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910000000009

第9章

他来到了岔路口,一条是去五岭山的石板大路,好走。一条是山间毛毛小路,难走。但要近三十多里路。

他选了山路。你可别看他年纪小,走起山路来就像小兔子一蹦就是几丈远。他手攀、脚蹬、连蹦带跑半个时辰就到了望乡台。听老年人常说,人死后,爬上望乡台,能看见儿女哭哀哀。他就回头一看,啊!果然,能看得很远很远。马鞍山、白云山、罗家山······都变成土堆堆了。那条弯弯曲曲的白线线大慨就是师父说的明月江吧。

突然,他看见山下去五岭山的大路上,有许多团丁。他们要干什么呢?啊!遭了!他们一定是去五岭山抓秀才叔叔的。咳!我刘叔的梦还真灵。我得快些去告诉师父和秀才叔叔。

孙长老正在指导壬道练习丛林穿梭步法。这套步法是孙长老长期住在崇山峻岭中探索出来的地行术。它看似简单,做起来并非易事。

这套步法,首先是运气于右脚尖。脚尖着地后,左脚向前抬起,脚尖与腿平行。身躯前倾再借下蹬之力向前滑出,一溜十多丈,穿林越沟,甚是快捷。

拣娃皮破血流,满脸泥污的冲进五岭山庙内见到师父和壬道说:师父,壬叔,你们快逃吧!”

长老说:“拣娃,你咋来了?”

拣娃说:“壬叔,你快逃吧,有人抓你来了!”

长老见拣娃那般模样,拉他在身边问:“拣娃,别急,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拣娃擦着脸上的汗水说,:“山下来了许多团丁。他们要来抓壬叔。”

“你咋知道他们要来抓我?”

“你就别问那么多了,那么多团丁向庙里冲来,他们不抓你抓谁?”

长老想了想说:“小心没大错,壬道、拣娃你们先去躲一躲,我去和他们打马虎眼儿。”

“我们躲在哪儿呢?”

“你们随我来。”长老带他们来到庙后的小溪边。说:“顺着小溪前走百多丈溪水就落进涧里的消水洞中,你们顺溪水落进洞中,就好好休息。过会儿,我会上你们出来的。”

壬道和拣娃来到洞口,长老说:“快跳下去!”

壬道犹豫的看著师父,长老点了点头。壬道抱起拣娃顺溪水落进了洞中。

团丁把玉皇庙围了个水洗不通。

唐来喜,装模做样,假装斯文,一摇三摆的走进庙里。他未见一人,心想这些和尚哪儿去了呢?难道都他妈的还在挺尸(睡觉)!他一直摇到内殿,才见到孙长老坐在草蒲凳上睡觉。他这才信和尚坐着睡觉的话是真的。于是他像老母鸡下了蛋咯咯咯地说:“老禿······(馿字未出口)忙改说,老和尚,有礼了!”他一连喊了三声,才见孙长老微睁双目说:“阿弥陀佛,施主是叫我吗?”

唐来喜心中有气可不敢发,只好说:“我不叫你,你这儿还有谁呢?”

孙长老仍闭目说:“不知施主找我何事?”

唐来喜更有气了,心想,我唐来喜,谁见了不低头,不哈腰。你个老禿馿也敢这样跟我说话。他恨得牙咬得咯吱吱的响。但他的赖脾气仍是不敢发。因为他知道老和尚和团总的爹有很深的交情,连他都不敢把他怎样。他只好低声问:“孙长老,你咋一人在这儿呢?你的高徒呢?”

“他们都在观音阁里做早课了”(寺庙的僧人早晚诵经)。

“你为啥不去呢?”

“老衲年迈,行动不便。只得在这儿打坐诵经,怠慢了施主,请见谅!”

一团丁说:“老和尚,他是我们的队长你说话客气点别老是死猪死猪的骂他!不然,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啪,”唐来喜给了他一巴掌,算是给他拍马屁的赏赐。说:“滚远些,我在和长老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儿吗?”(何该马屁拍在马脚上)

长老惊说:“啊!原来是队长大驾光临,贫僧多有得罪请······”

唐来喜慢说:“是我们来的唐突,打搅您的清修了!”

“敢问队长大人来此何事?”

“我们乃为一逃犯而来。”

“逃犯?什么逃犯?”

“据报,逃犯躲在了庙内。”

“没有的事。本庙一贯循规蹈矩,怎敢藏匿逃犯。请施主别信谣传,坏庙清规。”

“长老,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三年不漏的茅草房,你就别难为我们了。”

“老衲从不打诳语。确实没有什么逃犯在庙里!”

“孙长老,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敬酒也好,罚酒也吧,没有就是没有嘛!”

“我可是有证人啰!”

“既然有证人,就请他出来呀!”长老心想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争气的弟子出卖了壬道。

“真是鸭子死了嘴壳子硬。唐来狗,你亲自跟他说吧。”

唐来狗说:“长老,昨天,我亲自看见你和逃犯在庙门前的大树下下棋,对不对?”

“对!老衲天天都要和弟子们下几盘棋,不知施主指的哪位弟子是你们所谓的逃犯?”

“刘秀才。”

“施主,你看错了,他们都是和尚,那是什么秀才哟!”

“你敢把他们叫出来让我认认。?”

“我说了,他们都在观音阁诵经。你快去认吧。”

唐来喜说:“哪儿我们会去的,不过,我们先要查查你这儿。”

“施主的意思是······”

“搜查,搜查。”

“不可以!这是佛门圣地。连你们团总也······”

唐来喜见长老想抬出团总来压他,就赖性大发说:“我不管什么生的、熟的,团的、圆的。我们是奉令行事。就算是天王老子在这儿,我们也要搜,要查!来人!给我仔仔细细的搜查,若有人阻拦,格杀勿论!”

