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400000019

第19章 展“两个舌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人,除了讲母语,还掌握一两种其他民族语言,水平高者,语音纯正、交流自如,将语言天赋发挥到极致。因为语言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种人通常都很受人尊敬,民间还有一个雅号:“两个舌头”。

第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父亲。父亲没上过一天学,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睁眼瞎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超强的语言交际能力。维吾尔族街坊闹纠纷,父亲责无旁贷,将双方当事人请到家,茶饭供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话说上一箩筐,直到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好。

家乡地处半农半牧丘陵地带,沟谷种田,山上放牧,到了羊群转场,山里的牧民就像走亲戚,到我家坐一坐、聊一聊。父亲忙前忙后,一边嘱咐母亲准备好吃的,一边让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仿佛多年不见的亲弟兄拉家常。一个哈萨克族,一个维吾尔族,炕上盘腿一坐就是几小时,没有一点语言障碍,全因父亲精通哈萨克语的缘故。

家乡汉族和回族人口居多,维吾尔族处于少数,然而父亲先是生产大队长,后来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几年,除去正直的人品和一腔热情,最关键是他极强的汉语水平。我曾听父亲打过这样的比方:鸟有了翅膀才飞得高,车有了轮子才跑得远,人要是多一个舌头,就等于多了一份财富。如今父亲已经过世多年,但每每遇到老街坊,总有人竖起大拇指对我说:“热合曼书记,可真是一个好人啊!”

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就发现周边不少人有“两个舌头”,有的擅长维(维吾尔语)译汉(汉语),有的拿手汉(汉语)译哈(哈萨克语),更有甚者兼而有之,一人会说三种语言,是真正的语言天才。有个教育界朋友,多才多艺、随机应变,因经常出色主持文娱活动,人称“模范主持”。

“模范主持”最大的本事,还是体现在对不同语言的准确把握上。记得一次野外联欢,各族师生黑压压一片,朋友再次被推上主持位置。只见他随手将本杂志卷成话筒状,即兴来了段开场白:“我兄妹一样亲爱的老师们,我鲜花一样漂亮的同学们,你们看: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啊飘,就像我的心跳啊跳,不是我肚子没有真金子,就害怕大家看够了还说No。”朋友先是右手抚胸,继而摇摇手,一脸委屈的样子,惹得四周笑声一片。

“模范主持”是哈萨克族,开场白则是讲汉语,明显带有夸张色彩,尤其那个英语单词,一开始就营造了轻松气氛。就像现在一些明星主持,动辄要反串角色一样,朋友也一专多能,唱歌跳舞,毫不逊色。

就以唱歌为例,朋友除了熟知《天鹅之歌》和《燕子》等哈萨克族经典歌曲,对其他语种优秀曲目也情有独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张口就来。一个偶然机会,我见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手打拍子哼唱着,走过去一瞧,发现他对着日记本在练歌。日记本已显陈旧,除了工作日记,就是抄录的一大堆歌词,各民族都有,有些歌词还做了注音和眉批,密密麻麻、杂乱无章,只有他自己看得懂。

他用维吾尔语演绎《达坂城姑娘》,发音纯正、地道不说,感情也真挚、炽热,仿佛自己就是如痴如醉的情郎,哪怕千年等一回也在所不惜;而蒙古族《祝酒歌》,也是“模范主持”的保留节目,多亏他有一副金嗓子,淳厚高亢,让“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的深情厚谊,连同婉转、悠扬的曲调,长久在人的心头萦绕、回荡。最精彩的是他演唱京剧《红灯记》,尽显李玉和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尤其是那句经典台词“谢谢妈”从“模范主持”嘴里说出,别有韵味。

90年代初,我刚到县上工作,经常下乡,一天来到一个牧业乡,适逢乡上研究牧业生产,乡机关和村队干部都在场,几乎都是民族干部,清一色哈萨克语,大家争先恐后发言,气氛热烈。

等到一个汉族干部发言,我还以为要用翻译,不曾想,他一张口我就目瞪口呆了,不折不扣的哈萨克语,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丝毫不亚于先前的发言者。如果“只闻其声,不观其貌”,你很可能把他当成哈萨克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他身上得到充分印证。

