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5300000029

第29章 黑暗中独行(1)

日租界武德会在虹口道场举行了一场剑道比武,参加者不但有普通的日本侨民,还有日本官员及驻沪的军人。李哲夫作为东亚同文书院的代表参加了剑道大会。(上海所谓的“日租界”是对虹口一带日本人聚居区的一种习惯称呼,不同于天津、汉口、苏州、杭州和重庆的五个正式的日本租界,它原是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区的一部分,后被日本驻军实际控制。)

一个名叫菊岛千波的日本人剑法出众,接连挫败多名挑战者。菊岛千波是剑道范士八段,其剑法属于北辰一刀流千叶周作一系。轮到李哲夫和他对决了,李哲夫戴好护具,拿着竹刀缓步上前,面对面互施一礼后,同时拉开了架式。李哲夫目睹菊岛和他人的几次比试中,在二人的竹刀尚未相交之前就已分出胜负,对方不要说取胜,根本连击中他竹刀的机会都没有,达到了“无声决胜”的境界,可见菊岛的剑技是绝对的迅疾和强悍。

二人摆出起势之后,都凝神静气,伫立原地,好似雕像般纹丝不动。菊岛擅长在对手作大幅斩击时,抓住其破绽取中段一击制胜,李哲夫对此心知肚明。二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场内鸦雀无声,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终于,菊岛踏前一步,试图先发制人,李哲夫也立即发力,间不容发之际,只听“啪”的一记,二柄竹刀相击的声音清脆地炸裂开来,电光石火的一霎那,菊岛成功地打中了李哲夫的面门,而李哲夫的竹刀也随即击中了菊岛的护手。两人只交手一招,胜负已分,李哲夫稍逊一筹。虽然是失败了,但在所有的对手中,李哲夫是表现最好的一个。

菊岛千波获得了该组的首席,下午各组头名将进行复赛,最后决出冠军。中午在草坪上聚餐时,菊岛在李哲夫身边盘腿坐下,问:“为什么不从侧面攻击?”菊岛的弱点在于身体左侧的防御,作为剑道高手的李哲夫不可能看不出来。

李哲夫回答:“学习剑道时,老师便告诫不得心怀邪念,心邪剑亦斜,必须堂堂正面对阵,不得从侧面击打对方。”

“可是我的破绽在左侧。”

“我学习剑道不是为了击倒对手。”

“那你为什么学剑道?”

“为了追求禅心明月无挂碍。”

菊岛微微一怔,又问:“你用的是示现流剑法,你的师父是谁?”

“鄙人学艺不精,有辱师门,失陪了。”李哲夫没有回答,微一鞠躬,起身离开。

菊岛盯着李哲夫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感觉这个人身上有些日本人所不寻常的东西。

饭后,一些人唱起了在日本脍炙人口的民谣《荒城之月》:“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杯觥人影相交错,美酒泛流光。千年苍松叶繁茂,弦歌声悠扬。昔日繁华今何在,故人知何方……”

歌声幽远,音调苍凉,大有“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感慨。

李哲夫沐浴在晴空之下的阳光里,听到歌声却感到阵阵寒意,他没有日本人的价值观和心理认同,内心无法产生这种“盛开即凋亡”的共鸣。

几天后,李哲夫将整理好的中国学生抗日游行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大理石大厦,池田纯久看了这份内容翔实的报告,问李哲夫:“道场比武结果怎么样?”

