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07100000005

第5章 东京交通物语

十九世纪的江户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东京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彼此的生活经验竟然这么不一样。

有一次翻着夏目漱石(一八六七—一九一六)的散文,看到了如下的记述:

我小时候,东京的剧院都在浅草一带。既没有电车,又没有人力车的年代,从市区西端的高田马场去浅草观音寺那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爱看戏的我姐姐她们,都是午夜起床开始做准备的。路上会有危险,于是为安全起见,一定叫仆人陪同过去。从早稻田夏目坂的居家,她们一行走下坡,经过柿木小路到卸货码头,在那儿搭上早就订好的包船。我想象她们抱着多么充满期待的心情,慢慢从炮兵厂(按:现东京巨蛋球场所在地)前边,经过御茶之水,一直被摇到柳桥去。何况她们的旅程又不是到那儿就结束的,人们曾不惜时间的年头更有理由被后人怀念。河船到了大川(按:现隅田川)就溯流而上,经过吾妻桥,终于抵达今户有名楼附近。姐姐她们在那儿登陆,走到戏院茶屋(按:戏院附设的餐馆亦为观客提供了各种有关服务,子弟经常成了演员),在伙计的带领下,去预订的位子入座。那一定是所谓高座,乃其他观众能看到她们服装、面孔、发型的位子,好讲排场的戏迷们常互相争夺的。幕间休息时候,演员助理会过来说:欢迎小姐们到后台来。她们便跟着他去见田之助、讷升等喜爱的演员,请他们在扇子上签名画画后回到位子。那就满足了小姐们的虚荣心,面子是用金钱购买的。回去的路也坐同一只船,一直坐到卸货码头。还是为安全起见,叫仆人点着灯笼出来引路。到了家已经过了午夜吧。也就是说,花了从午夜到第二个午夜那么长时间,才能看一场戏的。(笔者翻译)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前一年出生的。他是父亲和后妻之间生的五男一女之老么,上面还有两个异母姐姐,文章里谈的姐姐该是异母的。这篇《玻璃门内》是他在世最后一年里写的作品,文中回想的应是他出生前后,日本近代化刚开始的年代。他父亲是在德川幕府治下的江户城里颇有地位的官吏,至今东京早稻田还有叫夏目坂的坡道,不是取自文豪儿子,而是取自大官父亲。如果是今天,从他们家去浅草看戏,坐地铁用不着半个钟头了,毕竟路程连十公里都不到。十九世纪的江户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东京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彼此的生活经验竟然这么不一样。

曾是优雅美丽的水城

“东京曾经是能跟威尼斯、苏州相比的水城。”这句话是建筑史家阵内秀信(一九四七—)在一九八五年问世的《东京的空间人类学》里第一次说出来,让众多日本人大开眼界。阵内东京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威尼斯留学三年,回国后以海归的眼光重新观察东京,结果发掘了不仅早被抛弃而且已被忘记的美丽水城。我用考古学发现般的“发掘”一词,因为人们特别会忘记一座城市往昔的样子,即使他们一直住在同一座城市里,正如一条胡同或一处里弄给拆了,新的商场或公寓竣工的时候,很多人已经记不起此地原来的面貌怎么样。

当然,失去记忆之前,世界早已开始变化了。哪个国家往近代化的路上迈进的时候,都得经过巨大的变化。以江户—东京为例,江户城本来建于江户湾即今天东京湾的海岸上。除了自然形成的隅田川、荒川、多摩川等河流以外,德川幕府也开凿了很多护城河、水沟、自来水道。正如漱石描写,直到明治维新前后,江户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河船,四通八达的水流之重要性不亚于今天的电车、地铁路线。无论想去哪里,要往哪里送货,江户人都沿着水流走的。但是,水城式的生活方式,近代化以后却逐渐没落。日本学校的历史教科书里都写着:一八七二年(明治五年)在东京品川和横滨之间开通铁路,标记了文明开化时代的到来。一九三四年在隅田川边深川地区,也就是十七世纪的著名俳人松尾芭蕉曾居住的地方,出生长大的文化人类学家川田顺造,回想孩提时代写道:当年河面上仍有很多货船往来,犹如今天的卡车,把运过来的货物在码头卸货,然后继续往不知道哪里摇橹去了。他亲戚中有几个人是生在荒川上游,结婚时坐船过来的。不过,他记得的东京并不是优雅美丽的水城。他说:当年经常看到男女浮尸在水面上漂流,还有不少穷人家族生活在木造船上以运输发臭的粪尿为业。年轻时候的川田,为落后的故乡羞愧,恨不得摆脱自己的背景,大学毕业后去欧洲和非洲各待了七年,并从巴黎第五大学得到了民族学博士学位。他重新拥抱故乡是一九八〇年代初,乃母亲去世后怀念起童年来,用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老邻居进行访问,惊讶地发现了半世纪前还充满活力的老江户庶民文化,如民间信仰、节日、民谣等,都几乎已经消失了。

