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6700000002

第2章 你总说自己太累,可谁又活得顺风顺水

成为自己才最棒,你无须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前不久金球奖颁奖典礼,一个要颜值没颜值,要背景没背景的47岁“大妈”斩获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亚洲金球视后。这位“大妈”叫吴珊卓,但更多的人记住的是“女版林永健”“林永健妹妹”这样的称呼。

都说美的人千篇一律,丑的人却各有各的丑法。按照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像吴珊卓这样的“颜值”混娱乐圈肯定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她家境殷实,家人都不支持她的选择,如果换一条路走,便可以轻易地获得世人眼里所谓的成功。但她偏偏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经纪人建议她整形,直言以她的外貌是拿不到女主角片约的。

虽说经纪人的话是好心劝诫,但是直白得让人想要自闭。吴珊卓的内心很坚定,她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经纪人的话就像一语成谶,她在好莱坞浪费了大好的青春,一直都是在客串,这要感谢她那张有特色的脸,因这张脸她倒没有一直被好莱坞拒之门外,倒是在表情包中成功地火了起来。

吴珊卓的心态好,别人调侃她,是希望她能够知难而退,她就跟着自我调侃,但这是她给自己灌的一碗鸡汤,在成为演员的路上,她从未妥协过。《杀死伊芙》是吴珊卓第一个担任主角的剧本,她靠这部获得一致好评的电视剧直接问鼎金球奖——一个仅次于奥斯卡的重要奖项。

当人们还在给她贴长得像林永健的标签,可是在其他人还没活明白的时候,她就已经成了最好的自己。

在吴珊卓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人为她规划人生路线了,律师,医生,或者去整容换一张更好看的脸……毫无例外他们都是在对吴珊卓想要的人生说NO(不)。可她就是在众多不看好的声音中坚持了下来,她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开心,成为自己不代表会成为人生赢家,但一定会活得开心。”

做自己,少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大概就是吴珊卓每天笑容灿烂的原因吧。与之相对的,也有一些生活在大众视野中的明星,因为努力想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搞得自己精神崩溃。

就像主持人吴昕,在她主持《快乐大本营》之后,观众吐槽无数,跟何炅、谢娜他们一对比,自以为优秀的吴昕也跟随着节目观众的贬低产生了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适合当主持人?我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她努力变得更好,可是外界的批评依旧不断,“这些年她还是毫无长进”。“快乐家族中最讨厌的人,拉低了水准”。这些声音让她焦虑、迷茫,她按照大家的要求去改变,可依旧得不到什么认可,人们只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定的压力可能会成为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只会让人爆炸。压力大时,吴昕只敢在深夜里痛哭,她甚至不敢去看网友们的评论。直到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她都会难以抑制自己的悲伤。

好在时间教会了她一项重要的技能:去无视别人的声音,去拒绝别人的期待,成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转换心态之后,吴昕再面对“快乐家族中的背景板”这样的贬低时便能够淡然应对了,她不再卖弄努力的人设,而是坚持自己最原本的样子,土怎么了?她笑得最自然!走平民路线,逆风翻盘,成为带货女王,更是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而这时候,她也恍然大悟,如果我们一直去回应不喜欢她的人的期待,不满意的人始终不满意,做回自己,喜欢她的人更不会因此而离开。

现如今流行人设,于是娱乐圈的明星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就怕暴露出什么缺点,被人指责人设崩了、要脱粉等等。

做自己很难,这才显得真性情可贵。人设崩塌容易招黑,可一直以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就没有那样的烦恼了。是什么样子就以什么样子出现,或许最初会出现反对的声音,可时间长了,越是真实的明星,越受观众的欢迎。

何止娱乐圈如此,就是很多普通人,也在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和成为自己中挣扎着。

阿星从小到大,贴着的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标签,品学兼优不说还在国内前十的学校学法律,将来正好继承她律师爸爸的事务所,前途可谓一片光明,所有人都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许。

可读完一个学期之后,她果断地转到了冷门的动物医学专业,等办完所有手续之后才告知家人。做完这一切后,阿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一点儿都不喜欢学法律,在家里就已经被灌输了太多跟法律有关的东西,这让她觉得压抑,她不断地挣扎想要从家里的这种氛围逃离,她希望呼吸到的空气是自由的。虽说她是在传统“家长权威至上”的家庭中长大,但却一直积蓄着成为自己的力量。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想,像一个叛逆的孩子一样翘课、拒绝考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前没有勇气,现在我做到了。跟猫猫狗狗打交道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家里不让养。我可能没办法成为像我爸爸一样成功的人了,但是每天我都会觉得很开心。”阿星说。

有人说阿星这样的行为是叛逆期来得较晚,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更像是内心破茧重生的样子。外界的期待将她层层包裹,大部分情况下,她可能就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了。这没什么不好,至少走出去也是别人眼中的精英。可阿星内心的声音更嘹亮,在这声音的呼唤下,她终于突破了“别人期待的样子”的束缚,接下来的人生,由她自己做主,这才是最棒的。

叛逆是不考虑后果地反抗,他们压根不会去想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而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懂得反抗是一方面,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人自有内驱动力,哪怕后面的漫漫长路需要接受不理解和非议,需要忍受孤独,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这些。

