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26400000025

第25章 课外书

这片能够让肖平身心欢愉的世外桃源就是书——课外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各种港台流行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向内地强势输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除了通俗歌曲外就是通俗小说,而在通俗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两大派了,就如同宋代的词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一样。

当然,就像宋词中的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东坡,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一样,如今的言情武侠两派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带头大哥,在言情小说流派里,带头大哥——不,带头大姐是琼瑶,而在武侠小说流派里,带头大哥无疑就是金庸和古龙了。

肖平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班里的同学几乎每人的书包里都藏着一本小说,只不过类型却分成了经纬分明的两大派:女生的书包里藏的都是言情小说,而男生的书包里藏的都是武侠小说。

现在想起来,肖平觉得,由于男生和女生在生理结构上有先天差异,发育时间也有早有晚,所以发育相对较早的初一女生在那个时候很可能已经在琼瑶阿姨的启蒙下开始暗暗憧憬自己心目当中的白马王子了,只不过由于那时候影像资料相对较为落后,所以这个白马王子的形象还很难和木村拓哉、张国荣,金城武结合在一起,更别说后来的F4和鹿晗了。甚至于那时候的日本动画片也还是仅仅停留在最初级的《聪明的一休》和《铁臂阿童木》之流,连后来的精致派《圣斗士星矢》都还看不到,因为在这里面至少还有紫龙这样的大帅哥可以供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们意淫一下。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那些体内荷尔蒙刚刚要破土而出的小女生们更容易将对白马王子的期许投射到具体人物身上,也就是班里的男同学,哪怕对方长的既不白,骑的自行车也是黑色的。

不过对于发育较晚又天性跳脱的男生们来说,言情小说里那些无病呻吟的卿卿我我显然很不合适,他们更喜欢的是武侠世界。至少肖平是这样的。

那个阶段,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他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书包里必不可少的常规配置。

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在放学之后看,反正他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晚饭后回屋写作业,之后就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徜徉在武侠的天地里,反正他的爸妈对他的学习一贯放心,从来也不曾想过去检查。

不过,晚上的这段时间很快就不能满足他如饥似渴的武侠热情,于是,每节课的课间休息时间也被他充分利用了起来,再然后,小说终于被他堂而皇之的带上了课堂。

为了不让老师发现带来小说被没收的灭顶之灾,肖平可没少绞尽脑汁的想对策,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把课本的书皮套在小说的外面冒充课本,上课时做出一副埋头苦读的样子滥竽充数。

不过,一直低着头风险是很大的,容易被老师识破,所以时间久了,肖平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之法,比如:最好是趁着书中情节舒缓或者是一页看完要翻页的时候,能够抬起头来和老师来一个深情的目光对视,以便显示自己对老师的讲解深以为然,或者看着老师的板书频频点头,做出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

当然,这些肢体语言都是TMD幌子,真实目的无非是利用这个机会看看老师有没有注意自己。

那段时间,他如同海绵般吸收着各种武侠养料。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便看完了金庸所有的十四部武侠小说,以及古龙绝大部分在册的武侠小说。无论是郭靖的敦实仁爱、杨过的痴情坚贞、萧峰的大侠风范、令狐冲的潇洒跳脱,还是楚留香的风度翩翩、李寻欢的柔情苦恋、陆小凤的机智洒脱、江小鱼的聪明绝顶,每一个鲜活的形象都让他如痴如醉意动神迷。

整体来看,肖平看武侠小说暗合一个顺序,那就是先金庸后古龙。这倒不是因为他接触古龙的书晚,而是开始的时候不喜欢,看不进去,看不了几张就撂下了。无独有偶,他的几个同龄人也都差不多和他是一个样。

成人之后,他们几个人还曾经特意探讨过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金庸的书比较传统,主人公一般都是从小时候写起,无论是上山学艺下山报仇,还是机缘巧合偶得神书,一身神功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点和肖平他们当时的学生身份比较相似,因为他们那个时候也都是处在既长身体又长知识的时候;而古龙小说里的主人公似乎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出场就是神功附体,技能满分,完全一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样子,无法满足肖平之辈潜心修行一朝功成的心理暗示。

再一点,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比较。。。正常,对,正常,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还能让你明显看出是来自身边的世界,而且,人物感情也细腻丰富,而古龙小说里的人物,多半出身都比较悲惨,感情描写中也更多是描写江湖中人悲怆苍凉的情感世界,豪迈中夹杂无奈,惺惺相惜中颇多愤世嫉俗。

相比较而言,对于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显然更加容易感同身受,而对于古龙武侠世界中的意境,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反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感受越来越多,似乎对古龙笔下的武侠世界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共鸣。

