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4300000035

第35章 二帝归天(1)

从奴到臣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的分水岭。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安史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国内藩镇林立。而与此同时,在不经意中,唐朝的皇宫内部也在发生改变,最典型也最致命的便是宦官完成了“从奴到臣”的转变。

以前,宦官仅仅是皇帝的家奴,现在,宦官已经从奴摇身一变成了臣!

“从奴到臣”的发端,应该说是从李隆基时代开始。在李隆基时代,著名宦官杨思勖经常带兵出征,无形中他就被李隆基当成一名将军使用。在杨思勖之后,高力士在王朝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他并没有在朝中担任显要官职,因此他的“臣”的身份并不是很明显。

真正标志着唐朝宦官完成“从奴到臣”转变的是李亨宠信的宦官——李辅国。

如果从履历看,李辅国的前半生就活了俩字:失败!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也为了改变命运,李静忠便主动阉割,进宫当了一名小宦官。由于李静忠长得比较丑,一般人都不喜欢他,因此李静忠在从小宦官成为大宦官的路上一片坎坷,很少看到亮光。

后来李静忠投到了高力士门下,指望着跟随高力士出人头地。然而高力士并没有对李静忠青眼有加,他跟一般人一样,对李静忠很不待见。

李静忠在高力士跟前苦熬到四十多岁,才得到一个微不足道的机会:到皇家飞龙马厩记账。

说是记账,其实就是当一名普通马童,顺便帮马厩记一下账,这就是李静忠侍奉高力士多年得到的结果,据说高力士还是看在他略通文墨的面子上,不然连这个机会也没有。

李静忠从此在马厩记账,心中充满了对高力士的怨恨。时光荏苒,李静忠对高力士的怨恨渐渐生根发芽。

或许,老天看李静忠前半生太苦了,于是给他的后半生安排了两个贵人。

第一个贵人叫王 ,此人是李林甫面前的红人,在朝中担任多个职务,闲厩使是他众多职务中的一个,这样王 就与李静忠有了交集。

作为李静忠的上司,王 用心观察了李静忠,时间一长,他发现了李静忠身上的优点: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勇于举报同事的贪污,更重要的是,他养的马比别人养的马都肥,说明他比别人用心。

王 一高兴,便把李静忠当宝贝一样介绍给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李静忠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

皇太子李亨。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李静忠可能仅仅是李静忠,不会成为后来的李辅国。

公元七五五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李静忠跟随李亨踏上逃亡之路。在别人还在惶惶不知所措时,李静忠却用自己敏感的政治嗅觉,发现了天赐良机。

在马嵬坡,李静忠空前地活跃起来,他先是参与了诛杀杨国忠的密谋,后来又建议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向灵武进军。

如果说以前的李静忠是一个贴身宦官,那么从马嵬坡起,李静忠就变成了贴心宦官。

从贴身到贴心,看似一字之差,对李静忠而言却是天差地别。

抵达灵武郡后,李静忠又跟其他大臣一起劝说李亨登基,在拥立李亨登基的人群中,他是最起劲的一个。

从此之后,李静忠不再是以前的李静忠,他成为李亨眼中不可或缺的人。

登基之后,李亨将李静忠擢升为太子家令、代理元帅府行军司马,重用的迹象已经昭然若揭。

这时,李亨动了给李静忠改名的念头,李静忠别叫了,以后叫李护国吧!

李静忠马上顺杆爬,跪地高喊:“臣李护国谢恩!”

李护国叫了没几天,李亨又对他说:“李护国别叫了,以后你就叫李辅国吧!”

李辅国就此闪亮登场。

改名成功的李辅国从此扮演起重要角色,全国各地来的奏章、行军印信等重要物件都由他保管,而李辅国也不负众望,他事事小心,事事用心,一举一动深得李亨赏识。

如果人生有前世,那么李辅国的前世一定是一条善于伪装自己的变色龙。

在李辅国青云直上的过程中,他非但没有引起别人的猜忌和打压,相反还得到不少帮助,这都得益于他善于伪装,而且伪装得很彻底。

就是一个简单的不吃肉,都成了他标榜自己的理由。

李辅国双手合十说:“这是因为我追求佛家的修行!”

