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3500000023

第23章 述情达意 言以传讯 (2)

一个人在与人初次见面的一瞬间,对方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即称为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的意识中是非常强烈的。在许多的情况下,第一印象往往成了“最后结论”。虽然大家都明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一个人做出准确的评价,但人们仍习惯于凭最初的印象去衡量一个人。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和消除。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同别人第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第一印象是形成对整个人印象的重要因素,所以年长者要忠告初入社会的后生:“待人接物,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美国朗诺德博士在《交往—要注意最初四分钟》一书中向会见新朋友的人提出这样的忠告:“不论何时、在何种场合遇上任何人,你都应在与他接触的最初四分钟里,集中你的全部注意力。”他还说:“假如人们都这样做了,许多人的生活就会变化。”由此可见,第一印象何等重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声望、外貌和言谈、举止,是形成此人给他人第一印象的要素。

一个人的声望,是人们未见其人以前,听到或见到的有关资料。一个管理者的声望,全靠自己平时的努力。

一个人的外貌,主要是指其人的衣着打扮。相貌是相对固定的,变化较小;衣着打扮是可变的。衣着打扮要与会见时的场合、氛围相协调。总的说来,衣着打扮要整洁大方、庄重朴素、色彩和谐,正如笛卡尔所说:“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装,就是美的。”前面我们已经讲到,服装打扮,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职业和身份,打扮要得体、协调、适中、和谐,不然,就适得其反,甚至使人厌恶;二要符合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民族审美意识。

至于言谈举止,那是构成第一印象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有的管理者在与人会见时,却不大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心不在焉,目光游移,左顾右盼,甚至抠鼻孔、剔指甲,说话漫不经心或口出狂言,就会给对方一个极坏的第一印象。相反,如果神情专注,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说话谦虚谨慎,谈吐自如,就会给对方一个极好的第一印象,这将有助于会见目的的实现。

有这样一位企业领导,他到任时与部属第一次见面就说:“我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不过,大家要‘新娘子放屁—稳着点’,别激动。我上任后要给你们每人增加50元人民币的奖金!”然后洋洋得意地把一双脚跷到办公桌上。此领导自以为大家会欢迎他,哪知他哗众取宠,自鸣得意所留给部属的第一印象极差。结果毫无威信,工作搞得一团糟,不久,只好“荣退”。

1949年,党中央派廖承志兼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他是中央委员,艺术剧院的工作人员本来对他存着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可是当他与大家一见面,大伙的那种疏远的心态立即冰释了。那天,全院演职员工集合在一起,等待他作指示。他是这样开始讲话的:“我叫廖承志,体重120斤……”一位中央委员,以如此随和风趣的方式自报家门,一阵朗朗笑声,立刻缩短了院长和大家的距离。廖承志给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工作人员留下极好的第一印象。

有人说,每个人都在许多特定的场合中“推销”自己。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会见要讲究礼仪。有的管理者,与人会见时,仅因一次失礼,便给人以不好的印象,给工作留下阴影,甚至造成不易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因此,管理者必须高度注意与人会见时的礼仪。

温家宝总理是一位13亿人口大国的最高行政管理者,但他在任何场合下都不摆架子,十分注意礼仪,表现得十分谦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接受《远东经济评论》访问时,对温总理在东盟会议上的表现,作了如下评述:

“有许多次,我看见当几个领导人走向一扇只能容纳1至2人同时通过的门时,温家宝会主动让到一边,让其他领导人先走。”又如: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出席当选总理后的记者招待会并十分诚恳地回答了中外记者的各种提问。当主持人宣布记者见面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起身向记者躬身致意,四位副总理起身退场,但温总理却突然疾步走到记者席,伸手向记者们问候,这一突然举动令记者措手不及。面对这一绝佳的追访良机,700多名记者一拥而上,迅速将总理围在中央。从主席台到门口大约20米的路程,温总理被簇拥着走了近5分钟。温总理与记者的“零距离”接触,受到高度评价。一位记者在散场后说,温家宝总理的第一次媒体见面会让他感到满意。“他不是一位刻意回避记者的总理。”会后许多记者这样议论。

再如2003年11月21日,温家宝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的采访时,他自己也说到一个事例:

“记得在‘9 .11’事件发生后的几天,我会见到中国出席国际金融会议的外国代表,其中有一个美国的女专家,我看到她的神情表现出哀伤孤寂,我向她伸出手,表示慰问,同时也请她转达对美国人民的问候。”

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很好地向温总理学习,与人相见时要十分注意礼仪,就连以下“小节”也不可忽视:

第一,宁可“候人”而不“让人候”。

管理者在与人会见时,应在对方到达之前,在会见地点等候,而不能让对方等候你。这样,对方才觉得你谦逊、守时、尊重人,对你才有好感。反之,若让对方等候你,甚至久久等候,便会使对方陷于失望和焦虑之中,觉得你傲慢、不尊重人,形成不易改变的坏印象。

