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4100000033

第33章 凯塞林山口——“大红一师”永远的伤 口(2)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出色的、富有想象力的计划。隆美尔的进攻目标,首先指向了在他看来宛如在阅兵场里操练一般昂首阔步、趾高气扬地来到北非的美国人。他们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和战斗力,被那些被俘的英法军官讥称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在战场上的糟糕表现有目共睹,这使得他们在整个战争中都声名狼藉。

2月14日,德军首先向美军步1师和装1师联合防守的卡塞拉山和勒少达山一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尖声怪叫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凶狠的德军第10装甲师一马当先,首先向美军掩杀过来。德国空军的“黑色天使”们,让孤陋寡闻的美国大兵们首次尝到了俯冲式轰炸的滋味。借着炸弹所扬起的巨大沙暴,德军坦克气势汹汹地压向卡塞拉山和勒少达山之间的一个小村庄。同时,另一个凶悍的德军第21装甲师,也从另一个方向朝这个小村落杀来。

战至上午10时,困守两座小山头的美军步1师一部被德军的坦克集群包围。在德国人凶猛的火力和突击面前,昔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步1师官兵惊慌失措,只能拼命躲在战壕里,用惊恐的双眼注视着山下正在进行着的坦克大搏斗。

很快,美国人的坦克被打得溃不成军,变成了一堆堆燃烧的废铁。支援坦克部队的炮兵部队没想到自己的坦克失败得这样快,他们只好失魂落魄地扔掉大炮,拼命逃向由步1师的步兵们据守的两个山顶。

夜幕降临之后,美军不得不撤出了小村庄。第二天,不堪失败的美2军军长弗雷登达尔决心发动一次反击,以夺回小村落,并拯救出被围困于两个山头上的2500名美军官兵。

2月15日中午刚过,美军装1师的詹姆斯?阿尔格中校率领他的坦克营,列队直扑已被德军占领的小村落,试图为美军洗刷昨日的耻辱。狡猾的德国人看出了美国人的企图,他们布下一个圈套,让美军的坦克几乎不受任何阻挠地接近了自己的阵地。当美国人正在为自己的顺利推进而沾沾自喜时,德国人的大炮开始对他们进行劈天盖地的猛烈打击,同时,“斯图卡”飞机也呼啸着霹雳临空,对美军进行狂轰滥炸。面对突然而至的猛烈打击,美国兵惊慌失措,当他们意识到德军正在对他们进行两面夹击时,一切都太晚了。阿尔格中校的坦克被击毁,他本人则被生擒活捉。中了圈套的美军坦克虽然顽强抵抗,但在和“虎”式坦克面对面的对射中,它们能逃脱厄运的不多。战至最后,只有4辆美军坦克设法逃脱了德国人的魔掌,阿尔格营的其余坦克则全军覆没。此战,美军共损失了15名军官、298名坦克手和50辆坦克。

救援行动的惨败,使得弗雷登达尔将军悲哀地意识到:任何一种类似的救援行动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为了不再做无谓的牺牲,他只得派出一架飞机,向被困于两个山头上的孤立无援的步1师官兵发出信息,告诉他们可以自行突围。

2月16日深夜,借着浓浓夜色的掩护,美军上校托马斯?D?德雷克和他的1600名部下开始了悄悄的突围。他们很顺利地爬下了山坡、坦克营地而没被发现。但随着黎明的到来,美国人的厄运也来了。发现了他们行动的德国兵把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德雷克临危不乱,马上指挥部下围成了一个防御圈,他站立在防御圈的中央,指挥部下猛烈地射击。不久,德国人的坦克赶到了,一辆坦克突破了防御圈,轰然扑向德雷克,坦克上的德军指挥官高喊:“上校,你投降吧!”

