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7200000004

第4章 执剑行天涯

1.投身项梁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渴望长生不死的始皇帝在东巡路上病亡。

“皇帝驾崩,死前令公子扶苏即位,你我该当如何?”

丞相李斯面前,站着一位身形佝偻、面色狡诈的侍卫。

李斯听来人如此说,不由得眉头一皱,道:“什么?立公子扶苏为新君?皇帝可立下诏书?”

来人点头道:“若是没有诏书,我还与你商量作甚?如今皇帝驾崩,此事只你我知晓。依我看,不如先秘不发丧,待回到咸阳后再做打算。”

李斯不满来人的狂妄,可他还是忍住了。原来,此人正是始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宦官侍卫——赵高。

李斯沉吟片刻,道:“作何打算?你可有什么计划?”

赵高面色阴沉道:“公子扶苏与你素来政见不同,想必,你也很想除掉他吧?”

李斯沉默不语。良久,他抬头盯着赵高说道:“那,就要看您的手笔了——”

咸阳城内,一份加急文书被火速发往扶苏处。秦始皇眼光不错,不管是政治远见还是个人才能,公子扶苏都可谓是十分卓越。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份立储密诏竟会被自己的贴身宦官赵高偷偷打开。

赵高其人极为贪婪奸猾,素来与扶苏不和。他知道,扶苏一旦上位,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受到威胁。于是,赵高找到与扶苏政见不同的丞相李斯,共想办法应对。

这赵高虽然性情贪猾,却有一样非常厉害的本事,那便是伪造书法。

他伪造了两份秦始皇的密诏,一份送去胡亥处,令其继承帝位;另一份送到北方,令扶苏自尽。

扶苏接到密诏后丝毫没有怀疑,在苦涩地哀叹了命运的不公后,无奈自刎。

扶苏一死,赵高便独揽了朝中大权。如此一来,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

在一片水深火热中,农民陈胜和吴广于渔阳起义,世道顿时大乱。

韩信带着宝剑走出淮阴县,听闻项梁在江东起兵。韩信内心十分激动,他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韩信心想:“所谓时势造英雄,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何不趁此机会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思及此处,他便匆匆赶往江东,准备投靠项梁。

再说那项梁,在斩杀殷通后,便带领着项羽一路北上,准备光复楚国。项羽勇猛,项梁有谋,二人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

很快,项梁带着军队渡过了淮河。

去往项梁营地前,韩信将宝剑擦拭了好几遍。他见项梁大军势如破竹,觉得项梁必能推翻秦国,光复大楚,自己也能在项梁手下谋个好前程。

带着这样的心情,韩信与其他年轻人穿过兵营,来到项梁的大帐前请命:“项将军,我们愿追随您一同反秦!”

项梁走出营帐,看到有人投奔自己很是满意,道:“胡亥无道,你们今日愿追随我,共同反秦,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正说着,他看到眼前站着一位身材高大、身配宝剑的壮士,于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何方人士?”

那人正是韩信,他对项梁一抱拳,答道:“我乃淮阴人氏韩信,自小熟读兵法,愿追随项将军反秦,共谋大业。”

项梁见他器宇轩昂,言语不俗,于是留他在帐下做一名卫士。众人都羡慕韩信,第一次见面便做了项梁的贴身侍从,但韩信却不高兴。

他知道,凭借自己的才能绝不只是一名卫士而已。但他目前还没有机会证明自己,只得默默接受项梁的好意。“迟早有一天,我会证明我的才华。”韩信暗想。

随着项梁和项羽的攻城拔寨,韩信也参加过几场战斗,奈何始终无人高看他一眼。韩信越来越郁闷难当。

一日,有人将韩信乃楚国贵族、韩国宗室后裔这一事情告知了项梁。项梁得知后,丝毫不以为意。在项梁看来,韩信不过一庸人耳。他手下无兵无卒,且本人落魄寒酸,周身仅剩一柄剑傍身,对反秦大业毫无帮助。

站在项梁的角度看,他的确没有理由立刻将韩信封为大将。可在韩信看来,自己没有在初次相见时“拿下”项梁,本身就说明项梁有眼无珠,不识千里良驹。

从历史的角度看,韩信的伯乐确非项梁。项梁不过是韩信事业中的匆匆过客。可如今,韩信身无分文,只能将命运交给项梁,做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卒。

在项梁的军队中,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韩信的与众不同,他与别人一样,都只是帐下小兵。韩信每日与天下名将近距离相处,内心的落差便与日俱增。

