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7100000015

第15章 电视采访策划(5)

4.做好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有平时知识积累,也有临时突击准备。一般来说,平时的知识准备应该广泛涉猎各方面信息。而临时准备则是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选题,做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准备。主持人****在采访基辛格博士的时候,就把他的博士论文以及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著作、传记,一篇一篇找来读。“读了那么多东西,节目里并不一定直接用到,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这就是被****比喻为“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的采访准备过程。

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如果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不必一面谈一面对所有问题都进行一番解释,那么他就可以爽快地、充分地谈。”知识储备可以让记者胸中有丘壑,随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并且往往能在采访中与被访者有即兴的碰撞与交流。

电视采访时间长度有限,是以分秒计算的。一般情况下,正式开机采拍时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就某些专门术语进行询问。这样不但打断了采访对象的思路,也破坏了整个报道的结构。因此,采访前电视记者对专业性知识必须从概念上有一个基本的领会,才不致于在屏幕前出漏洞。

5.做好物质准备

电视采访的设备复杂,人员多,耗费的资金也比较多,这需要电视记者对电视采访设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临行前采访的全套装备有一点疏漏,都有可能因小失大。

可靠的办法是,在采访前设定专门的工作程序来检查试用所有设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所有设备都运转正常,而忽略某些部件损坏的可能性。不要忘记确保:摄像机能够拍下画面,录像磁带运转正常,话筒确实起作用,灯光不出毛病,现场的光源不复杂,电池足够使用……此外,其他必备的物品诸如车票、机票、道具、保护用品、纸笔等等也要准备齐全,做到万无一失。

二、确定重点

确定重点即是寻找采访的主攻点。具体讲,也就是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和主要画面,其中,也包括分析和了解重点对象。

1.重点范围

策划也是对采访重点范围的选择。

确定采访重点范围,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许多刚刚学习采访的记者往往觉得什么都重要,导致采访时平均使用力量,做出的报道面面俱到。

实际上,电视报道的时间容量非常有限,只能突出主要内容。日常的每日新闻节目中的动态性新闻一般只有1分钟左右,特写、专题大都是5-30分钟,大型纪录片、系列专题片每集长度往往不超过1个小时。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突出什么内容,穿插什么形式的采访必须围绕某个中心点来选择,为此,采访前记者心中一定要明确采访的侧重点,才能找准突破口,切入正题。

那么,怎样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呢?办法是,根据采访目的确定“主攻方向”。

有经验的记者采访前会首先向自己阐述一下采访的目的,目的越清楚,主攻方向越容易确定。如果采访前自己都搞不清楚采访目的,自然就难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采访范围也就没有了确定的依据,其后果必然是盲目被动,眉毛胡子一把抓。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采访题目纯粹是探索性的,往往难以确定某一个侧重点。例如,人物个性采访,思想观点的揭示,大都要对广泛的题目进行交谈。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不能局限在某一思路中。然而,思路宽并不意味着漫无边际。记者可以根据探索性问题的逻辑顺序确定采访的范围,也可以根据思想、观点的重要程度明确主次顺序。

在电视采访中,无论是现场快速采访,还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人物专访,都切忌毫无目的。采访的目的和采访的重点范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目的明确才能确定重点,确定重点才能集中目标。

2.确定重点采访对象

电视采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选择;二是阶段选择;三是随机选择。

定向选择一般在采访前就确定好重点人选;阶段选择往往随着采访的深入,按照新发现的人物线索进行特定选择;随机选择主要是在采访现场、在大庭广众下临时选择。定向选择注重典型性,阶段选择带有指向性,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

采访时怎样确定重点采访对象?原则上,采访对象应该是与报道事实直接有关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或虽不是当事人,但却是了解有关情况的知情者和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和代表人物。

在电视发达国家,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每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各层次受众往往被请到电视台发表见解。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节目之中,美国等国家的电视机构专门设置了预约记者。预约记者的任务是为节目约请适合上电视说话的客人,一天大约要预约25个左右的电视客人。海湾战争期间,CNN的新闻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报道,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政府首脑、权威人士、专家、观察家及普通人的采访。这样,将事件和反应结合起来,报道不但立体化而且具有深度和人的情感因素。

受众的参与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重点采访对象的确立提出了特别要求。换句话说,记者采访前和采访过程中必须考虑请什么人上电视,上电视后在报道中起什么作用。比如,现在流行的电视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成为了节目的重要因素,其发言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气氛和谈话走向。

3.了解、分析采访对象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得越充分,研究得越仔细,对其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能判断得越准确,也就越能与对方沟通,迅速达到采访的最佳状态,获得轻易得不到的材料。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不应从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后才开始。在明确采访对象之后,记者便应该通过各种间接的渠道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例如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籍贯、业务专长、爱好等等。事先进行这种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后找到“共同语言”,使采访对象对记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他是我“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或者是“熟悉的陌生人”。从而打开采访局面。比如,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记者专程赶赴上海采访周谷城先生,但这位老先生正在医院养病,表示只能讲一句话。由于记者事先对周谷城作了详细的了解和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与周老聊天时记者问到:“听说您在‘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里曾经跑掉过一只皮鞋?”面对这样的提问,周谷城很吃惊,没想到记者对自己如此了解。这个问题一下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从而使这次采访进行了一个下午。