“见你妈的鬼去吧!”德雷克回敬道。他勇敢地转过身来,只等被碾死或被打死,但德国人的坦克在最后时刻刹住了车。美军官兵发现他们已经战败,遂明智地停止了抵抗,1600多名官兵悉数被德国人俘获。

在另一个山头上,带队的指挥官罗伯特?莫尔少校和他的900名下属比较幸运。他们只是在脱离包围圈的最后时刻才被德国人发现,黑夜里一场混战,这支900人的队伍有300人冲出了包围圈,另外600人非死即俘,全部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

遭此惨败,美国人惊恐万状,他们不得不在德国人的飞机和装甲部队的追逐之下一路狂奔,逃到了西多萨尔山脉的西坡。在这里,他们希望能站稳脚跟,重整旗鼓,挡住凶狠的德国军队对他们的追击。

在横穿整个西多萨尔山脉的众多隘口中,有一个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凯塞林山口。它是通向阿尔及利亚和特贝莎城的必经之路,而特贝莎城又是盟军至关重要的通信和供应基地。如果隆美尔打下凯塞林山口,他可以向西直下阿尔及利亚海岸。如果那样的话,盟军必将会面临着全线溃退的危险局面。

弗雷登达尔显然也看到了凯塞林山口的价值,他确信德国人会在这里发动一场进攻。为了应付这次几乎是注定了的进攻,弗雷登达尔依然把他的“大红一师”放在了山口的两侧。上回交手,措手不及的艾伦吃了大苦头,这一次他吵着要教训德国人,一雪前耻。

为了狠狠地教训德国人,艾伦决定利用凯塞林山口的葫芦状地形,给德国人来一个“关门打狗,有去无回”。没料想,狡猾的德国人识破了他的计策,他们派出精干的小分队,令人难以置信地攀上悬崖,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美国人的屁股后面。很快,美国人的一线阵地便宣告瓦解,数百名士兵成了俘虏。

德国小分队这种神出鬼没的袭击行动,给凯塞林山口一线的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任艾伦和罗斯福怎么叫骂都无济于事,步1师官兵的神经几乎让德国人给摧垮了。

2月20日,隆美尔集结了更大的力量,对凯塞林山口瓶颈之处的“瓶盖”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久经战阵的德军第10、第21两个装甲师的坦克,排成严密的战斗队形滚滚向前,新式的6管“奈比威尔费”火箭炮,倾泻着骇人的炮火,火箭弹所发出的那种刺耳尖锐的呼啸声,把步1师的官兵们吓得面如土色,慌作一团。

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之后,一波又一波的德国军队排山倒海般地踏过生长在平地上的一簇簇雏菊和红色的罂粟,向美军阵地发起了集团冲锋。步1师的官兵们也不含糊,在可怕的炮火轰击中清醒过来之后拼命地进行抵抗,无奈,德国人的作战经验太丰富了,他们以小群多路的攻击战术,充分利用地形,交替掩护,分散跃进,很快就逼近了美军的阵地前沿,并相继突破了美军的数道防线。战至下午4时30分,德国人终于突破了隘口的瓶颈地段,把防守这一地域的美军彻底打垮了。

隆美尔站在隘口旁的山坡上,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的士兵们潮水般地冲过隘口,涌向盆地,沿着通向特贝莎的公路滚滚向前。他知道,深入盟军腹地的坦途已经扫清,虽然盟军在附近还有强大的力量,但他觉得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追着美军的屁股一直打到阿尔及利亚海岸。

艾伦和他的“大红一师”这一仗可真败得有点窝囊,还没等拉开架势开打呢,德国人就气势汹汹地冲上来了。没办法,只好仓皇抵挡一阵,夺路狂奔。这一仗,美军损失了3600多人、98辆坦克和57辆半履带车,德国人竟然一口气对他们追杀了150公里。大名鼎鼎的步1师,踏上非洲大陆之后两战皆北,损兵折将5000多人。尤其是凯塞林山口一战,不仅损失了3000多人,而且让德国人撵着屁股追杀,丢盔弃甲,好不狼狈。气得艾伦对着他的手下们大吼:“谁也不要和我谈什么他妈的凯塞林山口!”

