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5300000010

第10章 大谋士刘伯温

朱元璋三请才出山的名士是谁呢?他就是建立明朝的第一位谋臣,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烂熟于心。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起先是元至顺年间,刘伯温参加进士考试,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当时的人论江左人物之最,都称刘伯温为第一,说是诸葛孔明和他比都不过尔尔。由此就可以看出刘伯温名气之大。

江浙一带的很多大官都请过刘伯温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等到石抹宜孙守卫处州的时候,经略使李国凤屡次向他称赞刘伯温的奇才,请他加以重用。石抹宜孙却仅仅将他召为府判,不让他参与兵事,刘伯温仍然弃官归隐。

时黄岩人方国珍,占据温、台、庆元等路,骚扰浙边,大官仍然专事羁縻(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予抚慰),不加讨伐,刘伯温屡次请求严剿,也不见他听从,于是便招募志同道合之人,将他们聚集在一起,部署成军,借此以避寇患。胡大海拿下处州后,慕名前去聘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仍然谢绝了他。

胡大海只好跟朱元璋请命,朱元璋几次用重金聘请都失败了,最后命总制孙炎写信再去请,刘伯温方才慨然道:“我之前游西湖的时候见到西北方有异象,那是天子气,十年后将出现在金陵。如今朱元璋果然拿下了金陵,而且礼贤下士,应天顺人。我不妨去助他一臂之力,若能辅佐他成就大业,也不枉我平生夙愿。”于是收拾好东西,来到了应天。

朱元璋一听刘伯温来了,连忙起身恭迎,赐以上坐,然后从容地和他谈论起了经史,并向他询问当下的时事,刘伯温应对如流,畅谈要策,还给朱元璋提了十八条建议。

朱元璋十分佩服,说:“我为了天下苍生只好委屈先生了,还望先生不要抛弃我!朱元璋愿意受教。”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刘伯温继续对朱元璋说:“现在你占据了金陵,优势得天独厚,但东南方有张士诚,西北方有陈友谅,都是大患。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铲平他们,才能北定中原。”

朱元璋听了皱起眉头说:“这两人的势力都不弱啊,我怎么才能剿灭呢?”

刘伯温说:“我们循序渐进,一个个地来。张士诚暂时不用考虑,陈友谅地处上游,时时刻刻不在威胁着金陵,应该先用尽全力将他铲除。等陈友谅灭掉之后,张士诚自然不足为惧,最后再北上中原,成就王业。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连连赞道:“先生的妙计,在下十分佩服!以后行军就全靠先生指点了!”

朱元璋当即命人修筑礼贤馆,给刘伯温和宋濂、章溢、叶琛住。然后命宋濂任江西等地方的儒学提举,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只留下刘伯温主持军务,事无大小,一律向他咨询。

刘伯温感恩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所以知无不言。朱元璋经常称呼刘伯温为先生,几乎从不叫他的名字,平时谈起刘伯温来,每次都把他比做张子房。真可谓是君臣相遇,如鱼得水。

一天,朱元璋检阅军马,正准备出师,忽然听说陈友谅挟持了徐寿辉,挥师东下,进攻太平。朱元璋正打算派兵前往支援,太平的逃兵就来禀报说太平失陷了,花云将军战死,连知府许瑗和院判王鼎也都殉节了。

朱元璋大惊失色,心痛不已地问:“有这种事情?我的义子朱文逊怎么样了?”

来人说:“想必也尽忠了。”

朱元璋失声痛哭了起来,诸将从旁劝解,朱元璋仍是泪流不止。

原来,黑将军花云和朱元璋的义子朱文逊,同守太平。等到陈友谅来攻太平,两人率领着三千兵马和陈友谅鏖战了三天,使得陈友谅始终不能攻入城。

后来下大雨涨起了水,陈友谅就乘大船从西南入城,令士卒在夜间登上船尾,缘梯登上太平城上如齿状的矮墙。花云和朱文逊与他巷战了一夜,最终力竭被擒。

朱文逊首先被杀,花云则忽然振臂大呼,扯断了身上的绳索,抢了守兵的短刀就开始左右乱砍,杀死了周围的五六人。众兵一齐杀上去,砍伤花云的右臂,将他重又绑住。

花云大声骂道:“你们若敢伤我,主公来了必将你们剁成肉泥!”真是宁死不屈。众人听了这话大怒,竟把他绑在船杆上,用箭射死了。花云的妻子郜氏也跳水殉节了。

花云的儿子花炜那时才三岁,花云和妻子被害后,侍女孙氏抱着他逃出了太平城,但不幸被乱兵掳到了九江一带,下落不明。朱元璋也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可惜一直都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后来陈友谅战死,才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带着孙氏和花炜来找朱元璋。