对抗从来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他们的一种手段,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才是最终目的。

一开始,阿星的父母的确不能接受她突然转专业,觉得她将自己的前程当成儿戏,会毁了她自己。只听说过有人往热门专业去的,很少见有人从热门专业往冷门专业去坐冷板凳的。

可阿星铁了心就是不换回来,她的父母也就无奈,不再插手了,准备冷眼旁观,如果阿星只是一时兴起,过不了多久就会磨光兴趣,到时候就是没人劝说,她也会自己回来的。

没想到阿星比他们想象中的执着。转专业伴随着种种困难,隔行如隔山,她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稍不小心就会落下很多课程。阿星害怕被家人看到她灰头土脸的样子,越发努力。就在这样的努力与坚持下,她每个学期都是专业第一名,大三的时候就被导师带到一家非常大的宠物医院实习了。

“有时候的确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怀疑自己根本不适合当一个宠物医师,压力最大的时候,我经常失眠还伴随着掉头发,后来干脆破罐子破摔地想,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索性就接着走下去吧。还好坚持下来了,不然这辈子一定会在这个事情感到遗憾。”

现在阿星的家人也都接受了她的选择,她的心思现在都在宠物上面,做得也还不错,做父母的还有什么理由去阻拦呢?而她妈妈更是被她感染,发现了养宠物的好处,自己也养了一只小柯基,大有要把她这个女儿忘在脑后的趋势,这是阿星最新的甜蜜烦恼。

阿星是成功了,却依旧有很多活在“别人期待”阴影下的人。自己的内心稍微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冲动,却很快就被外界“期许”的眼神给吓了回去。再后来,他们习惯了生活在这些“期待”之下,再也没有勇气去挣脱了。他们不像是独具个性的人,反而像是一个个成功的“模板”。

那些给你“眼神”的人可能是出自善意,像长辈一样“为你好”,可是如果这样的眼神是在扼杀你的可能,请大声地拒绝。别人的意见是好,但是我想你还是更想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无论是平凡还是伟大,一定都是最灿烂的。

过着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生活。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只有你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要回应周围的人的期待,后来才发现,人生短暂,能做到回应自己内心的期待就已经不辜负这一生了。别让别人的期待成为你的压力,别让那些压力压垮你的灿烂人生。

吹嘘这么多朋友,你一定很虚弱吧

以前认识一个人,最爱吹嘘他的朋友有多么厉害,就连他提起自己的成就的时候,他都会吹嘘朋友们的事迹,这让人不得不好奇,似乎每个领域他都有几个佼佼者的朋友。可与他的“朋友们”相对的是,他现在还不怎么如意地生活着。

后来大家都明白了,其实他只是想要借他的朋友们来挡住别人对他生活的窥视,挡住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不如意。可是他越吹嘘,就有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就像我有时候跟朋友调侃,我现在真的是日理万机:早起的时候“中国移动”催促我确定合作事宜——需要交话费了;下午又要跟“中铁”签一个大单——去乘一趟火车而已;然后又有“中石油”的合作等着我——汽车该加油了。

可惜这也只是自嘲而已,就像我可以说认识马云,认识刘强东一样,我认识他们,但对方压根儿就不知道我的存在,也不知道我对他们的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没辙。

露露在一家外企上班,她所在的部门基本上都是女生,而且还都单身,所以周末的时候几个人都会聚一聚。姑娘们的聊天内容,除了工作之外,无非就是化妆品、包包和衣服这些。同事A说她有个闺蜜在韩国做代购,在闺蜜这里买化妆品特别便宜;同事B说她有个大学室友嫁入了豪门,可以帮忙在原产地买奢侈品,免掉的税都可以让她再买一个香奈儿包包了。

每当同事聊这些的时候,同事C都不怎么说话,安静地听她们聊着,于是另外两个同事就非常热情地说:“C你是没有朋友帮忙吗?早说啊,你想买什么我可以跟我朋友说一下,我的朋友也是你的朋友,都是照着基础价来的。像化妆品这些东西,老是用国产的也没意思。”

据露露说,C总是会客套地应付她们,却从没有提过让她们帮忙带东西的意思。倒是露露听她们这么热情,一个没忍住,就请她们帮忙带了一套化妆品,不过所谓的“基础价”,其实跟“淘宝”上卖得差不多,后来她也就歇了再在朋友那里买化妆品的心思了。

过了一年,公司更换发展方向,她们所在部门在新规划中被全员裁撤了,四个人集体同时失业。虽然公司也提供了另外的岗位,但薪酬福利跟之前的完全不能比,因此她们四个人都没有选择留下来。

离开公司之后,露露便开始忙着找工作了。从招聘会场出来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前同事C。离职之后,她们之间的联系还是有的,只是聚会之类的活动很少了,C平时就比较少说话,所以露露不怎么了解她的现状。

看到她也在招聘会场,露露赶紧跟C打招呼,“好巧,你也是来找工作的吗?”

