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5400000007

第7章 餐桌风景大不同

洋食成为“新中间层”的最爱

战争景气不但令农产品提高质量,消费数量也增高,米需求有增无减。

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流向都市,从事工商业的人骤增。其次是所得增加,大众由长期以来的麦食转而爱吃米饭。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米仍是奢侈品,生产米的农民甚至难得有机会吃上一顿白米饭,农村的饮食生活和明治时代没有多大变化。

不过,“新中间层”家庭的饭桌则经常出现可乐饼、炸猪排、奶油炖菜、咖喱饭等西餐。当时流行一首歌,歌词是“今天又是可乐饼,明天也是可乐饼,娶了老婆很高兴,天天都是可乐饼”。这正是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的饮食生活象征。

在大正时代的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食材是马铃薯。大正中期,媒体极力宣传马铃薯的食用价值,并给予很高评价。马铃薯的需求增加至明治时代的1.5倍。

只要少许绞肉,将马铃薯蒸熟后压成泥状,依序裹上面粉、蛋液、面包粉,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成为一道香喷喷的家常菜——可乐饼。马铃薯炖肉也是当时的家常菜之一,更是“新中间层”的“妈妈的味道”。其他另有鸡肉、白奶油酱鱼块、黄油煎鱼等奢侈菜单上桌。

这些料理的附加物,例如洋葱、甘蓝、红萝卜、菠菜等西洋蔬菜的需求也明显大增。不过,动物性蛋白质食品还很少,一人年间畜肉消费量不及十公斤,鱼肉也仅有二十公斤。

饮食西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嗜好品和饮料的增长。大战景气令经济宽裕的“新中间层”开始有余裕吃白砂糖制成的西点。小市民孩子最憧憬的糖果是森永公司的牛奶糖,板状巧克力只限富裕层的小孩才能吃得到。刨冰和弹珠汽水在明治时代初期即上市。到了大正时代,饮料嗜好形成两极化,“新中间层”以上的人爱好冰淇淋和苏打,刨冰和弹珠汽水变成平民饮料。

咖啡的需求量在大正初期四年期间暴涨四倍。不过,只限咖啡厅、西餐厅和酒店,家庭流行喝红茶,不喝咖啡。到咖啡厅喝咖啡的人也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炫耀。

啤酒店等的啤酒需求也在大正时代增加了四倍,成为大众化饮料。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琴酒之类的洋酒,仍是资产阶级在洋酒酒吧及咖啡厅喝的奢侈品,一般大众无论肉食或在外边吃饭,依旧只爱喝传统的日本清酒和烧酒。

德国战俘的面包

面包本来是军队伙食,到大正时代也一样。

日本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攻击德国租借地青岛时,将四千七百多名德国战俘全送到内地。俘虏在日本国内受到厚待,唯一的不满是面包太难吃。他们表示“材料不坏,但烤面包技术太差,所以难吃”,于是要求让他们自己制作面包。

日本政府答应战俘的要求,让他们的面包师傅前往日本的面包店。结果,这些师傅用德国炉烤出的德国面包味道,竟然恰好合日本人的口味。如此,日本的面包企业向德国战俘学习了德国面包制法。小型德国炉很适合小规模面包工厂占多数的日本,因此,德国式面包制法便在全国各地普及。不仅面包,带馅甜面包以及蛋糕都是德国式。

德国面包师傅为日本带来的影响,不仅是面包的普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约有一百七十名俘虏干脆定居日本,自己开设面包店或成为日本面包企业大厨,有些人则开餐厅或经营奶酪牧场。

大正八年(1919),东京浅草又出现一家平民面包食堂,“面包黄油、蔬菜汤、红茶”一套十五钱,价格便宜,广博小资产阶级的人气。

关东大地震引发大众食堂普及

对现代日本上班族来说,既便宜又好吃的经典快餐应该是牛丼(日式牛肉饭)。对于大正时代的上班族来说则是当时刚登场的大众食堂。

现代日本随处都可以见到大众食堂,价格便宜,而且一家店就能享受日餐、西餐、中餐等各种味道,但在大正时代,这种食堂是崭新风格的前卫饭馆。

起因是大正七年(1918)发生的“米骚动”,当时物价暴涨,米价更贵得吓人,在那个中坚上班族月薪约四十元的时代,一家四口一个月的米费竟然占了将近四成收入,负责管理家计的主妇大概吃了许多苦头。

很多人为此而难以维持生计,出现不少三餐不继的人。翌年,神田慈善协会为工读生设置了快餐食堂,之后,东京各地也设置了价格便宜的公立快餐食堂。快餐食堂大受欢迎,令大正庶民大排长龙。

