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0100000004

第4章 放飞世界品牌的梦想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任时有一句名言:“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

可见,品牌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更代表一个国家的脸面,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如果美国没有可口可乐、微软、通用电气、IBM,如果德国没有奔驰、宝马、大众,如果日本没有丰田、索尼……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国家是否还会有现在的风采?

一、中国必须迈向世界品牌之路品牌作为市场的代名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在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商战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正所谓“得品牌者得天下”,拥有多少名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当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约8.5万种,而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归属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销售额却占到了全球的50%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强大是通过本国品牌强势体现的。美国之所以敢称霸世界,正是因为它有称霸世界的品牌,在2007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前10强中美国品牌占了7席,前100强中美国品牌占了52席。“二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和德国之所以能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与这些国家品牌的崛起密不可分。

正因为品牌的重要性,许多国家视品牌为国家利益,一旦本国名牌受到威胁,政府官员乃至国家元首都会挺身而出,捍卫国家利益。例如,2005年,美国的百事可乐欲以300亿欧元收购法国达能,却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国总统希拉克坚决支持政府在“达能”案中保持高度警觉,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则表示:“达能无疑是我们的行业财富,我们当然要捍卫法国的利益。”在元首和媒体的感召下,法国全民发起了一场“达能保卫战”。

“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汗水和巨大资源损耗基础上的“中国制造”,不仅没有给我们换回相应的利润,而且也没有赢得他人的尊敬。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还要走多久?

全球顶级商务畅销书《定位》的作者阿尔·里斯曾说过:中国经济的增长备受瞩目,但是假如战略方面没有从商品调整到品牌,这一显著的经济增长也很难维持。未来属于品牌,尤其是属于全球性的品牌。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这一点毫无例外。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举世瞩目,但是如果不能转变经济的增长模式,还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模式,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太久的。

企业本质上是一种有机整合资源以供产出的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源全球流动高度开放,导致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早已不再是全运会、亚运会,而是奥运会。正如海尔领导人张瑞敏说:“我们不出去,他们就会进来”,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强云集于中国市场。因此,中国的未来也将同别国一样,要想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必须迈向世界品牌之路。

创立强势品牌,走向世界,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民族品牌、核心品牌。”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国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也明确地将“形成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写入纲要之中。2006年起,商务部开展了“品牌万里行”活动,由经济学家、媒体记者、社会人士等组成团队,在全国开展宣教活动,显示了政府对创建自主品牌的决心。

对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创建一个自主品牌是一条极其崎岖坎坷的道路。让一个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要面对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重重挑战,还要经历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当然没有直接引进洋品牌来得轻松。然而,中国企业只有走自主品牌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才能实现中华的崛起腾飞。

二、中国品牌:迈向世界不是梦不可否认,中国企业短暂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中国品牌在成长道路上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相对于已经锤炼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国际品牌,中国品牌的弱势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的工业文明经历了百年的锤炼,而我们许多企业用10年、20年时间所取得的成绩也显示出我们的潜力和希望。而且,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同外商竞争时,面对的是优惠条件不公平的投资环境,享受着“非国民待遇”。

回首许多国际强势品牌,它们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艰辛历程。例如,日本的品牌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还是地摊货,然而日本借1968年东京奥运会的契机,30多年不懈的努力,逐步走向世界品牌之路。今天日本的丰田、索尼、本田、松下、东芝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品牌,丰田更是排名“世界最有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第6位。

韩国的三星1988年还在给日本索尼贴牌生产加工,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廉价的地摊货。然而三星以索尼为参照标杆,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短短10年时间内,从一个昔日的廉价“大路货”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品牌。2005年更是以14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世界最有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第20位,一举超越日本索尼(108亿美元,排名第28位),成为全球电子消费品第一品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是全球瞩目的经济大国;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有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5.6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中国有5000万海外华人“亲友团”……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的最有力的支撑。

近30年来,许多中国企业在市场风雨的洗礼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管理经验和实力,许多中国品牌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起来,涌现出海尔、联想、蒙牛、奇瑞、青岛啤酒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在我国许多市场领域,中国品牌面对国际品牌的打压,在夹缝中求生存,打响了民族品牌的“保卫战”。

2005年4月30日,在CCTV经济频道举行的“中国品牌高峰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103家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品牌宣言》,呼吁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间,就必须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尽快完成在品牌、产品、服务、人才等方面的升级,进而推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尽快实现向全球品牌的跨越”。并承诺:“一切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市场竞争新规则,摒弃低层次价格战、概念战,构筑高层次的竞争平台,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飞跃。”《中国品牌宣言》的内容,大体上涵盖了本土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1~4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突破44.97万辆,占国产轿车销量的29.31%,市场份额超过美系、日系、德系品牌,跃居第一位。虽然还只是销量上的第一,而不是利润第一,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艰辛的发展历程和长足的进步让国人欢欣鼓舞。

当初中国汽车业引进洋品牌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有一种声音很有说服力:以市场换技术。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契机。于是,一边是国外汽车品牌风光无限,一边却是民族汽车品牌被冷落歧视,如“排气量1.0以下不准上街”,而排气量1.0以下多是民族品牌。然而,洋品牌的引进并没有换来我们想要的技术,在绝大多数合资汽车企业里,民族品牌一直被打压限制,原因很简单,民族品牌的发展必然构成对洋品牌的威胁。相反,倒是那些一开始受到冷眼歧视的内资企业民族品牌,如奇瑞、长安、夏利等,一路跌跌撞撞,在夹缝中求生存,今天终于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其他一些行业亦是如此。例如,1991年上海家化公司与美国庄臣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中方品牌美加净被打入“冷宫”,几乎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上海家化最终不得不又高价“赎”回美加净,重新包装上市。然而,上海家化旗下的另一个自有品牌——“六神”,始终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历经十多年磨炼,扬眉剑出鞘,硬是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拉下马来,成为国内市场夏季洗化类产品中的霸主。

