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14

第14章 出奇制胜 (7)

证据呢?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高拱在听取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笑了!而且最近还到他女儿家,和他的亲家喝酒!言外之意就是:皇帝病那么重,高拱却还笑,还喝酒,他什么意思,不是昭然若揭了吗?所以,以此推断,高拱大不忠!

这是个很大的政治罪名啊!高拱不干了!可他不是反击,是要求回家养老。

高拱对冯保和张居正联手收拾他,束手无策,求去,或许出于真心。当然,他可能是学徐阶当年对付他的那一手,以退为进,逼着广大干部表态,挽留他,形成对弹劾他的两个人的强大压力。

高拱连着递交了两道辞呈。果然,广大干部起来了,要求挽留高拱,惩处曹刘。

不用说,皇帝不批准高拱辞职。冯保倒是想替皇帝批准了,可是这样大的事,他不敢!

高拱对皇帝的感情很深,皇帝病着,也就别再给他出难题了,于是,只好继续上班了。然后他又给皇帝报了请示,意思是说,曹“议员”和刘先生弹劾我,不管对错,那是人家的职责和权利,也就别追究了。

皇帝能相信那些对高拱的指控吗?他虽然病得很重,头脑还不糊涂。涉及弹劾高拱的大事,他也不可能不关心。一看曹“议员”的参折,大怒!这不是诬陷人吗?这个可恶的家伙,“排陷辅臣,着降调外任”!

冯保急了,赶紧找张居正商量。要这样处理,那以后别人更不敢弹劾高拱了。

张居正不愧点过翰林,他起草了一个批示,意思没有大改,但是要害地方都给改掉了:曹某“妄言,调外任”!这一改,把排陷高拱的意思拿掉了,就是说,不是因为弹劾高拱,而是因为说的话有些狂妄,证据还不够扎实;降级也改掉了,等于同级调动。

冯保把张居正拟的批示说给皇帝听,估计这时候口齿也不那么清楚,念得也挺快,皇帝也没有听出大的区别,就点头同意了。

至于刘先生,本来就准备把他调到外地的,于是就给予了降一级调兴国当知府的处分。

张居正看到皇帝这个批示,安慰高拱,说曹刘两个家伙,实在太可恶!我要替老兄查清楚,这些人背后有没有主使者,他们想干什么?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那还不快吗?路上坐轿子里现编就行了。什么结果呢?张居正告诉高拱说,原来是赵贞吉捣的鬼!这个老家伙,还耿耿于怀呢!我查得,这个老家伙不仅在首都挑动弹劾我兄,他还派人到南京活动着呢!老兄你整天只知道工作,可是,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赵贞吉那老家伙如此不老实,我兄一定要防备啊!

防备?这话没有错,关键是防备谁!高拱知道该防备谁了。还有,被动防备是防备,主动反击是更好的防备。所以,回击开始了。

高拱也有门生故旧,是不是他策动的,没有直接证据,反正有一个叫张集的“议员”站出来了。张“议员”参劾的是同事曹“议员”,但基本上是借参同事而另有所指。除非是傻子,中央的干部们也都看出来了张“议员”矛头之所指。

看张“议员”说什么就知道了。他的中心思想就是,要防止出赵高矫诏杀李斯的悲剧重现于今日啊!要防止严嵩勾结太监诬陷夏言之事重演啊!

这份参折,按照惯例,交内阁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张居正一看,脸色大变,就连喘气也急促起来!倘若这份参折公开了,那事情就坏了,等于把他和冯保勾结的隐秘内幕揭穿了,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是惯例,一旦皇帝对参折有批示,就要连同参折原文,都刊登在报纸(当时称邸报)上的。那就是公诸天下了!现在,皇帝已经把参折交内阁了,凡是交内阁的,就是要内阁拟批示的。张居正怎么可能不着急呢?

我说过,张居正很聪明,他的智慧够用的!在反复研读张“议员”的参折过程中,他采取了推理法。那就是,张“议员”说要防止出现赵高陷害李斯的悲剧重演,他的意思是说,冯保就是赵高;那么既然冯保就是赵高,当今皇帝就是秦二世了?

