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5500000003

第3章 湘南烽火

湘南有座山,名字叫崀山;崀山之下有条江,名叫夫夷江;夫夷江畔有座城,名字叫新宁。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座新宁小城说起。

新宁偏处湘南山区,在古代是真正的蛮荒之地,从没出过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可是,到了近代,新宁出现了人才井喷的现象。湘军的重要创始人江忠源以及晚清重臣刘长佑、刘坤一等人,都是从这里出发,走向历史舞台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近代新宁之所以出人才多,是因为这里很乱,农民起义很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李沅发起义。

1849年夏天,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遭遇了洪灾,新宁受灾尤其严重,饥民很多。为了生存,饥民们聚集到一起,成立把子会,干起了打土豪、分粮食的事业。把子会的带头大哥,即是李沅发。

把子会在新宁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官府的警觉,新宁知县万鼎丞设计捉去了把子会的两名重要骨干。李沅发为救两人,率领会众杀进新宁城,斩杀万鼎丞并迅速控制住新宁城周边的重要据点。

为了积聚财力与清军长期抗衡,李沅发派会众在城内挨家挨户地清缴地主豪绅家的财产。新宁城内的地主豪绅们,因此遭受沉重打击,好几家家产被抄,人也被杀。

正因为这一番打土豪的行动,引出了新宁城内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人便是日后的湘军名将刘长佑。

在包公戏里面,包公总是一张黑脸。但其实,历史上的包拯脸并不黑。当然,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些以身体黑为重要标志的历史名人,刘长佑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刘黑炭”,虽然黑,但性格和包公完全不同。刘长佑性格谦和、仁慈,带兵三十年,没有诛杀一位将佐。按照常理来说,像他这样性格的人是很难成为名将的。湘军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李元度就是一位对部下太过放纵的将领,因此经常打败仗,最终被曾国藩定性为“终非名将”。刘长佑虽然也一样对部下管教不严,但他的仁慈已经达到了可以感化部下的程度,部下都不忍欺负他,都愿意自觉遵守军纪,严格按照军令行事。最终,刘长佑带出来的军队,打了不少胜仗。刘长佑也凭借着这些“战功”,步步高升,最终成了重要的封疆大吏。

刘长佑自小就和另一位日后的湘军重要将领江忠源要好,后来就读岳麓书院期间又结识了日后的湘军名将席宝田,又辅导日后湘军的另一位名将刘坤一的功课。江忠源、刘长佑、席宝田、刘坤一,这四位是日后湘军江刘一系的骨干将领,而刘长佑是其中的重要纽带。

李沅发派人查抄新宁城内富豪的财产,刘长佑的父亲是生意人,家里钱财不少,因而势必成为起义军查抄的对象。于是,刘长佑带领家人,趁乱逃出城,去农村暂避。邻居刘坤一一家随后也逃了出来。

刘坤一是刘长佑的族叔,却比刘长佑年幼不少。他长期跟随刘长佑在岳麓书院读书,算得上是刘长佑的弟子。

刘坤一十分仰慕刘长佑,他所作的文章,写完之后一定要请刘长佑批改,甄别高下,而刘长佑则对刘坤一寄予厚望,尽其所能谆谆教诲。刘坤一年轻气盛,有时候不服刘长佑的教训,但刘长佑丝毫不生气,继续栽培他。除了作文以外,刘长佑还在为人处世等许多方面给予了刘坤一不少的教育。日后功成名就,青出于蓝的刘坤一提及青年时期刘长佑对他的教诲,依旧充满感激。这种感情,就像李鸿章对待曾国藩一样。

刘坤一在早期湘军中名气并不大,但后来却成为湘军将帅中对晚清政局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之一。另两位即曾国藩、左宗棠。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为了使宝庆知府早日得知新宁被起义军攻陷的消息,赶紧派兵前来镇压起义军,刘坤一的父亲派刘长佑、刘坤一星夜前往宝庆府城,将新宁城内发生的巨变告诉知府。

