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86400000011

第11章 章十 汉室宫阙付一炬

大谷关,一名太谷关,乃是当初灵帝为了防备黄巾军叛乱设置的都邑[注一]八关之一。

虽然太谷关挡住孙坚一时半刻不成问题,但董卓还需考虑可能从北部酸枣穿孟津、小平关所来的袁绍义军。无论如何,在这种情形下,再将朝廷放置在雒阳这种随时可能丢失的地方实在太过危险了。

董卓目前所有的权威都是建立在两根支柱,一支即是朝廷正统,另一支即为凉并集团。二者一名一实,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所以无论如何董卓都不能丢失对朝廷百官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迁都自然成为了对董卓最为有利的上上之选。

但董卓之所以迁延的原因,就在于一旦迁都,便无疑又验证了刘协当日醒来后的谶言。刘协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当日急中生智,临时起意的鬼神之说会在董卓心中留下如此深的印记。刘协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自保,使得董卓有所忌惮,不至于太过妄为罢了。而董卓却已经是确确实实地相信刘协的诈唬之言。

这让得董卓多日以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越发暴怒多疑。乃至于在他听闻吕布一战失利的原因后,愤怒之下直接拔起身旁手戟向吕布投掷过去。若不是吕布身手敏捷,恐怕就可以立马去见他前任父亲丁原了。

尽管如此,董卓仍可称得上是当今枭雄。在与孙坚阳人之战失利之后,董卓立即开始着手迁都事宜。

董卓如果一旦决定西迁,那么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以袁隗为首的朝廷公卿。对于董卓来说的最好选项,那就是对他们的最差选择。而且在袁绍袁术分别从南北向雒阳进军的情况下,尚在京师的袁隗的态度可想而知不会有多么合作。

所幸的是袁隗仅是太傅而已。而原本由袁隗担任的总揽朝廷事物的尚书令一职,在关东起兵后也被董卓剥夺,而后以王允担任守尚书令。

那么这样一来,在迁都一事上有能力和身为相国的董卓相抗衡的,就只有太尉黄琬[注二],司徒杨彪[注三],司空荀爽三人。

于是董卓便召群臣大会,说道:“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后汉中兴,东都雒阳。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案石苞室讖[注四],宜复还都长安。”

百官听完均是变色,但无一敢言者。过了一会,司徒杨彪才站起身反对道:“迁都改制,天下大事,皆当因民之心,随时之宜。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晓谕之[注五]。往者王莽篡逆,变乱五常,更始、赤眉之变,焚烧長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存。光武受命,更都雒阳,此其宜也。方今建立圣主[指董卓扶立新帝],光隆汉祚,而无故捐宗庙宫殿,弃先帝园陵,百姓惊愕,不解此意,必糜沸蚁聚,以致扰乱。石苞室讖,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董卓劝说道:“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今徙西京,设令关东豪强敢有动者,以我强兵踧之,可使诣沧海。”

杨彪则以长安宫殿败坏、无法安居作难道:“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又长安宫室坏败,不可卒复。”

董卓回曰:“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凉州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百姓小人,何足与议。若有前却,以我大兵驱之,岂得自在!”

董卓见杨彪神色不忿,还待欲言,便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变严肃或发怒]道:“杨公欲沮[沮,止也]国计邪?”

这时太尉黄琬站出来替杨彪说话道:“此大事。杨公之语,得无重思[重思,再次思量,指再劝董卓考虑下]!”

如此反复再三,彻底使得董卓失去耐心,便恐吓道:“边章、韩约有书来,欲令朝廷必徙都。若大兵东下,我不能复相救,公便可与袁氏西行。”董卓此语,等于言明要三公在他和袁隗两人间选边站。

司空荀爽见此害怕黄琬、杨彪二人不测,不得不站出来解围道:“相国岂乐迁都邪?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而关西尚静,故当迁以图之,此秦、汉之势也。”

听得这话,董卓总算是脸色缓和下来。荀爽又偷偷对着杨彪说道:“坚争不止,祸必有所归,吾不为也。”

杨彪见自己无能为力,便愤愤不平地道:“西方自彪道径也,顾[只是]未知天下何如耳!”

于是诸卿散朝。

黄琬归家后仍不死心,又上书说道:“昔周公营洛邑以宁姬[周朝,姬姓],光武卜东都以隆汉,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宜妄有迁动,以亏四海之望?”