还有,在洗衣粉市场上,当宝洁、联合利华等洋品牌大举进攻时,许多中国品牌纷纷落马,有的还被它们收入旗下。然而,雕牌、奇强、立白等中国品牌奋力抗争,不但求得了生存,而且又重新占据了市场最大的份额。

另外,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许多领域,中国品牌表现得比洋品牌更加精彩,比如,在中国市场上,新浪、搜狐优于雅虎,百度强过Go0gle,QQ比MSN的人气更旺,马云创造的阿里巴巴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

当许多中国品牌在国内第一战场进行“保卫战”时,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勇敢地走出国门,向世界品牌步步逼近。

海尔,一个从街道小厂发展起来的企业,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民族品牌,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即从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了销售收入从几百万元到几百亿元的商业神话。海尔作为中国唯一进入亚洲品牌前10名的品牌,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认可,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希望。2003年8月20日,海尔的灯箱广告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银座点亮了,标志着海尔国际化的步伐又跨出一步。如今,价格昂贵的海尔变温对开门冰箱已经进入美国的纽约州、加州、佛州、俄州等地区的近300个重点连锁渠道,销售网点逐步覆盖美国重点地区的核心卖场。高档产品进入美国的核心卖场不仅对海尔重要,对中国企业同样重要。

另外,2004年底联想因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而获得国际声誉,标志着联想正式跻身IT业国际市场;中石油也不断地将一些国外的大企业或者其部分业务收归自己名下;格力空调征服了南半球的巴西市场,连续多年获得巴西政府颁发的最高节能奖杯,成为当地人最认可的空调品牌;2004年TCL通过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公司手机业务,进入了欧洲和北美市场……

法国《费加罗报》转引澳大利亚销售业务咨询事务所负责人珍妮弗·戈登的话说:“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会涌现一两个在世界上位居前10名的世界级品牌。”中国品牌在迈向世界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历很多挫折,但中国的世界级品牌是肯定会出现的。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企业挑战,也带给中国企业机遇。2008年奥运会,当全世界都瞩目中国的时候,更是中国品牌崛起的契机。21世纪,该是中国企业实现自己世界品牌梦想的时候了!

三、中国品牌如何迈向世界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国际经验来看,培育一个全球化的品牌,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比如宏碁用了20多年、三星用了30年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所以,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不能单凭热情,还需要巨大的投入、不懈的努力,更需要理性和耐心。急功近利,“大跃进”式的冒进虽然能制造昙花一现的风光,却创造不了真正的品牌。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让国外消费者认同、接受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复杂的工程,中国品牌迈向世界存在三大障碍:

(一)品牌的弱势

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几乎都是弱势品牌。许多国际品牌已经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消费者心中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所以一个新品牌进入市场需要非常高的成本,被消费者接受也必然会困难重重。

(二)来源国效应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认知是:质量一般,价格低廉,缺乏科技含量。要改变这种认知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国企业不懈的努力。即便是中国的一些优秀品牌,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美誉度、忠诚度,但这种品牌价值无法移植到国外市场中去,企业仍需要从头做起。比如海尔为进入世界最大的零售公司沃尔玛连锁超市,耗时整整两年,最后才终于被接受。

(三)缺乏品牌国际化管理的经验和人才目前中国品牌国际化还处于启蒙发展阶段,大多数企业还缺乏品牌国际化管理的经验及人才。

尽管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坎坷之路,但是如前文所述,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并不是梦想,而是充满希望!

那么中国品牌如何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屹立于世界品牌强手之林呢?

有关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问题,许多中外专家有过独到的见解,比如日本品牌战略研究所的专家榛泽明浩先生曾有两条建议:一是注重创新,二是建立规范。特劳特公司曾指出:不能指望企业进行全线作战,而应该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局部市场形成相对优势,从而实现单项突破。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则认为:本地化和创新是创造国际品牌的两大法宝。

对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问题,笔者浅见如下:

中国品牌迈向世界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需要联合多方力量,更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

(一)政府应该营造一个品牌产生的良好氛围政府的作用就是打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为中国品牌建设“培土育肥”,政府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在政策上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造,面对外资品牌的进入,政府应该为自主品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依法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打击假冒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合法权益;

(3)搭建为自主品牌建设服务的各种平台。

(二)中国品牌崛起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支持每一个中国人支持和消费民族品牌便是对祖国的最大热爱!

在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中,众多民族企业及华人第一时间站出来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血浓于水”的含义。虽然民族品牌相比洋品牌显得幼稚和弱小,甚至有时还会遭到国人的冷眼,然而危难时刻真正能站出来救助我们的永远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企业。

那么,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我们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呢?其实,支持我们民族品牌就是在支持我们自己!

(三)企业作为品牌国际化的主角,应该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是练好内功,“守住国门”,在国内市场同国际品牌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为今后的品牌国际化奠定基础。对于处在金字塔尖的中国优秀企业,在“守住国门”的同时,要放眼世界,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企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断创新是品牌国际化的基础产品不断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品牌国际化成功的基础。

产品研发和创新是中国企业明显的“短板”,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品牌国际化,必须突破这一“瓶颈”,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星成功的案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10多年前,三星产品在西方人心目中还是廉价的地摊货,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产品的生产,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MP3,三星都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为了确立产品领导地位,三星对技术研发投入不遗余力,三星在全球有17个研发中心,拥有近27000名研究人员,三星的技术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9%以上,2006年三星在美国申请专利数位居第二,超过了索尼公司,仅次于IBM。三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用途的CDMA、第一个可视电话、第一个MP3手机、第一个摄像手机、第一个滑盖手机等,现在,三星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彩电和高端手机制造商,并在B2B的计算机芯片领域处于领跑地位。产品不断创新为三星品牌腾飞奠定了基础,三星品牌终于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品牌。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比如,华为在技术研发上不遗余力地大量投入,逐步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八家企业名单”,华为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企业与跨国公司一并入围,标志着华为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2.用品牌文化征服人心

