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09

第9章 出奇制胜 (2)

高拱还认为,“兵乃专门之学”。当然,这里的兵,是军事的意思。军事是专门之学的说法,现在大家都不否认。可是当时认识到的人不多。所以当时在干部选用上,兵部和其他五个部是混同的,兵部系统用人没有特殊资格限制,优秀将才又常常调任,为此,高拱建立了选将备才制度,并规定不得将其随意调动到其他部门。副部长和总督(大军区司令员)则应经常对换,使他们熟悉彼此情况。

经过调查研究,高拱认为,边防干部,长年镇守边卫,“涉历沙漠”,“出入锋镝”,可他们的俸资待遇和升擢提拔,甚至不如内地处和平环境者。高拱以为这极不合理,于是出台政策,对边臣给予优厚待遇,使其功名常在人先,其他官员不得与之相争。对边臣中久卓成绩者更应体恤、厚加优抚,定期给假令回署休息,“使其精神不疲,而知慧不竭”。

在加强边防将帅力量的同时,高拱又注意到边境地区在防卫上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充任这些地方官的,不是杂流,就是受到处分的干部。中央对他们不关心不体察,待遇极差,所以他们没有上进心。高拱于是改革边境地区干部选用制度,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兼通武事者充任,以三年为期,比内地超等升迁。若有军功,破格提拔。按照高拱的话说,对于这些干部“惟以治效,不循资格”。

经过这些改革,国家的防务力量大大加强。

高拱政绩卓著。即使是短暂的任期里,在激烈的争斗、多方掣肘的环境下,高拱仍然办成几件大事,政绩卓著,举朝公认。

据专家韦先生研究的结论,“高拱是有明一代最有魄力、最有识见、最敢于改革旧制,而又能妥慎制订符合实际需要新规制的吏部尚书。他在任职的两年半中,所谋划和推行的新法,实为明代人事制度掀开新的一页。”

不过,高拱在任时,还没有来得及在包括干部制度在内的政治改革上有更大的作为,所以他最大的政绩或者说贡献,并不在这里;而是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无比的胆识、高超的智慧,一举结束了持续一百余年的对外战争状态,实现了和平、开放了贸易(容后述之)。

高拱属于性情中人,非常看重感情。不幸的是,这竟然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关于这一点,在以后我们会看到。

总之,高拱是罕见的德才兼备、胆识超群的政治家。

如果说高拱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他太耿直,胸无城府,直来直去,工作方法上,又比较简单粗暴。可能还存在不谦虚甚至居功自傲的毛病。有记载说,高拱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

以我分析,高拱自己很敬业很辛苦,每天累个半死,其作风又是雷厉风行,可是官场风气却是混一天少两晌,推诿扯皮;高拱自己自视甚高,对别人写的东西、提的建议、办的事情,容易看不上眼;高拱自己要求很严,官场上却是腐化盛行。所以他容易急,见了怂人压不住火。

想像一下,高拱这个人心里存不住事、脸上压不住火,一旦惹他不高兴,就可能当场脸红脖子粗地拍桌子骂人。可以断定,高拱这个人,脾气不好。加之他的相貌又不一般,胡子茂密绵长,可能还有些零乱,既不像张居正那样儒雅俊朗,又不像严嵩、徐阶那样和蔼可亲。所以,大家都觉得高拱属于不怒而威的领导。

高拱这个人虽然才干超群,胆识过人,可是似乎缺点心眼儿,那就是毫无防人之心,耳根可能还比较软,容易受人挑拨,被别人玩于股掌而不自知。所以既不会搞团结,更不会搞斗争!以我的判断——从他以后在阴谋的陷阱中挣扎的过程来看,高拱还有点死心眼儿,或者说,认死理儿。

本来,高拱学问挺好,口口声声说要与时俱进,要通权达变,可是当他自己的前途和生命遇到威胁时,却没有考虑变通,总认为正义、真理在手,总会有公正的一天;一条道走到黑,彻底跌进别人在他眼皮儿底下挖好的大陷阱!问题是他明知道别人在哪条道上挖了陷阱,可是他认为这条道是正道,我必须走正道,跳进去就跳进去,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本人也在所谓的官场混了近二十年,虽然没有接触过高层,但是这个类型的领导还是遇到过的。以我的切实观感,这样的领导人,是容易得罪人的。不过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摸透他的脾气,就好了。大家适应了、理解了,会跟着他好好干的。毕竟,这样的人,心眼不坏,心术很正,不虚伪,不作秀,不谋私,而且人家有才干,有思路,有作为,有政绩,以身作则,一心扑在工作上。要是这样的领导不是好领导,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好领导啊?

