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4700000001

第1章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一九九五年八月)

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用这一科学理论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是全党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制度实践、道路实践和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认识。

一、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先声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从《乌托邦》一书问世算起,到现在已经四百八十年了。作为一种思潮,社会主义最早是以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态,出现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主要是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一种以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和占有财富为目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物质主义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封建主义母体中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近代无产阶级也随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导致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上层建筑发生剧烈变动,既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有贫富急剧分化,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重,社会矛盾普遍加剧。这是一个发生深刻社会裂变的欧洲。在此情况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丑恶,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批判,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梦想。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意识形态,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公元一五一六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出版了著名的《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从那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百多年时间,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代表人物。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是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者,又是未来理想社会热情的歌颂者。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又随之发展而发展。到十九世纪初,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洗礼,世界特别是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统治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更加激烈,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要求更加具体,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也更加系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他们是取得最高成就和最有影响力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理论达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高峰。他们的成就突出地表现为两点:一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二是对未来的美好社会作天才的猜想。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不过,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首要的历史局限是空想社会主义受到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思想历程直接与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相对应。正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所阐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2]。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还处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前夜或者开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而这个矛盾运动的发展是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根本动因。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控诉是深刻的,却不可能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正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够成熟,无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历史的局限,因而带有空想性质。这是早期无产阶级不够成熟的一种理论表现。

与此相关联,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可能是科学的预见,而只能是从资本主义现存弊端的反向思维所作的主观猜想。恩格斯深刻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3]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正是因为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是从隐藏的经济关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还表现在:它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始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和推动社会前进的现实力量。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世界社会主义的指南

由于历史的局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逐步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特别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使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使生产力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台阶。发展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成主流,资产阶级占有了统治地位。这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弊端越来越严重,无产阶级越来越成熟,开始独立地走上政治舞台。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实现伟大的飞跃,绝不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智慧的体现,而是由于具备了特定的、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具有深厚的主客观基础,是历史必然性的客观表现。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形成提供了经济条件。由于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却是私人占有,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在经济上就是逐渐积累和重复发生的经济危机。一八二五年,英国首先爆发了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大约十年爆发一次。一八四七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欧洲,进一步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困局,加剧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社会危机,工人失业,民不聊生。这种矛盾要求打破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以便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第二,无产阶级发展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充分暴露,日趋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趋于尖锐,作为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英国、德国都爆发了工人运动,特别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独立地走上了政治历史舞台。这就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求得无产阶级的解放。这种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任何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都要依靠以前的思想材料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材料,是直接的思想来源。此外,欧洲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优秀思想成果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也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所吸收的思想营养。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四,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条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剥削劳动产生剩余价值的秘密,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坚固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贡献。正因为有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理论基石,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标志,是一八四八年二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争得民主、自由和解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来不是经院式的学理,而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不是封闭的、僵化的理论,而是开放的、立足革命实践、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后,并没有止步,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实践,不断总结新鲜经验,进行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思考,以新的科学认识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三、列宁和十月革命,世界社会主义的里程碑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和平发展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带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发展,对阶级斗争和工人运动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资本主义的暂时繁荣和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已经“消除”,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已经“过时”。其次,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资产阶级调整统治的策略和手段,施行有限的政治民主,允许“合法斗争”“议会道路”存在,淡化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模糊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最后,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从垄断剥削获得的超额利润,特别是从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的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收买无产阶级中的上层分子,对无产阶级进行分化。所有这一切,使阶级矛盾暂时地得到缓解,成为滋生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温床。这时,作为修正主义主要代表的伯恩施坦主义乘势泛滥起来,大肆攻击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诋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宣称共产主义目标没有意义,其“名言”是:“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4]伯恩施坦主义一时间成为一股逆流,引发了第二国际的混乱和分化。第二国际的左派卢森堡、倍倍尔、蔡特金、拉法格以及普列汉诺夫等先后与之进行了坚决斗争,对捍卫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没有能够对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状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也没有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出正确的回答。这项历史任务是由列宁完成的。

列宁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列宁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他首先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批判伯恩施坦主义及其俄国变种,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他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等重要著作,深刻剖析了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阶级根源、实质和危害,科学地阐明了事关马克思主义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他先后批判了修正主义的俄国变种——自由主义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分析了俄国社会经济状况,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列宁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既面对资本主义的重大政治经济变化,又面对帝国主义之间的世界大战,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革命实际出发,在革命的实践中,对时代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做了科学回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列宁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他于一九一六年出版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实质和基本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明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

