是……可是……他娶了别人……娶了苏木槿最好的朋友。这段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就此告终,可是突然他对外说到“我凌温言这辈子只爱苏木槿。”
  • 先昏后爱:冷少的宠妻

    先昏后爱:冷少的宠妻

    他是华夏国龙头企业LH集团的总裁,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嗜血人物,他冷酷,他无情,他残暴,他心狠手辣。可是遇上她,那个可以温暖他一生的人,他可以深情:某女配,“我不好吗?为什么爱她?”冷昊,“因为她叫温鑫。”他也可以腹黑:温鑫,“今天有人向我表白,说因为我世界都变的可爱了。”冷昊,“那是因为他在这世上找到比他还蠢得人,终于舒了口气。”他也可以激萌:清晨,床上冷昊,“我饿了。”温鑫,“起床吃饭吧。”冷昊,“不,我要吃你。”
  • 不正经的禁忌神明

    不正经的禁忌神明

    众所周知,我神明天一,一直以亲民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和高超的效率闻名于行业内外。 在漫无目的的满世界乱逛后,他来到了日本东京。 他决定,先定一个小目标,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神社,但在完成小目标的途中,总会遭遇各种突发状况。于是他只好挽起袖子,拿起武器:“诸位无需多言,准备上路吧。”
  • 御剑当歌

    御剑当歌

    烽火乱世,万族林立。诸天争霸,大道争锋,且看少年涅槃心生,执三尺剑斩尽世间不平,荡涤万古,杀出个朗朗乾坤!
  • 人皮手札Ⅱ:我的守陵传奇

    人皮手札Ⅱ:我的守陵传奇

    这是一段关于我——一个守陵人的故事,是在我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故事从我成为家族隔代相传的守陵人开始,一只非金非木的黑色盒子被轻轻打开,而我,却不知道它是一只潘多拉的魔盒。从此,我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我隐姓埋名,蜗居荒村……人皮手札,不是谁都能翻测的,只有我——被剥皮鼠选择出来的守陵人,可以窥探其中的秘密。自此,神秘事件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