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4900000032

第32章 跳槽策略(3)

通揽行业全局,见风使舵保身价

行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所以职业人要关注行业发展,及时了解各方面信息,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对行业市场占有率缩小、行业利润降低保持灵敏的嗅觉,当意识到大势将去,就能够从颓势中抽身而退。及时保住自己的身价,整合行业经验,向相关行业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转职前要分析自己的行业经验的承接性,否则就会流失以往行业经验。

在今日的社会,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实打实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达到成功,已经不适应现代职场的发展需要。中国GDP持续增长,市场和人才的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发展压力增加,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年轻化,都给经理人的升值造成压力。昔日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准精英们的发展之路。而撑杆跳的方式,正是突破常规,用更加灵活的生存之道,使经理人实现自身价值迅速跳高的方法。

八·借角色竞争力跳上高职

五月职场没有高峰期的熙熙攘攘,没有一窝蜂的赶潮现象,但是安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年中快要到了,能够抢在年中小结寻求好的归宿,可能会避免被裁的厄运,到那个时候,可真的是利益和颜面无存。如何才能跳上高职,什么是提升跳高机率的不二法门?

最新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4%的职业人,在五月份考取各种资质证书,盼望以此踩上“高跷”。专家提示,此类跳槽方法,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年中前跳槽成功,要另辟蹊径。

Juceon,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本科毕业,29岁。他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电子技术公司工作。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刚刚在北京建立分厂,两年中他从跟班的技术人员升任主办工程师,实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5个月前,他负责公司新接手的一个项目运作,如果项目运作的好,他非常有希望提升为项目主管。虽然他没有流程管理经验,但边做边学边请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没想到的是项目做了一段时间,客户需求产生了变更。他不得不调整过程并加大成本,一边要协调客户方,一边又要监督承包商,全部工程完工拖延了半个月,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不过全部工程总算是磕磕碰碰的结束了,他的人也差不多累趴下了。

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任命项目主管的事儿连个影子也没有。Juceon对这个职位的热情逐渐减退,他认为自己性格不合适管理岗位。与其弄个小头目受煎熬,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他的工程师自在稳固。想归想,现实中他甘愿不得不低头做一辈子工程师吗?技术专业出身的人,不进入管理岗位就没有前途。为此,他投资两万元在国内某高校考取了项目管理资质证书PMP,又筹备考取工程管理硕士,还参加了一个管理课程培训。总之,他感到自己先天不是搞管理的料,只好通过后天补充。先学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慢慢磨练。

如果从Juceon的本身来看,问题出在他没有项目管理工作经验,不擅长交际和协调导致项目拖延。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项目管理的角色没有搞明确。

认清项目角色

项目主管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要明确它的职责和职权领域。专家给Juceon分析的结果是,他除了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外,最缺乏专业技术经验。做项目管理,专业技术项目和信息管理工程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专业技术项目,要精通各个模块的技术和工作流程,这样他才能管理全部流程,分配给各个团队工作,并控制进度。而如果是信息管理方面的项目,可能对项目主管的技术没有过硬的要求,他只要能够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买通高低关节,这要求主管在管理方面的才干,交际和协调能力要好。

Juceon的工作属于前者,这就暴露了他工作经验的不足。一般在专业技术领域的项目主管都是要到各个部门滚一遍的,成为综合技术专家,才能够驾驭一个项目。Juceon的误区就在这里,事实上,他不必具备多么强的管理能力,综合技术能力是关键。

潜入“一线岗位”突破口

Juceon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希望通过考取证书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为未来职业发展铺路。这就是我们说的踩高跷,踩上高跷确实可以增加就业砝码。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证书和资质的含金量是多少决定着职业人的真正价值。踩高跷,可能导致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更不用说“跳高”。但是这些证书到底有没有必要考取呢?

专家给他的建议是,考取这些比较高资质的证书,但拿到这些证书不是为了跳高。一方面要拿证书,一方面还要更能够潜入“一线技术岗位”,熟悉各个技术模块的工作,懂得技术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在掌控一个大的项目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颠覆管理概念

Juceon总是将协调不好各方面的工作归结为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还是要归结到管理角色上来。管理职位在设计时,不是考虑人选的“性格型”,企业在用人时,也不太考虑当事人的“性格型”。唯一应当考虑的是“绩效”,无论是阶段性的或长期的管理工作,产出“绩效”是衡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准。看待下属,处理突发事件,沟通供应商和客户等,只要管理人不超出规定限度,企业便会任由其勇敢做去,以最合适其本人的性格做去。性格是概括性名词,明了管理角色,使其产生绩效才具有本质意义。

专家从三个方面为Juceon做了分析,建议他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计划:技术工程师——技术——项目主管——项目经理。专家还建议他从职业角色这一方面出发参加急速培训。其实,专家从三个方面为他做的分析,实际上都围绕着职业角色来说。认清职业角色、岗位角色,对于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借助角色竞争力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你能在什么地方成为最优秀的,和你不能在什么地方成为最优秀的同样重要,认清你的角色,提升角色竞争力,在“做对事”和“对的方向”上发展,才能拥有自己进步的机会与成功跳槽的可能。

