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4500000016

第16章 创新祸为首 (3)

风云不测,高盛旗下的全球股权基金缩水15亿美元。8月13日高盛拿出30亿美元自救,其中20亿美元是自有基金(注意,高盛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了,所以其自救的资金是公司众多股东的钱,而不是少数老大的钱),另有10亿美元是高盛从其他投资处筹得的资金。高盛没有任何自救的义务,至少是没有法律义务。高盛的高管们声明,他们不仅没有法律义务,而且也没有道德义务挽救该基金。那么高盛为什么要救此基金呢?高盛自称是要把握投资机会。这种解释似乎有些牵强。一个基金的价值,七、八个月之内蒸发了30%;这样的基金,恐怕不是什么好的投资机会,至少暂时不是。同一个问题还可以反过来问,世界之大,投资机会之多,高盛跨国投资如履平地,30亿美元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

高盛自救怕是另有隐情。全球股权机遇基金中有高盛的大客户,不到万不得已,高盛不会随便放弃。全球股权机遇基金到底有哪些投资者?高盛的高管个人有没有钱在里面?这个问题外人暂时还无法知道,美国政府也无法知道。对冲基金有很大的隐蔽性。

但对高盛的自救行动,不能不让人佩服。高盛短时间就能拿出20亿美元自救,这是何等的实力?而且还能说服其他投资者拿出10亿美元来,确实很不简单——这些投资者的友情出场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高盛“勇敢”自救的时候,已有金融机构宣告自救失败。贝尔斯特恩公司宣布,旗下两家次级抵押贷款基金只能关闭。而早些时候,贝尔斯特恩公司曾经向其中的一支基金注资16亿美元,但无力回天,只能放弃自救。

六、评级机构

世纪之交美国股灾之后,中介机构普遍受到指责,而会计事务所首当其冲,而且放倒了其中的一条大虫安达信。这回检讨信贷紧缩危机,板子是打在了评级机构的屁股上,或是说主要是打在评级机构的屁股上。证交会已经开展调查,试图查明评级机构是否故意评高了抵押担保证券的信用等级。

还有人批评评级机构行动太慢,反应太慢,没有及时向投资者报警。有些银行2007年便发出警告,有可能爆发信贷危机。但标准普尔和穆迪这两家评级机构行动迟缓,拖到2008年春天,才开始认真对待以房地产抵押为担保的证券,全面降低其信用评级。而且评级机构现在再给什么评级,大家都普遍表示怀疑。有些人甚至提出,请智多星巴菲特出山,由他坐镇评级机构穆迪。

评级机构是老问题,安然财务造假,评级机构就没有及时报警。2000年美国许多公司财务造假,评级机构也没有及时披露,不知道是知情不报,还是没有看出破绽。评级机构有勤勉尽职的责任,但其调查所收集的相关数据,都由债券发行人所提供,比较容易失真。收费也是一个问题,评级机构向债券发行人收费,而投资者并不向其支付费用。拿了发行人的钱,再要揭发发行人的问题,做起来比较困难。除提供评级业务之外,评级机构有时向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评级机构不仅给结构性产品评级,而且还就如何炮制这些产品提供建议,献计献策。这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使人怀疑评级的质量。

作为回应,评级机构搬出了宪法,说评级也是一种言论,而且是表达观点的言论,即便是说错了,也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言论与事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婚介机构把胖姑娘说成身材苗条,并不一定构成误导。胖与不胖是相对而言,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此相反,胖瘦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具体人数,是一个事实问题,不能随意编造,无心弄错也可能产生过失责任。言论与事实问题的不同,给了评级机构很大空间,这也是美国特色。

评级机构还表示,他们评价的是“信贷风险,不是市场价值或流通性”。换句话说,他们只问债务人是否会破产,不问贷款的证券化产品是否会减值。这就是玄机所在,评级机构通过证券化绕过了对风险的评估。评级机构又表示,如果客户有新的需要,评级机构愿意开发新的产品。按照评级机构的逻辑,如果需要开发新的产品,那么对次级债的问题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因为此前评级机构客户没有这种需求啊——不知者,不为过。想必是有律师在后面为他们指点,帮助评级机构玩弄文字游戏,借以逃避法律责任。

评级机构的兴旺发达与证交会的政策有关。1970年代,证交会认可三家评级机构的业务为“全国得到认可的数据评级”(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这就给了评级机构身份。证交会允许评级机构出笼,也是为了图省事。有了三大评级机构,证交会就不用一一审议不同的公司债券了。在此之后,证交会对评级机构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几乎没有任何监管。美国以擅长外包而闻名于世,不仅企业业务外包,监管责任也外包。评级机构便是一例,是证交会将其监管责任外包。

