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38200000029

第29章 河山无定据

李隆基一当太子入主东宫,便命人特制一床大被、一条长枕头,和兄弟共卧一榻。闲来无事,兄弟们一起饮酒、听乐、击球、斗鸡、放鹰犬,其乐融融。睿宗龙颜大悦,他看到至少在他执政期间,再不会有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但是,他未料到一场全新的矛盾和斗争正悄然无息地席卷整个朝廷。

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殇帝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五千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睿宗李旦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最是个没主见的人。他对于朝政问题的解答就两句话,与太平公主商量一下,与太子李隆基商量一下。

一般情况下,他对皇妹太平公主的倚重更多一些,由于太子李隆基毕竟年轻,很多方面还需要太平公主指点,所以,唐隆政变之后,太平公主依仗睿宗李旦权倾朝野。朝廷大政方针尽出其手,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升迁或降免尽出其口。有时,太平公主不上朝,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府中征求她对政事的处理意见。

这样一来,太平公主俨然成了当年的武则天,只手遮天不见李旦。她的儿子薛崇简、武崇行、武崇敏都受封为王,她的园林田产遍布长安,家中珍宝玉器堆积如山,衣食住行阔比禁宫。

太子李隆基却刚毅果断、雷厉风行,在政见上时常与太平公主发生冲突。起初,他还畏惧自己的姑母,不敢轻易扬言。但是,毕竟他是李隆基不是李旦更不是薛崇简,因此羽翼渐渐丰满的侄子就不再对姑母深以为然。两人在朝堂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于是睿宗李旦变成了和事佬。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一个是自己的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舍弃谁都心疼,索性谁也不得罪。

攫取权势得心应手的太平公主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久而久之日益与太子当面对质,愈来愈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自保。于是,太平公主施展计划的第一步,先在人间广布流言,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继位不合法。

第二步,太平公主派人监视李隆基,即使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李隆基从东宫上朝后有时去的早些见到李旦,李旦就会问他夫妻拌嘴吃饭穿衣等私事,李隆基不敢隐瞒如实相告,但是只要有细微出入就会被李旦一一指出,很显然有人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这让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于是,他建议父皇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李旦照办了。

景云二年,李旦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太子年轻性情焦躁,为防不测,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太子就没有今天,而且太子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李旦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

不料,他们的谈话被躲在帘子后面的太平公主偷听到。其时,太平公主已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听到李旦和韦安石之言,立刻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私邸。韦安石坚决推辞。

事后,太平公主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构陷,欲致其死罪。韦安石得到同僚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告诉他们应当改立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一片哗然、大惊失色。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功勋卓著尽人皆知,他是大唐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糊涂了吧,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太平公主笑答:“他年轻气盛目无尊长,一意孤行不听指挥,我怕他误入歧途。他是我侄子,是我李家的人,他父皇不管他,我作为李家一份子,理当为朝廷效力。这朝廷是李家的,不是年幼无知李隆基的。”

之后,宋璟与姚元之秘密地向睿宗李旦进言:“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

李旦说:“朕现在已无兄弟了,仅余太平公主一妹,怎能将她远置东都?至于诸王,则任其安排。”于是,颁下制命,令诸王、驸马今后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艳阳高照,阳光和煦。李隆基正在府中与诸位兄弟斗鸡,笑声干云。忽听下人来报太平公主驾到,马上藏起斗鸡,小步飞跑过去迎接。

太平公主屏退众人,留下李隆基,呵斥道:“听闻太子功高,力压姑母。说姑母挑拨宋王、豳王和太子的关系,离间岐王、薛王你们兄弟,还要把姑母、姑父迁到东都洛阳。”李隆基畏惧道:“姑母何出此言,隆基不甚明白。”

太平公主哼了一身,道:“当真不知?”李隆基道:“确实不知,请姑母明示。”太平公主怒道:“姚元之与宋璟从中撺掇,你竟不知。”李隆基低头道:“我马上禀告父皇,严惩两人。”

太平公主长吁一声,道:“好了,你去吧!”却听到小黄门来宣读懿旨,说太平公主机变灵敏,善经略,故而出蒲州安置。太平公主接旨,叹道:“仅靠一个公主之名,岂得长久安稳。”

