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97000000002

第2章 硬汉王大志

王大志是王二蕊崇拜的英雄。王二蕊小时候,就经常听王大志和郑郁洁讲王大志的故事,已经对王大志的经历铭记在心。

王大志是个英勇无畏的铮铮硬汉。然而,王大志的爹王学士,却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一八九〇年九月,也就是清朝光绪十六年,王学士出生于山东黄河岸边的渔村。王家世代以制作打鱼的木船为生。王学士小时候家境殷实,衣食无忧,但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身材像撑船的竹竿一样细高细高的,遇风都直打晃。他非常喜欢读书,七岁开始,在乡里的私塾读过四年书。第五个年头,因为王家船厂失火,王学士的爹被严重烧伤,为了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他爹最终因全身皮肤感染而离世。王家败落,日益穷困,也拿不出本不算昂贵的学费供王学士读私塾了。加上黄河及其支流时常泛滥,极少的耕地收获更少,甚至颗粒无收,人们劳作了大半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实在无法在村里生活下去了。

清朝时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止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中原贫困地区流民多方冒险“闯关”。清朝末年,面对俄国和日本的威胁,东北开始向汉族移民开放,形成“闯关东”浪潮。

一个闯关东的渔村人回村来接他爹娘去东北,说东北的土地是黑油油的,一眼看不到边儿,只要肯吃苦,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富饶的东北吸引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渔村人,于是,渔村人和无数山东人一样,纷纷背井离乡,开始了闯关东的生涯。

一九〇二年,十二岁的王学士和同样体弱多病的娘开始闯关东。他们先是到了辽宁辽阳农村。一到辽阳才知道,先来的山东人已经把好地占了,能够开垦的土地为数不多,而且都不是好地块。王学士的娘是个吃苦耐劳的山东女人。她带着青涩的王学士开垦了一小片荒地,依靠种苞米艰难度日。过了三年,王母因为积劳成疾,突然病逝。王学士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他感觉走投无路,心灰意冷。就在这个时候,王学士听老乡说,真正的一眼看不到边儿的黑油油的土地在黑龙江。

于是,一九〇五年,王学士经过千辛万苦、千山万水来到了黑龙江密山地界的太平村。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一天走了四十多里路,王学士身体透支,昏倒在山路上。一个姓郭的村民上山拾柴,救了王学士。

一九〇六年春天,郭家将小女郭玉如许配给王学士为妻。郭玉如虽然温柔贤惠,却长得大手大脚,天生下地干活儿的身板。干起活儿来,郭玉如举重若轻,王学士举轻若重。所以,她几乎把全部的家务都承担了下来。

那时的太平村太平恬静,只有十六户人家。

小时候的王学士不愿意种地,成天风吹日晒、含辛茹苦的;也不愿意打猎,整天翻山越岭、提心吊胆的。他梦想努力学习,通过乡试,考中个举人什么的,以知识救国家于水火,解生灵于涂炭。或者到乡里开办一家私塾,当个教书先生,以桃李满天下、栋梁遍乾坤的辐射影响,传正扬善,兴国安邦。然而,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学业未成,又身体欠佳,爹先亡,闯关辽宁;母早逝,迁徙龙江。只能弃远行之理想,取近守之现实。

郭家看出王学士腹有诗书,身无绵力,筹钱为王学士在村里办了个小规模的私塾,让他当教书先生。王学士考中举人的梦想没有实现,当教书先生的梦想很快实现了,他自然万分欣喜,但是梦想很快又破灭了。私塾只办了两个月,就办不下去了,因为只有两个学生,私塾不仅赚不到钱,到头来还赔钱,只好不再办了。

