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5300000002

第2章 破庙里走出的穷和尚

如今天下太平,现世安稳,大地回暖,惠风和畅,鸟语花香,窗明几净,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搁笔一个多月了。回忆去年编写《元史演义》,写到元末明初时恰好年关将至,只好将元史交代清楚后便匆忙收笔。现在年关已经过去,身子也渐渐闲了下来。《元史演义》的余味,尚还留存脑中;《明史演义》的开头,恰好从此下笔。淡淡写来,兴味盎然,不禁就想把《明史》接着写下去了,于是,这才有了《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元帝赶出了中原,建立了明朝。死后传世十二,明朝历史一共二百七十六年,期间,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所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然是至理名言,但我总觉得有些笼统,不能用它来概括每一段历史盛衰的原因。

虽然明代开国,与元太祖、元世祖时的情形有所不同,但后来由兴转衰,由盛而亡却也重蹈了元朝的五大覆辙。哪五大覆辙呢?第一是骨肉相残,第二是宦官争权,第三是奸臣横行,第四是内戚恃宠,第五是流寇殃民。这五大弊端循环不息,足以损伤明朝元气,改写明朝命运。再加上内有党争,外有强敌,胶胶扰扰,致使整个明朝愈发混乱不堪,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得一败涂地,把锦绣江山拱手让给了他人。

后经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今感世事变化之沧桑,话前朝之兴替,虽国体和以前不同了,但其中的一些道理应该还是相通的。

远鉴元,近鉴清,不如以明史为鉴,所以元、清两史演义,既都依次编成,这《明史演义》,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况且历代正史中,笔墨描写最多的除了《宋史》,就是《明史》了。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从头至尾看一遍,差不多要好几年,而现在的学子又有几个能做到一心一意地研究史书的?就算他们买部《明史》,大多也只不过是收藏在书室里,做一个读史的样子罢了。何况还要忙于生计,连工作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时间来读史书?不读史书,他们又如何了解明朝的历史?一想到这里,我就更加觉得有加强历史教育的必要。

《明史演义》就是在这种想法下诞生的。本书该详写的地方详写,该略写的略写,对正史没有记载的奇闻轶事也都进行了记录,其中的是是非非就要靠各位读者来评判了。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要告诉大家,明朝历史不能不写,而且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崛起的时候正是元朝末年。当时盗贼四起,叛乱不断,黄岩人方国珍在台温起兵,颍州人刘福通和栾城人韩山童在汝颍起兵,罗田人徐寿辉在蕲黄起兵,定远人郭子兴在濠梁起兵,泰州人张士诚在高邮起兵。还有李二、彭大、赵均用等一帮草寇,攻掠徐州,弄得四海纷争,八方骚扰。

虽然元朝廷调兵遣将,连年征战,却只抓住了韩山童,驱逐了李二,其他地方的叛军不仅丝毫未损,反而更加猖獗。那时元顺帝昏庸得很,整天只顾着和一群番僧变着法子作乐,搞什么演揲儿法、双修法、天魔舞、造龙舟、制宫漏……把军国大事全都抛在了脑后。贤相脱脱出征有功,元顺帝反而将他革职充军,以致脱脱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和秃鲁帖木儿犯上作乱,元顺帝反而对他们言听计从,恩宠有加。

也许是冥冥中惹怒了上苍,当时,山崩、地震、旱灾、水灾接连不断,甚至血雨、陨石、陨火等奇异怪象也时有发生。这些无非都是想让元顺帝改过自省罢了。可元顺帝怙恶不悛,仍然整日整日地和淫僧、妖女、妃子、宦官、奸臣们在一起,研究什么欢喜禅、秘密双修法,根本就不知道今夕何夕。这是天要亡元,于是中原大陆上群雄逐鹿,人人都想当皇帝。刘福通奉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做皇帝,国号宋,占据在亳州;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也居然自封为诚王,立国称周等等。或许是上天觉得这一群草寇太得意忘形了,毫无纪律,不配做中国的皇帝,所以就另选了一个人。此人不是别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父亲名叫朱世珍,家从泗州迁徙到濠州的钟离县。相传汉钟离就是在这里得道成仙的。朱世珍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就是朱元璋。