其实,真实原因可能是身体对肉类过敏。

久而久之,李辅国“慈善”的形象尽人皆知,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性格柔和、心地善良的好人,却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人家的马甲。

两京收复之后,李辅国的好日子来了,他跟随李亨进入长安分享胜利果实。

进入长安,李辅国完成了“从奴到臣”的转变,他一下接过了N个担子:

殿中监、少府监、闲厩、五坊、宫苑、营田、栽接总监使,兼陇右群牧、京畿铸钱、长春宫等使。

以前这些职位多数由杨国忠、王 、安禄山等大臣担任,现在李亨信不过大臣了,他只信得过李辅国。

除了给李辅国身上加担子,李亨还给李辅国破天荒的封赏:

封成国公,实封五百户。

宦官封国公,享实封,这在唐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与李辅国一起分享这特殊封赏的还有李辅国曾经的上司——高力士。

不同的是,李辅国是李亨的人,而高力士是太上皇李隆基的人。

此时的李辅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看高力士脸色唯唯诺诺的小宦官,他成了新皇帝身边最红的宦官,比当年的高力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唐朝中后期,宦官势力扶摇直上,不仅干预朝政,而且掌管禁军,实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如果追查宦官掌握禁军的源头,始作俑者还是李亨,而第一个吃螃蟹的则是李辅国。

李辅国在担任诸多官职的同时,还受李亨委托掌管北衙禁军,为了让李辅国工作方便,李亨特意给李辅国在宫中解决了一套住房。

这还不算,原本皇帝的敕令要由中书省发出,现在改了,由李辅国签字后才能发出。至于宰相和百官,他们离皇帝越来越远,有时政府发生紧急事务,他们都需要向李辅国奏报,然后由李辅国向皇帝奏报,最后皇帝的旨意再由李辅国向宰相和百官转达。

朝廷格局一旦到了这个地步,李辅国想不红都难。

同当年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一样,人一红自然就会有人主动凑上来,宰相李揆就是其中一个。明明李揆出身崤山以东的名门望族,与李辅国的李姓八杆子打不着,而李揆却不这样认为,他直接以李辅国的子侄自居,一见面便干脆利落地喊道:“五爹!(李辅国在家中排行第五)”

眼看李揆如此投入血本,百官干着急没办法,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喊一声“五郎”。

“五爹”也好,“五郎”也罢,只说明了一个事实,李辅国很红。

不久,李辅国的红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皇帝李亨居然给他操办了一门亲事。

在开元天宝年间,高力士曾经迎娶了一个小吏的女儿,开了宦官正式娶妻的先河,如今,李亨更上一层楼,他给李辅国选的人家,比高力士岳父家的门第高得多。

李亨选的是前任吏部侍郎元希声的侄孙女。

经过这次联姻,元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李辅国妻子的叔叔一举进入高官行列,而李辅国的岳父则升任梁州长史。

谁说只有读书改变命运?

婚姻也能!

太上皇搬家

爆红的李辅国在长安城中肆意地享受着胜利果实,心情不是一般地好,多年媳妇熬成婆,换作谁都会兴奋不已。

然而,兴奋的李辅国也有不兴奋的时候,那就是遇到高力士时,在高力士那里,李辅国从没有找到舒坦的感觉,因为高力士依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在别人看来,李辅国已经是炙手可热的红人,而在高力士眼中,他还是当年的李静忠,当年那个不招人待见、四十多岁才当上马童的小宦官,仅此而已!

什么李辅国?你以为你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你还是李静忠!

