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4100000030

第30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百万雄师灰飞烟灭(1)

兵败斯大林格勒

百万雄师灰飞烟灭

德国数百万大军闪击苏联,装甲铁骑似狂飙席卷俄罗斯广阔的原野。在斯大林格勒,不可一世的纳粹铁骑碰到了坚韧的对手,经几个月的围攻,满目疮痍的斯大林格勒巍然屹立。一场大战,德军30万雄兵灰飞烟灭,刚刚晋升为元帅的保卢斯及下属几十名将军颓丧地举起了他们的双手。

美丽宽阔的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她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俄罗斯人。在伏尔加河的西岸,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斯大林格勒。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母亲河温柔的臂弯里。十月革命之后,斯大林曾在这个原名“察里津”的城市里领导过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因此,这座象征着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英雄城市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至1943年的2月,苏联红军和入侵的纳粹德国军队在这里进行过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死大搏斗。200多个日日夜夜的惨烈厮杀,不仅规模空前,其激烈程度,也是世所罕见。这场伟大的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较量之一,也是苏军取得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胜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开始。

1941年的11月,一场140多年未遇的寒流袭击了苏德两军正在苦苦鏖战的莫斯科。可怕的严寒无情地冻结了希特勒的百万大军所发动的“台风”战役,就像冻结他们的坦克、火炮和机关枪一样。尽管德军指挥官的望远镜里已经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苏军的殊死抵抗和可怕的严寒无情地粉碎了他们的梦想。德国人遭到了他们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苏联人终于守住了他们伟大的苏维埃国家的首都——莫斯科。

随着苏军在莫斯科一线转入全线反击,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不得不在冰天雪地里转入了防御。50多万人的伤亡使德军官兵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就连希特勒也不得不承认:利用“闪击战”击败苏联的梦想破灭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季,随着1942年春季的来临,希特勒那颗被失败和严寒折磨了一个冬季的心,又病态般的不安分起来。他知道,再过个把月,冬雪就融化了,东方的道路也变干了,必须对俄国人发动新的攻势。虽然德军已经无力在苏德战场上全线展开进攻,此时此刻转入防御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毫无疑问,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决不能让俄国人获得喘息的机会,一旦让他们恢复了元气,那么美国人潜在的军火生产能力和俄国的人力资源就有可能结合起来,那样战争主动权就有可能易手,甚至德国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必须在1942年结束东线的战争,然后才有可能腾出手来收拾西方。”希特勒暗自下定决心。

1942年3月27日,春天的阳光懒洋洋地覆盖着位于东普鲁士拉斯滕堡附近的一片森林。森林内外警戒森严,一座宽大、豪华的别墅坐落在林子里,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狼穴”,希特勒的元首大本营。在挂满地图的作战室里,希特勒正在对着他那些正襟危坐的元帅和将军们发表演说:“先生们,去年冬天的麻烦已经离我们远去,战争的主动权还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成功地战胜了一种命运,战胜了一个无情而又可怕的冬天。它在130多年前曾经毁灭过一个伟大的人物,但很显然,我们比他(指拿破仑)幸运。俄国人靠着严冬的积雪才得以苟延残喘,而现在,春暖花开了,春天是我们的,而夏天和秋天,也是我们的。我们要在今年给斯大林以致命的打击,一直到俄国人低头认输。这次作战,我们将主要集中于南方,我们将进攻高加索,夺取那里的油田。那里的石油占俄国整个石油产量的80%,这对他们和我们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们还要占领顿涅茨盆地工业区、库班产麦区和斯大林格勒。”

说到这里,激动不已的希特勒握了握拳头,提高了嗓门说:“先生们,我们占领了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流域,把斯大林格勒从地球上抹掉,战争也就结束了。”

随后,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上将就整个夏秋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役进程及基本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

“诸位,今年的夏秋攻势即将展开,我们的基本目的是消灭苏联人的残余军队,切断他们的战争资源。计划由陆军元帅博克率领南方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分别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作牵制性攻击,迷惑敌人,以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整个战役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实施克里木战役和哈尔科夫战役,由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第18军团在4至6月间攻占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与此同时,由保卢斯的第6军团和克莱施特的集团军在哈尔科夫展开强大的攻势,占领哈尔科夫,为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作准备。第二步,从7月开始,北路由曼施坦因攻打列宁格勒,而重点将在中路和南路,即进攻高加索,夺占油田,进攻斯大林格勒,围歼顿河以西的俄军。无论如何要将斯大林格勒置于我军重武器的杀伤范围之内,使敌人不能再把它作为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哈尔德话音刚落,希特勒又站了起来,他挥舞着手臂,对着那些一言不发的将军们说:“先生们,我们已经征服了连拿破仑都没有征服的俄国恐怖的冬天。它再一次证明我们帝国的士兵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士兵,它足以摧毁布尔什维克,使敌人闻风丧胆。”