太平公主虽被暂时请出长安,但地位特殊,又拥护李旦有功,在朝中威望很高,七个宰相五个是她的门生。离开前,即随即发动党羽上奏姚崇等罢除斜封官一事“彰先帝之过,为陛下招怨。今众口沸腾,遍于海内,恐生非常之变”,睿宗深信不疑,下诏取消先停任者,并量材叙用。

李隆基畏惧姑母威势,一时害怕,便向李旦奏称,姚元之和宋璟挑拨离间、横生事端,请求严惩两人。甲申初九,李旦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贬宋璟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一事停止执行。五月,太平公主被召还长安。

五月庚戍,复武氏昊陵、顺陵,又尊后曰天后圣帝,仍量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攸暨请也。

薛崇简不明就里,嫌太平多事。

太平公主冷笑道:“睿宗虽倚重于我,但终归心向太子。公主身份并不能换来永世的安稳和权力,正是蒲州安置一事令我警醒。一旦太子李隆基登基,我等可能会随时身首异处,靠谁都不如效仿母后自立为帝来的可靠。”

薛崇简道:“你名为为夫所请,实为为己正名。你恢复父母陵墓为武则天称帝时代的昊陵、顺陵,就等于承认武则天的皇帝身份,这不过是你一心奸政,重振武周法统的行动罢了。”

太平公主笑道:“不错,‘天后圣帝’谥号的改定正是我意欲效法母后称制的直接反映。只有重新确立武周政权的正统合法地位,我才能在法统继承上以皇太女的身份,成为女皇武则天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李隆基顺延为第二继承关系,其太子之位也就不合法规。”

薛崇简摇头叹道:“女祸之灾何时了?女皇则天为了登帝位,几乎把李家亲族屠戮殆尽,现如今李武两家还在萧墙争斗,冤冤相报何时了,收手吧!”太平公主冷笑道:“我自有决断,黄口小儿,休得多言!”

由于太平公主一系列重振武周的行动,再加上睿宗的李旦偏袒,使皇太子李隆基坐立不安,以至于有人在太子面前故意说:“当今天下,只有太平公主,而不知道还有什么太子殿下!”李隆基年纪尚轻,一时竟不知计从何处。他找来薛崇简,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让薛崇简劝谏太平公主不要越位干政,不要试图做第二个武则天,不然会再一次喋血宫殿。

薛崇简本来就对母亲的所作所为看不惯,这下有太子的支持,更加信心十足。他在府中单独见了母亲,劝道:“您应当明白自己的位置,您虽姓李,却是武家的儿媳。如果强行干政,又会在李家和武家之间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难道您还想重演一遍女皇的残酷杀戮,难道您就没想过上位干政失败的惨烈结局?这天下是李家祖宗打下的,理应由李氏儿孙继承。您的儿孙不姓李,就凭这一点,您就不得人心。如果一再固执己见,在朝堂上扰乱君心,忤逆人心,倒行逆施,后患无穷。”

太平公主冷笑道:“你虽是吾儿,我却白养了你。你时时处处为李隆基说话,李隆基却不见得与你一心。”薛崇简道:“我是为了天下臣民,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国一日不稳,民一日不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顺应天意,顺应民心,乃智者所为。不要闭目塞听,掩耳盗铃,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睿宗虽偏袒于你,却并不昏庸。孰是孰非,他最清楚。”

太平公主道:“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薛崇简道:“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为什么您就不能审时度势体察民心呢?您觉得朝廷上下是真心拥护您,还是阿谀奉承您?您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呼风呼雨,还不是仰仗睿宗的天威?一山不容二虎,您过于强大了,太子当如何?”

太平公主置之不理,淡然道:“睿宗无主见,太子年少,不足为惧。”

薛崇简劝道:“母亲难道忘记唐隆之变了,隆基兄在万骑营根深蒂固,在羽林军中极有影响力,可您手中除了几个文绉绉的宰相,除了一群谄媚邀宠之众,还有什么?您拿什么和太子抗衡?万一关系决裂,睿宗会率先关照谁?如果不干政,休养生息修身养性,您会颐养天年,我们都会平平安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皇上待您不薄,衣帛田产足养百年。为什么您欲壑难填,非要为不属于您的权力而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呢?”