品牌的一半是技术,一半是文化。技术创新奠定了品牌的理性价值,而品牌文化内涵则赋予品牌感性灵动。一个品牌背后,只有蕴涵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形成市场影响力,才有可能被全球的消费者所接受。

综观那些国际品牌,它们在出售产品的同时,也在用文化征服人心。比如,麦当劳不仅是在卖快餐,更是在传播一种“欢乐”的快餐文化。麦当劳“品质、服务、清洁、价值”的经营理念,快速、友善的周到服务,优雅清洁的环境,儿童们甚至把餐厅当做乐园……这一切无不使顾客感受到一种家庭的温暖欢乐气氛。

再比如,迪斯尼公司旗下的卡通形象小熊维尼,据评估其品牌价值最高达150亿美元;而世界知名品牌索尼,尽管业务涉及电子、贸易等诸多领域,但其品牌价值仅为129亿美元,距小熊维尼尚有21亿美元的差距。一只玩具熊的品牌价值比一个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还多,看似荒诞,然而在品牌的世界这却是事实。小熊维尼何以能战胜索尼,就是因为小熊维尼这个人见人爱的卡通形象,带给了全世界人丰富的文化情感体验。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不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缺少文化内涵却是中国品牌的通病。如何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耕耘出独特的、又能被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文化精神家园,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3.利用来源国效应形成产业优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来源国效应不可低估。比如德国啤酒、法国香水、意大利服装、瑞士手表、日本电子等。中国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也拥有来源国效应的优势,比如中国的中药、丝绸、茶叶、美食、陶瓷等,都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具有别国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只要精心打造,完全有可能诞生出世界知名品牌。

例如,华裔名人靳羽西女士创建的羽西品牌,融合了西方技术和东方智慧,将中国高效天然草药精华运用到美容产品之中,深受女性欢迎。目前羽西正在致力于国际化,将独特的中国美推广到国际时尚前沿。

4.建设品牌国际营销网络一个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必然要面对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问题。比如瑞典的沃尔沃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后,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先后委托英国经销商、中国香港经销商代理,最后由中国“内资”经销商代理,才真正建立了品牌营销网络,终于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国际市场接受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品牌,必然会有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所以,国际营销网络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1)独家代理。选择国外有影响力、营销网络比较健全的代理商进行全权代理,借经销商成熟的网络渠道进入市场,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青岛啤酒在美国等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市场,进而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都采用这种方式。

(2)联姻合作。就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法,与国外有影响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合作方在国际市场的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天津王朝葡萄酒是一家中法合资公司,合作方是法国著名的人头马公司,王朝品牌属中方所有。合作协定由人头马公司负责王朝葡萄酒10%的外销。由于人头马公司在欧洲健全的营销网络,王朝葡萄酒很快就在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打开了市场。

(3)“借壳上市”。也称海外并购模式,即并购海外的成熟品牌或企业,利用原有品牌或企业的影响力、人才、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联想、TCL的国际化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

5.战略国际化,战术本土化“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本土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品牌国际竞争的本土化首先表现为品牌文化的本土化,品牌文化应当符合当地的审美习惯、风土人情,才能被逐渐认识和接受。比如,麦当劳在中国市场非常注意其品牌文化的本土化,它们把中国的十二生肖制作成纪念品赠送给来店里过生日的小朋友,把中国的“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福”、“春”、“寿”、“喜”等字眼制作的店招四处悬挂,或做成小礼品赠送顾客等。

Coca-Cola在中国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品牌本土化的成功,Coca-Cola在中国起了一个非常绝妙的汉语名字——“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既朗朗上口,又揭示了品牌的产品特征,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品牌的本土化策略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还应该解决好产品设计本土化、生产制造本土化、人员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等问题。比如,宝洁旗下的品客薯片在日本推出了刺鼻的大豆汤味,在英国推出了咖喱味等,为薯片注入了本土化的风味。

中国一些优秀企业在国内制造了商业神话,但是“出海”之后往往“水土不服”,主要就是没有解决好品牌本土化问题。

海尔在海外市场本土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销售网点58800个,海尔产品已进入美国前10大连锁店、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

抚今追昔,中国一直经历着各种磨难,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民族腾飞的契机。中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技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中国品牌,让我们跨步前行!

专论从国产手机全线亏损看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国产手机企业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起伏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7年,除了华为、中兴、TCL等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厂商外,国产手机企业几乎全线亏损,2007年第四季度,联想、波导、夏新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2.8%,比市场份额缩小更令人寒心的是,它们的业绩都在直线下滑。联想手机在上个财政年度的亏损额达到1.33亿元,波导手机2007年前三季度亏损5.06亿元,夏新电子在同一时期亏损4.6亿元。

2008年1月31日,联想集团宣布将其手机业务的所有权益作价1亿美元出售给由弘毅投资为首的私募资金;2月26日,夏新电子公告称,拟出售上海夏新科研大楼,总价约为1.04亿元人民币;3月3日,昔日国产手机老大波导宣布以1.5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与法国萨基姆共同建立的合资公司的股权出售给萨基姆。

在国产手机集体溃败令人触目惊心之时,国际品牌诺基亚却一路高唱凯歌。2007年,诺基亚宣布全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64亿欧元,增幅近20%,销量也创下7070万部的新高,2008年第一季度销量更是高达2100万部。

国产手机也曾有过辉煌的昨天,2003年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还历历在目,然而从2004年起便一直走在下坡路上。目前,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跌至历史最低点,如何生存下去已经成为许多国产手机面临的首要问题。

是何原因导致国产手机步入困境当手机厂商纷纷将亏损原因归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以及黑手机的“异军突起”时,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国产手机亏损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缺乏品牌竞争力及技术“短板”。

对此,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在联想移动2007财年战略会上曾说:“不少消费者认为国产手机质量不如国外产品好。实际上,国产手机目前与国外手机最大的差别不是质量,而在于品牌。在质量上,联想手机现在已不输于任何国外厂商。国产手机要想有出色表现,必须实现从价格到价值的升华。”

