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5600000003

第3章 浙江的“断头龙”

中国龙与普罗米修斯

火,在人类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我国史前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重要进步。在世界众多民族的信仰之中,都有火崇拜的内容。以古希腊人为例,他们认为火在世界上的出现,源自普罗米修斯的神话。

于是,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作为一位造福人类的神祇,在古希腊受到普遍崇拜。传说为了纪念他,奥林匹亚山的当地人,每隔四年都要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点燃圣火仪式,也起源于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神话,其中蕴含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中,跟火一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无疑就是水了。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的重要生存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对水兼有的养育与毁灭的能力及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由此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龙,等同于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如果说后者是人们对火的神格化,那么前者则是人们对水的神格化。因为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经中就称诸位大龙王“动力与云布雨”。自唐宋以来,帝王往往封龙神为王。从此,龙成了兴云布雨,为人类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龙治水,便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

由于中国古代把龙看作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中国凡是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崇拜,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成了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便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之后舞龙驱虫。舞龙这种民间娱乐形式也就应运而生,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舞龙的产生,往往又跟龙的传说相伴。浙江的“断头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中国版“普罗米修斯盗火”

说起“断头龙”,目前列入浙江非遗项目的有三处,一处是在江山,另一处在兰溪,还有一处在建德。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其历史缘起也各不相同。

江山版的“断头龙”传说大概是说古时的江山须江上游峡里潭(现峡口水库)龙洞中住着一条老龙,主管着江南这一片的行云布雨。有一年,江山大旱,田地颗粒无收,百姓到龙潭去求雨。老龙面对百姓的祈求,感到很为难。因为按照天庭规定,江山这三年必须大旱,不能随便降雨。可他最终不忍心看着百姓活活饿死,还是偷偷为江山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获悉后大发雷霆,将老龙斩首示众,把他的身子锁在了峡里潭的龙洞里,头抛到了离龙洞一百里的景星山上,为防老龙身首合拢,还在山顶用一头石虎镇住龙头。景星山后来俗称老虎山。

兰溪版的是这样的:相传唐代贞观年间,浙江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请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龙王领旨以后心想,城里降雨七分就要闹水灾,城外降雨三分又无济于事,何不来一个倒三七降雨呢!于是龙王在城里降了三分雨,在城外降了七分雨,城里城外的百姓都得到了好处。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大发雷霆,怒斥龙王违抗天旨,对龙王处以斩刑。

建德版的跟兰溪版的前半部分相同,只是龙王变成了涉世未深的青龙,后半部分则增添了现实色彩,说玉帝令人间宰相魏徵对青龙施以斩刑。青龙得知后向唐太宗求救,唐太宗念其解旱有功,答应设计相救。斩龙之日,唐太宗特邀魏徵下棋,想以此延误斩龙的时辰以救青龙。对弈开始不久,魏徵昏昏入睡,满头大汗。唐太宗想让他多睡一会以错过施刑时间,便为魏徵打扇取凉,却不料此时魏徵正在追杀青龙,唐太宗助他三阵清风,反倒让魏徵追上了青龙,手起剑落将其斩为九段。

这三个版本,尽管内容上有些出入,但结局却是一致的:龙王(老龙、青龙)终究因拯救黎民百姓被斩首,百姓为了报答他的恩德,各村各庄都扎制了龙头,供奉在庙堂或厅堂上,时时焚香礼拜。每到春节和元宵节,村民扛着龙头和龙身,沿村沿庄巡游,对龙王(老龙、青龙)表达哀思。由于龙头被斩下,所以龙头、龙身就分开舞动,因而叫作“断头龙”。

江山版的“断头龙”舞后来还融入一种“毛尚书意义”——传说在明代嘉靖年间,江山出了个三部尚书毛恺,因刚直不阿,得罪了权贵,被斩首弃市,并不准家人将其身首合葬。毛恺生前多次用俸银赈灾、代饥民完赋,百姓为感谢他,在他下葬时,出动三十六条“断头龙”,将其真头与三十五颗假头藏于龙头内,一路游舞,一直送到景星山。阉党虽派心腹监视,也无法发现真头在哪。就这样,江山人偷偷将他身首合葬在了一处。

独一无二的“断头龙”