据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刚怀孕时,晚上做梦,梦见神仙给了她一颗药丸,她将药丸放在手心,光芒四射,她按照神仙的吩咐把药丸吞了下去,只觉得甘甜可口,及至醒来时,嘴里仍有余香。等到她足月临盆,将要分娩的时候,忽见一片红光直冲云霄,附近的人见了,还以为是火警,于是都赶去救火。到了他家门外,反而看不见什么火焰,可站远了再回望,还是红光冲天。

大家觉得莫名其妙,惊奇不已。后来才探听到,朱世珍家里生了一个小孩。于是大伙都把这个孩子的出生看作奇谈,说他肯定不是普通人,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这年乃是元文宗戊辰年,而朱元璋诞生的时日乃是九月丁丑日未时,于是后来有人推测命理说,朱元璋辰戌丑未四库俱全,是天子命。这也不在话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朱世珍在河边打水给儿子洗澡,河里忽然飘来了一件红罗衣,朱世珍将它取来做儿子的衣服,这就是红罗港的由来。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不过只要有英雄名人诞生的地方,总是有许多的奇闻故事。这也不足为怪。

朱元璋生下来就健康强壮、聪明伶俐,很受父母的喜爱。偏偏他就是爱哭,不管晚上还是白天都哇哇大哭,声音又十分洪亮,这样一来,不只做爹娘的日夜忧心,就是附近的邻居也经常被他吵得心神不宁。

朱世珍无计可施,迫不得已只好向神明祷告,正好附近有座皇觉寺,他就乘便入寺去祷告。说也奇怪,自从向神明祷告之后,朱元璋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啼哭不止了。朱世珍觉得这是佛祖显灵,很是感激,等到朱元璋周岁时,他还领着妻子陈氏,抱着朱元璋到寺里去还愿,并让朱元璋做了禅门弟子,给他取了一个禅名叫元龙。所以我们也叫太祖朱元璋为朱元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眼见着朱元璋一天一天长大了,身体也越来越魁梧健壮。朱世珍家里的口粮却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饭吃得多了,家里的开支自然也就大了。加上又碰上了年荒,入不敷出,单靠朱世珍一人养家糊口怎么可能够呢?所以一家人只好掰着指头过日子,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到最后实在没办法,朱世珍只好让三个比较大的儿子出去做佣工,只留下朱元璋一个人在家。

朱元璋每天无所事事,就经常跑到皇觉寺玩耍,寺内的长老喜欢他的聪明伶俐,于是就教他认字。他竟过目不忘,入耳即熟,到了十岁左右,居然已经能认识一大半古今文字。

过了十岁,朱世珍觉得朱元璋已经长大了,要他去给别人放牛,自谋生计。各位想想,小时候就这么聪明的小英雄,怎么会甘心做人家的牧奴呢?朱元璋起初不愿意,后经朱世珍再三训导,无可奈何,他只好到同村的刘大秀家去放牛。

那些牛经过朱元璋的喂养日渐肥壮,朱元璋因而颇得主人的欢心。但他生性好动,喜欢跟其他村童玩打仗的游戏,而且每次都一定要做主帅,要是有哪个孩子不同意,往往就会被他打一顿。刘大秀怕朱元璋给他惹祸,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让朱元璋回家去了。

转眼间就到了元顺帝至正四年,濠泗一带先是大闹饥荒,接着又发生了瘟疫。朱世珍夫妇相继被瘟疫夺去性命,不久,朱元璋的大哥朱镇也感染瘟疫,不幸去世。在被接二连三的死亡清洗后,朱家早已一贫如洗,如今,就连棺木也买不起一副。不得已,朱元璋和二哥朱镗只好用草席装殓大哥的尸体,本想着就这样将它抬到野外,草草下葬了事的。