朱元璋将孩子接过来,抚摸着他的头感叹道:“这孩子虎头虎脑的,不愧是黑将军的儿子,黑将军总算可以安息了。”说完,朱元璋命人赏赐那个老人衣物。谁知老人倏忽不见了,命人四处找寻,仍无下落,弄得元璋也惊疑起来。再一问孙氏,孙氏边哭边说:“奴家逃出太平后就被掳到了九江,小孩子每天哭闹,惹得军中的人烦躁,奴家担心孩子的安全,只好将他寄养在渔家。后来奴家偷出孩子往东走,渡江的时候又碰上了乱军,他们把我们推到了江心,幸好河里飘有木头,这才救了我们一命。我们在木头上度过了七天,七天没有食物,全靠吃莲子充饥。就是这个时候那个老人发现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奴家九死一生就是为了保全将军的骨肉,还望主公好好养育这孩子,奴家千恩万谢。”

朱元璋听完,也流着泪说:“主忠仆义,万古流芳,我不但会收养这个孩子,也会好好安置你的。但是和你同来的老人到底是谁?为何不知去向了?”

孙氏说:“他只自称为雷老,并没有告诉我真正的名字。”朱元璋迟疑了半晌,方说出了“忠孝格天”这四个字。仍然命孙氏抚养花炜,每年给予官俸。等到花炜长大成人,官至指挥佥事时,孙氏也受到了封赏,这都是后话。

且说陈友谅得到太平后急于称王,就让人杀了徐寿辉,假采石五通庙为自己的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一面派人给张士诚报信,约定一同攻下应天。张士城不敢跟他一起去,就把来使打发回去了。所以刘伯温才说他没什么大志,不然按照陈友谅的计划,应天这次就真危险了。

陈友谅知道张士诚的懦弱后,大怒道:“那盐贩子不来,难道我就拿不下金陵吗?”大言不惭。随后,陈友谅广集水军,从江州直指应天府。大军浩浩荡荡,船只之多,竟遮蔽了天空,旌旗将阳光都挡住了,从头至尾,差不多有数十里。仿佛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警报传到应天,朱元璋立即召开大会商讨对策,众人纷纷献计。有的说陈友谅盛气凌人,我们应该出城投降;有的说我们应该先离开应天,避据钟山,以后再来收复金陵。唯独刘伯温从一开始就不说一句话。他是胸有成竹。

朱元璋屏退众人,只留下刘伯温,问他该怎么办。

刘伯温说:“应该先斩了那些说投降的和离开的人,斩了他们才能守得住城!”

朱元璋又问:“依先生高见,我们如何制定计谋呢?”

刘伯温答道:“所谓后来者居上,我们以逸待劳,不担心打不赢。”朱元璋点了点头,刘伯温又和朱元璋密语了许久,说得朱元璋越来越高兴,重新又召开了一次大会。

众人又上来献计,全都换了一种说法,有的请求遣兵先收复太平,有的请求朱元璋亲自出征,不再提投降和逃跑的事,估计是刘伯温说的斩首的话,已被他们知道了吧。朱元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只命参谋范常写信给胡大海,命他出兵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范常领命而去。

朱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内对他说:“听说你和陈友谅关系不错,能给他写封诈降书吗?”

康茂才说:“末将遵命!且家有老守门人,曾为陈友谅办过事,遣使送去书信,他必信无疑。”

朱元璋高兴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快写好书信出发吧!”康茂才应令,当即写了一封诈降书,交给看门人,又对他秘嘱了几句话,令他乘一小舟,将信直接送到陈友谅军前。

陈友谅拿到信后问守门人说:“康茂才现在在哪儿呢?”

守门人说:“现在在守江东木桥。”

陈友谅好好招待了守门人一番,让他回去告诉康茂才:“我到江东木桥喊三声‘老康’,就倒戈内应我,千万记住!”

