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1200000016

第16章 旷世巨著(1)

1.笔耕不辍

岁月流逝,历史的“斯芬克司之谜”,使得赋有国家、民族、历史责任感的史学家倾力奉献。步入花甲之年后,戴逸继续在鸦片战争前的清史领域中爬梳钻研,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清代边疆开发上。边疆的统一和发展是清朝完成的伟大业绩,唯此中国辽阔的版图才得以奠定,国家的统一才更加巩固,边陲地区的经济文化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清代对边疆开发的规模和深度,远远超过汉唐盛世。在戴逸的带领下,同仁们开始对清代的边疆和民族关系进行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被列入国家的六五规划。在研究过程中,戴逸对乾隆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以此作为接下来重点研究的对象。

清高宗乾隆,自小在皇室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品学兼优的他立志以“仁义”陶冶教化天下。及至25岁登基,在其统治的60年的岁月中,清朝达到“康乾盛世”的顶峰,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乾隆帝一生经历丰富,博古通今,文才武略,勤理政事,身兼政治家、学者、诗人、旅行家、收藏家等多重角色。他改变了雍正帝的严刑峻法,宽严相济,在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又平定准噶尔、回部,加强与西藏的联系,无疑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其文治武功,业绩卓著,迎来了清朝的全盛时期。但晚年的乾隆重用和珅,政治渐趋腐败,又实行闭关政策,清王朝走向了没落。乾隆的思想、言论和行动,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层面上说,他是18世纪中国历史的参与者、领导者和塑造者。戴逸深感人物与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时代创造了人物,为人物提供了活动舞台,而杰出人物又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时代的特色,执行时代的要求,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他决定从时代特点与个人思想、性格作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突破。

为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戴逸决定把《高宗实录》从头至尾认真通读一遍。《高宗实录》多达1500卷,占了整个《清实录》三分之一的篇幅。面对如此庞大的阅读量,戴逸安之若素,一页页细细翻看,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乾隆不仅是政治巨人,还是历史上创作最多的诗人,按《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御制诗余集》等所收诗计,总数达43000多首。这些诗作正是开启乾隆内心世界的金钥匙啊!戴逸一头扎进乾隆的诗文中,逐一沉浸在数万首诗和数百篇文章里,专题卡片做了一叠又一叠。此外,戴逸还通览了《清史稿》《清史列传》《东华录》等史料,兼涉笔记与野史,不一而足。因为戴逸心中有一杆秤,诚如《汉书·司马迁传赞》所言,“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也是历史和人民赋予史学专著的评判标杆。正是在广博的资料积累基础上,戴逸对乾隆一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以及北京城市建设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于1992年出版了《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书。这是戴逸的第四部代表作。

面对历史,每个人都是需要学习和思考的孩子。戴逸谦逊地认为,《乾隆帝及其时代》不是一本乾隆帝的编年史传记,也不是一部关于18世纪中国史的全面叙述,只是自己在学习这段历史时所思所得的零散杂乱的记录。《乾隆帝及其时代》1992年版封面戴逸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乾隆一朝进行条分缕析,比如,在书中充分肯定了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贡献,但同时指出其在平叛过程中滥杀无辜的历史局限性,堪称信史。比如,在研究《四库全书》的编撰时,将其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进行全方位比较,进而分析东西方在近代化进程上的思想差异,因而对《四库全书》的功过评价也更加深刻。18世纪是中国与世界的关键时代,乾隆帝80多年的生命之旅是世人认识当年历史大势的极佳视角,书中以严密的考据与优美的叙事相结合,并且引入世界历史的变幻节奏,在中外互动中给每一位现代人以历史感悟,让人认识到乾隆帝当时的天朝心态及其致命伤,进而在反思中华帝国晚期封闭格局的同时,引发现代人无限的遐想。

历史的深沉缜密,也不免使人生出无限的遐思,戴逸研究乾隆帝,进而对18世纪这个跳跃、鲜活的时代感到极大的兴趣。在《乾隆帝及其时代》的前言中,戴逸对此有着意蕴深远的感言:

……18世纪是伟大的时代,无论对于中国或世界都非常重要。中国适当康雍乾盛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封建社会攀登到了峰巅,但这不等于说资本主义就在眼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曾创造和发展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它将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而不会按照西欧历史的模式,亦步亦趋。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文明,各有自己的道路、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外国的入侵,中国将循自己的道路继续行进下去。历史将在何时转轨?怎样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还难于作出判断。可能是在很远的未来,而且会和西欧国家的过渡方式截然不同。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很多光辉灿烂、对今天仍然十分珍贵、十分有用的东西,我们要珍惜它。也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生活、阻碍进步的东西,克服它、淘汰它,要有必需的条件,充分的时间和许多世代的努力。研究18世纪的历史常常会涉及对一些重大问题的遐想,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研究18世纪的中国是认识近代和今天的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历史学界对于18世纪中国的研究还很不够,我这本书仅是非常粗浅而零散的探索与尝试,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来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一大片肥沃而辽阔的处女地有待历史学家们去开垦、耕耘。只要投入力量,必将得到报偿。严肃认真的历史研究总会加深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认识,总会增进智慧、加强力量,使我们满怀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Ⅰ—Ⅱ页。

“18世纪的中国和世界”这个新课题,范畴非常广泛,它包括18世纪历史中一切重要的方面,并且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中进行对比考察,甚至要跨越时间的界限,对18世纪以后的200年来的历史走向作一观察和研究。这项重大研究课题的主旨,正是戴逸与同道者审慎把握的关键。

戴逸把18世纪的中国放到当时的世界去考量,在思考成熟之际,在论文中专题谈及“为什么要研究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这是因为,“18世纪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十分重要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开始走向工业文明,从此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时西欧和美国等都先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跃进,开始了近代化进程”,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清朝的康乾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加强,表面上显得欣欣向荣。但如与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国家作横向比较,却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期,一个是封建主义的迟暮期。康乾盛世貌似太平和辉煌,实则难掩其衰落的凄凉晚景。乾隆执政的60年,正值英国经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西方科学也在此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发展。但是面对西方文明的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等新技术、新气象,晚年的乾隆却无动于衷,终与突飞猛进的西方世界擦肩而过。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实质在那时已埋下祸根并显露征兆。

史学家有感于18世纪对中国与世界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如何从对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进行对比研究中,深刻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分析当时清朝统治者决策的得与失,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当有重要的、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高度认识乾隆一朝的基础上,戴逸前瞻性地指出,“研究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就是要把中国和世界连成一体,改变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割和孤立的研究习惯,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坐标系中去考察,才能给中国正确定位,而世界又必须包括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中国,世界史不是完全真正的世界史”。而要将中国放在世界坐标系中去研究,就要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世界进行比较研究,既要看到“18世纪中西方国家的共同性”,又要找出“18世纪中西方国家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融会中西,科学地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为对18世纪的中国历史展开全景式地论述,并立足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可比性方面进行比较,作出比较客观的、综合的历史分析,戴逸为这部9卷本丛书专门设计了《导言卷》,以作为丛书的纲要,其他有《政治》《军事》《边疆民族》《经济》《农民》《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卷。戴逸不遗余力,亲自撰写《导言卷》,以阐明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为开篇,又从中西各国对比的角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近代化问题,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区域、阶级、城市、政治、军事、边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它以鲜明的主旨、丰富的史料、高度的思想性及严谨的理论性见长,令人见识史家风范。

戴逸主编的《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及其亲自撰写的《导言卷》,成为国内史学界又一部开拓清史研究领域的鸿篇巨制。自1999年出版面世以来,迅速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国际18世纪研究会主席、德国著名学者约翰·施洛巴赫,欣然为该书写了《序言》:“这是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这部著作定将为这个时期的研究奠定基础,并开创对其特征的充分探讨”。国内很多历史学家也都肯定该书的价值,认为它“选择了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焦点定在18世纪的中国,但又不限于中国,而是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与西方各国从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这就不仅在史书的体例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经过对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比较研究,破解了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于西方这一巨大的历史课题”,因而本书“有助于了解当代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当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并为探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提供坚实的历史理论依据”。由此可见,《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在当时及至以后,其学术价值及影响都是重大而非凡的。

2000年8月,中国史学会代表团戴逸一行十多位历史学家,在挪威奥斯陆参加了国际第十九届历史学大会。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已跟国际历史学界恢复往来与交流,成为国际历史学大会的正式成员。大会每五年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一次,全世界约2000名历史学家济济一堂,共话全人类所关心的历史问题。每次前往,戴逸无不心潮起伏,深感要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历史及其研究,同时全面了解国际学术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国内史学界的研究工作及方向。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历史在全世界人们心中的分量大大加重了。由于《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成功问世,引来国际同行的关注及刮目相看。