说完,希特勒走到每一位即将奔赴沙场的将帅面前,亲切地和他们握手,并祝他们好运。他激动地喃喃自语,仿佛胜利女神已经在向他招手。他相信随着天气的变暖,苏联人肯定会在他这次精心策划的攻击面前溃不成军。现在他就像一条冻僵的蛇刚刚苏醒过来,在他的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灼地等待夏天的来临。

就在希特勒潜心谋划夏秋攻势的同时,苏军统帅部也在积极努力为战争的下一阶段制定新的战略计划。自进入3月份以来,苏德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平静。苏军的突击力量已经几乎用尽,德军也熬过了使他们疲于奔命的恐怖的冬天。双方就像两个筋疲力尽的拳手,虎视眈眈但却都无力一下子击倒对方,因此双方的战线犬牙交错,陷入了胶着状态。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条漫长的战线突然沉寂是可怕的,它预示着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给对方致命的一击。一场更大规模的血腥厮杀,正在悄悄地酝酿着。

种种迹象表明,希特勒将在近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经过莫斯科之战的失败之后,德国人已无力对苏联发动全线进攻,因此他们可能会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向苏军展开突击。因此,准确地识破德军进攻战役的企图和进攻的方向,无疑是苏军下一步夺取主动权的关键之举。

红军的情报机关和侦察部门为最高统帅部送来了两份侦察报告。一份是红军侦察部门的情报:“从可靠渠道获悉,德军准备在东线实施坚决的进攻。进攻最初在南部战区展开,然后向北推进……春季进攻比较可靠的时间为4月中旬或5月初……”另一份是国家安全机关向国防委员会提供的报告:“德军的重要突击将在南段实施,任务是突破罗斯托夫,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推进。然后,由此向里海方向进军。德国人期望以此来获得高加索油田的石油,并最大限度地摧垮苏联人民的抵抗意志。”

这两份珍贵的情报,都极为准确地判明了德军下一步进攻的战役企图和主要突击方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份情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月3日,斯大林召集最高防务会议,商讨夏秋战役的方案。参加会议的苏军高级将领有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朱可夫大将和华西列夫斯基上将。

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首先报告冬季作战战况:“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攻势中,我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不但粉碎了德寇攻占莫斯科的阴谋,还歼灭了大约50万的德军有生力量,并将战线向前推进了200多公里。”接着,沙波什尼科夫话锋一转,就德军即将展开的夏秋攻势作了如下分析:“近来,德军在靠近莫斯科的中央阵地上,集中了大约7个师的兵力,频繁调动,并运来了大量的物资和弹药,总参谋部根据种种迹象认为,夏季作战德军将在中央战线即莫斯科方向发起攻击。”

沙波什尼科夫的这一番话,是他两天前与斯大林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在座的各方面军司令员对此也没表示异议。

德国人的一系列欺骗计划成功地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对夏季战役的战役企图和突击方向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因而苏军把大量的预备队设置在了莫斯科方向,而在德军真正的重兵突击方向则没有部署强有力的预备队。未战先输一着,这为苏军的初战失利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讨论完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接着,斯大林要求与会者谈一谈苏军的夏季战略,是被动防守还是主动进攻,以攻代守?

谈到战略问题,经验丰富的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首先发言:“近一个时期,德军已从挫折中恢复了过来。而我军在刚结束的冬季攻势中,兵力和兵器损耗过大,需要补充大量的人员和技术装备。加上天气转热,道路变干,有利于德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机动作战的优势。因此,我军在下个阶段宜采用战略防御态势,以静待变,以静制动。”

“朱可夫同志!”斯大林有点粗暴地打断他的话说,“我们确定夏季作战方案,不能太消极保守,来坐等德军的进攻。我们要在防御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破坏德国人的进攻部署,夺取战役的主动权。”

朱可夫默默地坐到座位上。斯大林环视四周,看到将领们信任而专注的目光,觉得有必要让将军们从宏观上把握这场战争。

“苏德战争现在已进入关键时期。从去年6月德军入侵到现在,德军利用突然袭击和机动作战,占领了我们许多土地,也消灭了我们许多军队。从表面上看我们败了,但从整个战局看,我们并没有败,我们在辽阔的国土上与敌人苦战,使希特勒速战速决、三个月打败我们的阴谋彻底落空了。”

