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1600000508

第508章 政教合体

光阴荏苒,转眼便到建安十二年。

这一年,大汉各地喜讯频传,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更见富强。

皇帝在去年喜得一位皇女的情况下,今年又添了两个健康的皇子,据说当时两位妃子在分娩的时候,都是由女神医赵爱儿亲自接的生,足见皇帝与皇叔刘和之间关系的和睦。

皇帝喜得龙子,天下鼓舞,在两个皇子满月的时候,刘协在宫中摆出仪式,请皇叔刘和亲自为他的孩子剪掉头上的绒毛,以此祝福儿子能够健康成长。

此时的大汉皇叔刘和,已然是七个儿子,九个女儿的父亲,而最令人称道和羡慕的是刘和的子女没有一个先天不足的,也没有早夭的,个个都像茁壮的树苗一般,一年年的好像比赛一般长着个头。刘和的大儿子刘襄已经年满十六岁,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武技精湛,更难得的是他像父亲刘和与祖父刘虞一样,有着一个宽厚仁慈的心。刘襄从少年时代便被刘和定期送到农村之中耕作,送到边塞军营里面锻炼,因此在他身上看不见富家贵公子的那种蛮横与骄奢,却能看到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无疑也给刘和的众多子女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刘和养育子女有方,自然令大汉众多崇拜他的“粉丝们”又多了一条可以模仿的地方。大家心想:咱当不成令人敬仰的大元帅,咱多生几个有出息的儿子总没问题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在儿子满月时还当众宣布了他和他的子女从今往后信奉天正教,成为天正教的忠实信徒的消息。皇帝的这个讲话,毫无疑问是承认了天正教在大汉成为国教的地位。

随后不久,朝中一些重量级的大员也向外公布了自己作为天正教信众的身份。接着,各州郡的地方官员和军中将领纷纷公开表示自己加入了天正教。

此时的天正教,在天正道核心团体成员们的暗中组织领导之下,已经在中原地区和黄河以北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发展成为国教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从一开始刘和就把这个教派的教义和宗旨制定的严谨而又不违背人性,还博采了其他宗教之长,不排斥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所以不论是身份尊贵的士大夫,还是目不识丁的底层百姓,大家都能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接受。

说白了,刘和处心积虑搞出来的这个糅合了宗教外壳、政党内核以及学派联合等多种因子在内的天正教,绝对是对抗外来教派,限制皇权无限扩大,弥合社会阶层裂隙,确保文明传承延续的终极大杀器。

原本的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开始失去魅力,董仲舒为了迎合皇帝专权而搞出来的那套“独尊儒术”的玩意开始遭人质疑,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中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便是魏晋风度的化身,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玄道,被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刘和正是准确地把握了大汉思想领域开始转变的脉络,把儒家追求修心治国,道家讲究天人合一,其他杂家崇尚学术精研的核心本质融为一炉,又采取了后世极为强大的政党发展和组织方式进行传播和扩大,现如今更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加以利用,如果这样还不能占领大汉的思想阵地,刘和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才能让这个国家在经历数百年发展之后还能保持完整和统一。

随着天正教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各州郡的城市里面,在每个乡的集镇广场旁边,在每个村的公祠附近,各地开始修建天正堂,堂**奉天正主神之位。刘和借鉴了后世三大宗教之中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的那个宗教的做法,要求天正教信众不得为天正主神雕塑和绘制神像,而天正主神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世间具体的样子千变万化,并无固定的形象。

因为天正堂中并无神像,所以宽敞的厅堂内只摆着一些供人们盘膝而坐的蒲团,信众们每到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七日的早晨,就会在天正堂内聚会,高声诵读一部名为《至正如心》的经文。经文诵读完毕之后,大家还会谈论一些关于朝局时政、关于新技术、关于地理发现等话题……在信众们看来,当着天正主神的面谈论这些话题,不仅显得正大光明,没有结党营私、密谋组织的嫌疑,还能互通有无,达成思想上的统一共识,实在是再好不过。

给信众们提供一个集会的地点,一种定期举行的仪式,这是任何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凝聚人心的做法,刘和只是把这其中的奥妙讲给徐邈听,大汉首任文宣部长官便能心领神会,立即将之精心包装一番,然后向天下各地推广。