浙江的这三处“断头龙”,虽然所属地区不同,但道具制作、传统礼规和表演套路大同小异。

每处“断头龙”的整条龙都由龙珠、龙头及龙身组成。龙头骨架用竹篾制成,糊以棉纸,涂上彩色颜料,精描细刻,威武勇猛。龙珠用竹篾扎空心彩球,内可安放点燃的蜡烛。不过龙身长短因地而异,兰溪和建德的龙为七节,加龙头和龙尾为九节(因相传青龙被斩成九段);江山的龙可长可短,根据舞者人数多少而定,但一律包糊彩色面底,另彩绘或贴金龙鳞。

“断头龙”的表演礼规,三处也差不多。一般在每年正月初即开始挨家逐户舞龙。出舞前一天由“龙灯会”(参加舞龙的人自发组织)派人发红帖至各户以通知。红帖上写着“青龙吉庆”“恭贺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语。第二天就由发帖人和另一人手擎“某某村青龙吉庆”字样灯笼,并提着装有香烛、鞭炮和为接受舞龙户馈赠品(有香烟、糕点、鸡蛋,“利市包”等)而准备的礼篮,率领舞龙队至各村户演出。

舞龙队进村时,锣鼓乐队齐鸣,村民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放鞭炮相迎。收到红帖的人家,预先都有准备,堂前点上香烛,虔诚迎候。龙进门时,又燃放鞭炮,以清香迎接,祈求龙王保护一年丰收吉祥。舞龙结束,户主向舞龙队敬烟茶、糕饼。如不吃,提篮者只收香烟和利市包,最后留下几句吉祥话,告别户主。舞龙队一般到正月廿四至廿六散灯才结束活动。只是衢州龙游有的村还有散灯习俗,廿四日傍晚,敲锣打鼓送龙到江边,洗龙后再背道具回村。所收赠金有的提留,有的分离。还规定三年要调换一次队员,或停歇一次,时间不定。

“断头龙”的动作,每处都在不断创新中丰富。如“搭生姜棚”这一套路,最初是为避免舞龙时碰坏富豪人家在中堂悬挂的各种彩灯而设计的。但这一套路传至兰溪后,艺人王阿璋感到龙头龙珠受空间限制,动作难以发挥,于是变棚上竖式“五星形”,使龙头龙珠可在棚外较大的空间进行表演,发挥舞蹈技巧。还有的是吸收了“脱节舞”“泥鳅龙”的表演套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断头龙”日趋完美。

“断头龙”的套路,也都由原来有限的几个,发展成了现在的近二十个。江山的有:贯龙、出水、戏珠、盘腰、靠腰、跳珠、脱壳、破四门、叠塔、叠螺蛳等;兰溪的有: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生姜棚、跳玉兔、交椅跌、一字睡跌、刘海戏金蟾、挂腰、青龙脱壳、青龙上天庭、骑肩、盘龙、抢双珠、抛珠、龙靠肩等;建德的有:盘龙、戏珠、伸龙爪、跌五梅花、鲤鱼跳龙门、鲤鱼翻白、龙身穿锁、龙脱壳、龙翻身等。

所有的“断头龙”表演,除一般的龙舞套路外,最大的特点是整条龙头和龙身分离,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带有技巧性的高难度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的表演不受龙身的牵制,龙头、龙珠、龙节中,还可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整个龙舞显得变化多端,敏捷轻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每处“断头龙”的道具和服装都在不断改进。初传入时,龙头用竹篾扎制,糊以白纸,龙身以稻草捆缚,以一块一尺宽白布披于稻草上,显得简单粗陋。现在龙头制作十分精细,色彩艳丽,工艺精湛,龙布上龙鳞熠熠,闪闪发光。舞龙人服饰也由过去的便衣,改成了彩色绸缎对襟衣裤。

“断头龙”的“火炬手”

据笔者深入了解,据说古时的兰溪、江山和建德三地全境各乡镇及大一点的村均有龙舞,并且大都为“断头龙”或“节节龙”。但根据史料记载,“断头龙”在清朝时活动于江西,故又称“江西龙”。1925年,由江西玉山县八都的吴宝华等人在龙游县横环乡姚西塘村帮工时传入。1926年至1940年,龙游、兰溪、建德等地才有“断头龙”的足迹。

“断头龙”到底是什么时候传入浙江的,又是怎么流传开来的?现在似乎已很难考证。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许多地方已不大有人会舞龙。现在“断头龙”传承项目保护良好的只剩下兰溪水亭乡、江山上余镇和建德李家镇。在充当“火炬手”的也只有寥寥几个人:江山的郑土祥,兰溪的王国龙、王柏成和建德的诸葛春苟、黄开明。