个中滋味,想必只有韩信自己最清楚。

这一日,天高气爽、风卷旌旗。项梁令诸军开拔,继续向北方前进。数万人身披铁甲,操戈在手,韩信也在其中。他茫然地跟着人群走着,没有丝毫的生气。

一路北上,道旁麦田青翠,项梁下令在下邳整军。他派出探子打探关东地区的情报,在探子带来的海量情报中,项梁注意到这样一条信息:

原泗水亭长刘邦起义,占据沛县,自称沛公。

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间与项梁接近,都是公元前209年9月。

与项梁不同的是,刘邦出身低微,属于秦朝最末流的小吏。

而让刘邦下定决心反秦的,恰恰是担任亭长时的所见所闻。

2.沛公刘邦

当时,刘邦正以亭长的身份押送一些替秦王修宫殿的劳役。

所有劳役包括刘邦在内,都知道此次西行是有去无回的。因此,很多劳役在半路上开小差跑了。眼看逃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刘邦想到了秦朝“失期,法皆斩”律条。

刘邦不敢去咸阳交差,他知道去了就是送死,于是很豁达地放走了所有劳役。

在这些劳役中,有十几个壮士感念刘邦的大恩,当即表示愿追随亭长,共担生死。

刘邦与壮士们停下喝酒,众人都有些醉意。晚上,刘邦带醉行走在丰西泽中。一个探路的壮士过来对刘邦说:“前面有一条白色大蟒拦住了去路,我们绕行吧?”

趁着酒劲,刘邦豪情万丈地说道:“大丈夫独步天下,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于是,他走到众人前面,拔剑将蟒斩断。又走了几里路,刘邦已经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了。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老太太的哭声。一个壮士循声走到斩蟒之处,发现一个老太太正放声啼哭。壮士问道:“您为何这样伤心?”

老太太悲痛地说:“我儿子被人杀了,所以痛哭。”

壮士问道:“您的儿子因何被杀?”

老太太说:“我儿子乃是白帝子,变成白蟒横在路中,却被赤帝子给杀了,我很伤心。”

人们以为这老太太散布谣言,于是动手想打她,可老太太却凭空不见了。

人们向刘邦汇报了这一情况,刘邦心里高兴,跟随他的壮士们也越来越敬畏他。

早在多年前,便有刘邦带帝王之相的传言。秦始皇曾言“东南方向有天子气”,刘邦怀疑说的是自己,于是藏匿于芒砀山中。

其妻吕雉带人寻找他,每次都能在人迹罕至之处找到。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是怎么回事。

吕雉说道:“你在的地方,总会有一团凝结的云,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就能找到你。”刘邦闻言十分高兴,此事流传出去后,便有很多人前来归附刘邦。

此一番,刘邦不敢到咸阳送死,又没法回到沛县,只能躲在芒砀山等待时机。

时机很快便来临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流传开来后,沛县的县令大人动了造反的心思。彼时,刘邦的好友萧何任县主吏掾,也就是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他与狱掾曹参,也就是现在的司法局局长,对沛县县令想当诸侯的念头嗤之以鼻。

论处事,论见识,论交情,他们心里最佳人选都是刘邦。于是,萧何开始忽悠县令,让他把刘邦从芒砀山迎出来。

县令也是个昏愦愚蠢的人,采纳了萧何与曹参的建议。他让刘邦的另一位好友,杀狗贩肉的樊哙去芒砀山将刘邦迎回沛县共商大事。当樊哙将刘邦迎回城外时,县令突然反悔了,他觉得刘邦其人野心勃勃,回到沛县定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将刘邦关在城门外,拒绝开门。

刘邦在沛县人脉深厚,又有这么多称帝的流言相佐,自然不是一介县令能够相提并论的。刘邦只往城里射了一封信,城中的父老乡亲们便一呼百应冲进县城,将县令大人杀死后,开门迎接刘邦。

不得不说,刘邦在人望和社交方面,比韩信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在韩信屈居项梁之下,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之际,刘邦已经当上了一呼百应的沛公,意气风发地开始了自己的霸业。

开局之初,刘邦发展得相当顺利。他率军北上,相继攻下了苏北和鲁南。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被自己留在苏丰县守丰邑的老乡雍齿,在魏国丞相周市的诱惑下公然背叛了自己。

刘邦大怒,率军杀回丰邑。“不能取,沛公还之沛”,刘邦拿这座小城毫无办法,只能一边大骂雍齿,一边返回沛县。

这时,他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景驹被立为楚王,此刻正在沛县驻扎。

刘邦心想,这些人对自己的春秋霸业一定有帮助,便去找景驹搬救兵。路上,刘邦遇到了韩国贵族张良。张良是当时出名的谋士,刘邦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招揽机会。

