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5200000005

第5章 养生与保健(2)

4.养津液盛夏最容易因汗出过多而耗津伤液,因此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不宜饮烈性酒,但可适量饮一些啤酒,有利于消除暑气,西瓜能消暑利尿生津止渴,可适当多吃些。要注意补充体内氯化钠的丧失,在出汗太多的时候,应饮一些淡盐开水。绿豆汤利湿消暑,也可常饮。夏日多饮些热茶,最利于消暑。夏日冷饮品种繁多,可适量进食,但不宜过量,以免伤脾胃之阳,引起腹泻等症。

5.防中暑夏日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降温设施如电风扇、空调设备等以预防中暑,但不宜固定长久直吹,睡眠时应关停。使用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不宜悬殊。《养老奉亲书》认为:“盛夏之月,最难治摄。……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这是因为,夏天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6.调脾胃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夏季养脾最佳。这是因为,夏季所有脏器活动旺盛,新陈代谢比一般时期更快,需要营养更多。而脾正是一个储藏营养的仓库,能“运化开清”,使其精华变成气血,营养生命,故中医有“脾主长夏”之说。只有夏季调养好脾气,使得气血充足,人体方能充满活力,永葆健康。

(1)食疗补脾夏季小暑前后正是黄鳝肥美之际,此时黄鳝的滋补作用最强,人称“夏暑黄鳝赛人参”。

(2)按摩健脾足三里穴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之一,有“长寿穴”之称。此穴有健脾和胃,消滞化湿,调补中气,强健体质之功效。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在膝关节下3寸,外侧1寸处,反复按揉至有酸胀感,一般按揉4次左右。可治虚劳损伤,脾虚泄泻,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脏器下垂、脱肛等。

(3)步行养脾步行对“后天之本”脾亦有很大的好处,行走可使“运化”增强,食欲大开,精华充足、气血流畅,手脚轻松有力。因夏天天气炎热,步行时间宜在早晨、晚上。要求是:全身放松,抬头挺胸;以腹式呼吸为主;着轻便装,速度适中,少讲话多吸气。

7.顾其他除补脾之外,我国民间早还有“夏补三伏”、“冬病夏治”的说法。从中医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来说,主要分神补、食补、药补三个方面。

(1)神补也就是精神调养。要注意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精力充沛,避免生气和烦恼。三伏盛夏,可以晚睡一点,但应早起,中午可适当睡一会儿。

早晚可在空气新鲜、安静的地方锻炼锻炼,气功、太极拳等健身术就属于神补的范围。三伏天,既要防暑,也应防寒。露天干活要戴草帽,汗出太多可适当喝点淡盐水。夜晚在室外乘凉时间不要过长。

(2)食补夏天人体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清淡一些。冷饮也不要喝得过多,特别是大汗以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冠心病人不要多吃冷饮;溃疡病人不宜喝过酸的饮料,糖尿病人不宜喝含糖多的饮料等。

(3)药补阴虚的人,可适当吃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的药;气虚的人,可吃一些补气的药。对于脾肾阳虚的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关节痛等,都可以在三伏天应用适当的药物,这样到了冬天这些病就会减轻甚至不发作。

三、秋季养生

秋季自然界万物生长平足,地气清肃,是收获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秋风急劲,宜使精神安定、乐观、宁静,防止秋季肃杀之气侵犯,使机体之气收敛不致耗损,保持与秋季气候协调。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因此,秋季精神上要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静思秋季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保肺之清肃之气,为阳气潜藏做好准备。

秋天气候“一日三变”,寒暖不定,往往让人不易适应,机体营卫随之失调,外邪乘虚而入使人致病,这便是古人所云,“气之不袭,是渴非常,非常则变,变则致病。”秋天,由于气流、气压、气温的变化,人体遇寒冷常常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偏高,血管容易脆裂,所以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健康的老人也应小心提防。如果此期间老年人常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则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弄清病因,早作治疗。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早晚温差变大,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注意及时添衣,并加强锻炼,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以预防冬季多发的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等。对于冬令进补的人来讲,这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底补,最好是选择食补,可用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煮汤服,或炖牛肉、羊肉汤等食用,即可达此目的。

一阵秋风一阵凉,秋季气候由凉转冷,是各种慢性病易复发的季节,如胃肠病、关节炎、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等这些中老年常见疾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秋季未发,冬季也会安然无恙。中西医学专家们均认为,气管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体质虚弱稍受寒冷即可发病;二是居室内外污浊空气的刺激;三是由感冒引发。因此,医学家建议最好从初秋开始搞好预防,降低或减轻气管炎的复发。