团丁们,个个就像老二棒。他们砸门破窗,翻箱倒柜、敲烂香炉,推倒佛像······不一会他们将搜出的破旧僧衣,僧帽,经书、杂物放在了唐来喜的面前。

唐来喜问;“就这些?”

团丁们摊开双手说:“就这些,别的什么也没有!”

“所有地方都查过了?”

“都查过了。就连神龛上,尿桶里都查了,什么东西都没有。”

唐来喜见没一点儿油水,心里暗骂,这些个禿馿,还不如一条瘦狗。(痩狗能炼出二两油)

唐来狗笑嘻嘻从佛堂里提出一面破旧不堪的銅锣说:“队长,这个可以带走吗?”

“要它有啥用?”

“可以卖钱嘛!”

“那你就背上它嘛!”

观音阁内大小和尚正在诵经,见团丁们冲了进来,惊恐万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长老道声。:“阿弥陀佛,大家不要慌张。唐施主,人都在这儿,你看看谁是你要抓的人?”

唐来喜让来狗上前辨认。看有没有秀才。

唐来狗看了两遍,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就问:“所有的和尚都在这儿吗?”

执事僧想只有刘壬道没到。但他是客居,不是和尚。他们又是从长老哪儿来的一定见过了壬道,就说:“都在这儿了。”

唐来喜说:“我不信,弟兄们给我仔细地搜!”

众和尚愤怒不已,都眼看著长老,等他令下。眼看一场斯杀就要发生。

“阿弥陀佛”长老说:“就让他们搜吧!”

一阵乒乒乓乓。被搜出的仍就是些破破烂烂一文不值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多了两串麻麻钱。

唐来喜见了忍不住问:“孙长老,咋不见你庙里的金像玉佛呢?”

一语道破天机。众僧气得咬牙,暗想,又是一群土匪洗庙来了。

长老说:“唐施主,原来你是为金像玉佛而来呀!何不明说!干吗要假公济私说抓什么逃犯呢?”

唐来喜自知失言只得说:“两样都是,快交出来吧!”

“唉!可惜你······”

“可惜什么呢?”

“可惜你出世太晚了!”

“你什么意思?”

“你要在百多年前出世,也许你能夺得金像玉佛。今天你虽来得很早,但还是月亮坝里追影子,白跑啰!”

“为什么”

“百多年前,寺庙初建,若真有金像玉佛,一定供在殿内的神龛上。你想夺取,岂不便捷。現已百多年了,它只是个傳说,谁见了。就算真有,寺庙已历经棒老二的多次抢劫,两件佛宝,早被劫走能等到你今日拿刀动棍的来取吗?”

唐来喜听长老把他比做老二棒,气得母猪风发,歪着嘴冒白泡。可人家说得在理,没有团总发话,他不敢对长老动粗。权衡之下,他只得忍气说:“孙长老说的虽然有理,可团总信吗?我们也难交差。就请长老亲自去跟团总说说。我们也就算叫交差了。”

“我去可以,可我的腿疾复发,可否······”

“啊!没关系!”他令唐来狗和狗娃快去找乘滑杆(一种轿子)抬长老回团部。

在路上,狗娃说:“庚哥,这是自找罪受啊!别人都空着手走路,多自在啊!我俩变成脚力了,多难受啊!”

唐来喜捡起地面的两串铜钱,像挨了打的赖皮狗一样,塌拉着脑袋,小心地护在长老的滑杆两旁,忧心忡忡地离开了五岭山。

原来,唐来狗向伤天良报告刘壬道躲在五岭山庙后。他猛然记起小时,他爷爷唐阳发给他讲过的故事。

从前,有个什么皇帝,穷兵黩武,年年征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遭到上天的惩罚,久旱无雨,粮食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他祈求上天,为民求雨。他沐浴斋戒,跪在祭天台前三日三夜,到第四日晚懵眠之际,忽觉香气弥漫,仙乐齐鸣。他见一人皇冠龙袍,金光四射,自天而降,对他说:“你随我来。”

皇帝就跟其后似云似务的到达一座山顶后,他说:“你身为人君,应以天下苍生为重。你睁眼看看,由于你的好武,这十八川地面,炊烟已断死殍荒野谁之过?”

皇帝说:“这都是我的过错。请上仙罪我一人,大发慈悲,降甘雨救万民。!”

“我怜你为民祈雨心诚,赐你一场甘雨,你下山去吧!”

皇帝醒来,怪梦铭记脑海。他问:“什么时辰了?”

侍卫说:“寅时三刻了。”

“快快传旨回宫!”

君臣刚回到宫里。天空就雷鸣电闪,大雨倾盆。

群臣齐呼:“吾皇为民,感动上天,祈得甘露,可喜可贺!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向大臣说了梦中情形问:“众爱卿有何解?”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说,皇上为民祈雨感动龙王所致;有的说,这是上仙领万岁查民情;······

王丞相说:“这是玉皇大帝显灵来劝导万岁!”

皇帝说:“王爱卿,你的理由呢?”

“根据皇上的描述,臣想,天堂里谁能戴皇冠,穿龙袍呢?当然是玉皇大帝了!”

“爱卿说得不错。但不知各地是否已降甘雨?”

三日后全国各地表奏已降大雨,旱情已解。特别是云、贵、川三省,雨下得特大,百姓都在补种禾稼,自救渡灾。

龙心大悦,想起玉帝显灵时说到十八川,不知是何地面?他问群臣。

王相说:“玉帝说的十八川,实乃四川也。”

“你咋知道?”