宝庆知府听完刘长佑、刘坤一两人的陈述后,大惊,当即命令刘长佑、刘坤一集合团练攻城,等待朝廷正规军的到来。

说到新宁县的团练,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位湘军中的重要人物,那就是江忠源。新宁城的这支团练,就是江忠源一手缔造的。

江忠源出身一个读书世家。受当时风行湖南的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江忠源不怎么看重科举,讨厌背经书,而喜欢读那些有助于安邦定国的书。

1837年,江忠源考中举人。与他一起中举的,有后来湘军中的重要人物郭嵩焘。这层人脉关系,对江忠源日后的人生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中了举,并且是新宁县开天辟地的第一个举人,但江忠源并不是什么“好学生”。他喜欢赌博,为了赌,连身上的衣服都可以当掉。他又喜欢打抱不平,为了义气可以不顾国法道德。因为这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江忠源不为“正人君子”所喜欢。在文化人的圈子中,江忠源是个被排斥的另类人物。

直到江忠源遇到曾国藩以后,这种情况才有所转变。江忠源和郭嵩焘是同年,而郭嵩焘则是曾国藩的结拜弟兄,因而,三人同在京城期间,郭嵩焘将江忠源介绍给了曾国藩。

江忠源本来是不乐意去见曾国藩的,因为他知道曾国藩是出了名的喜欢克制欲望的“圣人”,而他最讨厌的,就是礼法约束。然而见到曾国藩之后,他的看法改变了。曾国藩并没有和他谈大道理,而是和他聊起了市井中的一些趣闻。江忠源觉得曾国藩这个人有意思,于是拜他为师。曾国藩也认为江忠源是百年一遇的人才,对他刮目相看。这两位日后重要的湘军创始人,他们的人生命运,就这么牢牢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时,湖南连年灾荒,饿殍遍野,被逼无奈铤而走险的人很多。江忠源知道天下即将大乱,因而对曾国藩说:“新宁秘密结社的情况很普遍,随时可能造反。”当时的曾国藩对社会形势还没有深刻的了解,他并不相信江忠源的判断。

虽然曾国藩不信,但江忠源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回到家乡新宁后,江忠源开始了他的团练生涯。他召集家乡的父老乡亲,反复陈说团练的重要性。不少人响应江忠源的号召,新宁县的第一支团练武装就这么产生了。

清朝夺取天下,靠的是八旗和绿营。当时,八旗和绿营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支队伍都腐化了。对江忠源这样的汉人来说,对绿营的感受往往更深一些。江忠源深知绿营的弊端,当他开始举办团练的时候,他就发誓要造就一支与绿营完全不一样的队伍。

江忠源的团练与八旗、绿营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强了思想教育。每月初一,江忠源召集团众,反复陈说所谓的忠义思想,使团众明白作战的意义,从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胜则同庆,败则相救。

江忠源的心血并没有白费,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新宁的团练已经初成规模。1847年,江忠源正是凭借着这支团练队伍,帮助清廷镇压了雷再浩起义。

由于领导镇压雷再浩起义,江忠源得到清廷褒赏,当上了知县。李沅发率众攻陷新宁的时候,江忠源正在浙江做官。不过,江家并不止江忠源一个人有着名将的潜质,他的几个弟弟也都是厉害角色。江忠源不在,他的弟弟领导团练,也足以和李沅发周旋。

当时,江忠源的大弟弟江忠濬在浙江陪同哥哥。于是,江忠源的第二个弟弟江忠济成了新宁团练的主管者。江忠济在江忠源四兄弟当中,是最能打的。但这个人比较势利,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

当刘长佑、刘坤一奉宝庆知府之命,回新宁组织团练镇压起义军的时候,他们首先找到的就是江忠济。江忠济听了刘长佑的讲述后,立即集合团练,向新宁城扑去。

这时候,另一支团练部队也杀向了新宁县城。他们的首领,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湘军名将李续宾。