李哲夫欠身说:“高手如云,学生恭陪末座。”

池田“哈哈”一笑:“晚上一起吃饭吧,正好见见几位朋友。”

晚上,李哲夫来到虹口的“菊町”酒馆,在走廊里遇到桦山哲太郎和一个人在谈话。

李哲夫向桦山哲太郎鞠躬:“老师,您也在这里。”

桦山身边那人寸头鹰眼,满脸精悍之色,正是菊岛千波,他与李哲夫相视一笑。

桦山哲太郎笑眯眯地说:“你们认识一下。”

李哲夫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菊岛先生,请多指教。”

“哪里话,井上君身手不错,以后多切磋吧。”

“你们要切磋的,可不仅仅是剑道哟。”桦山意味深长地说。

李哲夫这才知道菊岛千波的真实身份是海军大尉,是桦山哲太郎在同文会的学生。

这时,池田纯久进了酒馆,见到桦山,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看到菊岛千波,池田只是乜斜了他一眼,没做声,这在讲究礼仪的日本人看来,是相当失礼的,但菊岛似乎并不在意,自管自的说话。

李哲夫心想:“池田和菊岛显然是认识的,两人有什么芥蒂吗?”

池田纯久对李哲夫说:“跟我来吧,客人正等着呢。”

李哲夫向桦山和菊岛告辞,跟着池田进了一个包厢。

包厢里坐着两个人,靠外的是晴气庆胤,坐在里面的一人是个穿西装的中年人,留着短须,正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情报课的课长冈村宁次少将。

李哲夫认识冈村宁次,在“陆军通信研究所”时就听过冈村讲课,知道他不是个简单人物。1925年中国爆发了“五卅”运动,运动起因是上海日资纱厂的日本监工开枪打死中国工人,当中国群众上街游行时英国巡捕又开枪打死不少中国人。当时在上海担任驻华武官的冈村宁次来了个将计就计,通过虞洽卿、黄金荣等人和罢工工人达成协议,将主要矛盾转向英国人,使日资纱厂迅速复工,结果当年中日贸易并没有因“五卅”运动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冈村在瓦解“五卅”运动过程中表现了出色的情报、谋略及交涉协调能力,给参谋本部和外务省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深得赏识。此后,《塘沽协定》、《上海停战协定》日方均派其出面斡旋谈判,他还一度担任关东军参谋次长,以平衡日军内部“皇道派”和“统制派”的矛盾。此次冈村从东京赶到上海,与池田秘密磋商如何压制目前中国民众日盛一日的抗日浪潮,这说明,目前的事态已经引起了日方的严重关注。

“刚才遇到了海军的人。”池田纯久说。

“海军一向将上海视作禁胬,不想陆军染指,岂有此理。”晴气庆胤忿忿不平。

“不必介意,真要解决大陆问题,还得靠陆军。”冈村宁次问李哲夫,“关于中国学生抗日运动的报告,是你写的吧。你觉得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平息这种抗日的不良气氛?”

李哲夫心中冷笑:“中国人的抗日都是被逼出来的,要从根本上平息这种愤怒,日本除了停止侵略没有其他办法。”他说:“如果以强硬对强硬,只是火上浇油。因此,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最好不要采取军事行动,应以相互提携和亲善交往为出发点,采用间接和柔和的手段来处理。”

“我同意这个看法。”池田说,“陆军中,真正能理解这个的人实在太少。”

池田纯久是石原莞尔理念的信徒。阴谋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人,他认为,要实现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身边存在着一个敌对的中国将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他感慨,日本军队从不缺乏狂热斗志,却没有真正能领悟和贯彻“大东亚联盟”精神、懂得亲善中国的有识之士。池田将石原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导:要控制中国,只靠武力是不行的,怀柔和安抚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上海一直是中日各种势力交锋的焦点,大有可为,因此他主动要求调到上海从事情报工作,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念。

冈村向李哲夫点了点头,对池田说:“你的意见参谋本部认真考虑过,我来中国,就是秉承这一原则去排除万难,以实现两国的亲善。”