“据史书记载,四川四面环山,乃是盆地。省内又有四大水系和众多的支流纵横交错,形成丘陵和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较大的有十八个,所以就叫十八川。为了求证皇上所梦之虚实,可下旨各地州府县,令人将本地的山川形貌绘成图本呈上,吾皇一查便知。”

“爱卿所言极是。准奏!”

皇帝在审阅绥定府呈送的图本时看到一幅山川地形图时觉得自已像是去过那儿一样的熟悉。他仔细地看了图中的那棵古松,跟自已脑海记忆中的那棵古松一模一样。奏折中说,那晚山顶华光万道,仙乐幽扬,百姓朝山跪拜后就大雨倾盆。他指着图本高兴地说:“就是这儿,就是这儿!玉帝和朕就是站在这个山头的。”

群臣见图中山势雄伟,五山环抱一峰高耸入云,就像帝王挺立峰顶俯览天下,受万民朝拜。

王相说;“吾皇和玉帝同查民情,乃是盘古至今第一人。应在神峰立庙纪念,流芳百世。”

群臣也齐说:“王相爷这是为民请愿,吾皇是应立庙纪念,以传佳话!”

皇帝被群臣马屁拍得流油,心花怒放就下旨拨银万两,在圣山修建玉皇大帝庙,折令工部铸造金玉帝神像一尊,用上好白玉刻佛祖像一尊送庙内供奉。他还下旨学士府将各州县送来的山川图本汇制成本朝的版图图。

丧天良趁抓刘壬道的机会让唐来喜去五岭山夺取金佛玉像。为了不泄漏机密,他令唐来喜带团丁连夜出发,以急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五岭山庙,夺宝抓人,来个一箭双雕。

五岭山是从主峰向五个方向分出的五条小山脉而得名。奇怪的是五条小山脉都由九个高低不等的小山峰连接而成。就像五条九节长龙围住中央一高耸入云的山峰。风水先生赞它为五龙朝圣。人们也叫它五龙山。

五龙山原来叫五龙团羊山。据说,这山下住有一位古稀老人。他的儿女想为老人找快好坟地,(俗话说,人生一世,不为名利。死后总得睡块好地)。他们请来了叫刘半仙的风水先生为老人寻找坟地。

刘半仙用罗盘东照照,西看看,寻了七七四十九天发现观音山下大路旁的一口古井,是块十分难得的绝佳坟地。

老人问;’为啥选在哪儿呢?”

半仙说:“这是一口龙眼井,我师父说坟茔建在龙的眼,世世代代出状元。”

“不可不可!就算是出个将相,我的坟茔也决不修建在古井上!”

“为啥呢?”

“那口千年古井,水质香甜,是供千万人饮用的甘泉。怎能因我的一把朽骨而填平古井。岂不落个千古骂名!他令儿女在古井旁立碑告戒后人,不得毁坏古井!”

刘半仙又寻找了七七四十九天,在鸡公岭梅花弯的大树下可建坟地。

“为何要在哪儿呢?”

“坟茔后面有大树,子孙万代有官做嘛!”

“何必在那儿建坟茔呢?随便找块地方在坟茔前后种些树不就行了嘛!”

“那不一样!”

“为啥不一样呢?”

“这可是十多人牵手围的大树,已有上千年了。它采天地之灵气,已是一棵神树了。它也象征着人的身价财富。所以堪舆经说:“坟茔后面有大树,子子孙孙有官做吗。”

“不可不可!那棵参天大树就像一把大伞,一年四季供人们歇息纳凉。还有数以千计的白鹤和各种各样的鸟儿们在树上面歇息瀪殖后代,不能因我一人而大煞风景,遭人唾骂!”

儿女无法,只得肯求刘半仙再给找找。刘半仙又花了七七四十九天,在元宝山下找到了一块坟茔,他把它会成图样给老人看。

老人看了图本说:“我看不懂你画的是什么?你就说说为啥要选在哪儿?”

半仙指着图说;“老人家,你看这儿,它前面有江有水,江为玉带、这水为财,也叫朱雀。再看前面的山为案,堪舆经云,水要喝得到,案要摸得着。再看这后面有山,这叫玄武,也就是人们说的靠山,左边这排山叫青龙,右边的山叫白虎,它们就是人们说的护卫,这儿真是前有玉带缠腰,后有大山可靠。左右龙虎相卫,乃是真龙真穴啊!”

“看你说的到像是块好地,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不过······”

“不过什么?”

“河面上的那座石拱桥是玉带上的一点儿瑕疵。”

“那要怎么做才好呢?”

“只要拆去石拱桥就十全十美了!”

老人生气说:“不可!不可!就连小孩子都知道,只有修桥补路,哪有拆桥断路的道理?这坟茔我不要建了!”

半仙想,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铁鞋都磨难了好几双,结果······唉!我不找了!你另请高名吧。”

儿女们只好多给银两求半仙再给找找。

刘半仙本无心找了,幸好他是个半仙,不然银子是打动不了他的心的。看在银子的份上,他答应在试试。于是他住在他家里,每日游山玩水,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就说,:“我在五虎团羊山找到了一块好坟地。”

儿女们吃惊说:“五虎团羊山!?”

“是啊!”

“哪儿能有风水宝地?”

“你们不信,是吧?”

“信信!请师靠师嘛,哪有不信的道理!只是听说,五虎团羊,后人遭殃!能建坟茔吗?”

“这你们就不懂了嘛!我经过多日的观测和对堪舆的研究,才发现那不叫五虎团羊山。”

“那叫什么山?”

“五虎护羊山.”