推理的结果让张居正非常兴奋,他装作非常惊讶的样子大声说:“这位张御史,为什么把皇上比作秦二世啊?”这还了得!张居正显得愤愤不平。

有了这个牵强附会的发明,张居正悄悄给冯保传话,要他赶快把这个参折收回去。

果然,第二天,就有小太监到内阁收参折了,理由是什么呢?小太监说:“万岁爷说了,张集如何比我为秦二世?”高拱看了张居正一眼,“嗯,这话好像是你昨天说的!”张居正默然无语。

张居正当然不会一直无语了,他急急忙忙和冯保研究对策。这个时候,恐怕就主要是他说话了。毕竟,他点过翰林,脑子够用。于是,从大内传出消息,说有人居然把皇帝比秦二世,皇帝受不了啦,准备严厉惩处张“议员”。

张集张“议员”毕竟斗争经验不丰富,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胆战心惊。他买好了受刑后用的药,还准备了棺材,写了遗嘱。此事一时竟传得沸沸扬扬。

张居正的亲信找到张居正,问,此事,如何收场,真的要惩治张集吗?张居正说,再困他几天,让他尝尝滋味。

高拱坐不住了,他派人到太监管的文书房查问张集参折的下落。一查才知道,皇帝根本就没有看过这个参折,还存在文书房里呢!

张居正得知高拱在查问,又听到他的幕僚曾先生和王先生都说,快了了吧,不然参折的内容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所以,急忙派他的密党幕僚王司长专门找到张集,说,张相公问候你,你上的参折,留中不发(就是留在大内不处理了)就是了,你放心好了。张集这才松了口气!

可是,经过这件事,张居正勾结冯保的事,差不多被中央的大小干部们都知道了。不过,大家未必敢相信,都半信半疑着,猜测议论着,一时间这个话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这事当然不可能止于谈资!高级干部勾结太监,兹事体大,正直之士,安能坐视?很可能,亲高拱的“议员”要集体行动,发动猛烈的攻势。

要说,这是个很好的时机,如果高拱大力支持,很可能一举把冯保和张居正拿下!

而且,恰在这个时候,高拱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他正好看到张居正的“文字秘书”小姚,手持秘帖,急急忙忙往外走,就拦住他问:“拿的什么?”姚秘书可能对高拱挺害怕,一时心慌意乱,加上他可能不了解情况,以为高拱知道这件事,甚至以为是他让张居正拟好送冯保的,就实话实说:“遗诏,送冯公公!”

高拱大吃一惊!

可是,高拱却另有想法。很可能是,“遗诏”两个字,让高拱心潮难平!反倒促使他改变了主意。我说过,高拱和隆庆皇帝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厚感情,这种近乎父子之情的情分,成就了高拱,也害了高拱。眼下,高拱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不想再有什么风波了。

按照高拱的想法,现在,皇帝的病情很严重,已经近乎不能进食了,如果任凭“议员”纷纷上参折弹劾冯保和张居正,那么皇帝就会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害高拱,知道了真相,一定会盛怒。这个危急时刻,怎么可以再让皇帝生气?而且,涉及张居正害高拱的事情,谁也处理不了,只能由皇帝直接处理,皇帝这个样子,怎么可能再给他增添负担,苦圣心、伤圣怀呢?宁可我高拱受委屈,也不能给皇帝添麻烦!无论如何,一切要以皇帝的生命为重!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仿佛我们做父亲的,自己受苦受累没有关系,只要换来孩子的安康快乐,一切都是值得的!高拱对这位皇帝兼学生的感情实在太深了,甚至可以说,高拱把没有儿子的遗憾,补偿到了他的身上。后来,当高拱被驱逐狼狈下台,又遭受诬陷险些蒙受灭族之灾,惊惧、愤懑,贫病交加,可是,他坚持自己的立场,说自己从不后悔,很欣慰,因为隆庆皇帝走的时候是放心的。这就够了!高拱就是以这样父亲般的情怀,来思考当下的政局及其对策的。

所以,第二天,高拱毅然抽出时间,亲自召集几位重量级的、跃跃欲试的“议员”,要他们不要再上参折,而且要他们通知自己的同事们,一切以君父健康为重,以大局为重,止息风波!他说得很坚定,告诉“议员”们,如果你们执意要干,那我没有别的办法,马上辞职!