那恰好是阵内秀信“发掘”了美丽水城历史的时候。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后一百多年的近代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年的国家复兴,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都办完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都赢得了,终于能够叹口气歇下来的时候,不少日本人倒不约而同地发觉:作为现代化的代价,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贵重的东西,包括干净的水流、新鲜的空气、祖先传授下来的生活文化?川田跟阵内一样是在西方受过学术训练的知识分子,这不可能是巧合了。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果然很有道理。

铁路繁荣,水路没落

明治维新以后的东京,在原先的水城上,不停地修建了很多国营、私营区域铁道。一八七二年全国第一段铁路开通后,过了半个世纪的一九二五年,之前在市内外各地分段完成的铁路轨道,终于连接起来成环形,山手线电车于是开通了。至今为东京客运心脏的山手线,大体修建于原先的江户城边境(包括夏目漱石在《玻璃门内》里提到的高田马场)上,总距离有三十四点五公里,车站总数为二十九,圆环内面积为六十三平方公里,跟北京二环内面积的六十二点五平方公里几乎相同。

后来,以山手线的车站为基点,向东南西北各方向又修建了好多条区域铁道,东京很多住宅区都是在那些铁路沿线发展起来的。比如说,日本最高级的住宅区田园调布,就在一九二七年以山手线涩谷站为起点往横滨开通的东横线上。一样著名的成城学园,也在同一年以新宿站为起点通往太平洋边小田原的小田急线上。除此以外,还有以池袋站为起点的西武池袋线、东武东上线,以目黑站为起点的目蒲线,以五反田为起点的池上线,以品川为起点的京滨急行线,以日暮里为起点的京成线等等。

在东京,铁路的繁荣和水路的没落是同时进行的。水路越来越受冷落,水质也越来越恶劣。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一九四五年,东京遭到了美军空袭超过一百次,市内大半都化为焦土。进行重建之前,需要处理大量瓦砾。当年的东京市政府,无可奈何地把它们扔进水路里去了。结果,曾经美丽的东京水路几乎全变成了垃圾场。久而久之,垃圾堆满的水路成了东京人的包袱。一九六四年的东京奥运会前夕,为了迎接外国客人,不仅在东京—大阪之间匆匆修通新干线,而且要在首都中心区建设日本头一条的都市高速公路。因为时间短促,不可能一一收购用地,于是当局决定填埋发臭的水路,上面建设高架公路的桥桁,以便一举两得。

日本私家车的普及是东京奥运会以后的事情。公路的开通促使人们买车,但是汽车的增加又马上导致公路老是堵塞,而且同时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九七〇年代,东京发生了对身体有害的光化学烟雾现象。为了解决汽车带来的重重问题,这回要在山手线圆环里修建多条地铁路线了。从上世纪初到六〇年代,东京曾有过有轨、无轨路面电车,在高峰期多达四十五条路线,每天有一百几十万人搭乘。可是,因为被批评会造成汽车通行的障碍,在一九七二年以前全被取消,只剩下有专用轨道的荒川线十二点二公里了。

记住过去,展望未来

奥运会以前,东京的地铁一共只有三条,现在则有十三条了。结果在山手线内侧,无论从哪里出发,都十分钟内能走到一个地铁站或电车站。有些区域铁道电车也开进地铁线路来,结果两个系统加起来的总距离达五百二十点九公里。东京市区的每一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有一点零一公里的铁路在营业。这使得东京在公共交通网完善的程度上,凌驾伦敦、巴黎、纽约等世界其他大城市。如今到东京市区上班、上课的人,八成以上都利用区域铁道;他们在市内移动也都用地铁、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结果工作日的白天,开在市区公路上的汽车,七成以上是工作车辆。为了上下班或私事开车的人才两成多而已。尽管如此,东京的公路堵塞问题也并没有解决,汽车驾驶的平均速度仍然是时速二十公里左右,也就是不比自行车快多少。

对多数东京人来说,汽车是周末休息的时候,为举家外出、买东西等目的才使用的东西了。考虑到汽车保养费、保险费、停车场租赁费,以及喝酒开车被抓了要付的昂贵罚款等费用,许多人觉得拥有汽车已不合算,需要的时候租车就是了。结果,全日本总共四十七个都道府县里,东京人的汽车持有率最低:一个家庭才零点四九辆而已。相比之下,福井县、富山县等公共交通不方便的县,每个家庭的汽车持有率超过一点七辆。

东京的地铁路线增加了以后,去很多地方确实比过去快多了。只是在地底下移动,好比关在一个黑箱里一样,始终看不到外景,不能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处。曾经江户时代的人,为了去十公里之远的浅草看戏,非得提早跟船老大、戏院茶屋等联系不可,还没天亮之前在仆人陪同下出发,花好几个钟头坐船看着市内各地的风景,才能抵达目的地。因为特别麻烦,所以加倍有价值,也成为几十年后文豪弟弟回顾时写文章的材料。她们跟我们,很难相信是同一座城市的先后居民。今天若想看戏,可以马上动身,在路上用智能手机订个位子就可以了。说方便实在方便,但是不知为何,也不能不感到稍微寂寞。因为得到便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失去了很多好东西。

