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083

第83章 好时光

磨刀不误砍柴工。

首场经义两篇加起来不过千字,这对王棣来说,着实没有丝毫压力。

这么多年来,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写字,且效率不俗,五百字的命题作文最多也就是一个时辰便可完成。没必要急于一时。

又坐着休憩了一会儿,直到将最后一丝困意都驱除殆尽,他方整理好考案,注水入砚,慢条斯理的磨起墨来。

这一幕恰好被二楼的主考官李节收入眼里,他细不可察地眯了眯眼,唇角掠过一抹厌恶。

本朝发解试的有国子监发解试、开封府发解试、诸州府发解试和各类别头试。州府发解试由各州(府)通判任主考官。

作为江宁府乡贡主试官,李通判做的中规中矩。他的命题并未涉及边防机密,又未断章取义,绝非文义不通的“关题”。

所谓关题,是指考官将经书中相关的两处或多处经文合为一题的试题。

嗯,到了明清,即更为丧心病狂的“截搭题”,彼时的八股文题例出《四书》之内,用一句、数句或一节或全章为题,其后为避免蹈袭,采用割裂经书文句,截断牵搭作为试题,故名。明丘濬《大学衍义补》:“近年初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尤为琐碎。”又有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诸体之分。

例如明代就有以“好古敏以求之者”为题,就是将《论语-述而》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截取成题。

考生需要从这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中,迅速的找到其出处,从中找出内在联系,并言之有理,这种难度可就成倍的增加了。但这种截搭题相对而言,只能算作较为简单的题型,因为只要是熟记“四书五经”的考生,往往可以迅速的恢复原题并进行破题。

如果碰到题目是“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这样的,那么就是任你才高八斗也只有傻眼了。其中“皆雅言也”是《论语-述而》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后半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则来自《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的首句,这种全无逻辑联系,相互完全不存在的联系的题目,则被称为“隔章无情搭题”。

考生不仅需要迅速的识别题目的所在,还要找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符合制式的八股文章。这种题型的难度可想而知,对考生而言几乎称得上是摧残。

针对截搭题的难度,明朝一位饱受其苦的进士就曾写诗感叹道: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

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

这么纵向比较,大宋考生实在是算幸福的了。

值此时分,王棣居然还有心情胡思乱想,这也是没谁了。

二楼的李节冷眼旁观,见王棣云淡风轻的磨了两刻钟的墨。从他的角度没法看清那个江宁少年才子的表情,但那从容自若的神态却让他有些不舒服,忍不住轻轻哼了声。

他并非气度狭隘之人,乃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始终未忘读书人的君子之道。王棣与李之问的些许矛盾摩擦,只是年青人血气方刚罢了,为青楼名ji争风吃醋并不是龌龊污脏之事,哪来的仇恨怨懑?

说到底还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王安石之故而恨屋及乌。

他李节是不承认热衷党争的,开初还颇为敬重王安石这位天下文宗,但王半山主导新政用之太急,必以失败告终。

在李节看来,王安石变法是从理财入手并逐渐涉及军事的。是以,新法在理财上有不同与流俗的观点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意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不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这与王安石在未执政之前“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的想法是相同的,把增加政府收入的着力点放在开发自然资源上。但实际上,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过程中,除农田水利法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有直接关系外,其他都是赋税改革的内容。而这些措施除方田均税法多少减轻农民“产去税存”的一些额外负担外,其他不论是青苗法、免役法,还是均输法、市易法等等,都因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种种弊端。

如青苗法——“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是王安石参照起其在鄞县“贷谷与民,立息以偿”的经验并着重参照了李参在陕西贷钱还谷的经验制定并颁布的。其目的据王安石称是“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出,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但这样一个说来是为民兴利的好法却产生了严重的弊端:首先,青苗息钱远超出二分利。按青苗法规定,对贷者二分取利,年息四分,这已经不是什么薄利,况且有的地方多达三分,年息高达六分。其二,借时给粮而粮价高,还时折钱输纳而粮价低,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其三,官府收息钱过急,农民深受其害。如山阴县,“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所敛亦在当月,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

显然,其初衷是为国为民的,但在新法实施过程中自上而下层层偏差,导致了悖离原轨。更可恶的是,拗相公听不见任何反对的意见或建议,不论好的坏的,统统一棍子打死,实在是……太霸道了。如此弄权专权之人,又怎能俘获天下民心?纵然其有天纵之心,在李节看来,也是天下之敌。

李通判兀自出神,忽而瞥及王棣斯斯然坐下,铺好稿纸,提笔悬肘转腕,一瞧那姿势,便是个长期浸淫于书法之道的。

够沉得住气的,李节颇感意外,这王家三郎才十六岁吧,养气功夫倒是不错,还生了一副好皮囊,较之乃祖更为顺眼。这二年来,王家小子声名鹊起,俨然成了江南文坛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却也不算太过惊世骇俗。王安石王雱父子二人,仅文才而言,举世皆誉,到了王棣这,若是泯然众人,那才是叫人意外呢。也罢,国家抡才试举,怎可公器私用,且看这小子的真才实学如何。

半个时辰后,王棣搁笔,拿起稿纸看了看,似是在吹干墨水,而后轻轻放到一边。

这是……写完一道题了?答的是大经题还是兼经题?

李节看了看沙漏,从王棣抬笔到搁笔,的确只有半个时辰。他平素写字时,若是心无旁骛,半个时辰倒是可以写上好几百个字,但多是用的行草。可科举答题是不允许用行、草的,只能是用楷书,那小子能写这么快?