同所有暴发户一样,李辅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在他发迹之前那些轻视他的人的认可,只有在那些人面前挺直腰板,李辅国这些暴发户才能真正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遗憾的是,在高力士的面前,李辅国始终找不到。

李辅国不甘心,他不相信自己在高力士面前找不回面子,无论如何,一定要在高力士面前找回丢失多年的面子,一定!

李辅国仔细分析了自己和高力士,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高力士只不过是两条狗,一条跟着李亨,一条跟着李隆基。

现在一条想盖过另一条,根本的办法就是从主人身上入手,只要把主人身上的文章做足,那么战胜那只叫做高力士的狗,问题不大。

李辅国说干就干,他要在李隆基、李亨父子身上做文章,只要把李隆基这个太上皇打落下马,那么高力士还能猖狂几天?

换作别人,一般不敢在李隆基、李亨的父子关系上做文章,而李辅国不是一般人,他知道李隆基、李亨父子关系中的软肋,那就是互不信任,相互猜忌。

尽管李隆基已经将传国玉玺交给李亨,但李亨对李隆基的猜忌从没停止,毕竟自己这个皇帝是“先上车后买票”,万一哪一天太上皇拿出一份“密诏”,自己的“皇帝”头衔可能就过期了。

李亨对李隆基采用了两面派的手法,一方面他在暗中对李隆基有所监视,一方面他在李隆基的面前将仁孝进行到底。最典型的例子是,每逢李隆基驾幸华清池,李亨都会迎来送往,而且每次亲自为父亲牵马一百步以上。

父子俩在相互猜忌中营造着“父慈子孝”的局面,李隆基住兴庆宫,李亨住大明宫,李亨经常通过两宫之间的夹道去看望李隆基,而李隆基偶尔也前往大明宫看望李亨,甚至有几次,父子俩在夹道中不期而遇。

对于李隆基的物质生活,李亨也非常照顾,他安排陈玄礼、高力士、王承恩、魏悦、玉真公主以及宫女如仙媛在李隆基左右侍奉,皇家梨园弟子也陪伴在李隆基身边。总体而言,李隆基在生活水准方面前后差别不大,如果说有差别,也就是少了一个杨贵妃。

回到长安以来,李亨便刻意保持着与父亲之间的微妙平衡,只是他的心中依然充满忌惮,他的忌惮让李辅国有了空子可钻。

李辅国决定斗高力士之后,便开始着手收集李隆基的“劣迹”,不久,“劣迹”积累成册。

劣迹一:李隆基经常登临靠近大街的长庆楼,长安百姓路过时会抬头仰望,并且高呼万岁;

劣迹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剑南道一位奏事官经过楼下时给李隆基请安,李隆基居然把他叫上楼,然后让玉真公主和如仙媛做东,设宴款待;

劣迹三: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将军郭英乂等人路过楼下,被李隆基邀请上楼参加宴席。

不一而足。

看完李隆基的斑斑“劣迹”,李辅国微微一笑:“太上皇,你该下马了。”

随后的一天,李辅国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了话头:“太上皇居住的兴庆宫靠近街市,与外人的联系太多了,而且陈玄礼、高力士这些人很可能对陛下不利,当初跟随陛下到灵武郡的六军功臣都为此担心不已,所以最好还是把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入禁宫中居住吧!”

李亨听完,没有表态。

李辅国一看李亨的表情,他得出了结论:默许!

李辅国知道,李亨不仅猜忌太上皇李隆基,而且猜忌陈玄礼、高力士那些跟随李隆基到蜀郡的功臣,他的不表态就是默许,自己可以在他的默许下把这些人一勺烩了。

李辅国很快迈出了第一步。

原本在李隆基的兴庆宫,有三百匹良马,李辅国传李亨“旨意”:牵走二百九十匹,只留下十匹。

史书上对李辅国这次行为,称之为“矫诏”,其实,如果不是李亨默许,借他一万个狗胆他也不敢!

