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74000000001

第1章 什么都没发生

整个早上,何斌顺着林荫道来来回回,脚步一会儿粘连不定,一会儿变得急促,像他起伏不定的情绪。他想起四年前在这里待的半天。那时,何斌刚报过名,把东西提到宿舍,立即往这里跑。来学校的路上,他就在想象这一刻,想在这林荫道上走一走——他的大学生活将以此为起点,不,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这林荫道有他所需要的诗意与希望,适合他平复一下进入全新环境的激动,也适合憧憬有着无数种可能性的未来。一晃四年过去了,他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有了沧桑感,抬起头,树叶密织下,阴影浓重,林荫道又长又空,显得遥远而虚幻。

刚才,何斌又接了个电话。不是他一直在等的电话,而是母亲在电话里重复说了无数次的话,他将手机扣在耳边,脑袋呈放空状态,母亲的话他都快会背了。母亲仍是诉说家里的糖铺,近期订单又多了,她和父亲每天干到三更半夜,他们不再年轻,撑得很辛苦。工人只能打下手,大姐家近来新开了一家饭馆,二姐即将临产,而何斌临近毕业,该想着正事了,好好学下家里的手艺……母亲的意思,是让他端午节回去一趟,多请几天假,在糖铺里先学点东西。

“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学校那边,拿到毕业证就是了,家里的手艺学到手,以后的日子就有了底……”

何斌恍惚了,糖的味道仿佛从话筒里氤氲出来,湿甜中带着微微的油炸的焦味,他整个人被裹在一阵黏腻里,有种透不过气的烦躁。

“你和爸累了就歇歇吧。”何斌打断母亲的话。

“胡说,我们倒想歇,那也得等你学上手。——你什么时候回?”

“我不想回。你跟爸说明白,我不想做糖,没兴趣,糖铺让大姐或二姐去接,要不,干脆关了。”

“斌,以后你会明白的。你知道吗?糖铺从……”

“妈,我有点事,以后再说吧。”何斌关了手机,因为母亲将接着讲述家里老糖铺的历史:爷爷当年怎么到远方当学徒学手艺,回来后怎样苦心琢磨,制出属于自己的糖,开了这家何氏糖铺,怎样走过风风雨雨,慢慢做出名气,把何氏糖铺打磨成一块老牌子,成了全镇最有名的糖铺。每每谈到这儿,母亲的话会顿住,脸上现出沉思状态,好像被糖铺的过往胶住了。她真像爷爷的女儿,而不是媳妇,爷爷讲起糖铺的过往时,表情和母亲一模一样。

何斌想,糖铺确实是够老的。爷爷经营几十年,父亲母亲经营几十年,除了中间扩建过一次,没有任何改动;制糖的工作间里永远光线不够明亮,所有的制糖工具和墙壁都现出岁月积攒的茶色,散着焦糖、炒花生、炒芝麻、爆米花、热油、各种配料混合在一起的气味。一进那个工作间,何斌就觉得世界远了,有种日子被切断的恐慌,他相信在里面待久了,自己会被黏腻成一块花生糖,方方正正,混在大包的糖块里,失去与何斌相关的一切。

何斌一次次对父亲母亲强调,糖铺是他们的事业,不是他何斌的事业;他甚至说,一想到他的事业可能是这间老糖铺,以后的日子将充满各种各样的糖块,人生瞬间灰暗,令人沮丧。

父亲焦褐色的脸绷成暗黑色,盯了何斌半晌,说:“你不懂。”

何斌被父亲的目光镇住,心里却嘀咕:“是你们不懂。”

匆匆掐断与母亲的通话后,何斌立即细查了通话记录,通话时有电话打进来会有提示,但他仍不放心,他不敢错过任何一个电话。这几天,他手机不离身,随时检查电池和网络。然而,手机极安静。何斌没想到自己会失望,以为自己早失望到底了。

当年,到这座城市上大学时,除了行李,何斌还带了满满的希望,将之当成另一件行囊,这件行囊里,装着无数绚丽的可能性。他以各种方式想象的可能性在城市里飞扬,为他铺长长的、闪烁着光芒的路。上车前,他隔空朝家的方向挥了挥,对何氏老糖铺表示彻底告别,从此,自出生起一直尾随他的甜腻和老旧将离他远去,他像抖搂了满身尘埃,竟有改头换面的畅快。

对于考上的大学,何斌不算满意,虽然是一本,但不是心中的名牌大学。以他原本的规划,名牌大学是人生开始极要紧的环节之一,设计人生规划时,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这样规划。何斌的成绩一向很好,在班里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他就读的是镇重点学校,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佼佼者。落选于名牌大学,他失落了一段时间,但现在这所大学毕竟也是不错的,老师对此很满意,语气间,何斌是得意门生,在这样的无名小镇,能考上这所大学已属不易。

何斌开始变得满意,这确实算不错的大学了,更不错的是,大学在大城市里,一线城市。那个城市将是他的海,那些天的梦里,全是他在那片海里翻出的浪。

父亲母亲则无所谓,只要何斌喜欢,便供着,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至于考上哪所大学都差不多,跟糖铺没有一点关系。他们希望何斌四年大学快点结束,回家专心学下制糖手艺,接过何氏糖铺。糖铺前几年有些难处,终究挺过来了,这些年越来越好了。这些好,母亲一次又一次展现给何斌。

当年,提着行李,背着那个希望的行囊踏入大学时,何斌的脚步充满了弹性,佼佼者的感觉从小镇尾随而来。然而,接下来的日子,这种良好的感觉一天天稀薄下去,他行囊里的希望与想象被一点点抽掉。就是在这所算不上名牌的大学里,何斌也只能排在尾巴上,无论是成绩、见识,还是各种特长,本城的同学、其他城市来的同学,大都比何斌高出一截。何斌想象毕业后,他将怎样与这些同学在城市争得一席之地,这样的想象一层层消磨了他的意志。四年之间,他那个希望的行囊已经干瘪。

何斌没想到,当他在电脑前蹲守了几天,做出一份还算漂亮的简历时,希望又变得丰盈。人的希望远远比自己想象的强大。

何斌靠住一棵树,强迫自己整理思路,一个月来投了几十份简历,其中有五六个单位是他比较期待的,也认为是比较靠谱的。前段日子,他曾接过几个电话,都不在那五六个单位之内,但毕竟有了消息,他去面试了,然后,电话又安静了。这段日子,干脆完全安静下来。何斌对这种安静产生了恐慌,但手机每每响起,又引起另一种恐慌,害怕希望落空那一瞬间近于绝望的沮丧。

或许该主动打电话问问。何斌想着,慢慢走出林荫道。今天林荫道显得太暗,给人一种压抑感,或许,四年来林荫道两边的树长密了。“这个城市到处是机会,可也到处是人才,机会有什么理由等着你?捂着胸口想想,你有什么资格让机会主动找你?”何斌默念着这句话,这是一个舍友努力进军跨国公司时,鼓励自己也鼓动别人的话,舍友本身很优秀,在城里还有不错的背景,但仍然很拼。

“我有什么理由不主动?”何斌这时需要点鸡汤补充接近虚脱的精神,他边默念边翻着通讯录,盘算着先给哪家公司打电话,脑子里飞速地组织着语言。

“何斌!”沈铭朝他走来。

何斌把手机收好,想起现在已近正午,公司差不多下班了,等下午再好好问一问。他朝沈铭走过去,胸口和脸上溢出欣喜,那片刻,施小米的脸在脑子里闪过,他很快晃了晃头,将那张脸抹开。

沈铭笑着,微笑的眼睛里带着光。大学四年,坐在何斌前桌的沈铭经常转过脸,跟他说一两句什么,或借点什么东西,或请他帮点小忙,总是这样微笑的眼睛,总是带着这样的光。何斌是看见这光的,但他装傻充愣,对她又客气又礼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止于朋友,或许比朋友多那么一点点吧。何斌知道问题所在,沈铭眼里有微笑的光,可是不美,除了还算斯文顺眼,她没有任何特点,走进人群里,转眼就被淹没了。而他有个美丽的施小米,在小镇等着他。

大学四年,他除了想方设法寻找进入城市——他要的是真正进入,有专属于自己的路,可以被称为“成功”——的途径,就是守住他和施小米的一份感情。有时,他甚至被自己感动了。大一大二时,他进入城市的计划里是有施小米的,慢慢地,计划越来越小,“成功”像个氢气球,越飘越远,他试着蹦起来抓,施小米暂时放开了。大三大四两年中,他的计划里施小米是缺席的,何斌感觉累了,带不了施小米。当然,他没忘了她,他只是改变了方式,等他闯出一条道,再将她拉过来,并肩而行。

这是沈铭和何斌第三次一起吃饭。点菜时,沈铭说:“这次我请了吧,再欠下去我要还不清了。”她说完看着何斌。何斌本不该接她的目光的,但他接住了,并让自己的眼神透出那么一丝暧昧。他被自己恶心到了,但他微笑着说:“那就多欠一点吧。”

三次吃饭都是无意凑到的,何斌独自在林荫道上走,沈铭刚好经过,碰到了,又刚好离吃饭时间不久,沈铭随口问:“吃饭了吗?没有?一块儿吧。”水到渠成。何斌突然意识到,多么精心的水到渠成。

第一次一起吃饭那天,何斌刚把简历做好,精心挑了几个公司,送出第一批。他在林荫道上疾走,希望把胸口那团杂乱的情绪走散。沈铭与他偶遇后,说他脸色不好。他脱口说出投简历的事,说完懊恼不已。这件事他打算保密的,若不成,不会有其他任何人知道。沈铭笑了:“是这样啊,投了就算完成一件事了,这时候该放松的。前几天我也投了一批出去。”

“你也在找工作?”何斌豁然开朗,感谢沈铭的态度,这事确实是自己看得太重了。

当然,别说现在临近毕业,就是前两年,也有同学开始找工作了,这可是大事,谁不拼了命准备?