“我只是刚好路过。”C看着露露一脸疲倦的样子,突然说,“我有个朋友正在招人,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推荐你过去试试。”

露露将信将疑,C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介绍她吗?但为了早日找到工作,抱着“瞎猫撞上死耗子”的心态,露露就去了C给推荐的企业,结果发现,她还真的没有失言,薪酬待遇跟之前的公司差不多,虽然规模不如后者,但是有发展潜力,绝不是露露开始想象的那种黑心单位。

露露为自己之前的恶意揣测感到不好意思,工作稳定了之后,就请C吃饭,算是答谢。然后她有些好奇地问,“你的工作能力比我强,如果你去面试的话肯定能行的,为什么要推荐给我呢?”既有能力又有人脉,还将大好的机会往外推,这也太怪异了吧?

C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找到了工作了。”

露露恍然大悟,同时她也了解到,C靠自己的能力进了世界五百强公司,自然也就拒绝了朋友伸出的橄榄枝。她以前看露露的工作能力也不错,大家同事一场,就将露露介绍了过去。不过担心她会多想,C也就没有多解释。

虽然露露后来还是跳槽了,不过依旧感激C的雪中送炭,也时常感慨,原来那些真正有朋友的人,并不是那种时常将自己的人脉圈子挂在嘴边的人。C不声不响地进了世界五百强公司,如果放在前同事A和B身上,不知道会被她们提起多少次呢。据露露所知,直到她进了C朋友的企业,A的那个做代购的朋友也没有帮到她什么忙,B的“富婆”朋友也是百般推脱,反正两个人还在为找工作的事情而着急呢,甚至还有点儿后悔,早知道就不该辞职了,留在原来的公司,虽然待遇变差了,但至少还有份工作呢。

因为心态的转变,露露也没有在她们的聊天小群里提起这件事。只是后来她们问起来了,她才平淡地说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果不其然她们两个便猜测地问露露,“你是不是在那里有关系啊?之前都没有跟我们说,太不把我们当朋友了。”

露露无奈地笑,然后心里说,真正有关系的人,是C,只是她低调而已。她本人就有能力,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显摆什么关系,而真正的朋友,永远都会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出现。只是这话,没有说出来的必要罢了。

跟露露聊了这件事之后,我想到了在学生时代遇到的一个女生,姑且叫她珊珊吧。珊珊是一个很喜欢出风头的人,努力地想要取得某些成绩,加入了不少社团组织,非常活跃。按理说,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再怎么也不会太招人讨厌。但可能是因为性格太过强势的原因,大部分人不怎么喜欢她。

冷场次数多了,渐渐地珊珊也察觉到了自己被排挤的现状。但是她很不甘心,觉得大家不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她没有展露出足够的实力,于是她逢人便谈,自己曾经有多么多么优秀,跟她差不多的朋友,现在都在哪些平台……反正核心意思就是,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你们如果要跟我打好关系的话就赶紧的。

可是被讨厌的情况却一点儿都没有好转。然后珊珊又改变了策略,“既然你们不喜欢跟我交朋友,那我也不稀罕和你们交朋友”,在社团聚会的时候,珊珊会在大家聊天的空隙突然插上一句,“哦,我的朋友从来都不会这么毒舌,她们只会给我想办法,像你这位朋友,也太过分了吧?”

这个时候,大家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只好“呵呵”以对。而如果珊珊是在社团组织的群里面说她的朋友又如何如何了,大家更是会直接无视她的话。过分一点的会直接拉着平时玩得好的几个人,然后开始疯狂地吐槽珊珊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管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她这种“晒”朋友的方式,却引起了大家的极度反感。

后来选部长,珊珊的确是做了不少工作,但因为被大家所讨厌便没有选上,她黯然离开之后开始专注于学习,退了社团的群,路上遇到了社团里面的朋友,也不再打招呼。珊珊离开之后,有人再提起她,突然说,“我们那么做,会不会太过分了一点儿?”

马上就有人回答:“不是我们太过分,而是她本人太虚弱,情商太低。她想要跟大家交朋友,却喜欢将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然后‘显摆’她有很多厉害的朋友,这是一般人交朋友的方式吗?显然不是。卖惨让人讨厌,可像她这样用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伪装来掩饰自己弱点的,更加可怜。”

一语中的,这话直接就指出了珊珊的可怜却也可恨之处。谁还没有几个靠谱的好友呢?偏偏珊珊非要反复地提起,来证明她并不像那些流言蜚语所传的“人缘差”,可事实上,就像朋友圈里老是秀恩爱,晒孩子的人是最容易被讨厌的那样,珊珊的这种行为,在别人的眼中,也就像是一个笑话,大家将这种人归为一种病症:缺什么,就爱炫耀什么。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珊珊了,也不知道她是否改掉了这个毛病。生活中,除了珊珊之外,还有无数的“珊珊”在重蹈覆辙。说到底,与其让别人知道你的朋友有多么好,不如让大家知道你有多么好,唯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成为你的朋友。

好了,我已经知道了你的A朋友很厉害,你的B朋友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你的C朋友……可是你呢?朋友,相信我,当你足够强大,当你的朋友足够多,你不会再忙着吹嘘你的朋友们的,因为你就像你所认识的人那样忙着优秀,不需要你说什么,别人自然能够看见。

懂得“有差别地对待”,就不会太累

小乐是一个对朋友特别豪爽的人,谁有困难,第一时间去帮忙的就是他。平时周围的人提起他,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点赞的。