列宁从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视角出发,密切关注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阐述了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则,把奋起斗争的东方被压迫人民看成是西方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革命总路线上的不同地段,共同的历史使命是反对共同的敌人——国际帝国主义,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一九一五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思想。此后,列宁进一步回答了在经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能不能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提出了国家与革命的科学理论,论证了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一九一四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西方列强在全世界争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引发革命,推进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其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九一七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它在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科学社会主义走向制度实践和建设实践。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建立、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在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中开拓前进,在总结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处于极端复杂严酷的战争环境,根据“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集中力量打败国内外敌人的指导原则,布尔什维克党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对于战胜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是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一旦内战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渉结束,它的局限和弊端就凸显出来。战后国家满目疮痍,农民不再接受战时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农业生产状况严重恶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工厂停工,经济遭到破坏,人民不满,苏维埃政权处境十分危险。列宁指出:“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5]。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宁逐渐认识到情况已经有了根本变化,必须改变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农民的政策,以巩固苏维埃政权。

列宁适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迅速恢复。第二,允许私人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结合,改善供应,活跃经济,稳定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第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即对外国资本实行租让制,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使大型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实行中小工厂和商店对公民的租借制,促使经济恢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此外还有合作社、代购代销制等形式。第四,对国有企业和合作社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政府解散大多数企业管理部门,给企业自主权,进行独立经济核算,废除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行按技术高低和贡献大小分配的办法,多劳多得。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苏维埃国家发展的重大转折,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二是使国家渡过了严重危机,生产稳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满足了劳动人民的经济要求,受到农民工人的拥护,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三是找到了一条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发展市场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为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列宁晚年,对苏维埃政权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做了深刻总结和思考,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把主要力量转到经济建设,建立现代大工业,努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思想;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有益成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和改造旧的国家机关为新型的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关的思想等,对社会主义具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对后人有重要启示。

四、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世界社会主义的辉煌和挫折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党和人民继承列宁的事业,进行了艰苦曲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内外环境异常复杂、艰苦和严峻的条件下,斯大林领导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长期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这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尽管斯大林在领导工作中犯有严重的错误,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一时期,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地支持了世界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苏联模式逐渐暴露出严重的历史局限性和僵化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将这种模式硬性地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更是脱离了各国的实际。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和东欧各国都试图通过改革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但未能达到目的。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改革的政治方向发生了根本性错误,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极其复杂的崭新课题,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对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进行正确的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形成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史无前例,我们只能在“以苏为鉴”的同时,独立自主,走自己的探索之路。因此,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党和国家面临的崭新课题。

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论十大关系》发端,开启了我们党关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持续而艰辛的探索。党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吸取了重要教训,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和执政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认识成果和政策思想。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为以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思想、物质、制度等方面的基础性条件。

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世界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而产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现代的杰出表现。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由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部奋斗的主题,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我们追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百八十年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是符合时代逻辑的创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用邓小平同志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工作。

同类推荐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这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回望2013年,新一届政府也在努力践行这一承诺,大力整肃官场作风,大举“惠民生”,努力织就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可谓顺民意,得民心。《中国民生报告》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为各地深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至今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机会主义,对各种思想理论资源保持有选择的开放态度,同时又反对把某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形而上学化的教条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激发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正当性。
  •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制度转型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本书中,学者们围绕俄罗斯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转型的起因、机制、路径及前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俄罗斯车臣问题、俄罗斯寡头与政治、普京的治国理念、“圣彼得堡帮”与“席勒维基”、民众价值观等多方热点话题。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作者陈先达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结构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等。其中《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原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优秀论文奖等。
  •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程与方法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创新要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以突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依据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鲜活经验和操作规程而编撰,特别是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程与方法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思路。本书共分为党员教育管理综合篇、党员教育篇和党员管理篇三篇,各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以形成当代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有机整体,内容充实全面,可操作性强,是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必备书籍。
热门推荐
  • 晚晚又捡了个宝贝

    晚晚又捡了个宝贝

    天界最可爱机灵谁看了都喜欢的丫头有个毛病,喜欢捡东西,捡的还都是一些宝贝,不愧是小福星哇,前天捡了这个神君丢的法器,昨天捡了那个神君丢的爱宠,今天直接捡了个神君。捡了就捡了吧,还捡了好多次,在第N次后……“晚晚~要对本君负责啊”晚晚欲哭无泪“我……”她也不想这么好运哇……
  • 乏味的橙子君