德国军队打开凯塞林山口的通道,让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盟军司令部大为恐慌。为了防止在平原地区堆积如山的物资被德国人缴获,美国人一边调集兵力向凯塞林山口集结,以迟滞隆美尔的推进,一边大肆焚烧和破坏自己的军用物资,为自己的大踏步溃退做准备。就在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地准备撤退时,出人意料的是,隆美尔突然停止了进攻,并在一夜之间把他的部队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下的凯塞林山口撤走了。

隆美尔的反常举动,让劫后余生的盟军将领们既感到喜出望外,又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隆美尔是让美国人雄厚、丰富的战争物资吓住了。凯塞林山口之战后,他曾专门抽出时间察看了所缴获的美军器械:成群的坦克、卡车、火炮、士兵输送车和各类火器。他对美军供给和装备的充足以及提供给美军官兵的日用品的丰富程度,感到非常惊异。相比之下,他自己的部队已寒碜到只剩下一天的弹药储量和仅够吃6天的食物,他的汽油储量也只能够所有车辆跑120英里的路程。这种强烈的对比,使隆美尔产生了对盟军反攻的恐惧感和对盟军充足的后勤供应的自卑感。这两种感觉促使他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德国军队要想保住这次战斗的胜果,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撤退。

2月23日,即隆美尔拿下凯塞林山口的第三天,他指挥所部飘然而去,把一个布满了车辆残骸、弹坑和地雷的凯塞林山口,还给了惊魂未定的美国人。

美国第2军在北非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引起了盟军司令部里的一片指责。一位曾经目睹过弗雷登达尔所作所为的哈尔曼少将,曾经委婉地劝告艾森豪威尔:“凌驾于可怜的弗雷登达尔之上的是隆美尔和最新样式的坦克战。”盟军驻突尼斯的地面部队总司令、风度翩翩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说得更具外交辞令:“我相信你一定有了比那一帮人更出色的人选。”

毫无疑问,大家把攻击的矛头都对向了那位倒霉的美2军军长——弗雷登达尔中将。他的临阵胆怯和优柔寡断也令艾森豪威尔感到无法容忍。尤其是他派往第2军的私人代表布莱德雷回来向他报告了第2军所发生的一切之后,更加坚定了艾森豪威尔撤换弗雷登达尔的决心。第2军几乎所有的师长都认为军长弗雷登达尔性情古怪,遇事急躁,极不称职。第2军的糟糕表现,实际上就是弗雷登达尔指挥无能的直接表现。

当美军第2军在突尼斯遭到隆美尔的猛揍时,巴顿正在卡萨布兰卡的总督府里无所事事。这个天生好斗的战将,无时无刻不在为前线的局势担忧。在听说第2军失利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求战心切的强烈愿望,直接来到了阿尔及尔的盟军司令部,准备向艾克打探一下有没有什么事可供他做。不巧,艾森豪威尔已上了前线,总司令的海军副官布彻中校接待了他,并为他安排好了舒适的吃住。在晚饭之后,一直渴望着在北非战场上一显身手的巴顿借着酒劲,向年轻的后生小辈布彻中校谈起了他的宏伟抱负:“我们一抵达北非,我就看出隆美尔将在突尼斯发动攻势。我盼望着与那个厉害的杂种厮杀一场。我花了多年的时间磨炼自己,准备对付这个家伙。对他的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研究了他的每一个战役,自认为对他了如指掌。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追杀他一阵,然后在战场上亲自找到他,并亲手把他击毙。”

看着专心致志地聆听自己讲话的布彻中校,巴顿忽然有了一种一吐苦衷的愿望。他喷着浓浓的烟雾,接着谈道:“我希望艾克能派我到突尼斯去对付他。选择我是合乎逻辑的,这不仅是因为我具备担当这项工作的能力,而且还出于单纯的军事原因。各种迹象表明,隆美尔的到来必有些装甲部队随行,不管你怎么说,我认为我是美国军队中最最优秀的装甲战士。所以你不难看出,当艾克把这一职务交给劳埃德?弗雷登达尔时,我真是心如刀割。此外,那些说话拐弯抹角的英国兵是摆布不了我的。我可以顶住那个狗娘养的安德林(英国将领)。”

乖巧的布彻中校对巴顿的心情表示了有限度的理解和同情。他斟词酌句地对巴顿说:“听说第2军在突尼斯的表现很糟糕,弗雷登达尔将军似乎也不太受大家欢迎。不管怎么说,将军,我觉得您的机会似乎来了。”