后来这位朋友从一名普通科员,提任到领导岗位,就隔三差五跑城里,不是争取资金,就是报告乡上近期工作,尽最大可能解决实际问题。虽说职务发生变化,但衣着打扮依旧如故,风尘仆仆、不修边幅,所不同的,就是腋下多了个黑色公文包,遇上开会和研究工作,就掏出本子快速记录,仔细留意一下,多为由右至左的哈萨克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朋友打小生活在牧区,与哈萨克族朝夕相处几十年,耳濡目染中,不仅练就一口标准纯正的民族语言,就连生活习惯也入乡随俗,与当地人水乳相融。就拿最常见、也最典型的“刀削肉”而言,足见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功力。一盘手抓肉,刚从锅中捞出,香气四溢,也灼烫难挨,手难得靠近。就见朋友挽袖洗手,随后习惯性跪坐在盘子前,挑上一块肉,熟练麻利地削了起来。肉烫刀子又快,刀削肉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不是手烫得扔了肉,就是“东一棒子、西一榔头”,削不下完整一块肉。而朋友则不停翻转着手中肉块,刀子不紧不慢依次削着肉,大小匀称、肥瘦搭配,吃在嘴里,美在心头。

吃肉的过程,也是倾心交流的过程,就听“科斯塔克”(村子)、“赛木雅”(家庭)、“焦耳斯帕”(计划)和“都如斯”(在理)之类日常生活用语,就那么自然随意从朋友口中一一道出,让餐桌充满温馨。

接触的人多了,遇到的奇闻趣事就不少,譬如最近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翻阅材料,随着一声敲门,径直走进来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六十出头,戴一顶黑礼帽,人还未到跟前,两只手先伸了过来,这显然是维吾尔族见面礼,我就急忙起身和来者握手、寒暄、让座,并很快断定他是个回族。

然而他一开口,则完全像是一个维吾尔族,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忘词的意思,滔滔不绝、谈笑风生,而且带有明显的喀什噶尔口音。原来他是父亲生前一个朋友的亲戚,因为工龄计算问题,打听到我,前来进行政策咨询。

“水流走了石头在,奥斯曼褪了眉毛在。”说起早年的一段工作经历,长者精准地用了一句维吾尔族谚语,我就有些惊诧。“阿卡是乌鲁木齐人,说话咋是喀什口音?”我问他。“父母是莎车人,而我在喀什生活了半辈子,如今黄土都快埋身子了,口音当然变不过来了。”长者证实了我的判断。

维吾尔语分为三个方言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其中中心方言分布最广,东起哈密,西至伊犁,南抵喀什。方言的差别主要是语音和词汇,譬如吐(吐鲁番)鄯(鄯善)托(托克逊)一带发音有些直和硬,而和田地区发音则带拐弯,仿佛唱歌一样,非常动听。

今年八月我们去了一趟和田,期间结识一个刘姓汉族同行,不但维吾尔语说得好,一口和田腔,即便是说汉语,也带着那么一点拐弯调,用老刘的话说,“同饮一河水,习惯成自然”,耐人寻味。

艾得莱斯和地毯是和田一大特色,前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是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穿在身上尽显柔软、轻盈和飘逸之风采;后者历史悠久、图案别致,每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不可或缺,或挂在墙上、或铺在地上,就如当地谚语所说,“天上有多少云彩,和田有多少地毯”,不但美观,也很实用,如果不亲临现场切身体验,就算白来一趟和田,遗憾得很。

我们就在老刘的引领下,先后实地参观了艾得莱斯绸制造工艺和地毯生产过程。老刘是这里的常客,不断和熟人打着招呼,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态,给人亲近感。更多的时候都是老刘在介绍,一边介绍,一边时不时停下来,征询一下劳作者的意见。“套格日么,哈塔?”他说,意思是问自己说的对不对,依旧拐着长长的弯。劳作者就笑嘻嘻连声回答说:“套格日,套格日”。

艾德莱斯绸编制染织工艺极其复杂,所有工序全部由匠人手工完成。一口大铁锅先将蚕茧煮沸缫丝,然后抽出缕缕青丝,并丝卷线、上架分干,再经过扎染、图案设计、捆扎,最后分线上机织绸,形成产品。我们一边听,一边看,不仅为古老艾得莱斯绸织染技艺得到传承而欣慰,也为老刘如数家珍地一腔热情而深受感染。

地毯生产车间具有一定规模,一座座织毯架下,坐着一排排能工巧匠,除了几个男性长者,清一色如花似玉的姑娘。地毯的尺寸和图案都是规定好的,薪酬按所完成面积大小计算。事先就听老刘说,地毯的制造过程尤其复杂,从捡毛、开毛、纺纱、加捻,到染色、上经、编织、修正,大约100多道工序,特别熬人,一般人受不了。

