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900000021

第21章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清谈墨子的生活智慧(2)

然而厚葬居然能成为一种风俗和潮流,可见流毒之深。近代以来,文物出土不时爆出轰动性消息,不少人为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古墓而奔走相告,这实是中国人的悲哀。在一具具殉葬的幼童骨骸面前,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

厚葬在近代已不像古代那么盛行,但流毒未曾肃清,因而在某些物质丰富而又精神匮乏的地区,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厚葬曾害了我们无数的祖先,难道还能让它继续害我们的后代吗?

早在二千多年前,圣者墨子就对此痛加指责:厚葬在王公大人家中,棺木必定要多层,葬埋必定要深厚,随葬的文绣必定要繁富,坟墓必定要造得高大;这种情况在匹夫贱民家里也存在,他们竭尽全力不惜倾家荡产;在诸侯豪族家中,死人身上装饰着金玉珠宝,裹束着丝绸绶带。并把车子、马匹埋葬在墓穴里,还要多多制造帷幕帐幔,钟鼎和鼓、几筵、酒壶镜鉴、戈矛宝剑、羽旄旗帜、象牙皮革,将这些东西放到死者寝宫一起埋掉,内心才满足。至于生者陪死者而葬,天子、诸侯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百,少的几十;将军、大夫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十,少的也有好几人。若此风盛行,国家必定贫穷,人民必定减少,刑法政事必定紊乱,生命将在这样血腥的习俗中变得灰暗无光。

5.丧葬与人道

【原文】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墨子·节葬》)

【译文】哭泣无时,不相更代,披缞系绖,垂下眼泪,住在(守丧期所住的)倚庐中,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又竞相强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足不强劲,(因之)不能做事情。

人死了,哀惋痛惜,人之常情。祭奠以作永远的告别,居丧以告慰逝者的英魂,活着的人能从这些仪式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亲情。

丧葬的本义是人道。但具体的丧葬行为,却与人道相悖甚远。

古时,王公大人办理丧葬,必定是大棺套中棺,皮革裹三层,随葬的璧玉准备好,加上戈剑鼎鼓壶大盆,刺绣衣服和白练,车马的缨络上万件,车马女乐也都准备齐全,还必定要除清墓道,修建的陵墓比山陵还要高。

如此巨额的财富是是从何而来?自然是用百姓的血汗换来的,就这样轻易地埋到地下,更加剧了百姓生活的贫困。

现代人不以古人为鉴,并做出一些错上加错的蠢事。有权的迫令职员下属为自己过世的亲人披麻戴孝;有钱的大肆修陵凿墓,不知用这些钱来为社会多行善事。这足令人深省。

古时候居丧的方式,更无人道可言。

无论是否真的哀痛,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按既定的程式行事:哭泣不分昼夜以致声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守在墓旁边的茅屋里,睡在茅草上并枕在土块上,还要相互强制着不进食而挨饿,少穿衣服而受冻,弄得脸色又黑又黄,消瘦不堪,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手脚无力,不听使唤。

可见,凡属与人道相悖的丧葬,都该废止。

现今已没有古时候的丧葬仪式了,但实质上相仿的东西,是否还在束缚着我们呢?

6.墨子与现代人的修身

【原文】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修身》)

【译文】好的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的方法树立,君子必须具有君子的品行,必须用身体力行来得到美誉。

墨子认为那些平素简单而草率地做事、为人惯于以巧诈方法投机取巧的人,是不会赢得名望、树立美誉的。他强调有高尚德行的人要“以身戴行”,要行得端,做得正,言行合一。墨子说:“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声称那种总是思考着如何谋求好处、忽视树立好的名声、苟且行事、却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墨子在《修身》篇中主张君子要言行合一,要重视好的名誉,并一再强调名誉的得来要靠自身不断努力修养,“言不信者,行不果”,“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其他成员大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手工业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劳动经历,十分注重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因而墨家自始至终都竭力宣称要躬身实践,不崇尚空谈。在他们看来,名誉由实践行动而来,。