谁知刚走到半道上,天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就好像银河水被倒了下来。雨水不一会儿就将朱元璋兄弟全身都打湿了,两人在大雨中寸步难行,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于是只好先将大哥的尸身放下,跑到村里去避雨。不料这场雨下了好久都不停,好不容易天晴了,朱元璋兄弟连忙赶了回去,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大哥的尸身已经被泥土埋上了,两旁的浮土被水冲积成了一个小土堆,看上去就像一个宛如天成的坟墓。兄弟两个惊奇不已,一问才知道,原来将大哥尸身天然埋葬的地方,正是同村刘继祖的祖地。

兄弟两个随即找到刘继祖,和他商议这件事,刘继祖听后也惊讶不已,他暗想:“老天既然这么做了,那肯定有他的用意,我不如来个顺水推舟,做个大大的人情。”于是他就将这块地送给了朱元璋兄弟。这里就是后来的凤阳陵。

有了土地安葬亲人,朱元璋兄弟两个自然十分高兴。可谁知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朱元璋的二哥和三哥又相继染上了瘟疫一同去世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嫂子和几个孩子,整天以泪洗面。朱元璋这时已经十七岁,遭遇这种种变故之后,他沮丧不已,十分彷徨,每天晚上都辗转难眠。他寻思着,既然无处可去,还不如去皇觉寺剃度为僧,倒也可以免受许多苦累。想好以后,未等和嫂子侄儿告别,朱元璋就悄悄跑去皇觉寺,拜长老为师,出家做了和尚。

不久,长老圆寂,寺里的其他僧人瞧不起朱元璋,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他们吃完饭才敲饭钟,有时候夜里不给朱元璋留门,可怜这小少年,吃不好,睡不好,还差点做了孤魂野鬼,转入轮回。

朱元璋实在受不了这些折磨,想着,如果继续在这里混日子,最后肯定要死在这里,倒不如离开这里,还能有一条生路。于是他只好忍气吞声,带着自己的被子和钵盂独自云游四方去了。

饿了就化缘,渴了就喝溪水,朱元璋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吃了无数的苦。就在朱元璋云游到合肥地界时,他顿觉身上忽冷忽热,四肢疼痛无比,身子也动弹不得,于是,他只好找了一座凉亭,暂且休息一下。突如其来的疾病就像越来越汹涌的波涛不断向朱元璋涌来,他开始变得迷糊起来,模模糊糊中,他只觉有两个紫衣人一直陪在他左右照顾他。在他口渴的时候,身旁忽然就有新鲜的梨,肚子饿了,枕边忽然就有蒸饼。此时朱元璋根本没心思去想是怎么回事,只是拿起来就吃,吃了就睡。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了几天,朱元璋的病竟然好了。霎时间神清气爽,等他抬起头来,四处寻找紫衣人时,却连个影子都找不着,只剩下一间茅屋和三股清风。朱元璋也无暇多思,起身收拾好行囊,便又继续云游化缘去了。

后来朱元璋又经过光、固、汝、颍各州府,虽然路上遇到不少好心的施主,但毕竟是讨饭过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这种日子朱元璋挨了三年多,三年后他仍旧是一个光头和尚,除袱被、钵盂外别无长物。于是,朱元璋只好又从小路返回了皇觉寺。令他没想到的是,皇觉寺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只见尘丝蛛网,布满殿庑,香火沉沉,禅床寂寂,佛像也已经残破不堪,朱元璋不禁为之惊叹。他拣了一块空地,把袱被、钵盂放下后,便出门拜访邻居去了。

邻居们告诉他:“这几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根本没有余力来供养庙里的和尚。这些和尚又都吃不得苦,后来熬不住了也就都散了。”