一番话把巴顿说得笑逐颜开。

事实上,一直到了3月4日,艾森豪威尔才真正下定决心把弗雷登达尔调离第2军,并把这一职务交给了早已跃跃欲试的巴顿,同时,艾森豪威尔还把自己所信任的布莱德雷也调到了第2军,出任巴顿的副军长。在向这两位感情一向不错的搭档交代任务时,艾森豪威尔一语概括:“你们要把第2军带入战斗竞技状态。”

巴顿是以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具有鲜明的巴顿特色的方式在第2军亮相的。在一阵阵尖锐刺耳的警笛伴奏之下,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风驰电掣一般驶来了一队装甲侦察车和架着机枪的半履带式战车,鱼竿式的收发机天线在风中不停地摆动。在当地阿拉伯人惊恐的注视之下,车队向一块肮脏的空旷地席卷而去。在领头的那辆车上,全副武装的巴顿少将像一名古罗马的车夫那样岿然屹立,他面孔冷峻,目不斜视,下巴上紧扣着钢盔的绳带。

由于事先没有预告,因此巴顿的到来在第2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到任伊始,他发现第2军军容不整,军纪涣散,士气低落,无所事事。为了让第2军尽早地进入“战斗竞技状态”,巴顿决心有意让第2军震骇一番,使他们认识到舒服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为了让第2军那些意志薄弱、缺乏斗志的士兵们重新坚强和好斗起来,巴顿决定从军容风纪入手,让第2军全体人员都换一个新的精神面貌。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美2军的官兵们受了英国人的影响,对其传统的野战服装毫不在意。在没有战事时,他们就丢掉沉重的钢盔,只戴一顶作为钢盔衬里的小圆帽,身穿一件橄榄绿色的衬衣招摇过市。在巴顿看来,这种小圆帽已经成了第2军纪律松弛、松松垮垮的象征。于是,他炮制了一条口号:“清扫小圆帽。”为了保证自己命令的贯彻执行,巴顿还规定了着装方面的罚款制度,对那些在穿戴钢盔、绑腿和领带方面出现差错的人,他都毫不留情地予以重罚——军官50美元,士兵25美元。在巴顿看来,“一旦叫他们掏腰包,他们就会作出迅速的反应”。

巴顿的所作所为,在第2军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反感。布莱德雷写道:“巴顿到第2军三天以后,第2军的参谋人员就真的疯狂地战斗起来。不过他们不是对德国人,而是对巴顿……不管怎样,每当士兵们扎起绑腿和扣上沉重的钢盔时,他们就不能不想起现在指挥第2军的是巴顿,凯塞林战役以前的倒霉日子已经结束了,一个艰苦的新时代已经开始……尽管这些改革并没有使巴顿赢得众望,但是却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不可怀疑的印记:第2军的老板是巴顿。”

对于那个颇对自己脾胃的、能打仗又能惹祸的“大红一师”,巴顿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他着力要把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好斗的步兵师从失败的阴影中拯救出来,从而使他们变成一支坚忍不拔、勇敢善战、纪律严明的队伍。有一次,他和副军长布莱德雷一起视察步1师的阵地。当他们来到他们无所畏惧的西点校友特里?艾伦的师指挥所时,发现他们挖了许多狭长的防空掩体。在巴顿看来,挖这样的掩体是步1师丧失了进攻欲望的象征,为此他怒不可遏。他一边大步向前走,一边用轻蔑的眼光察看这些掩体,似乎那都是些胆小鬼的掩蔽所。走着走着,他忽然怪声怪气地高喊:“特里,哪一个掩体是你的?”特里?艾伦把他的掩体指给他看。巴顿大步流星走过去,掀起门帘就往里撒尿,然后蛮横地拉上门帘,向特里轻蔑地嘲笑道:“现在去用吧!没想到硬汉艾伦也让隆美尔那狗崽子吓破了胆。”

