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29500000043

第43章 猛虎入林(指落荒而逃)

在后世,各种超自然力量已经消退的时代,学术界每当提起这次发生在陈县之前的混战,往往都会用一个这样的词语,来称呼江远带着人跑路的行为。

猛虎入林。

历史学家们往往认为,江远的这次撤离活动,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对于刘邦丰沛集团的成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陈胜义军的士兵大多有一定的实战经验,这些新血的涌入,这对于当时草创不久,继续中下层军官的刘邦集团来说,无异于从天而降的横财。

另一方面,接收这些陈胜政权的残兵,毫无疑问增强了刘邦集团的正统性,让他们有条件以“陈胜的继承者”来自居,而不再是小沛来的武装集团。

更关键的在于,江远本人通过这次撤离,成功摆脱了自己在张楚政权内的尴尬地位,以大合伙人的姿态加入丰沛集团,这为他自己的未来打下了一片坦途。

恰如猛虎入山林,摆脱一切桎梏拘束,得到能够尽情展现才能的空间。

不管怎样,获得这样一支同时拥有战斗经验,以及抗秦名义上正统性的队伍加盟,对于刘邦的事业有着极为长远的益处。

此外,对于当时的江远为何采取这样的行为,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

有些批评论者认为,江远带领大批义军士兵逃亡,是一种在紧急局面下的选择,换句话说,他就是单纯的怂了,然后带着自己的小弟跑了,此人的本质,是个投机倒把的投降派。

这些学者们相信,江远只不过是在乱局之下,趁势而为的狡猾野心家,他并不真的在乎抗秦事业,对陈胜也没有忠心,不然就会带着这些人直接跑路,而不是支援前线了。

江远并不值得赞扬,他就是一臭不要脸的“江跑跑”,这人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他站队的能力。

但另外一些褒奖论者对此并不赞同,他们挖掘史料,对这些批评论者的言论进行了挨个还击。

首先,他们表示江远并非什么狡猾的野心家,正相反,他是一名心系天下的仁者。

在秦军已经打到城下的时刻,他依然没有舍弃当时的义军,而是带领尽可能多的义军撤离,更是亲自冲锋在最前线作战,这足以彰显他的道义。

其次,他对于陈胜的张楚政权,早就没有了效忠的必要。

按照司马迁《江奉常世家》记载,“远颇有才,陈胜妒而陷之”,江远早就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遭到陈胜嫉恨而被构陷入狱,他和陈胜间君臣道义早尽,完全没有效忠的道理。

两家各怀理论争论不休,不过,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史学家们,大多还是采取后者的褒奖理论,把江远视为一名心怀天下大义的仁人义士,而非一名狡猾的投机派。

为此,明代画家胡邹子曾经作画一幅绘画《猛虎入林图》,用来赞扬这为效忠于汉高祖刘邦的英雄豪杰。

在画的下方,是面容被描绘得极为夸张的秦军,正在焚烧劫掠张楚政权的大本营陈县,胡邹子采取了一种近似于抽象画的画法,将秦将章邯画得极大,以此来凸显秦军的残暴强大。

而在画的上方,江远正率领着义军残兵遁入山林,这支队伍中不但有人类,更有山中的精怪追随,他们在江远的指挥下进退有度,没有半点逃亡残兵的狼狈姿态。

而作为这幅图画描绘的重心,江远傲立于义军残兵之间,回首望向正被毁灭的陈县,眉目中满是坚毅与决心,足以看出他心怀天下,誓要推翻暴秦的不屈决心与坚决意志。

整副绘画显得恢弘壮阔,极大地展现了江远这一历史人物。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人们很幸运,如果他们见过江远带着义军残兵们,从陈县跑路后的现状,估计是很难画出,这样恢弘壮阔,把江远衬托得无比伟大的画卷。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在成功把秦军在陈县的撕开口子后,残兵们的逃亡之路一下子变得顺畅起来。

在打穿了秦军的阵线之后,江远并没有立刻离开,他停留在了原地,向着试图再次围拢过来的秦军,狠狠挥洒着自己的灵能。

血肉生命被碾碎,化为一股股猩红的血雾,智械机甲被击飞,无数支离破碎的零件在空中飞舞。

章邯驾驶凿颠号赶了过来,秦军不断蚕食摩擦着正在逃亡的义军,但他们终究来迟。

在扔下了八百多具尸体之后,江远又朝赶来的章邯竖起一根中指,然后掩护着义军直接逃进山中,遁入了芒芒山林之中。

义军的士兵们很疲倦,义军的士兵们需要休息,但江远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向前逃,不要有任何迟疑和犹豫,也不要抱有哪怕半点侥幸心理,不准停下休息,还没有脱离险境,秦军和章邯随时都可能追上来。