荀爽怕董卓暴怒,杀害黄琬,劝谏黄琬忍让此事。黄琬则回应道:“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注六]”

董卓恼怒于二人的不配合,便让自己党羽司隶校尉宣播[一名宣璠]奏免两人。

除去此二人外,董卓幕僚伍琼,周毖亦是反复劝谏董卓不可迁都。董卓恼怒于二人的不配合,又后悔自己当初听信二人拔用党人,便发怒道:“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二君计,不敢违天下心。诸君到官,举兵相图,卓何相负?”竟然一怒之下将二人推出斩了。

董卓才斩杀二人,就又立马感到后悔,认为自己做法恐怕会引起朝中党羽离心。反倒是黄琬、杨彪听到此消息后恐惧不已,前来董卓相国府上谢罪,说道:“前番与相国相悖,乃因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受罪。”董卓亦是与二人和解,重新上表任命二人为光禄大夫。

董卓自己因为身系关东战事,便想寻找一人替代自己掌管西迁事宜。

此前黑山贼张燕曾寇扰河内郡,朱儁[一名朱雋、朱俊]因此便和董卓讨论如何击退黑山贼。董卓自诩天下无敌,因而厌弃,说道:“我为将百战百胜,卿勿妄说,且污我刀锯。”

这时在旁的盖勋曾反驳道:“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明公犹未及武丁也。[注七]”

董卓只好道歉说道:“戏之尔。”

此后董卓便拜朱儁为河内太守。朱儁便携家丁到任击退黑山贼。董卓由此对其越发忌惮。然而由于朱儁为天下名臣,董卓不得已外做亲纳状,便上表进朱儁为河南尹。

当此之时,每论及迁都之事,朱儁都会站出来制止,使得董卓对其越发厌恶。然而董卓还是忌惮朱儁天下知名,同时想借身为孙坚故主[注八]的朱儁来影响孙坚。于是董卓便派人拜朱儁为副相国,迁为太仆[注九],想拉拢朱儁来让朱儁替他掌管迁都事宜。

朱儁推辞拒绝,并顺道进谏说:“国家西迁,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东之衅,臣不见其可也。”

使者[指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便责让说道:“召君受拜而君拒之,不问徙事而君陈之,其故何也?”

朱儁正色作答:“副相国,非臣所堪也;迁都计,非事所急也。辞所不堪,言所非急,臣之宜也。”

使者继续诘难说:“迁都之事,不闻其计,就有未露,何所承受[指迁都之事尚未公布,问朱儁如何得知]?”

朱儁回答道:“相国董卓具为臣[我]说,所以知耳。”

使者无法使的朱儁屈从,便只好如此回报董卓。

董卓由是越发忌恨朱儁。由于朱儁的不配合,董卓只好拜光禄勋赵谦为太尉,拜王允为司徒并守[暂代之意]尚书令,令二人掌管西迁事宜。

二月丁亥[天干地支第二十四]日,刘协将吴伉送上马车后,在董卓的催促下登上车驾,离开雒阳去往长安。

二十日后待百姓迁移殆尽,董卓才会着手焚烧宫室。但在车驾上回望百年帝都的刘协仿佛看见了它的毁灭。

————————

注一:八关为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太谷关、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

注二:黄琬,东汉末名臣,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

早年即聪慧,祖父黄琼最初任魏郡太守,当时发生了日食现象,黄琼上言陈说此事,太后下诏询问日所食有多少。黄琼正在考虑如何回答时,时年七岁黄琬在旁说道:“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为一时美谈。

后任五官中郎将,因公平选举而得罪权贵,被诬陷为朋党,遭禁锢二十余年。直到光和(178年-184年)末年,才为太尉杨赐举荐,解锢拜为议郎。迁青州刺史,转任侍中。中平(184年-189年)初年,出任右扶风,征拜为将作大匠,历任少府、太仆。后出任豫州牧,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封关内侯。

注三:杨彪,亦东汉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

杨彪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诛杀。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

注四:石苞室讖,在东汉流行的一本谶言,有人传说是孔子闭房记载之类的事物。

注五:指殷王盘庚迁都导致殷民不安,后不得不作《盘庚》三篇晓谕天下,此三篇收于尚书中。

注六:屈庐冒刃,指春秋楚国白公胜[楚国皇族,封于白,名胜]作乱时拿剑比着强迫屈庐屈服而不可得的事情。

新序记载:“白公胜将弑楚惠王,王出亡,令尹、司马皆死,胜拔剑而属之于屈庐曰:‘子与我,将舍子,不我与,将杀子。’屈庐曰:‘诗有之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今子杀子叔父而求福于庐也,可乎?且吾闻之,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则死,是谓人臣之礼。故上知天命,下知臣道。其有可劫乎?子胡不推之!’白公胜乃入其剑焉。”