翌日,李哲夫又一次作为外交信使前往南京,在白下路订了一间旅社。

当晚,冈村宁次带着晴气庆胤到了南京,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去领事馆,而是到了李哲夫所预定的旅社。接着,冈村由须磨弥吉郎联系上了中国的亲日派、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两人在何应钦的私邸见了面,冈村就中国目前日益浓烈的排日氛围表达了极度不满,虽然是“私人身份”的会谈,但何应钦知道冈村代表的是日本军方的态度,所以不敢掉以轻心。这是领事馆书记官友野秀一向李哲夫透露的,以示“外交的关键时刻还是军人讲话管用”。

冈村宁次果然“讲话管用”,他和何应钦密谈后,很快国民党******就发表了《告国人书》,声称“眼下的反日运动是共产党利用文化团体及知识分子,在救国的口号掩护下,作卷土重来之计”,目的是“反对中央,颠覆政府”,扬言“对甘受利用者,政府决予严厉制裁”。国民政府随后颁布《维持治安紧急治罪法》,明文规定军警有枪杀抗日群众和镇压抗日团体的“合法”权力。

李哲夫看到,******政府很害怕日本人,毫无信心打赢一场对日战争。尽管丢了东三省,尽管蒙疆和华北要自治,但******和他的官僚们依然选择了忍辱退让,或许,他们仍置希望于西方列强,以为甲午战争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能够重演,日本会在国际压力下交还东三省,这和李鸿章有什么区别呢?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没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结果只能签下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台湾就是这样被割让给日本的,现在东北三千万中国人又沦为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二等公民,而中国的抗日运动,却仅仅表现于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们的几声呐喊。每念及于此,李哲夫就有一股揪心的痛。

与何应钦会谈后,冈村宁次返回上海,晴气庆胤则进入日本领事馆,用使馆的电台向东京汇报情况。

日本领事馆和金陵大学相邻,使馆竖起高大旗杆悬挂太阳旗,比金陵大学的北大楼还高。金陵大学全体师生气愤至极,师生们集资在船厂订购一根长旗杆,比日本领事馆的旗杆要高出十尺,立于大礼堂之南,成为当时全中国最高的旗杆。旗杆立起之日,全校师生聚于旗杆下高唱国歌。

友野秀一感到不安:“支那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如果四亿人都认真起来,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那是很不妙的。”

晴气庆胤不以为然:“支那的民众,绝大部分未经启蒙,都是些什么也不懂的苦力,因此一些热血青年的反日行为是不足为惧的。”

晴气轻视中国民众的力量并不是盲目的,相反,他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有相当了解。他曾化装成中国苦力在码头干活,被中国警察搜查,抄去了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他认为,政府视民众如草芥,民众便视政府如仇雠。这种经历使他确信:一旦和外国开战,中国民众决不会和中国政府一条心。他曾化装到中国各地旅行,进行实地调查,足迹最远到达云南和广西。因为没有经费,他就一边旅行一别帮人打工,在汉口码头扛过麻袋,在西安街头拉过人力车,有时一天只靠一壶冷水维生。在这些旅行中获得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内容丰富详实,涉及到军事、政治、地志、交通、民生等各个方面,所到之处连有几种野菜可食用、村庄有几口可利用的水井都记录下来。因此,晴气庆胤自诩为“中国通”。这个“中国通”唯一一次失手是在江西苏区。

李哲夫认为,晴气庆胤认识的只是旧中国,对中国新生的力量认识不足。他已经隐隐约约地认识到,日本人的情报工作流于表象,细节上很认真,但对于内在实质的认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

1936年2月26日凌晨4时,东京,日本陆军第1师团的驻地。随着紧急集合的哨声,兵营大楼的灯光立即闪亮,就像黑夜中沉睡的猛兽突然睁开了碧绿的眼睛。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以安藤辉三大尉为首的二十二名“皇道派”少壮军官,纠集步兵第1、3联队的一千四百多名士兵起事,分路袭击政府高官们的官邸或私宅,在疯狂的“天诛”嚎叫声中以乱枪、军刀一口气杀死内阁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重伤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误杀了冈田启介首相的秘书松尾传藏,占领了东京市中心,打着“昭和维新”、“尊皇讨奸”等旗号,要推翻权门和财阀的统治,并要求陆军首脑果断实行所谓的“国家改造”,以全面法西斯化。

