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200000034

第34章 读书(2)

读书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知识,即书上说了什么。小学阶段,我们读书的主要目的是长知识。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掌握新的知识,尤其是当今社会,知识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不随时学习,社会中的很多基本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读书的第一个层面是读知识。我们首先要思考书中说的是什么,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我们先要逐字解释,知道孔子说的是什么,所谓“因字求意”,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求真。我们不仅能从《论语》等古籍中寻求知识,而且在证券投资、法律、金融、工业和历史等书籍中也能学得各方面的知识,比如什么叫股市基本面,什么叫期货,清朝有几个皇帝等,这些都是知识的范畴。所以说,理解字句的含义、获得知识属于读书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本的层面。

第二重境界是见识,即书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知识提升为见识,即不但要知道书中的知识,还要探求其中的道理。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讲什么是“孝”的时候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只担心他的身体”,如何理解呢?原来,所谓孝心,就是让父母只担心孩子的疾病,并不担心他的言行举止。言外之意,孩子的言行举止要让父母放心。古人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疾病在于上天,言行举止在于自己。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很多大学生是都在外地求学,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往往会问一句“身体怎么样”,因为身体情况并不是个人因素所能左右的,而其他有关言行处世之道,父母如果对孩子放心,就可能不再过问。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让父母为自己会打架斗殴而担心,那这个孩子岂不是不孝?所以,孔子要求学生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让父母放心,这就是孝。总之,读书一定要明白书中的道理,将知识提升成为见识。

第三重境界是才识,即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读书,不但要知道书中说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要求“法”,探求书中的文法或者知识的法则。读书要由理而知世,通过书中的道理洞悉世界的规律,这样就具备了才识。我们常说一句话,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书,最后还不如没读书的人。这样的人虽然在书中见过各种高人,有经商的,有当官的,但是他不知道人家是怎样致富、怎样成为名相良将的,那可就白读书了。有的人书读了不少,可是不通情理,这些都是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识。举例而言,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勉强别人去做。知道这些,仅仅看到了这句话的表面意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文化中常常提到“修养”,修养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平等交流,学会“利他”,在交际中让对方感到愉快。有修养的人常常会安慰他人、帮助他人,久而久之,自己的心胸会变得开阔起来,修养会得以提升。由此说,朋友的关系再好,也不要轻易勉强别人。

第四重境界是胆识,即还可以怎么说。这是在知识、见识、才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谓胆识,就是知道自己理想中的言行举止,由古知今,由人知己。把读书的习惯变成修养,变成与人交往的习惯,首先要知道别人的观点,然后从中了解对方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并从中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讲求的是知识、见识和才识,然后将这些变成自己的修养和才学,从而再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读《水浒传》,有的人认为这是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不同的人观点各自不同,我们了解了他人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己是怎么看待这部小说的,这就是胆识。有胆识的人完全可以明白他人的观点以及他人这样说的原因,并能够明白其中的不足,加以纠正,立一家之言。

读书一定要达到这四重境界,不但要知道书中的知识,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更要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知识的一部分,最后要上升到胆识,树立自己的见解,确立自己的行为处世方式。这样,读书才算真正有所收获。*

三、读书方法

现在的书籍很多,新书往往不计其数而且种类繁多。对我们来说,不同的书籍,其分量各有轻重,有的书适合精读,有的书适合闲读,总之各有各的不同。我们读书,除了要学会选择书籍,还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一是因兴趣而闲读。我们平时涉猎的很多课外书都是如此。闲读的优点在于记得牢固。在兴趣的引导下,人们读书往往能够心领神会,记得也更牢靠。不论是修身养性,还是拓展知识,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闲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在人际交往中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睿智的人的话不在多,在于能否一语中的。我们读《论语》,每天读几行,读完以后要琢磨其中的道理。让自己学会常思考。凡是经常思考的人,大脑就会变得灵活,心灵则手巧。手巧则心更灵,二者是互通的。闲读,需要培养兴趣,有的人喜欢养花,有的人喜欢烹饪,有的人喜欢诗词歌赋,只要建立某一方面的兴趣,就可以读相关的书。养成闲读的习惯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