或许工序多,难度大,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织毯高手,并将织毯技艺发扬光大、推陈出新,让和田地毯的名声走出新疆,享誉世界。我们就看到一条条色彩艳丽、制作考究的毯子悬挂在陈列室,有的反映自然山水,有的呈现历史建筑,有的重塑传统图案,无论哪一种,都是劳动智慧结晶,凝聚着人们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最令人感动的是,老刘一刻也不停顿地忙碌着,一会儿拉开一条毯子,兴高采烈介绍一番;一会儿再拉开一条毯子,滔滔不绝讲一段故事。因为毯子大而沉重,老刘身体又不好,一阵工夫,他就头上开始冒汗,让人实在不忍心。

那天恰好经过玉龙喀什河大桥,就看见河水中人头攒动,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我误以为拦坝抗洪,老刘一听就笑了:“我说阿达西,难道没听说过和田盛产美玉吗,那是人们忙着捡玉呢,而不是你所说的拦坝抗洪!”

于是我们又从老刘的口中,得到不少和田玉的知识,什么青玉、黄玉、墨玉和羊脂玉,其中羊脂玉最为稀少,方显珍贵,是玉中极品。而根据和田玉产出的环境和方式不同,又细分为子玉、山流水和山玉,老刘神采奕奕,两眼放光,言语中尽显一种自豪感。

随后我们就来到和田玉石交易一条街,一边辨识和欣赏着,一边听老刘和摊主讨价还价。“布塔西康其普鲁,让斯么雅嘎么?”这块玉多少钱,真的还是假的,老刘问,一副笑脸,语调拐弯。“让斯塔西,芒其普鲁。”摊主先说是真的,接着伸出五个手指。“白西玉子?”500么,老刘说。“雅克雅克,白西蒙!”不是不是,5000元,摊主回答。“拜客克依买提,不卖依都!”不行,太贵了,老刘说,先是摊主摇头,这回则轮到老刘摇头了。

后来意犹未尽,老刘还带我们来到玉龙喀什河下游,扔掉鞋子,走进水中,俨然一群淘玉客,像模像样体验了一把捡玉的乐趣。只是五光十色石头捧了一大把,却没有一块通过老刘验收合格的。“刚从水中捡上来,看着个个都像玉,等风吹日晒再一瞧,一块块原形毕露,一文不值!”老刘断言。

虽说最终没有得到一块和田玉,但老刘拖着长腔的和田漂亮维语口音,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痴迷和钟爱,以及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的那种亲和力,却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我们,其价值远远超过和田玉,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

同类推荐
  • 三十七度二

    三十七度二

    贝蒂是一个性格自由而极端的女子,她受不得约束,忍受不得心爱的人被别人欺骗和侮辱,才华受不到重视。当桑格收容下她以后,她的这些个性如此锋利,让人喘不过气,近乎疯狂地追求完美主义的爱情。当她发现桑格是个天才的作家时,毅然把他的小说手稿一字一字不分昼夜地打成铅字,交给出版商。然而,没有人愿意接受,绝望也一点点在贝蒂身体里蔓延。她无所顾忌地伤害那些伤害自己和桑格的人们,偏执而不能容忍眼中的污垢,终于发了疯……这本当代法国经典小说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深受文艺青年追捧。
  • 打工者心路历程:南方战争

    打工者心路历程:南方战争

    每一天,看着大街上脚步匆匆的人流,有谁知道,这些陌生的面孔,有多少是从远远的地方赶来,像赴一场永恒的约会似的来到这个城市呢?没有人能数清,只有这些陌生的面孔晃过来,又晃过去,不断地消失又重现。他们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被说起,然后又被忘记。他们只是都市里最平凡的一群人,他们默不作声,静静地守候着自己的日子,随时准备反抗生活中的突如其来的一面。他们在别人的城市里活着,他们用汗泪浇灌着别人的城市,去换回自己那独自的甜蜜和幸福。
  • 局外人/鼠疫

    局外人/鼠疫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的合集。《局外人》以一个小职员的真切感受揭示出了现代司法过程中的悖谬。《局外人》的社会意义在于对荒谬现实的深刻揭示。而《鼠疫》则是一部象征性小说,小说中阿赫兰城人团结斗争、战胜鼠疫的故事,充分阐释了人应该如何面对荒诞的哲理。这两部作品是加缪文学创作中光华闪耀的双璧,也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不朽的经典。
  • 规律(卫斯理珍藏版)