人生的梦想得不到实现,是一个人最遗憾、最苦闷的事情。书不能读了,私塾也不能办了,让喜欢读书和教书的王学士痛苦不堪。他本来心怀高远,有鸿鹄大志,却因身体一直很差,无力远行天下,只能安伏于燕雀之小志,满足于田园之乐趣了。为了生存,万般无奈之下,弱不禁风的王学士开始和岳父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活儿,在家磨米。他拿起本来轻巧的锄头,却和推着磨盘一样沉重。过了两年,经过农田耕种和粮食加工的风霜雪雨、艰难困苦的磨砺,王学士只是皮肤晒黑了,身体却没有日益强壮起来,一点儿都不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

王学士是太平村最有学问的人,人们都叫他先生。村里人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请教王学士。

无论是王家,还是郭家,都担心王学士种地不行,种别的恐怕也不行。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结婚几个月,不管是瓜是豆,竟然种上了。第二年,孩子出生,是个强壮的儿子。王学士远大的志向掉进了泥土里,没能飞起来,也没能生根发芽。他不甘心,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因此,给儿子起了个有志向的名字——王大志。之后,王学士和郭玉如再没有生育。

王大志和王学士的童年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王大志生出来就比别人家的孩子大而结实,八九岁的时候,就长得像牛犊子一样强壮了。他天不怕地不怕,不仅打仗勇猛,还充满智慧,村里的孩子都害怕他,又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儿。

邻居赵老敢家是个猎户。赵老敢和儿子赵根源每次打到狍子、野鸡什么的经常送给左邻右舍。王大志从小儿就没少吃赵家父子打的野猪肉和狍子肉。王大志看到他们父子经常威风凛凛地扛着洋炮进山打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让王大志羡慕不已。耳濡目染的这一切,对王大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打猎,小时候就梦想当一个贼拉邪乎的猎手,像赵家父子一样,枪法准,胆量大,一枪就能打碎黑熊和野狼的脑袋。在他的思想中,勇敢无畏的男人才去当猎手;猎手,都是英雄豪杰。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弱不禁风的男人才去上学。让他上学,简直就像拉他当壮丁似的。

王大志的志向和王学士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一个向后蹽,一个朝前跑。

王学士虽然没有当过猎手,但是他毕竟学问渊博,见多识广,清楚一个人翻山越岭和野兽打交道的狩猎生涯是非常辛苦,也是非常危险的。王大志是王家的单传,从小儿,王学士就对王大志精心呵护,生怕一不留神,断了王家的血脉。王大志在外面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王学士都担心他真的被老鹰捉了去,总是远远地在暗中观望,生怕他有一点儿闪失。因此,王学士不想让他从事经常险象环生,甚至命悬一线的狩猎营生,而是强烈希望他苦读诗书,学业有成,最终走出山村,到县城或者官府中去当一个大官,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然后娶妻生子,为王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加官晋爵,为国家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王大志十岁的时候,王学士天天催促他去上学,他就是不去上学。王学士经常苦口婆心地规劝他说:“男儿要有学问,才能担负起家庭重担,担负起国家重任。只有到私塾学习,经受先生的教诲和培养,才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荫庇全家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王大志反问王学士说:“你读了四年书,浪费了不少钱财,成为荫庇全家人的参天大树了吗?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了吗?”

王学士无言以对。

王大志宁愿做一棵在大自然的狂风中、飞雪里、骄阳下自由生长的无名小草,也不愿意做一棵在私塾里听先生讲课的没有自由的什么参天大树。他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热爱,一种少有的亲近,宁愿天天在外面种地、砍柴、喂猪、挑水,也不愿意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晒不着的私塾里读死书。

王大志十一岁的时候,硬是被王学士以心脏病犯了,如果王大志不去私塾读书,他就气得活不成了相要挟,勉为其难地开始了学习生活。王大志是个孝子。王学士的心脏真的不是太好。

心甘情愿而做的事情容易全力以赴,迫不得已而做的事情难以专心致志。

王大志总是不能聚精会神地听先生讲课,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逃避上课。家离镇里远的学生都住在私塾,轮流做饭。太平村离镇里不是很远,先生不允许他住在私塾,否则他就天天为同学做饭了。他宁愿做饭,也不愿意听课。当儒雅的先生用沙哑的嗓音妙语连珠、文采飞扬地认真授课时,王大志的心已经如同一只雄鹰,在广袤的荒原和辽阔的天际之间自由翱翔……