二是为博览而泛读。闲读要求人们静下心来读书,并不求多。泛读则要求我们一目十行,大量地浏览。现在图书馆的书都是按照类别划分,我们应该时常到图书馆看书,首先把自己专业的书籍浏览一遍,即使不能全部读完,也要对这个专业的书籍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好比逛市场,我们到市场走走,就能知道这里都卖什么东西,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买。读书也是如此。首先要对这个专业的书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阅读。很多人不愿意逛书店或者去图书馆,总想走捷径,考虑找某个方面的书读一本,就不用读其他的书了。上面提到过,有些基本的书是必须要读的,这就是要先博览。

三是为求深而精读。如果仅仅泛读而不精读,那么我们的知识就会博而不精。好比钉钉子,没有把钉子钉进去,而只留下个麻点,这是泛读;精读就是要认准某个点,把钉子钉进去。

所谓“精”,首先是要精益。张之洞说他自己读书的时候,有一字不通便停下不读,一句不懂也不读。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这就是求精。精读一定要有“啃”的工夫,我们有时候称读书为“攻读”,这是因为,古代制玉叫“攻”,在玉上凿孔一定要对准固定的一个点用力,直至凿透,这和读书十分类似。我们也常常提到“专家”两个字,也是指要在某个行业上有其独到之处。精读的人,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面,比如有的人喜欢火车,那就可以钻研火车,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逐步展开,如火车用的钢材、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以及制动技术、铁路管理等相关知识,都会逐渐明白。

其次是要精纯。这指的是对书中知识的熟悉程度。有些事情我们不用准备,就可以娓娓道来,就像介绍自己的家,不论从客厅开始讲,还是从厨房开始讲,都能够讲明白。读书也是一样,如果对书中相关的知识,不论是带着稿,还是脱稿;不论是从头讲,还是倒着讲,都能讲明白,这就达到了精纯的程度。我们一定要精读一些书,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是为提要而摘读。前面三种是日常读书的主要方法,而对于想要做研究的人,就需要参考第四种方法。很多书我们读完以后很容易就忘掉了。但对于其中经典的语句,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是脑记,一般是死记硬背式的记忆,像小孩子背唐诗、中学生背课文,往往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反复的复习。第二是心记,心记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有些知识不宜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其中的规律。比如二十八宿的名称、地理歌诀等,都是古人根据现有的材料加以组织编排,方便记忆,这就是心记。第三是手记,就是摘抄。读书的时候要做摘要,或是记录精彩句子,或者总结某个段落的主旨。有些读书人随时带着笔记本,将问题分类记录下来。古代很多学者做资料卡片,也是摘录的方式。

五是为深刻而抄读。历史上很多学问名家都是用这种方法。比如苏轼抄写过《汉书》;明朝有个人叫张溥,他在读汉魏书籍的时候,就把汉魏的作品抄录下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并做了提要,后来编成了一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曾国藩读书的时候,看到好诗也抄下来,后来把这些诗汇编成一本书,叫做《十八家诗钞》,这些都是大家读书的方法。还有的人读完书以后把抄录的书烧掉,再重新抄一遍。现在很多著名的学者,也都有抄书的经历。几位历史学家曾经把《二十四史》输入电脑里,他们虽然不是手抄,但也都是用五笔输入法一字一字地输入进去。输入过程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这些老先生的知识都印在脑海里,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肯下工夫,能把书抄一遍,记住的知识也会更多。