我们不难看到,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在消费者心中具有很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已成为手机的代名词。洋品牌非常注重品牌内涵的培养,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个性。比如,诺基亚提出了“科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手机,使冷冰冰的手机成为体现自我、表达情感的载体。

而以低端市场和价格竞争为优势的国产手机品牌比较重视眼前的销量,疏于品牌培育。虽然国产手机也在电视广告中轮番登场,然而大多是概念炒作,有的广告甚至失实或者虚夸,给人以“暴发户”的感觉,品牌显得非常毛糙,缺乏文化内涵。波导虽为手机行业后起之秀,但其品牌的文化内涵、美誉度、忠诚度等远无法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媲美,海尔、联想、康佳、TCL等虽为本土优秀品牌,但它们是家电领域的专家,品牌延伸到手机领域,依然是业余选手。

柜台里放一款同样功能的波导手机和一款诺基亚手机,诺基亚高出300~400元钱,许多消费者依然会选择它,更别说同样的价格消费者会选择谁?在品牌的感召力方面,国产手机品牌同洋品牌存在着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不是一两年急功近利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时间的积淀。

另外,国产手机缺乏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手机企业更关注短期市场利益,产品创新只是体现在机型外观的改造或概念上做文章,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洋品牌,它们每年的研发投入比许多国产手机厂家全年的销售额还要高。

国产手机行业以低端价格切入市场,最在乎的就是销量的最大化,市场占有率的高低。然而,因为国产手机低价格导致利润太低,曾经有报道称康佳每部手机只赚10元钱。国产厂家购买美国高通公司的芯片,不仅需要支付专利费,而且需要支付销售额的提成,使得国产手机厂家沦为国外上游厂家的打工者,赚取一点点辛苦费。

本土化的渠道优势和低端市场价格竞争也曾带给国产手机一时的风光,2003年的市场份额曾近60%。然而,销售业绩的暂时性增长始终无法掩盖其品牌力弱和技术“短板”的劣势。当洋品牌进行了迅速的调整,将渠道改成国包、省包、地包结合的模式,使得整个战线更加贴近消费者,并深入三、四级城市,洋品牌便很快化解了国产手机销售渠道及低端市场价格的优势,迅速收复大好河山,国产手机的辉煌也就成为过眼云烟。特别是诺基亚原来主攻中高端手机市场,近两三年里突然发力低端市场,致使国产手机品牌几乎崩盘,不少已转为靠代工为生。

通过国产手机和洋手机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我们不难看出,依靠单纯价格战虽然也能获取较好的销售量,然而这样的销售量往往是短期的、暂时的,市场最终决定胜负的实际上还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力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利益。

这使我们不能不再次深刻思考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

品牌经营长远利益,销售实现当期利益当今刺刀见红的白热化的商战,导致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开放,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营销手段、渠道、服务以及流程等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模仿,所以单纯的营销手段如价格、渠道、促销等很难构筑起稳固的差异化竞争壁垒,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例如,当一家航空公司搞旅程返点的促销活动时,促销活动的确具备额外的竞争优势,但当许多家航空公司同时模仿搞这样的活动时,旅程累积奖励已经完全丧失了最初的意义。

但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品牌是使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个卓越的品牌就意味着企业长期的成功营销和利润。例如,一瓶依云矿泉水的售价竟然高出同样大小的一瓶国产食用油的价格,而许多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

销售帮助企业实现短期、当期利益,但难以保证或兼顾企业未来。没有品牌为基石的销售力往往非常脆弱,今日也许风光无限,明天就可能成为过眼云烟。春都、秦池、爱多、三株、旭日升等太多的本土品牌昔日都曾有过骄人的销售业绩,但如今却都销声匿迹,难寻芳踪。国产手机行业以低价格追求市场销量,但却忽视了品牌的培育和技术的研发,其败北也是必然的事。

而品牌经营则同时经营过去、现在和未来,品牌经营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当期销售量,更要考虑品牌的战略规划、品牌定位、个性内涵、气质特征以及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它实质上是在积累品牌资产,经营着企业的长远利益。

耐克、可口可乐、IBM、宝洁等企业为什么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源源不断地获取财富和利益,就是因为它们拥有卓越的品牌。

有人说,培育品牌同单纯追求销量,就像种树与种草的关系,当树还是幼苗时,它可能与草相差无几,但树苗有朝一日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草永远只能是随风摇曳的小草,也许种树比种草艰辛漫长,但种树可以培育栋梁,荫及后人。

品牌力就是最大的销售力

虽然销售实现企业的当期利益,品牌经营企业的长远利益,但是做品牌与做销售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为了一个最终目的。

品牌经营也是一种销售手段,它无非是在做销量的同时培育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打动消费者的内心,积累品牌资产,以便企业今后更贵、更多、更久地销售,获取企业更长远的利益,而做产品销售仅仅是为了当期的销售量。做品牌与“健康销量”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两者是相得益彰的,最终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使有矛盾,也是暂时的、可调和的。

做品牌不是不要销量,而是不要“不健康销量”。例如,为了销量,不惜以次充好,损害品牌信誉形象;为了销量,无视品牌规则,忽视品牌内涵的营建;为了销量,忽视市场份额的质量,破坏性地掠夺市场的未来等。

中国手机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去,但愿国产手机全线亏损的事实能给我们更多企业以启示,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培育品牌这棵参天大树,尽管这个过程艰辛漫长!