    乏味的橙子君

    有些人生来平凡,有些事乏味至极,人间处处是平淡,越长大便越体会人情淡薄,越是感叹无法事事尽如人意。日子要慢慢来过,喜欢的人也要慢慢去喜欢……
  • 查理九世之繁星点点

    查理九世之繁星点点

    【时空的穿梭引导我们相见,记忆也慢慢浮上水面。】喻初夏虽然是穿越到了二元次,可却遇到了一个二百五、毒舌、腹黑的人。TMD,小姐我是没喜欢上他,可他却非要和我表白。【哎呦喂你就答应呗,大小姐。】【对不起本小姐不答应你,你想怎么样?】死缠烂打之下,只好答应了。可是,怎么一开始冒险就让我觉得不对劲啊。没想到伙伴们全被抓了,记忆被激起一点,可素,又有什么用呢?没想到我召出一把剑!不过,只能是我能够救出伙伴了......终于逃了出来,没想到遇见以前队员。可不知怎么的,唐晓翼被抓走了。于是,我准备一个人去救唐晓翼。没想到救完后,不速之客来临。冒险即将开始,准备好了吗?
  • 人称木叶死神

    人称木叶死神

    新书《漫威之不死赛亚人》求支持!啥?火影!?我没看过啊,完了,作为穿越者的优势没了!不过,我体内可是有条龙的。你叫九喇嘛?嗯,边玩去。你有写轮眼?能开须佐能乎?抱歉,我的眼睛叫法眼,无视幻术,还能拘魂,当然只能抓已经死亡的灵魂,秽土转生?看小爷我的法眼!嗯,我以前是个道士。嗯,让我换简介的好朋友太多了,懒得换了。自己看吧。读者请细品。我就这么不要脸。啦啦啦啦啦。
  • 公关经理教程

    公关经理教程

    “管理说”这类定义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性。比如,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作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使管理者与社会变动保持同步;它把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具。”
  • 花开靡荼之妃本风华

    花开靡荼之妃本风华

    重生?错了错了,既然老天爷要我再活一次,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哼,报仇?那可是分分钟的事情!我嘛,这一世可不是来重蹈覆辙的!本王妃可是来享福的,谁敢阻挠我这一世的风华?
  • 流水一瓢

    流水一瓢

    一个是母亲早亡父亲对自己恩宠不断的皇子,一个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却在权利斗争中一步步靠近,到底是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还是与她携手共度余生?他看着睡着的她笑着说:“天下之美多如草,唯你一人入我心。”她睁开眼,“去夺你的东西,我会一直等你。”
  • 18岁以后学点口才学

    18岁以后学点口才学

    本书从正确认识口才、口才锻炼、充实谈资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帮助18岁以后的年轻人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为人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 探唐

    探唐

    二级警员穿越武周与大唐的交替之际,在这个宫廷变动最为剧烈的时代,看他怎么靠着那有限的历史知识,还有独有的推理手法,在大唐建立一番事业。要扶持一个比阿斗还要窝囊的皇帝,真的很难,就这样放弃吗?依靠一个比唐太宗还有雄心的皇帝,也很难,还要继续坚持吗?一代女皇老矣,但雌威仍在;太平、韦氏、安乐三分宫廷,谁能只手遮天?勾心斗角、口蜜腹剑,又哪能比得上君王的出口成宪。李三郎真的是最佳选择?但是没有他就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不会落败,只因为个小小的二级警员而一切改变……。【觉得可以,点左侧收藏推荐一下,好吗?您的支持是作者继续下去的动力。】
  • 绝世爱恋:少爷的乖乖女孩

    绝世爱恋:少爷的乖乖女孩

    还记得在那个初秋,他们再次相遇,他们都忘记了彼此,世界上最痛苦的距离是我们就站在对方的身旁,却苦苦寻找着对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微笑着对他说:“顾黎轩,你好,我是墨晗希。”他们都没想到,对面的人是苦苦寻找了许久的人。有一天,她成了他的妹妹,他和她一起上学,一起吃饭,朝夕相处。他对她很好,简直是胜似亲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天使一般的男孩,为了她变成了一个宁愿伤害自己也要对她好的恶魔一般的男孩。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那他们这到底是爱情,还是青春?(求推荐票,求评论)一个星期80+推荐票加更,200收藏加更,40评论加更~~为了感谢各位,会经常有活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