六是为学文而朗读。我们学习唐诗宋词,一定要朗读,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音律之美。有些同学习惯在早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只要大声朗读,其中的音律之美自然就能感受到。朗读要找音节节奏感强的作品,除了诗词之外,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不错的选择,诵读《道德经》,既能锻炼心神,又能感受前人的生存哲理,何乐而不为?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总结读书的要点时说,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具体来讲,就是要身体端正、衣着整洁、几案洁净、书册整齐,并且还要字字读得响亮、读得精准。朗读的次数多了,知识自然会记在大脑中。

七是为巩固而温读。温读是把我们原先读过的书重新翻看,为了巩固前日所学而阅读。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是孔门学生中最博闻强识的一个。他在总结自己的学问时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就是我们每天要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每个月都要重新温习,温习的时候,要重点翻看读书时记录的摘要。久而久之,大部分知识自己都见识过了,记住的知识会越来越多,值得自己抄的也就越来越少,书就越读越薄。

八是为研究而校读。如果想钻研某本书,就要把这本书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同时阅读。比如《道德经》,起初人们用的是三国时魏国的王弼注释用的本子,王弼自幼多才,曾经为《道德经》、《周易》等做过注释。后世人们读《道德经》,用的就是他注释的版本,称之为“王注本”。再后来人们在敦煌发现了用帛书写的《道德经》,这和王弼注释的本子有些不同,叫做“帛书本”。另外,民间也流传着一个版本,是一位叫河上公的人注释的《道德经》,原文和注释与前两种版本也有差异,人们叫它“河上公本”。20世纪,马王堆汉墓考古挖掘出来一批竹简,上边写着两种《道德经》,字句大体相同,但仍有出入,这又和上述三个版本有不同之处,人们把汉墓出土的版本称之为“出土本”或者“汉墓本”,又细分为甲本和乙本。这样一来,《道德经》就有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字句各有不同。如果想钻研《道德经》,就要把这几个版本综合起来读。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比较不同版本的解释,择优选用。校读几个版本的目的是为了持中,把书读明白。

九是为专题而分读。分读就是分类阅读。有的书内容太多,读起来不方便,这就要采取分类阅读的方式,每次读书只考虑一个问题。苏轼称这种方法为“八面受敌读书法”。比如读《论语》,可以只考虑孔子是如何谈论孝的,找出有关孝的段落通读一遍,有关孝的问题也就清楚了。再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汉代地理,可以把《汉书》中涉及地理的内容翻看一遍。这就是分类读书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让人把一个问题考虑清楚。有时读书不一定要从头读到尾,能够把主要问题解决也是可以的。

十是为详备而合读。合读是把不同的书放在一起读。这和校读不同,校读是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阅读。合读是把不同种类的书放在一起阅读。比如我们要了解孔子,那就首先要读《论语》,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是了解孔子的第一手材料。另外,《礼记》中也有很多关于孔子的记载,但是内容多为战国时期人们的言论,有些是后人杜撰的,自然不如《论语》的可信度高,所以在读过《论语》之后,可以阅读《礼记》。除此之外,还有《孔子家语》、《孔丛子》、《周易》、《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籍,它们中都有不少关于孔子的言论,反映了不同人眼中孔子的不同形象。把这些书都依次读过,我们就会对孔子的形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四、读书次序

一般根据兴趣来读书,无所谓次序,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都可以读。但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要注意读书的次序。这里以经、史、子、集为例,加以说明。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本书是由四篇研究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巴蜀情怀的专题论文组成的,将宋代文人及其创作放在巴蜀文化背景下来考察,以期诠释出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勾勒出作家笔下描绘出的巴蜀山川风貌、名胜古迹、风土民情。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中国鱼

    中国鱼

    千岛湖以秀水灵山甲天下,登岛、看水、吃鱼,引得成千上万的游客趋之若鹜,又流连忘返。1959年,新安江拦坝蓄水,水域面积达573平方千米的水库,以及1078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千岛湖自此形成。湖中的鱼和水成为湖畔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保护鱼类种群数量以及千岛湖水质为千岛湖人世代所坚持。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开创了“以水养鱼、以鱼护水、品牌经营、文化统领”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集鱼生产、鱼餐饮、鱼加工与鱼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扎根于千岛湖,逐步做大做强。本书将以杭千发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背后关于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地方人文之间关系的课题。
  • 大美中华:传统节日集锦

