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76800000015

第15章 董小宛父亲富豪破产之谜五

第十六章董小宛父亲富豪破产之谜五

上回说到董铜弓进了杨兴逵杨大侠家的后院,一不小心将后院的水缸用石头打破了。水哗哗地流满了一地。

杨兴逵杨大侠手下的十大武林高手周淘粉、周封膜、周液津、曹刚苔、曹炳伦、曹腾葱、张肆英、张奎称、张彬章、廖仲绵听到响声,赶了过来。

周淘粉一个箭步冲上来,对准董金弓的脑门就是一记冲拳。董金弓头往左一偏,侧身躲过了这记冲拳,右手像钳子一样掐住了周淘粉的右手手腕,顺势往前猛地一拽,周淘粉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周封膜跳将起来,双掌合十,做了一个阿弥陀佛的姿势,从高处从上往下劈来,就像斧头劈开华山一样。董银弓就地一个鲤鱼打滚,滚到了后方。接着只见董银弓用连环紧扣的螳螂拳手法直逼对方,使得周封膜无任何喘息机会。董银弓的手法很丰富,既有大开大合的长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胳膊肘作为依靠的擒拿,又有地板作为旋转中心的走趟摔打。看看董银弓的套路演练层面,他讲究的是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董银弓的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董银弓外功用的是铁砂掌,内功用的是罗汉功。董银弓的螳螂拳手法,主要是这十二个动作:勾、搂、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等十二套螳螂拳拳法招式。这些拳法用这样一些共同特点: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几下,连环滚珠炮式进攻。董银弓的螳螂拳,具有这样鲜明的气势:快速勇猛、斩钉截铁、勇往直前。它的特点是:正迎侧击、虚实相互、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董银弓的的坚强斗志和敏捷应变能力,看得周封膜是眼花缭乱,打着打着,渐渐地,周封膜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董银弓虚晃一枪,周封膜赶紧侧身躲过,哪知道人家玩的是虚的,董银弓顺势一拖,将周封膜重重地甩在地上。周封膜用手抚摸着屁股,嘴里哼哼哇哇地叫道:下手那么狠干嘛,人家的尾腚不疼的吗?

这边董铜弓和周液津对打了起来。只见董铜弓的手法上巧妙地运用两个前臂进行勾、搂、卦、劈等动作,这几个动作非常快速而且灵巧;董铜弓的身法充分进行了腰身的仰、俯、拧、旋等动作,这几个动作像罗盘一样,旋转变化,灵活多变;董铜弓的步法上充分运用了马步的踏实、稳固特性,只见董铜弓的步伐进行了前后左右,闪展腾挪等动作,这些动作都体现了浑圆进而突跃的特性。周液津勉勉强强应付着,不多久,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时只见董铜弓紧紧地掐住了周液津的双臂膀,然后顺势往上一搂,一举,董铜弓将周液津高高地举过了头顶,然后他用力地往前一推一送,周液津重重地被摔在地上,嘴唇啃在地上,嘴巴里啃了好多泥巴。董铜弓哈哈大笑道:“俗话说得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周液津,你难道是虾米吗?你的嘴巴里啃了这么多的泥巴呀。”

那边董铁弓和曹刚苔对打了起来。只见董铁弓的铁拳如暴风骤雨,他先用“一肘遮半身”、“翻车”、“辘轳锤”等特等招法,接着用勾、搂、采、挂、刁、缠、劈、滑等多种武术手法,打得曹刚苔连连费力地招架和躲闪。

董铁弓根据蛙辫活动的特点,吸取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拳术,并取名“螳螂十八凑”。他把“太极拳”、“通背拳”、“狸拳”等的拳法精华,融进“螳螂十八凑”。使它在技击手法、功路和发劲上不断改进和提高。因此,他活动起来阴阳分叫,上、下肢时时转动划弧,还具有太极拳的特点。上肢上下转动,四面环绕,手的招式象朵朵“梅花”,发劲时“张如弓”,发劲结束和静止时“缩如球”,兼有蜕簿活动之长。

只见董铁弓的手法上出手成撮,多以几招连贯为伍,强调招招相连、一招三变、以活为上,遇回为高,加之步法的灵活变换好比朵朵梅花迎雪开。它在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较比七星螳螂拳在刚柔相济等方面更为深化些。

一百零三招过后,曹刚苔累得趴在地上,大口地喘息着粗气,他起不来了。

曹刚苔问道:“董铁弓,你这套拳法好厉害,打得老子心服口服。你用的是什么拳法,又属于什么派别啊?”