在今天,人们要获得好的名声,赢得别人的称誉和赞美,也要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才能达到,不能靠苟且行事,投机取巧来实现。人们应该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不可只一味追名逐利,沽名钓誉,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说而已,一旦说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要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言行合一,“以身戴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好的名誉,树立起好的声望。

7.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在

【原文】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墨子·修身》)

【译文】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

墨子认为,说话不需要太复杂,只要含智慧,别人听的明白就行,文章不需要太华丽,只能能看的明白就行。墨子简单的几句话给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做人就是要有简单的心态。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没事汉,清闲人”看似简单,实际上可隐藏着做人的大学问。

“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就像卢梭所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认真儿,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成为“有人缘”的好人。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汪洋恣肆、自由腾飞。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个“精神漫步者”。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能够做他不愿做的事”。把做事,做人分开,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红尘滚滚,步履匆匆。为名来,为利往,为一日三餐奔波。浮躁的心难得被什么打动。

不经意间,却听到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一对年已耄耋的夫妇,女的因偏瘫长年卧床,男的亦患上轻度的老年性痴呆症。每天每天,做丈夫的总是坐在妻子的床旁,默默地陪伴着老妻,偶而说上几句话。做妻子的则总是抓住丈夫的一只手,无言地摩挲着。到了吃饭的时间,丈夫就会搀扶起妻子,走到饭桌边,和儿子一家共进餐。老妇人如果不慎呛一下,就会有一只布满老人斑的大手轻轻拍拍她的背……

吃过饭,两位老人就手拉手地在沙发上小坐,看着儿孙们收拾饭桌。一日又一日,老人就这样和儿子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

呵,黄金万两又怎样?黄金年华又怎样?从这对老夫妇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中,我们读出了他们在几十年沧桑岁月中相濡以沫的幸福。最重要的是人间至情啊,他们拥有了。

作家刘心武说过:“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简单是一种美,是一种朴实且散发着灵魂香味的美。简单不是粗陋,不是做作,而是一种真正的大彻大悟之后的升华。

现代人的生活过得太复杂了,到处都充斥着金钱、功名、利欲的角逐,到处都充斥着新奇和时髦的事物。被这样复杂的生活所牵扯,我们能不疲惫吗?

梭罗有一句名言感人至深:“简单点儿,再简单点儿!奢侈与舒适的生活,实际上妨碍了人类的进步。”他发现,当他生活上的需要简化到最低限度时,生活反而更加充实。因为他已经无须为了满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而使心神分散。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生活,想想也没什么不好。金钱、功名、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当然是一种人生。但能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斤斤计较、欲望和诱惑之外,不依附权势,不贪求金钱,心静如水,无怨无争,拥有一份简单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人生吗?毕竟,你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用不着留意别人看你的眼神,没有锁链的心灵,快乐而自由,随心所欲,该哭就哭,想笑就笑,虽不能活得出人头地、风风光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未必都要轰轰烈烈,“云霞青松作我伴,一壶浊酒清淡心”,这种意境不是也很清静自然,像清澈的溪流一样富于诗意吗?生活在简单中自有简单的美好,这是生活在喧嚣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晋代的陶渊明似乎早已明了其中的真意,所以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简单地生活其实是很迷人的:窗外云淡风轻,屋内香茶萦绕,一束插在牛奶瓶里的漂亮水仙,穿透洁净的耀眼阳光,美丽地开放着;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你终于又来到年轻时的山坡,放飞着童年时的风筝;落,日的余晖之中,你静静地享受着夕阳下清心寡欲的快乐……

简单是美,是一种高品位的美。

8.高石子背禄向义给现代人的启示

【原文】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乡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墨子·耕柱》)