晏子不盟,指春秋时齐国崔杼弑君,召集群臣相互盟誓,而晏子不屈从的故事。

《晏子春秋》曰:“齐大夫崔杼弑齐庄公,乃劫诸大夫盟。有敢不盟者,戟钩其颈,剑承其心,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室者,盟神视之,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者七人,而后及晏子。晏子奉血仰天曰:‘崔氏无道而杀其君,若有能复崔氏而婴不与,盟神视之。’遂仰而饮血。崔氏曰:‘晏子与我,则齐国吾与共之;不与我,则戟在脰[音豆,脖子、颈],剑在心,子图之。’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意,非勇也。留吾以利而背其君,非义也。《诗云》:“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可回而求福乎?剑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崔子遂释之。”

注七:胡三省曰:「賢曰:『武丁,殷王高宗也,謂傅說曰:「啟乃心,沃朕心。」說復于王曰:「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

袁宏批注说道:“余謂蓋勳忠直之士,時卓方謀僭逆,不應以武丁之事為言。據國語,楚左史倚相曰:『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毋謂我老耄而捨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之,以訓道我。」及其沒也,謂之睿聖武公。』勳蓋以衛武公之事責卓也。史書傳寫,誤以『公』為『丁』耳。」胡說甚是。”

笔者认为,盖勋、黄杨等人均是心惧董卓杀身之祸,强为清忠之行,以武丁阿谀奉承之未必不可能。

注八:东汉盛行二元君主观,士人通常将举荐人视为主君,视州郡为国家,残留有深厚的分封影响。这些相互举荐关系又构成这些士人的关系网与派别。往往有很多为了主君(上司,举荐人)而枉法或者替死的例子。例如三国名将太史慈之所以成名便是因为他主君(郡长官)与州中发生冲突,郡与州中同时送奏章给朝廷,他受命前去截取州中奏章,并提前递送了郡中奏章。他由是被视为对主君尽忠的典范而知名天下。这种二元君主观也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有这么强的政治影响力的原因。(顺带一提,袁家故吏真是什么名字都有,三国中重名最多的就是袁家故吏和某某有名人物。)

朱儁征讨黄巾时曾征辟过孙坚,孙坚算其门生故吏。

注九:太仆,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

同类推荐
  • 最权力

    最权力

    天朝最伟大的存在,副处级别的人民公仆张焕重生了。此时正值明末天启年,为了在这个黑暗动荡的时代生存下去,他誓要手掌权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封王拜相,青史留名。
  •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一部近代中国史或者说文明转型的历史,说到底,是他们书写的,比起那些或打打杀杀,或权谋诡计,你方唱罢我登场,争舞台、争交椅的皇室贵胄、军阀政客,怀抱各种梦想埋头苦干、拼命苦干、得寸进寸、咬定青山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 清朝原来这么有趣

    清朝原来这么有趣

    靠十三副铠甲起兵、崛起于白山黑水间而问鼎天下的满清王朝,以区区不足十万的八旗兵,竟然将泱泱中华收入囊中,统治了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和所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封建王朝一样,清朝也是经历了升腾、绚烂之后,终难逃灰飞烟灭之命运。笔者读清朝,为其早期筚路蓝缕的崛起而感动,为其文治武功的康乾盛世叫好,为其同光中兴、奇才辈出、挽狂澜于将倾而敬佩,为其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而感慨,更为其末世时期自上而下的腐败无能而扼腕。这就是冰冷而又带有几分温情的历史,让你欢喜让你哭。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惆怅莫名。
  • 汉末之王家天下

    汉末之王家天下

    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王雄黄粱一梦,梦穿千年,一个蝴蝶小小的煽动,会给三国带来怎样的风暴呢?震惊!统一三国的竟然是他!!!
  • 大明之五好青年

    大明之五好青年

    万历四十七年,当萨尔浒之战的悲歌落幕,一头怪兽踏上了战争的天平……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呃,错了。我们是正义的五好青年,我们要用正义的铁拳砸碎旧世界!
热门推荐
  • 情良为成觞

    情良为成觞

    他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更是声名在外的李家大少,奈何男生女相,注定不祥,他的命运坎坷,命途不安。她不过是渺小如尘的平凡女子,可他却偏要和她纠缠不休,“就算是下地狱,我也要和你纠缠,生生世世不离。”一句话,她甘愿为他颠沛流离,只因他是她的夫,是她的天,是她今后一生所依。
  • 乘风传

    乘风传

    谁说凡人注定受神的主宰,他目睹了太多人间的困苦,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神灵能移天换海,却不肯给众生减轻一点点的灾祸,若是神灵要用痛苦来统治苍生,那么神灵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若是万千生灵终其一生只能被神灵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就逆天吧!宋乘风因不满神灵布下的腐朽秩序,大战天帝,最后相差一招,败于天帝之手,而后神魂转世到云轩城一位纨绔少爷的身上,从而开始逆天弑神的道路
  • 暮城下的小时光