张良被刘邦收入麾下。

再说那项梁,他在攻城略地后,得知“沛公”起义并要前往景驹处。一山哪容得了二虎?项梁带领六七万大军,以景驹没有获得陈胜王允准就私下为王的理由,向景驹发动了攻击。

可怜刘邦还想与景驹兵合一处,谁知顷刻间,景驹的兵马就变成了项梁的兵马。

刘邦见景驹仓皇逃窜,便顺势与项梁结了盟,以图大业。待到陈胜一死,实力雄厚的项梁便成为天下反秦兵马的盟主。

然而,这对项梁麾下的韩信而言,并没有什么用处。韩信本就是项梁帐前一卫卒,没有出身,更没有功勋。加之项梁从薛地得到了一个不世出的谋略奇才范增,韩信的出头之日就更遥遥无期了。

范增出山后,为项梁出的第一个计策,便是拥戴楚国正统王室的后裔,以此来堵住悠悠之口。

项梁从民间找寻到了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当熊心被项梁寻到时,他正在地主的家里头放羊。项梁将熊心立为楚王,以安楚人之心。

不久,秦国大将章邯以排山倒海之势,将齐、魏二国击败,还杀掉了齐王田儋与魏王魏咎。随后,章邯将齐人田荣围困在东阿。

项梁让刘邦出兵北上。章邯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也无法与剽悍的楚人相较。刘邦带领军队,顺利地救出了齐国的田荣。

此时,项梁和章邯才是重要角色。连刘邦、项羽都只能甘当配角,更何况韩信呢?韩信在军营中,听到刘邦大破章邯,不由得对刘邦心生向往。

自己在项梁麾下,恐怕是一生都无建树了。如果能跟随刘邦,有可能他还会发现自己的一身才华。

韩信正在犹豫彷徨之际,一件大事发生了。

3.怀才不遇

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擅长玩弄阴谋的李斯,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同样诡谲狡诈的赵高。赵高污蔑李斯纵子勾结陈胜,意图对秦朝不轨。胡亥本就一直看李斯不顺眼,顺势就将李斯判了个腰斩。

李斯的死,彻底打破了秦国皇帝、官、宦的三方平衡。这三方,赵高的势力最强,李斯与胡亥都较为弱势。赵高除掉了李斯,胡亥的权力便进一步被削弱了。

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了一具空壳。

项梁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他带着项羽攻城拔寨,早就将自己视为天子。项梁手下的将士,除韩信外,大部分也都有些骄傲了。一个叫宋义的人听说了这样的情况,便前来劝说项梁:“大将军,自古骄兵必败啊。我们现在接连胜利,兵将们都有些骄傲,操练也不如之前勤奋,这是失败的前兆啊!”

此一番话,正合韩信心意,但项梁却丝毫不以为意。

项梁笑着说道:“秦兵有什么可怕的呢?他们怎么可能战胜我?我们接连告捷便是最好的证据!”

宋义有些不高兴,也看出了项梁日后必定失败的结局。

项梁是个聪明人,他只是不满宋义在自己高兴的时候泼冷水。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项梁不想让宋义在这儿影响自己心情,便对宋义说道:“刘邦将田荣从章邯手中救出,我想派一人出使齐国商谈事宜。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决定派你前去。”

宋义立刻明白,自己的话得罪了项梁。为了防止项梁失败牵连自己,宋义赶紧接过话说:“多谢大将军厚爱,那我就马上动身。”

路上,宋义遇到了齐国派来求见项梁的使者高陵君显。宋义问道:“你是去见项梁的吗?”

显点头称是。

宋义摇头道:“项梁必定会失败的。我料想,秦二世得知项梁攻下定陶后,肯定会调兵遣将围攻定陶。你如果不想受到牵连,还是转身离去吧!”

