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700000011

第11章 对革命斗争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郑慰田(1899.2~1974.1)字忠瑛,又名镇权,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原属镇海县)人,儿时,其父曾将全家迁到江苏常州)。就读于武进小学,1916年毕业于常州武进中学,后因其父去世,全家迁至镇海龙山东门外村。从事教育工作,任教员、校长等职。青少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抵制日货、反土豪劣绅的斗争中。

1926年11月上中旬,镇海县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镇海独立支部,书记沃醒华。在中共镇海“独支”的帮助下,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沃醒华为县党部常务委员。县党部的执委、各部的部长有好几个是共产党员,郑慰田系商民部副部长兼秘书。1927年春,原商民部部长臧公友去了宁波,郑慰田擢升部长。其后,郑自知学问不够,经组织批准,去省党务人员养成所学习,在此期间由裘学潮、钱鑫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由于形势变化,党务人员养成所解散,经组织上指示,党员各自回乡做地下工作,郑回镇海。到镇海后他即向县党部报到,由周浩然、虞凌芳等多人支持和保证,仍被国民党县党部任命为秘书,并以此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甬、镇形势逆转,白色恐怖笼罩镇海。随后中共镇海独支书记沃醒华和党员干部谢震、姜颖余、曹静渊、蒋歌薰等人先后外避,国民党在镇海进行“清党”,原县党部被改组。1927年4月底,鉴于形势变化,中共宁波地委书记王嘉谟(小曼)来镇海进行党团组织整理和负责人分工,指定郑慰田任中共镇海独支书记。6月下旬,郑慰田和党员皇志一等,得到赵平复(柔石)报信,脱险离开镇海外避,“独支”活动中断。郑慰田经上海到汉口赴武昌参加北伐军叶挺独立团,后随部队东征。当年秋,因患病又遇坐骨神经痛复发,部队动员其退伍。10月,郑慰田从汉口回到镇北龙山后,与周洲舟等一起建立党小组,后又发展伍道生、胡卧琴入党。年底,中共宁波县委派员来龙山建立党支部,书记郑慰田,有党员7名。不久支部被国民党破坏,到1928年春龙山支部停止活动。郑转移到慈东河头市鸿山小学任校长。1929年春假后到镇海教育局工作,曾请假,近一月未归,系去杭州营救徐汉臣出反省院,结果未成,自动辞职。1930年春到灵山小学,秋去石高塘一带继续秘密开展培养革命人才,充实革命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失去组织联系的中共党员郑慰田、林庚、胡安三在大碶发起,成立抗日后援会,并于10月10日在大碶新庙召开有17所学校2000余人参加的抗日救国群众大会,声讨日军侵略罪行。迫使阻挠抗日宣传、包庇劣绅的大碶警察分局局长被撤职。10月下旬,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徐敏畅与林庚、郑慰田接上组织关系,并在大碶石湫小学召开党员会,成立中共镇海特别支部,郑任委员。

1932年4月下旬,由于叛徒告密,中共镇海特支遭到破坏,有8名党、团(队)员先后被捕,特支书记林庚及胡安三等党员外避,中共镇海特支活动被迫停止。此时郑在大碶头中心小学任校长,亦知自己身份可能暴露,潜回家乡龙山镇东门外,指派其妻到大碶头中心小学销毁党内文件,通知有关同志转移,尽量减少党的损失,掩护革命同志。在东门外遭到国民党军警搜捕时,郑外避到上海。到上海以后,曾几次设法和党组织取得联系,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结果没有联系上,从而脱离了党组织,郑经常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郑慰田外避到上海定居后,在“张志让律师事务所”当助理律师(新中国成立后,张志让曾任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这段律师生涯中,他结识了宋庆龄、何香凝、沈雁冰(茅盾)、夏衍、沈钧儒、章乃器等著名爱国人士,有的并成为挚友。

新中国成立后,郑慰田曾任松江人民法院审判长,“文革”期间受极“左”路线的冲击迫害,1974年1月病逝于上海。

(根据郑慰田次子郑维扬提供的资料和安云法撰写的材料及查阅镇海区党研室档案而整理)