太平公主怒道:“说来说去,你还是帮李隆基说话。你难道不知李隆基是我看着长大,你不知李隆基对我恭敬有加,你现在算什么,无兵无权不求上进,只知道和云若那小蹄子厮混,一点也不帮你的母亲,反倒在这里说风凉话。你是巴不得我早死,好和那丫头在一起。”

薛崇简气道:“母亲拒谏饰非,胡言乱语。我帮你分析客观形势,您乱泼脏水。”太平公主怒道:“我倒不知怎么养了个吃里扒外、骄狂无知蠢小子,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朽木不可雕。”薛崇简道:“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固执己见师心自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妇人之见!”太平公主喝道:“住口!逆子!”

薛崇简冷冷道:“肤见谫识不思己过,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太平公主厉声道:“拿鞭子来!”侍卫应声而上,按住薛崇简,结结实实打了几十鞭。

薛崇简被打完,越发恼怒其母的固执乖张,却又无可奈何,只有和云若倾吐一下怨言。云若不安道:“只盼太平公主早日觉醒才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太平公主专断强横目中无人处处压制李隆基,李隆基虽表面点头称是,暗地里积攒了很多怨恨,隐隐有除之而后快的念头。随着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睿宗李旦感到不安。

二月间,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更加感到局势严峻,遂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

延和元年,天象异常。太平公主灵机一动,借术士之口向睿宗报告说:“根据天象,彗星出现预示着除旧布新。帝座及前星有灾,这显示皇太子合做天子,不合更居东宫。”

他们的本意是,借天象唆使睿宗另立太子,不然天灾就会降临。

李旦秉性善良,天生谦让,听到术士的话,当即表示:“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太平公主一党极力谏阻,认为此举欠虑甚为不妥。

李旦回顾了自己在中宗之世的经历,当时,他见天象屡有变化,曾力劝中宗择立贤子以应灾异。因中宗不答应自己,他还一连几天忧惧难安。李旦说:“岂可在彼能谏,到了自己就不能呢!”群臣听后,无人敢回话。

李隆基不明所以,急忙入宫觐见,痛哭流涕请求父皇收回成命。

李旦说:“你诛凶定乱,安我宗庙社稷。现天意人事都已成熟,不必疑虑!你若能尽孝心,现在就是良机,何必一定要灵前即位呢?”

李旦唯恐李唐江山大乱,不顾太平公主的坚决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做了太上皇。不过,他仍然掌握着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的斗争开始白热化,进入你死我活的阶段。

李隆基即位后,在禁宫的西面、南面为兄弟四王建宅。退朝后,他每每登楼,或登西面的花萼相辉之楼,或登南面的勤政务本之楼,听到诸王府中有乐曲声,便召诸王进宫,有时羽扇纶巾驾幸其第,五兄含饴和乐何极。

李隆基封王琚、张说、刘幽求为相,拜大门艺为忠武将军,姜皎为殿中少监,王守一为尚乘奉御。他和他们一起出入宫廷、礼让谦恭,一如往常。

只是数次聚会欢乐的场合逐渐少了薛崇简的身影,尽管他积极参与,尽管他为了劝阻母亲废立太子而遭鞭打,但是被鞭打之后,李隆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探望他。薛崇简也没有说什么,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和太子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他则是被夹在中间的夹心饼干。

但他并不因此而痛苦,他相信天命有数,一切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下朝后,他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温习琴棋书画,偶尔陪夫人云若逛街选购布料,买一些笔墨纸张胭脂水粉。

最痛苦的人是李隆基,他经常头痛失眠,不得不服用天麻粉。有一天,在朱雀大街上坐着马车,揉着太阳穴,忽然看见前方一位女子背影娉娉婷婷,急忙让內侍高力士上前。高力士回头报告说,不是陛下您要找的云若。李隆基皱着眉道:“收回宫中!”