评级机构自出生以来,一直比较逍遥,几乎不受任何监管,但这次怕是难以蒙混过关。欧盟委员会将对评级机构开展调查。查理·麦克里维是欧盟内部市场主任。他表示:“如果不是某些机构给证券化的次级抵押债券评了很高的级,市场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美国的监管机构也有动作。2007年6月起,证交会已经推出规定,对评级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1)在监管机构登记;(2)提交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3)说明信贷分析师的资质;以及(4)预防滥用信息的情况。

美国国会也有动作。200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法律,授权证交会调查并处罚评级机构。但该法并不允许证交会规治评级机构评级的程序和方式。证交会前主席莱维特对证交会的现任主席考克斯颇有微词,觉得他行动太慢,应该更主动,更积极,更早地向国会要求权力,对评级机构加强监管。

也有人提出,不妨多设立评级机构,通过竞争解决问题。但此举并非万全之策,因为评级机构一多,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债券发行人会挑肥拣瘦,很可能是专找那些收费低而把关不严的评级公司。评级机构的问题比较难缠。

七、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从根本上说,美国券商不怕股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君不见,每次股灾,都是乱了小股民,壮大了券商。华尔街的老大们鲜有失手的时候。他们的资金雄厚,必要时还有政府援手,总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美国券商是愈战愈强,愈战愈勇。1987年股市危机如此,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危机如此,世纪之交的网络公司泡沫是如此,就连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是如此——当时华尔街的券商倒闭的不多,他们已经先行一步,抢先将自己的股票出手。

信贷紧缩危机一再证明,华尔街老大是股市的精灵,是飞翔的海燕,渴望暴风雨再来得猛烈一些吧。我相信,在联储局为首的西方央行的共同努力之下,信贷紧缩危机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过去。华尔街的老大们又会一如既往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开始新一轮的致富运动。恐惧又将让位于贪婪。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政府坚定不移地给予支持,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因为政府可以调动整个社会的资源为该行业保驾护航。可以说,美国的金融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期权:名声很坏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期权已经传入中国,如火如荼,可成燎原之势。但在其自己的故乡美国,期权是名声很坏的激励机制。各方已经形成共识: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期权修修补补不行,甚至是大修也不行,最好是弃之不用。设在华盛顿的全美公司董事协会是董事自己的组织。该协会首席运行官彼得·格利森(Peter Gleason)先生指出,还是不要期权的好,可以“减少争议,因为不用期权,也就没有操纵的余地”。

一、盛极而衰

股票期权1920年出现,在1950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当时国会给予股票期权税收优惠。2000年美国股市到达牛市顶峰,期权激励机制也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近80%的大公司的董事从公司拿到期权,到2005年该比例下降至53%,预期2010年将下降到10%。

什么是期权?期权指在约定时间内能以固定价格买受或出售确定数量的证券、商品或其他财产的权力。证券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股票、债券、票据、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或其他凭证。公司高管所得到的期权,一般都是股票期权(下称“期权”),也叫激励股票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s),是公司给予公司高管的权利,公司高管有权以低价购进股票,再以股市价格出售获利,但条件是公司在公司高管的领导之下实现了既定的财务指标,如增加销售或提高利润。

期权这东西有点像自由恋爱,佳人非说自己还年轻,还要再等等,尽管佳人已经不再年轻。单相思的冤大头立刻表示自己愿意等,五年之内佳人可以选择嫁给冤大头。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苦恋的落难公子有可能时来运转。或金榜题名,或有贵人相助。但这是一方的权利,佳人并没有承诺五年内不找其他人。期权也一样,期权持有人可以选择行使期权,也可以选择不行使期权,所以法律上也将期权说成是“特权”(privilege)。

证券期权买卖和证券期货合同买卖共同构成了衍生产品市场。股票期权和证券期货有相同之处,两者都不是现货交易。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期货合同是双方都有义务,在约定的时间按照合同条件买卖,买方必须买,卖方也必须卖,而期权不同——期权所有者可以选择行使其购入证券的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该权利。如果期权是单相思,一方自己愿意苦等,那么期货买卖就是双方海誓山盟,非君不嫁,非伊不娶,任何一方变心,都要受到道德惩罚。

同类推荐
  • 推销要懂心理学

    推销要懂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好心态:优秀业务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好形象:让客户感觉如沐春风的个人形象识人性: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会电话:打电话也能做好买卖的心理技巧会拜访:第一次拜访就获成功的心理技巧等。
  • 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

    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

    绩效考核的结果如何与薪酬管理有效挂钩,如何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成为薪酬变动的依据是管理者关心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绩效考核与薪酬调整鉴别员工的能力、激励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将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通过系统的梳理员工考核与薪酬的关系并提供全面、科学、规范、实用的管理方法及相应表格,以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最终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 销售新人的七项修炼