没错,何斌点头不迭,他不明白自己的患得患失何来,把平平常常的事弄得神神道道。

沈铭让他自在,这种放松是很久没有过的。那天出去吃饭前,他和沈铭在林荫道上走了两个来回。两个来回里,何斌发现了完全不同的沈铭,她不再那么普通,有说不清的气度。这种气度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气度面前,何斌显得小气,很多时候缩手缩脚,这是因为沈铭是本地人,是这大城市的一分子,这个城市赋予她这种气度。何斌转过脸,暗暗打量沈铭的侧脸,比四年来看到的都顺眼,大方,很有主意的样子。

第一次吃饭,是沈铭挑的地方,学校附近一家西餐馆,不算大,但装饰挺有品位,文艺范儿,安静,适合长谈。沈铭说是她提出吃饭的该她请,何斌耸耸肩,沈铭便也耸耸肩:“好吧,男士来。”何斌喜欢她这种态度,大气而自然。当然何斌请,在这种地方请客,钱于他不是问题,父母每月汇钱很及时,大姐二姐也时不时汇一点,告诉他,该花就花,不要受委屈。从小就这样,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别受委屈,怎样让他不受委屈?他们的办法很简单:多给点钱。结账时,何斌获得了某种难以言说的自信。

沈铭笑眯眯地看着何斌:“下次我请,算还你人情。”

“笑话,请美女吃饭是荣幸。”何斌很满意自己调侃的口气,这于他是极少见的。

沈铭和何斌第二次偶遇时,还是何斌请的。沈铭笑:“越欠越多啦。”饭后,两人回学校又去林荫道走了很久,缓缓走,并着肩。两人谈起这个城市,沈铭对这城市的历史了如指掌,滔滔不绝,何斌听得激情翻涌,好像他随着这城市一起经历着成长的风雨和豪情。最后,他说了句显得矫情的话:“我喜欢这个城市,愿意把它当我的故乡。”

“那就留下来。”沈铭极快地说,说完盯着何斌,眼光极亮。

“当然想。”何斌说。他被莫名的激情弄得精神恍惚,像这个城市一样奋斗,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挺励志的。”沈铭说。

何斌一直将这话当成表扬,几年之后的某一天,他鬼使神差地想起这句话,却发现沈铭话里充满讽刺和怜悯。

第三次沈铭还是挑那家西餐馆,何斌说:“怎么不换换?”

“一个是这家餐馆东西确实不错,应该把好菜吃一遍再换下家;另一个是同一个地方多待几次,印象更深,再来两次,以后这家餐馆说不定会成为我们的记忆。”沈铭说第二个原因时,何斌感觉到意味深长,他微微一笑,默认了这种意味深长。

沈铭捡起关于工作的话头,问何斌投出去的简历有没有回音。何斌无奈地摇摇头:“没有,有几家倒是来了电话,在面试之后毫无消息。”他惊讶于自己对沈铭和盘托出。

“正常。”沈铭说。沈铭吃着意大利面,接着说:“谁不是一沓简历撒出去,结果石沉大海?我也投了一堆,到现在没有一个靠谱的回音。”

“你也自己找?”何斌脱口而出,然后脸红了。沈铭是本城人,他印象里,本城很多同学不管成绩好坏,家里都早早安排了出路,毕竟根基在这儿,怎么也有一条道,就算想自己找,也很少会像他这样无头苍蝇般乱投简历。

“当然想自己找。”沈铭倒大方,她说,“我已是成人,自己能找到合意的工作是最完美的。当然,家里爸妈还是操心的,指手画脚,安排这安排那。随他们去吧,谁家爸妈不是这样?我要是能找到更好的,他们就无话可说,只能顺着我了。”

沈铭的条件那么优越,父母早安排了,而她想要更好的,他们生来已经进入城市,有更多的选择。何斌以为自己会心理不平衡的,但没有,沈铭说得那么自然,没表现出半丝优越感。她真诚地祝何斌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留在这个城市,如果他喜欢这城市的话,当然,她希望他喜欢这个城市。

如果喜欢这个城市!——天啊,难道沈铭认为还有比留在城市更好的选择?何斌努力压抑着渴望,不在沈铭面前表现得过于明显。

何斌找到工作后给施小米打电话,施小米先是兴奋地祝贺他,接着语调沉下去说:“这么说,一毕业你就进公司工作了?”

“当然。”何斌说。何斌声音洪亮。自确定得到这份工作起,他便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外表、说话方式、走路姿势,以及为人处世。他床头摆的一摞成功学的书是不会白看的,细节决定成败,形象是基础。

“不先回家一趟?”施小米小心翼翼地问。

“这段时间我得多学点东西,熟悉各种业务,为进入公司做准备。你知道,前几个月是试用期,特别重要,我可不想给公司留下普普通通的印象。”

说出“普普通通”时,何斌胸口深处搅起沉而钝的疼痛感,他将进入城市,但这城市有太多的普普通通。他经常做噩梦,梦见城市里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变成漫溢的洪流,他无处可逃,被淹没其中。

“我们一年没见了。”施小米的声音里带了哽咽。

何斌沉默了一会儿,是的,一年了,他是想施小米的,但得克制,他有更重要的事。而且,想施小米太多,会牵扯到太多与镇子相关的东西,这是他不喜欢的。

施小米说:“我穿过很多漂亮衣服,别人都说好看,可你从来没看过。我只想给你看的,斌。”施小米语调黏腻了。

何斌闭上眼,脑子里浮现出施小米的样子。是的,施小米很美,清丽、苗条,他晚上经常抱着枕头,想象抱着施小米,想象施小米的笑容和味道。

“小米,现在确实没办法。”何斌语气温柔了。

“你要确实走不开,我去城里找你。”施小米兴奋地说,“店我可以让一个姐妹帮我看两天。”

“不,你别来。”何斌拒绝之干脆,吓了施小米一跳,也吓了自己一跳。何斌忙又缓着说:“我现在正是最要紧的时候,你来了没时间陪你,你一人待着多闷。再说,我这边是男生宿舍,你怎么办?要我这时离校犯校规?小米,等我忙过这一段再说。”

何斌匆匆结束了与施小米的通话,好像怕再说下去,施小米会被顺着信号从小镇传送到这里来,成为他进入城市的沉重负担。施小米说她想进城的那一刻,沈铭的脸闪了一下,他晃晃头,想清空脑袋,沈铭的样子却越来越清晰。

手机又响,显示的是母亲的手机号,何斌无法抑制地失望,他以为是沈铭。听母亲又想谈糖铺,何斌忙说:“妈,我正要告诉你,我找到工作了,很快就要去上班了。”

母亲顿了一下,接着响起喳喳的说话声,何斌想象得到母亲半捂住话筒和父亲说着什么。何斌对着话筒喊:“妈,要没什么事,我先挂了。”

显然这时父亲拿过去听电话了。父亲问:“那个工作有那么好?”

“慢慢干着,会越干越好的。”何斌说。

“好好想想吧。”

“我想好了,爸。”

“你先干一段时间试试看,家里的糖铺我们会守好,随时回来。”

父亲的口气让何斌不舒服,好像一切都在他们的控制中,好像他们对他一清二楚。母亲接过手机时,他气冲冲地说:“你们就看准我没出息?”

“斌,出息一定要留在城里吗?我们何氏糖铺是……”

“妈,我先去忙了。”何斌掐断通话,把手机往被子上一扔,好像这样能扔掉与小镇相关的一切。

何斌和沈铭靠着游轮的栏杆,两人半仰起脸,感受风滑过五官,拂过耳朵发丝。虽然是人造的诗意,意味仍是很浓,也许隔开距离,隔着水面,江两边的灯光变得迷离,建筑显出柔和的浪漫特质,在夜色里黑而发亮的江水显得静谧。在这样片刻的安宁里,人心会变得柔软,何斌和沈铭转过脸,在适当的晚灯、适当的心境中对视。

这是何斌对沈铭的第一次邀约,之前吃饭、散步不是沈铭“偶遇”他,就是他刚好碰上她。何斌提前两天约了她,显得真诚而正式。

学校里,毕业前的离别气息被鼓噪得很浓烈,到处是准备扑入社会的匆忙,到处是寻找出路的迷茫,到处是恋人分离的忧伤。虽说何斌已经找到工作,胸口仍一蹿一蹿的,难以安定,他时而怀疑公司会毁约,机会将无缘无故消失,时而感觉那份工作太一般,或许能找到更好的。他越来越多地待在林荫道,也越来越多地“偶遇”沈铭。这段时间,沈铭毫无保留地跟他分享了找工作的过程。

那天,沈铭兴奋地告诉他自己找到工作了,公司不算很大,但离家不远。也就是说,工作后她仍可以住在家里,吃在家里,少了这样的开销,工作起来将多么轻松。何斌真心为她高兴,就在前一天,他也再次和公司联系了,谈好上班的时间。两人在林荫道想象了未来的工作后,一起去吃饭,饭后,何斌正式约了沈铭。

何斌订的是游轮一等票,至今为止,父母和两个姐姐汇的钱很充足。一等票有吃着东西赏风景的特权,两人坐在餐厅里,看着窗外的风景,何斌心中涌起说不清的微醉感。他无法抑制地和那些买二等票三等票的游客相比,腰脖不知不觉地挺直。那一瞬间,他错觉自己成了城市人,身体内充盈着优越感。

何斌又谈起工作。在这种地方谈工作,似乎对城市更有代入感,若工作上也获得一张一等票,将成为城市的骄子。——从几年前他进入城市那一刻起,他就不再稀罕那个镇之骄子。他也问起沈铭的工作,问她找的与家里安排的有什么不一样,他很想知道沈铭家里为她安排了什么工作,她竟然如此轻易地放弃。

沈铭吸了一口饮料,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也没什么。”

何斌很想听。

“好与不好要看用什么标准衡量。”沈铭拿吸管搅着饮料,“就我来说吧,从小住在家里,连读大学也没离开这个城市,没有真正自由过。踏出社会了,如果还是由家里安排,那我永远没有机会尝试了,永远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潜力,这就有点可怕了。家里介绍的工作虽然稳定些,待遇也不错,可不是我喜欢的,说不好听点,还有些死板,会把我弄坏的。我现在这份工作可能一般,我将是个普通的白领,可机会完全属于我自己,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有能力,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何斌觉得沈铭没有明确地回答他的问题,可他又听到了比原先想打听的更多的东西,他对沈铭有些刮目相看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认识了一个与之前四年完全不同的沈铭。她是本城人,有城市人的气度,但不傲不骄,很努力。自己有什么资格松懈?

