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4800000012

第12章 家住什刹海(4)

六、有关青春的记忆

对于“文革”时期十几岁中学生来说,什刹海不仅是一段难忘记忆,更是他们青春的起点与“梦开始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红卫兵造反、揪斗走资派、“打砸抢”和“破四旧”、“大串联”等“革命运动”高潮渐渐平息,中小学校陆续恢复上课,学生们除了上课,还要挖防空洞、学工学农学军,锻炼和改造思想。当时,学生校外生活很单调。很少有作业,大都处于“放羊”状态。夏天从6月初开始,北京各大游泳场相继开放,当年对公众开放最大的人工游泳场有四处:一处是“工体”游泳场,一是陶然亭游泳场,一是什刹海,一是玉渊潭八一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建有游泳池,供内部人员、职工或家属游泳。有人对于什刹海游泳场记忆犹新:四个游泳池,包括一个“蘑菇池”、一个浅水池、一个50米标准比赛池,一个跳水池。每年6月1日至8月底开放,2小时一场,门票1角钱。游泳场的更衣室先是两座涂绿油漆的木板房,后来建起水泥建筑。这个游泳场前身是50年代初兴建的什刹海人民游泳场。

70年代期间,什刹海人工游泳场关闭,前海西沿被开辟为天然游泳场,由于湖底铺设混凝土,比较安全,泳场面积大约占前海三分之一,泳场内设有专门救护人员和船只,最早门票仅2分钱,以后为5分,不限时间,前来游泳的人越来越多。有泳技与勇气俱备的“高手”越过隔离网到水面更宽阔的后海游“野泳”,多少有一些“到中流击水”气魄。1976年7月16日毛泽东畅游长江后,每年这一天全市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中学校都要组织干部、职工、战士、学生在各片开放水域举行“横渡”活动,在各游泳方阵前方,通常由一块硕大的标语牌引领,标语牌上写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等口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作家韩小蕙在《什刹海的滋味》一文中记述:我记忆里最清晰的一刻,是在1969年的7月上旬。因为要纪念“七·一六”毛泽东畅游长江13周年,我所在的中学将派选手参加市里的水上环游纪念活动。行进路线是这样的:从今天荷花市场的大门处入水,向东岸进发,绕行湖心岛之后,经北岸游回,全程大约是600米。学校号召踊跃报名。那时,我刚学会游泳不久,也就能游个20来米,但我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几个小伙伴也使劲儿地撺掇我:“没事儿,一撑就撑下来了。”于是当天下午,我就直奔什刹海游泳场,一猛子扎进它的怀抱,在碧波里奋臂斩浪,累了就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果然就撑下来600米。

每年冬天冰封时节,什刹海冰场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去处之一。

当年北京城里开放的天然冰场不多,什刹海冰场最大,设施也最好。

1984年什刹海游泳场关闭,前、后海岸边树立起“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告示牌。

与解放初青年男女在什刹海冰场释放青春热情追寻幸福憧憬不同,“文革”中青少年们在冰场上,有的是锻炼身体,有的是打发时光,有的是一展身手以吸引他人(尤其是女孩子)关注,有的则是为了“拔份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的青年人有两大时髦去处:一是去“老莫”(北京展览馆餐厅)吃西餐,一是去什刹海冰场滑冰。当时人们将一些在生活态度上玩世不恭,外表上看上去流里流气的青年称为“顽主”,他们标志性的着装:身穿国防绿上衣和蓝裤子,脚穿黑色懒汉鞋,头上戴绿军帽;冬天则披上一件将校呢军大衣,戴羊剪绒皮帽,脖子上围一条拉毛围巾。他们滑冰时大都穿着又长又利的“跑刀”,一来滑行速度快,显示技术娴熟;二来可以用来打架(也称“碴架”)。各路“顽主”都在什刹海冰场露面,他们相互之间要想见谁到什刹海冰场就行。据亲历者回忆,当时什刹海冰场每天晚上要卖出1500张票,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被顽主们买走了。冰场里人满为患,同级别的“顽主”站在冰上聊天,每人手指间夹着香烟。一些喜欢出风头的男青年在冰场上与单身女青年打招呼或搭讪,当时的说法是“拍婆子”。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中有一个镜头:女青年小惠向冰场中央滑行,口中得意地说道:“五湖的、四海的水,不如什刹海的冰场美。”有人称这段时期为“无处消耗的青春。”