他本人也喜欢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游戏、抖音、朋友圈都可以成为他的交友平台,今天这个朋友过来,明天那个朋友过来,他总不吝啬,该请吃饭就请吃饭,朋友来当地玩出于东道主的责任,他都会带人玩一圈。月底算算开支,发现“交朋友”这一项已经花掉了他大半个月的工资,都快成为他“月光”的罪魁祸首了。

小乐对这事看得挺开的,反正他还没有女朋友,一点小钱换几个真心朋友,也不枉他的付出。他自己也乐在其中,虽然也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总是这样,但没有足够好的立场也不好开这个口。小乐去出差,不管到哪个城市,总能轻松攒起一个局,获得了不少朋友惊讶敬佩的眼神之后,他对这样的生活就更满意了。

直到小乐遭遇一次意外,急需用钱。他找了不少朋友借钱,大部分他找过的人都拒绝了他,借口非常蹩脚,什么自己生了重病;手头紧;自己还欠了钱等等。小乐直到现在发现,原来拒绝别人借钱的理由有这么多。唯有少部分的朋友伸出援手,帮他渡过了难关。

小乐性格豁达,自己为那些找借口没借钱给他的朋友找到了理由:每个人对钱的观念不同,有的人比较在乎身外之物,不愿意借钱也是可以理解的。可等风波过去之后,小乐想跟朋友们说说他这段时间的遭遇,倒倒苦水,却发现朋友们一个个对他必避之不及,更是有人直截了当地说:“我不喜欢听这个,你换个话题吧!”

小乐当时就愣住了。

他不强求朋友借钱给他,就连听听他的抱怨都不可以吗?这些人中,有些遇到麻烦向小乐求助的时候,小乐可是没少花时间也没少花钱,怎么一反过来,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自此,小乐便对友谊这个词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也见识到了“塑料兄弟情”是什么样子的。

我告诉他,“不是你选择友谊是错的,而是你把所有人都归为朋友这件事有问题。朋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朋友是要有分类的。”

“朋友还要分类,那样不是很功利吗?”小乐马上就说。

说功利也没错,可是千万别因为功利,就对此避之不及,最纯粹的友谊,或许就是用功利的方法检测出来的。

小乐完全没有必要对友谊感到失望,这个世界上有“塑料朋友”,也有真正的铁杆朋友。在小乐处境艰难的时候,有人袖手旁观,也有人会感念他以前的“仗义”,不在乎他能不能还上,先把钱给垫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本来就是不同类型的朋友啊,有的只是把他当成可以一起玩的朋友,有的却把他当成可以聊人生谈理想的朋友。跟酒肉朋友谈人生之艰,人家不愿意被他破坏了闲聊的好心情,当然不待见他了;而跟自己的知己朋友闲聊乱侃,更是没有必要。

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朋友,不仅是为自己好,也是为朋友好。

小乐听完之后似懂非懂。

我便问小乐:“就这么说吧,你维持这么多的朋友,会不会觉得累?”

小乐有一种被我戳中了心事的赧然,他说:“有时候身心俱疲,钱包也撑不住。但不坚持这么做,总感觉对不起那么多的朋友。”

“是啊,对你来说,维持这么多朋友很辛苦,对别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知道要区别对待,对于点头之交,几乎没有人傻到会两肋插刀吧?不是说他们太冷漠,只是交情没到而已。对不熟的人没有距离,人家不见得会开心,反而会觉得尴尬和不适应。”

友谊本来是一种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变得更好的东西,什么时候竟然差点成了要把人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维护那么几段极好的友谊就已经很辛苦了,把所有朋友“一视同仁”,除了把真正的好友越推越远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战国时期孟尝君、信陵君广交天下门客的故事让大家忍不住生出一股豪气:以后我也要这样交朋友!好像不能效仿这些侠义之士,就配不上热情好客的名声,做不到四海之内皆朋友,就是人生的一种失败。

可君不见这些在战国时期被称为“君”的人都是贵族,手中的财富足以让他们招揽有识之士。对能力不同的门客,待遇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哪怕是家财万贯,不在乎为朋友一掷千金的人,也会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朋友”。

比起功利,我更愿意称之为人之常情。交友的心可以是赤诚的,但是交友的方式,可能需要我们用理智的态度去丈量彼此的距离。

朋友之间是有“距离感”的,不同类型的朋友距离不同,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舒适区。比如有的人,只是普通朋友而已,但出于客套,总会来一句“有什么事情找我”。你以为对方已经成了你的好朋友,遇到什么事情都找上门去,对方应该也会挺头疼的。

其实衡量好彼此的距离,真的是一门重要的情商课。

从十六岁开始,女孩儿灿灿便成了独来独往的人。直到上大学、大学毕业,她都没办法正常地和人交往,渐渐地成了别人眼中有怪癖的人。

灿灿向我倾诉,言语中饱含着痛苦,“我也不想成为这么不合群的人,但是想到和人交朋友,我就条件反射地觉得害怕。”

原本她也是一个挺开朗的一个小姑娘,身边的朋友很多,她又是一个比较信任朋友的人,有什么事情都会和朋友说,包括连对家长都不会开口的秘密,她让她的朋友们都保密,当时大家答应得信誓旦旦,回头她的秘密就传得沸沸扬扬,在学校里几乎人尽皆知了。而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又飞出了好多不同的版本来,在这些版本中,灿灿都要成为无恶不作的人了。