太平村大户人家郑家的小姐郑郁洁与王大志同岁,和王大志同班。人家学习全班第一,而且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俏丽可人。先生和同学都喜欢她。王学士也羡慕人家学习出类拔萃的郑家小姐,她如此秀外慧中,学习又好,实为女孩子中的凤毛麟角,以后必成大器。自家大志只是徒有虚名,纯粹是胸无大志,实乃不可雕琢的朽木。

王大志实在不想读书了,读书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一种熬煎,就对王学士提出不想去私塾了,想和赵家父子学习打猎。

王学士对王大志大失所望,心想,王大志无意学业,不思进取,想打猎就让他去打猎吧。砌茅厕的土坯只能砌茅厕了,硬是把它砌在宫殿上,它也承受不住宫殿的分量。然而,正当王学士要同意王大志不去上学,去和赵老敢学习打猎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赵根源为了在自己爹面前逞能,迫不及待地非要一个人进山去猎杀黑熊,然而他的洋炮没有让黑熊一枪毙命,却让受伤的黑熊折磨得面目全非,和黑熊死在了一起。

赵老敢的媳妇在儿子赵根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是个春季,赵老敢上山打猎,媳妇到山上采摘野菜。一只小小的草爬子钻进她的脖子里,她自己都没有发现。晚上,赵老敢看到了她脖子上有一个黑点儿,知道那是已经钻进脖子里只露出尾部的草爬子,他用烟袋烫,想把草爬子烫出来。媳妇受不了烫,他就用手硬是把草爬子薅了出来,然后若无其事地熄灯睡觉。半夜,赵老敢被媳妇痛苦的呻吟声惊醒。他点灯一看,媳妇满脸通红,发着高烧,而且脑袋要裂开一般疼痛。他用拔凉的井水浸湿了手巾,蒙在媳妇的头上,为她降温。然而她的体温就像盛夏的天气,怎么也降不下来。第二天一早,赵老敢到镇里为媳妇请了一个郎中。他们一进家门,就看到她已经停止呼吸,身子已经僵硬了。赵根源还从炕上掉在了地上,声音沙哑地在哭嚎……

赵老敢粗心地照料着赵根源,既当爹,又当妈,进山打猎,都得背着他。所以,赵根源过早地跟随赵老敢经历翻山越岭,体验风吹雨打,为他当出色的猎手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晃儿十六年过去了,赵老敢跟头把式地终于把赵根源拉扯大,成为一个树干一样高挺的大小伙子了。

开始,赵老敢只领着赵根源打一些小猎物,野鸭、野兔什么的。然后才打大型猎物。赵根源刚刚开始跟赵老敢一起打大型猎物,只打了几只狍子和野猪,还没有打过像黑熊、孤野猪那样凶猛强悍的猎物,赵根源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了。赵老敢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赵根源离一个出色的猎手还差得远呢,尤其是他总是把人的力量、洋炮的力量看得过高,而把一些猛兽超强的攻击能力、顽强的毅力看得过低,这是他致命的弱点。所以赵老敢多次提醒赵根源,遇到猛兽尤其是黑熊尽量躲着点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赵根源却不以为然,总是认为动物再凶猛也没有洋炮的独弹凶猛,无论什么动物都是肉长的,都不可能阻挡独弹的穿透力量。