    规律(卫斯理珍藏版)

    康纳士博士被誉为现代科学界的权威人物,他突然死亡的消息轰动全球,警方调查结果评定他的死因为自杀。但一卷关于康纳士博士日常生活的影片却令科学家田中正一博士起了疑心,坚信康纳士是被谋杀的。在表面看来,这辑影片只是记录了康纳士极其规律化的生活,每天在同一个地点重複着相同的行径。一个个无法解开的疑团,促使科学家协会委托卫斯理去查明真相。到底影片内隐藏着什么秘密?康纳士到底是否被谋杀呢?卫斯理将烟幕一层一层的揭开,终于发现康纳士的死竟然与土蜂有莫大的关连!
  • 最不可思议的邂逅:天使树

    最不可思议的邂逅:天使树

    医学院学生穆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虽然对纯朴的同学张银杉情有独钟,却始终藏而不露,特别是在一次火灾现场舍己救人后,对偶然介入的神秘女郎开始抱有更多的幻想。然而,过于追求理想爱情的他,在得知张银杉做出一系列“惊人之举”后,他的反应令她大失所望。若干年后,穆焱经历了婚姻的失败,终于明了自己真正爱的人还是张银杉,而得到这份感情。就必须有所牺牲与付出。在他准备回到往昔爱人身边时,却目睹了意外的发生。随后,他也知晓了那位难忘的神秘女郎的真相……原来真诚和奉献才是人类最为完美情感。
热门推荐
  • 被霍少捧在心尖上

    被霍少捧在心尖上

    原本只想救个人,结果……享年23岁。重生前,某少对叶小姐的印象是这样的:你就是个只会对着镜子画脸的花瓶,我、绝对、不可能、娶你!重生后,某少对叶小姐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好像特、能、吃……【叶小姐能吃日常】两人出去吃饭,为了多陪她一会儿,某少刻着的放慢了吃饭的速度。可是他吃饱之后,发现叶小姐还在吃。他把一整壶的茶都快喝完了,叶小姐还在吃。他出去打了个电话回来,叶小姐还在吃。某少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来,看着面上依旧平静,看不出丝毫难色的叶小姐,陷入了沉思……
  • 且行且歌正年少

    且行且歌正年少

    总有那么一段日子,走过时焦头烂额,回忆时却温暖无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楼之风送雨归

    红楼之风送雨归

    徘徊遍,寻觅处处,总是种种,风雨送春归,野畔无人伴,店家催酒醒屋外风吹凉的普通书友群113,557,5302他的书特好看,红楼春正在连载中
  •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源于长留山,始于蚩尤、轩辕、神农三阵营,看我如何在修仙的旅途中追溯生命中的劫
  • 快穿系统:女主来了

    快穿系统:女主来了

    “宿主,那是男主,不能...”系统怂怂道。“你说什么?”“没,没什么!”保命要紧。“宿主,你能不能对我好一点?”系统小可怜委屈巴巴的说。“我对你不好吗?”笑容灿烂的反问。“呜呜,好,特别好!”
  • 骷髅十字

    骷髅十字

    一个有一个围绕着神器‘骷髅十字’展开的灵异事件。穿越了几千年的蝶之恋,再次缓缓展开,当真相浮出水面之时,这段禁忌之恋,究竟是继续还是......毁灭!?
  • 鬼吹灯海外版

    鬼吹灯海外版

    “鬼吹灯的故事”,主要是描述了我(胡八一)在国内倒斗的一些经历,其实在国外我也做过“大生意”,下面请容我慢慢道来。。。
  • 撞到校草王俊凯

    撞到校草王俊凯

    早起撞到人;到班级发现竟然是同一个班级;晚上下楼接闺蜜,上楼时得知是邻居。看唐若淅怎样和王俊凯玩转校园……(PS:六岁只有星期六、日能更哦,别催,么么哒)
  • 医妃遮天:邪王的妖孽毒妃

    医妃遮天:邪王的妖孽毒妃

    一夕穿越,佣兵界王牌医师沦为王府废柴小姐,容貌丑陋?容她改头换面亮瞎众人眼!测不出斗力?谁让她是百年难遇斗气天才!江湖盛传,麒王府大小姐医术了得,只是容貌奇丑,无人愿碰!圣灵学院小师妹貌若天仙,但全身是毒,无人敢沾!只有某妖孽,白天缠这个,晚上缠那个,麒王府,她怒掀他下床,“信不信我毒死你!”他笑的从容,“说好的神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