此时,斯大林的脸上浮起了一丝自信的笑容:“莫斯科会战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我军在冬季战役中给敌人以很大打击,使一贯轻视我军的希特勒大为震惊。现在德国人兵力不足,士气低落,补给困难,已无力全线进攻。这正是我们主动出击,打乱敌人部署,夺取战役主动权的有利时机,因此我们要在一些方向上向德军发起进攻,争取在今年将德寇赶出我们的国土。”

听着自信而乐观的最高统帅的分析,在座的将军们都感到非常兴奋。他们满怀希望地返回自己的部队,去部署即将展开的进攻作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斯大林对形势所作的估计太过于乐观和不切实际了。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他轻率地作出先发制人的进攻决定,使苏军陷入了接踵而至的灾难当中。

噩梦首先是从克里木半岛开始的。

克里木位于黑海之滨,是高加索和顿河的南部屏障。从1941年秋天起,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国第11军团就和苏军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由于苏军一直采取坚固的防御态势,所以德军一直也没能突破苏军的防线。随着苏军作战方针的调整,坚守刻赤半岛的苏军竟放弃原有的完备的防御体系,而对正面德军摆开了进攻的架势。这使一向擅长机动作战的曼施坦因觅得了千载难逢的良机。1942年5月,他先在克里木半岛的北部虚晃一枪,迫使苏军预备队留在了北方,随后他突然挥兵南下,向刻赤半岛上的苏军发起了狂攻。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德军坦克轻而易举地就突破了苏军仓促建立起来的防御阵地,一举围歼了克里木半岛上的苏军集团,并乘胜占领了苏军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克里木一役,苏军的克里木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3个集团军、1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和4个独立装甲旅的强大兵力,竟然在德军的突击面前一触即溃,毫无作为,仅被俘人员就超过了17万人,物资装备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几乎与此同时,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也遭到了重大挫折。

5月12日,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的指挥下,向哈尔科夫地区的德军发起了进攻,希望能一战解放乌克兰这个最大的工业中心。

开战之初,苏军的进展还算顺利,仅用三天就突破了德军防线,并向前推进了50公里。但随着德军几个重兵集团的纷纷赶到,战场局势发生了可怕的逆转。

其实,在1942年的春夏之交,希特勒的最大愿望就是和斯大林在南线决战,只要苏军敢打就行。一旦苏军脱离自己的阵地,就给机动快速的德军对其实施分割围歼创造了条件。所以希特勒一见苏军进攻,马上就调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和克莱斯特军团对其实施反包围。苦战数日的苏军西南方面军骤遇强敌,陷入了可怕的混乱之中。结果,苏军第6、第9和第57集团军数十万将士遭到合围,24万红军将士被俘,数万人牺牲,三位集团军司令也壮烈殉国。

克里木和哈尔科夫战役的失利,终于使斯大林对德军的实力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以现有苏军的战斗力,还不足以和身经百战的德军打进攻战,明智的选择还是防御,以大纵深的梯次防御来消耗德军的实力。这是用血换来的宝贵经验。

可以说,克里木之战和哈尔科夫之战是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前奏曲。由于斯大林的盲目乐观和轻敌,使希特勒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苏军在莫斯科之战中所夺得的战场主动权,又一次宣告易手,回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对战争进程有着“天才般直觉”的希特勒,充分看到了这一大好时机,一声令下,纳粹德国的装甲劲旅在苏德战场的南线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6月28日,德军最精锐的第6军团在保卢斯将军的指挥下,挥兵直取斯大林格勒,一场震惊世界的血腥搏杀拉开了序幕。

1942年7月,熊熊战火燃烧到了美丽的伏尔加河畔。

在平坦、广袤的顿河平原上,成千上万的德军坦克轰鸣着向前奔驰,履带无情地碾碎了俄罗斯人民平静的生活。一时间,德军途经过的村镇和田野似末日来临一般,熊熊烈焰吞没了房屋、财产和人群,尸横遍野,满目疮痍。整个空中充满了鲜血、死亡和痛苦的气息。

凶神恶煞般的德军坦克轻而易举地就冲垮了苏军西南战区匆匆建立起来的层层防线。这里没有高山峻岭,没有江河森林,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无疑给极擅机动作战的德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战场环境,凶猛的纳粹铁骑很快就抵达了顿河,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更是一马当先,兵锋直指斯大林格勒。

