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0800000013

第13章 创建宗教国家政权

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成功地调解了该城原有部落间的争端,甚得民心。此后,他将自己的主张付诸社会实践。他以穆斯林的麦加"迁士"和麦地那"辅士"为基本力量,组建起穆斯林公社"乌马"。

并制定宪章,凡47条,作为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的准则。"乌马"公社这1组织体制不仅是穆斯林的宗教社团,也是一种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雏型。

在公社中,穆罕默德1身而3任,既是宗教领袖,又为行政首脑和军事统帅。这种宗教色彩浓厚的组织形式极其适合生活在沙漠之中的贝杜因人的需要。

为了巩固新生的麦地那政权,穆罕默德指挥乌马公社,以军事战争的方式,筹集财富和武器。麦地那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630年初,权势日臻巩固的穆罕默德率万人大军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倭马亚贵族归顺投降。半岛远近的各个部落纷纷遣派使者往麦地那表示归顺,这意味着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导引下,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踏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路程。

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古时代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早期哈里发时代的政治体制已不合乎客观需要。倭马亚王朝建立初期,反对派在各地暴乱,贝杜因人厌恶纪律和放荡不羁的行为又复活起来,国家陷于动荡不安和四分五裂的状态。

因此,穆阿维叶登上哈里发宝座以后,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秩序,谋求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他和他的后继者,在早期哈里发体制的基础上,并参照拜占廷旧制,发展和健全了阿拉伯帝国的国家机制。

穆阿维叶作为哈里发,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为了使倭马亚家族独占至高无上的哈里发权力,穆阿维叶废止了哈里发的选举制度,实行世袭的君主制。

国家政权机构,在哈里发以下,设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地方行政,全国分为9省(后来改为5省),行省总督称艾米尔,由哈里发任命,掌全省军政大权,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另有税务官掌全省的税收,直接对哈里发负责。

行省的宗教首领由总督或地方法官兼任。大法官通常由宗教学者中选拔,除办理案件外,还负责管理宗教基金及孤寡的财产等工作。省以下设县,县长由总督任命,报中央备案。

倭马亚朝阿拉伯帝国,是以沙漠出身的征服者阿拉伯人的统治为基础的。阿拉伯征服者在征服的每一个省区,都在沙漠和农业的交界处建立一系列的城堡(阿姆撒尔),或利用原有的城市作为统治的据点,他们按照部落,分片住在各个城区里。

他们是特权的统治阶级,既占有土地,又领取丰厚的年金。后来这些城堡发展为城镇,成为附近地区的商业中心。

其中有的发展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如伊拉克的库法和巴士拉,叙利亚的霍姆斯,埃及的福斯塔特,突尼斯的克鲁昂等。

首都大马士革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是国际商业贸易的总汇,交通便利,作为帝国的政治中心,适合于控制边远行省。

为了加强哈里发专制集权统治,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注意交通和通讯的建设。

从大马士革到各行省和各城区都有大道相通,沿路设置驿站,遇有紧急情况,信息迅速传到大马士革。驻在各城区的阿拉伯军队,一旦接到哈里发的指令,便可快速作出反应。

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阿拉伯人作为统治者是少数,而且其文化水准远远落后于其他被统治的各族人民。

为了克服阿拉伯人统治上的这种弱点,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待遇。

为了提高阿拉伯语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性,哈里发规定阿拉伯语为法定的官方语言;凡官方文件、官场交谈、教育和伊斯兰教用语,一律使用阿拉伯语言。这些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帝国内部的一些民族逐渐阿拉伯化或伊斯兰化,从而扩大了阿拉伯人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但是,倭马亚王朝的集权主义是相对的,哈里发的权力远未达到东方专制君主那样的绝对独裁,他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省总督和阿拉伯部落长老会议制约。

倭马亚朝阿拉伯帝国实质上是由许多部落、民族、宗教和阶级等集团组合起来的比较松散的政治联合体,哈里发不过是这些集团的共同首领而已。

阿拉伯帝国,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庭和波斯帝国的原来属地。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保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生产关系,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伯封建制度。

倭马亚王朝建立后,把所占领的拜占庭和波斯帝国的国有土地、王室和高级官僚贵族的土地以及无主地,作为战利品,一律没收,归以哈里发为代表的全体阿拉伯穆斯林所有。

被征服的农民在缴纳赋税条件下,允许继续保有原来的土地。哈里发将一部分土地赐予本家族成员及其他阿拉伯贵族,作为地租的收入地,称为"卡塔伊"。

卡塔伊的面积大小不等,从最低的10加里布(1加里布约为1.6平方米)到最高的8000加里布,一般为60-100加里布。

卡塔伊地主一般不住在农村,而住在城镇或首都大马士革。他们强制依附农民和奴隶为其耕作,收取高额地租,同时享受国家给予的丰厚的年金。

卡塔伊也授予阿拉伯部落的普通农民,但不是作为地租收入地,而是作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卡塔伊由于准许转让或买卖,后来事实上变成了私有财产。比卡塔伊规模更大的穆斯林私有地,称为"达伊亚"。倭马亚家族和总督等特权者都占有很大的达伊亚,其中最大的是哈里发的沙瓦非。

此外,清真寺和一些慈善机构也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称为"瓦克夫"。瓦克夫不准转让、抵押或买卖。按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占有的土地除缴纳宗教什一税外,免纳一切赋税。帝国的赋税主要从农民征收。

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称他们为"麦瓦利"(单数为"毛拉")。倭马亚朝初期,哈里发为巩固其统治,曾鼓励被征服的各族人民改奉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人享受平等待遇。但随着改宗伊斯兰教的麦瓦利日益增多,政府的税收日趋减少。