有一天,赵老敢感冒咳嗽,浑身无力,无法进入深山打猎了。他也不让赵根源一个人去打猎,赵根源非要去打猎,就好像今天不去打猎,以后永远都不能再去打猎了一样执着。赵根源走了一上午,也没打着什么。下午,心浮气躁的他在深山里的一棵倒树旁边儿,看到两只小黑熊,孩子一样旁若无人地玩耍。赵根源心里琢磨,既然没打着什么,也不能空手回去呀。他想带回去一只小黑熊,养大了再杀死它,取熊胆,割熊掌。于是,他宛如一个偷孩子的贼一样,偷偷地抱起一只小黑熊,朝着家的方向疾跑。刚跑出去一百余米,大黑熊从树林深处疯狂地向他直冲了过来。此时,如果他把小黑熊放在地上,撒腿就往山下跑,也许大黑熊会安抚、照顾小黑熊,无暇向他追来,他就会安然无恙了。然而他左手抱着小黑熊,用一只右手,漫不经心地朝大黑熊开了一枪。大黑熊的肚子中弹,它非但没有倒下,而是更加疯狂地向他冲来。此刻,赵根源却如同被黑熊吓破了胆的家猪,腿都迈不成步了。黑熊借助冲力,一熊掌打断了他的颈椎,之后,还把他折磨得遍体鳞伤。可怜心高气傲的赵根源,还没有真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猎手,就被勇猛顽强的黑熊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回,他真的永远都不能去打猎了。黑熊因为流血过多,也死在赵根源的旁边。

赵老敢失去了赵根源这个和他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他悲痛欲绝,尤其后悔让赵根源和他学习打猎,应该让赵根源像王大志一样去私塾读书。同时,赵老敢也认为这是他猎杀动物的报应,发誓不再打猎了。

赵根源的不幸遭遇,让王学士同意王大志打猎的想法刚一露头儿,又缩了回去。他坚决不同意王大志辍学,并用赵根源的经历作为反面教材来说服教育王大志,督促他第二天就回私塾上学,以后再也不要提及打猎的事情。

王大志没有像平时那样坚决反驳王学士那山洪一样势不可当的说教,第二天就乖乖地去了私塾。王学士心想,反面教材的影响是难以抵御的,残酷现实的力量更是无法抗拒的。这回,王大志一定打消了当猎手的念头,即使当猎手的信念已经很坚定,已经走得很遥远,也会迷途知返了。人家赵根源从小儿就跟他爹在荒山野岭和野猪、黑瞎子打交道,可以说什么危险都经历过,什么猛兽都遇到过,还不是被力大无穷的黑瞎子轻而易举地祸害死了。何况白纸一张什么世面都没有经历过的王大志呢?

第三天,王大志又从私塾回来了。他平静自如地对王学士说:“从明天开始,先生要求所有学生都住在私塾,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还管王学士要了些钱,说是在私塾吃饭的伙食费。然后,卷起一张直掉毛的狍子皮,当天就返回了私塾,好像是兴致勃勃地要抓紧学习似的。

王学士还挺高兴,以为王大志能够住在私塾,就更能安下他那不安分的心,专心致志地学习了。王学士本来就要枯黄了的希望再次葱茏了起来,秋天的高粱秆子一样的身材也挺直了许多。

王大志两个月没有回家,王学士心里惦记,郭玉如也想儿子了,一再磨叨王学士去镇上看看王大志。王学士也感觉这几天心神不定、火烧火燎的,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他急三火四地赶到镇里。到了私塾,让他大吃一惊,王大志失踪了!先生说王大志两个月前自己辍学回家了,说家里种地没有劳力,不再让他读书了。

王学士焦急万分,差一点儿昏厥过去。他强打精神,挨家挨户地请求村子里的青壮年帮助寻找王大志。他们漫山遍野地翻遍了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冈、每一片沼泽,就差挖地三尺了,也没有王大志的踪影。

王学士毕竟是个有文化的聪明人,分析判断能力非常强。最后,王学士分析王大志对打猎情有独钟,肯定对猎枪、猎刀爱不释手。于是,他找到了镇里卖猎刀的猎具店。老板说王大志两个月前曾在他们店买过一把大号猎刀。王学士恍然大悟:王大志是一个拔犟眼子的孩子,他决定做的事情,别说口若悬河、语重心长啊,即使力如驷马、生拉硬拽,也无法让他回心转意。他推断王大志一定是一个人进入深山老林,寻找当出色猎手的梦想去了。在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中,王大志能住在什么地方呢?一定是能够遮风避雨的山洞!