不过,这件事,张居正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议员”们要弹劾他勾结太监的事了。而且他还听姚“秘书”说,送遗诏给冯保的事,高拱已经发现了。

张居正第一次感到了危险。应该相信,张居正这一次真的害怕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张居正没有办法,连夜赶到高拱家里,向高拱负荆请罪,表达和解之意。

“有什么话要说?”高拱还是居高临下的语气。“曹某、刘某参劾我兄的事,如果说我不知道,我不敢如此说!”张居正嗫嚅再三,说,“不过事已至此,都怪我一时糊涂,请我兄饶恕小弟的罪行!”

高拱举手指天,说:“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灵在上,我高某人平日如何厚待你,今日你却这样,如何负心如此啊?!”张居正面红耳赤,发起了毒誓:“我兄以此责备我,我将何辞?但愿我兄饶我一次,我发誓必痛改前非,如果再敢负心,我的七个儿子,一天内全部死光!”

高拱似乎相信了张居正的话,接着又问:“昨天我碰到姚某,说是送遗诏,我当国,此事当我主持,你为什么瞒着我送遗诏给冯保?说些什么?有没有谋我的?”张居正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求饶说:“我兄这样责备我,小弟实在无地自容!但求我兄饶我,我一定改过自新!”

高拱动情了,说:“好了,你不要有负担。我已经和那些想弹劾你的人都打了招呼了,不会有事了。”就这样,一场风波,在高拱的主动压服下,暂时平息了。张居正渡过了一次难关。有惊无险。

高拱感到,形势依然严峻。张居正是不是真的痛改前非,他没有把握;而且冯保奸险阴毒,他不能不防。于是,高拱又重新提出,增补内阁成员。这一次,张居正和冯保没有敢再阻止,礼部部长,一个叫高仪的老实人,急急忙忙被拉进了内阁。

但是,更大的风波,却已经在酝酿中了,爆发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逼近了!

那个时候,高拱再想止息,已是无能为力了!

胆大心细步步为营

张居正不可能停止执行他的计划。实际上,张居正和冯保,已经密谋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惊天阴谋!这样的计划,除了张居正,没有人有这样的胆量!

有了某种密谋要实施,人就变得格外敏感,也特别会察言观色。有一天,高拱和张居正见到隆庆皇帝,汇报工作,张居正细细端详了一番,觉察出隆庆皇帝色如黄叶,骨立神朽,于是就加快了和冯保密谋的步伐。这一切,都隐藏在张居正偷偷拟好的遗诏里。

果然,隆庆皇帝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去世的前一天,隆庆皇帝拉着高拱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他凄哀地对高拱说:“太子年幼(虚龄不到十岁),以天下累先生!”

这,就是托孤了!可是,第二天,当隆庆皇帝弥留之际,情况发生了变化。

高拱、张居正和后宫太监都在皇帝的病榻前,冯保拿出张居正事先拟好的白纸揭帖,替皇帝留下遗言,说要高拱、张居正和司礼监“协力辅佐”!

司礼监何许人物?所谓司礼监,在这里,是个官衔。说白了,就是太监头子。

对明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对宦官干政最为痛恨,早就立下过规矩,绝对不许宦官干政。他的不肖子孙虽然未能坚守,但是公然委托太监顾命、辅佐皇帝的事情,有明一代,可谓绝无仅有了!

其实隆庆皇帝已经昏迷不醒,冯保宣读的所谓遗诏,是他和张居正冒天下之大不韪事先拟就的,根本不可能是隆庆皇帝的真实意思。恰恰相反,隆庆皇帝此前还谆谆告诫高拱和张居正,要他们警惕宦官,说,“甚事不是内(宦)官坏了?”他怎么可能向太监托孤?

无可置疑,张居正和冯保是矫诏,按照法律,属于犯弥天大罪,有灭族的后果。

有必要说明的是,矫诏,是为史家所公认的,但是矫诏的参与者,史学界还有不同看法。多数倾向于是张居正所策划、拟就,冯保具体实施的。专家韦先生认为,矫诏是“无可争论的事实”,策划者是张居正和冯保,但是,他认为这件事情是他们和隆庆皇帝的妃子、即将上任的万历皇帝的生母共同议定的。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惊天阴谋,其策划实施,张居正是关键人物,主要角色!看看,张居正的计划,是不是胆大包天?但是,光大胆是不行的,还必须心细。

当遗诏宣布说要太监共同顾命的时候,高拱虽然大吃一惊,但是,这个时候的高拱,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弥留的皇帝身上,一边痛哭,一边向皇帝表达诀别之意,让皇帝放心走,他要以死报答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所以也就没有太在意。况且,司礼监的头头现在是一个姓孟的太监,人还不错,没有野心,不会有大碍。

第二天,正在内阁坐卧不安的高拱,等来了他最害怕听到的消息,皇帝驾崩了!高拱痛哭不止。过了一会,又有太监来传达文件,说是“遗旨”。高拱边哭边跪地接旨。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如梦方醒!