“你呢?对你的工作,你爸妈有什么看法?”沈铭专注地看着何斌。

“根本没看法。”何斌说着,摊开双手,“大概我刚出生他们就安排好了,完全不顾及我的意思。”

“出生就安排好了?”沈铭笑道,“了不得,家族产业呀,敢情你还是隐形的富二代。”

何斌哧地笑了,说:“只是一家制糖的老店,在小镇上有那么点名气,家里看成了不得的事,总想着一代一代做下去。”

沈铭挪开饮料,欣喜地说:“老字号,最难得的,可是宝贝呀!是你小看了,现在老字号都是文化品牌,只要做得好,价值难以估量。”

“一个小镇上,一家黄乎乎的旧店,弄不出什么名堂的。”何斌完全不当回事,“何氏糖铺,人们只记得是姓何的。”

“你是不是不想留下老字号?”沈铭探究地盯着何斌说,“而且想留在城市?”

何斌假装用心吃东西,假装没注意这话,心里却再次感叹,沈铭不简单,不愧是在大城市长起来的。

两人走到餐厅外,靠着船栏吹风,很久没有说话。何斌搭在栏杆上的手慢慢靠近沈铭,触碰她的手背,她的手翻过来,两只手握住了。

每天下班,何斌都处于迷糊状态,回出租房的公交车上,何斌试图理清这一天的工作,想从中找出哪怕是一点火花,找出一点进展的迹象。每天的整理结果都含糊不清,工作成了零散的碎片,在四周纷飞缭乱,他得抓住每一块碎片,但所有的碎片都平淡无奇,这些碎片拼接成潦潦草草的一天。

何斌的工作是收发邮件,打印分发各种文件,收集分类客户资料,整理数据,兼给主管和经理打杂。工作一个星期后,他感觉被杂而碎的工作淹没了,没有想象中的施展、进步,他像一个浑身积蓄着力气而无法发泄的拳王,眼睁睁让身体内那股气一点点漏空。

当然,何斌的工作很忙,每天进入公司后就没怎么停过,但脑子不再是他的,动的不是何斌的念头。有时,在工作中他发现了某些东西,有了自己的想法,欣喜地将这想法亮在主管面前,相信这些想法会让工作更有成效,然而主管不耐烦,甚至认为他不安心工作。

“何斌,路要一脚一脚踩出来,你把手头的事做好再说,不要想那么多花样,这样会乱了工作计划。”

花样?何斌想辩驳,这些怎么是花样?还有,他哪项工作没做好?手头哪一项工作不及时?主管已经侧转身对着电脑了。何斌抬头看了一下,同事们安静地守着各自的格子,对着自己的电脑,他只看到一片黑乎乎的、沉默的脑袋。

让何斌活泛起来的是下班后与沈铭的相处。幸运的是,他的公司和沈铭公司相隔不算太远,每天下班后两人有几个小时的相处,有时,沈铭会在何斌的出租房过夜。因为家里的支持,何斌物质上没有压力,出租房的环境很不错。

何斌没有正式表白什么,但他和沈铭已经像恋人那样相处了,一起吃晚饭,或在外面吃,或买点菜到何斌出租房做,一起看电影,一起到江边散步,一起逛街。何斌经常听沈铭谈这个城市,他对这个城市了解的热望永远不会变弱。沈铭则听何斌谈他的工作。

谈起工作,何斌的语气里就满是牢骚。他脖子软了,眼皮垂下去,说:“这工作再干几十年也是这样,零零碎碎,一点发展也没有,半死不活的工资,在公司里对谁都得点头,我都能一眼看到几十年后了。——不,做梦呢,这么混,哪有几十年?城市哪有这样的仁慈?当被淘汰的那天到来,一切将重新归零。”

沈铭按住他的手:“何斌,你太心急了。”

“不行,我得想办法。”何斌放下筷子说。

“怎么想办法?工作就是工作。”沈铭给他倒了饮料说,“你先跟同事搞好关系,工作才好上手。”

“没什么同事关系,我在公司是最底层,只有点头赔小心的份,这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

“你有什么想法?”

“看情况,等机会。”

不久之后,何斌就等到了他认为的机会。公司要搞一个营销活动,由他所在的小组负责,主管交代他收集客户信息,整理数据作为方案的依据。收集过程中,何斌感觉灵感电光石火般闪烁不停,他边收集边狂喜地记下这些想法,等数据信息整理完成,一个方案已在他头脑里成形。下班后,他埋头写方案。沈铭提醒他,这样不太好,该先跟主管说一声,若能争取和主管一起做方案更好。

“先报告主管这计划就泡汤了,先做出来,直接给主管,他直接报上去不是更省事?”

隔天,何斌把数据信息整理结果交给主管时,顺便把方案也递给他。主管看看方案,又看看何斌,好一会儿没出声。

“主管,整理信息时,我有些想法,就把方案先做出来了,你看看。”何斌冲主管笑着,边翻开方案的封面。

“你什么意思?”主管看着何斌,不看方案。

“这是我做的方案,你看看能不能用。”何斌有些底气不足了。

“你认为我做不来?”

“不是这意思,刚好有点想法。”

“这里每个人都有想法,问题是什么样的想法!”主管手在半空挥过。

他们的争执引起了近旁同事的注意,何斌不自在了,但仍不愿放弃,仍翻着方案说:“刚好想到,写出来了,看看能不能用上。”

“有心了,先把你的工作做好再说吧。”主管说着,拿了资料走人,方案留在何斌手上,若不是何斌接得快,方案就掉到地上了。

何斌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回到办公桌前,盯着那个方案,越想越不甘心,这是他进公司以来最像工作的工作,有他何斌的水平和想法,他得努力让它实现。

何斌费了一个上午,在去洗手间的走廊上堵住了经理,将方案打开,塞到他面前,对着满脸茫然的经理,急切又简单地述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先拿给你的主管看。”经理把方案推回来。何斌怀疑刚才的述说他根本无心听。

“他不看。”何斌扬高声调说,“我想请经理看看,熬夜写的。”

两人你来我往推了一会儿,经理终于翻开方案,在何斌想就方案细述一番时,经理合上方案书,说:“这种精神很好,但方案不太实际,拿给你主管,看他做方案时能不能用得着。”

经理盯着手表离开时,何斌极力控制住自己,才没把方案书卷起扔向经理的后背。

离开之前,经理对何斌说了一句话:“静下心,多学点东西,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公司人事部每年收到的简历都数不过来。”

施小米来电话时,何斌正在吃晚饭,他左手握着手机,右手夹着菜,他以为和以前一样,跟施小米聊几句就结束的,但施小米今天似乎打算长谈,不停地问何斌有没有空。何斌含含糊糊说有些资料要看。施小米说:“不是下班了吗?你在哪儿?”她的语调有些警觉了。不知是事实还是何斌的错觉,最近施小米对他的行踪很敏感。

“当然在家。”何斌说,“城市的外面有可能这么静吗?”

“那就不是在公司加班了?”

何斌有些不耐烦了:“我带了资料回家……”

“连跟我说说话的时间也没有,”施小米声音含了哭意,“我有话说。”

“小米,你别这样,这是工作。”何斌说。他想起施小米的样子,这种时候的她格外惹人怜爱,他心头一软,说:“在大城市工作没办法的。”

“工作这么累,也是你自己想挑的。”

“不谈这个,有话你说吧,我听着。”

“我想谈的其实也是你工作的事。”施小米语调突然严肃了,说,“斌,你真打算这样一直干下去,就待在城市?”