于是,王学士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专门寻找各个山洞。黑龙江的山地大多为丘陵,没有多少险峻的高山,也没有多少山洞。大的山洞都被胡子占据着,小的山洞都被猛兽占据着,因此,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寻找山洞,怕弄不好捅了娄子,不是招了胡子,就是惹了猛兽,都会闹出人命的。他们只是偷偷摸摸地寻找着小的山洞。第三天,才在一个幽深而隐秘的山涧,发现了王大志的行踪——他下山喝水的一条羊肠小道儿。

其实,王大志要当一个出色猎手的想法没有丝毫的改变,只能与日俱增,即使赵根源被黑瞎子祸害死了,也没有动摇他当猎手的决心,更不可能像王学士想象的那样打消念头或者迷途知返,反而产生一种要向黑瞎子挑战的愿望。他认为,先生对他讲课,无异于对牛弹琴,恰如先生自己讲的那样:“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他听不进去,先生讲也白讲,这对他、对先生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先生讲过,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浪费时间和生命是最大的浪费。于是,王大志不想继续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了。他想进入深谷幽涧,在凶险艰苦的野外生存环境下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为以后成为一个出色的猎手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王大志到镇里买了一把特大号猎刀,还买了洋火和二十多个包子、馒头和蜜果。然后,一个人夹着破旧的狍子皮离开私塾,进入深山。他先是找到一个小山洞,作为自己遮蔽风雨的根据地。他非常能吃,二十多个包子、馒头和蜜果两天就被他吃个精光,还是感觉没有吃饱。然后他就上树摘野果,下地采野菜,并用猎刀杀死毒蛇,烤熟了吃。困了,就睡山洞里;渴了,就喝山溪水。

王大志一个人在深山密林中,依靠野菜、野果等勉强维持着他顽强的年轻生命。

他在山洞一住就是两个月……

王学士他们终于找到了王大志栖居的山洞。与其说是山洞,倒不如说是一个石缝,里面狭小得只能住下一个人,睡觉还不能说是躺着,简直是在倾斜地站着。而且一面透风,如果遇到大雨,石缝里很容易灌进雨水;如果遇到猛兽,真不知道他将如何应对。看到破衣烂衫的王大志,无论是王学士,还是村里的青壮年,都认不出他了。他蓬头垢面、埋了咕汰,仿佛是一个在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生活了十年的野人……

王学士读私塾的时候,去时是一张白纸,一年以后上面写满了文字;王大志读私塾的时候,去时是一张白纸,一年以后还是一张白纸。尤其是王大志不顾王学士的感受,毅然辍学进山,独闯荆棘丛生、危险重重的猎人之路,这让王学士对王大志彻底失望了,感觉自己空为他起了一个胸有大志的名字,其实他是一个胸无点墨、腹无经纶的一介武夫,不是官府中的虫儿,不是当官的料儿,只好不再让他上学,开始满足他当一名猎手的愿望了。不是栋梁之材,只能任由其自然生长,长成啥样是啥样,能做门槛做门槛,能做烧火棍做烧火棍了。

王学士只好同意王大志学习打猎。

不是谁都能打猎的,也不是谁都能不经过学习就能打猎的。没有猎人指导的打猎,很容易成为野兽的猎物。打猎不仅仅是猎杀对人没有什么威胁的野鸡、野兔等弱小动物,还是经常会遭遇到比人更强悍的野猪、黑熊等猛兽,甚至要和猛兽进行生死搏杀。就像赵根源和黑瞎子搏斗,最后不敌黑瞎子,命丧黑瞎子血盆巨口一样。因此,好的猎手除了要有一支好的猎枪、健壮的身体、无畏的胆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猎手充足的智慧和正直的操守。