“五虎护羊?”

“是啊!你们想啊,羊得虎卫,它还是羊吗?”

“它是什么?”

“是龙!”

“它不像龙啊?”

“你们见过龙吗?”

“没有,”

“那你们咋说它不像龙呢?”

“可我们见过元宵节龙灯会上的龙啊!”

“那是人们想象中的假龙。”

“那半仙见过真龙吗?”

“没有。”’

“那你咋说龙灯会上人们玩的龙就不是照着真龙做的呢?”

“我虽没见过真龙,但我读过堪舆经上所说的真龙啊!”

“你说的什么经上的龙是什么样儿呢?”

“堪舆经上说,地脉龙神都是盘踞在山中,从表面上看他就是一座座山峰。”

“你是说那五座山围住的那个山峰就是地脉龙神盘踞的地方?”

“正是!”

“这么说哪儿真不是羊了?”

“当然不是啰!哪儿是五虎护羊的真龙真穴啊!你们想啊!姬昌得五虎而拥有周朝六百年天下。三国的刘备得五虎而为帝王。所以堪舆经有云,五虎护羊,不出帝王,必出将相。

老人说:“好了好了!半仙老弟,你也别羊啊虎的讲嘴劲了。我看那儿很好,既清静,又不防害别人。”

儿女们见老人同意,就请来工匠准备第二天上山开工建坟茔。

岂知当夜雷雨交加,山崩地裂的闹了一夜。第二天放晴。人们上山一看,啊!变了!变了!,五虎变矮了。羊山长到云里去了。(地震)

刘半仙看了惊说:“这哪是五虎团羊山?它是五龙朝圣山啊!堪舆经上说,福人葬福地,人死地开花啊!岂非人力所能也!”

儿女们高兴得不得了。齐向半仙行礼说:“先生不是什么半仙,乃是真神仙也!”

半仙也洋洋自乐,叫儿女们点燃香蜡,备好粮米喜钱,(红包)他要行破土建坟之礼。

老人闻言忙说:“不可。不可!”

儿女们问:“老爹,您又有啥子不可啊?”

“那儿既是五龙朝圣地,就该圣人神仙居住。我是个平头百姓,是不能住在哪儿的。”

“那您想居住哪儿呢?您看工匠们都请来了,咋办?”

老人看了看四周说:“那堆乱石处就好。”

儿女们想,既然老爹愿意,就把坟茔建在哪儿好了。

老人九十九岁不病而终。玉帝念他心地善良,封他为圣地的山神土地爷,保佑一方平安。

人们也把五龙团羊山改叫五龙朝圣山。也叫五龙山,后因龙犯了皇帝的忌,又改五龙山为五岭山。

五岭山除土地庙外有五座庙,玉帝庙建在主峰上。其庙气势宏伟壮观。是川东北四大寺庙之一。

从土地庙沿九百九十九级白釉石梯上到庙门。门楹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天帝人君同游圣地五岭香烟袅袅熠熠佛光涌现躲躲莲花;下联是;黎民百姓齐诵神州皇恩惠泽绵绵甜甜甘露滋润雍雍生灵。横联是;五岭圣庙,楹联大字栩栩生辉。进门上九级石梯是内四柱外四柱的戏楼。戏楼房顶是用青琉璃筒瓦盖成。四角阁缘返翘,房脊两条栩栩如生璀璨夺目的飞龙昂首相对,似要吞噬脊中高高竖起华光四射的宝顶。戏楼内顶中央绘着阴阳八卦太极图。太极图下斜面八方绘着八仙过海的彩图。戏台三面和台口壁上绘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哪咤闹海,禹王治水等彩图。

戏楼前是青石海坝,僧众和信徒绕佛作法;商贩摆摊贩卖香蜡纸烛;逢年过节看大戏等都在这儿进行。海坝左右相房楼上是香客们歇息的场所。

从海坝上七级石梯是大雄宝殿殿正中供着身高九尺的三皇,五帝镀金神像,左右侧殿是十罗闫王殿。再由圆拱门就进入了玉皇大帝神殿。正殿中央是身高丈二,头戴皇冠,身穿九条飞腾耀眼龙袍的玉皇大帝神像,左侧是四大天王殿,右侧是八大金刚殿。再后是长老和僧众的宿舍之所。

五个小山峰上建有观音庙,龙王庙,关公庙,川主庙和罗汉庙。

刘壬道和拣娃随溪水落下岂知他俩竟跌进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中。

刘壬道在庙里虽学得一身武功,但他不习水性,跌进潭中,惊慌之际,被水呛晕过去,直往下落。

拣娃常在双河口河中戏玩,习得水性。他见壬道下沉,忙钻进潭水中,在壬道的裆下用力往上一拱,把壬道拱出了水面。但他力气太小,想要救起晕死在水中的壮实汉子,谈何容易。

拣娃在壬道的背后,一掌一掌的将他推到了水潭的边缘。他为啥不在壬道的前面拉他呢?那是因为他不能让落水人抓住自己。在水中救人要是被落谁人抓住了自己,他为了活命,就会死死地抱住你不放,使你的活动受到限制。这样一来,不但救不了人,反会被落水人钳制,甚至会一同被淹死。

拣娃虽把壬道推到潭边,但他力气太小,不能把他举上潭岸。拣娃在水中能推动壬道,那是因为水有浮力,現要举他上岸,就得靠拣娃自身的力气。所以拣娃托起壬道就像乌龟背大象,背得起,而爬不动。

拣娃想还是我自己先上岸再拉他吧。他刚一松开托壬道的手。壬道没了依托就直往下落。嗨!这办法不行啊!

