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5800000004

第4章

十六心得果。是无漏九根。是名已知根。是九根俱无学法。是名大知根。得果时失向道。道中断结使尽。二种成就。有为无为。得大果时一切失本二种得一种成就。九种断结使诸不隐没法。第九心一切得断。能进法阿罗汉得不动善非余。信解脱学得利根。名见到非余。见谛道中结使各各异。无漏法各各异。以是故渐渐见谛。不一时见无碍道力得果。以是故二种果有为果无为果。

智品

十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苦智习智尽智道智灭智无生智。云何法智。欲界系诸行苦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习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尽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道断故。道中无漏智及法智地中无漏智。是谓法智。云何未知智。色无色界系诸行苦中无漏智。色无色界系诸行习中无漏智。色无色界系诸行尽中无漏智。色无色界系诸行道断故。道中无漏智及未知智。未知智地中无漏智。是谓未知智。云何等智。一切有漏智慧。若善不善无记。是谓等智。云何知他人心智。禅中思惟力得欲界中知他心心数法。是谓知他心智。云何苦智。五受阴中无常苦空非我无漏智观。是谓苦智。云何习智。五受阴习因有缘无漏智观。是谓习智。云何尽智。尽止妙出无漏智观。是谓尽智。云何道智。八直道应住出无漏智观。是谓道智。云何灭智。见苦断习无证思惟道。是四法中无漏智观。是谓灭智。云何无生智。我已见苦不复更见。我已断习不复更断。已尽作证不复更作证。已思惟道不复更思惟道。是四法中无漏智观。是谓无生智。是十智中二智十六行。法智未知智暖顶忍法中等智十六行。世间第一法中等智四行。余残无行。无漏他心智四行。如道智。有漏知他心智无行。苦智四行。习智四行。尽智四行。道智四行。灭智无生智。各十四行。除空无我行。未到禅及中禅地有九智。除知他心智。余四禅中十智。无色定八智。除法智知他人心智。第一无漏心成就一等智。第二无漏心成就三智。等智法智苦智。第三无漏心过。第四无漏心成就四智。等智法智苦智未知智。第五无漏心过。第六无漏心成就五智。等智法智苦智未知智习法智。第七无漏心过。第八无漏心亦过。第九无漏心成就六智。等智法智苦智未知智习智尽智。第十第十一无漏心过。十二无漏心成就七智。等智法智苦智未知智习智尽智道智。若已离欲曾知他人心智。二种修智。得修行修。先未得功德今得是谓得修。先得功德现在前入是谓行修。见谛道中现在前修彼即当来修。如是诸忍现在前修亦当来修。苦未知智习未知智尽未知智。是三未知智中修等智。道未知智中或修六或修七。若未离欲修六智。已离欲修七智。知他人心智过须陀洹果。十七心中修七智。除灭智无生智知他心智。是十七心中信解脱得利根时。无碍解脱两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等智灭智无生智。得阿那含果。解脱道中修八智。除灭智无生智。如是七地离欲时。解脱道中修八智。除灭智无生智。是谓无碍道中修七智。除他人心智灭智无生智。有想无想离欲时。八解脱道中修七智。除等智灭智无生智。九无碍道中修六智。除等智知他心智灭智无生智。初无学心中修有漏无漏诸善根。初无学心苦未知智相应。有言习未知智相应。何以故。有想无想处生缘相应。初无学心见谛八忍求觅故名见。非智灭智无生智是智非见。余残无漏慧亦慧亦见亦智。除意识相应善有漏慧。及五邪见。余残有漏慧。亦智亦慧非见。法智九智缘。除未知智。未知智九智缘除法智。道智九智缘除等智。苦智习智一切有漏法缘。余残智十智缘。等智他心智灭智无生智。二智尽法智道法智。能灭三界结。六通四通。等智身通耳通眼通宿命通他心通。五智法智未知智道智等智他心智漏尽通。无漏九智除等智。四意止身意止八智。除他心智尽智。痛意止心意止九智。除尽智。法意止十智四辩法辩辞辩。等智应辩义辩。各十智愿智七智。除他心智灭智无生智。十力第一力十智知。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九智除尽智。七力十智。八力九力一智等智。十力九智除等智。第一无畏十智知。二无畏九智知除等智。三无畏八智知除道智尽智。四无畏八智知除苦智习智。