    大美中华:传统节日集锦

    《大美中华——传统节日集锦》通过对中国各个民族节日的介绍,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对节日的重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每一个节日都要过得欢天喜地。岁节与我们人类有着深切的渊源,从驱崇禳灾到祈福娱乐一路走来,人类在流光溢彩中用丰富的情感和愿望装点着动人的多彩节日。
热门推荐
  • 残殇乱世称皇

    残殇乱世称皇

    她。轩辕一族的嫡女,一朝家族被灭,原来灭她家族的人,是她枕边之人,从此她走上了复仇之路。而老天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竟是…...为了使命和复仇,她一改之前的温柔善良,变的嗜血残忍腹黑。“人挡杀人,神诛杀神”的她却遇上了他。初次见面他是学院的天才,却受尽排挤。他一笑而过,犹如最初的她。那时她的一颗芳心就已经遗漏在他的身上。再次见面时,他是伸张正义的侠客,她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女。是宿命的羁绊?还是…?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魂战神

    天魂战神

    天地开辟,孕育出了各种种族,它们贪婪私己,不断发起战争,大小战争数不胜数,凌云的父亲,血族的族长,因为自身的强大攻击了其他种族,导致血族的灭完,主角的父亲用自己最后一丝之力将主角就出,让凌云拥有了超强的能力,凌云走上复仇之路,最终走上世界的叠峰统领世界!-------------本人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喜欢提出建议~
  • 镜里,镜外

    镜里,镜外

    一面镜子,江鱼弋能够从镜子里看到三年前的自己。三年前的她蛮横纨绔是个富家子弟;三年后的她家道中落,因此收敛锋芒识得人情世故。两个不同性格的同一个人,因为镜子,开启了她们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氪金仙途

    氪金仙途

    夏天有一颗幸运硬币,正面天堂,背面地狱,承载着生死之间。
  • 兽王·世界之巅

    兽王·世界之巅

    现在他已经是浮龙岛的主人,并且与新联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杜木干用毒物来修炼毒功,兰虎若想救出风柔,与杜木干之间必有一场恶战……独孤奇的回归。火鸦力量的觉醒,使得新联盟的势力迅速膨胀。各方势力为了应对嚣张的新联盟,也推选出代表结成联盟,但是却遭到了新联盟和杜木干的狙杀……独孤奇不加遏制地吸取力量。使得火鸦获得了机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独孤奇的身体。火鸦的力量日渐强大,为了再次封印它,获得贪狼神兽指点的兰虎等人开始齐聚风、霜、水、火、土五大神剑来克制火鸦,一场关系地球安危的大战即将在世界之巅拉开序幕……
  • 一叶生死

    一叶生死

    春天,叶生了,于夏季达到巅峰,枯于荒秋;死于寒冬。然,再生于春;死于冬。生生不息,似已达到永恒,亦或者,是无数相同叶的轮回?又或者本就是死的。
  • 王俊凯之其实巴黎并不然

    王俊凯之其实巴黎并不然

    匆匆的几年,让他们相遇,相爱,又分开。是的,王俊凯就是喜欢这样一个笨笨的黎然。是的,黎然就是喜欢这样一个经常说她笨的王俊凯。时光总是可以让人长大,时光也总是会带走一些美好的东西。回不去也就是回不去,匆匆那年,万劫不复,不可休思,不可替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霸气总裁王俊凯和笨笨秘书黎然之间的唯美爱情吧。
  • 夙世伤

    夙世伤

    一场被人安排的命运,一场经历千年的爱恋,最爱的人却成了自己最后的敌人,友情还是爱情?命运有谁能够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