现在,东京的老水路,没有被填埋的大多变成了暗渠。结果不少地名,如银座附近的数寄屋桥,明明标志着此地有河流,可是四周都只看得到水泥大楼和公路而已,令人感到被狐狸迷住了一般。有趣的是,看不见的东京水路倒刺激小说家的想象力,给有些作品,如芥川赏得主松浦寿辉的《巴》,提供很特别的背景。另外,今天的年轻一辈中竟然有一批人特别被那些暗渠吸引,一段一段一条一条地去寻找昔日水路的线索,把“发掘”出来的结果写成书出版,比方说,一九七二年出生的本田创和五个朋友协力编写的《享受地形:东京暗渠散步》。他们也把调查结果在网络上公开:

同类推荐
  •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或立意隽永,笔法不凡。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参考、学习、研究美文的范本,还能使读者领略到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从中汲取文学大师们的人生智慧。《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分为“思考”“诠释”“性结”“探索”“对话”五个大的篇目,并分别从“人性与生命”“心意与关爱”“乡土与自然”“世界与宇宙”及“精神与物质”等角度进行了归纳。
  •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鲍尔吉·原野的发诸两端:急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除部分代表作品,本书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诗歌已不再有身世和谱系,也不再是炫技的表达,它仅仅是一条修身的秘径,一种催问性灵的香草,有待珍视之人的发现和呵护。一个怀揣了诗心的人,当然青春常驻,思想流芳。
  •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这是一部在上海人中去寻找上海的书,它不仅触摸了近代上海百年历史留下的烙印,也展现了今日上海与过去的不同。就挖掘一座城市的人文传承而言,这部书中的过去和现在都鲜活地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部书中可以找到张爱玲笔下许多人物的影子,尤其是那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女性,她们既像是上海昨天的一面,又反映着上海今天的一面。这部书最让人信服的,是它呈现出的真实。
  • 徐志摩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徐志摩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多篇传世的散文。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具有独特的韵味,既有丰富的哲理性,又具有诗画般的美感。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本书除了多篇散文以为,还收录了《爱眉小札》《致陆小曼》书信内容,充分展示了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有助于我们感知他的情感和追求。
热门推荐
  • 玄天破念

    玄天破念

    在这个大陆上,灵气对决不断,之所谓“强者生,弱者死”就是这里的法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林星的异常玄气者,在一次见义勇为时意外获得《玄龙卷轴》,因此惹来了许多不详之事。在师父叶古指导下领悟了《玄龙卷轴》的一部分。在一次事件中,自己和妹妹险些丧命自己则被一个神秘老者所救。
  • 孤立世界

    孤立世界

    “我忘记自己孤独了多久了。你记得吗?“王对着手中的火焰花小声的说道,火焰花的火焰燃烧到了王的手臂上,王没有惊慌,而是温柔的看着它。”你如果有生命多好,不,或许你真的有生命。“火焰花凋谢了,火焰燃遍了王的全身,王瘫倒在王座上。”我们来谈一段恋爱吧。“那是他最后说的话。
  • 蝼蚁斩仙

    蝼蚁斩仙

    蝼蚁有剑亦可斩神仙!天下巨变,阴阳扰乱,鬼蜮现世,妖魔乱舞,百姓皆仰赖神仙护佑。被当做蝼蚁的草根少年却要仗剑斩神仙!
  • 萧羽默音

    萧羽默音

    ——默,一切皆空,虽睹万物,不语。——“我若默,无人知;我若扬,必惊天。”——萧羽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灰色的炼狱

    灰色的炼狱

    不要看,点进来的你一定会想骂娘的,如果你还是点了进来,还是看到了不想看的,那么产生的一切后果本店概不负责……
  • 清声曲

    清声曲

    民国35年,“千家乐”戏班的当家花旦苏落清在表演中,被古家大少爷古易翰看上,欲占为己有,却想这花旦是个男子!?认清现实后,依旧坚定不移的追求着,心生爱恋。花旦却倾心于班主的女儿,一再拒绝……意外牵涉进一件黑帮案,却发现,苏落清其实是……黑道爱恨微虐年代小说【我尽量写的不往逗比走QAQ】
  • 狼人生活

    狼人生活

    第一次写书,如果写的不好,请原谅。狼人,吸血鬼,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兄弟为了心中共同所爱的反目成仇
  • 我和我的逗比室友

    我和我的逗比室友

    又名《致建筑·那些年我们一起熬过的夜》又名《我的五只小禽兽》这是记录一个苦逼建筑女的逗比生活的故事,也是一群苦逼建筑女的逗比生活的故事。看官:“校园青春文吗?”作者:“是。”看官:“有误会吗?”作者:“没有······”看官:“有撕逼吗?”作者:“······没有。”看官:“有狗血吗?”作者:“······也没有。”看官:“有堕胎吗?”作者:“滚!”作者大人比较任性,目前不定时更新。我的故事我做主,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迷茫,友谊为主,恋爱为辅,这才是建筑苦逼女最真实的青春。
  • 萌妖驾到

    萌妖驾到

    黄粱一梦,断今生,浮华一世,盼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