金庸笔下的郭靖镇守襄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无忌执掌明教,推波助澜建立新朝,萧峰与皇帝称兄道弟,盖世神功两国栋梁,这些桥段虽然让人看着血脉膨胀,但是距离现实生活实在太遥远,不可能有任何代入感;

倒是古龙笔下的兄弟义气,酒色生香,让人觉得更加接地气,更加真实,楚留香与胡铁花,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沈浪与金无望,李寻欢与阿飞。。。。。。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肖平他们被生活蹂躏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此时,古龙先生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足以让这一帮七零后们喝的舌头发直,眼泛泪光。

或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2019年金庸老人驾鹤西去,肖平伤感之余想到诸多往事。他循环播放了三十多首武侠剧主题歌,在网上搜了十余部古装武侠片,发了八条悼念金庸老人的朋友圈,为了这个由头组织了四次酒局,可是非常搞笑的是,他唯一重温的一部武侠小说却是古龙先生的《萧十一郎》。

或许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肖平的几个死党也都是武侠小说的忠实拥趸,特别是老二,痴迷程度远甚肖平,说起各种武侠人物和经典桥段如数家珍。

那时候,看书真的是看书,看真书,实体书,不像现在,网络时代,一部手机畅游天下,都看电子书,已经完全不知道墨香为何物,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就能够搞定一切。

那时候看书差不多就只有两种途径:买或者借。对于肖平这样的穷学生来说,买太奢侈了。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看是毫无疑问的首选。

借书看优势很多,首先是便宜,其次是方便。

那时候,大街小巷都有书店,在这里,卖书是副业,租书是主业。一本书交五块钱的押金,然后按天收费,一天租金五毛钱,借还自由,钱书两契。

这种书店想挣钱主要靠两方面,一是书的种类要多,货不全不卖钱,只有书多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租书看;第二是进书的渠道要硬,就是要能进的来便宜书,说白了,就是要能进的来盗版书。

在这种书店,想看到正版书几乎是不可能的。肖平借的武侠小说就都是盗版书。

这种书的毛病有这么几个:首先是规格不一。以一套《多情剑客无情剑》为例,肖平至少看到过近十个版本,有16开厚本,16开薄本,甚至还有八开大薄本,不一而足;

其次是错别字多。因为盗版书商的印刷水平不一,校对精准度有限,所以在这些书里往往会遇到一些错别字,或者是格式上的不工整。不过这些瑕疵并不影响肖平跟随情节的推进浮想联翩;

第三个问题肖平遇到的不多,因为在正规的武侠小说里不常遇到,只在那些日本“言情动作小说”以及一些打着武侠小说幌子的“动作小说”里才会遇到,那就是对于一些香艳露骨的描写,租书者经常会把这些情节撕下来,以便自己经常性的加深印象。可这就给后面再租书的人带来困扰,经常会看着看着少了几页,有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

如果说武侠小说是肖平武侠世界的骨骼的话,那么几乎同时引进大陆的TVB武侠电视剧就是肖平武侠世界的血肉,完全满足了肖平把思想和视听合二为一的需求。

和大多数大陆观众一样,肖平最早接触的香港武打片其实《大侠霍元甲》、《陈真》,不过他们并非武侠小说改编。直到后来伴随着83版《射雕英雄传》的引进,肖平这代人才真正开始了武侠剧的时代,随着之后《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等剧的引进,肖平他们真正记住了诸多大腕儿的名字:黄日华、翁美玲、刘德华、陈玉莲、梁朝伟。。。。。

现在想起来,国人的经商头脑真的是非常灵光的,武侠剧刚刚兴起,学校门口的摊位上便开始流行一种粘纸贴画。这种贴画尺寸很小,和普通一寸照片差不多大小,正面是明星照片,和现在的大头贴类似,有时装生活照也有古装剧照,背面是胶质,粘贴在特殊材料的基纸上,和现在的不干胶原理一样。

大家都会把这些明星照片从基纸上撕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贴在书皮上、文具盒上,时不时的看上几眼,对着自己最初的偶像诉说衷肠。

这种颇具时代感的流行产物直到肖平上了高中时才被能够贴在墙上的明星海报所取代。

千万别以为这种贴粘画的小情怀只有小女生才有,男生其实一点也不示弱,只不过,女生们的选择比较多,除了武侠剧明星,还有的会贴上林青霞、吕秀菱这些琼瑶剧明星,但对于肖平他们这些武侠迷来说,除了武侠明星之外绝不做其他人选。

当时,大家最为青睐的女明星是翁美玲,毕竟作为武侠观众来说,“俏黄蓉”的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无人可比;而男明星则是黄日华与刘德华分庭抗礼,不相伯仲。