李续宾是湖南湘乡人,性格沉默坚毅,成天不说话,但只要一张嘴,那就是至理名言,做事能够沉住气,时机不到决不出手。他的这个性格,类似汉朝初期的名将周勃,按照《史记》的说法,这种性格叫作“重厚少文”。

湘军名将大多是书生从戎,虽然征战沙场多年,但武功依旧很差。李续宾是个例外。李续宾虽然也是书生,但未从军之前他的武功就很高。传说他能举起重达三百斤的物品,能拉开三石弓,并且百步穿杨。总之,这位李续宾,是个关云长式的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是完全不同的。

李续宾在未从军之前,就与日后的许多湘军名将有了紧密的联系。李续宾父亲六十寿辰,罗泽南、王錱、刘蓉、刘典、杨昌濬、萧启江等人都来贺喜,这些人日后都是湘军名将。1848年,李续宾去县城缴纳赋税,正好碰上来县城办事的日后湘军水师的重要将领杨载福,两人一见如故,虽然没有结拜,但感情胜似兄弟。李续宾是将这些日后的湘军名人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

李续宾是湘军诸将当中最早举办团练的一位。在李沅发起义爆发前十年,李续宾就拉起了一支团练队伍,比江忠源组建新宁团练还要早几年。

当时,湘乡、邵阳之间很不安宁。李续宾家的生意主要在邵阳,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生意,李续宾的父亲倡导办理团练,但响应的人很少,事情很难办成。

见父亲的团练事业毫无起色,李续宾主动承担起了往返联络的职责。1839年,他往返湘乡、邵阳之间十余次,终于将团练办成了。虽然大家推举李续宾的哥哥李续家为团练总负责人,但实际上管事的是李续宾。后来,李续家忙于生意,无暇照料团练,李续宾就成了湘乡、邵阳团练的主管。

李沅发起义的消息传到邵阳县,引起了极大的骚动。邵阳县内的官绅们都害怕起义军杀到邵阳来。邵阳县的教谕彭洋中是李续宾的好朋友,他劝李续宾率领团练前往新宁镇压起义。李续宾并不想掺和这件事。这时候,当时在邵阳做生意的李续家也写信来劝李续宾出马。李续宾这才下定决心,前往邵阳县。

李续宾来到邵阳县,对彭洋中说:“这些反贼是乌合之众,剿灭并不难,只是绿营兵无用,灭不了他们。我想招募一些农村壮丁,这些人保卫家乡的想法很强烈,肯定会尽力杀贼。”

邵阳本有团练的基础,所以招兵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仅仅三天工夫,就招募到了两百人。李续宾亲自教他们武艺。

这时候,刘长佑、江忠济率领的新宁团练已经杀向了新宁城。李续宾闻讯后,立即率领刚刚训练几天的邵阳团练,也杀向新宁。

两支团练部队杀到新宁城下,与起义军展开轮番厮杀。激战持续了个把月,双方都损失惨重,但谁也制伏不了谁。

这时候的清政府,由于制度弊端以及暮气沉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当差。新宁团练与起义军打了一个多月,从湖南各地调来的绿营军队才陆续抵达新宁城外。在这些人当中,有两位日后的湘军名将,那就是湘军水师绝代双骄——彭玉麟和杨载福。

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出生在安徽。其父是基层官员,长期在安徽做官。其母是浙江人,随父母来到安徽,得以结识彭玉麟的父亲,并喜结良缘。

彭玉麟的母亲有个妹妹,名叫竹宾,也就是广为人知的梅姑。梅姑是被彭玉麟外婆收养并抚养大的,与彭玉麟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伦理上,依旧是彭玉麟的阿姨。

梅姑虽是彭玉麟的长辈,但年龄却比彭玉麟还小两岁。两人年纪相仿,经常在一起玩,日久生情。彭玉麟喜欢画梅花。每当彭玉麟画梅的时候,竹宾便伏在一旁,一边看,一边帮彭玉麟磨墨。