说完,宋义便匆匆赶路,离开了这里。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宋义所料。秦二世知道项梁的实力是越来越强大,马上命大将章邯集中精力攻打项梁。

人,越在危困的时候,就越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章邯虽然接连败给项梁,却没有失去信心和斗志,反而下定决心要与项梁拼个你死我活。

章邯知道,只要除掉项梁,就能打掉各路反秦人马的嚣张气焰。“悉起兵益章邯”,为了让楚国人断掉复国的念头,秦军不得不奋力一搏。

胡亥调动了所有军队,交由章邯全权指挥,章邯率大军将定陶团团围住。项梁没料想章邯竟然要与自己决一死战。

项梁毫无准备。这时项梁才深觉宋义的劝告是何等正确,但为时晚矣。章邯率大军杀入定陶,风驰电掣般冲入楚军大营。

“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可叹项梁,一代枭雄,最终死在了败将章邯之手。

项梁死得突然,却也必然。“骄兵必败”的道理如此浅显,可宋义懂,项梁却不懂。

树倒猢狲散。失去了项梁这棵大树的庇护,项羽、刘邦、韩信等人自然四散而逃,在这乱世中重新定位自己的梦想。

项梁兵败身死,韩信也得到了解脱。

自从在淮河边执剑追随项梁后,韩信一直郁郁不得志。他虽表现出了与众不同,却没得到项梁的重用,只做了一名帐前小卒。

那时,项梁是受万人敬仰的枭雄,项羽和刘邦也在两军阵前拔剑迎风,书写男儿豪情。只有韩信,他拿着手里的宝剑,默默无闻地跟随众人厮杀。

这是韩信的不幸。

但战争本就如同噩梦,韩信能在战争中毫发无损,也是他的幸运。

毕竟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能成功。

项梁的死讯在楚军内部造成了极大动荡。项羽和刘邦趁机收买人心。韩信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跟随项羽,还是追随刘邦?

这不仅是韩信头疼的问题,也是楚怀王熊心头疼的问题。项梁一死,熊心也成了没人掣肘的君王。他虽然没有兵将,但凭借出身,其野心也是不容小觑的。

熊心接受了项羽的“召唤”,迁都彭城。

作为乱世君王,熊心自有聪明之处。一到彭城,他就做出傀儡姿态,让大家都忽视了自己的手腕。到彭城不久,熊心便设计夺取了项羽军队的控制权,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楚王。

熊心将项羽,以及秦末陈胜农民起义军将领吕臣提拔到极高的位置。下诏封项羽为长安侯,吕臣和刘邦也获得了高官厚禄。这样一来,枭雄们哑巴吃黄连,丝毫没有跟熊心翻脸的借口。

当然,军政的最高层争斗,跟韩信这个胯下辱夫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韩信已决定投身项羽帐下,因为项羽素有知人善任、欣赏英雄的美名。韩信隐隐觉得,项羽就是自己的伯乐,在项羽麾下定能有所作为。

然而,韩信的希望在项羽那里也破灭了。

4.项羽帐下一郎中

当韩信踌躇满志地出现在项羽面前时,项羽只是感觉韩信比一般的小兵强壮一点,于是赏了他一个郎中的官职。

虽然项羽给了韩信郎中,但这官职实在太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保安队长。

何况,项羽虽说欣赏英雄,可韩信还没有机会能向项羽展示自己是个英雄。他的履历中,能让人记住的只有蹭饭吃和胯下之辱。

韩信入不了项羽的眼。

再看韩信,他必然不满足做郎中这样的小官。可想想在项梁那里的境遇,他还是有些安慰的。毕竟郎中是自己仕途中的第一步,这意味着他的能力受到了项羽的认可,也意味着他能踩着郎中这块官场垫脚石,走上人生巅峰。

对韩信而言,当上郎中便能与项羽、刘邦这些楚国军政高层人物当面接触。虽然他之前在项梁那里也能与高层朝夕相见,但那毕竟是帐前远观,没资格走近身边与之详谈。

可有了官职便不一样了。作为郎中,韩信需要近距离保护项羽等人的安全,这自然给了他极好的平台,让他能在楚国高层人物面前一展才华。

特别是长安侯项羽。比起其叔项梁,项羽自然更有眼光。他看出了韩信与其他士兵不同的地方,也愿意给韩信一个近身的官职,韩信感动不已。

自从当了郎中,韩信每天都能看到项羽,他将项羽视作人生中的一盏明灯,也渴望将心中的韬略全部说倒给项羽听。

然而,项羽也并非韩信的伯乐,此时的刘邦还离韩信十万八千里。慢慢地,韩信发现项羽是个极其骄傲,且崇尚武力的人。这样的人适合当大将,却不适合做王者。

韩信多次向项羽进言献策,但项羽没有一次采纳过。

在项羽眼中,韩信不过是个末流小官,哪里能懂军机大事?何况,韩信熟读兵书,说出来的话绕来绕去,还不如直接打仗来得痛快。

韩信的建议一直被项羽置之脑后,可项羽依旧能战无不胜。所以,韩信的话也越来越没有分量。

再看秦军一方。自从项梁死后,章邯认为楚国已经不堪一击,于是将目光对准了赵国。

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后,其国力已经衰微。章邯杀掉项梁的威名,加上秦军势如破竹的态势,都让秦军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章邯率领秦军渡河,直逼邯郸。为了防止赵国向其他诸侯求救,章邯特意在漳水两岸修建了甬道,把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钜鹿城外。