案例解析中国茶:“有姓无名”的尴尬茶饮能静心、静神,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国人发现,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有许多证据显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然而,当时光的指针旋转到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中国茶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当今世界举世公认的三大饮料是:可乐、咖啡和茶叶,可乐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品牌,咖啡有雀巢、麦斯威尔等品牌,茶叶的世界第一品牌是英国立顿(Lipton)。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把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在世界知名茶叶品牌的名册中,却不见中国茶的芳名。

“有姓无名”,中国茶的窘境中国产茶历史悠久,名茶成百上千,但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却是凤毛麟角。

中国名茶品种林立,其中一些还名扬四海,比如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岩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名茶,不仅我们耳熟能详,连外国人都知晓。然而提起中国茶的品牌时,却让人哑口无言。中国茶叶市场的这种现状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茶叶有品种,如铁观音、乌龙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品牌。

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800多家茶叶商铺一字排开,几乎都在橱窗或者柜台上用茶叶品名做宣传招牌,比如“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等,而用自己的商标做招牌的最多不过四五家。一位做茶叶生意已经十多年的茶商说,他觉得乌龙、龙井这些名字听起来比他们自己注册的商标更响亮,所以他们做茶叶生意的商人基本都没有注册商标。

实际上,中国茶叶不注重商标的绝非个别现象。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茶企业六七万家,然而注册商标的仅有近千家,其中能称得上知名品牌的更是凤毛麟角,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的12家省级公司中,只有4家有商标。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市场上用品类名来代替产品名的行业几近绝迹,但茶叶行业却还普遍存在。

在我国,饮料、酒业、乳业等行业的优秀品牌纷纷脱颖而出,相比之下,中国茶叶行业的整体品牌意识相对滞后,“有姓无名”是中国茶叶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这种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品牌缺失,中国茶身价低廉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因为没有知名的茶品牌,中国茶在市场上很难要高价,往往只能贱卖自己。

在全球产茶国中,中国茶生产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中国茶深陷“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之中。

2006年全国茶园面积为2175万亩,比上年2028万亩增长7.2%。全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全年茶叶平均单价为24.8元/公斤,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为248亿元。

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60%,每年销售额现已突破30多亿美元。而我国最大一家茶企业一年的销售额才10亿元人民币,中国六七万家茶企业的年总产值不敌英国立顿一家。

目前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

中国茶厂现有六七万家,大量的乡镇、个体小茶厂在茶产区里遍地开花,茶叶生产规模小、分散化,茶产业整体上仍旧停留在产品阶段,品牌意识普遍薄弱,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谈不上高价钱。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国目前只是世界产茶第一大国,而不是世界茶业强国。

前段时间“西湖龙井”因无力支付500万元赞助资金而无法跨入奥运会门槛,令人们吃惊不已,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茶企业目前的经济现状。

相反,跨国公司凭借品牌的力量杀入中国,把目光瞄准了潜力巨大却又是~盘散沙的中国茶叶市场。很多人可能对“京华”品牌还有印象,然而,这个中国茶叶第一品牌1999年已被联合利华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旗下,联合利华先后收购中国的京华、新加坡的元德以及英国的立顿等品牌,对中国茶市场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

品牌驱动,开辟中国茶“蓝海”

中国要从茶叶大国迈向茶叶强国,必须开辟中国茶品牌的“蓝海”。当年,中国茶叶走向世界是凭借航船的;今天,中国茶再闯世界,品牌则成为必不可缺的利器。

目前,虽然中国茶叶市场还处在“有姓无名”时代,但中国茶叶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世界人均喝茶量是0.5公斤,印度人均饮茶量是0.64公斤,日本是1.2公斤,而中国现在人均喝茶量仅为0.4公斤(10年前是0.2公斤),中国有13亿人口,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估计未来15年内销有望增加3倍,达到900亿元人民币。据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已经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有关部门的赞同。可见,打造中国茶叶名牌,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如何才能开辟中国茶品牌的“蓝海”,打造中国茶叶强势品牌呢?笔者浅见如下:

(一)实施品牌战略,构筑竞争壁垒茶叶科技含量较低,一般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茶叶本身差异不大,往往容易趋于同质化。正因为如此,企业要想克敌制胜,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品牌的文化内涵、外在包装、品质特点、服务特色等元素构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竞争壁垒。

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艰辛漫长而又错综复杂,比如立顿茶经过了100年的积淀和发展,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企业要想战略制胜,首先应该制定好科学、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品牌战略规划应该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树立品牌愿景,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界定品牌识别系统,确定品牌战略架构,理性品牌延伸,建立品牌管理机制等,最大化加速品牌资产的积累。

例如,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在台湾打造“天仁”茗茶品牌30年,1993年进军大陆市场,创建“天福”茗茶品牌。经过十多年的品牌建设,“天福”终成知名品牌,如今“天福茗茶”连锁店776家遍布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正在建设,“天福”作为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天福集团通过品牌建设已成为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茶企业。

(二)整合资源,组建“航空母舰”

我国茶叶企业目前的现状是数量多、规模小、鱼龙混杂、一盘散沙,很难形成合力。要想培育出茶叶行业的强势品牌,就必须依靠大型的龙头企业来拉动,所以我国茶叶行业应该对分散的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实现产业化,形成大型企业“航空母舰”、“旗舰”。

比如,西湖龙井现有30()多个品牌,资源严重分散,只有专注打造三五个品牌,才有可能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出知名品牌,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这方面,云南普洱茶近年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据说,云南普洱茶的所有推广费用都是由区域内各个厂家共同集资承担,共享收益。这样所有厂家都放弃了区域内部竞争,减少内耗,一致对外,形成超强爆发力。

另外,越南茶业的经验也值得称道,越南茶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全力打造一个茶叶品牌“CHEVlET”,目前“CHEVlET”商标已在世界上73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布宣传广告。

(三)演绎茶文化,彰显品牌特色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饮清新、雅逸,有助于陶冶情操,修炼身心,这本是非常好的文化内涵,然而多少年来,这也成了中国众多茶企业千篇一律的文化营销模式,浙江的茶是这样,福建的茶还是这样,趋于雷同,毫无特色。

品牌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内涵个性制造差异化。因此,茶叶品牌应该在尊重茶叶的公共属性外,彰显自己的品牌个性,可以与区域内的人文特色、历史等元素结合起来,演绎富有自身内涵特色的茶文化,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

另外,如何与时俱进,在传统茶文化中融入时尚元素,也是中国众多茶品牌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茶文化一味遵循传统,缺乏现代、时尚气息,则很难赢得最具消费潜力的年轻人的青睐。因此,茶文化如何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历经百年,今天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这和其紧跟时代步伐密不可分。可口可乐常常起用最当红的明星作为代言人,如刘翔、姚明等,赞助各种体育、公益活动等,总是站在时尚潮流的前沿。可口可乐的成功也值得茶叶品牌借鉴。