在场的人目睹了巴顿这一缺乏修养的、兵痞式的举动,个个目瞪口呆。

巴顿不仅用一系列严厉的整训来让第2军恢复秩序和纪律,而且还到每一个部队去进行杀气腾腾的,甚至有点是虚张声势的演说,借以让士兵们恢复信心。他的演说充满着火药味和血淋淋的描述:“我们不仅要把那些狗娘养的德国人打死,而且还要掏出他们的五脏六腑,用这些玩意儿给我们的坦克当润滑油。”

经过巴顿卓有成效的努力,第2军终于从一支意志消沉、没有进攻和取胜欲望的乌合之众,变成了一支士气高昂、求战心切和纪律严明、极富战斗力的打击力量。

美国第2军在得到了一位性格暴烈、好斗勇猛的司令官的同时,也幸运地得到了一批美国最新式的“谢尔曼”式坦克。在以往的战斗中,美国的M3型坦克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其原因除了自身的装甲厚度较薄外,主要是火炮的口径相差太大。美国M3的坦克炮口径为37毫米,而德国“虎”式坦克的坦克炮口径是88毫米。为了弥补这种坦克火力上的巨大差距,美国人在新式的“谢尔曼”式坦克上也配备了大口径的坦克炮。

没过多久,士气高昂、装备改善的第2军迎来了让他们大显身手和一雪前耻的机会。根据盟军总部的作战计划,蒙哥马利将在突尼斯东部的德军马特雷防线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一举击败隆美尔。为了保证东线的进攻,盟军总部要求西线盟军也向德军发起一场牵制性进攻,目的在于分散和消耗德军的兵力。在接受任务之后,负责整个西线战地指挥的英国亚历山大将军,决心指挥包括美国第2军在内的所有部队向德军发起进攻。由于美军在第一阶段表现实在糟糕,所以亚历山大对他们能否承担得了大攻势的重任心里犯嘀咕。在当时的北非战场上是英国人当主角,实力不济同时表现也不太好的美军只能当配角。尽管巴顿对自己受到的轻视暴跳如雷,但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难堪的现实,即他和他的第2军将在一个次要方向上发动一次进攻,其目的只要把德国人吸引在那里就可以了。

3月16日夜,在一间临时充作第2军司令部的乡村教室里,巴顿召集他的全体指挥官做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在昏暗的灯光下,巴顿那番似乎预示着世界末日来临的、危言耸听的讲话,让每一位军官都感到心事重重,不寒而栗。巴顿用他那低沉沙哑的、富有磁性的声音恶狠狠地说:“先生们,明天我们就要进攻,如果我们不能获胜,那么就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

当天晚上,进攻部队就出发了。由于隆美尔已经因病离开了非洲,因此他的继任者阿尼姆上将把部队全部撤向了西多萨尔山,这就为美国人的推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最初的顺利进展,使得巴顿和他手下那帮复仇心切的官兵们几乎飘飘然起来。他们产生了一种想入非非的幻觉,觉得胜利似乎唾手可得,德国人已经被他们吓得逃之夭夭了。

穿过一个盛产枣椰的叫吉塔尔的绿洲之后,美国人那种一往无前的推进结束了。在一个巨大的生长着许多植物的河口入口,他们不得不停了下来。河谷周围山峦迭起,向东而去的公路一分为二,穿过一个狭窄的隘口之后,两条公路都转眼间消失在群山之中。这些地势险要的大山几乎完全阻断了其他河谷的进出口,因此这里成了美军向东发起进攻的唯一通道。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没有辜负上帝赐予他们的这片险要的、易守难攻的地形。他们把山隘口两侧的制高点改造成了一个个牢固的据点,并在四周埋设了地雷,铺架了铁丝网,在它们上面的悬崖顶峰,则布置着反坦克炮和各种轻重机关炮。

美军打头阵的依然是不屈不挠的步1师。这一次艾伦精明多了,他没有让他的士兵们猛打猛冲,而是先派出了一支精干的侦察小分队,去看一看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阵地有没有空子可钻。

很快,侦察小分队带回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首先,防守隘口的是意大利人,而不是比他们凶悍和顽强得多的德国人。其次,他们找到了能够爬上山顶,迂回到意军炮兵阵地后面去的山间小路。只要派出一支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攀上顶峰,拔掉敌人在隘口一侧的阵地应该不成问题。