一番话惹得朱元璋生出了许多感慨,后因寺里无人,经邻居们布施,朱元璋被留在寺里暂作住持,朱元璋也得过且过,又在这里寄居了三四年。

至正十二年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党羽孙德崖等人在濠州起义。元将撤里不花奉命讨伐他们,却也不敢攻打他们,反而每天派人四处捉拿无辜百姓邀功领赏。无奈之下,附近的村民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一座座村落一时间全都变为废墟。

皇觉寺虽然地处僻静,但免不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朱元璋见附近的民家除了老弱病残之外,大多数的人都逃亡到别处去了,不禁也有些慌张起来,捏着一把冷汗。他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留下来吧,又担心世道太乱,找不到饭吃,就算不被杀,恐怕也会被饿死;想要离开,可是荆天棘地,无处可依,何况自己还是个和尚,越发觉得没有栖身之所。左思右想,还是进退两难,于是便走进伽蓝殿中,焚香卜卦,先问了远行,卦象显示不吉利;又问了留下,还是不吉利。

朱元璋不由得大惊道:“去也不好,留也不好,这要我怎么办?”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云游化缘的路上生病的时候,似有紫衣人护卫,不免心中一动,于是又跪下虔诚地卜了一卦问:“去和留都不吉利,莫非是让我造反不成?”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大吉。

朱元璋立刻跳了起来:“神明已经告诉了我去路,我还要这僧钵干什么?”

说完,就把钵盂丢到一旁,然后带上破旧不堪的薄被大踏步地走出了寺门,直奔濠州方向去了。真是:

出身微贱亦何伤,未用胡行舍且藏。

赢得神明来默示,顿教真主出濠梁。

前半章叙述编写这本书的缘起,是全书的楔子,已将一部明史,笼罩在内;随后所列举的元末的衰败景象,虽然只有区区几行文字,看起来过于简单,但详细的内容在元史上都有记录。本书以明史为纲,当然不能喧宾夺主。后半章详细陈述了明太祖的身世,极力描写当时的狼狈景象。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的确先经受住了许多苦难才成功建立伟业,并非我极力渲染。后人经常怀疑开创基业前的种种努力是不是真的,认为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铺垫,但如果不这样写的话,有谁知道其实是这么艰辛呢?这也是我煞费笔墨的原因。

同类推荐
  • 聚六合

    聚六合

    历史有自己的惯性,人的命运也有自己的惯性,历史是在一条回不了头的路,你也不知道你是谁,唯有一路狂奔。
  • 一品武官

    一品武官

    雄关漫道真如铁,策马驰骋纵横!锦衣神机崛起,洪山子弟戍边。赳赳忠魂英烈,佑我邦国社稷!
  •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那一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没有露出她迷人微笑。那一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还没有屹立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前。那一年,马丁路德振聋发聩的九十五条论纲还没有震撼教廷。那一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正窥伺整个欧罗巴。那一年,遥远的新大陆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那是漫长黑夜即将结束的时刻!那是灿烂黎明就要到来的前夕!那是“曙光的时代”!!本书Q群:79180533“征服天国的朋友”,欢迎大家参与进来,共同探讨
  • 游红楼之旧园新梦

    游红楼之旧园新梦

    亲爹病重,林黛玉千里奔波回扬州,生活从此大不同!......红楼里多了一位人小鬼大韩小爷,从闺阁情趣到朝廷波诡,仍旧是贾史王薛,林如海忠顺王……一样的人名不一样的人生,请君再听一曲红楼梦!
  • 梦回龙江

    梦回龙江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虽然还是华夏大地,但汉朝、唐朝、明朝出现在同一个时点,长江、黄河融汇成了一条“龙江”。三个现代人,因为时空裂变,来到这个混乱的世界。三个主角,三方势力的碰撞,势必天崩地裂。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华夏的传承?一切尽在此书中。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旧貌新颜

