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0300000052

第52章 简单粗暴

“欢迎大家来到祈天派收徒大会。”

巨大的山门前,站在着一个俊美无比的男子,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在他说出这话以后,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墨云非听着那收徒大会,嘴角微抽。

没想到一大早过来这里等了那么久,等到人山人海,才等到这么一句话。

这名字,啧啧,真是简单粗暴啊!

鬼川冥却是兴致勃勃。

他这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斗呢,非常有兴致地四处张望。

幸好墨云非机智,提前给大家都伪装了一番,否则他们也成了其他人眼中的风景了。

“老规矩,大家爬完升仙梯,到达升仙楼才开始测试。升仙梯须在一天内走完,未走完者淘汰。升仙楼共有三楼,每一楼一个关卡,每个关卡的表现决定你们能不能进入祈天派。”

墨云非一听,若有所思。

怕是不只如此吧,他们的表现同样也代表了他们进入这祈天派以后的待遇吧!

如果是这样的吧,自己就不能藏拙了。

但他呢……

疑惑的目光看向鬼川冥,墨云非越是和他相处,就越是不解。

他明明不需要再和自己待在一起了,为什么不走呢?

为什么还留在这里,跟她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呢?

“怎么了?是不是觉得就算哥哥遮挡了真面目,还是很帅?”鬼川冥挑眉笑道。

“你为什么不走?”墨云非直接问道。

身边的三小听到这话,顿时不解地抬起头来,“为什么墨大哥要走?”

两人没有理会这三个小鬼。

有的人大概一见就合拍。

如果平时有人这样对他们,他们早就闹起来了。但现在就是乖乖不动啊!

幸好墨云非帮他们也伪装了,不然这情况早就引来不少人的视线了。

“你是在担心我吗?”鬼川冥闻言,眯了眯眼,笑问,完全看不出他有任何一丝意外的神色。

墨云非费纤眉微皱,定定地看着他,不满疲乏,“不要忽视我的问题!”

“好了,别多想了,如果我要走,没有人能拦得住我。”

换言之,如果他想留,自然就会一直留下来。

墨云非闻言,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那等你想走的时候呢?自己该怎么办呢?

果然还是不能习惯身边有人陪伴的感觉呢,才那么几天就已经有些上瘾了。

坏习惯真是要不得!

鬼川冥看着墨云非的样子,心里莫名就觉得不爽。

“你不准这样笑!”鬼川冥第一次对墨云非说出命令式的语气。

看着墨云非疑惑地回望,他又硬气地再说一次,“我说,你刚刚的笑容太丑了,下次不准这样笑!”

简单粗暴的话让墨云非一头黑线,心里难得升起的一丝愁绪一下子消散了,化作一丝暖意。

不管怎样,这人还真的像是自己哥哥一样呢!

“云非姐怎么笑都好看啦!”见两人的气氛好像好起来了,丸子立即插话进来。

另外两小还想表示什么之际,墨云非食指伸到唇边,“嘘!好了,不说了,准备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那男子就宣布道,“好了,现在大会正式开始!”

同类推荐
  • 幻仙:凤火连天

    幻仙:凤火连天

    从小就被送去宗门,再次回去已是家破人亡,慕容家欺下犯上,残害同族,慕雅涵要一个一个把他们送入地狱。
  • TFBOYS之风云天下

    TFBOYS之风云天下

    异世大陆,他们苦苦寻找回去的道路。到最后的一瞬,他们,到底回,还是不回。在这条路口徘徊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 重生后跟星辰大海说再见

    重生后跟星辰大海说再见

    前世剑: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双剑合璧,才对得起我这一身削铁如泥的本事。鞘:啊,小心磕到,快进来!今生剑:天天打打杀杀的有什么意思,是鞘不合身,还是鞘不够美?鞘:虽身中无剑,但心中有剑。剑即是我,我既是剑!剑:我要这剑身有何用……AQA这是一个只有剑与鞘的世界,他们自成一世界。剑和鞘都用拥有人形形态。剑可与剑组合成双剑合璧,也可与鞘合二为一。而鞘似乎注定在这茫茫剑海中寻找那与自己匹配的剑……
  • 邪王追妻:至尊逆天九小姐