3月20日夜,在胆大心细、忠于职守的达尔拜中校的率领下,500名生龙活虎的步1师突击队员们乘着夜色踏上了征程。由于沿途地形太复杂,因此他们不能也无法携带任何大型武器。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否完成这次大胆的冒险,将取决于偷袭、出敌不意和突然性。他们悄声无息地前进着,在一片怪石林立的山路中摸索着前进。在一轮徐徐高挂的明月的照耀下,官兵们青蓝色的枪管反射着幽幽的寒光。在攀越一处20英尺高的绝壁时,部队的进展缓慢到了爬的程度,武器装备必须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才能送上悬崖。快到天亮的时候,突击部队终于登上了险峻的高山顶峰,俯身一看,意大利人的炮兵阵地就在他们脚下。

达尔拜中校一声令下,进攻打响了。突击队员们的脸用烧焦的软木涂得黑黑的,看起来古怪而可怖。他们排列成散兵队形,自上而下勇猛地冲向了还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中的意大利守军。突击队员们杀声震天,跨过一道又一道岩石,吓得一些一时还弄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意大利士兵很快就举手投降了。有些急忙操枪抵抗的意军士兵,则不是被刺刀挑死就是被枪打死。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意大利人的阵地上躺着数十具意军尸体,700多名侥幸保住性命的官兵则成了美国人的俘虏。步1师的突击队几乎没有任何伤亡便拿下了隘口一侧的山峰,这让突击队的指挥官达尔拜中校乐不可支。他恨恨地说:“好的!‘大红一师’好久没有尝到胜利的滋味了。”

他立即向师长艾伦发报:“你可以把部队派来了,道路已经扫清。”

步1师首战得胜,巴顿很高兴地看到昔日那种顽皮自信、倔强好斗的表情又出现在了步1师士兵们的脸上。他相信,只要这支部队能够焕发出它原有的斗志,德国人一定会为碰到这样的对手而感到可怕。

占领了山隘一侧的山岭,使美军有了一个牢固的立足点。但要想把敌人从屹立于隘口另一侧的山岭中清除掉,对于巴顿和他的部队来说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这道山岭,是通向加伯斯和马雷特方向道路上的“鬼门关”。血战三天,美军没有丝毫的进展。到23日拂晓时分,德国人又从马雷特防线调来了美国人的老冤家——能征惯战的第10装甲师,看来,德国打算死死地守住这个隘口,不让巴顿和他的美2军从背后威胁他们的马雷特防线。

随着第10装甲师的到来,德国人决心向美国人发起一场进攻,以清除渗入他们防御体系的美军步1师。第二天凌晨,德军第10装甲师的50辆坦克,就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形驶过了隘口的狭窄通道,气势汹汹地冲上了满是尘土的古塔尔河谷谷床,后面则紧随着一长串自行火炮和装满步兵的运输卡车。天上的“梅塞施米特”式飞机从东面的山背后蜂拥而出,也呼啸着扑向步1师的步兵掩体和炮兵阵地,进行着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

德国人的进攻气势够吓人的。巴顿在自己的前沿观察所里,用望远镜静静地注视着德国人的进攻。他打电话给特里?艾伦:“怎么样,特里?你的那些小伙子们能顶得住这些该死的德国杂种吗?”

艾伦自信地回答:“你看好吧,头儿!我还没有开打呢。‘大红一师’绝不再后退一步了!”