王学士要到密山城里为王大志买一支洋炮。王大志反对王学士为他买新的洋炮,而是让王学士到赵老敢家去,把钱给赵老敢,一方面买下他挂在偏厦子房梁上已经落上灰尘的洋炮,一方面让王学士请求赵老敢收王大志为徒,教王大志打猎。

开始,王学士还感觉买赵家的洋炮,尤其是赵根源使用的洋炮不吉利,怕给王大志带来厄运。

王大志坚决要买赵家的洋炮,是因为密山城里卖的洋炮价格昂贵,他想为家里省钱;再就是他不信邪,他相信,同样的武器,在不同的人手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王学士没心思反对,什么都听王大志的。第二天,王学士就把家里所有的钱都集中起来,和王大志一起来到了赵老敢那比猎人窝棚还要狭窄,还要清贫的家。王学士说明来意,并把钱放在赵老敢的饭桌上。

赵老敢立马拒绝,并激动地说:“先生,别再提打猎的事儿了,让我费劲巴拉才平静的心继续平静下来吧。我已经不再打猎了,更不可能教别人打猎。大志是个好孩子,我不能再害了他!”

然而,不管赵老敢怎么说,王大志硬是不走。王学士看王大志不走,自己也不能走。

赵老敢万般无奈之下,对王学士说:“这样吧,我把磕碜话说在前面,你是咱们村最有学问,受人尊重的先生,竟然死乞白赖地非让我教王大志学习打猎,不是我硬要把他往危险的泥坑里拉的。看先生的面子,我可以教王大志学习打猎,洋炮我也可以送给他,不要一分钱。但是,以后不管他遇到什么事情,都别怨我!”

王学士和王大志立马说道:“是我们自愿的,不管发生什么,肯定不怨你。”

赵老敢自言自语地说着:“上私塾多好啊,我还后悔没让赵根源和你一样上私塾呢,你偏偏就不去私塾了,非要学习这个和野兽打交道、随时有被野兽吃掉的危险营生。”然后,他看着王大志说,“既然大志非要学打猎不可,明天早晨就开始吧。”

王学士和王大志非要把带来的钱留给赵老敢。赵老敢坚决地说:“如果你们非要给我钱,那么明天王大志就不用来了。我不教了!”

王学士只好把带来的钱带了回去。

第二天,王大志早早就来到了赵家,开始和赵老敢学习打猎。其实,赵老敢非常喜欢王大志。王大志身材高大威猛,身体强健有力,长长的脸带着男人的刚强、男人的伟岸和男人的智慧,那种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性格代表着典型黑龙江男人的血性和强悍。他希望中的儿子赵根源就是王大志这样的。没想到赵根源胆量有余,力量不足,尤其缺乏猎人的智慧,不知彼,也不知己,在黑瞎子势不可当的勇猛攻击之下只能是力不从心。

当王大志第一次拿起洋炮的时候,他才发现,这支洋炮是崭新的。是赵老敢用积攒了十年的钱,为赵根源在密山城里买的。赵老敢对王大志是无私的,把崭新的洋炮送给了王大志,自己使用洋炮管已经有裂纹的旧洋炮。

赵老敢除了教王大志打猎的知识外,还教王大志一套拳法——猎手拳。这套拳法是赵老敢在漫长的狩猎生涯中,模仿猛兽攻击的动作,借鉴各路传统拳法,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自创的一套实战价值极高的拳法。

赵老敢嘱咐王大志说:“武功高强,才能打击对手,保护自己;会打枪,打得准,才能成功地猎杀凶猛的动物,减少猛兽对自己的威胁。”教他装填弹药,使用猎刀以及其他狩猎常识和野外生存经验,提高自己在荒山野岭的独立生存能力。

王大志从当猎手的第一天起,赵老敢就天天告诫他在射击的准确性上下功夫,并告诉他野兽身体的致命和非致命的部位,追求让猎物一枪毙命。如果打黑瞎子、野猪那样凶猛的猎物,如果不能一枪毙命,会受到它们的顽强攻击,因为来不及再一次给洋炮装填弹药,无法及时补枪,就会有生命危险。