壬道也因刚才落水时,咕嘟嘟又喝了不少的水,身子骨更沉了。拣娃托住壬道也就一起往下落。拣娃猴急,他又一头钻进壬道裆下双脚用力蹬水,借用浮力往上猛冲。壬道上半身躯被冲出水面,水面没有了依托,他的身躯向前扑倒了。

说巧就巧,恰恰正好。壬道的半截身躯扑倒在潭岸上了。

拣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壬道拖上岸后,自己也累晕倒了。

谁也不知过了多久。拣娃醒了,他见壬道扑卧在潭边上,就去扶他起来。他见地面有许多的水,暗说,阿弥陀佛,幸好是扑卧着,把水吐了出来,不然,早被水账死了。

壬道醒来,洞口已灰曚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他听了拣娃的诉说,才知道自己又逃过了一劫。他说:“兄弟,谢谢你!”,

这时他们才觉得洞中气寒,肚里也唱起了空城计,咕咕咕的闹过不停。他俩谁也不愿说破,都暗暗的运功抵抗;慢慢地睡觉了。

二人醒来,见洞口明亮多了。他俩知道这是第二天了。

他俩想到师父说过是要来接他们出去的,怎么这么久了还不来呢?莫非师父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壬道说:“兄弟,师父说过要来接我们的,现在都是第二天了,为啥还没来呢?是不是他老人家出事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那癞皮狗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能有好心肠吗?”

“对,我们不能等了,快出去救师父!”

“我们咋出去呢?洞口那么高!”

壬道望了望洞口:“是啊!怎么出去呢?”

拣娃拣了粒石子儿投进潭中后说;“这潭水好深啊!”

“你咋知道它的深浅?”

拣娃又拣了一粒石子儿投进潭中说:“你看水中冒出的水泡儿时间的长短就知道水的深浅了。”

“啊!原来是这样。我想这水潭也一定和下面的暗河相通,不然这洞早被水装满了。”

“难怪人们叫它消水洞。它能把流进来的水消走啊!要不然,我俩都成了水打胖了!(人落水后,喝足了水死后渾身水肿)

“兄弟,若不是你救我,我早已变成水打胖啰!”

“喂!今后你就别叫我兄弟了行不?”

“不行!”’

“为啥/”

“你比我先拜师,我不叫你兄弟叫什么?”

“叫我拣娃啊!”

“那不行,论理我该叫你师兄才合规矩。”

“什么规不规的,铁牛比我大,我叫他刘叔。你也比我大,我也该叫你叔。可我叫你啥叔呢?”

“红薯、白薯、你叫啥薯都行。我先问你个问题。”

拣娃自言自语,铁牛是刘叔。刘壬道也姓刘,我若叫他刘叔,岂不是两个刘叔了。不能这样叫,不能这样叫!那叫啥好呢?

壬道见拣娃自言自语傻呼呼的就问:“兄弟,我在问你话呢,你怎么啦?”

拣娃突然喊出:”壬叔!啊!对对!铁牛叫刘叔,壬道叫壬叔,好!好!”

壬道伸手摸着拣娃的头问,:“兄弟,你怎么啦?什么对呀,好的?”

拣娃拿下壬道的手说:“我叫你壬叔好吗?”

“好!你怎么啦?”

“我没什么啊?”

“那好,我问你个问题。”

“你问吧。”

“兄弟。”

“你看你。我都叫你叔了。你咋还叫我兄弟呢?”

“啊!对不起,我忘了!”

“以后不准忘了啊!叔,你要问什么?”

“兄······啊啊!拣娃,你说师父来救我们,他会从洞口进来吗?”

“当然是从洞口进来啦!”

“为什么呢?”

“我们都是从洞口进来的呀!”’

“那他会从洞口出去吗?”

“当然,啊!我明白了。你是说有别的路可以出洞?”

“我想是这样的。”

“壬叔,你到的是读过书的人。我咋就没这样想呢?”

“既然有路出洞。还等啥?我们快找啊!”

拣娃沿水潭寻找,突然他喊:“叔,快来看啦!”

“你找着路了?”

拣娃指着水潭边说:“你看潭边多好看啊!”

壬道上前看了看惊说:“啊!彩虹!圆圆的彩虹!我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彩虹。真是天下奇观啊!”

“听老年人说,彩虹是癞格宝成了精,在口中含片茅草用力吹气,天空就会出现彩虹。难道这潭水里有癞格宝精?”

“彩虹是自然现象,它不是什么癞格宝吹的气..。”

“自然现象?”

“对。天下雨后,地中的热把水蒸成水雾,就像我们把壶中的水烧沸后,水面上就升起了水雾。你知道水雾是啥吗?”

“不知道。”

“水雾,其实就是细小的水珠。”

“难怪雾气能湿衣服,原来它是水珠啊!”

“太阳光穿过这些小水珠时就形成了彩虹。不过它为啥能变彩虹,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没关系,我们问问师父就知道了。总之,现在我已知道了彩虹不是癞格宝吹的就行了。啊!叔,你说潭水里会有癞格宝吗?”

“不知道。”

“那你知道潭水是从哪儿来的吗?”

“这还用问嘛!当然是从小溪中流进来的。”

“小溪里有癞格宝吗?”

“我想会有的。”

“我想不但有癞格宝,还会有青蛙、鱼,乌龟和螃蟹呢!”

“你说这些干啥?”

“有这些东西就有吃的啰!”

“你说吃这些东西?”

“我在庙里时就常去小溪里捉些鱼呀、泥鳅呀,乌龟什么的烧着吃呢!”

“你为啥要烧着吃呢?”

“我是向庙里煮饭的师父们学的。”

“他们为啥要那样做?”