(四)借力外脑,减少失误如今,一个企业单凭自身的智慧和经验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茶企业管理者缺乏品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妨借力外脑,利用品牌专业人士的智慧和经验,助力自身品牌的发展和腾飞。要知道,品牌打造不是试验场,需要巨大资源的投入,品牌战略决策常常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许企业一次决策失误,就足以导致自己兵败“滑铁卢”。

有效借力外脑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国际知名品牌万宝路以及我国知名品牌凉茶饮料王老吉、糖果雅客V9、中式快餐连锁店真功夫等,都是在默默无闻多年后,在专业机构外脑的协力下,找准了品牌发展的方向,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8年是奥运年,也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大好契机,中国茶品牌能否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案例解析红旗:品牌错位下“神坛”

红旗——中国第一民族品牌,其光芒曾经让世人眩目,红旗过去一直是国人心目中“尊贵”的代名词,“领袖车”的身份更增添了其神秘的色彩,当年许多外国官员来中国的三大心愿就是“见毛主席、登长城、坐红旗车”。然而,今天面对大街小巷风尘仆仆的红旗出租车,面对13.38万元一辆的价位,面对逐年下滑的销量,我们不得不承认,红旗已经走下了“神坛”。

尴尬的处境

虽然红旗轿车曾在2005年6月份的一次最有价值的品牌评估中,以54.56亿元的品牌价值雄踞轿车行业榜首,然而,耀眼的光环并没有给红旗带来骄人的业绩。

2007年8月,一汽轿车发布的上半年年报显示,一汽上半年净利润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近60%;每股收益仅8分钱,同比下降59%;利润总额1.2亿元,同比下降近70%。据悉,一汽轿车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红旗轿车上半年价格优惠幅度达2万~4万元,然而油价、钢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技术开发等管理费用上升,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状况渐入佳境,2007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达308.41万辆,同比增长22.26%。大众汽车的销售量又创历史新高,2007年前9个月销售量达到68.4786万辆,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30.2%,预计2007年全年销量将达到90万辆。上海通用2007年上半年销售量达到22.5502万辆,同比增长11.7%,单品年度销量之冠的捷达2006年更是创造了17.6822万辆的销量佳绩。

然而,和竞争品牌销售火暴状况极不协调的是,红旗轿车的销量近年来逐年下降。从2002~2005年,红旗销量由近2.7万辆减少到9000辆,2006年红旗和奔腾一共才销售了1万辆左右,2007年上半年,红旗品牌轿车不足1600辆。

新红旗HQ3上市境况也不容乐观,2007年7月,北京一家红旗轿车的经销商反映,“好的时候,红旗HQ3每个月的销量有一两辆”。

曾几何时,红旗曾是国人心中尊贵的“领袖车”,而今神秘的面纱揭去,红旗已经辉煌不再。在一汽轿车的一次展示会上,一位国家某部委机关采购官员直率地说:“我们现在基本不再考虑购买红旗车了,觉得它的档次不够。”

其实,这也反映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曾经的辉煌

“红旗”对中国人来说曾经是一个极其自豪的名字,它蕴涵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情结。

纵览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史,还没有任何汽车品牌像“红旗”那样成为民族自强的化身,凝聚几代领袖的关注。

1958年8月,红旗在一汽厂诞生了,一汽人用智慧的双手实现了中国轿车“零”的突破,也翻开了中国人制造轿车历史新的一页。

从诞生之日起,红旗轿车就与“风流人物”的开国领袖们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1958年9月,邓小平、杨尚昆、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到一汽视察,赞扬了红旗国产小轿车。

1959年9月,第一辆红旗轿车被送到北京,成为十周年国庆典礼的检阅车。从此,红旗成为“王侯将相堂前燕”,一直是中国的“政治车”和,“礼宾车”,代表着地位和权力。领袖接见外宾,庄严国庆庆典等场景,都能看到红旗尊贵的身影。红旗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承载了国人太多的关注和希望。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率领由500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红旗轿车为美方提供了全程服务。红旗轿车典雅的外形及出色的表现使尼克松及随员大为赞叹,红旗也成为民族自强的象征。

在19本、德国等国际汽车博览会上,红旗轿车以其高贵典雅、凝重大方的东方神韵一枝独秀,从而跻身世界名车之林。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称赞红旗为“东方神韵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当年许多外国官员来中国的三大心愿就是“见毛主席、登长城、坐红旗车”,红旗成为世界看待中国的一扇窗户。

品牌的错位

红旗轿车从昔日的辉煌荣耀,变为今天的步履艰难,应该说有整个民族汽车工业弱势、自主研发和创新乏力等原因。然而笔者认为,红旗走下“神坛”,致命的硬伤还是品牌战略管理的失误,红旗品牌错位,偏离了自己品牌核心价值的主线。

历史赋予了红旗品牌无人能出其右的至尊地位,“尊和礼”应该是红旗的品牌核心价值,红旗应该是尊贵、权力、地位的象征,自然也是最高档的轿车。

持之以恒地维护品牌核心价值,早已成为很多国际一流品牌创建百年金字招牌的秘诀,许多卓越汽车品牌坚守自己品牌核心价值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未变。例如,宝马的“驾驶乐趣”、马自达6的“动感、时尚”、沃尔沃的“安全”、劳斯莱斯的“皇家的坐骑”等。

按理说,红旗应该维护自己“尊和礼”的品牌内涵,坚守高档车市场。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红旗经不住诱惑,弃“官”从“民”,昔日的尊贵的“领袖车”今日自贬身价,服务于普通大众。

红旗最大的败笔就是品牌延伸进入中、低档轿车市场,降价过频、过多,最便宜的一款红旗车只要13万多元,滑向低档经济型轿车市场。

红旗为了短期利益,进入城市出租车市场,虽然提升了一定的销售量,但看着大街小巷陈旧的红旗出租车,谁还会想到它曾经是集尊贵、权力和地位于一身的“领袖车”呢?