    重生之旧貌新颜

    七年婚姻,没能耐得住一痒,苏络变成了弃妇,怨妇。死了又回来,生活逼得她改头换面,为自己生存一战。
  • 重生:妃本凉薄

    重生:妃本凉薄

    做为相府嫡女御风萤萤,与世无争的她16岁嫁与落魄五皇子,他说: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从此夫为天,助夫登上宝座。以为终得幸福.奈何一朝登顶,便无情的把她打入冷宫,封她庶妹蓝雨为后,他说女人漂亮就够了,抛头露脸的女人只会有失皇家颜面。蓝雨说那好,把她的脸毁了看她哪还有脸丢,把她的手指切了看她哪还能指点皇上的江山。从此她的心冰封,只剩下恨。临死前她说如有来生:宁愿变为恶鬼罗刹,也要让你们万劫不.来生她还是遇见了,虚伪残忍的五皇子遇见了,处处为她着想的知己七皇子遇见了痴傻天真,受人欺负的三皇子,还有黑腹又痴情的皇叔,一样的路线,却又不一样的剧情,她该何去何从,爱与被爱又如何选择
  • tfboys遇上完美公主

    tfboys遇上完美公主

    当五个国家的公主为了逃避婚约,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偶遇易烊千玺,易烊千玺成了她的玺哥哥。跟着玺哥哥去了重庆,人生地不熟的她,会遇到危险重重还是好心帮助?结识了王俊凯和王源,有了整整一个国家还多的爱慕者,是否有人会嫉妒?成为明星,是否有人会欺负她?敬请期待《tfboys遇上完美公主》
  • 蝉鸣盛夏:青柠味的初恋

    蝉鸣盛夏:青柠味的初恋

    【咳咳!首先介绍一下,这里面的文很甜,甜到无下限,欢迎各位四叶草小螃蟹和普通人入坑!】学校门口的奶茶摊,他们相遇了;渐渐的,两人走进了对方的生命;误会最后化解的时候,就像是爱情的催化剂。有一天,她最好的朋友告诉自己,她,怀了自己丈夫的骨肉……她最后选择扬长而去。他们的生命中,应该不会再有彼此了吧!但是!去意大利出差的时候,他却又把她睡了!“王俊凯,你不是失忆了吗?”“现在恢复了,老婆,你要乖乖的呦!要乖乖的生下我们的宝宝!”床头的他对着床尾的她邪魅一笑,然后毫不留情的吻上了她的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失又何妨

    迷失又何妨

    [花雨授权]为了她,他放弃了所有,乃至生命。为了他,她放下尊严,抛弃亲人与他浪迹天涯。然而,正邪不两立,相爱的两人能在一起吗?
  • 他说她说

    他说她说

    因为我们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的生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眼下,好好地去感受生活。人生真的没有彩排,精彩与不精彩只有自己知道。
  • 大宋极品书生

    大宋极品书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重生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黄少文成为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一名书生。都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将让你知道,事实与此截然不同。此物真稀奇,双丘隔小溪;溪下泉淙淙,丘上草戚戚;有水鱼难养,无林鸟可栖;虽非稀世珍,千古万人迷。……属于黄少文的。
  • 焱天帝尊

    焱天帝尊

    一粒尘可填海,一株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待到天帝重归日,一剑诛仙震八荒,
  • 误惹妖孽:极品废柴太嚣张

    误惹妖孽:极品废柴太嚣张

    当天才特工穿越成废物花痴之体,后果是……嚣张?纨绔?好色?还是枚吃货!!没事调戏调戏美男,虐虐人渣,这人生过得好不快活,反正天赋绝艳动天下,桃花朵朵遍地开!人生座右铭:节操下限皆浮云,美男快到锅里来!不过是误惹了腹黑霸气高冷帝?为毛从此她的人生,她不做主!?求破!新书《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火热连载中~~推荐留言收藏一个不能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