“文革”初期,一些“革命派”为了尽早与旧时代划清界限,“迅速涤荡旧社会在北京街巷名称上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使首都的街名、地名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面貌”,“破旧立新”,兴起了一阵改地名热,许多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在几夜之间变成了革命口号式的新名,如王府井改为“人民路”,东单北大街改为“瑞金路”,东四北大街改为“红日路”,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改为“延安路”,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北大街改为“红旗路”,月坛北街改为“红塔路”,宣武门内大街改为“遵义路”,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东四十条改为“卫东路”,牛街改为“民族团结路”,白石桥大街改为“文革路”,地安门大街改为“总路线路”,经过中南海西门的府右街称“韶山路”;宽街到美术馆称“首创路”等。什刹海周边的几条路段也都改了名,如地安门东、西大街改称“工农兵东、西大街”,德胜门内大街称“人民公社路”,西什库大街称“集体化路”,景山东、西街分别称“代代红路”和“育红路”。然而,这些在特定时代中产生的新名称并不为广大人民认可,仅过几年后便黯然退出,留给人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记述,1966年8月中旬,北京城里的红卫兵走上街头“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除了少数如故宫、北海、颐和园、雍和宫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采取保护措施及时免遭破坏,许多古建筑、寺庙、园林遭受“灭顶之灾”;什刹海周边公共设施,如栏杆、路椅、路灯等也受到严重损坏;一些寺庙和王府被破坏、挤占。有人描述,当时“绿地大片大片被圈占,绿地上搭建了棚子,堆满了煤渣、垃圾,什刹海周边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此路不通’牌子。卫生环境越来越差,脏水和垃圾肆意倾倒进什刹海中,什刹海又变成了臭水坑”。

“文革”时期,一些受到批斗、不堪凌辱的人们也选择什刹海作为结束生命的地方。据说,那几年有时候一天里能打捞起四五具尸体,其中包括一些不堪凌辱的文化名人。1966年8月24日,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受到红卫兵抄家、批斗等凌辱后,独自一人来到位于什刹海附近太平湖投湖自尽,据说他在投湖前在太平湖边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个夜晚。没人知道,当时他都想到了什么?

老舍,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1899年2月出生在护国寺附近羊圈胡同(后改为小羊家胡同)一户贫穷满族人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写作了《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等反映北平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写了《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京味作品”。1951年在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他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这一年6月6日什刹海人民游泳场揭幕仪式上,他讲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话:我是咱们北京人,我是多么爱咱们的北京啊!这如今那么臭臭的龙须沟没有了!在这里,过去也是个臭水坑子。我打小时候,就常来这儿玩。那时是什么样情形呢?这四周都是茶棚,中间就是个又脏又臭的死水坑子。那会儿好多人都在这茶棚子里喝茶,有些人还是一喝就一整天,也不管下边还是那么臭啊!现在好了,这个地方变了,变成青年们锻炼身体的好地方了。要说这个游泳场的北面,那过去是叫会贤堂啊,里面有戏楼,那会儿有很多所谓“达官贵人”,都爱聚在那儿看戏,吃鲜藕,吃鲜菱角。

现在这些“达官贵人”也没了,逃跑了。这如今是我们人民的天下,这一切只有我们的人民政府才能做到,人民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修了游泳场,花钱叫咱老百姓能练个好身体,有了好身板,好打美帝国主义!