九·高学历跳槽路上的硬伤

每年三四月份,许多拥有高学历或各类高级资格认证的职场人士都想借年后职场活跃期实现跳槽成功,高学历求职潮随之出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季度的职场走势并没让这些高学历族成为职场宠儿。

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来看,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已经拟定了二季度的人才招聘和储备工作计划并开始实施,但是高学历人才并不是他们的首选。理性科学的用人模式是企业所推崇的,高学历并不是他们第一看重的。而且有些企业甚至对高学历族产生排斥心理,因为他们曾有过“惨痛的经验教训”,不安于现状,跳槽频繁等等。当然,这些看法里面有一些偏颇的成分,但是面临一季度的尾声,高学历族在二季度的就业前景仍不被看好,尽管有些高学历族已经像年前一些喊出“零身价”的本科生一样,把自己的身价一降再降,就业条件也不断下调,但是最后仍然被企业拒之门外。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专家指出:身价起伏本是市场规律,应该正常看待;问题不是价格本身,而是自己能否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如果这些问题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去让雇主明白,他们又凭什么雇你。老板缺的不是钱,缺的是人,但是如果这个人没有弄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老板捂紧钱袋子是肯定的,哪怕你价格很低他们也不会感兴趣。

专业分析显示:高学历族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学历,看看所谓的“高学历”是否存在硬伤。职业顾问专家根据实际咨询工作总结出他们的三大硬伤:

硬伤一:种子不良

许多人的高学历完全和以前的特别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脱轨,与工作经验方向不相关。中国国内的本科教育相对还处于基础学科教育,虽然专业性不够,但是不乏学术广度。所以在很大意义上,本科教育为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石。因为兴趣的原因,许多受教育者放弃原来所学专业转而攻向全新领域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最终导致了专业研究缺乏足够的学术背景,使高学历人才变成一个根基较浅的专业操手,甚至有些仅仅是建立了一个空中楼阁经不起琢磨。许多用人公司在使用这类人才时发现了他们工作的瓶颈规律,更倾向于雇佣“科班”出身的人才。

尽管这类高学历族的研究生以后的方向与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相契合,但竞争落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早期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没有对更高层次的专业领域学习提供足够支持,种子发育不良。

硬伤二:学历歪斜

许多人的高学历完全偏离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专业与个人产生错位。这样的情况更加没有竞争力,高学历没有带来实际意义。尽管有时凭着文凭市场说服力“敲门”获得职位,可是我们看到,周期性被企业扫地出门的人就是他们。

高学历需要高投入,高投入肯定渴望高回报,这种职场意识就是这类人屡屡受挫的根源。他们即使已经错误地选择了专业(当然他们很可能还没意识到那是一个错误),但是“经济投资回报”思维左右了他们的职场行为,于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一错再错。他们有时可以在错误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却肯定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的效能,这对社会对个人无疑都是巨大的浪费损失。回报是由个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这是宏观的市场规律。但是有一些人凭着高学历敲门砖得到企业的垂青,但是如果这个企业讲求效率,讲求价值,这类人肯定无法获得长期的正常的职业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许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积极的职能转换和职业转型,可是当初已经浪费在长歪的高学历之上的个人投入又是何苦,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吧。

硬伤三:高学历就是金饭碗

这类人更加盲目和功利,他们只知道高学历可以获得高收入,高学历就能保证自己捧上金饭碗。他们的学习能力令人惊叹,拿了高文凭,手握许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证书(有些甚至是国际性质的),却苦于职场“炼狱”,迟迟没有获得企业的心。企业买得起他们的高学历,但肯定承担不起因为他们缺乏竞争力持续发展造成的额外损失,花高价钱买个短期雇佣兵不是绝大多数企业想要的。他们希望创造价值,而且越长期越好。

这类人说自己从来不担心OFFER,我们相信。但我们也相信他们要的不是OFFER,而是个人成就感价值感,这些东西在他们功利的“高学历”思想方针下肯定无法实现。从长期看,个人的物质回报和个人价值成正比,所以要真正拿起金饭碗,抛弃“高学历”核心是关键。

那么如何治疗硬伤恢复职业活力?高学历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怎么用?问题不应该导向高学历,而应该归结到个人。科学的职业定位是基础。个人的职业气质、职业兴趣、职业倾向性等人本因素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基石,脱离个人职业定位,所有高学历将肯定变成一张废纸,因为没有可持续发展性。根据个人职业定位,结合个人学习和工作背景,分析职业资质,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然后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确定实施操作性强的计划。找到了适合的工作,还要对岗位进行评估,它的一般属性和特殊要求有那些,个人优势在哪里?差距有哪些?只有获得科学和权威的信息,这条由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路线才能成功。

