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900000048

第48章 文化管理衡动模式(6)

对价值与和谐的诠释俨然就是一副对仗的上下联,但是当我们细细思量其间的关系,会发现一张横批的存在:衡动即价值,衡动即和谐。眼下这个满是价格污垢、规则泥沼的人类社会,找不见价值、看不到和谐的怨尤声不绝于耳,不得不叹我们人类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祸中不见福。貌似福离我们远去了,实则福始终都在,而且俯拾即是。时空流转,人类面对的机会、可做的选择比比皆是,但凡有点动作,价值与和谐都将随之发生反应,并产生出催化整个衡动系统持续运转的效能。作为系统中一组存在即合理的真实要素,价值与和谐完全可以在人类的意念中升华成一种感恩情绪,牵动我们去施放我们从时空那里领受来的一切生命元素。

当我们像熟悉自己左右手那样理解了价值与和谐的存在与关系,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视野延伸到整个共变层,也就是价值与和谐跟同层要素之间的互通关系。由于在衡动系统中时空占有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在看似混沌的要素关系中唯能通过时空状态来加以界定,那就是价值与和谐所属的“为”态。正所谓无“为”于“欲”必有节,无“为”于“事”必有明,无“为”于“心”必有清,反观有“为”之互用亦然。针对价值与和谐在时空“为”态表现下的具体关系,我们再用一个真实的故事予以诠释:

一个人始终都在困惑自己的生命价值,始终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保有质疑态度,因而总是在没有得到实质进展的时候便抽身离开,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的物质积累无法令他自己乃至其女友满意。最终女友选择分手,而他也不得不选择开始失落的单身生活。没料到的是,单身生活竟使得他开始享受生活,发现了没有太多物质牵绊的自由和快乐,而且很容易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SOHO生存方式,并在其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圈,更是觅得了与好友分享快乐的无限机会。对此,他乐此不疲。

四、莫比乌斯

衡动体系中的映变层由两组以时空为中心的对称曲形镜面组成,它们所构成的封闭镜幕可以映射出人类在衡动体系中的所有存在状态,即共变层各要素的映像。而在运变层和递变层的能量带动下,映变层也会随之转动,进而使真实与不真实的映像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时空衡动影像。其中两组要素分别是过程与结果、关系与本性,下面则是对它们的理解与实践等给出的具体释义:

(一)过程与结果

过程被人类定义为,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而结果则是系统达到的最后状态。之所以有此界定依旧是因为人类生命机能中无所不在的有限性感知,你说它是天使吧,它确实能驱使人类适可而止,你说它是魔鬼吧,它又确实会唆使人类无知无畏。然而,当我们意识到这只是时空状态在人类生命中的映像时,我们是否会不禁感喟自己活得并不够自然?大可不必,因为人类是完全可以做到在映像与实像间自由穿梭的,当然这也是我们引入莫比乌斯机理的根由所在。

莫比乌斯环示意图

莫比乌斯环(MbiusStrip)是一种单侧、不可定向的曲面。因A.F.莫比乌斯(AugustFerdinandMbius,1790-1868)发现而得名。将一个长方形纸带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莫比乌斯环。

看了上面莫比乌斯环的简单示意,我们不难直观地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特征,那就是它通过正反面其中的一端反转180度与另一端对接,进而将正反面统一为一个面。如果说起初我们在纸带的一面注上“结果1”,另一面注上“结果2”,那么所谓的“过程”就应当是把纸带由“结果1”的一面翻转到“结果2”的一面,或者“结果2”翻转到“结果1”,其中“结果1”和“结果2”是相互独立的存在状态,当然这只是出于人类的片面感知与认知而已。如果我们将纸带对接成莫比乌斯环形态,即将纸带的形态增维,此时“结果1”和“结果2”同处于一面,而所谓的“过程”也从外力的施加变成了闭环能量的传导。不言而喻,真实的时空中“过程”是衡动存在的,“结果”只是能量在过程中传导在某个坐标位置的映像罢了,而保持在这个“过程面”上的持续运动也就形同在所谓的映像与实像间自由穿梭,这才是我们人类需要做的。