    销售新人的七项修炼

    在产品匮乏的年代,大多是学历较低而且专业背景较差的人从事销售工作。而现在,企业必须将最优秀的人员放在销售岗位上。于是,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跨入了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成为一名销售新人。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业务员?作为刚刚踏入销售行业的新人,如何才能达到驾轻就熟、出类拔萃的境界呢?本书着重介绍了销售新人从平凡到卓越的心路历程,结合深入浅出的哲理,具体分析了销售新人必经的七项修炼:面子上的修炼、礼仪上的修炼、脾气上的修炼、体力上的修炼、谈判上的修炼、挫折上的修炼、客户上的修炼。渴望成功的你,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科学合理地审视自己,从而在销售过程中不断修炼自我,使自己尽快成长为销售能手。
  • 丰田&软银从0到1的思考法

    丰田&软银从0到1的思考法

    本书叙述了作者在丰田汽车公司参与新车开发的全过程。起先,作者因精湛的技术被提拔赴欧进修,依靠独特的“从0到1”创新思考理念归纳出40项规则贡献给团队,并取得显著成果。而后,他又担任丰田汽车总公司开发经理,深切感受到领导力以及做事技巧的重要性。随后,他又转入软银集团,再次凭借“从0到1”思考理念,成功地进行了技术革新。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职业感悟,告知我们“从0到1”思考理念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的应用和实施。
  •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

    本书主要内容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理论的深化,人力资源现状及就业形势分析,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就业制度的变迁,农村就业与劳务输转,城市下岗、失业及其治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培育,灵活就业与社区就业。
热门推荐
  •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本书是一部以网络创业为主题的长篇商战小说,也是一部体现创业家精神的励志小说。被称为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创业实战小说”。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中国,地点主要在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城”的杭州。通过描写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企业初创开始,克服种种苦难,凭借模式创新,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获得创业成功,实现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故事!
  • 缔结守护之恋

    缔结守护之恋

    她们是天帝手下的得力战将,她们美丽睿智,她们古灵精怪,她们可爱善良。但是她们同样冷血无情,她们有自己的使命,对于爱情,一切都是那么懵懂,当她们遇上邪魅,温柔,浪漫的他们,她们是否还会一如既往,为战而战。
  • 鹿晗:灵魂的旅行

    鹿晗:灵魂的旅行

    “滴答,滴答。”“你会重生,以灵魂的身份。”……“像你这样的人,或者还有什么用!”“活着,用来毁你。”……“我这双眼睛,你情人用着可好?”“你的,还不错。”……“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是我错了,现在……”……“回到你最痛苦的时光,选择改写自己的命运。”……“这次,再也不会让别人来操纵我的人生。”……
  • 这鬼哪来的

    这鬼哪来的

    我是个孤儿,从小被个叫江大树的老神棍收养;他说女孩儿叫漓心好听又好命,我不信。以前我以为老神棍抓鬼什么的都是忽悠傻叉的,直到有一天我跟一只鬼做交易,不,应该说是我单方面成为他的奴隶......
  • 修道之途

    修道之途

    这里杀伐不休,争斗不断。这里弱肉强食,实力为上。这里贪婪无度,冷酷无情。这里有道、佛、妖、魔、鬼。这是道者的世界……一个孤儿生于这样的世界,流浪,乞讨,徘徊在生死边缘,偶得一鼎,命有转机,被收养,学武功,却一次次被卷入暴风骤雨,身陷生死之地……
  • 重生带着空间闯末世

    重生带着空间闯末世

    某女,在一场意外中,带着空间重生到了末世。在末世里混的如鱼得水,造基地,虐渣女,收美男。空间,异能,金手指大开。
  • 不择不行

    不择不行

    凡事不是想的那么简单,以为如何,那永远只是你的以为,只有身临其境了,你才会知道选择的困难!但是即便如此,有些事,你却不择不行!
  •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三年前\r方然:王爷,我老稀罕你了,你就让我追一下你呗。\r秦慕白(不屑的眼神):我一点都不稀罕你,你别老缠着我。\r三年后\r方然:我已经不稀罕你了,你别在我跟前碍眼。\r秦慕白(不屑的眼神):谁让你以前稀罕我来着,现在想甩我?没门!
  • 撞上L21号星球

    撞上L21号星球

    林琬柠——一枚高冷乖乖女学霸林源澈——一个脑子超棒的校长儿子是林琬柠的什么魅力迫使他倒在她的校服裤子下?又是林源澈的什么能力让“五优宝宝”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嘘~听我慢慢给你讲……
  • 楚南雄

    楚南雄

    大秦一统天下,迁六国贵胄富户于咸阳,居以馆舍,供以月食。而蜷居在他国京畿之地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们的主角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把咸阳城捅破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