试想一下,当一种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先进性的思想同时借助了皇权与神权的力量向外扩散时,会产生怎样可怕的力量?而当这种思想逐渐为民众所接受和认同,并且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他们的灵魂和血液之中后,又会对整个大汉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脚盆国,在发动那次震惊世界的蛇吞象大战之前,便是先将皇权神化,把脚盆国的八字胡皇帝称为天皇,号称是叉照叉神唯一在世间的代言人,然后将举国百姓皇民化。接着,脚盆国的天皇又把武士道残忍嗜杀的那些暴虐因子灌输给全体皇民,然后愚弄所有人说只要是为天皇和国家尽忠,那么不仅死后可以入那个罪恶神社成为所谓的神明,而且他们生前所犯下的任何罪恶也不用受到惩罚。搞完这些把戏之后,脚盆国的一些野心家又炮制出“八纮一宇”的大便思想,向全体皇民灌输整个蓝星都应该沐浴在叉照叉神的神光之下。所谓的“八纮一宇”,跟我们所说的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其实差不多,区别就是一个强调所有的一切归于叉照叉神,而另一个强调所有的一切归于天子。

脚盆国把皇权跟神权融为一体,再把武士道掺入进来,然后以“八纮一宇”的狂妄思想鼓动国民,最终形成的便是可怕的军/国主义。刘和不会把大汉帝国朝着军国主义的邪路上带,但是为了大汉在精神上保持旺盛和强大,却要极力推动皇权与神权的合流,进而使得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大汉朝在未来面对游牧文明和西方的海洋文明时,具有强烈的还击和反噬能力。

刘和清楚的记得,中华后世的许多朝代,都是因为信封佛教而导致国家上层建筑集体阳痿,官员们不去思考如何振兴国家,强大军队,却是天天吃斋念佛,向往着死后能到极乐世界,这样的国家不被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屠戮才怪。而作为本土生长起来的道教,因为从一开始便追求的是个人超凡脱俗,对于政治表现的冷淡回避,更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大帝国的存续。在这个时空,刘和不可能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种太过超前的东西拿出来,只能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为华夏打下一根坚实的信仰和思想之根。

到了这年年底的时候,中书令兼荆州牧刘表感到自己的身体日渐衰弱,他或许是出于想能多活几年的目的,又或者是想在死后灵魂能够归于天正主神的怀抱,总之他也开始信奉天正教。

信奉了天正教的刘表,向朝廷和洛阳的天正殿同时上表,要求返回洛阳,朝廷和教殿同意了刘表的请求,委派贾逵前往襄阳接替刘表出任荆州牧之职,同时任命赵云为荆楚总督,率军进驻荆州。

刘表麾下大将黄祖不服刘表的决定,在赵云率军抵达襄阳之前起兵造反,结果被部将魏延斩杀,黄祖之子黄射在混乱之中逃往江东。孙坚得知黄祖造反不成,黄射来投,二话没说,让人砍下黄射的头颅送往襄阳。

贾逵本为文臣,后来统率申息军,如今又转为文官,自然是轻车熟路。他抵达襄阳之后,先后拜访了蔡瑁、蒯越和马良等人,安抚众人一番,对这些人在荆州的任职并没有立即进行调整,依旧按照刘表离开时的人事安排进行运转。赵云作为贾逵身后的最大后盾,前来荆州时,刘和让他带着幽燕军、申息军、振勇营和振威营,可谓兵马雄壮,不惧任何一股势力。

魏延杀掉黄祖之后,很快掌握了黄祖的部队,他本就是刘和当初布置在荆州的一枚暗棋,如今刘和的大军前来,他自然是立即旗帜鲜明地表示了效忠。

刘表麾下还有文聘、黄忠、霍峻、刘磐等几员大将,他们在刘表离开荆州之前皆已接到刘表的书信,因此对于朝廷派人前来接管荆州的军队并不像黄祖那般抵触。令文聘和黄忠等人没有想到的是,赵云来到荆州之后,不仅没有收缴他们手中的兵权,反而宣读了刘和给他们提升军职的消息。文聘、黄忠、霍峻被升为正二品的将军,刘磐和魏延升为从二品的将军,其中文聘和黄忠各自统率三万兵马,魏延、霍峻和刘磐则各自统率两万兵马。

如此算来,刘表离开襄阳时,向刘和上交了至少十二万的兵马,如果再加上赵云带到襄阳来的八万精锐部队,整个荆楚之地便集结了二十万大军。

荆州刘璋和江东孙坚在得知荆州驻守了二十万重兵之时,只能用寝食难安,忧心忡忡来形容。此前的反抗者像刘备和曹操,已经成了枯骨,难道还要反抗?只是,不反抗,难道也要学刘表,交出手中兵权,前往洛阳受制于人?