不幸的是,他们之间的这种真挚的爱情,后来遭到了彭玉麟母亲的坚决反对。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彭玉麟很不满意母亲包办的婚姻,在儿子出生后即与妻子断绝关系。他的心里,只能容下梅姑一人,其他人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

梅姑在彭玉麟母亲的逼迫下嫁给别人,不久之后就因难产早逝。彭玉麟悲痛欲绝,发誓要为梅姑画一万幅梅花。后来,彭玉麟果然履行了他的誓言。他不停地画梅花,一生累计下来,作品超过了一万幅。

彭玉麟的梅花作品,和他那刚直的性格一样,有一种风骨隐含其中,不媚俗、不妥协。曾国藩特别欣赏彭玉麟所画的梅花,以能得到彭玉麟的梅花作品为荣。

青少年时期的彭玉麟,在感情上非常痛苦,在生活上也一样痛苦。就读石鼓书院期间,他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彭玉麟并不自暴自弃,他把安贫乐道的孔子弟子颜回当作自己的榜样,督促自己努力学习。

为了养家糊口,彭玉麟不得不去绿营军中当差。李沅发起义爆发后,当时护理湖南巡抚的湖南布政使万贡珍下令,从湖南各地抽调兵勇,前往新宁镇压起义。彭玉麟所在的衡阳协绿营部队正在抽调的部队中。之前,彭玉麟只是随军镇压过一些小股起义军,而这一次,他将真正受到战争的考验。

彭玉麟日后的重要搭档杨载福也在被抽调的绿营军队中。杨载福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其祖父参与镇压苗民起义,在永绥王瓜寨阵亡,同时阵亡的还有他的伯父。因为父亲和兄长的事迹,杨载福的父亲从军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一直做到守卫长城重要关隘的直隶独石口副将,成了响当当的从二品大员。

杨载福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骑射,武功很高。在湘军将领中,像他这样出身武将的,还有鲍超以及塔齐布、多隆阿等八旗将领。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作战勇猛。鲍超、塔齐布勇多于谋,而杨载福、多隆阿算得上智勇双全。

与生性刚直的彭玉麟不同,杨载福的性格比较谦和,与刘长佑类似。但他与刘长佑也有显著区别,那就是刘长佑治军不严,主要是以德服人;而杨载福治军很严,主要是以威严服人。

虽然绿营军中并不乏彭玉麟、杨载福这样的真正人才,但这并不能改变整个绿营腐化堕落、暮气沉重的现实。这些军队从湖南各地来到新宁后,对起义军形成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这些人根本不敢上阵杀敌,除了嗾使团练继续猛攻之外,他们什么也不会做。

新宁、邵阳两支团练在新宁城下遭到起义军的猛烈打击,始终攻不下城池。刘长佑觉得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果断改变战术。他找来一些矿山的工人,挖掘地道。这是地道战术的第一次使用。以后,无论是湘军,还是太平军,都会反复使用这一战术。很多经典的攻坚战,像庐州之战、九江之战、安庆之战、江宁之战,都是地道战术与反地道战术的反复交锋。

团练战术的改变,令李沅发感到手足无措。这时候,起义军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困难。首先是城中的粮食已经快吃完了,粮食供给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其次是起义军的精锐力量,在与清军的厮杀中已经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李沅发觉得,成功坚守新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突围。

镇压起义军的清军来自湖南各地,相互之间没什么配合,李沅发充分利用这一点,成功地率军冲出了包围圈,向湘桂边境的莽莽群山中挺进。

绿营兵打仗不行,“抢功”倒是蛮积极的。他们一边糊弄此时的湖南巡抚冯德馨,说起义军已经完全被消灭了;另一方面赶紧将正在追击起义军的两支团练队伍叫回来,将他们立即遣散。刘长佑、李续宾虽然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将团练遣散,回家休息。

这些绿营兵生怕团练抢走全歼起义军的大“功”,将团练打发走,却万万没想到,起义军主力尚存,于是打脸的事情马上就发生了。起义军在大绢峒设伏,重创绿营兵,阵斩守备熊钊。大绢峒一战,给了绿营兵当头一棒。道光皇帝得知起义军主力仍在,大怒,命湖广总督裕泰火速前往湘南,主持镇压起义军。