在现实的人类社会当中,人类往往出于某些有限性感知给自己设定了很多有悖时空实质的规则,以中国的高考制度为例,鉴于迄今为止它对大多数中国的未成年人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一道关卡,同其他考试一样也会出个成绩,而这个成绩“结果”的意义被人们无限放大、借题发挥。要知道必要的学习和考试过程其实是自然而美好的,但它却由于高考“结果”的特殊性,导致了多少尚未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孩子开始自我膨胀玩物丧志抑或自暴自弃举步不前。客观来讲,如是中国社会现状除了制度本身的弊端以及相关社会行为的干扰外,对于身临高考这个时空坐标点的孩子们而言,其时空“欲”态、“事”态、“心”态和“为”态才是真实暴露出问题实质的关键,其实也便是对“过程”和“结果”的认知问题。

从“欲”态视角来看高考考场上的孩子,有一些想到的是“成王败寇,我未来的前途成败在此一举”,还有一些想到的是“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过程体验,它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增值”,前者的潜意识里只有非真实存在的“结果”,而后者关注的是“过程”流转及其能量的变化;从“事”态视角来看,一些孩子认为“今天要把之前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展现到卷子上,考完之后坚决不再碰它们”,另一些则认为“今天利用这次机会再考验一下自己记忆和应用的学习能力,考完之后继续缺哪补哪”;从“心”态视角来看,其中有人寻思“我要尽可能考好然后争取到独自出去旅游的机会,远离父母无休无止的唠叨”,而还有人设想“考完之后我就可以实施自己新的人生计划了,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出去旅游,等旅游回来再重新披挂上阵”;从“为”态视角来看,有的孩子觉得“模拟考试我可以考得很好,所以这回也不会差,不然父母会失望,我做的每道题都要尽可能保证万无一失”,还有的孩子想到“我之前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复习准备了,今天只需要先把会做的都做了,不太会的多想想,然后能完成什么样就完成什么样”。

很明显,具有后者那样的认知状态、能够在人为的“结果”中映变的孩子比前者取得理想成绩的机会要多得多,在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会相对大很多,同时还可以向时空的衡动系统输出更多具有绝对意义的能量。当然,其间与时空实质相悖的规则一定是要改的,由谁来改呢?只有更衡动、更谙熟时空“过程”实质的人方能被时空赋予更多可能性去改变它,助它回到“正”道。

(二)关系与本性

关系被人类设定为生命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本性则是被遗传的先天固有特性的生命状态。二者通常由出现与存在的所谓时间节点来界定,而“出现”的存在其实根本就是人类生命有限性感知的产物,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不休在时空实质面前更是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可言。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存在什么“本性”吗?不过是一些成年人类子虚乌有的对比下的状态感知罢了。也许在父母看来婴孩是新生,理应有其“本性”,而在时空看来婴孩是衍生,也就是相关可能性的衍生。简而言之,真实存在的只有各种时空生命间的“关系”,而所谓的“本性”是时空状态在人类生命中的映像,就像婴孩从父母那里被遗传到的是“关系”,而不是从人类生命机能中映射出来的“本性”。

还是利用莫比乌斯环的机理,我们可以认识到跟“过程”与“结果”类似的启示:真实的时空中“关系”是衡动存在的,“本性”只是能量在关系中传导到某个坐标位置的映像而已,保持在“关系面”上的持续运动就能够使我们在所谓的映像与实像间自由穿梭,进而去实现我们的时空价值。此间会有人问:时空的实质“过程”和“关系”究竟应当来如何理解?其实“过程”和“关系”也只是人类的不同表述,如果一定要作以表述上的界定,那么“过程”就是所谓时间对空间形态的描示,而“关系”则是所谓空间对时间形态的描示。事实上,时间与空间是个互依互存的统一体,“过程”和“关系”亦如是,不论怎样表述,它们的统一体是真实存在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它们分立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在时下的中国,所谓的“本性”传统观念依然禁锢着数以亿计人的知行方式,甚至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处都显得无法调和。拿高中毕业后刚刚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依照中国式的“本性”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友乃至社会谋划了些什么、践行了些什么,很可能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知与行会决定十年之后他们自己的发展、他们身边亲友的发展、他们所处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乃至他们生存环境的发展。然而,“本性论”的感知误区一再扭曲了“关系”的真实存在,对于置身这个时空坐标点的孩子们而言,其时空“欲”态、“事”态、“心”态和“为”态已足以反映出问题的实质,对“关系”和“本性”的认知甚是值得反思。