第二,入座要分先后。

会见时,先请对方坐下后,自己再坐下;如去赴约,对方未请坐时,自己不要先坐下。

第三,要“自报家门”而不“来人通名”。

会见时,管理者要首先“自报家门”,使客人产生亲切感;切勿先问“你是谁?”这不礼貌。一般说来,如事前未告诉你来者是谁,对方自然会主动介绍。如果必须询问对方的姓名时,也要用比较客气的礼貌语言。

二、注意称呼创造气氛

人与人交往,姓名称呼大有讲究。人们对称呼恰当与否,是特别敏感的;尤其是初次接触,称呼失当,会引起情感上的障碍,决定访谈的成败,不可不慎。

称呼,除了姓名而外,有尊称和泛称,应按谈话双方相互关系的性质而恰当地采用。

尊称,是指对他人尊敬的称呼,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有:

“您"——比如“您好?”“请您谈谈!”(“您”是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的尊称。)

“先生”、“女士”、“夫人”——比如“孙中山先生”、“何香梅女士”、“孙夫人”(宋庆龄同志的尊称)。

姓或姓名加职称或职务或职业称——比如“王教授”(或“王力教授”)、“乔部长”(或“乔冠华部长”)、“陈老师”(或“陈景润老师”)。

姓加辈份称呼——比如“张伯伯”、“李爷爷”。

“贵”——比如“贵姓?”“贵公司”。

“大”——比如“尊姓大名?”“大作我已拜读。”

“老”—主要有三种用法:

①“您”加“老”,比如“您老高寿?”

②姓后加“老”,比如“董老”(董必武同志的尊称)、“郭老”(郭沫若同志的尊称)。

③双音名的头一个字加“老”,比如“望老”(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的尊称)。

泛称,是指对人的一般性称呼,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有:

姓名或名—直呼姓名或只呼名,比如“邓小平”、“小平”。

姓名或名加“同志”——比如“胡锦涛同志”、“锦涛同志”。

“老”或“小”加姓——比如“老王”、“小刘”。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人们对别人如何称呼自己是十分敏感的,称呼得当,能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相容,交际就会变得顺利起来。

称呼的语义要受交际关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使用称呼时必须注意。

交际者关系的亲、疏程度,会促使相同的称呼语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比如“同志”,是“志同道合”的意思,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相称,感到亲切、尊重和信任。但如果原本亲密的人之间互称“同志”,则会使亲近的关系变得疏远。比如对家中的父母、兄妹叫上一声“同志”,对方会认为你是神经病或恶作剧。

称呼的语义除交际关系的影响外,同时还要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比如,改革开放以后,“先生”、“女士”之类的称呼又活跃起来,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文明词汇和礼貌用语。

如果一名管理者仅注意面谈的第一印象,就等于想只凭一本书的封面去推销一本书。封面固然重要,但人们还是要翻开书看序言的。看一本书的序言就相当于面谈的开始。开始交谈如果缺乏良好的气氛,就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例如:

一名工人接连几天迟到,工长对他发火:“你接连迟到,我扣你的奖金!”这位工人也火了:“扣就扣,明天我还要迟到!”这时正巧厂长走来。厂长心平气和地对这位工人说:“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讲出来,看看能不能找个解决的办法。”这位工人把情况告诉了厂长,原来是他上班时乘坐的那路班车最近总晚点。经查证,果然如此,于是厂长决定把这位工人从上早班改换为上中班。对他前几天的迟到虽然按规定扣发了奖金,但这位工人对厂长的处理是心悦诚服的。

一名管理者与人谈话,如果简单粗暴,气氛紧张,既不利于谈话的进行,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耐心细致,心平气和,对方就会向你推心置腹、娓娓道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 会见访谈对象的口才技巧 (2)

在会见访谈对象时,为了创造良好的开始气氛,应注意以下口才技巧:

l.自我介绍的口才技巧

有人说“自我介绍,就是自我推销”。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往往是从自我介绍开始的。自我介绍,是“推销”自己形象和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介绍是进入社会交往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运用得好,那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可使你在交际活动中百事如意;反之,就可能给你带来种种麻烦。因此,自我介绍是形成社交“首因效应”的最普遍的因素。所以,管理者与初次见面的人谈话,应先作自我介绍,表明身份,以便说话具有针对性。介绍时,要说清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姓名。说明职务时,要委婉谦虚,切忌炫耀自己的“官职”。运用自我介绍的口才艺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镇定而自信。要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并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和愿望。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示。

一般人对于自信的人,都会另眼相看。如果你充满信心,对方会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是慑懦模糊地自我介绍,流露出羞怯心理,会使人感到你不能把握自己,会使对方对你有所保留。C2)注意介绍的繁简。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职务、工作单位、住址、毕业学校、经历、特长、爱好等等。在自我介绍时,不必把这些内容一次逐项地说出,而应视交际的需要来决定介绍的繁简。(3)自我评价要有分寸。在社会交际中,自我夸张、自我炫耀会使人憎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丢的。”在一切愚蠢的行为中,再没有比自我夸耀更愚蠢的了。所以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说:“夸奖的话出自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当然,也不必刻意去自贬,关键在于掌握分寸。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自谦。例如:

“我从小喜欢唱歌,自学却没成才,今天在这儿斗着胆为各位朋友唱首歌,献丑了!”二是自嘲。例如:“我没有担任过什么要职,虽然当过十几年的‘主任’,可都是不起眼的‘班主任’……”三是自识。例如:

“我就是王景愚,表演《吃鸡》的那个王景愚。人称我是多愁善感的喜剧家,实在是愧不敢当,只不过是个‘走火入魔的哑剧迷’罢了。你看我这40多公斤的瘦小身躯,却经常负荷许多忧虑与烦恼,而这些忧虑与烦恼,又多半是自找的;我不善于向自己所敬爱的人表达敬与爱,却善于向憎恶的人表达憎与恶,然而胆子并不大,我虽然很执拗,却又常常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既痛苦又快乐,我就生活在痛苦与欢乐的交织网里,总也冲不出去;在事业上人家说我是敢于拼搏的强者,而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我又是一个心无灵犀、半点不通的弱者,因此在生活中,我是交替扮演强者和弱者的角色。”

同类推荐
  • 我们丢了什么

    我们丢了什么

    迷茫似乎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状态,无关年龄,无关经验,无关成就。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金钱、事业、健康?人生就像一个盛水的木桶,这些元素就是长长短短的木头,人生能多圆满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我们最缺少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我们丢了什么》(作者黄志坚、蔡一帆)历数生活中最易丢失且弥足珍贵的东西,尝试去寻回、珍惜、捍卫这些被我们弄丢了的宝贝。
  •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

    本书分“人生修炼篇”、“珍藏友情篇”、“万事随缘篇”等十一部分。内容有:张居正改革、葛贤斗税监、出口成句王尔列才智不凡、进谏与纳谏等。
  • 20几岁会说话会处事的智慧

    20几岁会说话会处事的智慧

    成功总是垂青于会说话和会处事的人!可以说,会说话会处事是一个女人在生存和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本领。当你真正掌握了说话的分寸、处事的尺度,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的成功白皮书、幸福魔法书。事业、生活、恋爱、婚姻、财富、人际……完美地解决女性生活中各项疑难杂症的百科全书。
  •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误入修仙界

    重生之误入修仙界

    一场意外,缺因阳寿未尽,误入到了修仙界。还....还是成了一名皇子?
  • 我曾爱你如生命

    我曾爱你如生命

    每个人都有秘密,我的秘密就是自卑而渺小的爱着他,可他却转手将我送进了监狱,并残忍的告诉我:子萱要活着,你的孩子就只能是药引!
  • 阴阳两重天

    阴阳两重天

    好吧,我承认,一般人开天眼成神,劳资开天眼见鬼!鬼既然是人变的,那有什么可怕?缠上劳资可以有,被劳资缠上的话,嘿嘿......屌丝兵王回乡祭祖,被冤魂孤鬼缠上,幸得白胡子老人点拨,才不至于在鬼蜮迷离,历经九死一生,百转千回磨难后,终成阴阳两界一代枭雄!
  • 江湖重生梦

    江湖重生梦

    在一次意外中,普通上班族卜琰被困在了一个游戏世界里面,自带游戏系统的他重获新生,决心要一统江湖。
  • 三国狂侠传

    三国狂侠传

    2050年,世界已经被不同板块而重新划分。从生物武器为主的第一帝国,接着是以机器武器为主的帝国,还有以智力为主的第三帝国和神秘的第四帝国。吴双来自2050年的未来,一次偶然的黑客经历,让他侵入了了第二帝国的系统,被液态金属融合了身体。由于被第二帝国的追捕,他无意中启动了时空机器,回到了三国时代。在茫然无助的时候,他加入了吕伯奢的家庭,并偶然拯救了吕家,从此,他开始了三国的创业,建立了三国的银行,帮助司马懿建立基业,一步步成为三国的第一商人,帮助普通百姓改善民生。但随着乱世的开启,他不得不处处小心,利用自己的本领,逐步成为一代狂侠。
  • 绿衣吟

    绿衣吟

    她穿越而来,遇到人人惧怕的他。两个命硬之人相撞,不是一起灰飞烟灭,便是一起耀眼星河。
  • 万劫之时

    万劫之时

    曾经那个和平、美丽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世界开始陷入战乱中。在这个世界里,每过百年就会陷入一次巨大的战争,争夺各族王的地位。一位来着蓝星的少年,又能在这乱世中活出怎么样的人生呢?
  • 陆总的青梅小娇妻

    陆总的青梅小娇妻

    三年前,她为了梦想出国三年后,她为了追回他回了国她为了追他,死皮赖脸的缠在他身边,逐渐重新融化了他的心
  • 踏过星光拥抱你

    踏过星光拥抱你

    风吹动的裙摆迷住了他的眼,他停住了步伐……谁想这一瞬间并注定了一生初见他是狼狈的逃难少年,她是温暖可爱的天使再见她似初入人间的精灵,他是寻她已久的少年
  • 天使的背叛

    天使的背叛

    两个相知相爱的灵魂,因为太相爱的缘故而分开,后来他们虽然面对着面,却再也无法重新在一起,只能执手相忘,把爱深埋在心的最底层,可是,即便这样的灵魂之爱仍然为人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