【译文】违背义而向往俸禄,我常常听到,拒绝俸禄而向往义,从高石子这里我见到了。

高石子,墨子弟子之一,墨子曾叫人向卫国君王推荐他,卫君给他的俸禄优厚,位于卿大夫之列。但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竭尽其言,卫君却不采纳实行,于是高石子毅然辞去了卫国的高官厚禄。这种“背禄向义”的高尚品质得到了墨子的高度赞赏。

在这里,“禄”与“义”代表了“个人索取”与“奉献社会”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墨家所提倡的“义”是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要内容的。在墨子眼中,万事莫贵于“义”,甚至珍贵于生命,更别说高官厚禄这些身外之物了。所以当他的另一个学生胜绰为了厚禄,竟然违背道义,纵容齐国大将项子牛三侵鲁国时,墨子严厉批评了他这种“向禄而背义”的行为,并派另一个学生高孙子前去请求项子牛辞退胜绰。墨子这种“背禄向义”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几千年的国人。

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人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9.钓者之恭非为鱼

【原文】约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鲁问》)

【译文】钓鱼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

鲁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各有所长,一个酷爱学习,一个好善乐施。鲁君因此而深感为难,不知将来把皇位传给谁是好,就向墨子请教。对此,墨子以钓鱼和捕鼠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出:钓鱼者躬着身子钓鱼,并不是对鱼表示恭顺;捕鼠者以内饵引诱老鼠,也不是对老鼠有所偏爱,恭顺与赐饵的背后都隐藏着捕杀的动机。每一种行为表面的背后,都深深地隐藏着不以示人的本质。只有将其表面行为、内心的动机和最终的效果结合考察,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做到省察事物的本质。所以墨子建议鲁君“合其志功而观焉”。

在中国人崇尚谦逊礼让的传统氛围中,如果急功近利,则往往欲速不达。相反,表现得淡泊名利,名声反而越大,获取权力地位的可能就越大。因此世人常为追逐权力而用各种假象来伪装自己,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隋朝的亡国昏君隋炀帝杨广,为了争当太子,就很会“矫饰”自己。

荣誉有虚实之分,有些人的荣誉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得一虚名,招摇过市,终有一日这种虚名就会被人戳穿而狼狈不堪。

同类推荐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悦心语

    悦心语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著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著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在保存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儒释道大师——南怀瑾先生。近半个世纪来,南师教化涵盖了儒释道,融汇了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南师著述等身,不落窠臼,以个人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站在时代高点,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哲学,使现代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精深奥秘,并帮助现代中国人整理出传统人文文化的基础性读本,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九十五岁。南师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他的著述。每在阅读时,总会有一些词句,温暖、和煦,或一针见血——触动着我们的内心,难以忘怀。在南师离世届四周年之际,本社特将这些打动人心的词句选摘成册,让我们能随时翻阅,感念南师;也提供我们行走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一帖帖调适胸中纠结、矛盾情怀的良药。南老师,我们想念您,怀念您!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热门推荐
  • 涅磐之欲

    涅磐之欲

    【起点编辑四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都市青年,突然发现三国英雄纷纷投胎到了现代;他自己居然是吕布转世;前世的恩怨纠葛到了今世会如何?大仇人曹操……唔,他转世成了女人?董卓?呃……丁原??貂禅、大小乔等三国美女的命运?澎湃的不止是情节。书友群:47061871(欢迎加入)
  • 道界之旅

    道界之旅

    一切从雷泰得到可以隐身的流珠开始,面临劫持、各种不知名的追杀,身在外地,又没钱,他只能不断的逃跑,还有重病,雷泰的奇遇开始了,开启自己的随身空间,九个宝宝,可以,驾驶无人飞机……
  • 倾世风华,毒医商妃惑天下