其实,有经验的猎手即使是打小型动物,也要在弹带里准备几颗打大型动物的枪弹,以防万一遇到大型猛兽时手足无措。

王大志每天早晨去赵老敢家,晚上回家。连续学了七天之后,赵老敢带他去山里走了三天。然后对王学士说:“大志是个打猎的天才,是猎手的好料,仿佛从小儿和我走南闯北、翻山越岭经历打猎磨砺的不是赵根源,而是王大志。他的悟性出奇地的高,就好像不是刚学打猎,而是一个成手儿似的。我已经把我打猎的经验整个浪儿教给了他,尤其是猎手拳,他学得贼拉快。我知道的东西都倒光了,已经没法儿再倒出新玩意儿了。以后,就得靠他自己在打猎的过程中体验和琢磨了。我相信,用不上一年半载,他就会成为比我更硬实的打猎好手儿。”

赵老敢因为教王大志打猎,不得不把本想丢弃的狩猎营生又捡了起来。王大志经常和赵老敢一起去打猎,继续在狩猎的实践中向他学习。

王大志把赵老敢当作亲爹一样孝敬,赵根源已经不在了,他只有一个人生活。以后,王大志就是他的儿子,为他养老送终。赵老敢也和王大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

王大志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出色猎手了。他熟练地掌握了猎手拳法,达到青出于蓝的境地。他枪法奇准,打野猪、狍子都是一枪毙命,不需要第二枪。太平村因为有王大志和赵老敢威名的护佑,一般胡子都不敢轻易袭扰,才确保了太平村的真正太平。有一次,莲花山的二十多个胡子想夜晚洗劫太平村。王大志和赵老敢的两支洋炮互相掩护,交叉射击,打死了十多个胡子,枪枪命中要害。他们打打跑跑,就像在山里打野兽一样。胡子简直没有招架之功,只好狼狈逃窜,再也不敢来太平村抢劫了。

村民们都把王大志和赵老敢当作英雄。

王大志一有时间,就到山中的一片空地练习猎手拳和枪法。

猎手拳的特点是攻击速度快,无论出拳还是出脚,都要求像洋炮独弹出膛一样快速,同时也力求一招制敌,甚至一招毙命。还模仿动物的攻击动作,快如闪电,疾若利箭,专门攻击人或动物的要害,让人和动物防不胜防。赵老敢教王大志的猎手拳动作尚显粗糙,致使攻击力道减弱。王大志对猎手拳进行了完善,使动作精细,变化无穷,威力大增。比如模仿黑熊前掌击人的动作,弹臂用手背,摆拳用掌根,以爆发性的沉重一击,令人或动物内脏受伤;模仿东北虎的敏捷灵活,躲闪腾挪,避重击之熊掌,躲锐利之鹰爪,然后饿虎扑食,双拳齐出,或击或抓,随机应变;模仿雄鹰扑食之强势,目光如电,猛若流星,练就鹰爪的锋锐,抓肉如钩,断喉似剑。王大志在练习掌根之力之韧的时候,先是用掌根轻击小树,慢震树身,然后掌力逐渐加重、加快,选择的树干不断加粗。练习到最后,王大志提臂运气,突然发力,杯口粗的树干瞬间被掌根震为两段……

同类推荐
  • 去岁下的雪

    去岁下的雪

    雪,多少个晶莹的灵魂,茫茫然纷纷落下,它们曾个个不同,如今化为乌有,只为来送个,洁白的世界,若您偶然间看到它,希望你了解,我不是为了解释这首诗而写的这本书。
  •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王永年的翻译以精练、准确著名,翻译的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
  • 冤冤相“抱”

    冤冤相“抱”