“不待在这儿,我能待在哪儿?”谈起工作,何斌又有些沮丧,说,“目前只能先这样工作,公司竞争太大,不可能一下子怎么样,你知道吗?城里人都跑步生活的,现在想要做点别的也没什么好出路。”

“你可以回来的,斌!”施小米急切地说。

“回?回小镇?”何斌觉得施小米在讲笑话。

但施小米开始描述他回去后的路,想象他回小镇后的日子。

“何斌你可以放弃城里的工作。如果不是特别厉害的人,在城里的大公司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城里厉害的人太多了。”当然,说这些时施小米是小心翼翼的、委婉的。而回到小镇,接手父母的何氏糖铺,凭何斌的能力,肯定可以经营得更好,说不定能研制出更多的新糖品种,糖铺的老名气,加上何斌的新糖,到时糖铺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电视上老谈什么文化,这种老店就是一种文化,家乡人很喜欢的,说不定何斌可以做成品牌,噢,那就是何斌常常说的事业了。“——为什么要在大城市里跟那么多人挤?没有人看得到你的,我在电视里看了,到处是人,谁知道哪个跟哪个?有人证件丢了,别人连他的真人都不认了。”

何斌极想插嘴打断施小米的话,却不知怎么就悲伤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任施小米继续想象下去。

施小米说,她的服装店可以让别人做,她负责拿货,腾出时间帮忙打理糖店。她甚至可以放弃服装店,全心全意帮何斌经营糖店,他可以一门心思研究新式糖,争取把品牌打出去,而她则专心做糖,卖糖……

“不要提糖了,我不喜欢糖。”何斌猛地打断施小米,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的恐慌。

施小米猛地顿住,顿出一段空白,两人在空白里安静许久。何斌忽然对施小米惊讶不已。她变了,这四年,她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那么深刻地记得施小米的样子,精致的脸,简单的表情和眼神,听他说话的时候微微仰起脸,又入迷又崇拜的样子,何斌的话她每句都相信,在她的眼里,何斌是比她高出一个层次的。而在何斌眼里,施小米美丽单纯,但有点傻。

现在的施小米能计划出那样一种生活,虽然不是何斌喜欢的,但是实在而又有点远见,又具体又成熟。这几年,她想了些什么?碰见些什么?学了些什么?何斌突然茫然一片,施小米陌生了。

这几年,何斌对施小米的了解,止于她的日常生活和服装店。何斌上大学第一年,施小米在镇上一家服装店帮人卖衣服。施小米长得好,身材也好,店里进了新款,只要施小米穿在身上,总是卖得很快。施小米在打扮、服装搭配方面有着极好的天赋,从农村到镇上没多久,就能根据客人的气质、身材,介绍合适的衣服。服装店有很多回头客,专门找施小米的,很多女人和施小米成了好友,说施小米是她们的顾问。施小米慢慢觉得店老板不会拿货,拿的款总不合她的意,加上她的老顾客越来越多,便动了心思,自己租了个门面,开了家小小的服装店。

施小米按自己的眼光拿货,得到热烈的欢迎,她看电视,看电影,看明星八卦,时时注意服装潮流,拿最新最大胆的款式,加上她用心研究顾客,看人搭配,很快聚了一批固定的女顾客。在服装实体店受淘宝等网站打击的这几年,施小米的服装店仍经营得不错。近期,她又计划着开网店了。

这几年,服装店的情况,每天的行踪,施小米几乎都报与何斌,但何斌了解她吗?他们到底离得远了。何斌突然莫名地失落,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施小米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他,他一直以为施小米安然地在他把握的范围之内,就是与沈铭在一起时,他仍为拥有这份“特权”而骄傲。

不知不觉间,何斌和沈铭走得那么近了,周末只要没加班,两人总是待在一起。但两人间似乎从未确定什么,直到某一天,两人在街上碰到何斌一个女同事。同事看看沈铭,笑问:“女朋友呀?”何斌张了张嘴,一时不知怎么出声,他还没准备好的样子。沈铭冲何斌的同事微笑,何斌附和着笑,女同事扬了扬手:“你们玩吧,我朋友在前面等我。”转身而去。

何斌转身看看沈铭,她半垂着头,微笑仍留在脸上。是的,他们如果不是男女朋友还是什么呢?他们关系这么明朗了,何斌再怎么自欺欺人也避不过去。那施小米呢,她当然也是他的女友,好几年前就是了,他们正正经经规划过两人的未来,何斌承诺,先在城市打开一条路,然后把施小米拉进城,两人一起闯。这个承诺随着何斌在城市里的自信一点点消失,变得稀薄、遥远。

何斌尽量不让自己同时想起沈铭和施小米,下意识地拖着什么。和沈铭在一起时,手机一响他就莫名紧张,害怕是施小米打来的。每次和沈铭相约之前,何斌都先给施小米打电话,说几句软话,哄施小米开心,这招总是很有效,通过电话后,一整夜,施小米一般不会再来电话。但何斌闷闷不乐,他对自己的狡猾感到不适,甚至抑制不住地轻视自己,那个曾是镇上骄子的何斌变得偷偷摸摸。但每每念头转到这儿,他就尽力转开,他不愿意深想下去。

这个周末,何斌约沈铭去郊外一个度假区,当然,事先跟施小米通了气,说他这个周末工作特别多,没办法总联系,他只要有空,就会联系她的。

这样的活动,沈铭喜欢,轻松又浪漫。何斌也喜欢,在那种地方可以碰见有品位的城市人,自己也变得有了品位,付钱消费的时候,他有说不清的快感。除了工资以外,何斌还有张卡,像他上大学时一样,家里人仍习惯性地给他汇钱,在他们看来,大城市的吃穿住用是惊人的,家里除了他,没有别的负担。对家里人这种热心,何斌不声不响,他看到的是银行卡里的数字,感觉不到那些钱沾满他不喜欢的糖味。有时,似乎意识到不太好,他便安慰自己,先存着,这是在城市打拼的资本,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两人散步,聊着,沈铭喜欢问何斌家的糖铺,做什么糖,经营成老字号说明有生命力,家传技术吧,在镇上有名气,顾客肯定多。

何斌闷声地回答,糖铺就请了几个人帮忙,爸妈每天得忙到很晚,过年过节就得多请几个人。他不明白沈铭一个城市女孩,怎么对老式糖铺那样感兴趣。如果是好奇吧,这好奇心也太强了。

何斌喜欢谈城市,抓住一切机会探问沈铭,她小时候城市什么样的,怎样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事,在城市发展中,亲朋好友有没有特别出色的,讲讲他们的成功故事吧。或者,“你家是这个城市的原住民,城市发展中肯定抓住了好机遇吧”。午饭后,两人吃水果时,何斌试探着问:“你爸妈还忙着自己的事业?”

沈铭看了何斌一眼,何斌急着等她的答案,没发现她眼里那一丝警觉和疑惑。

“我爸我妈规矩得很,哪懂得什么发展?”沈铭笑笑,耸耸肩说,“还不是几十年守一个工作?又单调又死板。”

“原来是公家人。”何斌叹。

后来某一天,何斌突然暧昧地冒出一句:“这城市发展的几十年中,公家人也可以发展得很好的。”

沈铭没搭话,何斌也没再说下去。

沈铭却无法安静了,弟弟上个星期又回家拿钱了,开口要几万块,是时,一家人正在吃晚饭,沈铭差点摔碗而去,但最终默默忍住。这次弟弟理由充兄,新店要拿货,能不支持吗?像母亲说的,他好不容易走上正路,对于这个,母亲感激涕零。沈铭很想知道,母亲是否意识到,她从小到大都在正路上规矩着,不敢有半步差错。

记忆里,弟弟从未让人省心,从小学起就因种种原因经常转学,转学当然要找人,要费用,不菲的费用,中专毕业后,找工作要费用,当然,没有一件工作干得长。前年惹了事,伤了人,家里人开始跑医院赔礼赔钱。今年,他想开一家手机店,信誓旦旦要创业,要用心了,家里能不支持吗?费尽心思帮忙找了店面,接下去的投资让沈铭感觉无尽无穷。她毕业后几个月的工资已被掏光了。

在何斌掏出手机准备给沈铭打电话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看见郑立琛的脸,虽然笑着,但在正午的阳光下没有半点灿烂的样子。

“是你?”何斌喊,是很有些欢欣的样子。上大学时,他和郑立琛关系算不错,郑立琛虽是从农村来的,但有些天才,班里谁的电脑有了疑难杂症都找他,有时,连老师也得找他帮忙,他在班里是让人高看一眼的。

“你也留城里?”何斌把手机放起,扯着郑立琛边走边问。

“不留在城里去哪儿?回老家?”郑立琛摇摇头,说,“待在寨子里捣鼓我的计算机?”

午饭当然一块儿吃,两人谈起各自的工作。因为有特长,郑立琛算比较快找到工作的,但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学历也不算出色,他没法进理想的公司。

“工作经验!还没工作哪来经验?学历就是天,都是扯淡的,说城里人思想前卫开放,我看老土得很。”郑立琛吃着菜,抱怨声滔滔不绝,说现在的工作就是混口饭吃,沦落到什么地步了?

“想混口饭吃何必在这儿打这份工?”何斌有极大的共鸣。

“只能干这些乱七八糟的,想干的事没法干,就是干了也干不成,七只手八只脚地指着你,让我怎么动?”

“没错!”何斌拍了下桌子,他没有喝酒,但脸上显出醉意,说,“做不成事的,想干出点名堂是做梦。”

吃饱了,两人的抱怨似乎也到了一定程度,忽地沉默下来,在沉默里感受身体某处难以言说的痛感。

“你的专长可是很吃香,当下正流行什么软件开发、游戏开发,你这个亮出来,至少能亮瞎一片人的眼。”何斌似乎忍受不了沉默,先重新开口。他讲起郑立琛在大学时曾设计的一款游戏,在学校的男生中风行一时,后来还被一家公司买了,那笔钱,郑立琛给自己配了高端电脑,往家里寄了一些,还能为女朋友买条项链。谈起这些,何斌掩饰不住地羡慕和嫉妒,郑立琛确实拥有非同凡人的才干,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他无法企及的,也使得郑立琛在城市比他更有资本,他忘掉了郑立琛来自农村,比小镇落后得多的农村。

“我当然想过要自己干。”郑立琛睁大双眼说,“毕业前就有想法了。”

何斌坐直身子:“为什么不干?”

“还用问吗?”郑立琛耸耸肩,“我拿什么干?这双手和那台破电脑?我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妹妹还指望着我寄钱交学费,没有资金,都是白日梦。”

“就是说,你得找人合作?”何斌小心地问。

“当然,说实在点,找人给我投资。最好的是找到投资,也能找个合作的人,一个人的工作量太大,找个人帮忙,效率会高得多。”

“你找过人了吗?”