有很多人对着她指指点点,“外表看不出来,原来她竟然是这样的人。”

“那个人就是她啊。”

灿灿不知道到底是谁泄露了秘密,在她孤立无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好像都消失了。没多久,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了这件事,虽然老师斥责了传播谣言的同学,但是堵不住所有人的嘴,最终家里为灿灿办了转学。

离开了原来的环境,灿灿的心态却没有因此好转,她渐渐地变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怪咖”。她就像着了魔一样信奉一句话:从你告诉另外一个人秘密的时候开始,秘密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所谓朋友,只是传播秘密的一个途径而已。

这样的心态,灿灿能交到新朋友才奇怪呢。从朋友如云到不再信任任何人,这也太极端,太片面了。有这样的结果,把灿灿的秘密说出去的人有责任,灿灿自己也有责任。

“你所有的朋友都没有保守秘密吗?”

“也不是吧……”

“你知道你的朋友中有比较喜欢八卦的吗?”

“那肯定有啊,可是我以为我叮嘱了他们之后,就不会有人这么做了。”

我连问了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当时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连灿灿本人都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泄露了她的秘密,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靠得住,但也同样的,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靠不住。因噎而废食,吃亏的永远都是自己了。

和不喜欢接受负能量的朋友吐槽生活,和不爱逛街的朋友逛个几个小时的街,和喜欢吃素的朋友大块吃肉,和不能保守秘密的朋友聊秘密……可能这个“朋友”的脾性的确有问题,可是你的这种做法,不也是在为难人家吗?

灿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其实不是所有朋友都离开了我,在我转学之前,有朋友来找我,说是有话要跟我说,可是我太难过了,都没有见。”

当时那个朋友找她是为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可是灿灿回想起这事情来,就觉得有些遗憾。她到底还是渴望着来自朋友的温暖的,否则也不会努力走出阴影。只是她对友情有太多的顾虑和疑惑,“那为什么不同的朋友结果不一样?我该怎么去处理不同的朋友关系呢?”

“首先,有距离地去交朋友,时间长了,你就会知道你的这些朋友是什么样的人,有差别地对待他们,只适合逛街喝茶的,就约着去逛街,适合交心的,再和他们说说自己的故事。”

有差别地对待,是对朋友最正确也是最合理的姿态,给你的朋友减减负,也给自己减减压。因为“塑料朋友”不可靠而伤心,那应该是伤错了心;将知己拒之门外,是自己将自己推入孤立无援境地的。

不要因为差别对待觉得不好意思,这不是指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也不是非要给人分一个三六九等,而是在正确的距离对待正确的人。学会有差别地对待,友谊不再是束缚在你脖子上的枷锁。

犯错就要改,而不是一直沉浸在懊恼的情绪里

西西是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我怀疑自己被孤立了。主管有任务不交给我做,同事吃饭也不带上我。”

事出反常必有因,我正好听说过他们公司,不是那种排挤新人的地方,跟西西同期的职场小白也有,却也没有听到他们有这些抱怨。我就问她,之前在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是不是不小心得罪了人。

西西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之前有一个单子需要我去跟进,但是我不会,差点搞砸了,还是同事及时帮忙,才没有在甲方那边留下糟糕的印象。可是我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我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而且这件事不是过去了吗?怎么他们还会对我有意见?”

我连忙叫停了她,“先不要管他们是不是太过斤斤计较,也不要管这件事过去了多长时间,我就问你一个问题,现在让你再去跟进这个单子,你还会出错吗?”

西西露出了犹疑的神色,“这个……有几个报表怎么做的我还不会……”大概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又补充说,“可是我知道自己错了,也跟大家道歉了,是我拖了大家的后腿,这还不够吗?”

这当然不够。无关痛痒的后悔和道歉在职场上什么用都没有,别人要看到的是你的成长。每次都做不好,每次道歉都可以很诚恳,这只会让人怀疑你改错的态度。

就像西西,新手犯错司空见惯,可是只会道歉,只会懊恼,却不赶紧改过,难怪会遭遇职场排挤。交给你的事情做不好,上司为什么还要把重要工作交给你?老是给同事添麻烦,人家凭什么待见你?

如果再怎么下去,等待她的不是职场冷板凳,而是去留的问题。

一个劲儿地说谢谢,不如下次利落地帮别人解决问题;一个劲儿地道歉,不如下次帅气地完成任务。

前公司总监政哥曾和我聊起过他初入职场的情形。以为职位升得高、晋升速度足够快的人,他们的职场生涯就像开了挂一样吗?不,至少没有背景、也不懂行的政哥曾经就是一个青涩的小菜鸟。

政哥英语专业出身,自认为专业技能过硬,可是他进的是制药公司,很多专业术语都看不懂,还要去各个部门沟通协调……在校期间有多自信,那他在职场就遭受了多大的挫折。

当时他的领导说:“当时面试觉得你综合实力挺强的,但在工作中好像并没有表现出来啊。得加把劲啊,本来我就不想招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太专业的东西大家都看不懂,也是觉得你行,才会让你进来的。”

未尽之意就是政哥表现得“不太行”,辜负了领导招他进来的初衷。

政哥是个要强的人,他知道这是事实,心里觉得特别压抑,但这并不能帮助他什么,反而因为分神让他犯了一些更低级的错误,惹人发笑。他有听到别的部门的人在小声嘀咕,这个新人是有背景吗?不然这个能力是怎么进公司的?