于是,这名元氏女子成了李隆基的贴身宫女,专门负责为他抓药熬汤。

不幸的是,这场奇遇被太平公主的耳目打了小报告,太平公主一党很快收买了这名元氏宫女。他们与之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但是,元氏宫女经验不足,在熬制汤药时拿出毒药还没有投到药水里,就被高力士抓住了。

李隆基杀了元氏宫女,随即联络了他的忠实幕僚。

王琚对李隆基建议,形势已十分紧迫,必须马上行动。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他快刀斩乱麻,早日铲除太平公主。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时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由来已久。当初,陛下在东宫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那时想铲除她,需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诏书,哪个敢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他人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李隆基说:“你说得很对,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崔日用又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李隆基然其言,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太平公主势力广大,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封邑达 1 万户,军国重事都要她点头才能通过。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均为同谋。鉴于此,唐玄宗李隆基和众人商议后,决定先剪除其羽翼,再控制其本人。

李隆基当时还在府中与王琚、张说、崔日用商议何时起兵,这时听到门人来报,魏知古求见。李隆基遂心下一沉,冷汗直冒,道:“我等怕是晚了一步,快请魏侍中!”王琚见李隆基面色发白,神色慌张,忙劝道:“太平骄狂,人心扶摇,必有纰漏,稍安勿躁!”张说连忙说:“古今成大事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太子殿下务必沉静沉着。”

说话间,魏知古已经急匆匆走将进来,气喘吁吁道:“快,快!七月初四,他们要动手!太平一党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合谋推翻太子殿下。”李隆基令魏知古落座,把目光转向王琚等三人。崔日用果决道:“我们先发制人,七月初三夜行动!”李隆基点头称是,于是马上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甲子,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

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旦紧张地问:“三郎如何?太平怎样?”郭元振答道:“皇帝安好,太平公主情况不明。”

李旦挥手道:“快去探听情况,千万要放过太平,她是我唯一的亲妹妹。”郭元振应声准备退下,听见李隆基喊:“太上皇,稍安勿躁。”李旦见李隆基来到门楼,赶快迎上前去,拉着李隆基的手问长问短。李隆基告知一切,并说实属逼不得已。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太平公主在家中志得意满,以为稳操胜券,惊闻党羽被诛杀殆尽,自觉凶多吉少,慌忙跳上马车,快马加鞭,逃入佛寺。李隆基穷追不舍,率领官兵将佛寺团团围住。三日后,寺庙住持坚持不住,出面驱逐太平公主,“庙小佛大,天光黯淡,佛祖怪罪,女施主回家去吧!”太平公主不得不悚然返回。

太上皇李旦出面道:“三郎,不管怎样,她是你的亲姑母,自幼疼惜你,一路扶持你,纵有千万般错,罪不至死。我已年老,唯有一妹,还望成全我们兄妹之情。”李隆基断然拒绝,道:“不是她死就是我亡,父皇勿用亲情乱我军心!如若此妇有德,必学周公,然此妇奸诈恶毒,僭越宗法,毁我英明,乱我朝纲。此妇不死,难谢天下!”

李旦见状,将目光转向薛崇简,期望他能为母亲说几句好话。薛崇简在现场看到惊慌失措、战战兢兢的母亲,想对李隆基求情,刚想开口,眼前蓦然出现了漫天鞭影,二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全部堵塞到喉咙。见此情景,李隆基爽快地赐给太平公主三尺白绫。最终,太平公主缢死于家中,诸子与党赐死者数十人。其诸多儿女如薛氏、武氏,只有薛崇简一家被饶过,被玄宗特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

唐玄宗李隆基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余怒未消之际,李隆基还下令平毁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就连死去多年的薛绍棺椁也未能幸免。

先天政变以后,唐玄宗皇权在握,九五之尊终于实至名归。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壮志雄心。