“都不知道找的方向。”郑立琛将一杯茶倾进嘴,说,“谁愿意投资我这样的?看不见摸不着,钱也长眼睛,只看到现成能长大的东西。”

“最少得投资多少?”何斌静了一会儿,小心地问。

“先开发简单的,台式电脑、笔记本、传真机、扫描机、路由器……前期几万块应该可以运作了。”

“说句实话,立琛,技术方面你是天才,但人际交往、经营管理方面可一般。”

“所以,我想找投资者也是想找合作者。什么人际交往什么打开局面,我不会这些,也烦得理这些,我只想好好把东西做到极致,不要分心的。这么说吧,像一个家,我主内,找个人主外。”

“是的,你需要这么一个人。”何斌喃喃说,“这是成功的关键。”

何斌陷入沉思。

沈铭一进门就觉得何斌脸色不好,心事重重的样子。她做饭、炒菜,等饭菜上桌才问起,其实不问她也清楚,肯定是关于工作的。近段时间,何斌对工作越来越不满,以致谈起工作就像怨妇谈起丈夫,他付出多少总是没意义的,能力从未被重视,这样下去不可能有什么前途。

果然,何斌一开口就放下筷子,说主管对他的不满越来越深,今天,因为他工作中一个小疏忽,训了他很久,且说得很过分,这工作很难再接着干下去。

“被批评在公司里是常事。”沈铭示意何斌重新拿筷子,尽量说得轻描淡写,“我几乎每周都要被说一次,公司里其他人也一样,说不定你的主管被更高层的领导训得更过分。”

“也不单是被主管教训的事,我要的是工作,有前景的,不是混饭吃的打工。”何斌一口菜含在嘴里,说到激动处哽住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沈铭小声说,察看着何斌的脸色。

“这不是我留在城里的目的。”何斌声调扬高。

两人不出声地吃东西,好一会儿,沈铭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何斌愣了一下,莫名其妙地想,城里人是厉害些。

“我想辞职。”何斌突然说。

沈铭放下筷子:“你找到了更好的公司?”

何斌开始讲述郑立琛,越讲越激动。看着他眼里的光芒,沈铭知道他看到了绚丽的前景,对那种前景的想象盖过了一切事实。

何斌的打算是这样:和郑立琛合作,他投入资金,加上经营管理,打开局面,郑立琛负责开发软件,等软件开发出来,他们就开一个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慢慢扩展,成为软件开发公司,再……

“为什么就得辞职?”沈铭的话像一盆凉水,把何斌从想象之焰中拉出来,她说,“可以不辞职的。”

沈铭的意思是,何斌想做自己的事业可以,但没必要破釜沉舟,一边工作一边做自己的事,等自己的事有了起色,再辞了工作也不晚。

“不是还在设想嘛,先试试再说。”沈铭劝道,“而且这事别那么急,先好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动向、市场等情况,慢慢计划,稳一点。”

何斌听了沈铭的劝,没有辞掉工作,在下班后干自己的事。

一个星期后,何斌就和郑立琛行动了。

事情刚要起步,单独租个工作室费用太高,而且只有何斌和郑立琛两个人,没必要,但两人又得在一起工作,制订项目计划、需求开发、设计都得一起商量的,郑立琛的房子是跟别人合租的,离市中心很远;而何斌单人住着宽敞的一房一厅,又在市中心。总之,何斌的出租房是最合适的。

郑立琛很快搬过来,一台电脑,一个行李袋,半箱子书。

从这天起,何斌的客厅分成两半,一半放郑立琛的电脑,一半放沙发,当郑立琛的床。沈铭很少再来何斌的出租房,偶尔来一次,做了饭,或买了便当,桌子边三个人吃着,显出了尴尬;郑立琛吃饭也想着程序,整个人好像陷在另一个世界里,僵硬又沉默,弄得沈铭和何斌也不知说什么,偶尔说几句,还得小心翼翼。

何斌和沈铭只能在外面聚,而何斌又得经常回去给郑立琛帮忙,两人见面机会变得极少。何斌安慰沈铭,等事情走上正轨,很快有正式的工作室,一切将好起来。说这话时,何斌又真诚又乐观,沈铭只是笑笑,这种笑让何斌没底。

每天下班,何斌开门就看见郑立琛,猫在电脑前,朝电脑半伸着脖子,头发凌乱,发红的眼睛盯着屏幕,何斌进门他动都不动,也不打招呼。他这带点神经质的半疯狂状态给何斌以莫名的激情和希望,他嗅到某种叫创业的气息,拉了张椅子坐近郑立琛,和他一块儿陷入狂乱里。

这个周末,何斌主动约沈铭到市郊走走,一见面,沈铭便忍不住惊奇:“怎么今天有时间了?还是事情有了重大进展?”

因为何斌和郑立琛合作创业,沈铭和何斌很长时间没有正式约会过了,偶尔见个面,匆匆吃个饭就分开,何斌总是一副又着急又抱歉的样子。沈铭万分理解的样子,她把情绪隐藏得很好,一次次向何斌展示都市女性的定力。他下意识地将之与施小米的耍小性子相比,一次比一次理智,沈铭是更适合的,他前行的路上需要的是沈铭这样的助力,而不是无形无状的爱情。

谈到创业的事,何斌脸色一下子差了,很久不出声,去市郊的一路上,几乎都望着窗外出神。沈铭不多问,只是靠他很近地坐着,偶尔给他递水。

近来,何斌和郑立琛闹了几次不愉快,前两天甚至吵起来。事情的进展比想象的困难得多,何斌下班回家,看见更多的不是猫在电脑前的郑立琛,而是抓着头发绕着沙发转的他。

郑立琛纠结不已,这样做是小打小闹,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普通的,很难有什么大作为,这不是他要的。他指着厅里胡乱摆放着的台式电脑、笔记本、传真机、扫描机、路由器,说全是低端产品,做不出精品。他失去信心的样子让何斌抓狂。

何斌想说,高端的人自然能做出高端的东西。忍了忍,话没出口,郑立琛性格有点怪,他是领教过的。

何斌对沈铭抱怨郑立琛不实际,好高骛远,抱怨完却抿紧嘴唇,许久不出声。沈铭赶快把话题引向别处。

何斌极委婉极小心地探问过郑立琛,是不是要放弃。郑立琛断然否认,他有了新的打算,不想再这样做,格局太小,做出来的东西有山寨味道,在这个大城市怎么做得开?现在,城市里的工作室满街都是,有几个能冒头?最好是开间公司,拉个团队——他在学校参加了一个协会——能人多的是,有很多留在城里,若能拉到几个,团队能力是不用说的。弄些好设备,正正经经干点事业,一炮打响,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说完这些,郑立琛合了嘴,直直盯着何斌。

何斌心里骂:“鬼话,比我还会扯。”他突然发现,在城市待久了,都可以去上精彩的励志梦想课,连木讷的郑立琛也到了这水平,如果有机会,他们可以去当梦想师,到处巡回演讲了。

何斌被盯得受不住,直接问到底要怎么做。

“投资。”郑立琛说,“需要真正的投资,建起真正的团体,有更好的硬件,足够开真正的公司。所有的事业起步都需要投资,没有的话,再好的事情也是空谈。”

再次沉默,这次持续的时间更长了。

最终,仍是何斌先开口,郑立琛好像沉进思绪的黑洞里,眼神空空,何斌怀疑他可以这样永远待下去。

何斌说:“大概是什么数?”

郑立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会儿,含糊地说:“在网上大概了解了一下,租地办公司、设备费、人工费、测试费……”

何斌想:“郑立琛骨子里精明得很。”

郑立琛终于说了个大概数字,何斌听完没说什么,郑立琛也没再提,似乎这段对话在两人间根本不存在。

现在,何斌把那个数字说给沈铭听,沈铭咬着一块饼干,咬得极专心,好像没工夫理睬何斌。

“你觉得可以搏一搏吗?”何斌说,“说实话,开糖铺这些年,父母是积下一点钱的,我大姐家开饭店,二姐夫是镇上一个银行行长,他们俩也可以拿一些,郑立琛要的数目应该可以凑到的,可这是全部了。”

“没错,这是全部。”沈铭放下饼干说,“还不是你自己的全部,是你家人的全部,这种事不能头脑发热的。”

“郑立琛说前期先投入,只要做出好东西,就很快会有回收。”何斌说,“如果真的成了。”

“你渴望奇迹,所以相信奇迹。”沈铭说,“另外一种如果,你好像不去想。”

何斌不作声。

“郑立琛漏了一个条件,好东西要有人看上,肯出好价钱。”沈铭说。她的目光少见地锋利起来,继续说道,“这个城市‘好东西’太多,缺的是好出路。”

何斌脑门一凉。

“你们现在有客户需求了吗?”沈铭紧逼着问。

何斌有些慌了。

沈铭说:“最好先有客户需要再做,那样才靠谱。先找到需求,再动手。”

何斌恍然道:“没错,我们忘了城市里立足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半点关系。”

“不要轻易出手。”沈铭极冷静地说,“就算真的要做什么事,想投资什么,找到真正靠谱的客户再说。”

何斌似乎心有所悟,但又不明白悟到些什么。

郑立琛搬走了,他走出门时肩膀往下压,后脑的头发缠成一团,衬衫后背揉皱了。这个背影刺痛了何斌,他一时忘掉自己损失几万元的懊恼,觉得郑立琛比自己惨得多,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现在仍回去和朋友合租,还要重新找工作。何斌给他补了几个月的工资,沈铭说这个理讲不过去,何斌投了钱,还包他吃包他住,郑立琛没出半分钱。何斌也觉得讲不过去,但他愿意付这个钱,他对沈铭说:“郑立琛家在乡下,我毕竟不一样些。”付钱时,他对郑立琛的语气极好,有种难以言说的满足感。