    邪王追妻:至尊逆天九小姐

    她,21世纪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了废柴九小姐,从此,修练,炼药,炼器,不在话下。踹渣男,教训白莲花。神挡杀神,魔挡杀魔。他,大陆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邪王,遇见她,从此,人生当中只有宠她,宠她,宠她。且看两人如何站在这大陆巅峰作者第一次写文,不好请加我QQ吐槽
  • 神祭之倾城谣

    神祭之倾城谣

    邪神即将出世,神界大乱,一场完美的神祭,她与他,灰飞烟灭。幻域之王,倾城,为受天劫,为揭真相,苦苦追寻。魔界之尊,温柔相待,痴情相守,愿与她长相伴。而他,一个神秘之人,立于迷雾之中,似有情,非有心,也许他是冷眼相看,毕竟,他玩不起。到头来,谁相伴,谁落魄,又或许……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修仙界神棍小姐姐

    修仙界神棍小姐姐

    【搞笑风】修为不够,忽悠来凑,“道友,算卦?”在这修仙的世界里,李月龄一手握斧,一手抱着龟壳,有身为太师祖的护犊师尊撑腰,日常怼大佬,作死无穷乐,开个一条龙,敛尽天下财,幸好美男多,万美丛中过,只是有人提意见了。“上完就跑?是不是我以前对你太过宽容,才让你欺负的这般心安理得……”李月龄背后一凉,看着龟壳上明明晃晃的大桃花,额头冷汗直冒,这笔情债,啥时候欠下的?当事人怎么不知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自此,她从一匹潇洒帅气脱缰的哈士奇变成了家养……
  • 女王大人你站住!

    女王大人你站住!

    一次跑到外面玩儿,居然被他看上了!噫?因为窝太善良鸟所以他看上窝鸟?我去!这神马情况!收拾东西,快跑快跑!哎呀呀我滴小娇妻,泥站住啊啊啊!窝,窝才不辣么傻……“喂我。”大少,泥辣么傲娇啊。她眼珠子一转,“宝宝,啊——张嘴。”气得他的脸铁青铁青的。“唔……唔唔!”一言不合就强吻!总裁大人,泥欲求不满啊!
  • 我能嗑万物

    我能嗑万物

    叮,你获得一枚“垃圾药丸”能包治百病。叮,你获得一枚“血丹”能增加五马之力。叮,你的神功已经练到出神入化。别人氪金,氪命,我嗑药。随身系统,神赐技能,能将万物便成丹药。一路嗑药,一路碾压。我这一生别无大志,就想摘下几颗星星当弹珠。这个世界很危险,万幸我开了挂。
  • 超级组织系统

    超级组织系统

    身携超级组织系统,扫荡世间诸界看谁不顺眼,揍他,谁人有钱,抢他,谁人不服,灭他。
  •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令人忧心的教养方式。
  • 天眼神鉴

    天眼神鉴

    丁伟万千平凡大众中的一员,在一次狗血到不能再狗血的事情中,他打开了自己的第三只天眼。从此以后,丁伟的人生发生了变化,鉴宝,赌石,豪赌这些都唾手可得,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丁伟再也不是那个平凡大众中的一员,他站在了巅峰俯视苍生。有能力的男人自然会有女人相随,他的人生丰富多彩,绚丽无比,那一件件传说中的宝物好像扎堆投向他,还有那美丽到可以让巨龙和女人疯狂的宝石……本事情纯属YY,如有雷同,必是巧合,请勿狂喷
  • 梦醒不见

    梦醒不见

    林深时见鹿,情深时有你,梦醒却不见你“鹿洋……我,我喜欢你”“嗯我知道”“我喜欢你,所以我也想变得更好,”“好”……
  • 云洞

    云洞

    我可以只手遮天,你只要乖乖的就好了。我偏不!
  •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