德国人全部冲进河谷之后,立即拉开了进攻的架势。在坦克的引导下,步兵们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地向步1师的阵地发起了狂攻。在德国人的进攻面前,艾伦和他的步1师不慌不忙,沉着应战,挫败了德国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德国人见步兵冲锋难以奏效,马上改变战术,对已暴露其防守阵地的美军一些步兵阵地和两个野战炮兵营阵地进行火力突击。这下可够美国人受的了,只见德国人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轮番向前,对着美军阵地进行杀伤力很大的直瞄射击。随着一声声巨响,许多美国士兵的尸体连同炸烂的枪械和石块一起,纷纷飞上了天空。艾伦见状,立即命令一线部队回撤,并引诱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追击。德国人不知是计,坦克集群全速冲向了横亘于河谷之中的一块干涸的河床。在那里,美军精心布设了一个伪装良好的反坦克雷场。德军坦克一冲进去,立刻感到他们走进了地狱,侥幸逃生的德军坦克惊慌失措地掉头就跑,结果又闯入了艾伦给他们准备好的大炮和反坦克炮火网。一场厮杀,德国人在河床上丢下了30多辆燃烧的坦克,其余的则惊恐万状地退了回去。

下午4点,固执而顽强的德国大军卷土重来。这一次,德军坦克依然冲锋在前,后面引导着排成散兵阵容的步兵。这一次,美国人对德军的这种步坦协同攻击早有准备。他们用反坦克炮向高速冲击的坦克射击,其他炮火则集中打击坦克后面的伴随步兵。由于平坦的河谷里没有任何的地形地物可供掩蔽和藏身,因此德国步兵在美国人的猛烈炮火之下死伤累累,遗尸遍地。躲在一处山腰上密切关注战局变化的巴顿,对德军指挥官的用兵之道不屑一顾,他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正在谋害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这是怎样一种消耗精锐之师的方式啊!”

战至黄昏,德国人伤亡惨重,却一无所得。自隆美尔离开非洲之后,非洲军团的将士们终于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在非洲正面临着可怕的失败。

昔日把步1师打得落荒而逃的德军第10装甲师,这回被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步1师打得鼻青脸肿,伤痕累累,不得不从古塔尔河谷缩了回去。这一战,是美军自北非登陆以来第一次实实在在、无可争辩地打败了凶悍的德国陆军,“大红一师”痛快淋漓地报了凯塞林山口之战的一箭之仇。

为了对付巴顿和他的第2军,德国人不得不又从马雷特防线调来了第21装甲师。看到德国人大军云集,仅仅是在此发动牵制性进攻的巴顿感到心满意足,亚历山大将军也对美2军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刮目相看。毫无疑问,他们发动这次进攻的目的圆满地达到了。

北非之战是美德两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交手,美国人先败后胜,让打遍天下罕逢敌手的德国人吃了不少苦头。但在凯塞林山口,美国人则是“结结实实地让德国人给上了一课”。那次战斗的失利,一直让步1师乃至整个美国陆军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成了他们心中一个永远的伤口。时至今日,凯塞林山口之战依然作为西点军校的一个经典战例,供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军官们研究、剖析和反省。

同类推荐
  • 我的佣兵生涯

    我的佣兵生涯

    新书《极限保卫》已发布,就在创世,欢迎新老朋友来看!
  • 零号军规

    零号军规

    他,曾经是一个军人,但是他不得已脱下了军装,从此以后,他就是一个不穿军装的军人。穿不穿军装,他的心中都有一条军规,那就是:零号军规。
  • 强国利器

    强国利器

    世界格局围绕着中国正愈演愈烈,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日本联合印度意有所指……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有效的军事策略和军事科技来和外交等一系列手段来共同应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地指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军队需要具备应对多重威胁的能力。我们不求战,但我们不惧战。本书对中国军队如何应对多重威胁、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完整地展现航母、核武器、导弹防御系统、隐身技术、天军等军事知识。对比各国最先进军事装备,分析国家的军事实力。详尽分析现代大国军事战略和世界军事格局,并从军事的角度阐述军事实力的提升对我国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 海风吹佛