“庙内不准杀生,和尚不准吃荤。他们只好偷偷地吃啰!”

“你说有吃的了,就是指的这些东西?”

“是啊!”

“这是犯戒的,菩萨要怪罪的!”

“叔,都啥时候了。师父不是也说过嘛,只要心中有佛,就是敬佛了。你等着.。”

“你要去哪儿?”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拣娃双手各捉了一条活鲜鲜的鲫鱼说:“有吃的啰!”

“这咋吃啊?”

“先别问,你等着吃就行了!”

拣娃又在水潭边捡了些随溪水流进潭中的杂草和树枝,虽说有的已腐烂,但当柴火还是满好的。他又从一个小布袋里拿出一块二指寛,三寸长的薄钢片和些小石子。他打开一个小竹筒盖从筒内取出一根燃烧后留有余灰的小纸捻说:“幸好纸捻没被水弄湿,不然就只有吃生鱼啰!”

他左手拿着石子和纸捻,右手拿着钢片击石子,火花就落在纸捻灰上引燃了纸捻。别看这种取火方法太原始,但比起钻木取火就先进多了。

拣娃升起火后,就用一截树枝从鱼口插入鱼复在火上烧烤起来。

拣娃举着一条香气浓郁二面被烤得油渍金黄的鲫鱼说:“叔,给你鱼,快趁热吃,可香啰!”

壬道虽被浓郁香气引得肚内馋虫翻滚,确摇手说:“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我是不能吃的。”

“为什么?”

“师父说过,和尚是不能吃荤的!”

“都什么时候了,还认死理儿。”拣娃想了想又说:“叔,你跟师父学艺,又没摸顶受戒,是算不得和尚的,要算也只能算是俗家弟子。”

“我不是和尚?”

“是啊!和尚都是光头。你头上留着长发,能算和尚吗?”

“那我算什么?”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俗家弟子。我师父做了十几年的和尚,现在也只能算个俗家弟子呢!”

“什么?你说师父也是俗家弟子?”

“我说的是我师兄。我的命是他拣的,我的武艺也是他指点的,所以我叫他师父。”

“你说的我咋不明白呢?”

“我说的是天德师父啊!”

“啊!我明白了!我还以为你说的是长老师父呢。”

“圣僧智癫和尚不也说过嘛,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他连狗肉都敢吃,你怕什么呢?再说我们是不得已而为啊!菩萨是不会怪罪的。”

壬道家虽穷,但过年还是要吃点儿肉的。自他进庙一年多来油星未沾,現被一股鱼香沁入肺腑,口水欲滴。

俗话说,哪有个蜂儿不踩花,哪有个猫儿不把耗儿抓。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接过拣娃手中的烤鱼就大口大口地啃起来。

人是铁,饭是钢。填饱肚皮,精神爽!

壬道拣娃大吃了一顿烤鱼后,就沿着洞壁寻找出洞的路。他俩顺着洞壁走了三箭之地。洞子变得越来越小了,光亮也弱了许多。

拣娃说:“叔,我们还是退回去想别的办法吧。”

“不行!退回只能是等死,向前也许还有生望。”

“再要向前走,只能学狗爬啰!”

“只要有出口,就算是真变成狗也值啊!”

拣娃真的扑地向前爬行。他不爬行,能吗?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壬道跟在拣娃后面,也只好学他爬地而行。

他们爬了顿饭时间拣娃喊:“叔,我看见前面有光亮了。”

“看见亮光可能离洞口不远了。我们加把劲吧!”

洞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起身走了一箭之地面前出現满天星斗的夜空。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拣娃惊疑的问:“叔,我们没走多久啊!怎么洞外就是晚上了呢?你看星星都出来了。”

壬道赶前一步,就像进了一道门槛。面前豁然开朗。他四面看了看说:“拣娃,这不是洞外。这是个很大的洞子,我们还在地洞里面呢!”

“这不是洞外!难道洞里也向天空一样会有星星?”

“那不是星星。”

“那是什么?”

“你好好看看星光的颜色。”

“啊!是兰色的星星,好乖呀!”

“星星会发蓝光吗?你再看看还有什么?”

拣娃抬头看了说:“我看见洞顶倒挂着一些像竹笋样的东西。”

“是的,我也看见了。它们真像楠木洞背上的南竹笋,长得胖胖的。有的还长出枝桠来了。”

“叔,你看那根大柱子就像根顶天柱样把洞子顶着。柱上好像还有许多小菩萨呢!”

“拣娃你看那边那口大钟。它有没有庙里那口铁钟大?”

“我看见了,它比它大得多!啊!小心!你头上那颗珠子要掉下来了。”

壬道忙向后跃退了一丈,抬头望了望说:“啊!他还真像庙里戏楼檐口滴下的水珠落到一半就停住了似的,还真吓人!”

“这是些啥东西啊?”

“我想这就是书上说的钟乳石吧!”

“啥是石钟乳?我没见过。我想是那些吃了饭没事干的鲁班弟子,寻开心来这儿打刻的吧。”

“我看不是人工雕刻的。再说人咋能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雕刻吗?”

“难道它们是自生的?”

“也可以这样说,”

“什么是也可以?”

“它是由山中的石灰岩经水的参透和数万年的变化而成的。不过它是如何变化的,我也说不上来。”

“那些小星星呢,他们也是岩石变成的吗?”

“不是的。”

“那是什么变成的?”

“他们是磷燃烧发的光。”

“灵光!师父说,只有修成正果,成神、成仙后,才会有灵光,难道这洞里有人成神成仙了?”