之后,大正十二年(1923)九月一日,东京发生关东大地震。这场空前未有的天灾令东京付之一炬,成为宛如野火烧过的原野。翌年三月,东京神田的废墟,出现了一家仿效快餐食堂的大众食堂。这家大众食堂名为“须田町食堂”,是日本第一家大众食堂,创业者是加藤清二郎。当初仅有八名工作人员,二十五个座席,招牌菜单是炸猪排和咖喱饭。

当时的日本饭馆,均分为西餐、天妇罗、荞麦面等专卖店,各卖各的。现在出现在同一家便能吃到各式各样的菜,而且价格便宜的快餐风格饭馆,立即抓住大正庶民的心。何况在“须田町食堂”可以吃到廉价的咖喱饭和炸猪排,马上有口皆碑,客人纷纷赶来。开店当天就大客满,十一月又在京桥开设分店。翌年,陆续在日本桥、银座、上野、浅草开设分店,之后也不断扩展分店。为了抑制成本,“须田町食堂”采取由总部负责大量进货和食材加工的连锁店方式。

恰好那时已经出现“新中间层”的上班族,新登场的大众食堂刚好赶上这股上班族热潮,经常座无虚席。为此,因关东大地震而必须重建的许多饭馆,也争先恐后将内部装修为桌子、椅子式的快餐食堂风格,大众食堂便不胫而走。据说连荞麦面店也为了与食堂对抗,菜单上多了咖喱或日式猪排饭,难怪现代的荞麦面店菜单都有日式猪排饭。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的大众食堂的气势。

如此,曾经是破天荒风格的大众食堂,直至一百年后的今日,依旧是上班族的最爱。

至于“须田町食堂”,每年以增设四五家分店的速度持续扩大,到昭和一〇年代,分店多达八十九家。昭和三〇年代时又进军观光、饭店、温泉行业,之后更改公司名称为“聚乐”,不断扩大事业。创业当初的“须田町食堂”则于2006年在东京秋叶原UDX复活。

从“食案”到“桌袱台”

现代的日本家庭已经很难有机会看到折叠式四脚圆桌的“卓袱台”(Chabudai)。不过,日本人至今仍对“卓袱台”怀有深刻印象。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剧或动漫中,都可以看到旧时代的日本家庭一家人围坐“卓袱台”吃饭的光景。而“翻桌”(卓袱台返し)也成为日文惯用语,现今媒体仍在使用。“卓袱台返し”本来的意思是一家之主的父亲在怒不可遏的状态下,将整个“卓袱台”翻掉,导致桌上的饭菜碗盘满天飞;现在则引申为领导使用强权,让下面的人换掉全部企划或规格。我想,应该是下面的人最想“翻桌”。

“卓袱台”的“卓袱”据说源自中文的“桌袱”,意指餐桌和桌布。长崎就有一种名为“桌袱料理”的长崎特色饮食文化,用餐时,大家围坐圆桌旁,直接用筷子从盛菜的大盘子夹菜。大盘子盛的是日本料理、中国料理以及东南亚料理、荷兰欧风料理,在结婚喜宴等人数多的喜庆场合经常出现。

“卓袱台”普及于一般家庭是在明治时代中期,历史相当浅。在这之前,日本人从来不和其他人一起坐在餐桌前用餐。每个人各有各的“食案”,就是有桌脚的木盘,上面盛着饭菜,自己吃自己的。这正是日本料理之所以都是套餐的原因。食案有很多种类,贵族用、大名用、茶会用等,依身份和场合而决定。一般庶民家庭也有区别,户主的食案和其他家属不同。

这种饮食习惯和封建社会的主从关系、身份阶级制度有关。自从日本形成武士阶层以后,武士门第的举止礼法也渗入其他身份阶级。即便庶民家庭,一家的户主,亦即父亲或丈夫是顶梁柱,居至高位置,家族中也隐然存在着长男、次子身份制度,最后形成父权的“家父长制”。

明治时代之前,一般不允许身份不同的人同桌吃饭。破坏此秩序的正是“卓袱台”。

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潮流引进各色各样的西洋文化,有人将西式餐桌改良为适合日本人住居以及跪坐习惯的“卓袱台”。不料这个“卓袱台”实在太厉害,竟然给“家父长制”砸了一个大窟窿。难怪爸爸会气得翻桌。

家庭的“食案”变成“卓袱台”的转折点是自来水的普及,就东京来说,正是关东大地震以后。自来水令一般家庭实现了吃完饭可以立即洗涤餐具的卫生思想,“卓袱台”则令大众实现了父母和子女不分身份平等围坐,大家直接用筷子在同一个盘子夹菜,一面说笑一面吃饭的梦想。