政哥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了,后悔、难过的情绪或许可以让他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一会儿,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可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不改变,他会一直是一个loser。错一次可以解释为新手不懂,可是同样的事情屡屡犯错,不是无能是什么?

他尽量不让自己沉浸在颓废的情绪中,而是积极地去寻找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专业词汇不懂?背!不知道该和哪个部门的人交接?问!政哥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一些专业词汇,包括这些词汇可能用到的场合,而有些部门的人,看到政哥就想躲,因为他就像一个十万个为什么,这种药物的成分是什么,有没有用到相关技术……

偏偏政哥的态度很好,笑脸迎人,让人很难拒绝。

政哥的学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从小到大他都是一路“学霸”过来的,才能在笔试、面试环节碾压其他竞争对手加入公司。一旦知道了方向,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从什么都不会到什么都懂一点有多难?政哥会告诉你,只要真的投入进去,两个月绰绰有余。

一份工作固定的就是那么一点东西,学会了骨架,填充血肉的部分就简单了。把最基础的技能都学会,领导有任务布置下来,他知道该做什么,就不会像以前一样手忙脚乱了。

也不用担心之前糟糕的表现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新人期的生涩,大家都懂,无法理解的是沉浸在那种懊悔里无法自拔,更无法进步的人。如何证明我说的话?从政哥是公司晋升速度最快、最年轻的总监就可以证明吧。

他说:“从某个方面来说,犯错是提升自己最快的途径。如果没有错误,你可能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一犯错,问题就清楚地摆在你面前了。这时候千万别忙着后悔、自责,抓住时机改正错误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政哥不怕什么都不会、专业不对口的新人,他最怕的是那种犯了错急着懊悔、急着找借口的人。新人不是犯错的借口,而是进步的理由。

人生的所有“开挂”,都是从懂得及时改正错误开始的。

学生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错题本,用来及时弥补错误,可是在人生这一场大考中,反而有很多人忘了准备一本错题本,一犯错就怀疑自己不行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可是距离最终考试的时间还早,这么早就采取消极的态度,完全就是自己亲手推掉翻盘的机会。

微博上有个读者找到我,“我原本在一家IT公司上班,后来自己创业,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现在亏本了,钱也还不上。我觉得生活很难坚持下去了,该怎么办?”

字里行间都是他的痛苦。他觉得辞职是错,创业是错,选错方向不应该,亏本不应该……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怀疑,甚至都没有勇气继续走下去,他的脑海里只剩下了各种如果,如果没有这样,生活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可是“如果”到底只是一种假设,不能将他带出绝望的情绪。

我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多长时间?”

按照平均寿命来算,他起码还能活四十年,用后面四十年的时间,难道还无法纠正前面三十多年犯下的错误吗?我觉得是可以的。

他沉默许久,说:“我明白了,用错误惩罚自己,除了让自己、让周围的人痛苦之外,什么用都没有,我该用行动来弥补我的错误了。”

后来他还给我发过一次私信,“我还在纠正错误的路上,但我觉得人生不再那么晦暗了,我的生活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了。”

我不知道现在的他是不是已经从曾经的错误中脱身,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做到的。把错误一一纠正,生活的希望就此诞生。什么叫作绝处逢生?在你纠正错误的时候,便有了绝处逢生。

我们常常说,某人犯下了天大的错误,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了。想到这句话,不少人不战而退,犯了错之后就想着通过逃避来解决问题。可是这句话更多的是告诫人们选择正确的道路,若过度解读为犯大错会无路可走,那才是最大的错误。

“褚橙”远销海内外,褚时健的传奇想必我们都不陌生。一代烟草大亨在他的人生巅峰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可以说是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任何重新恢复往日辉煌的机会都看不到了。可是褚时健出狱之后,包下果园种起了褚橙,又成了一代有名的“橙王”。

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普通人不是在犯错,就是在犯错的路上一路奔行。真正把人区分开的,是犯错之后的态度。沉浸在懊悔的情绪中永远都是于事无补,说不定还会因为状态不好而一错再错,从一开始你就想着“完了”,那才是真的完了。

及时止损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惊慌失措前不妨先想想:难道真的就没有改正的余地了吗?这是你人生最终的考试吗?如果不是,请在改错本上记下,然后开始你的纠错之旅,等你已经远离了这个错误,才会发现懊悔、自责的情绪都是没有必要的。

改错,是你面对错误能交出的最好答卷。

工作时全力以赴,闲暇时纵情忘我

以前有个同事叫丽萨,工作日几乎每晚都会加班,看起来工作特别努力。但两年过去,升职加薪却一直轮不到她。丽萨的怨气很大,去找主管抱怨,“我这么努力而且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你怎么什么都看不到?某些人每天都不加班,比我年轻,却晋升得比我快,是不是有什么‘潜规则’?”