不过肖平似乎是个特例。他最喜欢的男明星是梁朝伟,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原因很简单,他一直觉得梁朝伟深邃的眼神和自己颇为神似。

几年之后,香港歌坛进入“四大天王”时代,其中有一个郭天王,带来了一股席卷全国的“发型模仿秀”,已经进入高中的肖平也顺应潮流,给自己剪了一个郭富城似的double cut,于是,所有见过那个阶段肖平造型的人都说肖平简直就是小郭富城。可不管别人怎么说,肖平自己始终觉得其实自己的气质更像梁朝伟。每次在浴室对着镜子顾影自怜时,他总是会觉得自己的眼角眉梢实在神似梁朝伟,他还会特意皱着眉把眼睛眯起来,以便让眼睛中那道忧郁的磁性射线更加魅力无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梁朝伟附体。

只可惜,除了他本人之外再也没有人将他和梁朝伟联系在一起。

至于女明星方面,起初他也随波逐流的贴了很多翁美玲的贴画,不过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他突然开始非常青睐黎美娴,文具盒和课本上贴满了黎美娴的照片。

因为他觉得,黎美娴的样子很像一个人。

同类推荐
  • 幼稚的话

    幼稚的话

    对生活,感情,友情等的一些简单的理解,仅仅代表着幼稚的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 鹞鹰归来第二部之少年集结

    鹞鹰归来第二部之少年集结

    童心、俊一历尽艰险与天才少年们组团成功,开始和TheTop集团的战斗模式。
  • 何以称为渣

    何以称为渣

    为了你我愿意倾尽所有,只要你愿意我便陪你看便这世间繁华走便这世间大道,我无法给你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我想给你一个完美的结局。
  • 迷踪七尺

    迷踪七尺

    清朝顺治皇帝年间,湖南有一陈姓小子,在一座龙王墓里面,带出了一只大鱼。两百多年后,这东西落到了他一位后人手中,由此牵扯出了中国远古时的一个巨大秘密……
  • 醉看红颜笑且添一壶酒

    醉看红颜笑且添一壶酒

    【友情文】据说上一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这一世的相遇。很庆幸遇到了你们,我的朋友们,我们的友情或许已经断了,我们的友情或许已经淡了,但是你们都藏在我的心底,留下最深沉最深沉的印记。
热门推荐
  • 我才18你叫我老祖

    我才18你叫我老祖

    老祖,回宗吧!拜托我才18岁,你个100多岁的人叫我老祖。去去去,我不想看见你。虽然我小但也别惹我,我也不知道我背后有多少
  •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无论何时,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当我们对生活的失败大发脾气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沉稳和坚毅,就容易迷失自己。脾气暴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会使我们走向失败。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轻易发怒是良好的品质,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生气蓬勃、令人愉悦的人,到处受欢迎。自制力强、冷静沉着的人往往比焦虑万分的人更容易应付各种困难、解决各种矛盾。切记:控制脾气拿出骨气,就会改变命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我哥又被我逼疯了

    我哥又被我逼疯了

    筱月,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哎!我哥又疯了,喝口可乐压压惊。
  • 穿越之恶魔伏爱记

    穿越之恶魔伏爱记

    “我要的爱~只在你身上存在~要不是你……”带着一丝丝哭泣唱着……他曾经最喜欢她唱这首歌曲,如今他也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不是他狠心将她抛弃在人世上,而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收割美男去投胎

    快穿之收割美男去投胎

    每个鬼魂都有着未完成未实现的心愿,而那些心愿,一日未满,一日日就积累着,不愿转世投胎,滞留在冥界…*靠之,姐虽然心地善良美貌无双,可你丫也不能不让我投胎啊!什么玩意?必须完成十个鬼魂超度?尼玛,太坑爹了,过个奈何桥还得交费,这不摆明欺负我新来的么!好不容易累成狗,完成了那破玩意,大人,可以去投胎了吧!恭喜你,你任务完成的很完美,现在已经被冥界录用。什么?我去你大爷的,姐还赶着去投胎呢!
  • 我不愿做阴阳先生

    我不愿做阴阳先生

    每次想起来都是一阵阵的心酸!请听我慢慢讲:我…当阴阳先生的日子!
  • 重生之醉笑风月

    重生之醉笑风月

    她,z国顶级雇佣兵,居然重生在了一个高中生的身上。更没想到的是这个高中生还是个人人可欺的落魄千金。闺蜜的背叛,爱人的骗局,同学的欺辱。既然用了你的身体,那么,这些我都会替你一一讨回来。看我扮猪吃虎的逆袭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