21世纪初年的这次圆桌会议中,其中一个议题正是“18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并由中国代表团主持,这在国际历史学大会是破天荒的。会议吸引了各国学者前往参加,当场提问、发表意见,场面非常活跃,大家都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18世纪是整个世界酝酿着空前变革的重要时代,对这100年历史的研究早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8世纪,中国和西方从古代相互隔离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迅速地靠近、交流,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发生大碰撞。这个历史进程犹如原子弹爆炸,人类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国失去了认识世界、追赶世界、发展自己的好时机。18世纪以后,西欧出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则由于外国侵略和内部动荡而一蹶不振,陷于贫困、落后和长期危机之中。所以,研究18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从比较中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这段历史、反思这段历史,从而把握今后的机遇,帮助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更好更快地前进。面对各国历史学者,中国代表团细致入微的思考赢得了极大的反响。

同类推荐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吴佩孚

    吴佩孚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你便能做到,这是创业者的出发点,更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所在。想要将自己所想的变成现实,你便需要努力地去做。《史玉柱的人生江湖》使你明白,梦想、人生、方向都是你个人规划的事业蓝图,没有执著,不懂得坚持,在困难面前一味地退缩,你终将溃败;若你坚强挺立,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在创业、投资时,你需要看到市场的需求,你需要顺应消费者的意愿,你的产品才会有销路,否则你便是在自断前程。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手心的软糖

    手心的软糖

    疯疯闹闹的鹿兮从没想过自己会收敛,会有喜欢的人。也不曾想过,自己还会回到那个地方……专心学习的江寒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世界里会突然闯入一个小姑娘,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大肆的告诉别人自己是她的。当他想找那个小姑娘的时候。已经不见了【疯疯闹闹的银发顶级指挥官鹿兮×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冰块宝贝江寒】
  • 年少时的情窦初开

    年少时的情窦初开

    十五岁定下婚约,十八岁走进婚礼教堂,婚礼当天,他牵着另一个女人的手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他抬起下巴高傲的说道:“顾曼君,你要嫁给我,很显然已经做好了独守空房的准备,我没办法爱上你,相敬如宾我都做不到,如果顾家愿意把宝贝孙女嫁进来,我不介意今天走这个形式。”多年后,他独自失声痛哭,喃喃自语:“我记得,你十五岁时缠着我说,你顾曼君这辈子非我不嫁。”
  • 绝地逢你

    绝地逢你

    被逼入深渊万丈,却无可奈何...游戏中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一个迷失在深渊的人。原本毫无交集,却因一次‘击杀’相识...因为一场执念,使得她再次步入电竞的正门,没有满心算计的队友,只有热血沸腾的比赛。绝地逢生,绝地逢你,绝对不只是千言万语……
  • 前妻不准逃

    前妻不准逃

    当初他们很是相爱,可是却终究被现实打败多年后,她在次回到这充满回忆的地方,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突然发现其实当初所害怕的一切到头来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勇敢,当他知道她回来时,说不出的激动却又害怕她再次的离开所以一切不急,慢慢来,两人再次相遇会发生怎样的火花
  • 忆烊

    忆烊

    三年前,他们相遇在浪漫的巴黎,三年后,再次遇见她,她已忘记他们的一切。他不知是是回忆太痛苦,还是她已经对他太失望,她选择忘记一切。但现在她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问起以前的一切,他便不会再放手。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三界委托人

    三界委托人

    老板,您能帮我屠个龙吗?我给您一个亿!没挑战,不去!老板,您能帮我搞定攻略魔族公主吗?有点意思,走!更多奇妙委托,尽在三界委托人~新人新书,多谢大家支持捧场~
  • 狐妖五世,最终还是忘不掉他

    狐妖五世,最终还是忘不掉他

    她,灵狐界的三尾魅狐公主,却降临人界。她,流着泪,看着他五生五世的爱恋,爱她的人太多太多,每十个中有九个为她而死,有一个为她而生最终,败在他手中他,一次又一次伤害她当她的父亲灵狐界的王接她回去他却出现她再也不相信他回到灵狐界五年的时间她更加冷血,不近人情她回来却无可奈何的发现自己还是爱着他!曾经的女王,迷了路前方,被一片乌云挡着“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
  • 无限人物卡

    无限人物卡

    进入把人生化为卡片的特殊主神空间。『斩鬼的救世主』,掌握替身,无限之王·镇魂曲,停止时空打爆全场。『万物顶点的君主』,有一双九勾玉轮回转生眼,只手摘星捞月。无数人物卡环绕,单单读取到其前缀称号,便天地颤抖。『辉光王权』『唯一神』『英灵统治者』『清世天帝』……世界轻易被玩坏系列,主角无敌。
  • 被你毁掉的我

    被你毁掉的我

    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我只是过客。我想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不知道该如何释。我恨世界,我恨你。无法承受的感觉压迫的我无法呼吸,在我还没有死掉之前,我想先毁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