如果她特指的某些人中没有我的话,可能连我都要怀疑某些人是不是有关系,是不是涉及了某些见不得光的交易。可是我敢保证,这跟职场潜规则没有任何关系。

谁都看得见丽萨的努力,但是也仅限于努力了。

她每天都在加班,那是因为上班时太清闲了,工作没有完成,反而一到下班时间效率就提升了很多,但是没有表现得特别突出,每次都是在完不成任务的边缘徘徊。因此,她便成了整个部门最晚离开的人,但是也没有比别人多做多少工作,哪个混迹在职场的人是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没有完成就可以升职的?

就像主管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的确花了挺长时间工作,但是你的效率太低了。所以这不能怪公司给了你太大的压力,而是应该反省一下,你是不是能力不足?”

丽萨说:“交给我的工作我也有努力完成啊,你知道我因为加了太多的班,没有时间和男朋友吃饭、约会,差点闹分手,你怎么能这样说我?”

她一直信奉《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一句话:“当你的私人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就是你升职加薪的时候了。”

她的生活的确已经一团糟了,可是她想象中的升职加薪并没有到来,反而被上司质疑能力,还有比这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吗?

主管也很无奈,“你用比较工作时长的方法来比较对工作的付出,是不是用错了方法?交给你的任务你的确完成了,可是用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却也没看到你比别人做得更多,不是吗?你太在乎表面的努力了,实际上更应该注重效率。”

丽萨的行为,更像是一种面子工程。而公司呢,往往不会在意一个人做好工作付出的各种东西,公司在乎的是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公司的效益得到了提升。在这个基本前提都没有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谈“人文关怀”就是一个伪命题,除了八卦小分队,没什么人在乎丽萨的私人生活过成什么样子。

因为不管过成什么样子,都是你个人能力的问题,怪罪到工作上面,除了让自己更不开心之外,没有人会补偿你的损失。

和主管谈完之后,丽萨便尽量地转变自己的工作模式,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她的改变。没有刻意在上班时间营造出很轻松、很愉快的气氛,也没有把工作都拖到下班去做,她尝试着在正常的上班时间之内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然后高高兴兴地下班。

效果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因为她比以前过得更开心,而且也没有了之前的怨天尤人,“虽然上班时间付出了更多,但这是我本来就应该做的,而我也有了休息时间。这种节奏让人很舒服,也让我明白了我以前可能白白浪费了许多公司的资源。”

一直觉得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可是那种类似于自我感动的行为,却没有打动任何人,自然无法成为残酷职场下的生存适者。

因为在自我感动的背后,只是你自己在粉饰太平表演而已,在你的内心深处,也很了解自己这种无效率的生活方式不能得到任何加分。

跟丽萨相对的,就是贴着幸运标签的我。

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加班的人,哪怕是主管在场,我也会踩着点下班,节假日没有特殊情况是绝对不会加班的。这在一群不管怎样还是会在上司面前装作很忙样子的同事之中,可以称为一股泥石流了。

一开始主管也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从不加班,是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工作热情。他暗示我,我这么做,可能会有其他努力工作的同事有意见。

我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谁跟他说过我的情况了,不过我也不着急,既然我敢这么做,自然早已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所以我也不慌,“主管,你有看我的每日工作总结吗?如果没看,你现在可以看一下。”

“如你所见,每天的工作我都保质保量完成了,没有浑水摸鱼也没有偷工减料,而我认为,工作时间的设定,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家准时上下班,不然有这个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公司最应该在意的不是员工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是工作的效率。我也可以上班刷刷抖音、偷偷看看剧、发个呆、多跑几趟洗手间,然后靠加班把工作完成,可是这样做真的没意义。”

主管看完了我的工作总结,就说:“挺好的,继续保持。”

后来他再也没有因为我准时下班找我谈话,不加班也没有成为我职场道路上的阻碍。反倒是有时候他还会找我咨询一下,放假几天应该去哪里玩,哪些地方比较有趣。后来,我们部门的大部分人都成了“不加班主义”的拥护者。

比起胆战心惊、时时刻刻注意周围,以免被领导看到上班“摸鱼”,我更愿意等到下班时间,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休闲娱乐的事情。放假了该旅行就旅行,该回家看看就回家看看,看电影、追剧一点都没落下,偶尔还能写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这便导致有些朋友对我的职业产生了怀疑,“你是不是自由职业?”或者直接问我,“你是不是一个全职太太?”

产生这样的理解,无外乎是觉得我的生活太潇洒了,而在他们的观念中,上班一族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

可谁规定了,上班族就一定要一地鸡毛、满身疲惫、琐事缠身呢?

有人说我幸运,得到上司的青眼,所以在职场上顺风顺水。可我跟大部分人一样,没有背景、不去送礼,靠什么得到上司的青睐?说到底还是靠自己的能力。我没有加班,该休的年假正常休,但这代表我比别人少付出努力了吗?也不是。

我只是在别人忍不住想休息一会儿、放松一下的时候全力以赴,该付出的精力没少付出,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不比别人创造的少。我能够保证自己对公司的价值,保证我的工作效率,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好的事情,准时下班不是理所当然的回报吗?

也有人问我,你同时做这么多事情不累吗?也不是不累,但是有了足够的时间休息可以恢复自己的精力,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累,在工作时间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现在有太多人抱怨,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让他们没办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说是看书、健身,累得连音乐都懒得打开,每天都要加班,真的太累了。

可是他们忘了问问自己,这是必要的加班吗?