何斌的日子重归正常,正常上班,下班和沈铭约会休闲,沈铭感到轻松,但何斌变得闷闷的,一副疲倦的样子,像被透明的笼子囚住,找不到出口,甚至看不到笼子的样子,失去了动力,希望薄弱。他不停地和沈铭提起那件事,分析他和郑立琛失败在哪里,是郑立琛技术不成?是他没有胆量继续投资?“不,我又忘了最重要的,我不是城里人,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当然找不到出路的方向,没法打开局面。如果我是城里人,但凡有那么点人脉,我们就有突破口了。我们在起跑线上已经输了。”

这种话何斌不停地说,每说一次怨气就深一层,他几乎要变成一个愤青了。

沈铭一针见血地说:“何斌,你太希望奇迹了。其实,你已经过得很不错了,如果换作别人,你会被很多人羡慕。”

“沈铭,你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何斌激动起来,“我不想当‘很多人’,要当早就当了。”

“可你明明就是很多人中的一个。”沈铭嘀咕着。

“嗯?”何斌没听清。

沈铭晃晃头:“你得现实点,奇迹毕竟是奇迹,它的发生是超出常人想象范围的。”

“你是见过城市奇迹的,对吗?”何斌追问,“不,城市就是奇迹,想想几十年前,这城市没半点城市的样子。沈铭,你讲点身边的例子,从小到大,你肯定见过不少成功例子,就算不大,也是拔尖了。”

“奇迹在某些人印象中是偶然的,其实包含了很多必然性。”沈铭说完这句,盯着何斌看。

“所以奇迹是可以争取的。”何斌说。

沈铭无奈地说:“我不是这意思,你必须具备这些必然性,不要把眼睛盯在外因上。”那瞬间,沈铭感觉自己有当教授的潜力,她觉得已经委婉地把话说得很明显了。

但何斌没听,他愣了一会儿神,抬起头,满眼不甘心地说:“不成,我还得想想办法,这样下去,我在这城市里就是混日子。”

沈铭叹口气:“何斌,人……”

何斌的手机响了,他看一眼屏幕,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沈铭,对手机含糊应着什么,边往阳台走去。是施小米打来的。

何斌以极平淡的口气问:“怎么了?”

“斌……”施小米口气不太对。

“我现在……”

施小米哭起来:“何斌你怎么了?”

何斌反问施小米怎么了,她什么也不说,只是哭,越哭越伤心,哭得何斌无措起来,又烦躁又心痛,他以为自己对施小米已经不再心痛了。

施小米的哭丝毫没有停的意思,她意识到和何斌之间有问题了,何斌或许该解释一下的,但他没半句解释。她真正想要的是何斌带着暖意的话,哪怕一两句也好,何斌没有,难堪又铁石心肠地沉默着。

施小米仍是哭,哭得何斌双手发软,感觉她的哭声漫出手机,淹没了他,并继续漫向客厅。他掐断了手机,施小米的哭声突兀地断了。何斌看着手机发了一会儿呆,紧张起来,按施小米的性格,她会不停来电话,不把情绪发泄完是不罢休的。

奇怪的是,施小米再没来电,何斌被这出奇的安静弄得惴惴不安。他想给施小米打电话,又怕她再次纠缠不休。

矛盾间,沈铭走出来,问:“你女朋友吧?”

“嗯?”何斌吓了一跳,把手揣进衣袋。

“你在小镇有个女朋友吧?”沈铭望着阳台外面,不看何斌。

沈铭和高琳琳搅着咖啡,沈铭手袋里的手机响起,她掏出来看了一眼,脸色一变,手机放回去,拉上手袋拉链。

“还是那个何斌?”高琳琳问。

“我们不谈那个,喝咖啡。”沈铭说。

“你确定?”高琳琳探究地盯住沈铭。

沈铭极慢地搅着咖啡,目光垂在杯子里,入定般安静,但高琳琳察觉到她胸口的起伏,轻轻摇头,说:“已经十多天了,够了吧!据我所知,他每天都来电话,而且不止一个,算有诚意了。”

“诚意?”沈铭猛地抬起脸,几乎要呜咽了,“我们两个人一起这么长时间,我都不知他还有个女朋友,还是那种要谈婚论嫁的关系。夸张的是,他们一直通着电话,他这样不动声色,太可怕了。”

“你想太多了。沈铭,你长期生活在城市,对这种事奇怪吗?”高琳琳微微笑了,“像这种进城念大学的,谁在老家没有一个痴心的女孩?重要的不是以前,而是以后,以后的路他选择谁。”

两人静静地喝着咖啡,半晌,沈铭的手从桌子上伸过去,抓住高琳琳的手。大热的天,高琳琳感觉到沈铭的手发凉。

“看他的照片,这个何斌长得很不错。”高琳琳轻拍沈铭的手背说,“照你以前说的来看,家境也是不差的。虽然在镇上,但有那样一家生意红火的老店,难得了,那是源头活水,别看是小镇,比很多城里人好多了。”

又是长时间沉默,直到沈铭的手机再次响起。

仍是何斌打来的,沈铭握着手机发愣,高琳琳冲她点头,眨眼皮。沈铭起身,听着电话走到咖啡馆一个角落去。

这次通话时间很长,沈铭回来时,高琳琳已经在喝第二杯咖啡。沈铭坐下说:“我下午去见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我没资本,挑不起。”泪顺着脸颊流下,她没擦,任泪水缓缓滑着。

和何斌在一间茶吧坐定后,何斌刚想开口,沈铭举起手拦住。“上大学之前,你一直住在小镇,怎么可能没有女孩?特别是像你这样的,如果没有倒是有点奇怪了,只是你不该瞒我。”

“沈铭,我……”

“我不想再追究过去,我看中的是以后,你的选择是什么,我要一个明确态度。”

何斌拉住沈铭的手,沈铭想挣开,但何斌握紧了。何斌说:“我想留在城市。”

沈铭胸口一阵绞痛,又一阵轻松:“这可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这几个字像带了火气,把她的喉咙灼得干燥发哑。

“一起在这城市开始吧。”何斌说。这句话激动了他自己,也激动了沈铭。后来,何斌常会想起这情景这话,只是那个时候,这话已经成了一根刺。

今天来之前,何斌脑子里的话是整理了很久的。昨晚,他和施小米通了电话,两人谈了半夜。何斌掏心掏肺地诉说了他在城市里的艰难和困惑,他现在的生活和想象中的差距太远,也根本无力将她拉进城,更别说一起前进了。

施小米想提那个回镇的设想,那将是多合适的生活,她的服装店仍开得很好。何斌截断她的话:“我一定要留在城市。”

施小米说,就算这样她也不会成为他的负担,她会照顾好自己,她可以打工,可以拿出这几年积下的钱帮助他,可以……

何斌再次打断她,她想得太简单了,他考虑的不单是负担,他要的还是并肩作战,当然,不是她想的那种并肩。他的意思很明显了,他们之间以后将是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个镇子,他们之间是不现实的。

施小米说何斌变了。何斌叹口气,说他原本就是这样,只是施小米以前不知道,甚至连以前的他都不了解自己。

后来,他们不再说话,只是施小米在哭,何斌静静地听她哭,两人几年的时光在哭声里慢慢消散。

最后,是施小米主动说了再见。结束通话前,她说:“何斌,你从来没看上我这个农村来的,可能城市也会看不上你这个镇子去的,以后有些事要想开些。”何斌想最后抱抱施小米,但他伸出一只手揽住自己的肩。

沈铭换了手机,是高档的新款货,她看起来很喜欢,老拿在手里摆弄。何斌随口玩笑道:“最近这么大方,公司发奖金了?”

“想得美。”沈铭笑着说,“拿到这手机是我运气好。”

沈铭一个堂哥的表哥在电信部门工作,总是用最新款的手机。前段时间,他换了这部手机,一个月后就不满意了,换掉了,想把这手机送给沈铭的堂哥,刚好堂哥用的是同款,没兴趣。那天,堂哥到沈铭家里,玩着手机说起这事,沈铭接口说:“转手给我正好啊,我那手机太老了,近来老闹情绪呢。”堂哥当下打电话给表哥。两天后,手机就到了沈铭手里,一点钱也不肯收的。

就这样,沈铭顺便聊起堂哥的这个表哥,让人羡慕得很,家里在区里有关系,又有钱,大学毕业后,也不用自己找工作,为了不太无聊、有件事情干干,家里人托关系把他弄进电信部门。

“工作就是为了解闷。”沈铭说,“开着豪车发电信宣传单,也算一景了。”

“这样看来,你堂哥和那个表哥家应该很有关系的。”

沈铭点点头:“在我认识的亲朋好友中,算最有关系的吧。家里的亲朋聚在一起时喜欢谈他们家,我多多少少听了一些。”

“你家和他们家熟吗?”何斌脱口而出,“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过?”

沈铭深深看了何斌一眼,何斌没意识到,急着等她说。

“那是我堂哥的亲戚,我们家不熟。”沈铭说,“我堂哥家跟他们家亲近些,可也不是经常走动,想跟他们家走动的人太多。不过,我堂哥跟他表哥来往倒挺密的,常出去凑,有时会拉上我弟弟。”

“是这样啊。”何斌若有所思,腔调拉得很长。

后来的日子,何斌时不时问起沈铭的堂哥的表哥,零零碎碎地打听,有意或无意。沈铭对他的上心有些困惑,也曾说出她的困惑,何斌却应得很含糊,事后竟想不起他答了什么话。

某天,何斌突然提出想见沈铭的父母,说:“沈铭,我们这种关系,你跟爸妈谈过吗?”