董铁弓回答道:“我用的是螳螂拳。螳螂拳主要有六大流派:太极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小架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我的属于梅花螳螂拳流派。”

曹刚苔说道:“我说怎么这么厉害,原来是梅花螳螂拳啊。那我称呼你为梅花将军好了。”

董铁弓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能,不能称呼我为梅花将军,因为梅花将军已经名花有主了,我不能再用这个称呼。“

曹刚苔问道:“梅花将军是谁?”

董铁弓回答道:“梅花将军是张自忠。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冬,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这些振聋发聩的进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头脑中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对他日后的成长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

1914年投笔从戎。

1916年9月,同乡好友车震偕张自忠到了廊坊,将他推荐给了冯玉祥。冯听了老友的介绍,又将张自忠上下打量一番,见他长得高大英武,且颇有“沉毅之气”,便很满意地收下了他。投奔冯玉祥之初,张自忠被委为中尉差遣。不久,张自忠由见习官升任排长,所在连连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1918年9月冯玉祥在常德设立了军官教导团,以炮兵团团长鹿钟麟任团长。张自忠奉派进入教导团军官队深造。主要学习战术、率兵术、地形、兵器、兵史、筑城、简易测绘及典、范、令等。

1923年秋天,时任陆军检阅使兼第11师师长的冯玉祥,率军驻扎在北京南苑。张自忠当时在学兵营当营长。部队开始冬季大练兵,适逢连日大雪,天寒地冻,许多官兵产生畏难情绪。有一天,张自忠将全营官兵集合起来,大声问:“下雪天敌人发起攻击怎么办?”官兵们回答:“坚决抵抗!”张自忠接着道:“现在下了一场雪,你们就不想操练了,还谈什么打仗?我们当军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能怕苦。现在,请大家都把棉衣脱了,跟我一起跑步!”说完,他竟自脱了棉衣。全营官兵都愣住了,然后也纷纷脱下棉衣,跟在张自忠身后在雪地上跑步。从此,“张扒皮”的绰号就不胫而走,在西北军中传开了。

1924年春,张自忠被冯玉祥任命为学兵团团长。是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令其出古北口进击开鲁,但冯玉祥暗中班师回京,与驻防北京的孙岳部里应外合,发动北京政变,囚禁直系首领曹锟,并将溥仪皇帝驱逐出宫。在此过程中,张自忠部受命由古北口直趋长辛店,截击吴佩孚的交通兵团,迫其缴械投降。不久,张自忠奉命移驻丰台。张自忠率部到达丰台,驱逐英军,重获丰台主权。

1930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30万人。此时,张自忠任第6师师长,编入张维玺统领的南路军。5月初,南路军首先在平汉线向蒋军开战。5月中旬,张自忠指挥第6师一夜之间从蒋军徐源泉部手中夺回许昌十五里店。6月中旬,张自忠等部由平汉线转用于陇海线,支援东路军。在高贤集打败蒋军精锐张治中之教导第2师。他的参谋长张克侠评价说:“其决心坚强,临危振奋。每当情况急迫之时,辄镇静自持,神色夷然。”

1930年9月18日,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宣布放弃中立立场,通电拥蒋,随即挥师入关,占领华北。张自忠的第六师除了配属粱冠英的第十七旅随梁投蒋外,尚有第十五、十六旅一部和手枪团大部,约5000人,是西北军残部中最完整的部队之一。

1931年1月16日,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为三十八师师长。同年6月,南京政府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三军改番号为第二十九军。

1933年1月10日,二十九军主力奉命由山西阳泉开赴通州、三河、蓟县、玉田待命。这是张自忠有生以来第一次同日军交战。

1933年3月4日承德失陷后,二十九军奉命赴喜峰口阻敌,冷口防务交商震部接替。3月7日,张自忠与冯治安抵达遵化三屯营与日军激战七日,日军无法获胜,转而将主攻方向转到罗文峪方面。张自忠、冯治安将三十七师刘景山二一九团和三十八师祁光远二二八团调往罗文峪方面,归刘汝明师长指挥。战斗结果,日军再遭败绩,狼狈撤退。这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军队少有的胜利之一。但由于蒋介石此时的主要注意力仍放在“围剿”共产党和红军上,长城防线兵力薄弱,日军从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线,攻入长城以内,继而占领迁安,二十九军陷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放弃喜峰口、罗文峪阵地,向西南方向退却。国民政府加紧向日军谋求停战,最终被迫同日方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