兰溪“断头龙”传承人王国龙告诉我们:“1950年畲族乡荷龙里的王阿璋等人,赴龙游县兰塘乡白马村聘请项章增、郑启发二人来荷龙里传授‘断头龙’,随后在村里联合了二十多户村民组成了龙头会,每年春节期间就在村里舞龙。但现在舞龙人的年纪都是四十来岁,从1984年开始一直舞到现在。因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找到继承人真的不容易。”

好在,因为他们的坚持,“断头龙”最终得以发展。兰溪水亭畲族乡施家村村委会主任王柏成,是该村现任龙头会会长。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1957年兰溪“断头龙”在浙江省文化厅群艺处何惠芳指导下,以“龙飞凤舞”为节目参加金华地区文艺会演获一等奖。1965年参加浙江省会演获演出一等奖。1988年元宵节,参加浙江省“华星杯”舞龙大奖赛,获演出一等奖。这些年来,多次参加浙江省广场文化民间文艺演出开幕式表演,均获优秀演出奖。

无独有偶,1929年出生的江山上余镇郑土祥老人也如此坚守着。他十五岁师从其父学习舞龙技艺,1950年后传授给王法余等人,1985年又传授给王孝明等人,并组建了一支新的舞龙队。1997年,郑土祥、王孝明师徒俩又共同培养了同村的徐以福、王国军、江小军等一批年轻人。2005年,他又将舞龙技艺传授给他的孙子、外甥、侄孙等青少年。

如今,他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在传授龙舞技艺时,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他曾多次参加江山市组织的各类重大活动:2007年江山撤县设市二十周年文艺会演、2007年首届农民艺术节——“希望的田野”文艺晚会、2008年欢乐元宵广场文艺会演活动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对我们说:“龙舞虽然在浙江省是一个大舞种,但像‘断头龙’这样的节目却实属罕见,它不仅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同时它本身所具有的舞蹈价值,也为研究浙江龙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由于郑土祥、王国龙、王柏成、诸葛春苟、黄开明这些人的努力,目前兰溪、江山和建德三处‘断头龙’均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保护项目,兰溪的‘断头龙’还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重点保护代表作名录。”

解码“断头龙”精神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适度的雨水可以说是人们的幸福之源。龙在起源时就和雨水相关,后又成为司理雨水的神灵,祷龙祈雨便成了中国农村常见的“有意义的行动”。其方式多种多样,舞龙便是其中之一。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汉代人旱春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

从董仲舒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龙舞也就是舞龙在古时所起的作用,如陕西籍民俗专家庞进在《博大精新龙文化》一书中所概括的那样,“祈雨祈福、娱神娱己、彰力显威、旺丁兴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般的龙舞传承至今,已淡化了原本的意蕴,成了一种纯粹的汉族民间舞蹈,其功能自然也就缩减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和“在节庆或重大活动时以营造欢快、热烈、吉庆、祥和的气氛”。

可是,对于“断头龙”而言,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纵观“断头龙”的发展过程——从纪念为老百姓行雨解救旱灾而违犯天条、被斩首的须江老龙开始,到后来为纪念明代心系百姓、舍身斗权贵的“青天尚书”毛恺,我们会发现“断头龙”既有纳福祈祥的民俗意蕴,又有纪念有功于人们的神、人的精神内涵,比起一般龙舞来,其意义已经胜出一筹。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断头龙”除了跟一般龙舞相同,全程模仿龙的动作和形态,气势磅礴,给人以威慑。还因其身首分离,在道具运用上增添了灵活性,动作设计上具备独创性,能营造出一种形断而神不断的美感。加之融入了两个“断头”的逸闻,在内容上富有戏剧色彩,在主题上加深了厚重感,使整个民间舞蹈由简单递进到丰富,足以带给观众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断头龙”尽管跟希腊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传说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个是民间舞蹈,一个是神话传说。但讲述的内容却异曲同工:故事主角都是为了解除人类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给人类带来利益。最终的结局也是殊途同归:一个被断首,一个被啄肝。两个主角无疑都向世人彰显了一份撼动山河的悲壮,传达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力量。

由此,“断头龙”所折射出来的,已不仅仅是中国的龙的精神,更是深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也正因为这样,这种蕴含着中华龙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有责任使其穿越千年的时空,在不同历史时期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从而激励和鞭策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

同类推荐
  •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本书是作家、学人鄢烈山的自述文集,收录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分为故园乡情、求学之旅、从业生涯、人情世态,以及心路历程几部分,从中可以大体展现作者作为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面貌。本书可以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成长史来阅读。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小全集)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小全集)