    海风吹佛

    南疆硝烟刚散去的时候,十九岁的我被当领导的父亲要求去当兵,极不情愿地来到了海军却是工程兵部队。新兵连凭借小聪明赢得良好口碑,内定为团部机关兵,却被人后门顶替去农场当了一名种田的庄稼兵。好不容易调回团部却遇上裁军,又被精简到基层连队驻守海岛。面对连续的裁军和精简整编,当同年入伍的战友纷纷退伍时,选择留守军营,只为了兑现与父亲“当个好兵”的承诺,咬牙坚持在艰苦的工程兵岁月里锻炼成长,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见证了人民海军工程兵部队这支光荣之旅撤编的全过程,历经艰辛和磨难,忠实履行了一名军人的神圣使命,带着优秀士兵和党员的荣耀离开军营……
  • 特种炮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特种炮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常以身管发射武器的口径标示其大小,具有初速大、射击精度高、经济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压制敌人火力,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工事、坦克和其他技术装备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一不小心爱上你

    tfboys之一不小心爱上你

    或许两个人不因该在一起,隐约记得17岁那年我们认识了,小凯,那时我只是个高中生,我也是一为四叶草,那年在校园
  • 网游超级分身

    网游超级分身

    顾萧在《诸神》中幸运得到了无限加持卷轴,他把它用在了自己的分身技能上,于是获得了无限分身技能。顾萧就凭借这个技能,在游戏中一发不可收拾!
  • 穿越从皇子做起

    穿越从皇子做起

    一觉醒来,李元润发现自己成了大武国的七皇子。这个世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却有着骑着鹰兽的空骑士,手持巨斧的蛮人,尖耳朵的弓箭手。面对刁难自己的皇兄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封地?当他的对手们都在互相算计的时候,却发现配着枪炮的大军以兵临城下。
  • 变态大魔王

    变态大魔王

    晴空的一道蓝色闪电,让身处底层的你获得了变态的力量;兽人族中暗流汹涌,猥琐的语言穿梭在各种霸权之中;人类的目光比你们还要远,天下争霸,兽人族绝对不允许人类独占,却不知被封印的魔族这几年的养精蓄锐,尖锐的牙齿已经在磨出力量。看你变态的魔王如何坐上宝座;看你变态的大魔王如何领导众生寻求那美丽的天堂。
  • 知君此际情萧索

    知君此际情萧索

    一个王朝与一个江湖门派的纠葛,阴阳弟子的宿命波折,世家大族的跌宕起落,权谋与算计,磨难与成长。是一天一地立身,还是一人一君为尊,总归敌不过人心难测。这本书里没有太多所谓的爱情,有的只是权力之畔的算计与筹谋,这里没有真正所谓的反派,有的只是生而为人的无奈与选择。
  • 我在异世界中如何简单活下去

    我在异世界中如何简单活下去

    最近我买了个魔镜,我问它:“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最帅的人?”魔镜便回答道:“当然是您了!”我听后气的将其一把摔碎,心想:最帅的难道不是看我小说的大佬么?!本书写的是游戏管理员望江,因为一次意外来到游戏世界,在异世界里我们的望江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把古剑,而且自己居然还可以使用自己的管理权限。让我们看望江如何在异世界里生存下去,而异世界的发展也因为望江的到来发生改编。人族,兽族,精灵,还有一些消失已经的种族慢慢出现,看我们望江如何在异世界中简单的活下去。
  • 现代女修真

    现代女修真

    一代宅女王可,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一个神奇的空间从此种田修仙,就在王可以为日子就会这么悠闲下去的时候,这个世界似乎变了,修真界的人怎么都出来溜达了,还有几个向我表白!修真界慢慢显于世间,一个个以前没有出现的怪物,都一一出现,王可不得不加入苦逼的扫怪大军中。。。王可:“莫天行,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莫天行:“没有为什么只有想与不想。”陈青:“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我希望自己可以,,留在你的心中,哪怕只有一点,可儿,如果在莫天行与慕容浩之间,我宁愿你选择慕容浩,莫天行他根本不爱你,只是一时的兴趣。”王可:“不要!我都听你的,不要死!"王可:“莫天行,如果可以,我宁愿没有认识过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士梦

    道士梦

    亦梦亦醒,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是梦,是醒。孤独的主角,经历一番别样的体验。惊心动魄...
  • 蓬莱商陆传

    蓬莱商陆传

    六界分定已久,人界灵气日渐稀薄,盛极一时的修仙门派凋零陨落,只剩蜀山、蓬莱、南海三派苦苦支撑。一位少年于蓬莱横空出世,他将经历什么?内忧外患之下,他能否重振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