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1500000512

第512章 盯上徽商

朱由校倒也能理解,出门带个一线明星和带个三线明星的吸睛程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无视了这些人的目光,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直接迈步走进了皇家书院。

虽然眼前的这一幕并不是朱由校所希望的,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无所谓了,今天到这里来就要保持一个开心的心情。

事情很快就会处理。

朱由校的目光虽然没有看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却都在看着朱由校,甚至有人开始向四下打探,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只不过没有人认识朱由校,一时之间也没人知道朱由校是什么身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不明身份,看起来排场不小,一看就是身份不寻常,自然没有人跑上来找事。

朱由校也乐得自在,带着人在扬州的皇家书院里面溜达。

说起来,扬州的皇家书院的环境非常好,建造的时候肯定是花了大价钱的。

不过这个也应该,毕竟这里是扬州的盐商建造的。在大明,什么人最有钱?

也就是他们这些盐商了。而且这是他们用来收拢人心的地方,自然是要舍得下本钱的。虽然现在归了朝廷,但是地盘和建筑还是他们的。

一边向前走,朱由校一边看向身边的魏长生问道:“这里当初书院改革的时候,有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他们就那么愿意交出来吗?”

“回陛下,他们很配合。”魏长生连忙说道。

虽然魏长生不知道为什么,可他却知道陛下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就直接把结果说了出来。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魏长生实在是没有什么发言权,那个时候他也不过刚到扬州,对于扬州的很多事情,他都不清楚。

别说上面的事情了,下面的事情魏长生都还没摸清楚。高层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打探的,他只是知道一点点基础的情况。

当时,朝廷的人来了之后,扬州的这些盐商非常痛快就答应了下来,直接就把书院献了出来。

事实上,他们非常配合,而且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无论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帮忙;甚至在没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找一些事情做,让书院改革之事变得非常顺利。

魏长生当时还没感觉到有什么,毕竟那个时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加上在扬州待了这么久,对扬州的上上下下也足够了解,魏长生已经嗅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那你知道在这里面做主的是谁吗?”

魏长生知道皇帝要问什么,说白了就是问这些盐商之中谁说了算。

魏长生说道:“回陛下,在扬州这个地面上,最大的盐商一共有三个,一个是山西的王家,祖上就是做食盐生意的。”

这个山西王家,朱由校很清楚,其实就是当初三边总督王崇古他们家。他们家一门好几个兄弟,做官的也不少,把持了整个三边地区的市场。

要知道,当年大明建国的时候,那些地方驻军的人都是要运粮食过去的。朝廷自己来损耗大、效率低,于是就交给了商人。

当时就有了很好的一个政策,商人把粮食送过去,在守军那里换取盐引;商人拿着盐引回到地方的盐场买盐,然后再卖掉。

在这个过程当中,朝廷得到了赋税,边关的将士得到了粮食,盐商得到了盐引赚到了钱,属于一个三人赢的局面,这是当时朱元璋制定的政策。

可人都是贪心不足啊,盐商们可不想这么干,运送粮食过去太累了。于是他们想到了第二个办法,在边关弄了一大片土地,找人在那里耕种,每年把粮食直接收割了给边关的将士送过去,然后商人拿着盐引去买盐。

这个行为促使了边关的人口大增,土地也得到了大开发。这就是当时的商屯,效果很好。

可是后来盐商们还是不满足,这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利润也小。所以他们又干了另外一件事情,鼓动官员和朝廷,让他们直接用银子买盐。

说白了就是不管边关的那些将士了,我们也不给边关粮食了,直接给朝廷银钱。

这些盐商把原本为朝廷办事的属性直接转换成了商业属性,而盐商彻底就趴在了国家的身上吸血,成了一群蛀虫,毫无贡献。

而当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大肆行贿给朝廷的官员、勋贵和勋戚,让他们把这个条件答应下来。

来答应这件事情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弘治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他爹,那个被称为仁君的皇帝。