    一场突发奇想的碰瓷让莫小花和王沛遭遇狗血的相遇,她想讹诈他没成功,她跑路,却发现此人居然是学校做客教授,手段凌厉几乎快让莫小花无法毕业。毕业在即,莫小花否极泰来进入了众人羡慕的大公司,哪知又是一次“黄雀在后”,竟是位高权重的王沛将她安插进了自己的公司。初出茅庐的菜鸟莫小花,只能硬着头皮直面腹黑大BOSS王沛的各种招数。每当莫小花穷途末路的时候,王沛似乎就能从天而降,然而希望过后却是一坑又比一坑深……他是教授,她是学生。他是老板,她是职员。看一对欢喜冤家一路演绎搞笑温馨,终于冤冤相“抱”。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马尔克斯优选套装(共8部)

    马尔克斯优选套装(共8部)

    马尔克斯百年经典套装电子书首次集结,一场小说阅读的饕餮盛宴!莫言、余华、阎连科、刘震云、格非……他们都曾被这些作品深深震撼!读过百年孤独,离马尔克斯还有1328公里。感受“作家中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孤独与爱、自由与荣光,读这套书就对了!《百年孤独》之后,还要读过这七部,才能说读过了马尔克斯。本套书收录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爱情和其他魔鬼》、《族长的秋天》、《我不是来演讲的》共8部代表作。
热门推荐
  • 才女争霸之才女王妃

    才女争霸之才女王妃

    (注:本书与现实生活无关,纯属自编,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是一个才女的世界,在这个和平时代四大才女争霸,在这个重视文化重男轻女的时代谁将在文坛争得一方天下。在情与义之间她们该如何选择。人心深不可测。
  • 凤逆天下:神医狂妃

    凤逆天下:神医狂妃

    她前世为顶级杀手,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穿越异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看她凤逆天下。
  • 迎着三色旗

    迎着三色旗

    托马斯·罗什是一位名扬四海的法国化学家。他发明的一种名叫“罗什闪电”的攻击导弹,因为要价太高而在欧洲四处受阻,大家都认为他已疯了。他被送到美国的一个疗养院,后又在一天晚上突然失踪。原来是海盗为了得到“罗什闪电”,将化学家劫持,并用重金收买发明家,意在统治大海。当各国军舰来围剿海盗时,他们发出“罗什闪电”将军舰炸得粉碎。最后,一艘法国军舰升起“三色旗”时,托马斯·罗什的灵魂突然受到震撼,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炸毁了海盗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岍泽之恋

    岍泽之恋

    她是万人之上的那个人,却天天缠着他。他不胜其烦,在她要求他履行婚约的时候,他在朝堂上直接拒婚。她羞愤不已,来到湖边观景,失足掉入湖中。再醒来,她再也不会缠着他。相反,他死皮赖脸地死缠着她。总之,这是一本浪漫追妻文。看腹黑国师如何抱得美人归。
  • 无屿

    无屿

    辛偞习惯背对着光,孤独和痛苦吞噬她肉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她即便恣意骄傲,也把自己推下悬崖,化成灰烬。陈冽是山谷里的一阵风,来去匆匆,像玻璃上的水汽,蒸发过后却还留下痕迹,在夜晚霓虹里折射出细碎的光。别来爱我,我是你匆匆人生里最不值得爱的人。
  • 我的微信好友在异界

    我的微信好友在异界

    林风的微信上有不少好友,没想到有个微信好友竟然穿越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多了几个奇怪的好友,有人号称‘武灵’,有人号称‘某某修真门派大弟子’。qq群.
  • 汨罗图

    汨罗图

    我不相信宿命!自己的命运唯有自己掌握在手!即使与恶狗争食,迎凄风舞蹈,我也要活下去!即使整个世界抛弃了我,我也不会放弃自己!我会变得强大,越来越强大!我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俯视曾经嘲笑我的人!
  • 属于青春的故事

    属于青春的故事

    就是关于青春的故事了,很短很短,因为懒得写。
  • 日月剑典

    日月剑典

    传说若能拥有日月剑典,手持双生神剑,便可于天下无敌。从海外孤岛而来的神秘少年,为得到剑典,又将在这平静了十数年的江湖中掀起何等壮阔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