灵能体十分清楚,这次能够顺利突围逃走,很大程度上是占了章邯轻敌的便宜,就算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也绝对不能放松警惕,自己这帮人,还不是秦军的对手。

江远依靠着自己的权威,喝令着义军残兵们在大山里跋涉,甚至就连停下修整的打算都没有。

没有食物,那就直接从附近就地取材,没有体力,那就在山中坐下休息片刻,不准停,要逃到连陈县升腾起的浓烟,都看不见的地方才行。

逃亡最初的三天,一切都顺利地按照江远的指令进行,在战斗中形成的临时指挥团队,有效地传达并执行了江远的命令。

但很快,在逃出生天的喜悦消磨殆尽后,开始出现逃兵了。

最开始时是底层的小兵,然后则是那些基层的兵头子们,最后,这逃跑的风潮,甚至影响到了临时的军官指挥集团。

江远对此并不奇怪,义军的士兵,大多是被强行抓壮丁抓进来的,他们并没有多么坚强的意志,现在脱离了危险,他们当然会想办法溜走。

他也不打算去制止这样的行为,毕竟他又不打算自立为王,而只是彻底安全后,直接去投奔刘邦,反正自己已经在陈县前,好好出过风头了。

义军的士兵们逃不逃,江远并不关心。

这只依靠着外来压力捏合起来的队伍,就这样不断地边走边散,而在逃离陈县大约七,八天后,江远才正式对这只队伍,进行了一次从上到下的梳理。

总计约为八百人,这就是依然留在江远麾下的人数。

同类推荐
  • 宋国门庭

    宋国门庭

    当代大学生穿越南宋后期,沦为乞丐,一无所有的他该如何自处,如何改换门庭,立足当世……
  • 龙腾战世

    龙腾战世

    帝国斜阳,大厦危倾,本不愿意参与争斗的人却被卷入了这个是是非非的世界
  •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主要内容分为“元朝”、“明朝”、“清朝”三个章节。
  •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城系列)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城系列)

    柏林——当今世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德国首都,也是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进入此书,仿佛自己静止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几百年的历史事件、声色犬马、白日、黑夜、浪漫、血腥,都风驰电掣般从眼前掠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内心充盈,思想活跃。那些曾经走在柏林城中的人,如中世纪的民谣诗人、建筑师申克尔、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电影巨星黛德丽等人的故事,如小说般迷人,衬托出真实而宏大的历史叙事。城与人在历史中彼此形塑、影响、交融。这个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这座矛盾之城,如黑熊般憨拙而凶猛。
  • 三国之烈风飞扬

    三国之烈风飞扬

    重回汉末,雄烈儿振烈烈雄风。金戈铁马起于西凉,争雄天下,霸业未休!
热门推荐
  • 异世界画廊

    异世界画廊

    都市异能,大家看着笑一笑,写的不好凑合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蜀汉后主

    三国之蜀汉后主

    自关羽失荆州,刘备尽起益州七十万大军伐吴,却落得一个身死白帝城的下场,蜀汉也因此一蹶不振,北伐亡,不北伐也亡。尤其蜀汉后主刘禅,弱懦无能,终日只知玩耍取乐,最后落得一个乐不思蜀,被封安乐王的下场,幸乎?不幸乎?可怜诸葛亮六出祁山,可怜姜维九次伐魏。如今,一个后世的人,捎带三个穿越而来的汉纸,能拯救蜀汉的危机吗?能,亦或者不能?请看此书,三国之蜀汉后主。
  • 方位世界穿梭

    方位世界穿梭

    童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微妙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原谅他们。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的人性的复杂……我们只是再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代而已!
  • 部分感同身受之桃子

    部分感同身受之桃子

    作者个人生活琐事与趣事。根据作者生活经历,来描写。
  • 暴走萌妻身下欺

    暴走萌妻身下欺

    呵呵,你以为全世界都像电视上那般写的吗?我就偏不信了,我就爱虐,虐的才是我的爱。嘿,腹黑少爷,让我这个黑白无常来降服你吧。不过你可得小心了,我可不是好惹得。我最瞧不起那些放不下的人,你让我瞧不起我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法的终结

    魔法的终结

    这是一片力量横流的大陆,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人们用各种各样古老的方式行使着力量,魔法、炼金术、工程学、命名术、役亡术、冥想术、隐秘术……这片古老的大路上,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传说将终结魔法的预言之子来到了人世间,黑暗的力量也骤然侵袭,魔法,将何去何从?本文是一本严谨而新奇、活泼的正统奇幻作品,将让广大书友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 灵师大帝

    灵师大帝

    灵气大陆以灵为道,有强大的灵师单手可摘星辰,强者林立,阳灵师掌管光明,阴灵师掌管黑暗。
  • 叶紫精品集

    叶紫精品集

    叶紫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其作品多描写农民的生活和斗争,乡土气息浓郁,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散文以写实见长。本书收录其作品中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篇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