从“欲”态视角来看高中毕业后的孩子,有一些想到的是“只有好好深造才能找到体面工作,只有多赚钱将来才能赡养父母报效祖国”,还有一些想到的是“此时我终于可以实现一些以前所不能实现的愿望了,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甚至改变更多的人了”,前者的潜意识里只有非真实存在的“本性”,而后者关注的是“关系”衍生及其能量的变化;从“事”态视角来看,一些孩子认为“今天父母在我身上投下的成本我要在七年的时间内全部偿清”,另一些则认为“今天起我要逐步开始尝试独立生活,让父母从自己的督导者转换成见证者”;从“心”态视角来看,其中有人寻思“今后父母终于没有理由再全权干预我的生活了,我可要好好放纵自己一段时间”,而还有人设想“今后我会面对更多的人生选择,也将要负担起更多的生命责任,然而对于无尽的选择与责任,我需要做的只是倾尽所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从“为”态视角来看,有的孩子觉得“父母给我设定的未来规划我会付诸行动,朝着每一个新的既定目标出发,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为了完成父母的未果理想”,还有的孩子想到“从今天起我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健康,好好利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资源,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诚然,中国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传统观念多数是具有恒久普世价值的,但是观念的效法需要随世代人群的更迭而不断调适才能得以保持其价值效用历久弥新,否则很容易被某些有限性感知产生的映像扭曲,继而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处于前者认知状态的孩子就很可能在所谓的“本性”中迷失掉自己,相反,在具有后者认知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人造“本性”的映变,也就是在生命“关系”中对“本性”的甄别和协整。无疑,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可以过得更释然,更有生命质感,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加富有实现“成功”自我的机会,因为他们领会了人类之于时空的实质,当然也是文化管理衡动模式的实质,即用积极的知行去主动化解被动的映像问题。

(第四节)元性归真─主要特征

元性同质,乘以归真。

时空视角(内在特性)

人类视角(外在特性)

文化管理衡动模式主要特征结构示意

一、整体性

作为文化管理衡动模式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投射给了人类一个多维统一的时空视角去看待生命,去统筹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而不是把自己定格在某个分崩离析的局部,自顾自地往知行的死胡同里钻。无论人类身体内部的生命组织结构单位、人类社会内部的生命组织结构单位还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生命组织结构单位都属于时空的不同存在形式,同时也都统一遵循时空整体的衡动规则。对文化管理衡动模式的应用对象人类个体而言,整体性就是指以人类个体相关联的各种时空生命关系为基础,并以时空的整体衡动规则为价值引导,使不同的人类个体都能够协调起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进而推进人类社会,与时空整体协同起来衡动发展。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对整体性的补充和延伸,它也是文化管理衡动模式的内在特性之一。开放性呈现给人类的信息是,人类个体不需要因为在乎时空的整体性而完全禁锢住自身的时空独立性。由于时空生命关系系统中不同的生命要素都是会实时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产生衡动效应,进而使时空的整体性发挥协同作用。整体性不是固定性,它并没有限制不同时空生命的形态固定不变,相反,时空的视角可以随时为独立的时空生命个体敞开新的端口,也就是说时空整体可以不断随衡动过程的延伸而扩大规模,这就给拥有知行能力的人类个体提供了足够的开放空间和过程通道,以助力时空整体的衡动扩展。