大正时代至昭和时代前半期的日本家庭餐桌形象,绝对少不了“卓袱台”。

其实食案方式也有它的优点,不用等众人聚齐,有空的人先吃,吃完后自己收拾食案。但食案方式少了一家团圆的氛围。“卓袱台”普及后,日本人才开始于吃饭前及用餐后说“我要开动了”[23]、“我吃饱了”[24]。

不过,就算“卓袱台”普及于一般家庭,父亲照样受特殊待遇的家庭也不少。而现代上班族因很晚才回家,赶不及一家团圆的晚餐时间,餐桌上摆的是一人份饭菜,这跟食案方式简直没两样。情况惨一点的上班族爸爸,可能还得自己动手用微波炉热自己的饭菜。

基于封建时代的身份阶级制度而形成的个人食案习惯,其实也承袭至今。刀叉、汤匙等西餐餐具是家属兼用,筷子和饭碗、茶碗则非自己专用的不可,家人也不能共享。这明显是个人食案方式时代的遗风。

同类推荐
  • 钟表的成长之歌

    钟表的成长之歌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速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网名伯爵在城堡。知乎著名ID。2013年8月21日中午,走完了他短暂的20岁的一生。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五岁。二十年间,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病危通知单。病魔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他写道:“我想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打动了无数网友。他的突然离去,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自发悼念和对生命的反思。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

    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

    作为一部奇书的《金瓶梅词话》,与其他古典小说相较,其最为显著的叙说特征是把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体。正因如此,对文本中女性人物的分析讨论,已超越了文学批评的意义,而更多的是透过笑笑生塑造出来的各种形色的女人们,透视这些被称为“第二性”者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以便了解女性在其所处的东方文明大国中,她们的身心曾经历过的“炼狱”。希望能随着一个个人物的品读,得到感悟的愉悦。
  • 而立闲语

    而立闲语

    本书为作者自选散文集。书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家乡、对人生、对儿女亲情的种种思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静静的守候

    tfboys之静静的守候

    她们是一个不起眼的粉丝,还是富商,也可以说只有一个头衔的存在,没有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差别,面对冷嘲热讽,粉丝的不满,她们会陪tfboys走到最后吗??他们会在一起吗?
  • 残星情缘

    残星情缘

    夜星交辉,残星陨落。星空之下,残星之恋。一名表白被拒的男生,一个疯狂的丫头。一次丧命的相遇,牵动了命运的齿轮。谁也不知道这冥冥之中有命运的操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悟大陆

    灵悟大陆

    逸风,一个空白印记灵师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印记武器。随着时间流逝真相一点点的出现在大家眼前。
  • 星河战神同人小说

    星河战神同人小说

    不久的将来,活动版图早已扩张到宇宙星海之中的人类,在不同神祗的管理下有序生存。在一个叫做奥林匹斯的星系,生活着无数被植入芯片的联合人,少年尼克也因此对主神雅典娜无比虔诚。由于一次意外的链接,世界树星系的洛基向雅典娜发起了进攻,在拯救雅典娜的过程中,尼克结识了拥有独立意识的神秘女人迪雅,一场自我救赎之旅由此开始。
  • 妖梦缘

    妖梦缘

    她醒来到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拥有了绝色容颜、半仙之体本想回到现代不料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中不存在的王朝开始了属于她传奇,、、本书充满传奇色彩,敬请观看
  • 能言善辩小师弟

    能言善辩小师弟

    修道长生的万界,谁能勘破桎梏?我从命运最初睁眼,重新挣扎。诡秘和未知打乱秩序,阴谋和爱恨纠缠不休。扭曲的怪物颠覆认知,它们是远古的传说,要来重建秩序......不同的力量激烈碰撞,修道路上除了升级,热血,齐天,还有未知的神秘......“我白长风,愿以终生,守侠义,妖痴,冥晦,狱幽,罗邪,灵长,魔狂,仙道,神清。“若九界离道,必以九剑,正侠义,离妖,空冥,刹狱,解修,灭灵,破魔,诛仙,断神。”这是妄图比肩神明之人的自救,这是众神之主降下世间的天罚......
  • 战争神路

    战争神路

    战争是世界永恒不朽的主题,战争是一种艺术,是万物生来便有的一种技能,神灵重现人间之际,世界的融合让高铖有机会成为高高在上的神灵。是生是死?是披荆斩棘后的浴火成神?还是经历失败后的堕落沉沦?一切,问问你的内心。
  • 医妃难求:王爷请自重

    医妃难求:王爷请自重

    前生遇到渣男,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世代行医,却被诬陷通敌,株连九族重生一世,成了京城中最不受宠的姜家大小姐恶毒后娘,伪白莲花表妹来一对我打一双!某日酒醒,忽然发现自己身边躺了一个绝色冷面的美男她把当朝最帅的王爷给睡了“王爷,我不是故意的,能不能不负责……”王爷一勾唇:“是么?但本王就要你负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