科举自隋发展至今,可谓是渐趋成熟,有了一套相应的完备机制,但在试举答题时相对宽松。

请注意,只是“相对”。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但缺乏个性的“馆阁体”(“台阁体”)并未问世,但唐宋科举也是规定了需用楷书答卷,这是为了方便誊录。

所谓“誊录”,就是抄写试卷,是宋朝用于杜绝舞弊的方法之一。举子的亲笔试卷称真卷,誉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誉录的卷子称草卷,送给考官评阅。誊录与封弥合称弥封誊录制。

早年,某些考生通过在试卷上做标记、写暗语等方式,提醒阅卷者自己的身份,徇私舞弊的现象仍然存在。为此,科举考试又实行了“誊录法”。阅卷者只能看到誊抄过后的试卷,彻底杜绝了通过字迹、暗语等给人情分的可能。和糊名法一样,誊录法也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推行过程。景德二年,誊录法初行于河北举人的殿试;大中祥符八年,行于省试;景佑四年,最后用于州试、开封府、国子监和别头试。

元祐三年,苏轼知贡举,其门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亦厕身举子之中。苏轼看到一份卷子文采斐然,对参详官黄庭坚说:“这一定是我的李廌了。”于是将其列为第一。拆封以后,才发现是章援(苏轼政敌章惇的儿子)的卷子,而李廌竟然落第了。事后,苏轼和黄庭坚都曾写诗安慰李廌,李廌也有答诗,三人对落第原因的分析,都含有“天命”、“运气”的意味。

这便是“弥封”与“誉录”所带来的公平、公正效应了。

李节又胡乱想了一通,对王棣之举给了“狂妄”的评价,且看这小子如何“作”下去。是要一个时辰完成两道经义题,然后第一个交卷谋取名声?小子,太嫩了,乡试三天,头两天是统一收卷的……

李节心下不喜,静等王棣出糗。

哪知道,接下来的三个时辰,王棣未再动笔。

同类推荐
  • 强国梦

    强国梦

    一场地震使主人公穿越到了1928年的东北磐石,伴随他穿越的还有大量的书籍。那些书籍在后世不过是只有收藏爱好者才会关注的故纸堆,但在民国初年却成为强国梦的依托。主人公苦心孤诣,依靠划时代的技术、文化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暗中发展军事实力,九一八事变日本法西斯发动过了侵略战争,主人公率领部下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战场。
  • 大唐驸马房遗爱

    大唐驸马房遗爱

    一觉醒来,发现老天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大唐!你说穿越就穿越吧,穿成谁不好,怎么偏偏就成了房遗爱呢?总感觉自己头上绿油油的,顶着一片草原……我定要改变命运,摘掉这顶原谅帽!……建了一个书友群,各位可以来一起讨论剧情,提建议。群号:702815368
  • 梅香映血

    梅香映血

    起点重发,不定时更新:一个帝国的腥风血雨
  • 知鸢

    知鸢

    宋南鸢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等待,可为了沈亦安,她愿意等。即便明明知道等不到,可她还是要等。她相信总有一天,沈亦安会回来的……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热门推荐
  • 故城决

    故城决

    一个书生,从进入朝堂的那一刻起,就卷入了惊天的阴谋!诡异奇案!南海鲛人!神秘蛊毒!征战已经开始,一介书生生死徘徊间得了怪异体质!建功立业,前方困难重重!若想跳出这场惊天阴谋,那就只有变强!若想保护心爱之人,那就只有变强!争戈四起!看洛空究竟如何杀出重围!
  • 无心插柳柳成胤

    无心插柳柳成胤

    车祸后,有个人一言不发坐在那目光直直盯着你,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感受。而苏柳却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注视下答应他的追求。她想,她一定是脑震荡傻了,然而她明明受伤的只有腿啊!爱一个人不奇怪,可到了许成胤这里,却最隐秘的事。所有人都觉得苏柳和他侄子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是最适合的一对,就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他看着她从儿童长成少女,看着她从无忧无虑到成熟沉敛,一切都在变,然而不变的却是那无法放下的初心。
  • 阴阳九转诀

    阴阳九转诀

    每个人对于自己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希望,或者是对的,又或者是错的。
  • 青春:精灵如初

    青春:精灵如初

    这是一个关于精灵的世界。而女主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她偶然看见了精灵,接下来扑朔迷离啊
  • 清湛蜜事

    清湛蜜事

    童家三小姐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烟雨江南安安稳稳的守着美食过一生,如果没有因为一只烤鸭招惹上南下祭祖的淮王世子宋湛,那还是很容易实现的。若干年后淮王府“王爷,王妃在烤鸡...”“烤鸡就烤鸡,你抖什么?”“那个...王妃烤鸡烧的是您收藏的小画册...”“......”“还是绝版...王爷您是想哭吗?”“不!我是想吃烤鸡!一百只!!”
  • 风花血月

    风花血月

    那一年,他十七,住棚屋,捡垃圾,要什么没什么,隔着她万水千山般的距离,永远只能遥遥相望。那一年,他十八,可上天,可入地,要什么有什么,一伸手就可以触及到她的发梢,终于有了追求她的底气。而这一切的改变,皆源自于他十八岁的生日那晚……
  • 逍遥医道

    逍遥医道

    平凡少年获得师傅平生所传,一身武道医技登峰造极!冷雨夜,破庙之中救上落难公主!从此两情纠葛缠绵不断!少年不为力量权势,只为红颜倾心;不为纵横寰宇,只为我心逍遥;修真,只为永伴红颜,只求逍遥天地中;自悟医术之道,感悟天心自然,红颜相伴,逍遥直上九重天!
  • 从斗罗开始到超神学院

    从斗罗开始到超神学院

    从斗罗大陆开始到超神学院的故事(′???‵)
  • 会展信息管理

    会展信息管理

    本书按照会展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来介绍其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同时对会展现场、会展场馆、客户关系管理与系统安全几个主要模块做了重点介绍。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