“我妈是知道的。”沈铭说着,一边考量何斌话里的意思。

“你别笑话我是小镇来的,某些方面还比较传统,既然知道,我想该去拜访一下,问候一声,这是礼节问题。”

“你是认真的?”沈铭直直地盯着何斌。

“我们的关系,你不是认真的?”何斌反问。

沈铭握住何斌的手,对何斌的提议却不置可否。

“你家不远吧,你看哪个时间合适,我准备点东西就过去。”

沈铭只是沉吟,不语。

事后,何斌又提了几次,沈铭都是态度含糊,何斌几乎要怀疑沈铭对两人关系的定位了。

沈铭终于点了头,说爸妈也早想见他,只是她还没完全准备好,她清楚见父母意味着什么。她严肃的态度倒弄得何斌惴惴的。

何斌没想到,沈铭把见面的地点安排在酒店,她在顾忌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何斌想了很久。虽有些郁闷,终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只能按沈铭的安排。关于带什么礼物,何斌又费了好些神。有那么一瞬间,他突然觉得,和沈铭交往比跟施小米累得多,多了些说不清的东西。和施小米在一起,他从未费过神。这念头一起,他立即晃晃脑袋甩掉,这种思绪是危险的。

见过面,沈铭的父母对何斌印象还不错,鼓励他们办婚事。对何斌的家境,沈铭的父母探了个七七八八,他们告诉沈铭,虽说何斌在城市没根基,但有点家底,可以拿到城市来发展。沈铭不接她父母的话。

何斌对沈铭的父母感觉不是很好,不是他想象中的城市人,似乎缺少格局,却又比小镇人精明。他的某种隐秘的希望烟消云散,一连几天,他沉浸在失望之中。

其实,何斌最想见的是沈铭堂哥的表哥,想通过和沈铭一家接近,慢慢和沈铭那个有人脉的亲戚搭上线,但事情没有向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何斌安慰自己不要太着急,沈铭还没让他到家里去,这应该是关键的。

何斌一直争取去沈铭家的机会,沈铭一直含糊其词。何斌不理解她在顾忌什么。沈铭说:“如果我们真的确定,你肯定得去我家的。”她说完这句,就安静地看何斌。

后来,沈铭不止一次提到这一节,说何斌当时听到这话就把目光垂下了,不敢看她。何斌否认,他不记得有这样的细节,沈铭只是笑笑,笑得何斌心底发虚。

夜深人静时,何斌想起沈铭的要求,她想和他父母通通话。不知怎么的,何斌竟有些慌,他问自己,为什么不想让沈铭和父母通话,想了很久,找出的理由是:时候未到;怕沈铭和父母沟通不畅;怕沈铭对自己的家失望……最后承认,所有的理由都勉强至极。

两人僵持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两人的关系有些怪异,仍每天约会,一起做饭一起吃饭,沈铭仍在何斌宿舍过夜,但两人莫名地客气了,有些话出口前会想一想,甚至带了试探性。两人都感觉闷闷的,但谁也不知怎样打破这僵局。直到沈铭提到她堂哥的表哥。

何斌想不到沈铭会主动提起堂哥的表哥,那个有人脉的富二代。沈铭的说法是,堂哥在表哥面前提到何斌,堂哥的表哥说想见见他,当然,沈铭的堂哥也想见见他。沈铭当下就说了见面时间。

见面前一天晚上,何斌熬了半夜,设计了对话,怎么利用这次机会,尽可能多地问出一些东西,怎样巧妙地搭上这根线,顺着这根线,走进城市深处,一步步爬上城市高层。他的计划很具体,搭上那个富二代,通过他,先织出一张人脉的网,边寻找机会,等找准了机会,看中了有发展前景的路,到家里凑钱,开个正经公司,那才是真正的创业。他和郑立琛之前的合作是最好的教训,他已深深懂得,没有先铺好路,最好别上路。

后半夜,何斌仍辗转不定,确信找到进入城市的路径,或大或小的掌权者,各种老板、企业家,纷纷伸手,让他搭着一路走下去……想象缤纷得很。

见面的情形完全在何斌想象之外,仍是在一家酒店,当然,最后是何斌抢着付费了。来的只有沈铭的堂哥一人,说他的表哥刚好有事,有个很重要的聚会,实在脱不开身。何斌努力克制住失望,安慰自己,重量级的人物难见一点正常,先搭上沈铭的堂哥这条线,以后再慢慢认识要紧的人。

“堂哥,这是何斌。”沈铭相互介绍道,“何斌,我堂哥沈定城。”

接下来,沈定城的话很快暴露他真正的目的。

沈定城讲了一个计划,靠着他表哥的帮忙,他可以在市郊拿到一些小块的地皮,建成独立的小楼房,每层两套套房,作为小产权房卖出,第一层作为店面,现在缺建设的资金。沈定城的意思是,他负责拿到地皮,何斌出大部分的资金,沈铭参加一点,算三人合股,赢利后三人分。

何斌转脸望着沈铭,他没想到自己露的底她这样放在心上,甚至把底透露给她的堂哥。

沈铭不跟何斌直视,说:“何斌,你和郑立琛合作时,差点去筹的那笔钱,那是完全未知的,投在这件事上就不一样,是看得见的。”

沈定城描述得极好,楼房建成,转手就可以卖出,甚至楼房未建好,房子就会被定走,到时客户就会付定金。第一批套房卖出后,资金开始回收,利用这些资金,可以启动第二块地皮——当然还得找表哥帮忙——现在房价一直在升,这是稳赚不赔的。

沈铭冲何斌点头,说:“这事可以认真考虑的。”

那天临走前,沈定城热情地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何斌的心却降到冰点,他确定了一个事实,沈铭家和沈定城在这个城市里是极普通的,甚至是失败者。何斌甚至多了些疑惑,他真的认识沈铭吗?沈铭和他在一起,到底算计过什么?那个念头又起了,沈铭是城里长大的,和施小米真的很不一样。这念头让他心情压抑。

接下去几天,沈铭一直提沈定城说的那件事,说这事不能考虑太久,地皮很多人争着要的,若不是堂哥的表哥家在那个区极有威望,不可能拿到地皮。

何斌终于摇摇头:“我的愿望不单是挣钱,我想走更远的路。”

何斌想说,单要挣钱的话,回镇子好好经营糖铺更实在,镇郊现在也在卖地皮,地价也升得很快,大姐前年买的一间屋的地皮,今年转手挣了好几万,她现在手头上还有两间屋的地皮呢。终没有说,对沈铭,他再也没以前坦诚了。

沈铭说:“城市里的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大家都想碰上个机会,看谁碰上了、抓住了而已。”

何斌抱着箱子走出公司,瞬间被炽热的空气团住,头顶的烈日,水泥地面蒸腾出的热气,闷住了所有空间,何斌站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找回呼吸。他想,他在这个城市或许真的待不住了。

前两天晚上,沈铭再一次劝他:“想好了,真的又要辞职?”

“我没法这么干下去。”何斌说。

“这是第六家公司了,再找新的公司,大概也是这样,还是从头做。”沈铭说,“再这么辞下去,会陷入恶性循环。”

工作几年来,何斌就这么一家一家换公司,每一家都有一段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麻木的过程,每从一家公司辞职时,何斌都说他要熬坏了。他叹自己的运气不好,总碰不上适合的。

沈铭说:“你已经很幸运了,能这么一家接一家地找到工作,你知道多少人毕业后就在游荡,落脚点都找不到?”有时,实在看不过去,她语气尖锐地说:“别抱怨了,真正有本事的,会适合任何一种工作,再一般的工作也会做得不一般。”对于这话,何斌从不做回应,沈铭弄不清他是不悦,还是不以为然。

何斌就这么一家公司一家公司换下去,变得浑浑噩噩,就像他和沈铭的感情,变得不咸不淡。有时,两人更像一对普通朋友,似乎只是循着惯性在走,仍然定时约着,一起生活,但好像没了任何情绪。对于两人关系的未来,何斌一直没有提,沈铭也没有问。

何斌认为,这种状态是从他没有答应沈定城提的事情后开始的。

两人间似乎变得小心翼翼了,隔着层看不见的膜一般。这样的状态持续着,双方都没有戳破,不知是没法戳破还是不愿意戳破。

而沈铭认为,这种状态是从何斌去过她家后开始的。

何斌不得不承认,踏入沈铭家,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失望,甚至表情也有些不自在了。沈铭家的落魄、局促暴露无遗,沈铭的父母比在酒店里看到的印象更一般,他也很快得知,他们是在区政府上班,但都是临时工,何斌终于理解以前沈铭的含糊。特别是沈铭的弟弟进门后,何斌的情绪几乎变得恶劣,他很快察觉到,这个家若不是被沈铭的弟弟拖垮,或许还有那么点城市家庭的痕迹。饭桌上,何斌默默听着沈铭一家人的对话,竟生出烦躁来。那一刻,沈铭作为城市人的聪明变成算计,城市女孩的大气变成心思深沉。

原本的打算是这样,何斌到沈铭的家后,何斌也把沈铭介绍给家里人。两人的关系确定下来,他们约会时,甚至已经开始留意婚纱店。但去了沈铭的家后,关于两人关系的话题,没有再提起,好像彼此都不了解对方了,又好像彼此都心知肚明了。

后来,在沈定城的牵线下,何斌见到了沈定城的表哥。那时,沈定城仍热心着建房计划,希望表哥能增强何斌的信心,让他放心地投资。而何斌仍未失去经营人脉的信心,对那次见面做了充足的准备。