在对专家学者或某一专门领域进行的采访准备工作中,除了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相关的知识准备。记者每天接触的人各种各样:“术业有专攻”,不可能要求记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采访前抓紧时间进行“突击补课”,了解一些基本的“行话”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记者利布林对阿卡罗的采访。

又如,1994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rry Alfred Kissinger)来华参加“九十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家研讨会”,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争取到了一个采访他的机会,不过时间有严格限制,只能在5分钟之内。当晚,水均益去了新华社国际部的资料室,查阅了有关基辛格的资料。他不仅查阅了基辛格博士所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他在各个历史事件中的态度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注意到了许多基辛格的个人情况和轶闻趣事,比如基辛格爱锻炼,每天早晨都要坚持慢跑,基辛格每次来中国都要吃北京烤鸭等等。他还注意到,基辛格的生日是在5月27日,也就是采访活动之后大约两个星期。在对基辛格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水均益和摄制组的其他人共同制定了采访提纲。第二天的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按照事先的计划,每当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之后,水均益会提一个让基辛格感到很舒服的问题,如回忆一下1971年那次光辉的秘密访华,谈谈他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次有没有吃烤鸭等等。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双方的交谈十分融洽。采访快结束时,水均益说:“博士先生,请允许我提前祝您生日快乐,因为我知道再过两个星期就是您七十一岁的生日了。”基辛格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他微笑着说:“哦,谢谢,谢谢。”最后,基辛格还笑容可掬地向电视机前的观众说了话。这时采访花了25分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一成功与水均益事先对基辛格的充分了解是分不开的。另外,采访中记者与对方沟通的诚意以及适时调节气氛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要在采访中做到这点,还是离不开对采访对象的熟悉和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与被访者之间也是一种心理的较量,特别是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和采访对象,记者应该多揣摩对方的心理,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记者赵微善于做批评性报道,在采访中常常能抓住对方的心理,进行步步紧逼,在《治病哪能添心病》这一期节目里,面对事故嫌疑人,记者充分揣摩住对方的心理,攻破对方百般狡赖的心理防线。她分析采访对象时指出“显而易见,我们面对的这位是典型的‘以攻为守’型的采访对象,这种人的特点是在精神上压倒对方,理亏气势不亏。为了避免给人以心虚的印象,他们往往极其合作,急于并乐于回答任何问题,当然对于自认为可能要涉及的任何问题,他们都已准备好了答案,一个提问会招来一篇洋洋洒洒的演说,一不留神,采访者会陷进有理说不清、有劲使不上的困境。惟一的办法是避其长就其短,从对方意想不到或准备薄弱的地方入手,挫其锐气……”

总的来说,分析采访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采访对象的性格、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估计采访对象合作的程度;

第三,估计可能达到什么样的预想结果;

第四.估计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

如果采访事先不做任何准备,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胸中无底,往往容易提出幼稚甚至愚蠢的问题,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由于采访前记者缺乏对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研究,见面时常常会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或一个合适的“由头”来打开局面,结果造成面面相对、相视无言的冷场,严重时甚至导致采访的中断。美联社记者尤金·莱昂斯(Evgene Lyons)曾经采访过斯大林,事先有人通知他,会见时间只有2分钟。但在实际采访中2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斯大林并不着急,而这时的莱昂斯却没有一个提问的提纲。结果他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呆了差不多2个小时,却没能提出意义重大的问题来。事后他回忆说“我永远感到内疚”。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资料是采访的入手点。艾丰认为,研究背景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背景研究一般是在确定了选题和明确了采访意图之后进行的,具有针对性。

在日常采访活动中,研究背景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停留在一般性了解的水平上。究其原因,一是对研究背景的作用理解单—,误以为仅仅是熟悉一下采访的人和事,有必要时在报道中运用一点;二是对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把握不好,侧重于广泛浏览,忽略综合分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研究背景的作用及其基本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1.研究背景的目的与作用

研究背景的目的是:开掘报道的深度。

研究背景的作用是:武装头脑、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并使用。

西方新闻界的许多经验丰富的记者特别重视研究背景,视这一步为采访的开端。作为第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尝试者,沃尔特·克朗凯特在1952年报道美国两党代表大会之前,用一春一夏时间研究政界要人的背景。报道取得开创性成功后,电视网同行和观众都对别开生面的报道形式赞叹称好,而他自已则认为成功得助于研究背景。因为不研究背景,就根本驾驭不了所报道的内容。虽然形式是不容忽略的,但根本的还是记者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报道质量。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分析、辨别、判断事物洞察力的增强,是无法凭空获得的,必须进行大量而透彻的背景研究。