秋季“燥”邪当令,气候干燥,燥易伤津液,所以人们自觉口咽干鼻燥,燥邪伤人常患感冒、气管炎、口炎、舌炎、大便秘结等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水果、蔬菜、稀饭等滋阴润燥之物;少食辛辣、干焦、肥甘之品,以应自然界气候变化。

秋天,是热与冷的交替季节,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人体如何养生,才能健康延年呢?注意秋天的衣食住行,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极为重要。

1.衣金秋季节,天气逐渐转凉,加之此时气候变化无常,常常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秋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的气候,因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添衣服,以防寒邪内侵,引起感冒、关节炎、胃病、漏肩风等疾病。对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哮喘等呼吸道疾患的老年人就更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旧病复发或加重。

2.食秋季降雨少,空气干燥,如果调养不当,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便秘等“秋燥症”,因此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用。尽量少吃辣椒、酒等燥热品。深秋季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吸收藏纳,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故体质虚弱者,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此时可对症吃些红枣、莲子、山药、百合、鸡鸭、板栗等清补、平补之品,以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3.住秋天应合理安排睡眠,睡眠是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秋季天高风动,地气清肃,使肺气收而神气敛,睡眠时间应做到“早卧早起”,深秋气候较寒冷,不宜养成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的习惯,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头昏、疲倦等症。

4.行金秋时节,景致迷人,是户外活动和旅游的黄金季节。实践证明,加强体育锻炼能运动筋骨、活动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此时,尤其要注意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但运动量必须适度,要避免运动量过于剧烈而引起大汗淋漓,从而导致津液耗散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我国自古有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登高赏景的习俗,在阳光明媚的秋天登高远眺,饱览奇景,有心旷神怡之感,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消失,又调剂生活,实为人间乐事。

四、冬季养生

冬季气候寒凉,宇宙万物都处于收藏状态。冬月闭藏之时,更应固密心志保养精神。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而与冬季的自然气候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颐养阴阳,使“阴平阳秘”,祛病增寿。应适当进补,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冬季要注意保暖,居室防寒,沐浴慎汗,夜卧叩齿,朝行避霜,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犹如隐私秘而不宣,心境怡然自得。

年老体虚和患有慢性病的人,应十分重视冬季养生,注意保暖,适当锻炼,注意心理保健,科学安排衣食住行,防患于未然。中医有“治未病”的理论学说,即无病重预防,已病早治疗,病愈防复发。

1.食补天寒易伤脾胃,影响消化。老年人在冬天,宜食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烹调时要尽量炖烂,使之柔软易消化。

2.暖背中医学认为,背部为阳中之阳,为督脉和太阳经循行之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太阳经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经首当其冲。冬季特别是在天气剧变,气温骤降时,寒气袭人,直刺筋骨,引起内脏一系列变化。老年人因脏器老化,功能减退,阳气衰弱,正气不足,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更差。

因此,老年人要安全过冬,注意背部保暖十分重要。若不注意背部保暖,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损伤阳气而致病,或使旧病复发、病情加重和恶化。对患有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所以,老年人冬季最好穿件合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以平安过冬。

3.防感冒冬春正是感冒多发季节,可别小看了感冒,如不注意防治,就有可能引起其他病症,因而要以预防为主,以下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洗:早晨用冷水洗脸。

泡:晚上用热水泡脚。

漱: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一次,可杀死口腔病菌。

动: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按:两手掌心相对,搓热后按摩迎香穴和涌泉穴,次数不限,舒服为度,早晚均可。

开:居室的窗户,每天至少要开着30分钟,使室内通风透气。

饮:用红糖30克、生姜3克,开水冲泡,睡前饮用,或用绿茶泡也可。

保:注意保暖防寒,早晚要加衣。

吃:注意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特别要多吃蔬菜、水果。

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天消化系统的畅通。

四时摄生,是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在“天人相应”观念指导下提出的养生思想。他们通过生活实践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因此,在养生方法上强调形体调节与精神意志调摄的统一,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这就是中医“四时摄生”的根本意义。

第三节起居有常

我国古代人民非常重视起居对养生的作用。荀子说:“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而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说明起居必须适应生理机能的需要。老人劳逸不可强求,当卧则卧,欲醒即起,凡以适宜为度。“不欲甚劳,不欲甚逸。”过度疲劳会引起疾病,过度休息,同样也会使人生理功能失调而患病。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人体生理功能和脏器功能开始衰退,更应注意劳动的强度和休息的时间。