事实上,那次见面对沈定城的表哥来说,完全是无意的偶遇。当然,是沈定城精心安排的,他打听到表哥有一个朋友聚会,主动报名参加,并提前告诉何斌,到了那天,直接把何斌带到饭店。何斌进门时,看到一桌子人,知道所有的话都不必开口了。沈定城向表哥介绍何斌时,对方随意地点点头,目光从何斌身上一扫而过。

中间,何斌抓到一个机会,稍有些结巴地说出自己的意思,沈定城的表哥看了何斌一眼,说:“老板很多,但都很忙。”

何斌回到小镇,跟随父母学制糖手艺。家里人开始担心他静不下来,没想到他学得很用心,上手很快。学过一段时间后,还试着研究新式糖。没多久,一种更适合当下人口味的低糖芝麻块诞生了,受到顾客极大的欢迎,特别是年轻人和从城里回镇上来的顾客。过年过节,外出的人回乡,回城时常买何氏糖铺的糖,作为家乡特产送给亲朋好友,何斌的低糖芝麻块卖得最好。

何斌还重新设计了糖铺的名片,设计得古色古香,很有文化气息的样子,宣传口号是:“百年老店,古法制糖。”一年后,糖的包装也改了,舍弃以前土气的包装,新包装韵味古雅,很有文化品位。何氏糖铺的名气不仅在镇上,县城人买糖也会点何氏糖铺的名了。

除了在糖上下功夫,何斌还很会经营顾客,城里来的顾客,他一律给名片,说明有邮寄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何氏糖铺立即负责快递。何斌还请了一个女孩——是一个高中同学的妹妹,高中毕业后进城打工,没闯出什么名堂;某一天,高中同学来何氏糖铺买糖,何斌谈到缺人手,同学把妹妹从城里叫回来,让她边在糖铺打下手,边替何斌经营一个网店。

何斌的父母慢慢放手让他干。近期,何斌正规划着扩大何氏糖铺,全面重新设计、装修。

一切几乎都照着施小米以前替何斌规划的路在走,除了施小米自己——她完全缺席于这个规划,退出了何斌的生活。

施小米仍生活在镇上,应该说,也许以后会一直住在镇上了。她已经嫁人,丈夫叫刘文定,也是开店的,卖电脑和手机配件,听说是个电脑高手,修手机的技术也是一流的。施小米的丈夫何斌认识,高瘦斯文,有种刚冲过澡的洁净感。他的店和施小米的店隔街相对,从他店里能清楚地看见施小米。据说施小米和何斌分手后,刘文定就暗暗关注施小米,经常走过街来,走进她的店,不出声地给她沏茶,为她买午餐,晚上带她去公园散步。何斌怀疑,在他和施小米未分手的时候,这个刘文定就暗中关注着施小米了。这种猜测竟使他很懊恼。

那天,何斌不知不觉来到施小米的服装店,他自己的解释是,顺路经过。施小米仍和以前一样,虽然生过孩子,面貌、身材都还是少女的模样。施小米已完全变了,看见他,目光平静,挺高兴地笑着,说他难得过来,给他搬椅、沏茶,又热情又亲切,但何斌却感到难以忍受的冷意。

施小米提起糖铺,祝贺他发展得好。何斌想不到自己也顺着她的话说:“你确实适合这一行。”

施小米笑笑,她的服装经营得很不错,去年,她把隔壁的饰品店盘下,服装店改成两个门面。她丈夫刘文定的店也运营良好。他们已经在镇上买了房子,听说刚满两岁的儿子长得极好。

何斌看着现在的施小米安然而幸福,竟生出一种恍惚感。记得第一次见到施小米也是在服装店,那时,她为别人打工,那家店两个门面,一边卖男装,一边卖女装,何斌进了男装区。施小米本来负责女装区,刚好男装区的同事头疼出去买药,施小米替同事接待了何斌。何斌看见一个漂亮的农村女孩,稍有些胆怯地立在他面前,眼神里带了羞涩和欣喜。后来相处的时光里,施小米总以这样的眼神看他,何斌相信,那时他在施小米面前,身上定有光芒。

这时,何斌发现施小米面朝街对面的店,微微笑着。何斌看过去,何文定正看着这边。施小米说:“去那边坐坐?文定沏的茶比我沏的好喝多了。”

何斌忙不迭地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了。”

不久后,何斌也结婚了,新娘就是他请的那个女孩——他高中同学的妹妹。没有施小米那么美,可比沈铭好看一些,性格温和,是何斌的好助手,不管是制糖方面还是经营方面。何氏糖铺在何斌夫妻的经营下,越来越有起色。何斌还在镇上重建了小楼。

总之,何斌受到很多人的羡慕、尊重,何斌接受这种羡慕和尊重,承认自己过得不错,尘世里的好,他几乎都拥有了。但没有人发现,他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会发愣,眼神显得无比迷茫,甚至有说不出的忧伤。当然,只要有人,他立即敛回神,对世人现出满脸笑,幸福的笑。

同类推荐
  • 画地为牢

    画地为牢

    莱辛回望20世纪,回顾她这一生,看到的是一系列大型群众事件、情绪的舞动、狂热的党派热情连绵起伏。这些事情的不断上演使我们无法理性思考。在本书中,莱辛阐述了作为人类的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如何频繁地受到人类野蛮本能的控制?心理学的进展和科技的进步又如何被专家们利用,变成施加在我们身上的诡计?我们如何沦为群体意识的囚徒,一再重复党同伐异的历史?透过分享她的生命经验、政治生活、思想历程,以及对于社会的敏锐观察,结合最新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历史掌故,莱辛为这个分裂的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世界和自身的可能性。
  • 穿越海底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穿越海底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有间文库:夜深沉

    有间文库:夜深沉

    一位美丽、极富艺术才情的街头歌女王月容,被捧红为京剧名角后情感迷失,终因年轻识浅,难拒纨绔子弟之诱惑,失足堕入陷阱,被军阀、富商所摧残,欲逃不能……一位执著不渝的爱慕者丁二和虽然是赶马车的车夫,但对月容旷日苦恋,奈何贫富之差,阴差阳错,一直在痛苦中徘徊,最终无奈地娶老板的姘妇为妻。“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结局……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本书收录了新世纪十年来最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家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多个国家,是一部全面反映海外华人小说创作风貌和整体水平的权威选集,具有强烈的全球性。所选作品皆精选自《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中篇小说《罗坎村》等在国内文坛引起巨大反响。作家队伍阵容强大,明星云集。
  • 共和国血脉(全集)

    共和国血脉(全集)

    本书深情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那个红色年代,解放军为解决燃眉之急的石油问题,艰难攻关、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踏上寻找油田资源的开拓之路,为中国石油事业做出一番成就的不平凡故事。
热门推荐
  • 听秋声馆词话

    听秋声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嫌妻的逆袭

    嫌妻的逆袭

    赵林是个凤凰男。我们从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他就是人们口中的“上门女婿”。我小心翼翼纵容他的清高,以为爱情就是包容。直到东窗事发,才明白,再正经的男人,也挡不住欲望的诱惑。我不明白,他有车有房,有妻有女,竟敢还在外面跟人鬼混!原本以为原谅他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谁料到除了这些露水姻缘,等着我的,才是真正的晴天霹雳!而渣男与小三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束的时候。
  • 你是我的天赐之人

    你是我的天赐之人

    虽然是轻小说,但是……主恋爱。第一人称。不喜勿喷。新书求收藏
  • 卧底修真圈

    卧底修真圈

    一个没有修真天赋的凡人却要在修真圈中混迹,好难,好累,好苦,好……爽!欢迎加入卧底修真圈,群号码:484206178
  • 首席捕爱成婚,妻奴养成守则

    首席捕爱成婚,妻奴养成守则

    两年前,她来到z国逃跑误打误撞闯到他的房间。第二天,她怒了,看着还在熟睡的男人,她在床头甩了张破烂不堪五毛钱!还留了一张字条接着她便匆匆逃回了a国。却不知那边男人阴沉着脸捏着那张五毛钱和字条,脸色极差。他找了她两年,两年后再当她又一次闯进他的世界,被他连蒙带骗陷进情网里拿了红本本,男人在旁边笑的奸诈,他抱住她说“宝贝,你是我的了。”
  • 孟冬的短篇故事集

    孟冬的短篇故事集

    一个短篇故事集。讲述了一个一个不同的人生。或平淡,或与众不同,又或匪夷所思。(作者目前上学中,可能会随时会突然消失。)
  • 捡个尸茧闹着玩儿

    捡个尸茧闹着玩儿

    没办法,这个作者就是这么俗气,女主阴阳眼,能看见鬼,高冷,家里多金。老规矩【可甜可虐&悬疑&恐怖】,穿插男女主前两世姻缘,只要不关小黑屋就不太监,不喜就炸。
  • 握紧我的右手

    握紧我的右手

    暗处,她是神话,明处,她是A大学子,生活中嘛,还是,看看木子瑶的追夫之旅……
  • 子夜诡语

    子夜诡语

    为了寻找失踪的哥哥,我考进了那所大学,从此,诡事连连。停尸间下的神秘社团,尘封千年的死亡诅咒,所有人,都逃不了。午夜将近,嘘!
  • 我本如戏:为爱救赎

    我本如戏:为爱救赎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戏,真心亦或假意,只是看戏人见解不同罢了。在爱情面前,能分开我们的唯有彼此不坚定的心。我们总以为每一次相遇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熟不知有些遇见却奈何不了情深缘浅。是怎样的圈套,让她走上了复仇之路。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回不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