千百年奔腾不息的伏尔加河,此刻似乎正在叹息,在呻吟,它在为斯大林格勒担忧,在为俄罗斯民族的命运担忧。

翻开地图看顿河和伏尔加河,你就会觉得这两条河的形状很奇怪,就像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在写“X”时没有把左右两笔相切一样,结果使它们的形状看上去更像一个“儿”字。左边一画是顿河,注入亚速海;右边一画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而斯大林格勒,就位于伏尔加河拐角处的左边。

自6月28日德军在南线发动总攻以来,苏军的顽强防御除了付出重大牺牲之外,几乎没有起到迟滞敌军的作用。在顿河的大河湾一带,仅德国的第6集团军就俘虏苏军5万多人,摧毁或缴获坦克400多辆,火炮800多门,而血洒沙场的苏军将士更是数以万计。

强大的德军突击集群兵临顿河河边,一旦他们渡过顿河,斯大林格勒将失去唯一的一道前沿屏障,赤裸地袒露在德军的面前。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场形势,斯大林由原来的乐观、自信变得失望和沮丧起来。他不明白在冬季节节败退的德军何以突然焕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他为自己没能正确地判断出希特勒的主要进攻方向而痛悔。哈尔科夫和克里木半岛的惨败,使他对德军的战斗力和苏军的真实情况有了一个客观的清醒的认识。现在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到了和德国人拼死一战的时候了。他断然决定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将莫斯科方向的预备队火速南调。

于是,一道道命令急如星火地从克里姆林宫发往苏联各地。

7月4日,第5预备集团军司令员接到命令:“集团军主力火速进抵顿河东岸,其任务是固守顿河东岸,无论如何不许让德军渡过顿河。”

7月9日,驻扎图拉集训的一支后备军被紧急改编为第64集团军,司令员瓦西里?崔可夫中将奉命率领该部驰援斯大林格勒。

7月11日,第62集团军接到命令,要求部署在斯大林格勒市区的该集团军火速前出至该市接近地,在城市的外围设置防线。

7月12日,苏军统帅部发出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命令,下辖第62、63、64集团军和原属西南方面军的第21集团军及第8航空兵集团军。司令员由原西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担任,任务是固守顿河沿岸从巴甫洛夫斯克到库尔莫亚斯卡亚约五百公里长的防线。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宣布斯大林格勒进入战争状态。

就在斯大林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准备在顿河沿岸殊死一战时,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也在兵力部署和突击方向上作了调整。

为了抢在苏联预备集团军到来之前渡过顿河,拿下斯大林格勒,保卢斯拟将第6集团军划分为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北部集群由坦克第18军和步兵第8军组成,由佩列拉佐夫斯基地域发起进攻,然后沿顿河西岸向卡拉奇方向进攻。南部集群由坦克第24军和步兵第51军组成,从奥勃利夫斯卡亚地域发动进攻,然后也沿顿河西岸向卡拉奇方向突击。两个集群要在进攻中合围歼灭在顿河大河湾的残余苏军主力,强渡顿河,直取斯大林格勒。

连日来,由于战事出奇的顺利,使得保卢斯上将一直处于兴奋之中。这位文质彬彬但有时显得优柔寡断的陆军上将,近来一直沉浸在哈尔科夫的巨大胜利给他带来的喜悦之中。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们就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把苏军的第62集团军包围在了顿河弯曲部。现在,距斯大林格勒只有150公里了,胜利似乎指日可待。保卢斯联想到此,禁不住心花怒放,他突然觉得,顿河大草原上的夏日风光远比普鲁士森林的景色让人心驰神往。

顿河大河湾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战开始时,德军掌握着兵力优势和战场主动权,但随着大批苏军援兵的到来,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搏杀终于开始了。

苏军第62集团军的步兵192师第676团首先和德军交火。面对成群的坦克,苏军将士们仅凭手中的轻武器艰苦奋战,他们击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由于部署时间仓促,苏军来不及构筑较为完备的工事,也很难有效地利用河流沟谷等天然屏障,所以部队完全暴露在德军的空中和地面火力之下。坚决抵抗了两天,在给进攻德军以重大杀伤之后,勇士们退到了第二道防线。

7月23日,近卫步兵第33师的四位反坦克枪手,用自己的英勇斗志和出色战绩轰动了整个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彼得?博洛托、格里高利?萨莫伊洛夫、亚历山大?别利科夫和伊万?阿列伊尼科夫四人所在的排奉命据守一个小山冈,残酷的战斗还没结束,就只剩下他们四人,但四位英雄决心绝不后退半步,要在山冈上和德军战斗到底。

忽然,阵地前方烟尘大起,接着坦克的隆隆声也由远而近,急驶而来。八只眼睛一齐望过去,数着慢慢爬过来的坦克。

“30辆,”别利科夫最先数完,然后沉着地说,“怎么样,弟兄们?干吧!一个人7辆,剩下的两辆大家一起打!”