除此之外,这些盐商还鼓动皇帝,说用银子来买盐可以给朝廷增加赋税,但其实这个钱都是从边关的将士身上面克扣下来的,盐商拿大头,给朝廷一小头。

除此之外,勋戚占窝严重,他们把盐引拿到自己手里来,然后再转卖给盐商。什么都不干,抽一大笔钱。

勋戚去鼓动皇帝、去哭穷、去要盐引,然后转身卖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边关废、盐商疯狂吸血、勋贵和勋戚大肆盘剥,国家财政更加入不敷出。

最终,陕西民乱的时候,那里的军队没有粮食吃,直接造反。

如果原本的政策还存在,让人们往那边送粮食,他们会从南方调粮食过去,而不会不管西北。

朱元璋制定的政策不断加强了沟通,还能够稳定粮食市场和边境,甚至能够扩充边境的人口。只不过后来这些全都被废弃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盐商这些人,朱由校自然是看不上的。

原本朱由校还想过恢复朱元璋的旧政策,可是现在却没什么想法了。这些人干脆就干掉算了,赚钱的事情还是自己来吧。

山西王家,就是这一次的主要目标。

王家家里面做官,还垄断了市场;因为垄断了市场,所以他们就有了钱,从而把手伸到了产盐的地方。也就是晋商大举进军两淮盐业,在扬州这个地方扎下了根。

“除了王家之外,还有什么人?”朱由校再一次问道。

“除了王家之外,还有陕西的陈家。他们两家统率着晋地商帮,只不过在扬州这个地方,他们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实力最强的是徽州商帮。”

自从弘治五年开始,朝廷允许使用银钱买卖食盐,徽州商邦就崛起了。

徽州的黄、汪、吴诸族在扬州业盐致富的人很多,他们拥资多达数十万以至百万,且以“盐策祭酒甲天下”而名闻海内。

山、陕商人虽也纷纷改边商为内商,奔赴扬州与徽人争利。但他们远离故土,力不从心,其地位也不得不屈居于徽商之下。

万历四十五年,朝廷推行的纲法,徽商便更加占据了这一利润。转眼这么多年,他们已经在扬州站稳了手脚,没有人能够撼动他们的地位。

朱由校点了点头,大名鼎鼎的徽商啊。

徽商不是指的安徽省的商人,而是指徽州的商人,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

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唐末、宋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大量人口迁移到皖南徽州。

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

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选择外出经商,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出了一片大事业。如果去看他们的创业史,那也是可歌可泣,也是一片血泪。为了博一个前程,那也是玩命苦干出来的。

只不过屠龙者最终变恶龙,在他们成了一个资本之后,立场就不一样了。

奋斗的时候可能还好一些,但是一旦成了资本,那么就会吸血。现在的徽商就是这样。

当然了,不干盐商的肯定要好很多。毕竟徽商的买卖很多,比如坐澄心堂纸的,人家从唐代就开始了,现在也不是寻常的人买得起的。

除此之外还有做生漆的,还有做墨的。徽州的墨当属一绝。

这样的生意人,朱由校自然不会去做什么,反而还要鼓励。以后外出贸易,这些都是将来奢侈品的品牌,那是要在大中华文化圈钱的。

从唐朝年间就已经诞生了纸张品牌,叫澄心堂,不说价比黄金,也差不多了。

朱由校背着手往前溜达,一边听着魏长生说的一些事情。

不过朱由校很快就明白了,其实自己了解这些没有太大的意义,该收拾谁还是要收拾谁,不过就是一个下手的目标罢了,拿一个顺序,或者说是拟定一个名单。

走着走着,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转头看着魏长生问道:“这家书院的赞助者是谁?徽商还是晋商?”