任冯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原来,所谓皇帝遗诏要司礼监同为顾命,乃是为冯保“量身定做”的!看看,张居正何等心细?如果当时在隆庆皇帝的病榻前宣布遗诏,直接说高拱、张居正、高仪、冯保同受顾命,那么,尽管高拱悲痛忘形,也断难同意,势必

同类推荐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塔布曼

    塔布曼

    塔布曼(1820—191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女杰。她出身奴隶,从5岁起开始劳动,经常挨打,对奴隶制深恶痛绝。逃出奴隶制火坑后,她参加了“地下铁道”的工作。“乘务员”在带领黑奴逃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料想不到的困难,但塔布曼在她工作的十年中,采取各种巧妙的方式,从未丢掉一名“乘客”。由于她勇敢、机智,所以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1913年3月10日,曾帮助黑奴同胞由“地下铁道”(协助黑奴逃亡的秘密交通网)逃向自由的勇敢、目不识丁的庄稼人——哈丽特-塔布曼,在她的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2岁。
  • 我不是天后

    我不是天后

    本书是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多彩的少年时代。
热门推荐
  • 重生逆袭之庶女有毒

    重生逆袭之庶女有毒

    她,一个现代上班族,穿越到了古代。重生的她生为庶女,经历各种打击,众叛亲离,且看她如何涅槃重生,变成人生赢家?
  • 疯狂的汉末

    疯狂的汉末

    时光流逝,世人只会仰望成功者的光芒,却不会记得他手段的黑暗!一个普通人的厚黑成长录...一个失败者的奋斗崛起史...入关中,定天下!苦与甜,得与失,忠诚背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英雄?还是魔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机器人军队

    异界机器人军队

    张军一个未来的,机器人制造和设计者。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异界。他用一个铁锤打造出来一个让任何人都要闻之色变的机械军团。光明教会害死了自己在异界的父母!机械骑兵团给我蹋平光明教会!杀魔兽。平强盗。建帝国。
  • 冷血三公主VS贵族三少

    冷血三公主VS贵族三少

    又名:《彼岸花and血色复仇》,她,原本天真可爱因一次变故就变成了冷若冰霜。她,火爆,冷艳。她,可爱,冷酷。虽然她们以前是那么的弱小,现在不一样了。十年以后,各自都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当他们看到被自己赶出的女儿时含苞待放10年的血色彼岸,开了。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次复仇计划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浪漫的邂逅,诡异的身份,残忍的复仇都在她们身上一一出现。。。。。。。
  • 修魔要典

    修魔要典

    魔亦本是空法亦无言踪道遮三千界灵存天地中何为魔?是唯道?万法皆空唯入魔道!看转世少年如何破天道禁锢白日飞升
  •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邵守义是中国第一位演讲教授,他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的确,口才与人才的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口才能够促进一个人更上一层楼。尤其对于孩子,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学校里备受瞩目;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受到众人的喜欢;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无往不利。然而,有多少父母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口才之上?家长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是他的智商、财商,唯独冷落了口才……甚至,很多父母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会说话就有口才,孩子的好口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尤其当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接触的人多了,口才自然就好了。
  • 商夫人的手超好看

    商夫人的手超好看

    “商先生,您好。”听见小姑娘礼貌疏远的称呼,商景淮挑挑眉,却没有说什么。直到有一天……席忱恩被男人禁锢在沙发里,“刚刚在外面叫我什么?”
  • 我虽为魔

    我虽为魔

    上古魔龙遗孀,魔界至尊。世人皆认为魔为邪为恶,却不知万物皆有其种族,皆有其性。人有心,魔亦有心,人有情,魔亦有情。高低贵贱只在谁为执牛耳,一场关于仙人魔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此展开··········
  • 泠雪封尘

    泠雪封尘

    据说,在看似荒废的幻城之中,生活着一群仙人后裔,他们世代掌管着一把上古灵器——风尘剑。修仙习魔者,正邪两派皆觊觎之,闯幻城,屠杀族人,夺取风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