所以,高拱在干部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

当内阁里的同僚纷纷被淘汰出局以后,一直隐身幕后,导演了一幕幕活剧的张居正,所要直接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当然,到现在为止,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里,谁都知道,张居正和高拱是好朋友。那么,既然把别人都赶走了,垂拱而治的最高领导人,差不多只是橡皮图章,两个好朋友,又都是有抱负、有才干的实干家,他们联手执政,是多么好的机遇啊!

善良的人们,有理由感到庆幸,对他们同心同德、共赴时艰寄予无限的期许!

但是,中央高层,玄机重重,不在其中者,实在难窥其一斑!甚至,就连当事人,也未必都清楚各种玄机。那些只知道干事而不知道琢磨人的高层人士,注定要一步步迈进阴谋的陷阱!

生死之交协力已不同心

要说起来,内阁“双人舞”,曾经是高拱和张居正的共同理想。他们曾经为此“相期约”。那还是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高拱和张居正,满怀豪情,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操权握势,大展宏图。他们的友谊,曾经那样深厚,那样令人欣羡。

是的,高拱和张居正,确实是朋友,而且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彼此能够成为朋友,感到欣慰和自豪!生死之交、金石之交、同道同心、肝胆相照、刎颈交、胶漆金石不足比拟等等,都是他们各自或者是知情人来描述两个人的关系时使用的。

要说,高拱和张居正这两个人,性格、人品,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两个人,又都自视甚高;况且,高拱和张居正虽然是一个属相,但是相差整整一轮,就是说,高拱比张居正大十二岁,科举登第也早六年,在那个讲究资格的年代,高拱属于张居正的前辈。他们怎么可能成为那么好的朋友呢?

那只能说,志同道合之故也!

确实,这两个人,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有才干,有抱负;都对现实不满,都主张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因为志同道合,连彼此天壤之别的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成为“肝胆相照”的生死之交。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居正和高拱,在翰林院的时候就应该熟悉了。据高拱的回忆,张居正在翰林院任编修,“年少聪明,孜孜向学”,高拱可能好为人师,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张居正也挺爱听,而且“多所领悟”,于是高拱“爱重之”。就是说喜欢他了。可能比喜欢还要多层意思?器重加喜欢?这话,似乎有点居高临下,透露出他们的关系实际上不太平等。

的确,高拱就自称,他和张居正的关系,“在乎师友之间”。

张居正呢,对高拱很敬重,觉得从高拱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他也确实对别人说过,自从和高拱交上朋友,“长多少学问见识”!就是说,张居正也认同,他和高拱的关系,亦师亦友。

不管怎么说,反正两个人很谈得来,谈论时局、商榷治国之道,废寝忘食,甚至于“至忘形骸”!

后来高拱离开翰林院,去给未来的最高权力继承人裕王当老师,估计张居正也还和他保持联系的。而且后来张居正也追随高拱的足迹,当起了裕王的老师,两个人又一起在国子监担任正副“校长”,张居正第一次正式成为高拱的助手。其间,高拱担任《永乐大典》的总校官,张居正任分校官,还是在高拱的领导下一起工作。

在嘉靖和隆庆朝交替之际,两个人前后相差一年左右,进入内阁,又当起了同事。关系越来越好,用高拱的话说,“久而益加厚焉”!

这期间,可能就是在国子监的时候,两个人朝夕相处,对当时在位的嘉靖皇帝和严嵩领导下的国家很是失望,也忧心忡忡,彼此之间就免不得相互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且“相期以相业”。就是准备当国执政,携手治国。不过张居正比较谦虚,他告诉高拱说,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即时摆出,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那是老兄你的事,小弟我做不了。但是,老兄你是个急性子,恐怕有些事是需要有人给补补台,如果让小弟从旁襄助,那小弟敢不效力?

这席话,说得高拱热血沸腾,挺受用的。觉得自己交的这个朋友实在太值得了!很可能,诸如此类的话,张居正经常会说出来,让高拱感到,张居正确实是自己的知己、“金石之交”!在以后的岁月里,高拱一直相信这些“相期约”的话,并且在处理和张居正的关系时,也是以此为圭臬的。

直到徐阶将高拱排挤出内阁,下野回老家赋闲,两个人还书信往来不断,所谓“各相望不忘”。显然,高拱确实未因为张居正作为好朋友没有替他说话而对其产生怨气。看来,高拱对朋友是很体谅的。

当然,随着高拱的复出,事实上主持中央全面工作,在从张居正那里得知了徐阶的下台乃是他的好兄弟幕后操作的,他自己的复出也是好兄弟从中斡旋的结果后,高拱对张居正就更加信任,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更加亲密了。

也难怪,作为堂堂的国家最高中枢机构事实上的主持者的高拱,居然就让张居正当了枪使呢!