眼看二百九十匹良马被牵走,李隆基无奈地对高力士说:“我儿用李辅国这个狗东西,恐怕他的孝心无法坚持到底了。”

公元七六〇年七月十九日,李辅国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让李隆基搬家。

这一天,李辅国先假传李亨旨意:恭请太上皇到太极宫游玩,李隆基不疑有他,饶有兴致地踏上了游玩之旅。

好心情一直保持到睿武门,这时突然出现五百名神箭手挡住了去路,李隆基大吃一惊,险些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李隆基定了定神,问道:“来者何人?”

这时,李辅国率领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赶了过来,就在马背上对李隆基奏报道:“皇帝认为兴庆宫潮湿狭窄,特意请太上皇回宫中居住!”

李隆基一下明白了,这是要逼自己搬家!

李隆基正不知所措,高力士大声怒喝道:“太上皇足足当了五十年太平天子,李辅国你想干什么!你给我下马说话!”

也怪了,李辅国在高力士面前就是硬气不起来,他灰溜溜地下了马,站到高力士面前。

这是习惯的力量。

看看周围,李辅国回过味来了,绝不能在高力士面前示弱。

李辅国冲高力士恶狠狠地骂道:“老家伙,真不懂事!”

然而,李辅国还是不敢把高力士怎么样,他只能把气撒到别人身上,抬手一刀,砍死了高力士一个随从。

高力士意识到李辅国有可能犯浑,便冲着五百神箭手高喊一声:“太上皇让我向大家问好!”

五百神箭手毕竟受过传统教育,便一起将刀收进刀鞘,跪地高喊万岁。

这一下,李辅国的气焰被打了下去,无论他如何鼓动,神箭手是不可能在太上皇面前撒野的。

高力士转头对李辅国说:“李辅国,给太上皇牵马!”

李辅国恨得牙根发痒,又无法发作,只能乖乖地和高力士一起为李隆基牵马,一行人来到了李隆基的新居住地——甘露殿。

李隆基一看甘露殿的护卫,心彻底凉了,这里居然只有几十个护卫,而且一看都是老弱病残。

李隆基在心中问自己,这就是我最后的归宿吗?

高力士走了过来,泪眼婆娑,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李隆基。

李隆基拉过高力士的手,说道:“没有你,朕可能已经成了刀下鬼了。”

李隆基说完,左右都流下了热泪,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个雄视天下五十年的太平天子居然要遭受这样的侮辱。

同类推荐
  • 狩明

    狩明

    南明永历政权覆亡后,一群不甘心作亡国奴的遗民,立志海外建国,保存中华文化。等国力强盛后,反攻大陆。他们在建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满清和洋鬼子们的重重绞杀,也没能动摇他们的决心。他们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 孔子

    孔子

    本书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以及战国秦汉时代所流传的孔子传说事迹,大的事件基本上有出处,事件年代根据《孔子年谱》。作者将史料融会贯通,完成了这部接近百万字的巨著,殊为不易。儒家的理想就是要让世界变得和谐。和谐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天和则清,地和则宁,人和则安,心和则美。儒家和谐世界的心愿因此成为人类共同的希望之光。拍摄孔子,就是要重燃人类和谐精神的火种,把珍藏在华夏儿女胸中的和谐美德重新唤醒。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汉末争霸

    汉末争霸

    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领百万貔貅,气吞万里,立不世之功,治万世太平。
  • 五代骇客

    五代骇客

    人生七十古来稀,畅快重来能几回?就让我们回到古代好好玩一场——捉迷藏……
热门推荐
  • 劲爆战士之冰莲火花

    劲爆战士之冰莲火花

    劲爆队的摩多在一次比赛中偶然遇到了美丽、神秘的女孩姬仙莲,可能真的是缘分,他们竟然分到了花泛昔洛中学的一个班,从此以后,摩多不断地梦见美丽的白衣少女在悬崖上香消玉殒,总感觉姬仙莲是如此的熟悉,她的身上也有众多秘密,其实,两个人的前世有着说不清的纠缠......
  • 从JOJO开始的宿命轮回