守门人唯唯称是,回去将此话禀报给康茂才,康茂才立即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笑着说:“陈友谅啊陈友谅!你果然中计了。”然后下令让李善长带着工兵,乘着月夜把江东木桥改为铁石桥,李善长带着工兵当夜便将桥改好了,在上面写上了大大的“江东桥”三个字,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朱元璋又命常遇春、冯国胜(此时冯国用已死,他的弟弟冯国胜承袭兄职)、华高等人率帐前五翼军埋伏在石灰山两侧,徐达埋伏在南门外,并嘱咐他们说:“我带兵登上卢龙山,你们可以遥望山上,竖起红旗就是敌人来了;如果改竖黄旗,才可麾兵杀出,不得有误!”众人领命而去。

朱元璋又命杨璟驻守大胜港,张德胜、朱虎等人带领水师出龙江关外。部署完毕,朱元璋亲自督兵出城,到卢龙山驻扎,专门等着陈友谅的到来。

不到一天,陈友谅果然坐着船来到了大胜港。港口很窄,只能容纳三只船并行,陈友谅见大胜港有重兵驻守,担心被袭击,不敢停留,于是退出大江,径直来到了江东桥。距桥还有半里,“江东桥”三个大字就映入了眼帘。只是这桥是大石头砌成的,并非木质,陈友谅心里不免有些怀疑,但仍不知自己已经中计,确是笨伯。

后来船驶近了,陈友谅在船上大喊了三声:“老康!老康!……”,任凭他叫破了喉咙,也没有人出来回应,只有旷谷里的回声在回答他:“老康!老康!……”,真是有趣。

陈友谅这才知道中计,但因为船多人也多,他还没有慌,又下令向龙江进发。到了龙江,陈友谅下令先让一万人登岸扎营,并竖起栅栏防御。

当时正值酷暑,烈日炎炎,朱元璋身穿紫茸甲在山上督军,头上有遮阳的顶盖。后来他看见将士们挥汗如雨,就命人撤去了顶盖,和将士一起在烈日下暴晒。

将士们想下山攻营,朱元璋悠然地说:“天快下雨了,我们先吃饭吧,一会儿趁着下雨再去攻营。”众将抬头环顾四周,并没有看见有乌云,大都莫名其妙,只好遵命开伙吃饭。神奇的是,刚吃完饭,不久就刮起了西北风,黑云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大雨倾盆而至。

朱元璋当即下令将士下山拔营,一面竖起了红色的旗帜。陈友谅见营地被拔,也麾兵全力力争。正在双方奋力厮杀的时候,雨忽然停了。朱元璋改竖起了黄色的旗帜,并敲起了鼓点。常遇春立马从左边杀来,徐达从右边杀来,把上岸的敌兵统统赶到了水里。

陈友谅连忙下令上船离岸,刚刚离开岸边,张德胜和朱虎又带着水军杀来,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偏偏潮神又与他为仇,来时潮涨,去时潮落,把几百艘兵船全部困在了浅滩里,不能移动分毫。陈友谅无计可施,忙改乘小舟,飞桨逃出,其余军士纷纷跳水逃生,有一半不善游水的,全都沉没江中,到河伯处当差去了。

朱元璋一边下令诸将去追,一边自率亲兵,收夺败舰,共得巨舰百余艘,大船数百艘,连陈友谅所乘的大船也一并缴获了,船舱里还留着康茂才写的诈降书。朱元璋见后,不觉哑然失笑道:“这个呆鸟!”后来清点俘虏,共得七千多人,全都押回去了。

且说陈友谅改乘小舟向西逃去,又见敌船从后面远远追来,忙下令加速飞逃,到了慈湖,距离追来的敌船也不过几丈远了,正在陈友谅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后面又射来了火箭,顿时烈焰飞腾,陈友谅也无暇抉择,只好将船靠岸,一跃登陆,鼠窜而去。

可张德胜、朱虎、廖永忠、华云龙等人怎么肯放他走呢,他们先毁了陈友谅的船,然后上岸奋力追赶,一直追到了采石。不料陈友谅得到了援兵,带着他们又回头来战,张德胜首先陷阵,重伤身亡。廖永忠、华云龙等人,见张德胜陷没,都悲愤极了,舍命冲锋,一场死斗,终于将陈友谅打得丢盔弃甲逃回了江州。

陈友谅一败,徐达随即收复太平,胡大海攻取信州,冯国胜等拿下安庆。偏偏陈友谅不肯善罢甘休,又派张定边去攻安庆、李明道去攻信州。安庆竟然被陈友谅夺去,信州由于李文忠及时赶到没有失守,竟还抓住了李明道。李文忠随即将李明道献至应天。李明道表示愿意投降朱元璋,并说出了攻取陈友谅的方法。

朱元璋于是造了龙骧巨舰,亲率水师前去攻打安庆。廖永忠、张志雄等人一马当先拔了水寨,进兵攻城,从早上攻到晚上都未能拿下。

刘伯温给朱元璋献计说:“安庆城高而且坚固,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得下来。我们不如去攻打江州,掀了他的老巢。”没等刘伯温说完,朱元璋就立即下令撤围,鼓舟西上。