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四位勇士心中有点害怕。但他们仍然不动声色,默默地等待着坦克的靠近。接近高地边缘,德军坦克摆开战斗队形,开始向山冈冲击。也许是没有想到阵地上还有活着的苏军士兵,所以德军坦克兵肆无忌惮地打开坦克盖子,纷纷把身子探了出来。就在德军坦克爬到距苏军阵地不到一百米时,四位勇士手中的反坦克枪开火了。随着几声清脆的枪声,四辆德军坦克就被打得冒了浓烟,瘫倒在阵地的前沿。剩下的其他坦克慌忙调整队形,向勇士们据守的战壕猛冲。但四位战士弹无虚发,转眼间,又有十辆坦克燃起了冲天的大火。其余的德军坦克见势不妙,慌忙掉头逃跑,四位勇士沉着冷静地打退了德军的进攻。

一直坚持到24日夜,占有兵力和火力绝对优势的德军终于突入了苏军第62集团军的防御纵深,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混战。德军坦克集团和摩托化步兵仗着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空中火力掩护步步推进,苏军依靠顽强的战斗精神殊死抵抗。几乎每一个村庄都经过反复的争夺,每一个高地都几易其手。双方就像两个扭打在一起的摔跤手,也不讲究什么战术原则,死死地缠在了一起。

就在攻防双方胶着在一起时,德军北部集群突然调来了援军。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使得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苏军防线更加岌岌可危,第62集团军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经过激战,德军突破了苏军的正面防线,在卡拉奇以北20公里处的卡缅斯基地区渡过了顿河,然后迅速向南卷击,从北面完成了对第62集团军的合围。生死关头,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员科尔帕克奇少将传令全军:各部必须坚守自己的阵地,努力抗击和消灭进攻之敌,誓与阵地共存亡。

在第62集团军顽强抗击德军进攻的同时,第64集团军也在司令员崔可夫中将的率领下,与德军第6集团军的南部集群展开浴血搏杀。

第64集团军是一支刚刚组建不久的预备兵团,从士兵到军官几乎都没有作战经验,让他们去抵抗如狼似虎的德军坦克部队的进攻,其困难和艰苦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是匆忙间投入战斗的,所以在进入阵地时,第64集团军各师几乎都没有重型反坦克武器。官兵们不得不在光秃秃的小山和空荡荡的平地上筑起“血肉长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手中的各种轻武器来迎击德军的坦克。经过三天惨烈的搏杀,苏军两个师的防御阵地被突破,崔可夫不得不将剩余部队撤至顿河左岸,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随着德军南北两个集群的突击,德军的战役企图也越来越明显,就是要采取两翼突破纵深包围的战术,在顿河大河湾地区围歼背水一战的苏军第62、64两个集团军,之后乘胜渡过顿河,争取“在行进间攻占斯大林格勒”。

面对岌岌可危的战场形势,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忧心如焚。德军已进抵顿河沿岸,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已遥遥在望,苏军已经无路可退了。必须向全体红军战士说明,此战关系到俄罗斯民族的生死存亡,必须和进攻的德寇血战到底。

7月28日,就在顿河一线两军浴血拼杀时,斯大林以国防委员会主席和苏军最高统帅的名义向全军下发了著名的“致红军全体战斗人员的第227号命令”。这份命令首次提出了一个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最响亮的口号:“绝不准后退一步!”

斯大林在命令中指出:

从现在起,我们每放弃一寸土地,都将极大地加强敌人的优势,极大地削弱我们的防御,削弱我们的祖国。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诸如“我们还可以无休止地退下去”,“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粮食取之不尽”之类的论调。这种论调是自欺欺人的,是有害的,是错误的。它会削弱我们的斗志而助长敌人的气焰。……因此,该是停止退却的时候了。

是的,绝不准后退一步!