    从JOJO开始的宿命轮回

    突然穿越到JOJO的世界,承太郎和乔瑟夫的面前。苏阳此时一脸懵逼,到底是该学波纹呼吸呢,还是搞个替身玩玩呢。------巨人世界:莱纳,坐下吧!REO:想要宠爱吗?我可以帮你问问莎提拉哦。JOJO世界:帝王是我迪亚波……不好意思,帝王是我哒!火影:鸣人,我的嘴遁在你之上!死神:蓝染,论装逼你是比不过我的!海贼:锁血?谁不会啊?
  • 天堂来的第一个电话(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天堂来的第一个电话(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天堂来的第一个电话》讲述了一个位于密西根湖畔小镇上发生的故事。某天,它的居民们突然开始接到过世者打来的电话,使这里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神秘的“未知”来电打破了科德沃特的宁静,痛失所爱的人们得以再次聆听心爱之人的声音。这究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奇迹,还是一场大规模的骗局?随着消息的传播,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对“奇迹”的狂热追求,历史与现实交叠在这个平凡的小镇,追逐奇迹的人们陷入怀疑与信仰的两极。唯有沙利·哈丁,一个满怀忧伤的单身父亲,决心找出事件的真相。一则足以治愈所有伤痛的现代寓言,令人无法释卷的屏息之作,欧美最畅销疗愈系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近年来最优秀的作品。
  • 天下无仙之寻仙记

    天下无仙之寻仙记

    仙死了魔灭了神陨了,所有永生的生命都消失了,一切都只存在于传说的故事中。叶尘,夜尘,一夜之间,天地化为一粒尘埃,也许这就是永生的禁忌吧。只是一切的背后,好像有双隐藏在黑暗中的手,在推动着一切。仙魔神大时代陨落在一场阴谋中,所有那个时代的东西都掩埋在了时间长河中,叶尘一个有着那个时代最巅峰的知识——《道书》的人是否能在又一次的阴谋中,开创一个大时代。
  • 蒋少奇的八戒传

    蒋少奇的八戒传

    仙亦人,人亦仙,天若有情天亦老。《西游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故事和人物都是通过电视剧所熟悉,而其原版估计许多人都未曾读过。原书作者吴承恩在写这部书时,加注了许多对于孙悟空的个人喜爱,虽然细读时还是能品味出一些偏暗的色彩,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偏向于悟空这个角色。毕竟主角代表了他的部分人生和遭遇,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一些向往和反抗。我写这本《八戒传》主要是想补充西游的一些背景,还原出一个完整的仙界和等级,并以一个同行人的眼光来审视悟空的言行。本书只有二十万字,第一卷的灵感来自于洪荒小说,第二卷则取材《西游记》原版小说。
  • 空心岁月

    空心岁月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诸天之邪神呼唤

    诸天之邪神呼唤

    克苏鲁后裔的诸天之旅,将不可名状的疯狂传播到诸天的每一个角落。
  • 福祸之始

    福祸之始

    聆听过世界灭亡的声音,再生后,少年仰望星河,那是以前的他征服过的地方,命有终始,道无边!
  • 鹿晗,Tfboys!你们站住!

    鹿晗,Tfboys!你们站住!

    她们是慕容家族大小姐,因为一次偶然,认识了三小只和鹿晗,又与他们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感......
  • 最强掠夺舔盒系统

    最强掠夺舔盒系统

    从异界醒来的宁凡,得到了掠夺舔盒系统。不仅可以掠夺敌人的天赋、根骨、功法、经验值,还能从尸体上得到宝物……不论是天赋血脉、功法武技,全都可以舔过来!“叮,恭喜宿主掠夺成功,获得三阶炼丹术!”“叮,恭喜宿主掠夺成功,获得人皇天赋!”“叮,恭喜宿主舔盒成功,获得万能经验值一点!”“叮,恭喜宿主舔盒成功,获得天妖血脉!”从此。修炼界少了一个废材,多了一个全属性满值的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