    倾世风华,毒医商妃惑天下

    他是被世人瞻望、传颂的太子爷,只是因自身的怪僻几度被人误认成断袖之辈的他,从未曾过会遇到那个脸皮厚如城墙,不顾礼仪廉耻的女子“诶,公子你别走啊,咱们再聊聊嘛。”酒楼门前,她笑靥如花,不顾众人的目光一把拉住他的衣袖挽留。“严小姐,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还请自重。”男子双眸冷漠如冰的注视着那双拉着他衣袖的芊芊玉手。某公子暗想:这女人怎如此不要脸面,言行举止怎么看怎么像那青楼女子……而严小妞则想着:等着,叫你不待见我,迟早本小姐要将你这块冰给捂化了。她们的爱情,她追,他避,且看她如何将男女之间那层纱素手毁灭,如何将女追男进行到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此喜欢星辰大海

    从此喜欢星辰大海

    男主:程佑宁女主:许欣悦当#阳光暖男爱上了#外冷里热可爱学霸全校人得知俩人谈恋爱后,哭得“惊天动地”……男生哭T﹏T,为什么让这小子抢去了,哎,打也打不过啊!女生哭T﹏T,为什么校草他从来没有看我一眼,原来他早有喜欢的人了!一次酒后的真言,让两人才知道,对方喜欢的就是自己啊!两人相视一笑,在一起了。在大学校园里,长椅上坐着少年少女,女孩说,二十二岁生日快乐,程先生!男孩笑着说,同乐同乐,程太太!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人生只有两次幸运就好了,一次遇见你,一次爱到底。我只会为你把心打开。星辰非昨夜,山河共从容。标签????:校园青春言情高甜无虐(放心看)星辰CP(欣程)
  • 后宫——萧妃传

    后宫——萧妃传

    一代帝皇,涌动着无比的野心,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她,宰辅之女,平生之志,就是有个夫君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相亲相爱,平平安安。当他在宫苑之中第一次遇到她时,她只有四岁,那时,她的命运就注定要跟他连在一起,而他,又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生活呢?他能实现她的愿望吗?
  • 帝皇的懒妃子

    帝皇的懒妃子

    最爱不健康食品的女主一朝被泡面噎死,这就是不真爱生命的报应!早穿一天,那就能逃走!偏偏穿过来的今天被送去暖床。千万保佑!夫君别做皇帝!不然自己又是一代祸水了~不是我故意气你的,你死之前就放生了我吧~---------作者不喜欢在书开始前就把人物朝代都介绍一番,想了解的慢慢看下去就是了PS。作者不是个好人。节操早掉光,看多了没节操毁三观别怪我。没事写着玩,第一次写穿越文。
  • 江山重

    江山重

    十五年前,母妃暴毙,过继宗室,远遁江湖,十五年后,皇叔过世,承袭爵位,重回京都,十五年的隐忍,他发誓查明当年真相,夺回属于他的一切!皇帝赐婚,相传新娘名满京都,但他早已不知情爱为何物!那一年,他8岁,她6岁,太后戏言,让她做孙媳,只记得长辈们的笑声,以及他羞红脸的怒斥。她早到了适嫁年龄,但她心里守着这份承诺,过了十七年,现在他终于回来了,可是江山,仇恨真的那么重要吗?
  • 光阴的足迹

    光阴的足迹

    时光的长河中流淌着很多的故事,有的被史料记录,而有的承载在器物上。通过与器物的对话,来得到那一个个逝去的时光
  •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这里还有巢元方,甄权,苏敬这些鲜为人知的中医学前辈,当然也有孙思邈的足迹......)
  • 给你一碗糖

    给你一碗糖

    给你一碗糖,愿我爱的人都爱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被人表白过的夏弦,觉得注定是要打一辈子光棍了。直到那次去了医院,看见了那位如同高岭之花一样的禁欲医生……反正她从来都不要脸的,“阮医生你有女朋友吗我可以啊!——”就像她开的那间汉服专卖店上所写的: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倾。遇到了你,即使只有一丝的回应,就算耗尽我所有的运气和勇气,也在所不惜。当某人决定要放弃的时候,一向禁欲的医生,将她拉到小黑屋,拿着她的手放到自己的心口,含着低低的笑,问:“你真的不打算再坚持一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