这就是震惊日本的“二·二六”兵变事件,是日本军队“下克上”癫狂症的又一次大发作。

“统制派”在三天后出动两万四千人的部队包围了叛军,利用天皇的权威未发一弹便迫使他们缴械投降。兵变平息后,以寺内寿一、杉山元等为代表的统制派在军队中大力排挤皇道派军官,仅陆军中被撤换调动的军官就达三千多人。从此,皇道派销声匿迹,统制派掌握了军部大权。

(1932年后,日本军阀集团发生分裂,分化为皇道派和统制派。以荒木贞夫为首的皇道派聚集了大量青年军官,主张采取激烈行动改变国内政治,实现军人法西斯****。所谓“皇道”,意为维护、宣扬皇德,所以日本军队就是“皇军”,正是荒木贞夫使“皇军”这个名称流行起来。如果说皇道派更强调法西斯军人的理想,那么统制派则更注重法西斯军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一派以永田铁山为首,得到了一些元老重臣的支持。所谓“统制”,即主张军队在国家现有制度下行事,不主张对内采取过激行为。永田铁山觉得,日本还没有作好同西方国家对抗的准备,在工业化改革完成以前,连进攻苏联的话都不应该讲,相反,要首先争取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争取时间充分消化满洲。)

兵变后被判死刑的十七名年轻军官,其中就包括步兵第1联队的林八郎,李哲夫第一次来到上海时在火车上邂逅了他,当时他还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

“二·二六”兵变在日本现代史上是非常重大的一次事件。兵变本身被镇压下去了,但军人从此成为日本政治舞台的主角,皇道派的理想反而得以实现,以后的日本就在军部的带领下举国以赴地冲向了侵略战争直到彻底战败的终点。

在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认为这不过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制造的又一次事件。

这起事件给李哲夫的触动很大,他灵敏地感觉到了这起事件的深远影响。

同类推荐
  • 看懂三国的第三本书

    看懂三国的第三本书

    在两位极品皇帝——汉桓帝和汉灵帝的不懈“努力”下,东汉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公元184年,张角扯起反抗的大旗,带领黄巾军打响了推翻东汉王朝的“第一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如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瓒等人在风光一时之后,纷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曹操在经历了屡战屡败的人生低谷之后,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兖州,成功地将汉献帝抓在了自己手中,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备也在经历了四处为他人打工的命运后,成功获得了徐州刺史陶谦的青睐,成为徐州的新主人,从此踏上了扩张领地的征程。一时间,各路军阀趁机招兵买马,自立门户,一场争夺天下、逐鹿中原的大戏开场了。
  • 喊哪,阿伦特

    喊哪,阿伦特

    这是一部狂野的倾诉式小说,倾诉的核心是一个灼热的、焦虑不安的身体,是一颗向往自由的叛逆心灵。作品洋溢着既自恋又自残的情绪。对身体感官性爱的描写热情、放纵,甚或有点神经质。但与人物异常匹配,可谓是天衣无缝。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 井水豆腐

    井水豆腐

    小城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但百姓却都不吃用河水做的豆腐,即使是临河的豆腐坊,也要跑到山上的寺庙里取井水做豆腐……
  • 海鸥乔纳森

    海鸥乔纳森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世纪之书”,入选“北大”版大学语文教材!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王子》齐名,销量超4000万册。激励迈克尔·杰克逊和科比的梦想之书。为梦想全力以赴,是一件幸福的事。大多数海鸥不愿自找麻烦学习飞翔技巧,只满足于飞到岸边觅取食物。然而,对海鸥乔纳森来说,飞翔远比吃更重要。除了在渔船间蹒跚来去,生活有更充分的理由。重要的是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并使它日臻完满,而乔纳森的梦想就是飞翔。海鸥天生就应该飞翔,自由是生命的本质。我们的现在既是选择的结果,也是选择的起点。每个生命都有无数种可能,每时每刻面临无数种选择,飞得越高,视野才越广越远,发现心中真正的梦想、渴望与激情。
热门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党建工作实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欧小姐的日常