“回陛下,是徽商。他们这些人自称儒商,比晋商那边要更关注这些事情。”魏长生恭敬地说道,语气小心翼翼。

魏长生知道陛下恐怕盯上徽商了,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同类推荐
  • 携明

    携明

    一个小白领,拥有了便携式时空机,且看他怎样低调地利用现代的知识,技术,产品,在明末乱世一步步地成长,改变中华的命运。不一样的近代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的璀璨之途,尽在其中。
  • 楚汉行

    楚汉行

    21世纪直属驻京卫戍部队军人周宇,因时光隧道回到了2000多年前,成了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的后人,并立志要重建大周王朝的辉煌。此时东周已经灭亡近50年,正值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本属于项羽刘邦争霸的年代,随着周宇的到来,历史又会走向何处!
  • 书天下

    书天下

    在每个人都能争夺天下的时代里,有人只希望过着安稳的日子。终于,连天的烽火下,一切尽是枉然。
  • 大明虎帝

    大明虎帝

    自带驯兽秘籍的学生穿越到明朝皇帝朱厚照身上。原以为当了皇帝可以好好享受,好好玩虎,可是他不知道这个皇帝一生无后,还是短命皇帝……好吧,那就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实现抱负和理想吧。大量化用各种桥段,细节伏笔众多,想看小白文的请绕道。
  • 一品霸业

    一品霸业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还是那个给你们带来欢乐的冼默君,之前的飞鸟系列暂时告一段落,新书已经更新破五万字了。类型是古文题材的,当然作为一个现代人,想写纯古文的题材真的不容易,可能中会掺杂一些现代的词,大家就见怪不怪吧。还是那句哈,水平有限,能力一般,写书纯属个人爱好,这本书我计划暂时二十万字吧,大家多多支持,我也会一直努力更新下去。想知道内容是什么吗?那就打开书本细品吧。
热门推荐
  • 神印咒

    神印咒

    一个骚年学生,因卷如一场意外得知自身隐藏有一个巨大的谜团。
  • 带着老爸去穿越

    带着老爸去穿越

    你有见过带着老爸穿越吗?你有见过在古代打电话给别人吗?没有,那就来跳坑吧!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女主穿,相见欢,女二现,阴谋出,女主死,再穿越,永幸福的故事!
  • 灯草花儿黄

    灯草花儿黄

    中短篇小说选集。作者出生于乡村,就职于县级新闻媒体。这样的环境,让其作品选材大多来自于乡村。农村小媳妇儿、乡村基层干部、留守老人、走出乡村进城谋生的“问题”女人……书稿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民俗乡风,有令人扼腕的情感纠葛,有出其不意的“小智慧”……恨铁,原名孙开国,1965年出生,国家二级作家(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德市作家协会理事)。
  • 随仙逐留

    随仙逐留

    天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人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世界的发展对“世界”本身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 彼岸花的约定

    彼岸花的约定

    蓝樱茉轮回是“岸”,谁又是她的“彼”?千年想念始终不能相见,这次会改变吗?(言情,不仙侠)
  • 万灵逆天

    万灵逆天

    生灵是什么?生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的强者,才算真正的强者?怎样的强者,才能跳出宿命的桎梏?摆脱了宿命的强者,还算不算生灵?肩负血仇的少年,在变强的路上,发现了无数的疑点。万灵大陆,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 我的世界之无尽求生

    我的世界之无尽求生

    一个元旦让人类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生存之路。人类是否会在这次灾难中灭绝?还要看今朝
  • 谁记白衫知巷深

    谁记白衫知巷深

    谁说白衣服就那么好驾驭的了?谁说穿上白衣服就干净,美好?那个少年,他走过她的青春喜欢着,喜欢着,就爱上了可是,时针秒针总是在跑我会很慢很慢地更的加油加油(??˙o˙)?
  • 雪之国之驯鸟国

    雪之国之驯鸟国

    传说在辽阔的神兽大陆上,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终年飘雪,四季不分,甚至有传闻,在这片冷酷严寒的雪原中,生长着一个古老的村子。没有人知道村子是不是真的存在,甚至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有一天,一个少年怀着冰冷的绝望走进了雪原,等待他的,是绝处逢生,抑或是死无葬身之地.......
  • 妖遗录

    妖遗录

    “你死……或者我死……”千百年的诅咒,有妖困于阴暗之地,有人在轮回中次次陨落,因果循环,被因线牵扯的人与妖再次相遇,命运又将走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