……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从中国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现象反思了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性,并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扩展了这一反思,论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必定会对双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淳朴、仁厚的民俗习气,表现出自然而独到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中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也有“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既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良善交往原则;既有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
热门推荐
  • 开膛怖公

    开膛怖公

    盗掠双侠情示仇,开膛怖公。血祭残光冢,大杀四方斗智勇,伏越天下姬回头。腥恶愁,怨激谋。为君赋笔唯君浏!
  • 我真是特工

    我真是特工

    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楠意外的获得了一个超级流氓系统。干点坏事就能增强能力,调戏美女就能获得异能,踩踩人就能兑换灵药......嗯,流氓这个职业很有前途嘛!
  • 梅花诀

    梅花诀

    一个孤儿偶尔被命运选中,在不断经受磨难的过程中最终找寻出了自我的一切。
  • 天神训练师

    天神训练师

    王川是个神,手底下养着好几个世界,什么至尊级强者,也就勉强能在他家里,给他提个鞋。当然,王川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 蜕变后的逆袭

    蜕变后的逆袭

    五年前,他是少爷,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他和她因为一场偶遇而邂逅,随后对彼此渐渐产生感情。但是因为一次联姻,打破了他们甜蜜的生活,并且让她失去了母亲......五年后,她是韩家大小姐,熙梦集团的总裁。她回到了原来的城市,她回来报复他们了,她要让他们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她当年的痛......她的复仇之路会一帆风顺吗?她和他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她会原谅他们吗?敬请期待吧!
  • X的穿越不正经

    X的穿越不正经

    “陈先生,对于此次被选中当本书主角的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有啊!太多了!”“请说说看。”“为毛别人穿越当主角,我穿越当反派啊!”“为毛别人穿越能开挂,我穿越要挨虐啊!”“都是穿越带系统,为什么别人的系统是一刀999,开场送礼包,我的系统全是坑?!”(停播,停播,关掉麦!揍他丫的!)“陈先生,作为能被选中当本书主角,你有什么感言?”“呜呜呜……我感谢作者,感谢让我体验穿越人生的X,感谢你们,感谢各位捧场的读者……呜呜呜……”“看来陈先生对于能当上这本书的主角,特别开心,请问,你现在的心情是否特别感动?”“呜呜呜……我不敢动了!”“咳咳,我们的主角已经感动得语无伦次了,好了,以上就是本书主角对各位读者的感言。”-新人新书,请多关照。
  • 养身男的日常

    养身男的日常

    男人要想身体好就要喝...,不对男人要身体好就要像江涛一样天天一杯枸杞茶还有喝广场舞大妈斗舞。这是一个养身男在平行世界养身日常。
  • 恶魔总裁的绝色逃妻

    恶魔总裁的绝色逃妻

    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闯进一两个对你意义深远的人。他们会以丈夫、妻子和孩子的身份在你的身边围绕。但是对于突如其来的丈夫和孩子,不知道一般人会做什么感想。孤儿女主下班回家途中遭遇神秘人的强奸,数月后发现自己怀孕。男友大怒与其分手,从此女主一人在外面生活并辛苦的带着两个孩子。
  • 恶魔密爱:甜心别想逃

    恶魔密爱:甜心别想逃

    初见,他14岁,她7岁,于是,她的噩梦过早开始。他冷的时候,她要乖乖捂被窝。他热的时候,她就要当电风扇。他中了春药的时候,她就义无反顾的为他解毒!而她,从来没有说不的权利,即便是他把她送给别人当玩具,她也不能说个不字!终于,有一天,他气愤的钳住她的下颚,告诉她:“既然你费尽心思想要接近我,就得玩得起本少爷的游戏才行!”她瞪着水气汪汪的眼睛,茫然。薄唇轻挑,他俯首吻上她的唇瓣,将她吃得连渣都不剩……
  • 大明海事

    大明海事

    大明的倭乱自洪武而始,自万历而终,这期间整个明朝都处在南倭北胡的处境里看一个现代人魂穿嘉靖年的东南沿海,力挽天倾,从扫平倭寇开始,荡平天下,势如猛虎,改天换地,挽大厦之将倾,为国续命,建设一个全新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