应该说,红旗进入中、低档轿车市场,使红旗多少年来积累的尊贵品牌形象被破坏殆尽,严重稀释了品牌价值,昔日的“王侯将相堂前燕”现在在消费者心中代表什么?其实什么都不是!

红旗失去值得炫耀的“尊和礼”的品牌价值,也就等于走下了人们心中的“神坛”,难怪红旗在许多人眼里成为低档货,其销量逐年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品牌高、低档之间的垂直延伸往往是死胡同,红旗的失误其实早已被许多品牌失败的案例所证明。

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把凯迪拉克品牌延伸到档次较低的汽车上去,取名凯迪拉克,雪马龙。然而,不仅凯迪拉克·雪马龙未能取得预期的销售业绩,而且过去购买凯迪拉克的顾客也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兴趣,到80年代中期,凯迪拉克的销量显著下降。

为了避免陷入品牌垂直延伸的泥潭,国际成功的汽车公司的高档轿车都是以独立品牌出现的。例如,丰田公司推出高档车取名雷克萨斯,菲亚特旗下的高档车是法拉利,福特旗下是林肯,大众旗下是奥迪和兰伯基尼,本田旗下是阿库拉,宝马收购劳斯莱斯依然保留它的独立性。这些国际汽车公司之所以要保持高档车品牌的独立性,就是为了保持其高档车尊贵血脉的纯正,避免受公司其他中档车品牌的稀释影响。

同样是系出名门的劳斯莱斯轿车的成功经验值得红旗借鉴。劳斯莱斯轿车一百多年来一直维护自己尊贵的品牌形象,特别是成为英国皇室御驾后,劳斯莱斯公司对轿车购买者的身份及背景要求极严,曾经要求只有贵族身份的人才能成为其车主。后来条件虽然有所放松,但还是针对政府高官、贵族、富豪等高端人群。正因为如此,一辆技术含量并不超前、造型几十年不变的劳斯莱斯轿车却成为世人心中尊贵的终极标志,劳斯莱斯幻影LWB(元首级)进入中国,一辆车的价格高达1888万元人民币。

面对红旗的困境,目前一汽厂已经制定了“重归神坛,重塑尊崇”的战略,首先推出了价格在50万~70万元的自主豪华车红旗HQ3,继红旗HQ3之后,一汽还将推出B级和D级的红旗轿车,以及在D级车之前国家豪华礼宾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旗,这个曾经代表中华民族荣耀的品牌,希望它能重整旗鼓,再现辉煌!

专论地震危难见真情,请支持中国品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一时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华夏儿女众志成城,迅速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行动当中去。

救灾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17岁的高二学生薛枭被困废墟80个小时,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一句话,让薛枭被喻为“逗乐了悲伤的中国”的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句话也引发我们的思考,薛枭想要喝的无疑是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看来洋品牌有如此大的魅力,已经成为一个孩子获救后的第一渴望。

然而,另一组镜头又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在国难当头之时,许多民族企业或华人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伸出援助之手,再一次为我们诠释了“血浓于水”的含义。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数据:

汶川地震捐款排行榜(截至5月22日数据)

亿元捐款企业个人:国家电网2.1亿、深圳慈善总会1.3亿、李嘉诚基金1.3亿、中国石油1.03亿全国证券期货行业1.01亿、万日照钢铁1亿、加多宝(王老吉)1亿、荣成集团1亿、台塑集团1亿、邵逸夫1亿、恒基地产李兆基1亿、雅居乐1亿。

千万元捐款企业个人:沙钢集团8136万、周大福珠宝7500万、台湾长荣1000万美元、建设银行6473万、中国银行6400万、富士康6000万、润泰集团5500万、中央电视台5000万、农业银行5291万、中烟总公司5000万、匿名公司5000万、霖园集团5000万、苏宁5000万、中国移动4300万、中国电信4072万、中国平安3500万、交通银行3200万、中国一航3000万、三星3000万、耐克3000万、香港赛马会3000万、保利国际3000万、招商局2713万、工商银行2600万、步步高2600万、修正药业2500万、国机集团2500万、壹基金2405万、中国石油2300万、中材集团2300万、华夏董氏兄弟2300万、中国民航2241万、亚开行315万美元、川渝中烟2200万、一汽集团2129万、广汽集团2103万、华能集团2100万、印尼金光2100万、中国兵装2065万、武钢集团2011万、阿里巴巴2000万、哈药集团2000万、中信集团2000万……

爱心固然不能完全用尺子去衡量,也不能去苛求,然而,危难时刻,能否慷慨伸出援助之手确也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真情实意。通过上面捐款排行榜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众多中国企业或品牌相比跨国公司洋品牌显得幼稚和弱小,甚至许多民族品牌还备受国人冷落,然而,危难时刻,它们纷纷慷慨相助,站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献出自己的一份份爱心。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获利丰厚的跨国企业,那些令中国消费者趋之若鹜的洋品牌,要么捐赠数额较少,要么行动迟缓,并没有表现出与其品牌影响力相匹配的企业社会责任感。除了三星、耐克捐赠3000万元外,捐赠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很少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跨国企业的名字。

“患难见真情”,我们应该清楚,危难时刻真正能站出来救助我们的永远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企业。因为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所以才会同呼吸、共命运。比如王老吉能在第一时间捐款亿元,同为饮料行业的国际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能做到吗?

那么,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我们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呢?具买支持我们民族品牌就是在支持我们自己!

不可否认,许多国际品牌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在消费者心中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成为人们心中的至尊、至爱,也难怪薛枭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喝可乐”。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几乎都是弱势品牌,就像一个个正在成长的孩子,身上存在着许多的稚嫩和不足。

然而,“血浓于水”是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我们每个中国人,在对洋品牌趋之若鹜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品牌,虽然它们还很不成熟,它们却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应该说,中国品牌的崛起离不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支持,每一个中国人支持和消费民族品牌便是对祖国的最大热爱!