钜鹿正是赵王赵歇的藏身之地,而章邯手下的大将王离就驻扎于钜鹿城外。赵歇知道章邯是要困死自己,他也知道只有楚国才能跟章邯一较高下。

赵歇派出使臣,前往楚国求援。可赵歇一连派了几波使臣,楚国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赵歇心急如焚、揣测连连。

面对赵国的求救,楚国自然是要响应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楚国迟迟未能选出一位大将来统率军队。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楚国接替项梁的大将竟然不是项羽,而是宋义。

这个消息不仅让项羽吃惊,也让韩信大吃一惊。可事实就是如此,楚怀王熊心已经拜宋义为上将军,赐号“卿子冠军”。

解救赵国的方案也定下来了,一共分为两步:派一支强兵,将章邯牵制在邯郸;再派一支劲旅,奇袭咸阳。这个方案说通俗点,便是“围秦救赵”了。

方案虽然敲定,但楚怀王还没想好派谁去牵制章邯,谁去奇袭秦都。

当时,楚国多数官员都更倾向于刘邦奇袭秦都,项羽随宋义牵制赵国。

为什么呢?因为刘邦为人宽厚,处事也极为温和,人缘很不错。而项羽性情残暴、骁勇善战,如果让项羽这样的屠夫去秦都,定然会到处烧杀抢掠,让楚国背负和秦朝一样的恶名。

楚怀王熊心跟楚国大部分官员想法一致,他喜欢温润如玉的刘邦,厌恶项羽这样的武夫。于是,他派刘邦去奇袭秦都,顺便宣扬一下楚国的仁义。

同时,他还立下了这样一个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其意是刘邦和项羽二人,谁先入关中,谁就是诸侯王。

这个约定乍一看公平,但实际上却对项羽十分不利。秦都便是关中,刘邦受命奇袭关中,自然比项羽先牵制章邯救赵,再去往秦都关中要近得多。

项羽心里生气,但还是无奈地接受了王命。项羽跟宋义、范增一同出马,星夜兼程赶往邯郸救援赵歇。

项羽铁青着脸回到大帐,准备收拾行囊、北上救赵。帐内,项羽的宠妾虞姬默默地帮项羽收拾东西。此一去凶吉难测,虞姬浅浅叹了一口气,与项羽各怀心事,相顾无言。

同样怀有心事的还有项羽账外的执戟郎中韩信。经过长时间接触,韩信已然摸透了项羽的性情。他知道,项羽定会将自己的满腔怒火,都发泄到章邯的身上。

这次跟随项羽北上救赵,是项羽向楚国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韩信向项羽证明自己的机会。项羽会让楚国洗刷掉对自己的所有歧视,韩信也会让项羽对自己刮目相看,走上人生巅峰。

执戟郎中?这绝对不是韩信的梦想。

同类推荐
  • 傩女传奇

    傩女传奇

    情感,风情,巫傩,传奇。为花心正名。在私情与大义纠葛,各族文化碰撞,风情与巫傩共展氛围中,叙述钦差密探阿隆哥化名杨河顺赴苗山细作,与苗王独生女吴荷女相爱。为爱,也为国为家,两人竭力为和平周旋,却不能阻止战争车轮,一颗心被撕成几瓣。最后,大势已去,为阻止残余苗民以死明志,荷女不惜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真心,谱写绝唱:“不是意外,绣球飘落烽火台,只是爱得太深,但愿两颗心拧成一股绳,拉住战车。彩虹下,铁蹄踏过,一颗心碎成莲花,每一片花瓣,就是一个牵挂。如问意外,分明是两面走线只为锦,水车不死情不休,却无人倾听我心依旧,风筝飞得再远,线头还在原点。掏出肝胆,看似心花,却都是一生至爱,连爷莲子恋婿,还有连绵武陵这埋在心底的根。”也留下千古感悟:“出路无碍进退易”,“隔阂消除两心通”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大易师