1992年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匹兹堡电视台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专门就纪录片创作进行了讲学。他说,美国同行创作大型纪录片一般用1年时间,其中2个月研究背景,2个月实地考察,2个月正式拍摄,6个月后期制作。从这个制作周期的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背景资料的重要性,它既是采访报道的开端,也是采访报道的入手点。

2.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

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广泛浏览、分门别类、综合分析、消化吸收。

(1)广泛浏览

广泛流览是背景研究的第一步,这一环节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

一般而言,广泛浏览主要是从已经成文的资料中获取采访题目涉及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发展动向,以及相关人物的个性特点、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

广泛浏览实质上就是占有大量资料的过程,占有大量资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又要下功夫又要有方法的工作。现在,许多国家的电视机构都建立了文字和影像资料库,查找资料手段逐步朝着电脑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视节目吞吐量大,各档节目都离不开资料的利用,专职为某一档节目服务的资料员应运而生。然而,资料存储和查找的现代化手段终究替代不了资料具体应用的思维活动。如果说广泛浏览这一环节比较易于把握的话,接下来的环节则要开动一番脑筋。

同类推荐
  •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本书为《浙江省最新民生政策法规解读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有关民生的决定内容和浙江省近年来出台的六项行动计划为重点内容,分类编写,分别筛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按问题展开,综合我省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解读答疑。本分册主要解答社会救助方面的问题。
  •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它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专章单列,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大事。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百家廊文丛)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百家廊文丛)

    本书在梳理和挖掘费孝通、郑杭生等社会学先辈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思想及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城乡发展研究、民族问题研究、关系研究和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立场的反思性分析,探讨了中国社会学应有的理论自觉及其意义。
  • 大加速

    大加速

    21世纪是一个“以快代慢”的大加速时代。网络从业者讲求自我颠覆,否则就会被颠覆。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杰夫·贝佐斯,这三位Facebook、谷歌、亚马逊老板的共通点是:不仅心怀远大,而且惊恐万分。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英国资深互联网记者、剑桥政治学者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来发展等领域不断加速的趋势。他认为,当前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建设一个史上最伟大、富足的社会,要么继续自私贪婪,迎来惨痛的结果。选择哪条路,要看我们是甘于沦为大加速的奴隶,还是积极成为引导大加速的主人。
热门推荐
  • 时光荏苒,我们不散

    时光荏苒,我们不散

    当萌萌的三只不做艺人,开启了平凡的生活,爱上了冷家的三姐妹,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最后的大火到底是谁放的,没有人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翻天玺

    翻天玺

    仿佛命运捉弄,又恰似幸运女神眷顾,你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是垂直而立的九十九重天,种族纷争不断,每个时代皆有着不同的传奇那九十九重天之巅,更有十番天外天,那是神的领域。你,商逸,在得到半只森罗神眼之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飞天之路!在你面前,无所谓天才,无所谓世家,更无所谓天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王俊凯之你何曾喜欢我

    王俊凯之你何曾喜欢我

    ”王俊凯,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傻瓜,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你,因为我爱你!”
  • 域外之巅

    域外之巅

    残酷的修真界,挣扎于底层,何为正?何为邪?是去迎合?还是坚守自我?不论如何,唯愿……多年以后……我……仍是……最初的我。
  • 赤鸢门发展计划

    赤鸢门发展计划

    徐虚,若是吐词不清的人念出来,落入别人耳中极可能会变成嘘嘘二字,而顶着这个名字的主人公穿越到了一处修真文明蓬勃发展的新世界。什么?灵气能被解析观测?灵子的基本性质?法术的原理和人体经脉通路有关?谁说修仙界一潭死水万年不变?且跟着徐虚的目光,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 带着师妹出山门

    带着师妹出山门

    本书讲述21世纪一个隐世宗门一对师兄妹出宗后的故事[qq群1079274464]欢迎大家加群和我一起讨论注:本书标点符号很少
  • 温柔王爷的忧伤妃

    温柔王爷的忧伤妃

    柳舞忧在现代被朋友背叛,穿越到古代后,成为丞相之女,而导致她穿越的冥王被她坑了许多现代机器,还得随时听她号令。意外遇到了一位王爷,展开了一段恋情。
  • 彼岸沙华之重生

    彼岸沙华之重生

    20—300个字之间彼岸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白领,一朝重生,撞破了一个大家族十几年来极力掩饰的秘密,在最后濒临死亡时,整个家族成为了他的陪葬品。他说他爱他,可现实总能给人一个巴掌,从来不被允许的爱恋,成为禁忌的存在,这回,谁又能先放弃谁?好吧,蠢水不得不承认文案无能星人什么的真心累,喜欢耽美的童鞋请不要大意的点进来哦~文案什么的都是浮云!求收藏求鲜花求评论各种求!!另外,已经是1月份了,会很忙,只能周更。但绝对不会坑!!躺平仍抽打。QAQ
  • 愿你心未泯

    愿你心未泯

    遇见你,花光了我今生最大的福气,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