“我说的不是灵光。它是一些树枝、朽木、人兽骨头,在地里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磷,会发光的。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鬼火。”

“鬼火!师父说过,五岭山就有鬼火。可惜我没见过,不想今天在这山洞里见着了。”

大洞两侧各有一个小洞。拣娃到两小洞内探了探,发觉一洞是向上走,一洞是向下走。他问:“叔,我们该走那个洞子呢?”

“走向上的洞子,”

“为啥呢?“

“你说为啥呢?”

拣娃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

“向上走会离山顶越来越近,就会有出口。”

“拣娃你真聪明!”

他们进左边小洞走了百十来丈,光线也暗得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只好摸着洞壁前行。突然,拣娃喊:“坏了,坏了!前面没有路了,咋办?”

壬道上前探摸了一会说:“奇怪,这洞子像是被一块大石堵住了。”

“莫非是师父从这儿出去后,用大石把洞口堵住的。”

“来,我俩来推一推,看能不能把它推开.。”

二人用足了吃奶的力气推,可大石纹丝不动。

拣娃说:“师父的力气真大,我二人都推不动的石头。他是如何搬动的呢?”

“若是师父运气搬来的石头,就算两个拣娃加两个壬道也是搬不动的!”

“若真是这样,那咋办呢?”

“等啦!”

“那要等到啥时候?”

“不知道,”他一边说,一边在洞壁上摸寻。他觉查到这洞子是人工开凿的。难道他们挖到这儿就停工了,为啥要停工呢?既然有人来开挖,那他们是从哪儿进来的呢?拣娃,你说这洞子是不是人工开凿的呢?”

“是不是我们摸摸不就知道了。”拣娃就在洞壁上摸起来,当他在洞壁上摸到个像鸡蛋的小圆石就喊:“叔,我摸到石蛋了,。”

“它在哪里?”

“在洞壁上,我拿不出来。”

“我来摸摸,”他顺着拣娃的手果然摸着个半截像嵌在洞壁里的小石蛋。

“叔,它是不是有人故意安上的?”

“他不是故意而是有意安上的。”

“他为啥要安这么个玩眼儿呢?”

“我想他可能是什么机关的开关。”说着他用力按了一下石蛋,觉得石蛋微微动了动,“啊!果然是机关的开关。”他气沉丹田右手按在石蛋上,左手按住右手背上,‘嗨’的声用力直按,喳,喳,喳,大石遗开,現出了洞门。

“啊!还真是机关”拣娃见洞门外亮闪闪的以为是洞外了,高兴地跃出了洞门。

壬道松开手也跃出了洞门外。当他看清四面叹说:“唉!又是一个大洞,哪是什么洞外啰!”

拣娃看到洞内的石桌、石凳、石床就像孙猴子进了水帘洞。他跳上石床,躺在石床上打滚······

“拣娃,你看这是什么地方?”

“管他什么地方,先玩玩再说。”

壬道见他高兴也就不再问他什么。他见对面靠洞壁有张石桌,桌前有个圆形的石凳,桌子下有一方形的条石,像是用来垫脚的。再看洞壁和洞顶,发现这洞子也是人工开凿的。光亮竟是悬挂在被嵌在顶壁中的銅镜中的一颗碗口大的宝石。他想造这石室的人,不是达官贵人定是家财万贯的士绅。就凭这颗宝珠就价值连城。他是谁呢?他为啥要造这石室?是避祸,还是藏更重要的东西?是······

他见拣娃已在石床上睡觉了。自己也就在桌前的石凳上坐下,把双脚放在桌下的条石上,感到太舒服了。自打进消水洞以来,就没好好坐过、睡过。他想到睡,上眼皮和下眼皮就打起架来了。

拣娃看到洞内的石桌、石凳、石床就像孙猴子进了水帘洞。他跳上石床,躺在石床上打滚······

[Jiǎn wá kàn dào dòng nèi de shí zhuō, shí dèng, shí chuáng jiù xiàng sūn hóuzi jìnle shuǐ lián dòng. Tā tiào shàng shí chuáng, tǎng zài shí chuángshàng dǎgǔn······]

Picking baby inside the cave to see the stone table, stone bench, stone bed like a monkey into the Water Curtain Cave. He jumped onto the stone bed, stone lying in bed wallowing ??????

同类推荐
  • 立唐

    立唐

    【起点】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穿越到了隋朝,成为混世魔王程咬金,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一个全新的唐朝,一个更强大更独立更有侵略性的唐朝,征高丽,灭日本,平突厥,收吐蕃,征南方群夷,收西域诸国,对抗大食,平分东西天下。这个唐朝注定要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创立者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本人第一次学着写点东西,蒙起点编辑青眼,竟然顺利签约,这是给我的最大的鼓励!让推荐和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谢谢“随便聊聊”支持的群53682688
  • 大晋狂人

    大晋狂人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政局混乱,硝烟四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文明在这里转折。这是一个追求美的时代,文化灿烂无比,诞生了许多名士。这是一个令无数知识分子向往的时代。待俺赶上前去,闹他个天翻地覆!
  • 八大姓氏

    八大姓氏

    上古时期中国八大姓氏姬、姜、姚、嬴、姒、妘、妫、姞你是百家姓的哪个?你是属于哪个分支?炎黄之前是谁?盘古为何开天?盘古这一板斧着实劈得厉害,但见他刚刚一板斧劈将下去,就听到轰隆隆一声天山脚地裂般的巨响,随之便见周围的雾状浑沌黑暗即刻被砍开一条缝来,从那条缝隙中射来了璀璨耀眼的光明。盘古见之心中大喜,即刻手挥板斧口中高喊连声欢呼起来。然而盘古的欢呼之声未落,便又见到他刚才一板斧劈开的那道透来光明的狭窄缝隙,由于上部雾状浑沌黑暗用力下压,已是越来越窄,欲要合拢起来,那刚刚闪现的一线璀璨耀眼光明,也欲随着那砍开缝隙的弥合就要消失了去。盘古睹之心中大惊。。。。。。
  • 无双吕奉先