经过小孤山时,遇上了几艘前来归降的小舟,舟上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傅友德,一个叫丁普郎。朱元璋召入他们,问明了他们的来历。原来他们都是陈友谅的旧部,准备弃暗投明。朱元璋很高兴。他见傅友德长得比较威武,就叫他在前面引路。沿途遇到江州巡兵,一概招降,稍有不服的就扫荡干净。

没多久,他们就一帆风顺地来到了江州城下。陈友谅听到急报,还以为是误传呢!直到城外号角喧天,方才知道果然是敌兵来了,于是慌忙整兵防御。江州依山傍水,实际也不容易攻破,想必陈友谅也是看中了它这一点才将它选作自己的老巢吧。

朱元璋和陈友谅一攻一守,相持了两天,城池依然完好如故,陈友谅这才稍稍放心了些,谁知到了夜间,朱元璋的人竟然登上了城墙,杀进了城,急得陈友谅手足无措,忙带着妻儿逃出城门,乘舟一路向西,逃到武昌去了。陈友谅再败。

原来,朱元璋是用了刘伯温的秘计,计算好了城墙的高度,让工兵在船尾搭造天桥,乘着黑夜,一律将船倒行,直逼城下。天桥的高度和城墙刚好吻合,将士们援桥登城,没费什么力气就杀入了城中,陈友谅还以为是神兵从天而降呢,哪能不仓促逃去?

江州刚刚平定,南昌守将胡廷瑞便派遣使者郑仁杰来投诚,唯独请求不要遣散他的旧部。朱元璋颇有难色。刘伯温见了,从后面悄悄踢了一下朱元璋所坐的胡床。朱元璋大悟,于是就让郑仁杰回去向胡廷瑞复命,并赐书抚慰他们,准其所请。胡廷瑞当即派遣外甥康泰携其亲笔信前来请降,自是余干、建昌、吉安、南康诸郡县,相继投诚。

朱元璋又命赵德胜、廖永忠、邓愈等人,分兵四出,拿下瑞州、临江、浮梁、乐平,并攻克安庆赣皖一带。

朱元璋这才率兵返回金陵,道出南昌。胡廷瑞率外甥康泰及部将祝宗等人,出城迎接。朱元璋对他们慰劳有加,并让胡廷瑞等人跟他一起回应天,留邓愈驻守南昌,叶琛任知府。临行时,胡廷瑞秘密告诉朱元璋,他手下的祝宗、康泰二人动机不纯。朱元璋于是将这二人派给徐达管制,与他同征武昌。

没想到朱元璋才到应天,祝宗、康泰果然谋叛返兵,袭入南昌。结果叶琛战死,邓愈侥幸逃脱。幸好徐达最后平定了这次叛乱,杀了祝宗,赦免了康泰,南昌才又被平定。

朱元璋得知后,转忧为喜地说:“南昌牵引着荆、越等地方,是西南的屏障,如今都为我所有,陈友谅的臂膀怕是断了。但如果不是骨肉重臣,恐怕是守不住呀。”

朱元璋又改南昌为洪都府,命侄儿朱文正为大都督,统率赵德胜、薛显等人,和邓愈一起去驻守南昌。谁知各将刚走,忽然由浙东送来了一个大警报,报称胡大海、耿再成两将被刺身亡,朱元璋又吃了一大惊。真是:

大功未就已身捐,百战沙场总枉然。

只有遗名垂竹帛,忠魂犹得慰重泉。

究竟胡大海、耿再成两将如何被刺,且看下章。

本章说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边的战事。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得胜全是刘伯温的功劳,虽然史传中大多写的是朱元璋的智慧使然,然而美化君主早就是历朝的惯例了,写史者应当推陈出新才对。

上天先生一个朱元璋,再生一个刘伯温,君臣相结合。但近代小说家很多人对刘伯温夸大其词,牵强附会,难免失了真,所以本书没有引用他们的记叙。

同类推荐
  • 明阀

    明阀

    【起点第四组签约作品】三代以降,世家之盛莫过于辽王!————————————————《明史通鉴》………一次穿越,不但将李信带到了天启五年,更让他成为了一名身份神秘的军户,面对惨烈的明末屠杀,为了不被异族杀戮,他决定杀戮异族。天下的命运自此改变。【签约作品品质保证】
  • 宋秘

    宋秘

    宋《帝国秘史》暗载:尹鉴此臣,狡诈至极,亦善亦恶,手段更为诡异难料,功过参半,实难以常理度之。天朝忠良之臣,皆羞于为伍之;奸佞之辈更是恨绝此厮,食其肉、寝其皮而难尝心愿之万一。宋乾宗亲批:尹鉴此贼,实乃粗鄙恶俗之辈,朕不识此君!谁说阴谋不可写的搞笑,谁说诡计不可写的缠绵?敬请相伴,一起笑看2012!
  • 隋末第一狠人