同类推荐
  • 西域往事

    西域往事

    他是大将军的儿子,为人正直,性格迥异。爱人一家惨遭灭门,他却被污蔑成杀人凶手,锒铛入狱!逃出生天后寻找正真的凶手,无奈背后总是有个捕头对其穷追不舍,一次意外让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一男一女,一个逃犯一个女捕头,两人将上演什么样让人啼笑皆非却又动人心弦的故事呢?“你的本质并不坏,放弃吧!”老僧叹息道。张云逸紧攥着拳头,冲着他的背影说道:“你没有经历过我的一切,没资格评价我!”声调虽高,但底气却很薄弱,语气中没有自信。纵横江湖十余载,现在却落得一个偷盗的名声,可悲、可怜、可恨。
  • 大唐富商

    大唐富商

    从一个街头摊贩到大唐的富商,他凭借的不过是电视里重播多次的《隋唐演义》。立场坚定站队准确,一路敛财收金,却也知道,再富也要做慈善,不然就等着皇帝大人杀富济贫。为了做一个有钱人,而且是活着的有钱人,陶晋绞尽了脑汁。
  • 盛世小民

    盛世小民

    他,林一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代;他,不愿做王侯将相,只想在家相妻教子;他,以文成名,以商养家,以工济世;
  • 吃货大帝国

    吃货大帝国

    这是一个吃货来到隋末荡平烟尘,建立大帝国的故事。“陛下!突厥过于猖獗,频频挑衅,犯我边境,臣等愿意带虎狼之师覆灭此僚,扬我国威!”嘴里嚼着羊肉串,脚边丢了一地竹签子的李靖和徐世绩眼睛放光的请命,战意直冲云霄……一年之后,突厥可汗来到皇宫给韩成君臣跳胡旋舞……当这些臣子们因为国家美食日益丰富而沉醉的时候,韩成敲着桌子开了口:“诸位爱卿,高句丽的人参,崖州的燕窝不仅美味还延年益寿,海外有洲名曰美洲,有亩产过五十石的作物,名曰土豆,还有一种调料,名为辣椒,能让食物变得无比美味!”
  • 御赐法医

    御赐法医

    他原本是一个推理和法医技巧都很精熟的刑警,但是却长期被卧底生活所困;然而上苍给了他机会穿越,成为了包拯跟前的红人展昭;不过,金子就是金子,他放到什么地方都会放光,或许他的到来将彻底颠覆仁宗时期宋朝的命案情况。且看一代御赐法医的传奇生活。
热门推荐
  • 万界万能商城

    万界万能商城

    我有个商城,里面什么都有,像什么网咖,游戏厅,麦当劳,服装店。……都有。商城每天爆满,在这里,玉皇大帝也只是个小角色,鸿钧老祖在这里也说不上话。……可以加群656149073
  • 星辰下的暖暖时光

    星辰下的暖暖时光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讲,你听!!!!
  • 兴辽

    兴辽

    大辽初建内忧外患,皇后萧氏凭借一己之力平定诸弟之乱使得大辽一统,华夏灿烂,高度汉化与中原保持一致,并立于中华大地上。故而辽朝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绝色魔妃之殿下请走开

    绝色魔妃之殿下请走开

    “顾晨曦,那绝对是杀手界的扛把子”却一朝穿越沦落成了京都城里有名的小废材。废材?!不,姐就是废材也是吊打你们这帮天才的废材,何况姐的天赋是万年来的第一人。嗯……这穿越路上可谓是顺风顺水,灵兽跟着认老大,丹药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最不完美的就是出门去哪里都能碰到那个冰块。“殿下,我不就是抢了你一个蛋么,您至于总跟着我么。”帝沧溟阴沉着脸“哼,他看中的可不是那颗蛋,他看中的是她。”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青春青春留不住你

    青春青春留不住你

    人生说长不短,说短不长,只有那么一小段被称为青春,他短暂,羞涩,叛逆,热血……总之失而将永不复得,也许他犯错会知错就改,也许他固执会坚持到底,也许他奸诈会迷途知返……不论你的青春是将来时,进行时还是过去时,仔细品读《青春青春留不住你》会发现属于你不一样的青春。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神游之乱贼

    神游之乱贼

    一个一无事处的死宅女,穿到游戏时代的最底层人。。。你说独自一人怎么活下去?不对,全身家就只有这个头盔。可就为了这破玩意连命都没了。。做为死剩种,怎么也会活下去的。“你偷了我的战利品,你说怎么办?嗯?”“嘎,我是捡到,我也想还给你,可一碰到它就锁定我了“”不如我杀到它重新掉落?""别别,有话好好说。你杀我到0级它也掉不了“”那它一天不掉落寻你就是我的了“”不要……
  • 曼珠沙华的幸福

    曼珠沙华的幸福

    她,是被诅咒的曼珠沙华。儿时,她与她,定下了约定,在遇到她们值得携手一生的挚爱之时,她选择离开,却不知与真爱擦肩。他,富家子弟。就在他要说出心意之时,她离开了,他会否对她说出心中的话。他们,会在血红的曼珠沙华绽放之时,携手一生吗?
  • 宇宙风行

    宇宙风行

    大千宇宙,浩瀚无垠,智慧种族纵横交错,面对高等文明的圈养,地球该何去何从。。。。。面对人类迷惘的未来,天才少年横空出世,他将如何带领人类文明打破这宇宙间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