一、睡眠养生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要务”,“能睡者,能食,能长生”。说明人的生命过程离不开睡眠。

但是过多的睡眠,也不利于气血运行,以致气血凝滞,因而又有“久卧伤气”之说。

睡眠习惯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睡眠调摄也应顺应这种变化。强调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则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明睡眠也要顺应四季的自然变化。

睡眠的姿势也很重要。孔子提出不仰卧。《千金方》指出:“屈股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卧。”宋代蔡季通说:“觉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说明俯仰位睡眠,肌肉不能充分放松,不利于休息。睡觉的姿势也不可一成不变,一夜间总得翻身数十次,以求得舒适的体位。

“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故阳始生则舒伸转挚,务令荣卫周流也。”说的是睡觉醒来时,不要急于起床,先伸展一下肢体,这对健康是极为有利的。“卧不覆首”、“勿露卧当风”、“饥而睡不安,则宜少食;饱而睡不安,则少行坐。”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睡眠养生之道。

二、洗漱养生

常梳头可以疏通血脉、散风祛湿、解除疲劳,因此要“头常梳”。

面部是五脏之气外荣之地,经常洗脸能疏通气血,促进五脏精气外荣。每日早中晚各洗一次,以软水为好,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

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牢齿之法,晨起叩齿”。

睡前热水泡脚不仅是一种文明的做法,而且还有益于健康。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下都有相应的投影。人体踝部以下有许多个穴位,用热水泡脚时,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照脏腑的作用。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浸脚15~20分钟,还有助于安神祛烦、催眠入睡,使睡梦更加香甜。

足浴还能预防腿部、脚部疾病的发生。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的血液循环,使腿部静脉血及时向右心回流,这就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淤血,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超级控卫

    超级控卫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许诺开启了一个属于东方人的控卫时代,他是NBA的一代传奇!”纽约尼克斯队主教练麦克-德安东尼说:“许诺得到了斯蒂夫—纳什的传球真髓,他就是下一个约翰—斯托克顿!”芝加哥公牛队MVP后卫德里克-罗斯说:“他才是真正的NBA第一控卫!”凤凰城太阳队后卫斯蒂夫-纳什说:“许诺成功地做到了人与球的合一,他把传球上升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是真正的控球后卫大师!”洛杉矶湖人队后卫科比-布莱恩特说:“我比许诺优秀的唯一一个原因是,当他还在联盟之中打球的时候,我已经退役了。”迈阿密热火队前锋勒布朗-詹姆斯说:“你们都说我是NBA里最全能的球员,那你们为什么不去看看许诺的比赛呢?”看许诺驰骋NBA赛场,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 那个少年他很甜

    那个少年他很甜

    懒得写…………………………………恶魔不会死
  • 邪霸成长史

    邪霸成长史

    在现实中约束了自己,不想在小说这充满虚幻的世界中亦约束自己约束大家的激情。本文简单一句话:不在束缚自己的思维意识,不再有憋屈的主角。。。
  • 恶魔的法则:校草吻不够

    恶魔的法则:校草吻不够

    回国第三天,就遇到了一个无赖,这还不算完,又这学校里见面了。从此,简拧灵和她的小伙伴就生活在恶魔们的阴影下,高中上完了,正想说再见的时候名字又出现在他们家的户口本上。这到底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可以加我的qq:2900761194。欢迎加入
  • 万古第一神庭

    万古第一神庭

    大帝无上,法力无边,仙庭永存,横压宇内,这是一个人族大帝的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 重生之体坛巨鳄

    重生之体坛巨鳄

    重生于梦幻泡影,成长于至暗十年。假球、赌球、贪腐、没有底线!想逼我成为你们的同类?NO没戏我宁可做一辈子披荆斩棘的小丑,也绝不会变成你们的样子!我决定干一件大事,我要与那漫天神佛为敌,砸碎那凌霄宝殿!成了,我是活着的传奇!败了,还有重生名额没?-----我是分割线-----本文不是传统体育文,生意线一步一坑,足球线易燃易爆炸!慎入!
  • 人脉心理学

    人脉心理学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 遇见你便足矣

    遇见你便足矣

    那年夏天,抑郁症女孩沈清遇到了她生命中的一束光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 故里长安枔

    故里长安枔

    这世上的羁绊很多,即使轮回也无法斩断。长安最后知道了她的故里究竟是谁,那是一个很好的人。“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长安还是那个长安,但是她的故里却不是那个故里了。即使她不在了,长安也相信他们还会遇见的,因为这种羁绊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