    《朱自清小全集: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本书站在现代立场来理解传统文艺,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引人深思的观点。讨论了诗歌的欣赏标准与差异化、传统对于自然与艺术的态度以及人物评论等内容。
  • 只余剩米慢慢煮(种田山头火俳句300)

    只余剩米慢慢煮(种田山头火俳句300)

    本书是日本自由律俳句代表诗人种田山头火的俳句精选集,其俳句不羁于传统的五—七—五音律,正如其生命不拘于世俗,自由迁徙。山头火的俳句,是延绵无尽的青山、秋雨、鸟与花,繁复的自然意象折射着他对禅与道的理解,同时也关乎生命的冲动——孤独与乡愁。本书从山头火的代表作《草木塔》和诸多俳句集之中遴选俳句300首,辅之以日语原文及注解,以助鉴赏。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糊妖孽撞到爱

    迷糊妖孽撞到爱

    她,暗恋两年的对象离去,准备去借酒浇愁,却没想到误打误撞的成了别人的女佣。他,性格霸道,家世显赫,绝对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忤逆。一个脑袋有点笨笨的女人,撞见了性格火爆的霸道多金男。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又会经历多少的磨难?
  • 一笔概括

    一笔概括

    提笔,落下,血色的字迹,于黑色封面晕染。“拿到此书的人,将获得神明的祝福与魔鬼的诅咒。”“你若存活,定当享受无尽的雍容富贵。”“你若死亡,必要坠入地狱遭受无尽苦难。”“从现在开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它们都将是你活下去的关键。”“阻止轮回,篡改天道。”——在计时结束前。
  • 顶流爱豆的小作精

    顶流爱豆的小作精

    林初可,一个刚出道不久的小演员,最大的梦想就是泡到当红偶像谢溯,就在昨天,她的梦想实现了,可总觉得有些怪怪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的谢溯。“别走了,谈点事情吧。”“谈?谈什么。”“谈恋爱。”谢溯:不枉我念想了这么多年,你终于是我的了。 …… 被爆出恋情的那一天,作天作地的小作精慌了。 谢溯:她受宠多年,第一次被人侮辱谩骂竟是我带来的……
  • 红顶草根

    红顶草根

    从2007年穿越时空来到百年前的大清咸丰年间,这本已是一段奇遇。一个女儿家穿着男装做上漕帮大管家又是奇遇一桩,现在居然还遇到王爷想娶她为侧福晋,还有一直守候在她身边的这位胡顺官……胡顺官———这名字你或许不太熟悉,可如果说他大名胡光墉,字雪岩,你会不会想到些什么?胡雪岩———那可是史上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啊!苍天啊大地啊神佛啊,这大清年间到底还有多少奇遇在等候着她的降临?
  • 待你一世情深

    待你一世情深

    一个医学系的校花和一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谈起了恋爱,这段不被看好的爱恋最终还是结束了。·······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她是市立医院的外科医生,他是纪佳集团的继承人·······
  • 我在灰烬中等你II

    我在灰烬中等你II

    契约情侣假戏真做,却因被恶人陷害而无奈分开,落难公子钟越远走他国,林乐遥苦苦守候。时隔两年,乐遥被家人逼迫相亲,却突然在酒店偶遇回国的钟越。然而令她不敢置信的是,钟越却对她生疏客套,仿佛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更巧合的事随之而来,两人明明惺惺相惜,却遇到阻碍不断。当两人终于打破阻碍站在一起,却遭遇公司危机,爱情再受重创。林乐遥因此患上抑郁,暴饮暴食,最后为爱远走,不愿让钟越重蹈覆辙。两年前的一幕再现眼前,钟越不愿浪费另一个两年,翻天覆地地找出出逃的林乐遥,豁出来,爱下去。这一次,换他来等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见丫头许终身

    一见丫头许终身

    第一世:他活到40岁,而后战死沙场第二世:他长寿而终,却孤独一生第三世。。。。本文描述柊音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枚丫头,从此,过上了带孩子的生活看大叔如何治愈叛逆萝莉的内心大叔是如何与叛逆的萝莉志趣相投,而后心意相通一切,先从你是我的学生开始。。。走的是暖文路线,男主角性格淡泊,博爱,包容,专注讲述师生之情如何慢慢转变为爱情,后面会虐只求娱乐,不为其他,不喜勿喷如果有喜欢的看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下,比如收藏,比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