    暮城下的小时光

    一个个简单的小灵魂,一个个美丽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也许充满了魔力。挤身在疲惫不堪的家庭中的徐晓晓偶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具有控制别人思想的能力,是放弃还是利用。希望生活仍然美好。一个城市中的小时光,在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中。是一个个可爱的灵魂在散发自己独特的光。小小的超能力作为调节剂,让城市的故事绽放更大的光彩。
  • 元古一帝

    元古一帝

    万年以前,太古神族诸天一战之后,神族消失匿迹,时至今日,神秘浩劫再次降临!少年杨牧背负使命,手持古老奇物,探索太古神族消失的秘密。机缘巧合下融合了太古神族的精血,获得失传无数年的无上修炼功法十方混沌决,踏遍元古大陆,称雄天下。浩劫之下,众生万物,无人能免!以吾之血,号令众生,我为元古第一帝,当捍卫芸芸众生!
  • 流星(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流星(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截取两个境遇有如平行宇宙的年轻人各自人生的一段,孤独或许是个主题,在辛苦和哀乐中沉浮是生活最难避免的常识,但是若你想望得更深,往梦中,往星空,往心底,也不必担心失望,如果那真的是梦,是星辰,是灵魂。因为某天想到人的现实并不是文字、影像记录的现实,也不是常识和习俗教导的现实,而是每个人如何欺骗自己,如何给自己幻觉,并在幻觉中活下去,此外,可能极少的人会将自己从生活和幻想中同时切割出来,治愈灵魂的创伤并与外界的痛苦和对自己的期望共同生活,所以作者写了这篇小说。
  • 梦绕绝尘:逆天倾城魔王妃

    梦绕绝尘:逆天倾城魔王妃

    她,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被自己最信任的人给欺骗。她,是三大世家——云家的花痴废材女。一次穿越,使她穿到这个令人欺凌,容貌尽毁的废材女身上。是谁说她是废材?打通筋脉,绝世天才也不是对手。是谁说她是丑女?印记一除,不管是多国色天香的妖媚毒姐,照样能比下去。可遇见他..........“我愿助你九傲天下,只不过....只有一事允你答应。”“什么……"“以身相许!”“滚粗!”
  • 丞相大人日常拐妻

    丞相大人日常拐妻

    都说当朝丞相君墨临容貌俊美,却是个不喜女色的,当各家权贵收集了各色小官准备给丞相送去时,却又瞧见丞相把人家小姑娘给摁在角落里给亲哭了?!“你……你不许动!”林安和吓得小脸惨白。“好,我不动。”君墨临柔声道,眼里满是宠溺。“我是妖,我们不……”林安和话还未说完,便被君墨临堵住了唇,她瞪大双眼,气都不敢喘一下。这人……犯规!
  • 逆天杀手:绝世王妃

    逆天杀手:绝世王妃

    她美若天仙但嚣张霸道,得罪了不少人。可她是筱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筱可琪。她有着绝世容颜,却是黑道top杀手,有着让全世界人们都恐慌的名号---微笑的死神。谁又会想到这微笑的死神还有另一个身份。当然这样一个传奇也有跟很多人一样的地方,她是一个吃货,一个宅女。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高兴过头,自己把自己摔穿越了。
  • 奇异贵公子

    奇异贵公子

    “哎哟,听说了没,定王家的小王爷自从磕着脑袋之后,就变得奇奇怪怪了。”“啊,变成啥样了?”“成天念叨着什么屠龙什么特工之类的我们都听不懂的东西。”震惊!当一个现代思维的人,穿越到不存在的朝代时,满脑子竟然想的都是屠龙?!
  • 锦绣田园之农女要发家

    锦绣田园之农女要发家

    新文《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连载中【分隔符】又名《乡村爱情故事》震惊!名牌大学毕业生、入职两年即为名企管理层的她,竟然辞职回老家创业,原因竟然是……秦嘉:全tm扯淡!名牌大学毕业的秦嘉放着大好前途不要,辞职回农村老家创业,只是因为她有一个梦想——成为十里八村第一富婆于是她辞职回家,开淘宝、卖山货、漫山遍野种花果,挖池塘、养鱼虾、红红火火农家乐,带着贫穷落后的下巴村父老发家致富奔小康。只是秦嘉没想到……隔壁村的初中同学竟然暗恋自己?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昔日的腼腆内向班草竟然进化为依然腼腆内向的皮皮系村草,秦嘉表示:这感觉有点酸爽!【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一个女主带领贫穷落后的家乡父老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被一只暗恋自己多年的忠犬扑倒的故事~】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无小三,无生死大爱,欢迎小可爱踊跃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