1937年2月国共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3月,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以天津市长的身份,率冀察平津访日团出访日本,因为天皇对张自忠的接待超过了一个月,达到了之前接待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规格。

此事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坊间随后就开始流传:他同日本人签订了密约,得到了日本人赠送的巨款,还送给他一个东洋美人云云。

甚至在当时,汉口的《武汉日报》也将这则消息,作为新闻加以刊登。

4月下旬东渡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事变发生时,张自忠出面与日本周旋,试图和平解决,因此被舆论误解为“汉奸”。

四个月后,“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事变后的第三天,友军三十七师的一个旅长,计划会同其他部队,向丰台日军发动突袭。

张自忠得知后说:“现在尚有和平解决的可能,你们要大打,是愚蠢的。”

碰巧,他又通过军部下达了“只许抵抗,不许出击”的命令。

而正是该命令,使前线部队丧失了一次歼敌良机。

这引起官兵们对他的强烈不满。

于是就有了,“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的流言蜚语。

可事情并没有朝张自忠设想的方向发展。

1937年7月25日、26日,接连发生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中日冲突面日益扩大。

当局终于下定了战斗决心,考虑到张自忠担任天津市长以来,与日本人接触较多,易于为日方所接受,有利于缓和局势,因此要求张自忠主政北平工作。

这则命令,意味着他不仅不能亲自领军上阵,以战斗洗雪国人的流言与猜忌,而且还要继续与日本人交际、周旋。这就如同他睁着眼睛看自己跌下悬崖,却又不能不跳下去。

第二天一早,张自忠前往外交部街,就任了这一串代理职位,并宣布对原冀察政务委员会进行改组,其中潘毓桂为北平市警察局长,陈觉生、潘毓桂等人负责对日交涉,可这些新任委员,大多是汉奸或亲日派。

这个举措立刻使舆论哗然,如果说先前的一些说法,还停留在猜测层面,如今大部队既然已经撤离南下,他却独留北平主政,更是坐实了张自忠的汉奸身份。

而后,全国的各大报刊便开始猛烈抨击。张自忠的“卖国变节”行为,诸如《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张自忠接见松井后,北平城门大开》等大字标题纷纷出现。

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舆论的影响,从来就是巨大的,北平民众的民众,此时也已经视张自忠为汉奸,就连张自忠在街头贴着的安民告示,也纷纷被北平市民撕掉。

一周后,张将军登报宣布辞去所有职务,而后历尽艰险曲折逃离北京,经天津到达山东。

这时,他发现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先是遇到早年的部属,第二十九师师长李汉章,对他不再以礼相待,而是以讥讽的口吻说:

“以前我见你尽读圣贤书,都学了些什么呢?”

1937年8月6日,张自忠偕副官廖保贞、周宝衡躲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等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月8日,北平沦陷。9月3日,张自忠逃离北平。

抵达济南时,韩复榘军长也态度冷淡,不仅没有派人迎接,还扯着嗓门冷冷地说:“他当他的汉奸,我救我的国,来见我干啥?”

舆论界对张自忠的攻击指责也有增无减,他十分清楚,此去南京非同小可,轻则撤职,重则入狱,甚至可能遭到军法审判。

在南下的路上,国民政府下达命令,以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为由,将其撤职查办。

行至徐州站,更有多名青年学生拥到车厢前,要求上车搜查“汉奸”张自忠。

尽管上有名将冯玉祥、李宗仁为他担保,下有由老部下为他请命,但蒋介石仍碍于舆论,不敢立刻让他回军将功折“罪”,张自忠只能在寂寞中打发岁月。

在一次宴会上,张自忠借着酒劲儿,大声说:“就现在!诸君可以上来,把我张自忠的脑袋砸个稀八烂!看一看我老张的脑袋里,有没有一点汉奸气味!”

洗雪的机遇来的是那么的迟, 1937年12月7日,在知心同僚的斡旋下,张自忠终于被批准以军政部部附名义,暂代五十九军军长。

在军部,张自忠与大家见面,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或许他将永远顶负着“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到坟墓。可惜又悲壮的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将军诞生了!