    大易师

    这是一个卜噬盛行的世界。 这里最好的学堂不教四书五经,只教占卜算卦、风水面相。穿越到古代学占卜,不做秀才做神棍!吉凶祸福,一算便知。
  • 大齐有虎将

    大齐有虎将

    周国亡,齐楚燕赵汉魏六分天下;后燕赵为齐所灭,汉魏归入楚家。至此,天下成二虎相争之势,划秦淮为界,休养生息。
  • 三国之反贼

    三国之反贼

    刘银穿越了,可是无奈成了一名黄巾小兵。成了反贼该怎么在三国这个乱世生存?你们既然称我为反贼,那我就一反到底吧!钱财粮食没有怎么办?抢!名将谋士没有怎么办?抢!美女地盘没有怎么办?抢!书友群:94999332保证完本!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人类

    我不是人类

    我只是个普通的人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意外?2015年7月12日,一切都很正常,正常的爆发病毒,人类走向毁灭。世界仿佛在为人类哭泣,丧尸不断的进化。我叫易小年,我不是人类了,但我有着人类的心,或许没有了。神秘的3亿年骨骼,不是天降祸难,神秘的大海深处。难道进化一定要吃人吗?我看着自己裸露在外的骨刺,对人类说。进化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海底冒出来的庞然大物竟然飞向空中,丧尸的进化,竟然给他们带来智商?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阴谋?
  • 我的技能全是被动

    我的技能全是被动

    这是一个能够觉醒各种异能的平行世界。郝运魂穿而来,本想安心当一个数量稀少的辅助,却发现自己觉醒的全是被动技能。受伤自动回血。攻击能反弹伤害。挨打激活磁力屏障……明明是个医疗系异能者,却在无敌的路上越走越远!ps:轻松、无系统。
  • 权释天下

    权释天下

    她爱过,恨过,凉薄过,也被同情过。有人说,她的心是石头做的,没有感情,不会爱。可是谁又知道,她的心只是太通透了,看透了一切,才那么凉薄。最凄惨的,莫过于有一颗水晶做的心,太透,太脆弱。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无尽神域之主

    无尽神域之主

    无尽位面的尽头是空荡的神域,又称‘无尽神域’无数位面的最强者都在试图打破封印降临到神域之中,但神域天生便是压制一切的尽头,无数的纪元,无数的位面毁灭,诞生,反复,从来没有人能打破,直到……未知的神灵诞生
  • 凯源玺为何偏偏喜欢你

    凯源玺为何偏偏喜欢你

    他们出道了,她们绝望了!怎么办,会被认为早恋的!
  • 丫头别想逃呆呆青梅pk腹黑竹马

    丫头别想逃呆呆青梅pk腹黑竹马

    双方父母是老友,两个妈妈是闺蜜,连房子都是邻居呢,同一天出生,同为天蝎座,总是被人认为苏瑾是自己媳妇的林桢名对此感到很无奈,对于这个自小就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尾巴其实自己也没有很讨厌,只不过受不了自己母上大人的荼毒,当然要转移注意了,最好的对象非苏瑾不可,谁让她是罪魁祸首呢~~~这转移是没问题啦,不过却一不小心把心丢了,所以:‘’小瑾儿,你注定是我的!‘’面对林桢名的霸道宣言,苏瑾会如何回应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好吧好吧,其实这只是一个无聊的妹子无心之作!简介无能,请观正文!还有妹子是新手,请多多指教,最后再有一句,那个这有可能是妹子挖的坑O(∩_∩)O哈哈哈~
  • 中州刻师

    中州刻师

    踏着鲜血的战歌,身后是高昂的王座,不屈的灵魂将引领着他,毁灭众生。“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他望着那座烽火连天的孤城。“什么是你所缺失的,要是你无法探索最深处的内心,你就只能在这面墙壁外徘徊。”中州十三域,西土四王骑,东海六十岛,天南两乾坤。繁荣辽阔的泛大陆,坚守不渝的旧王庭;高度昌盛的式卡文化贯穿历史,海面下的冰山隐藏着万般隐秘。“如果我不明白,那就打倒好了。”
  • tfboys之恋上转班生

    tfboys之恋上转班生

    一个懵懂少女在重庆与tfboys的相遇相识相恋,在爱情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抉择....
  • 调皮拽丫头与霸道校草

    调皮拽丫头与霸道校草

    啥!我没听错吧,你还是不是我亲娘啊!你女儿我才16岁啊,你就这么着急的把我“卖”出去吗???而且我还不造我那倒霉的未婚夫长啥样!在一个如皇宫般的别墅中,一位长得异常妖孽的男生打了一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