但是,一个时期里,高拱并不认为他被人当枪使了。无论是在和赵贞吉、李春芳、殷世儋、陈以勤等等的争斗中,还是在处理国家重大事务、任命重要干部方面,高拱觉得,张居正和他,都是同心协力的。很可能,高拱感到,这正是在为他们当年“相期约”的理想愿景而奋斗呢!

高拱的感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复出后的高拱,事实上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干部任用的决定,都是和张居正商量的,两个人携手,开启了为时十多年的隆(庆)万(历)新政之局。

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高拱和张居正联手处理的边防大政。这一点,有必要展开详细说说。

明朝的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对中原威胁很大。最有名的就是明朝称为鞑虏和建虏(满洲)的两支。为了抵御入侵,明政府在北边设立了辽东、宣府、大同等九镇,谓之九边,或许可以理解为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九大军区。

在高拱、张居正生活的年代,满洲还不太成气候,心腹大患是所谓的鞑虏。而其中最大的部落,就是俺答部。高拱、张居正还是中级干部的时候,俺答曾经率兵突破重重防线,围困北京。刚刚建设好不久的地坛,当时也被俺答的兵士付之一炬。以后,俺答部又多次兵临城下,堂堂天朝大国的首都,动不动就要戒严。宣府、大同及再向西的一些地方,包括今天的长治一带,更是天天受到俺答部的侵扰抢掠,成了他们不花钱的物资供应基地!

另一方面,帝国的国防,可以说绝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了北部边防,可是还是不能保证北边的安全。岂止不能保卫边防,连首都的安全也保卫不了!而且,要知道,那么多的兵力,那么多的防卫设施,那么频繁的战事,都是要花钱的。国库里的钱,都花在这上边,还是不够。张居正曾经算过一笔账,大体上说,把国家所有的收入都投到北部边防上,还有四十万两(银)的缺口!

可以说,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国朝执政当局的心上。屈辱、焦虑、不安,折磨着每一个有责任感的高级干部。张居正就在给朋友的信里感叹说:“民力已竭,费出无由;日夜忧之,奈何!奈何!”

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受到意识形态的、狭隘的爱国主义的约束,一般人都不敢提罢了。什么意思呢?

情况是这样的:简单说吧,俺答率兵内侵,并不是要推翻大明王朝取而代之,他所要求的是开放边贸。因为塞外荒凉之地,游牧民族的粮食、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奇缺,需要从中国(当时的说法)获得。如果能够开边贸,他们就可以拿马匹牛羊交换这些生活物资。也就是当时所说的互市。但是,中国不答应开边贸,他获得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方式,就只能是战争,通过战争抢掠。那一次打到地坛,围困首都,他提出撤兵的条件,也就是要中国同意开边贸。而且,俺答还有点了解中国国情,他把自己摆得很低,说是请求“封贡”“互市”。意思说,能不能把我当成中国的部属,让我给朝廷上贡?能不能同意开边贸?

但是,在“爱国主义”者看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什么理由呢?其实也不复杂,他们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我们中国是天朝大国,鞑虏是化外蛮夷,如果和他们“互市”,那不就是双方平起平坐了吗?尊严何在?国格何在?况且,作为近百年来的敌国,彼此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如果答应他们的要求,不就是我方不战而屈了吗?对敌人言和平,就是投降主义!就是卖国贼!谁敢担这个罪名啊?还不仅仅是罪名问题,众怒难犯啊!倘若谁真的这么干了,那就有被赶下台的危险。

战,打不赢、撑不住;和,不敢、不能。这不是死胡同

同类推荐
  • 一统经纶:秦始皇

    一统经纶:秦始皇

    秦始皇赢政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历朝开车皇帝大传丛书·秦始皇:一统经纶》为您打开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经纶的传奇人生,为您进一步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史,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
  • 美人范冰冰

    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可能是中国娱乐圈最非议的人物。有人说她不美,有人说她整容,有人说她胖,可无论怎么样大众还不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人说她是烂片之王,有人说她只顾着捞钱,可无论如何也没妨碍她一路身价高涨。有人说她蛇蝎心肠,踩人上位;有人说她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有人说她靠绯闻上位,恬不知耻……
  • 曾国藩的智慧