皇帝亲自催促,裕泰当然不敢怠慢,赶紧来到湘南。说来也巧,当时裕泰手下的一名幕僚很欣赏刘长佑,多次向裕泰推荐刘长佑,而当时裕泰的住处,和刘长佑家相邻。于是,裕泰请人把刘长佑叫来。两人见面后,聊了许多。裕泰认为刘长佑是天下奇才,非常器重他。

刘长佑对裕泰说:“李沅发并没有什么长远的志向,我料定他折腾一番后,必然回到新宁。大人只要在新宁布下天罗地网,必能活捉李沅发。”

裕泰赞同刘长佑的看法,请刘长佑率领团练再次出征。刘长佑本不想再出山,但最终他还是被裕泰的诚意打动了,带领新宁团练第二次走上了镇压李沅发起义军的战场。这时候,彭玉麟也跟随绿营部队前来追击起义军。刘长佑与彭玉麟在群山之中的战场上相见,一见如故。这应该是彭玉麟日后能够进入曾国藩集团的重要因素。虽然向曾国藩推荐彭玉麟的是常豫,但很可能的是,在常豫之前,与曾国藩、彭玉麟关系都很紧密的刘长佑已经在二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这时候,清朝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上台也不例外。咸丰皇帝刚即位的时候,很有革新朝政的气势。一方面,他命臣下直言不讳,指出他的缺点,愣头青曾国藩于是上了一道《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弄得咸丰大怒,差点砍了曾国藩的脑袋。另一方面,咸丰加紧调兵遣将镇压李沅发起义。他命广西巡抚郑祖琛、贵州巡抚乔用迁与裕泰密切配合,迅速将起义镇压。于是,乔用迁把他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派到了湘桂黔边界的黎平。这个人,就是日后湘军的重要统帅胡林翼。

胡林翼出身一个书香世家,其父胡达源是进士。湘军将领中,父辈为进士的只有胡林翼一例。因此,论青少年时期家庭权势的显赫,其他湘军将领是远远比不上胡林翼的。

与不够聪明、性格内敛,又喜欢克制自己的曾国藩不同,胡林翼天赋很高,很聪明,性格豪爽开放。他们的这种性格的差异日后会表现在用兵打仗上。在决定湘军命运的重要战役太湖、潜山一战中,曾国藩就曾与胡林翼在战略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到。

湘军将领读书都有自己的偏好,胡林翼最喜欢读的是历史书。胡林翼擅长从历史书中总结行政经验,用于实践。胡林翼说:“历史书是历代圣贤寄托情怀的所在。无论政治、军事,还是财政、民生,历史书中都有。如果能仔细读读,辨别政策的优劣,那么日后经世致用的基础,就算打下了。”

胡林翼日后的所作所为,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无论是担任贵州地方官,还是担任湖北巡抚,胡林翼都把从历史书中学来的众多行政手段用到了实践当中,这是胡林翼能够成功的关键。

胡林翼的人生转折,是从贵州开始的。他在贵州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镇压当地的小股起义军。由于成效尚可,胡林翼开始有了一点名气。

在镇压小股起义军的过程中,胡林翼独自发展起了自己的团练队伍,成了日后湘军中除江忠源、李续宾以外的另一位团练高手。

胡林翼之所以要用团练,而不用体制内的绿营兵,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贵州是个穷地方,没有多少财政收入,不可能有大笔银两支撑镇压小股起义军。这促使胡林翼重用团练。胡林翼算过一笔账,用兵一千一个月需要银两六千,而用团练一个月只需要银两一千二百。很显然,用团练更划得来。

更重要的是,团练比绿营兵实用。绿营兵是体制内的,长期养尊处优,没有物质诱惑根本不会拼命。团练不一样。团练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那么多心思,只知道为上级而战,所以在战场上精神面貌很好。另外,团练也比绿营兵更熟悉贵州山区的地形,对镇压小股起义军有利。