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

1938年2月12日,他率军向南开进。在短短两个月内,张自忠指挥将士们连续取得三个战役的胜利。

1938年张自忠将军所部第77军179师师长何基沣驻防洋坪时,对蒋介石消极抗战极为不满,导致其手下多名将领被陷害致死。

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

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

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

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从1938年11月到第二年4月,张自忠又接连进行了4次小规模战役,歼敌不下4000人。

经过多次较量,日军充分领教了张自忠的厉害,作为一个强硬的对手,他开始受到日军的尊敬,他们给张自忠冠以“活关公”的称号。

1939年5月,中日两军在鄂北地区展开了一次大交锋——随枣会战。5月10日,张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原襄樊)。

1939年12月张自忠率领右翼兵团参加冬季攻势。12月12日,张自忠率三十八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于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军稳定战线,2月14日发起反攻。此次战争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发动的惟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0年4月,日军重兵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亲率仅剩的2个团加直属特务营,共2000余人渡河作战。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

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写给部下的一封绝笔信如下: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

1940年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他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1940年5月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

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张自忠率两千多人东渡襄河后,率部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

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

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日军冲上杏儿山,张自忠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

在日军集结重兵南下时,我方主力本应暂时规避,寻机集中力量分别围歼来犯之敌。但是,蒋介石被日方的假情报迷惑,错误判断形势,下令第五战区部队同时围歼南北两路日军。虽然张自忠在河东的部队只有五个师二万余人,兵力仅及对方一半,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立即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部署。然而不幸的是,张自忠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他的军事部署已完全被敌方掌握。日军当即调集两个师团另加四个大队奔袭而来。

1940年5月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

1940年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当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战斗异常惨烈。至下午3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阵亡,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右腿。此时,他已撤至杏仁山,与剩下的十几名卫士奋勇抵抗,竟将蜂拥而至的日军阻于山下达两个多小时。

激战到1940年5月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1940年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战况空前激烈,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

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仍然浴血奋战。

不久,大群日兵已冲到面前。根据日方资料,日军第四队一等兵藤冈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突然,从血泊中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他那威严的目光竟然使藤冈立即止步,惊愕地愣在那里。冲在后面的第三中队长堂野随即开枪,子弹打中了那军官的头部,但他仍然没有倒下!清醒过来的藤冈端起刺刀,拚尽全身力气猛然刺去,那军官的高大身躯终于轰然倒地。

最后,他终于为国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了不被日军俘获,拔佩剑自戕,壮烈殉国。这时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

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时年49岁。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当天深夜,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了张自忠阵亡的消息,并称:“我皇军第39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日军对张自忠将军表现了极大的崇敬,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

“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他本来是不会死的,但他很大程度上是在求死,为什么,因为民国时的“键盘侠”们,用“汉奸”、“卖国贼”的话语骂他。作为军人,他不堪其辱。

杀身成仁易,忍辱负重难!

一个军人,本没有太多的选择,服从命令听指挥就是他的天职!

当国人的指责、辱骂声传来时,他隐忍着不爆发;当汉奸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只是抱定决心:杀身成仁,舍身报国!

战斗结束后,日军打扫战场,在确认死者是张自忠将军后,他们发出了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但接下来却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全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在上空盘旋吼叫,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

1940年5月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气氛庄严,极尽哀荣。蒋介石亲自主祭,同时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通电全军,表彰了张自忠一生的勋绩。随后,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自忠举行下葬仪式。蒋介石题词“勋烈常昭”,李宗仁题词“英风不泯”,冯玉祥题词“荩忱不死”。据史沫特莱记载,蒋介石的办公桌从此摆上了张自忠的遗像。

在那个年代,谣言是不容易攻破的,在张自忠牺牲之后,还是有谣言说他是被日军俘虏了,没死成。

三人成虎,解释是没用的,张自忠哪怕用壮烈殉国的方式来自证清白,也遭受了流言蜚语的攻击!

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

1940年11月16日,张自忠被以国葬之礼权厝于重庆雨台山。后来,冯玉祥在墓畔种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扬州梅花岭,将此山改名为梅花山。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反***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张自忠不愧为“抗战军人之魂”!