在2007年8月8日首届中国品牌节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教授以及在场的3000多位企业家、媒体代表一起发出了这样的誓言:我郑重承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战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自主品牌产品,在没有自主品牌产品的情况下,优先购买华人品牌产品,绝不恶意损害民族品牌的形象,以实际行动为“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贡献自己的力量!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那么请问,拥有世界品牌的发达国家,它们就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吗?

西方几乎所有国家元首选用的汽车都是本国品牌,美国总统访华时不惜重金从美国本土将“凯迪拉克”空运到中国,这不仅仅是出于安全考虑,更因为“凯迪拉克”代表着美国的形象和文化……

韩国人支持国货就跟他们爱吃泡菜一样,闻名世界。据说在韩国商场里,韩国产品往往被摆放在显眼的地方,而其他国家的产品则备受冷落。韩国人从汽车、家电、时装甚至一个土豆,都认为是本国的产品好。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国现代刚开始造汽车的时候,有一次一批汽车出了一个不大的瑕疵(不影响使用),现代公开在电视上道歉,并且准备召回。但是就在道歉的第二天,韩国人排队去买这款车,理由只有一个,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汽车,就像我们的孩子,我们不支持谁还支持!正是因为有了韩国民众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不懈努力,韩国经济才有了高速的发展!

我们并不排斥洋品牌,我们还需要不断向它们学习,但我们更需要支持民族品牌,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王老吉亿元捐款感动了中国人,网上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帖子号召大家“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据说王老吉近期的销量大幅提高。

中国品牌需要强大,中国品牌需要走向世界,中国品牌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专持!

同类推荐
  • 执行力:如何带出嗷嗷叫的团队

    执行力:如何带出嗷嗷叫的团队

    一部能让你拥有高效执行力团队的管理法典,备受各大MBA商学院推崇的执行力提升课程。手把手教你如何带出一个嗷嗷叫的高效团队带团队,拼的就是执行力!一切的竞争,都与执行力的竞争密不可分!而一切的执行力都取决于管理团队的方法。
  • 舆商:企业如何应对舆论

    舆商:企业如何应对舆论

    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正在崛起,信息环境正在由单一的权威发布向“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转变,企业面对的舆论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控。企业如何避免被汹涌的舆论“灼伤”?又如何利用自发的口碑传播来提升自己的品牌?
  • 人人都要买保险(升级版)

    人人都要买保险(升级版)

    保险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理财工具之一,但很多人对保险有着误解和偏见。你真的了解保险吗?保险对保护我们的资产有什么实际作用?著名理财专家刘彦斌在本书中,首次详细介绍了保险的类别和基础知识,为有购买保险需求的读者提供了专业建议,其中包括:一般人对保险有哪些偏见?怎样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进行自己的保险规划?购买不同保险,有哪些不同原则?怎样选择适合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在理财中,保险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要让你的偏见使你的财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为自己的资产找到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 带队伍:中基层领导者学习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领导者学习力法则

    本书根植于作者多年的企业管理及培训经验,从学习力入手,将管理艺术融入实际工作,理论通俗易懂,论述鞭辟入里,案例精彩丰富,是中基层领导者提高学习力、带出学习型团队的实用读本。教你理解学习力,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快速成为学习型领导者。教你发挥学习力,培养学习型员工,用知识的力量实现企业创新。教你拓展学习力,铸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
  •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本书针对“主管学”而作,从主管自身角色定位、上下级关系、有效管理员工、激励、沟通、团队组建管理以及办公室政治等角度入手,集结了主管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为主管“扫”出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雷区”,并提供了越过雷区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诡术之剑

    诡术之剑

    那一天起,夜晚从梦中苏醒,都会开始独自的征程。诡秘的封印档案开始,逐步了解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一个破碎的世界,以及神秘的侵蚀。
  • 最后的遇见,才完美

    最后的遇见,才完美

    我一生中,真真正正爱过两个人。两个人的爱,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疯狂的爱,一种温柔的爱。一个教会了我如何放弃爱,一个教会我如何懂得爱。有人曾问我:“放弃一个你很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直到遇见对的那个人过后,我这样回答:“你拔过牙吗?”
  • 寻找父亲

    寻找父亲

    一个女孩自幼被生父遗弃。为了得到被遗弃的原因,她开始坚强的寻找和奋斗之旅,感受着爱情和亲情的洗礼……
  • 桃花有意流水无情

    桃花有意流水无情

    物理的极限是数学,数学的极限是哲学,哲学的极限是神话……地球理科天才罗一灵魂穿越到一个无名的世界,这是一个神鬼仙佛并存的世界,罗一无意之中得到了一部逆天的功法,崛起于汉唐九州,无敌于天下八方,虽天道不容,举世为敌,得一知己足以……
  • 网王之那年萤火正洵烂

    网王之那年萤火正洵烂

    【网王】微【火影】:十五年前,惊天的盗婴罪案在全球发起,盗来的婴儿被放到一座荒岛上,只因他们的能力。神倾辰学院,世界唯一一所10年制、全封闭学院,而每一届有十名能力生,并且每一届只能毕业一名学生。从这所学院毕业的学生高至总统,低至军事领导人。然而,在这十名候选毕业生,会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诞生一名实力高的学生毕业。而,没有毕业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可能活下来。今年,这十名候选毕业生的考试题目是:就读日本中学一年,引领其学校称霸全国网球。同在一所学院的十名学生将在初中的网球界里,引起一阵忍术网球风暴!迎,我们的王者踏血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执剑化神

    执剑化神

    我...这是在哪里...这里是什么地方....我的名字叫轩辕末吗....这奇特的力量...叫真气吗...浩瀚无垠的大陆,承载着生机与希望,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本书一改中医中药文献引经据典而后入说的传统文风,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文笔,剥去中医中药知识在广大民众眼里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关心中医中药、热爱中医中药、需要了解中医中药的民众轻松愉快地阅读这些通俗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