用兵不如用民,这是胡林翼的正确选择,也是奠定他成功之路的基石。凭借着这一套做法,胡林翼成功地镇压了多股起义军。虽然只是贵州省的地方官员,但胡林翼的名字早已经被皇帝牢牢记住。皇帝在接见从贵州来到京城的官员时,总会问为什么胡林翼的名声会那么好。

李沅发所率领的起义军在贵州与胡林翼等贵州军队展开激战,不幸战败,于是转战广西,希望与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会合,谋求发展。在广西,李沅发又遇到了一位日后的湘军名将,他就是李孟群。

湘军将领主要是湖南人,非湖南人而比较出名的有鲍超、多隆阿等人,李孟群也比较有名。在太平天国初期,李孟群是太平军凶恶的敌人,曾经让他们吃过不少苦头。后来的湘军水师中,也留下了李孟群的重要足迹。

在湘军诸将中,李孟群的另一特色是学历高。他是1847年的进士。湘军将领中为进士的有曾国藩、胡林翼、李孟群、黄淳熙。李孟群和黄淳熙都是1847年中的进士。1847年的这一榜可以称得上真正的龙虎榜。其中的很多杰出人才会和湘军发生关系,如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李宗羲等都是这一榜的进士。这些人是曾国藩人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鸿章人脉关系的基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孟群在这一榜当中成绩并不好,没能进入翰林院,被分配到边远的广西担任知县。不过,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是因祸得福。正因为被分配到广西,李孟群有了和太平军交手的机会,从而得以立功并不断升官。

在李孟群等率领的广西军队的堵截下,李沅发起义军接连战败,没能实现与拜上帝会联合的既定目标。连续的转战,使得起义军元气大伤。这时候的起义军,只剩下了几百人。

这时候,之前已经考取优贡生的刘长佑,在父亲的催促下,离开军队前往京城参加朝考。刘长佑离开后,他的堂弟刘长伟成了新宁团练的领袖,继续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义军。

不久后,就像刘长佑所预料的那样,李沅发在四处转战接连失利的情况下,率领起义军残部重新回到了新宁,不幸钻进湖广总督裕泰精心布置的圈套中。在最后金峰岭大战中,李沅发全军覆没,他本人被刘长伟俘虏。

一个小小的两千人的起义,折腾了清政府大半年,让它的腐败无能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为发泄怨气,咸丰皇帝命人将李沅发押赴京城斩首,以显示他的“盖世武功”。然而,这并不能吓倒前赴后继的起义者。李沅发牺牲后不到半年,伟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就爆发了。

同类推荐
  • 下弦月爱人(中)

    下弦月爱人(中)

    [花雨授权]只是想过平凡的生活,只是想做被你爱的自己,有那么困难吗?什么对生星、什么七界无敌的力量,谁知道得到这不想要的力量的代价,竟是和你的回忆!不想要什么力量,我只想做一个,被你爱的、平凡的自己……
  • 历史年鉴之1906

    历史年鉴之1906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大秦从赘婿开始

    大秦从赘婿开始

    那一年,六国并,四海一。那一月,有人自称:功过三皇,德兼五帝。那一日,少年苏醒。自此,一介赘婿,手握天下之金,宰执天下。自此,一介赘婿,手握大秦锐士,横击八荒。
  • 三国之帝王聊天群

    三国之帝王聊天群

    “张飞要杀我,怎么办?在线等,十万火急!”高升一边躲避张飞,一边在聊天群中问。宋太祖:“莫慌,先抗住张飞的爆喝,朕传群主盘龙棍应敌。”宋徽宗欢呼:“太祖威武!朕要画一幅太祖横扫千军图。”朱元璋:“群主,朕教你一套霸王拳,据说是当年西楚霸王所创。”武则天:“群里有没有帅哥介绍啊?”康熙:“小姐姐,我我我~”光武帝:“小姐姐,我我我~”……高升气得晃了晃脑袋,群里这帮帝王不靠谱啊!“叮~”“秦武王拜见主公!吾这就去取张飞首级来!”
  • 我在李唐做卧龙