1941年5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墓。

1942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张自忠入祀全国忠烈祠。

1944年8月,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

1946年,国民政府为张自忠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

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政府颁令将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设立张自忠路。

事隔16年之后,1956年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与来访的何应钦曾谈到了张自忠之死,冈村宁次说:“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其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惟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因我本身也随时有阵亡的危险。”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

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生平事迹陈列馆。

***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

历史来到了今天,一系列电报、日记、信札、新闻报道,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真实的张自忠形象,他力战而死,马革裹尸。

这是对将军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今天,我们致敬先辈,也致敬那群为中华之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

希望大家在现在迷恋“追星”的社会氛围中,可以了解过去的历史,他们面对流言,没有公关,只有一片赤子之心,这样的英雄,才是真正的明星!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自忠虽死,但他活在当时中国人民心中,且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流芳百世……

这就是梅花将军张自忠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大明护国少将

    大明护国少将

    明神宗皇帝后期,天下纷扰,民不聊生。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军力被重创,更为衰败。乱世之秋,国之大厦将倾,谁能力挽狂澜,奔走四方以图存?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小男婴,来到了这世上,他——杨沂睿。自幼得到家中最高长辈,叔高祖父的栽培,磨练成一身正气。其时大明朝之未来,岌岌可危。出生于世代忠臣之家的他,使命,似乎天生注定——毅然弃文从武,请缨宣抚。一位少年将军自此崛起,迎来了保卫大明江山的不平凡生涯。南都续统后,奉旨随抗清名将史可法镇守扬州城。大清兵压境,他用其一生所学武艺竭力保卫城池,就在要将敌酋擒来之时,生平最强劲的对手——大清第一勇士,神箭手博敦,出现了。——杨沂睿,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战。
  • 衡州往事

    衡州往事

    弘威是下着雨的午后回到衡州的,忧郁的心境,没有什么让他现在能够兴奋起来,这一个高个的男子,皮肤白皙,眼上夹着黑框的近视眼镜,在这人群堆里,到显得十分的突兀。接到电报的2天前下午,就是4个字,父危,速归。小红催的急;宏威舍下广州的一切,甚至来不及安排妮,就收拾行装往衡州赶。站在船头宏威,一身泛黄的素衣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古板,还有几分不自然,最近一次回家,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家里没什么事情,他一般也不联系,除了打电报催钱,如果约定打钱来的日子没有收到钱的话。
  • 三国之博弈天下

    三国之博弈天下

    事成天人各两开,命里三分皆由天。世事如棋人如子,我命由我天奈何。这是一位后世人在汉末乱世谋得一席之地,和群雄英杰博弈天下的故事。
  •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书中王立群依旧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史记》,诙谐幽默的笔法、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解读,让《史记》这本大部头的书活泛起来,让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研读《史记》的历史爱好者,能很好的了解《史记》。这本书按照《史记》中的行进脉络来进行讲述,抽丝剥茧地勾勒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所示现的智慧更是当下人们可以拿为所用的金科玉律。是一本集合了详实史实知识和读史心得的佳作!
  • 曹操不是传说

    曹操不是传说

    本书以史实还原真实曹操的全景历史,讲述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内容包括:曹操身世之谜、曹操发迹之谜、官渡大战之谜、汉中争夺之谜等。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尘啸

    凡尘啸

    狂乱的风吹不动他圆球般的身体。。尖锐的矛刺不穿他城墙般的脸皮。。炙热的火融不化他博爱美女的心。。千尺的寒冻不住他体内魔神的能。。百花千生。。轮回亿万载。。怎出这么一矿世奇葩。。且看他如何。。刷新你们的笑点下限。。拯救不开心!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生存民工

    生存民工

    一群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在一片并不太大的建筑工地上,如何奏响生命的乐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话之死亡穿越

    神话之死亡穿越

    穿越千年,只为完成一个任务,穿越千年,仍然改变不了历史,穿越千年,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只要大家知道我在这里努力过,我就心满意足了。
  • 白杞

    白杞

    我姓钟,名月,字白杞。我的使命是为了赎罪。我是罪人。穷尽一生,永不后悔。我姓明,名渊。存在千年,只为等一有缘人。我愿放手,还你我心静。但期限已到,我再不放手。我姓钟,名白。一生只为守护一人。不惜代价,护她平安。舍我唯她永恒。
  • 帝国剑客

    帝国剑客

    十三岁之前,他是贵族公子,优渥尊宠;十三岁之后,他是秦国家道中落的旧贵族白家庶子,门可罗雀。十七岁大婚当日,被权倾朝野的帝师李斯之女拒婚;他知识渊博,他见解不凡,他彬彬有礼,他沉稳机敏。在人前,他永远宛若一个成熟的男子,可以与所有的大人平等对话,而所有的大人,也几乎没有人把他当成孩子。始皇帝迷信的阴阳家,途径群山环绕的白庄,不慎遗落碧晶,庶子出身的他得缘修炼上仙剑术,成为始皇帝身边第一剑客;一路血染的高攀只为报仇李斯拒婚之辱!做为始皇帝近身帝国剑客,他不甘心,纷杀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