    无双吕奉先

    无双飞将吕奉先,身高八尺,孔武有力,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手中一把七十二斤画杆方天戟,便是天下无敌!更不用说那定天弓与穿云箭了!欢迎加入讨论群,群聊号码:282285362
  • 三国求存录

    三国求存录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比失意的85后宅男屌丝,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到了三国时代。能怎么办?告诉曹操别去宛城?或者告诉郭嘉赶紧治病?又或者告诉关二爷。别去吐槽孙权?没有超人的智商、没有惊人的创造。有的,只是罗贯中大大对于三国的演义而已。。。混吧!
热门推荐
  • 古惑仔之道亦有道

    古惑仔之道亦有道

    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混的好命是自己的,混的不好命是别人的……我叫凡星,你得叫我星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宫凤后

    冷宫凤后

    嫁于他时,他的后宫,美女如云。她笑的淡然,点头,中宫之位,她弃之如敝屐。冷宫中,为了腹中之子,她如履薄冰,而他,却请她看了一场床戏。龙床上,罗帐内,被迫承欢的竟是她的娘亲。他冷酷,她淡漠,他邪魅,她傲然,两个人秉性相投,却背道而驰。利益的冲突,他不得不利用她,却不料一步步失了心,动了情。而她,却依旧淡然如风,犹如一株孤傲的寒梅。一身傲骨,不曾屈服。风云变幻后,他说:“若要朕饶你家人,你自请被废,将这后宫主位,让给蝶儿。”
  • 女生你很特别

    女生你很特别

    王珊,是屯子里的风云人物,脸蛋精致,成绩优异,能干又独立。在这穷乡僻壤里,她与大家信奉的一样,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她要凭着自己的努力,挣脱命运的枷锁。梦想很美好,现实却格外的残酷。弟弟忽然大病,家里捉襟见肘;挚友被迫辍学,她几乎失去信仰。青春烂漫的年纪,却承受着不该有的生命之重。接连的变故,沉重的打击,她能否顺利读完初中。近在咫尺的高中,遥不可及的大学,她能否一步一步,实现最初的梦想。
  • 情蜉华梦

    情蜉华梦

    楼城高起,天下分心,何时掀起的风风雨雨。这少年轻狂女子情痴,可有记起儿时的欢笑与诺言?一丝一线,一字一画,何不是与你的情?“我想着,等她回来了,然后就成亲。”
  • 崩坏之我变成了赤鸢仙人

    崩坏之我变成了赤鸢仙人

    崩坏3,最喜欢的角色便是符华,有时候想着,如果我是符华,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所以写了这一本书,新人文笔,勿喷
  • 校园修仙霸主

    校园修仙霸主

    大难不死的金仙杨天痕,用千年的文化,藐视李白!打爆柔道高手,踩扁校霸……得到通灵宝玉后,再次踏上了修仙的道路!玉帝算个鸟?一掌就轰倒!如来又何妨?打到喊亲娘!皇帝叼个毛?打到你要逃!……称霸人,神,鬼,佛,妖,魔……
  • 邪情修罗

    邪情修罗

    简介:神秘的使命是什么?命运的枷锁如何挣脱?上古的谜团如何揭开?苍龙大陆是一个魔法与斗气并存的世界:教廷、神殿、血宗、皇室、王公贵族、平民、奴隶,等级森严不可逾越,但是强者除外!贵族子弟晨枫命运坎坷,为了活下去一路战斗,一路杀戮,终成修罗!
  • 520路公交

    520路公交

    你是否做过这样一路公交车……它路过的地方就好像是人生一样,起点是妇产科医院,终点是青龙山公墓,途经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写字楼,民政局,殡仪馆。它走过的是人生,是酸甜苦辣,是人生百味。北葵是520路公交车的售票员,她卖的票,代价是灵魂,卖得是人生。
  • 琪华瑶草时时春

    琪华瑶草时时春

    诸葛瑶草从小是个野丫头也是个女汉子,从小到大被她收拾的人不知有多少。有多少人服她就有多少人怕她,加上家里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只管护短的大小老爷们。在十八岁之前简直就是走到哪打到哪老子天下第一的无良传奇。直到遇上谦谦君子如玉的欧阳琪华。爱上一个人只是瞬间,改变一个人就在刹那。十八岁之后诸葛瑶草就努力变成白莲花,心机婊。在爱情的战场上她是勇往直前的战士,奋不顾身的勇士。就像一步割草机一样将欧阳琪华身边的花花草草一网打尽,一个不留。可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有一天她终于觉得累了。好吧,一个没心没肺的男人而已。爱咋咋的。欧阳琪华正在眯眼享受这女汉子化为千指柔的无穷乐趣。享受着这野丫头人模狗样的跟在自己身边团团转,咬牙切齿的温柔似水,偶尔逗弄一下就瞬间炸毛的恶趣味。这是他这早就注定了的人生里唯一的新奇。可怎么忽然间她就不玩了?他欧阳琪华是那么好睡的,睡了他还想跑,别说门,连窗都没有。可这个女人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怎么就那么难搞。欧阳琪华终于发现自己自食恶果了。最悲催的是脱离了自己的范围这个女人的优点被所有的人发现。那些小三小四哪怕被他揍成猪头也要往前凑。真是让他婶可忍叔都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