同类推荐
  • 百无一是为情深

    百无一是为情深

    深情似乎是这世界上最可笑,最没用的东西。────安柠希【纵是情深奈何缘浅】
  • 凤转逆天

    凤转逆天

    在那么多的重生之中,我是最奇葩的一个。天不随我,我便逆天!
  • 穿越重生之我是小神医

    穿越重生之我是小神医

    穿越到一个古武的世界,却还是被渣男蒙了心,费劲全身武功同归于尽,却扭转时空,重活一世这一次,她一定要利用现世所拥有的一切来披荆斩棘。这一世的她如同刺猬一般,可遇到他,却不禁收起满身利刺前期开朗聪明穿越女×抑郁男后期开朗腹黑穿越女×霸道腹黑男
  • 鸾凤还巢,臣的至尊女皇

    鸾凤还巢,臣的至尊女皇

    当凶残女混混穿越成下堂女死囚,被前婆婆陷害通奸杀人、刑讯逼供,她不发威当她是死的吗?前婆婆颠倒黑白:“我儿镇日读书,儿媳却勾引小厮、谋杀奸夫,坏我家风。”县太爷姿态甚高:“看你模样还算周正,既是续弦,不下蛋亦没什么关系。”前相公怒声逼问:“你,被休两天火速二嫁,你有没有羞耻心?”某神经添油加醋:“宝贝,要不要我免费替你敲碎这人拎不清的脑壳?”某弃妇暗暗攥拳,“你要把我当炮灰,我就把谁炮灰掉!”
  • 后宫晨露未晞

    后宫晨露未晞

    她曾以为能够陪她一辈子的人,在时间的变迁中离开了她。一入皇宫深似海,她不得不改变自己。当她决定好好的在皇宫生存时,曾经的那个人回来了,身上多重身份,他变了......我又如何不去改变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我怎敢倒下。”"顾晨晞,你能不能相信我。““皇上,臣妾哪敢不信你。”他们之间是情深还是缘浅。。。。。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热门推荐
  • 契约的代嫁

    契约的代嫁

    “老公,暖暖要每天都有老公陪!”FIRSTBLOOD!有谁会相信刚刚那句话会是从一个三岁小女孩的嘴里说出来的!“暖暖,你可知‘老公’是什么?”“老公?老公就是你呀!”DOUBLEKILL!“那你知不知道,叫这两个字,是要负责任的!”“责任?嗯——什么是责任?”“咱能不能以后都不要叫我‘老公’了!你就叫我严哥哥,好吧?”“严哥哥?不嘛!暖暖就要叫‘老公’!你就是暖暖的‘老公’!爸爸是妈妈的老公,你是暖暖的老公!”“……”TRIPLEKILL!他彻底无语!于是,他就这么败给了一个三岁孩子25年后,他将她推倒在床,“姜暖,你以为叫那么多句老公不用负责任吗?你这辈子只能喜欢我一个!”说着便是一波索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气象缩影

    气象缩影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辰光如沐

    辰光如沐

    后来,有记者采访秦辰。‘秦总可谓是年轻有为,请问有什么秘诀吗?’某人笑了笑‘情场得意,商场才肆意。’。。。不然你以为我闲的没事赚那么多钱。
  •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近代,在风格上出现了诸多样式,从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艳,到唐代的丰肥腴丽,再到宋代的端严秀丽,延及明清的弱不禁风,可以说风格各异,各有特色。这种风格上的变化既是艺术自身内驱力的推动,也是世风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仕女画艺术史》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艺术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的因素如何对仕女画的审美发生作用,导致其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对仕女画风格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 鬼面双鱼之谜

    鬼面双鱼之谜

    中国十大灵异事件的再次创作,加上古老的苗疆秘术,故事将更加扑朔迷离。一个未知的玉佩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二十年的追寻,两个交织的命运,探索未知,才会强大。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看法,增加你所想看到角色和剧情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修订版)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崛起于锦绣

    崛起于锦绣

    穿越到一个叫大宣的朝代,原本他只想在广陵城的青楼中做个安静的小厮。命运却偏偏安排他崛起于市井,造就一副锦绣盛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炼魔头陀

    炼魔头陀

    贺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寺庙香积厨中的一个火工头陀。今天寺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另一个熟悉的火工头陀今天在较艺大会上,打伤打死不少的高僧,随后逃之夭夭。这武侠场景好熟悉,不对,他今晚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