你的可支配时间比你想象中的多,只是你习惯了无意义的加班,明明是在电脑面前发呆浪费时间与生命,你也会担心,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你会变得不合群,会被职场淘汰。别担心了,会把你淘汰的,只会是你那毫无效率的工作方式,加再多的班也无法弥补这个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成了努力的标志,仿佛牺牲很多个人时间在工作上,让自己的私人时间一团糟就是值得嘉奖的表现了。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不加班是一种能力,加班是一种态度,当能力不足的时候,只能靠态度来凑。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对于一半以上的行业来说,加班不是必需的,也不是一个职场人厉害的表现,而是正常上班时间完不成工作,靠加班来弥补。有些人看着同事在加班,不好意思走得太快,便在工位上磨磨蹭蹭,不想成为最早离开的人,其他人一看,这是不是跟升职加薪有关?有样学样之后,“不加班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风气就这样传开了。

相信我,老板绝不会因为你不加班而给你小鞋穿,他只会因为你在上班时摸太多的鱼完不成本职工作而不喜欢你。

如果你遇到了前面那种情况的老板,不用灰心,不用丧气,你还可以立刻辞职走人,因为这种只在乎表面功夫的公司,效益肯定不好,没什么前景,早点离开反而对职业生涯更好。

我现在传递的不是“不加班”就是正确理念,我都还没法保证自己可以一定不加班呢。我只是在说,在工作的时候全力以赴,在休息的时候尽情享受,才是人生最“节能”的生活方式。拿出效率,才能当一个“能不加班就不加班”的自由人,才能以最正确的姿态享受人生。

同类推荐
  • 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跳来跳去

    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跳来跳去

    谷艾米:从专业程序员到财经记者,从香港食评家到北京创业者,斯坦福商学院被洗脑改造世界的MBA,现在是印象笔记(Evernote)在中国的头儿。既然经历造就人生,那么就尽情跳吧。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你真的会写邮件吗? 面试是平等的吗?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
  • 不懂人心,人生难赢

    不懂人心,人生难赢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能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避免不少的麻烦和困扰。读懂别人不光是为了投其所好,也是避免我们踩上雷区。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任正非可以说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楷模。本书深刻地分析了在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任正非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法引导着华为的成长;分析了任正非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而且将受益良多。"
  •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是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幽默是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灵丹妙药。凡是幽默的人,无不具备一种俯瞰茫茫人世的洞察力。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不管是人际沟通、商业谈判、职场演说、还是谈情说爱,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学会了幽默沟通的方法,我们在跟人交往时就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一天的烦、累,让言辞多趣味,幽默到心田,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乐趣和成功。
  • 信息 文化 教育 娱乐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上)(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信息 文化 教育 娱乐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上)(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本书提供了涉及文化、教育、娱乐、信息行业的300个投资创业方案。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征途

    英雄联盟之征途

    他们是英雄联盟的狂热爱好者,组建强力校队征战全国高校。漂泊的大学、流浪的征途,且看他们如何携手掌控天下!无限延伸的英雄仓库,实体与灵魂的召唤,英雄们最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绯色恋物语

    绯色恋物语

    爱情、魔法、吸血鬼?爱漫画、会魔术的桃夭夭怎么也没想到,出门转个学不仅能捡到恶魔帅哥,还能赚到真命天子。那个自称是恶魔王子的玩偶徐弈辰太过自恋,但关键时刻居然还能帮助她对付万恶的学生会会长萧昱祺,魔术变成了魔法,似乎还不错。不过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萧昱祺的真实身份竟然就是她最向往的吸血鬼!只是这个吸血鬼不吸血却怕黑,还总是看着她会莫名地脸红……好吧,她承认她也会脸红,谁让萧昱祺那张脸太俊美,眼神太深邃?可为什么他又消失不见了?难道真的像徐弈辰说的那样,他只是为了解开封印获得魔力才接近自己的?绯色月夜,传说中的吸血鬼踏着蔷薇花瓣降临,他是为了追回自己心爱的少女,还是为了成为世界的王者呢?
  • 成都总是阳光明媚

    成都总是阳光明媚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这里的故事不会停止。爱情,友情,信任,背叛。我先逃离这座城市,可是却翻不过这座城池。
  • 复古诗集

    复古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华正少

    风华正少

    一个本该平凡的少年,机缘巧合下走出的不凡路,一路上有热血,有欢乐,有清泪,有离合。他散发出的气质总会有许多人围绕在他的身边,不免也会有许多小人。最终他会走到什么样的地步?我们一起见证。
  • 我与星光不期而遇

    我与星光不期而遇

    从单纯小白到顶流明星,她用尽了手段,拖着身后沉重的负累,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她是别人眼中的心机女,机关算尽,却是温医生捧在手心的挚爱
  • 漫山烬

    漫山烬

    “大哥,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兄弟们还……”“我死后,这寨主的位置,就由…就由…”老寨主的话还没说完就撒手人寰,众人循着他手指望去,只见夏虫正一脸错愕的不知该如何自处。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肃和

    肃和

    沉睡三百年的花灵,遇见凡尘中让人遗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