    曾国藩的智慧

    曾国藩的一生完成了中国古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兼具的传奇。在乱世中他一生功名显赫,为清朝建立了丰功伟业。如果没有过人的处世智慧,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男人你走开

    重生娱乐圈:男人你走开

    前一世,林诺惜死不瞑目。重生而来被渣渣系统各种坑。为了复仇为了活着,她不断完成各种任务,周旋于各色人物间,用尽全身技艺收服各种大佬为自己所用。可是,越到后来,林诺惜发现事情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事情一步步在脱离她的预想,各种谜团接踵而来,一直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人,强大的可怕。
  •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一朝穿越,化身为将!被百万雄兵所围困,却游仁有余!陷身皇宫,面对腹黑皇弟,痴情王爷,以及妒心似火的嫔妃,她是否会轻松闯过!当逃脱死神束缚,化身秦家十三少时,又会在江湖上掀起怎样的风云?一起关注,冰馨的绝世人生!【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远离暴君

    远离暴君

    【甜宠】“夫君,大臣爱上皇后你怎么看?”“有违纲常”“那嫂子爱上小叔呢?”“有违伦理”“那我爱上你呢?”“夫人好眼光”“不,是夫君好诱人!”扑倒,扑倒,扑倒“王婧烟,你要是再敢离开,黄泉碧落我定抓你回来,打断你的腿,关起来,三天下不了床!”“呜呜,不敢了,夫君,呜呜,你轻点嘛……”他,是历史上心狠手辣的帝王,杀三子面不改色。她,是现代首富之女,因缘际会成为历史上那个抑郁而死的少女时期的王皇后。王莽,赵飞燕,淳于长,许皇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一段段抵死缠绵的感情,史书上寥寥几笔,历史长河中一粒粒沙砾……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如果你有耐心,且听我娓娓道来。
  • 窥鼎

    窥鼎

    古语云:得九鼎者得天下。然而几千年来楚庄王问鼎中原之后突然重病而亡,秦武王举鼎丧命,秦相张仪献计夺九鼎反被处死,拥有九鼎的周王室被秦国毁了宗庙,屠光子孙。得到九鼎的秦国也于长平大败,暂时无力统一六国,只是这样人们窥鼎之心依然不死。就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周复带着身上的土气,头上的傻气,心中的热气,腹中的正气,莫名其妙的掀起时代的波澜壮阔。
  • 我的同桌有点怪

    我的同桌有点怪

    报告老师!我的同桌好像有点奇怪!奇装异服、胡言乱语,还脑补过度!简直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神经病一样的队友!熊森极度想要暴走,怎么说自己也是异事件调查联盟的优秀成员,居然要和一个不着调的重度中二病少女组队!这科学吗?这靠谱吗?这、这以后还能愉快地完成上头交给自己的任务吗?
  • 重生之系统王者

    重生之系统王者

    帮友推荐《异世芊影之魔妃倾天下》加群457172220也欢迎加入重生之无限穿越二次元群488947035我是新手见谅
  • 脸色

    脸色

    小说以机关传达室守门人为视点,通过机关人形形色色的脸色,窥视谁得意走红,谁失宠去势,别有一番意味。如果要多此一举给《脸色》定一个什么调子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世情小说,其中除了官场人事外,还有一些篇什是关于世俗人情的。
  • 徐志摩精品集

    徐志摩精品集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主将。他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很大,他的贵族化的追求,对自由的性灵的渴望,艺术至上的唯美倾向都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歌在20年代诗人中独树一帜,他的散文长于抒发内心情感,具有繁复、浓艳的艺术特色。本书选编了徐志摩的大部分作品,从中可以领略这位稀世才子的思想取向和艺术魅力。
  • 寂灭武神

    寂灭武神

    来历隐秘的上古石碑,融入身负诅咒的少年体内。从此,他开启了一段睥睨天地的传说。觉醒无上武魂,纵横诸域万界,气吞万里如虎。修炼逆天神功,醉卧温柔乡里,拥美笑看风云。……
  • 你,是我的尘埃落定

    你,是我的尘埃落定

    齐南看着于希的双眼,抬起于希的下巴,问道,“媳妇儿,你到底爱不爱我?”于希冷哼一声,轻轻地啄了一下齐南先生的脸庞,笑道,“你觉得呢?”“赶紧回去好好工作。”齐南委屈的看了一眼于希,只好拿起密密麻麻的曲谱,看了起来,还时不时委屈的看了一眼正在准备播音内容的于希。作者:.......(本文特色:剧情进度较快,但剧情绝对好看,不会特别狗血,很有青春的特色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