    我在李唐做卧龙

    古有仓颉造字,今有诸葛青云,穿越李唐。(没有系统)单女主——————文章纯属胡诌,不要将正常历史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 近身教师

    近身教师

    同学们,游泳其实很简单,想要游的好,必须穿的少!来,这位女同学,老师帮你检查下泳衣穿好了没!至于防身术,那就更简单了,俩字--踢裆!什么?碰上女流氓?那就更简单了,用力抓住她的两个重点,接下来还是那俩字--踢裆!
  • 刺激战场,末世求生

    刺激战场,末世求生

    太阳即将走向毁灭,人类是选择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挣扎?生存!将成为人类未来亘古不变的心声。
  • 空山遗梦(移世情缘之一)

    空山遗梦(移世情缘之一)

    [花雨授权]耶?等等,怎么一觉醒来世界全都变样了?不单连自个儿的模样认不得,还无端端多了个夫君!妈妈咪呀,难道这是借尸还魂?不管了啦,眼下自己是个弃妇,教她怎能不采取一些行动来向声势如天的相公讨个公道?
  • 云深九空城

    云深九空城

    世人皆说“仙魔公主”九空城为人善恶不分,喜怒无常。可真正与之相处,才会知道她是多么的温柔,与悲伤。她本是千年前最为尊贵的两位神王之一,被天地钟爱,被臣民敬爱。臣民说她是太阳,照亮黑夜。可她却将毁灭给予最爱她的族人。空于无色,尘于无声。只因她太天真,信错了人。此世,为了不再犯前生的错误,她将众人拒之心外,却不知为何,给予他绝对的信任,毫无保留。她不知道的是他的执着,九生九世,千年他都在执着,只为与她最初想见的模样,只为她能快乐无忧。
  • 我当妖怪的日子

    我当妖怪的日子

    平凡又有点小窝囊的梦龙因为杀了5只幼鼠而意外的被一只自称妖怪的老鼠变成了它的同类。在车库的日子里,他巧妙地帮那里的居民们除去了恶霸地痞。也成功的解除了他们的危机。幸运的他赢得了众多鼠民的爱戴也收获了母鼠的爱情。为了恢复人身,他来到妖界学习妖术,终于成为一只强大的妖怪。历经种种奇遇,他娶了妖怪妻子,收了妖怪徒儿,还有了一个神秘的儿子。
  • 葬世神魔

    葬世神魔

    神魔谷,葬神渊,是意外轮回,还是夺舍重生,不过最终不过一场梦。
  • 谁闻珏心

    谁闻珏心

    大夏与东宁国交界,有一支军队常驻于此守护边境百姓生活,维护边境战乱。郑家三代以血肉守护这片疆土,护得边境安稳数十载,朝庭内乱,文丞相文书礼陷害郑家叛国,害数十载边境受难,郑家受冤全家入狱抄家问斩,郑珏为家复仇忍隐数年,只为国泰民安,一腔忠义只为天下安定。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天造地设:逆天时空恋

    天造地设:逆天时空恋

    如果世上只有傻瓜始终钟爱一人,那我下辈子,就要做一个只爱你的傻瓜世上只有他一个,而他就是我的其实我的一切都换不过来半个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天下人若负我,我必不理,倘若负你,我替你血染漫天你想用两人的名见证爱情,那么无疑就是“龙苏之恋”曾经有个男人,冷酷,无情,曾经有个女人,呆蠢,愚笨,那一次路过,变了全部你是我的!我不宠你,谁宠你?非龙不嫁,非苏不娶如果有人问我,我们从不相识到相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那么,我会告诉你,仅仅用了路过那30秒傻瓜,我缠着你,是因为我爱你如果曾经你没有跟我定下一年之约,我也会想方设法扑倒你,因为你是我的,这辈子,和可能得下辈子,你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