及至哈里发政权巩固以后,便不再鼓励人们改奉伊斯兰教,对已经改宗伊斯兰教的麦瓦利也没有实现与阿拉伯人平等的诺言。

麦瓦利人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赋税,参加军队也只能当步兵。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阿拉伯人称他们为"迪米人"。

迪米人的社会地位更低,他们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在内的一切捐税,并且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

被征服的广大农民是生产者阶级,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缴纳收获量的1/3乃至1/2的高额地租和其他各种赋税。

其中占大多数的"迪米人",处境尤为艰难。他们被迫在颈下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住址,以免他们弃耕逃亡。

迪米人除比麦瓦利农民多缴纳一种人头税外,在生活方面也受着种种限制,如不准骑马,不准握有武器,甚至衣着和发型都有特殊规定,其实际地位等同于农奴。

阿拉伯帝国残存着为数很多的奴隶。伊斯兰教虽然反对蓄奴制度,但在长期征服战争中,阿拉伯人仍然把成千上万的俘虏贬为奴隶。

仅穆萨·伊本·努赛尔就从非洲俘虏了30万人。阿拉伯帝国的奴隶贸易也很兴旺。阿拉伯贵族一般都占有几个、几十个乃至成千的奴隶。

奴隶主要供家庭使役,或在国家和大贵族的土地上从事兴修水利及采矿等繁重劳动。也有部分奴隶从事手工业生产。阿拉伯帝国的奴隶,有相当部分是解放奴隶,即"释奴"。

伊斯兰教禁止把穆斯林当作奴隶,但奴隶改奉伊斯兰教以后并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他们作为释奴,依附于主人,为其服役。释奴多为有文化或有技艺的人,阿拉伯统治者利用他们从事工艺、文化教育、翻译以及行政事务等工作。

释奴的社会地位仍然十分低下,阿拉伯人常把他们与奴隶等同看待,甚至视为牲畜。阿拉伯帝国尽管残留着相当数量的奴隶,但奴隶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是少数,而且奴隶劳动在整个封建生产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

同类推荐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宫规礼俗探幽

    宫规礼俗探幽

    本书以专家的视角深入皇家腹地领域,剖析宫闱幕后生活。既具有史料翔实、言之有据、正说细述、全面具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特点,又符合大众口味。让本书为你细说明清中国宫廷生活!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是辜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全书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英语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 屈原赋通释

    屈原赋通释

    本书是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屈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本书是一部屈原赋校注汇评本,收录了屈原所著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重要作品和有关屈原的传记及评论资料。从编写角度看,本书资料详实,尤其是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要的校勘、详细的注解和通俗的翻译,对古今中外屈原学的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吸收。本书比较适合学习和研究屈原赋的读者阅读,学习者通过本书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研究者则避免了资料收集的繁琐。
  • 钱与民俗

    钱与民俗

    自从社会进入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钱就广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在中国帝制稳步行进的历史中,国家货币在大多数时间都强硬地执行着控制经济、引导经济的职能。在社会生活中,钱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钱,人们相互争逐、抢斗、厮杀、暗害。唐代诗人罗隐的《咏钱》诗写道:“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小人”把“钱”作为行恶的“梯媒”,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愁肠”、“睡眼”一句,说到钱可以消释愁苦,可以振奋精神。而豪门贵族的“狼虎性”的形成和暴露,也往往是和对于钱的疯狂追逐相关的。
热门推荐
  • 天元录之元气少年

    天元录之元气少年

    这世上,有神吗?也许有,也许没有。有又如何?这一切,最多只是一场梦罢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是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对人性善恶有这深刻的描绘。琼斯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中唯一一个真正正面的形象,其所勇敢追求爱情的过程,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管经历了多少不幸,最终还是收获了幸福。
  •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

    山河千里写伏尸,乾坤百年描恶虎。天地至公如无情,我有赤心一颗,以巡天。——————欢迎来到,情何以甚的仙侠世界。——————赤心营(书友群):879927532
  • 噩难

    噩难

    这里有满天诸佛、有远古神魔、有无尽的热血、有纠缠不清的恩怨情仇。在无数年前的一次劫难中,那满天神佛尽离奇失踪。一个被迷雾笼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是谁?他不知道!白昼,他是魔,是疯狂,是杀戮,是噩梦。“杀至癫狂!杀尽天下不平之事!”“天若阻我,我便逆天!”“何为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总有一天,我要那天在我脚下颤抖!”这是一曲人间悲剧、一条逆天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逆乾坤之混沌主宰

    武逆乾坤之混沌主宰

    无数小世界,三千大世界,百界神域,十域混沌只为至尊之争(平平淡淡,回到最原汁原味的修仙套路)
  • 郑氏漫记

    郑氏漫记

    郑黎卉,你要是问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能说:她,铁憨憨,但又能给人一种莫名的踏实。一个平凡的人,向往着不平凡的事,遇到了不平凡的世界。(文体类似于意识流和随笔)
  • 快穿之半缘修道半缘君

    快穿之半缘修道半缘君

    苏离烟作为天道的亲闺女,简直皮出了天际。上房揭瓦,调戏仙娥,劣迹斑斑。终于惹恼了自家亲爹,被丢去了三千世界收集下任主神的三魂七魄。到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临时起意?这分明是蓄谋已久!摔!#天道无时无刻都想给自己找个女婿#
  • 梦境之无缘

    梦境之无缘

    自天界三圣归位,万世生平。主圣颜姬感慨世间之事已超出自己的掌控,万般变化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