三、成长性

成长性是文化管理衡动模式重要的外在特性之一,它所指的是人类个体之于衡动时空的过程性价值。尽管人类个体生命的出现是由时空决定的,但是时空整体并没有决定人类生命不同独立单位的生存发展过程,换句话说,人类个体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形态变化过程为时空整体创造出不同程度的衡动价值的。鉴于人类具有一系列知行能力所组成的衡动要素集合,而这些衡动要素会通过一系列人类成长规律导向的递变效应,带动人类个体时空形态的过程性变化,即时空价值的输出过程,继而与时空整体衡动规律对接。其中的时空价值输出过程依附于人类个体的生命周期,它的时空价值体现就是人类个体衡动要素的成长性,而依附于人类社会生命周期的时空价值则体现在人类社会衡动发展规律的成长性。

四、故事性

同样是文化管理衡动模式的外在特性,故事性是对成长性的补充和延伸,它映射在不同人类个体上的标记是衡动时空的关系性价值。由于人类个体或社会生命的成长性体现出的主要是时空价值的过程性规律,以人类的视角去审视则缺乏必要的具象关联性,致使人类难以在知行中予以有效串接,而人类生命的时空关系系统恰恰提供了不同维度的具象交集依据,即时空价值的关系积累。正是基于此,人类之于衡动时空的故事性,才使得人类个体可以在复杂的关系系统中通过具象互动不断形成新的关系性时空价值,而人类社会则在多维度关系系统的交互沉淀中持续发展,并源源不绝地补充进新的故事性交点,进而随时空整体的衡动不断扩展人类的关系系统。

同类推荐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这些教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其耗费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热门推荐
  •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成功靠什么?若只靠个人才华和拼搏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往往都是从“跟对人,做对事”开始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走上职场,跟随一个值得跟随的人,以获得其庇佑和指点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跟对了人,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快速地成功。同样,做对事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获得老板或上司青睐和重用,为自己赢得成功机会的唯一途径。《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为读者全面解析了如何才能跟对人、做对事。二十几岁的你,请跟随《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一起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然后运用书中的智慧游刃有余地行走于职场,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成功。
  • 默默的守护之零的传说

    默默的守护之零的传说

    2066年,时空错乱,魔小队穿越时空寻找时空守护者零的踪迹······古堡内,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男子笑道:“欢迎大家来到恶魔的世界!”
  • 重生之倾心传

    重生之倾心传

    貌似天仙,徳行有失的倾心郡主死了?是,可她又活了。看苏倾心重生出生那日,扭转人生,过上美满人生。
  • 我五行独缺爱

    我五行独缺爱

    他是新世纪名声大燥的特种兵,顾家的天之骄子,性格刚毅,勇猛,而又机智;他是感情破裂的家庭中长大的理性少年,性格敏感,压抑而又偏执;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如何找到共通之处,而在异世相互扶持,走出截然不同前人的辉煌之路
  • 武侠之锦衣金刚

    武侠之锦衣金刚

    穿越者,当主江湖沉浮。穿越到这个武力至上的世界,不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怎能尽兴?且看木愚得系统助力,杀一切不平,开万世荣光!
  • 仙域狂徒

    仙域狂徒

    我练的丹,是仙丹!我练的器,是仙器!我练的法,是仙法!无知的凡人,在我脚下颤抖吧,我乃……仙域第一狂徒!
  • 學霸是血霸

    學霸是血霸

    第一次遇见。我便喜欢上了你。可我怕说出口你反而会讨厌我...我怕说出口我们连朋友都做不成。秋一飘我喜欢你。在我们初遇的上午。我就喜欢你..
  • 神尊劫

    神尊劫

    废柴少年高强,巧获真龙之血,得上古龙女相助,一朝崛起,横扫天下,共抗魔族。随着神秘身世的解开,征服仙界,强势回归,最终成为一代王者。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梁遇春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梁遇春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 黑天魔狱

    黑天魔狱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