在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争取高学历的行动才有正确的指导,因为这个时候高学历才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法宝,才能让个人的资源高效使用。但是如何实现高学历高效能,专家提出“三修术”,即修对、修准和修及时。修对,高学历“修行”一定要在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上进行,否则,高学历没有产生积极意义不说,还可能干扰个人的判断并“走火入魔”。高学历要和自己的职业长期发展路线相契合。修准,具体到专业方向,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定位相契合,准确锁定专业领域,很好地提升专业度。修及时,“修”高学历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修早了欲速不达,修晚了丧失机会,要在职业规划路线上找到那个切入点,及时地提升竞争力。

十·职业经理人跳槽必读

新的一年开始了,按照惯例,又将迎来一个跳槽高峰期,虽然频繁跳槽对职业经理人的长期发展有诸多不利,但能一辈子待在一家企业的也实在罕见。如何跳得好、怎样可以让自己通过跳槽“步步高”,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需要在跳槽前想清楚的问题。

工作的选择和婚姻的选择其实是一致的。大家最初都抱着美好的愿望,都看到对方很多的优点,都是为着共同的目标希望长远地走下去,但实际上,任何现实状态都不会那么完美。

职业经理人在跳槽时都不会抱着干两年就跳的想法,都希望能一直维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只是到最后可能理想与现实达不成一致了,才会产生跳槽的念头。跳槽是折磨人的事,至少涉及到你在新公司是不是适应的问题,就像一个学游泳的人,当你到一个新的游泳池游泳时,若不知深浅贸然试水,有可能会遭遇危险。

但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的价值观、思想体系、处事原则能不能与企业给你提供的平台相融合,你的自我价值有没有在企业里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些都很重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只得选择离开。

同类推荐
  •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谁都能成功的社会。但是就人类历史来看,成功的人却为数不多。为什么机会是同样的,而他们就能成功呢?其实,这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去努力的。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认为埋头工作、默默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你就错了。要知道,一个人获得成功,他可以没有权贵的身世,也可以没有富有的父母,但是他必须要认识很多人,拥有很多人脉关系。而仅仅拥有人脉还不够,要懂得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人脉的升华。
  •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

    莎士比亚说:“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回顾中国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的发家之路,那些值得我们去回味的人和事,你会看到,历史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选取大量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通过对每一位人物发家历程的精要归纳和分析,让我们领略到他们独具特色的个性、敏锐的商业意识、各不相同的经营谋略、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找寻到实现我们心中财富理想的各种各样的成功之路。
  • 韬光养晦:五千年的成功大智慧

    韬光养晦:五千年的成功大智慧

    本书从韬光养晦的目标、作用、策略、方法、戒律、修养、内功、底线、休止、大成等十个方面,对韬光养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 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工作?我们是在为老板打工,还是在为自己工作?你为什么要工作,你的工作和公司有什么关系?公司为你做得多,还是你对公司的贡献大?……工作不主动,不是因为没人催;工作不幸福,不是因为压力大。提升你的职业观念,找回工作的原动力。
  • 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1世纪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预见这个新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改革开放开始,这个泱泱大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复兴。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正是基于此,我们想到了要出一套世界大师的学术名著思想丛书。
热门推荐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吾为天道

    吾为天道

    众生伐天,而田稻只想说:“我得罪你们了吗,为什么整天没事就来伐我屠我!”
  • 南方的少年

    南方的少年

    后来常安终于明白,她并不是他的花,他只是恰好途径了她的盛放。你把花种下,花开在我的梦中......致每个人别样的青春,致这遭不容易的人生旅途,愿在我们的记忆不再有迷惘,愿你我能在路上破开迷雾,砥砺前行。你好,过去!加油,未来!-不文艺的文青首部青春类文学作品《南方的少年》,每周持续更新。PS:如果喜欢作者的文风,可以关注一下作者的其它作品哦~
  • 魔菇

    魔菇

    他伴着旷世星雨降生,曾被村人奉为神灵转世,却又身患绝症,受尽歧视。他生而得神器认主,却有个神格分裂的器灵,竟要威胁他替其复仇。他的目标是浩瀚宇宙,却先得直面这黑暗的世界,挣扎求存。然而这些都不在话下,试看明星如何凭借一朵破烂银菇,带着小伙伴们赴身漫漫修途,一路排难解患,寰宇征战!
  • 神庐传说

    神庐传说

    向上游总是很累的!尤其在这个妖魔成风起的世界。丁鸣自认为他只是一个无意中穿越到修真世界的普通人,血脉,资质,通通与他无缘!可即使平庸,也不甘屈服!他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即便在这修真世界,终有一天,他将开着元力战车踏上五彩祥云……(简介就是这个样,前面几章罗嗦了点,你可以耐着点心去看,也可以选择无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om Swift & his Submarine Boat

    Tom Swift & his Submarine 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途伶仃

    仙途伶仃

    仙路漫漫,红尘万里。所遇心上人,皆成一抔土。回头望,仙途伶仃。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