这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口号。我们必须坚守每一块阵地,坚守每一寸苏联领土,尽最大努力去保卫它,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今后,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没有上级的指示,绝对不许后退一步。这一要求,应该成为每一个指挥员、红军战士和政治工作者的铁的纪律和法规。

……

同类推荐
  • 羊台烽火

    羊台烽火

    一支孤悬敌后的武装,历尽曲折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高擎救亡旗帜,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
  • 海昨天退去

    海昨天退去

    是一部获得1988年全国文学新人奖的长篇小说,是当时部队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诗性的情绪和理性的力量此时以一种狂暴的混合颠覆了以往人们们对于崇高和英雄的认知,自然与人的撕裂以真实而荒诞的存在,呈现了不可弥合的残酷事实。一个格拉(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工程团要以最快速度穿越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和拉萨谷地,建成一条直通天国的成品油输油管线。部队刚到唐古拉山兵站就有人死于高原反应,而相距兵站只有三百多米远的一处墓地已经排列了五十二座坟堆,地处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地无情地淘汰着人类最为强硬的生命,输油管线工程团在这片鸿蒙大地上边走边送葬。
  • 张一真

    张一真

    张一真,群像中的一员,这群人有好有坏,当面对残暴的强敌,当家园被毁,当亲人被杀,当死亡的阴影时时笼罩在心头,他们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张一真们面对强敌,用他们的胆略智慧演绎可歌可泣的人生。
  • 玉溪兽狱

    玉溪兽狱

    兽族大举进攻人族,人族危机,兽族大军打到玉溪关城下,镇守玉溪关的是第三大队。可是就在兽族进攻的前一天,洛风的·兄弟却背叛了,洛风坚守玉溪关半个月,直到援军到来。
  • 雪色青春

    雪色青春

    90年代,一名一脚快要踏入“社会支流”的半颓废青年,无意中走上了从军路,从此,他在一无“靠山”二无钱财的情况下,一步步打拼,风险与机遇交织,失望与希望并存,嗑嗑碰碰中他从军中菜鸟变成“行家里手”,一路的艰辛里,坚毅与志向比肩,幽默与笑声齐飞……
热门推荐
  • 青丝灯

    青丝灯

    希世珍为了完成千湖尊的嘱托,孤身一人进入黄陵,但她遇到了她最不想见到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擦去心灵的尘土

    擦去心灵的尘土

    本书教育人们怎么在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时,应该拥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并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梦化仙

    一梦化仙

    不甘平凡誓要脱颖于芸芸众生,逆天而行也要叫天地顺我
  • 总裁的娇妻养成记

    总裁的娇妻养成记

    无神冷扊一只手握着尹千黛的手另一只摸着她的一本正经的道“我这是在纠正你写字的姿势”尹千黛一脸不情愿的道“我要是收了你,家里还要多做一个人的饭”无神冷扊慷慨的道“以后家里的饭我包了”尹千黛又道“我现在有个习惯时不时地就想练练手可又怕伤到自己,这可怎么办?”无神冷扊为难的道“我可以给你当免费的人体试炼”尹千黛又一脸纠结得道“可是追我的那些人我不舍的他们伤心,不然接过来一起住吧”无神冷扊忍无可忍的将尹千黛扑倒咬牙切齿的道“想得美,孩子都有了,我现在就给你办了”……
  • 关门放兔子

    关门放兔子

    一次意外,罗杰不小心穿越到了星宇大陆。这里是一个修仙大陆。虽然罗杰也拥有了小说里的金手指“系统”,可是也抵挡不了回家的诱惑。然而,第一次出宗历练便抓了一只灵兔。不紧能吃,还咬人。每次罗杰跟人打架,这兔子总是第一个上。这让罗杰既感动又无奈。感动的是这兔子够义气,无奈的是这丫太能吃了!而且惹祸能力强的可怕,最终罗杰被迫遭到大批高手追杀。我们且看罗杰与这兔子是如何祸害整个修真界……
  • 宇宙超能

    宇宙超能

    公元2036年,曾经炒的沸沸扬扬的玛雅预言“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世界末日“成真。一颗神秘的小行星骤然出现在了太阳系中,并且快速地向着地球撞击而来。人类度过危机之后,发现空气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元素,,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吸入了这种神秘元素之后产生了变异,同时人类也加快了进化的速度。人的力量、速度、乃至生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甚至通过锻炼还可以不断地提高,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从此,超能诞生!
  • 死神之回归之路

    死神之回归之路

    人死在了日本,怎么办?当然是回家了!!不管经过多少年,历经多少险,一定要回家!
  • 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本书在情商的理论基础上,精炼出一套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法。透过阅读,将大大地提升你的情商指数,获得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