    隋末第一狠人

    新书《唐初大儒》三月初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丢弃了许多战士,流落异乡,一群人,艰难的活下来,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就是这么一群战士,收拢友军,立足辽东!异族多怎么办?邹羽说道:杀胡令才过两百多年,看来胡人已经忘了,我们应该让他们重新体会到恐惧!
  • 骠骑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

    谁说古代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谁说古人就是淳朴厚道的代表?谁说古人的智慧和眼光没有我们远大?苏任来到大汉,被大汉朝坑了!刘彻坑他他忍了,卫子夫坑他他也忍了,卫青、霍去病一起坑他他还忍了!匈奴凭什么坑我?高句丽凭什么坑我?长条岛上的野人都想坑我?那就忍无可忍了!
  • 东游西泛

    东游西泛

    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首尾吟》
热门推荐
  • 恶魔果实之力王

    恶魔果实之力王

    热爱海贼王的中学生熊磊,意外得到恶魔果实,来到异界。在这个充满危机与奇异的异世大陆,如何生存?且看熊磊如何运用恶魔果实,一步步修炼成长,成就力王称号,以力破天。
  • 盛夏栀子花之约

    盛夏栀子花之约

    她是一个呆萌的明星,他则是她的高冷经纪人,“盛欧巴,今晚的宴会参加不”“不行!”〔我说,盛男神,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高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猎妖师之借师还魂

    猎妖师之借师还魂

    假如他知道之后发生的种种事端,他就一定不会推开那扇门;假如他知道自己为家人带来的灾难,他就一定不会离开家乡;假如他知道自己命运的死局,就一定不会痴痴地做一个猎妖师!但,命运没有“假如”,沦落至此,他不恨苍天,不恨神佛,亦不恨那些妖魔鬼怪!为了这世间仅存的一丝温暖,他选择苦苦支撑,他选择咬着牙向前走去!前方,银蛇电舞,惊雷炸响!前方,风吹千树吼,雨盛黑云低!
  • 你逃我追:公子求妻路漫漫

    你逃我追:公子求妻路漫漫

    简栩此人,样貌普通,家室平凡,除了在网络作者里混得好了些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她怎么就穿越了呢。穿越就穿越吧,怎么还不准她回去呢。可是等到好不容易回去了,她却想要永远留在异世,留在那个人的身边。
  • 叶宝妈咪

    叶宝妈咪

    “叶西啊!这两个男人为什么跟我长得那么像?”六岁的小叶宝指着杂志封面上的两个男人问道。叶西一瞥,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那个……儿子啊!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总有些长得相似的人,这很正常的。”宝宝,原谅妈咪不能告诉你,那两个男人中有一个就是你爹地,而那俩男人,又是兄弟……“哦!这个我知道!”叶西开心的看着对自己万分理解的儿子,又看着儿子指了指两个男人中面目较冷的那个说道:“妈咪跟这个男人也有些像,这样就叫……夫妻相,对不对?”“……”叶西一头黑线,鬼才跟那个家伙有夫妻相!就算要像,也该是旁边的那个嘛!不过他们本来就是兄弟,那也就同理可得了吧?咳……小叶宝看着正沉浸在无尽幻想中的妈咪,灵动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不该属于孩童的狡黠,忖道:爹地啊!看来你不怎么讨妈咪喜欢哦……
  • 菩提三生

    菩提三生

    她是仙界菩提的一枚菩提子,注定要历经三生三世及凄苦情劫才能成仙。他是她三生三世都要誓死守护的人,却不知,他只是为她度过三世情劫而创造的一抹假灵罢。他和她,她和他。终是,两两相望,两两相忘。不得相见。
  • 魂噬无双

    魂噬无双

    生死的苦斗,魂意的觉醒,身怀禁忌魂意的戚笑白踏上修炼之途,前路有死无生,身陷无尽争锋,且看魂噬无双!
  • 通天玄剑

    通天玄剑

    无知蝼蚁,竟得符诏,代天杀伐,穿梭诸时空,以尸山血海,供奉天君,铸就通天仙途。
  • 双姝之豪门错爱

    双姝之豪门错爱

    既然他是这个世界上万众瞩目,光芒耀眼的存在,那我便要做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茧。——顾朝朝她虽是我的妻子,可她的心又曾为谁而跳动呢?——林暮辞逢场作戏,是我小心翼翼的爱。——林暮寒纵使在遇见你的路上,会有许多的弯路,但别急,我们终究是会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