    欧小姐的日常

    拥有强大背景和通天大脑的欧雯然一直平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可现实不允许。十七岁时便迎来了全新的一切,家族竟然是修仙世家,这让她有点乱。但天之娇女就是不一样,不管是在现实还是修仙界都活动自如。
  • 青春说爱过

    青春说爱过

    他收集了好多人的故事,其中不乏有甜蜜的,虐心的。跟他分享故事的人,都是一些不愿透露名字的,他为他们编写了假的名字,他们后悔他们当初没有做过那些事情,他为他们谱写。这里,有你的故事吗?
  • 逆逐世界

    逆逐世界

    天道宠儿逆夺攀术!小界闯到新大陆!生灵追逐竞相残,宇宙沉浮谁来主,业火母莲诞九子,始源之雷屈居身,踏破诸界寻彼岸,斗志飞扬破腐朽,逆来逐世欲焚天!
  • 皇家密探

    皇家密探

    这是一个类似中国古装幽默版的007的故事。左鹏原本是在各个剧组赶场的龙套,但是在一次意外之后,穿越到了一个陌生世界的一个傻子身上。他发现自己这身体虽然以前是个傻子,但是父母却没有抱怨什么,仍然努力地照顾照顾他的一切,没有丝毫歧视。这让前世父母早亡的左鹏大为感动。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努力想要改变自己和父母的贫穷生活,可是没有技能,又没有什么本事,唯一有的就是以前在各个剧组里厮混练就出来的演技和一手化妆的本领,和察言观色的套路。只能在衙门里当个帮闲。终于某天,左鹏回家的时候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刘大人和自己老爹的对话,刘大人似乎对老爹十分器重,想要邀请他出山,可是老爹坚决不同意。但是左鹏被那丰厚的薪水所吸引,决定接受刘大人的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于是,左鹏加入广安门,成为了一名为皇上尽忠,为朝廷效力的一名密探。代号‘申寅’。
  • 逆流九五

    逆流九五

    因为喝酒而重生,没有金手指,唯有对未来的一丁点儿了解,看乔峰如果玩转人生。。。。。。
  • 不肯下跪的羔羊: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动物篇

    本书是微型小说集。本套书精选了3000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为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让读者读其文,闻其声,脑海中萦绕这些故事的人物和画面。适合改编成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内容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对他们往正面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 重生在仙道世界

    重生在仙道世界

    前世由全球数个大国共同研发的跨时代游戏《仙道》一经问世,便凭借着卓越的前沿技术以及无与伦比的游戏体验,迅速地吸引了全球数十亿玩家的注意,短短一年不到就成为全民参与的时代力作。方白就是其中的顶尖玩家,全球第一位挑战仙帝的高手。然而就在那万众瞩目的时刻他居然重生了。重生在了仙道世界当中。……带着前世满级游戏的技艺,凭借着高超的战斗技巧,这一世方白再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 六界凡帝

    六界凡帝

    谁能告诉我——我,究竟是谁?是一个遭到背叛的魔尊,抑或是...一个隐藏着悲伤的凡人?我沦落凡间,但我要浴火重生!我要在凡人修武的路上找回我所失去的一切,我要主宰这六界中的一切浮沉!
  • 医女皇妃

    医女皇妃

    一次偶然,她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了秦国重臣裴大人的女儿,亦是秦皇的干女儿,她,古灵精怪,精通医术,武艺超群,人见人爱,因为被逼婚,她逃离秦国,以“离怨神医”的名义游历各国,她,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将遭遇些怎样的经历?又是否能与心中的他携手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