阿毗昙甘露味禅定品

得禅定一心心不分散智慧清净。譬如油灯离风处明清净。云何禅定。八禅定四禅四无色定。四禅初禅二三四禅。是诸禅定三禅味净。无漏爱相应是谓有味。善有漏禅是谓净。无烦恼是谓无漏。有顶中二种定。有味及净。无无漏定善法。空闲静处坐若立若卧若行若步定意智巧心中软信。如是心应入禅定。禅相应欲精进念慧一心。是诸善法。趣初禅定。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欲生得喜乐。是谓初禅。染著外入是谓贪欲。嗔恚睡眠调戏疑。此诸盖是谓恶不善法。是二内外恶法断是谓离。心回转缘是谓觉。心受行思惟是谓观。恶不善法断。力得禅是谓离欲。心生悦是谓喜。身心安隐是谓乐。心系缘中是谓一心。是初禅五支。****大苦罪不乐离力安隐出。如是思惟欲等。诸善法心中生。是谓得初禅道。是三痛根相应。喜乐护根。乐根三识身相应。眼耳身识。喜根意识相应。护根四识相应。是初禅有别身别想有别身一想。四心初禅眼耳身意。是谓初禅诸觉观。灭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得喜乐相应。是谓二禅觉观。如前说。断却是谓灭。诸地信无垢是谓内清净。意识系缘不散是谓一心。喜乐支如前说。是二痛根相应。喜根护根。别身一想喜相应。根本近地护根相应。除灭觉观垢。除灭思惟功德。是道趣二禅。离喜垢故。护行下受身乐无漏人。是说乐护念下乐入三禅。离喜如前说。护心放舍乐二种痛乐不烦恼。是乐身中行念守看。是乐难知实法。是故无漏说乐。亦行护欲等诸善法。是道趣三禅。观喜恶罪不喜乐观禅。止乐护念智一心。是谓五支如前说。是谓三禅。断乐苦先灭忧喜根。护念净入四禅。欲等诸善法。亦复观乐苦垢不苦不乐。善止是道入四禅。四支护念善智一心禅力灭喘息。是谓四禅。一切禅支善。未到禅地有觉有观。中间禅无觉有观。是二地护根相应。未到禅地二种净无漏非味。四禅中三种味净无漏。是谓禅法。离色忆亦观无量空。入空定观色垢空处善止。观是道趣空定。忆无量识入识处。观空处垢识处善止。观是道趣识定。无量识行是为苦。忆不用处行入不用定。观无量识处垢。不用处善止。观是道趣不用定。有想处病无想处痴。如是思惟入有想无想定。观不用处垢。有想无想善止。观是道趣有想无想定。是谓有想无想定。趣涅槃道二种。一观身不净。二念数息。身意止中第一二解脱。四除入中广说不净法。入定数息一二乃到十念。守出入息如守门人。观一切法起灭。是二相自相六种分别。观身无常苦空非我。如是一切诸法观。恐畏世界渐渐灭垢。行善法起至涅槃。未到禅地中间禅地四禅地三无色地有二种。有漏无漏。有顶一切有漏十想。无常苦苦无我。观食一切世间不可乐不净死断无欲尽想。忆念诸行无常。是谓无常想。忆念生等苦满世间。是谓苦想。忆念内外无常苦不自在空。是谓苦无我想。忆念多勤苦得食啖时不净。是谓观食想。忆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种种烦恼满世界。是谓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自身内实观。是谓不净想。忆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谓死想。忆念灭一切烦恼善止。是谓断想。忆念非常离欲。是谓无欲想。忆念五受阴更不生尽止妙离涅槃。是谓尽想。是十想常忆念得尽苦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有神探系统

    重生之我有神探系统

    前世,沈江恒因公殉职,重生到了刚刚进入警局的那一天。意外发现还自带系统,但悲喜交加的是,系统竟然是残缺不全,需要自我不断更新完善的。唉,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看他如何玩出一个新花样来。
  • 猎殭

    猎殭

    世襲青衣法師,又為警部高級督察的冉青玄,帶令各具異能的手下,展開一頁又一頁詭異,驚險,超出大家認知外的旅程,面對非人的侵襲,危機一觸即發,故事盡力盡快更新(會努力達成目標,多謝支持)
  •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书记》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梦醒爱一场

    梦醒爱一场

    从校服到婚纱……从守护到相守……原以为所谓十年的爱情已变成平淡友情或亲情却不曾想是爱得越来越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何处暖阳不倾城

    何处暖阳不倾城

    唐泽宸,这个身家背景不详却扶摇直上的男人,名动A市,风姿卓越,让不少名媛淑女趋之若鹜。秦暖阳不认识他之前,遥望远观心存警戒。可认识之后……在哥哥的“别靠近他,别好奇他,别勾引他”的警告里,还是越了雷池,勾引他了……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剑枭记

    剑枭记

    天英学院,御灵大陆最大的修真学院开始招生,全国各地的人都往学院赶去,各大势力在学院内争锋相对,此时一个吊儿郎当的无赖小子一头扎进了漩涡里…
  • 重生之璀璨征途

    重生之璀璨征途

    岁月唤起旧时的记忆,那禁锢的枷锁被打开,儿时的欢笑,放鞭炮,打弹珠,打摔牌,玩石子,踢毽子,丢沙包,堆雪人,打雪仗……,童年的乐趣是多姿多彩的。重新回到了童年时代,赚钱、理想、泡妞、改变生命的轨迹都不是重生的目的……,多年后朱庆道才发现重生的意义就是……朱庆道重生到了1986年,他先从收购钢铁垃圾开始,轻松赚取亿万,改变了他与母亲的命运······
  • 梦外荼蘼

    梦外荼蘼

    江湖有一段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很短的历史。当我们在唐开元年间谈江湖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局面。自战国时代司徒玄空在峨眉山创制猿公剑法以来,中华武学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然而这年前间,虽有师传,却鲜有门派,更遑论江湖。这一切直到初唐才开始变化。而自初唐以来,短短几十年间,江湖瞬息万变,风云叱咤,藏剑山庄举办名剑大会、枫华谷之战、方乾与拓跋思南决战天子峰巅、浩气盟的成立、神秘的青岩万花等等事迹到现在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江湖是谁的江湖?是江湖人的江湖。但是天下江湖人众,究竟有几人能真正逍遥江湖呢?我们的主角便是一个江湖人,而他究竟有怎样的江湖,且看本书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