王文祥(1906~1945)原名高子清,又名王平。党的秘密系统内尊称其为“王大哥”,绍兴斗门人。1926年在之江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任中共杭州中心市委常委,1930年被捕,被判无期徒刑,长期监禁在陆军监狱,任狱中秘密支部书记,领导狱中斗争。1937年杭州沦陷前夕,被转至桐庐的浙江省反省院关押,经组织营救,因病保外就医出狱,恢复党籍,任省工委委员。1938年任宁绍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代理宁绍特委书记。1940年3月宁绍特委分为宁属特委和绍属特委,任宁属特委书记。1941年1月起改任宁属特派员。8月下旬,宁属特派员驻地移驻镇北下田央,1942年4月移驻镇北海鹤庵。1942年7月,浙东区党委成立后,任四明工委书记、四明地委书记。1943年被派到国民党八十九团张俊升部搞统战工作,后因肺病加重,咯血不止,区党委决定让他到三北休养,先后住在沈师桥、新塘头等地。1944年春节期间,由于来不及转移,不幸于正月初五(1月29日)被伪中央税警团逮捕,受尽了折磨,加重了他的病情。他机智地与敌人周旋,经组织营救,一周后释放。被释放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及时通知地下党员转移,使他们免遭敌手。随即王文祥转移到镇北海鹤庵休养。

1944年7月,浙东区党委由四明转移到三北,王文祥去看望谭启龙同志,并自荐做秘密工作。他当时的病情已非常严重,但经他再三要求,组织上终于同意,开始领导三东(镇东、奉东、鄞东和定海)、三北、慈镇、慈姚、镇北、庄桥和宁波的秘密工作。同年11月,浙东区党委杭甬沿线城市工作委员会成立,王文祥任书记。王文祥同志以重病之身于年底离开海鹤庵,到四明山慈南地区城工委驻地梅岭下(对外称“大陆商场”),领导敌工工作。1945年8月抗战胜利,9月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王文祥同志转移到上海治病。后因医治无效,于 1945年12月22日病逝,年仅39岁。

(原载《红色秘线联络站旧址简介》)

朱祖燮(1908~1948)字者赤,镇海县龙城镇(今慈溪市龙山镇龙山所)人。幼年时就读于本乡演进小学,1920年考入上海承天中学、清心中学。“五卅”运动期间,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之一,领导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1933年,任光华银行储蓄部主任。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后,毅然辞职回乡,参加当地抗日宣传活动。

1939年2月,雁门、龙城、龙山三乡镇合并为龙山镇,三乡救亡工作团亦并为龙山战时服务团,朱祖燮任镇长兼团长。在中共秘密组织帮助下,举行全镇反投降提灯游行大会,揭露汪精卫卖国求荣罪行。日机轰炸龙山,他发起成立救护队,支持战时服务团排演抗日戏剧,创办《龙山呼声》,组织盘查哨,掩护进步活动等。同时发动疏浚凤浦湖,举办平粜以救济贫民。

1941年2月,朱祖燮因与国民党政府龙山区区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后仍积极参加抗日活动。4月,浙东沦陷,暗中帮助抗日游击队员请医治伤,并捐赠跑鞋数担及药棉等供军需。翌年8月,支持中共慈镇县工委倡议,创办凤湖中学,任董事长。12月筹办难童教养所。1943年7月,在第四届龙山区小教暑期研究会及镇海江北各界阻止内战促进团结大会上,呼吁“要团结,不要分裂”。当时,蜷缩镇海江南之国民党政府探知朱与共产党合作,极为恼怒,派便衣将朱绑去,勒索赎费5000元巨款。抗日民主政府即集款交朱家属,将朱赎回。从此,朱祖燮更蔑视国民党反动派,感激共产党,对抗日工作更为积极,并支持其独子参军。同年任慈镇姚抗建工作推进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建设科科长。次年2月,组织部分工商界人士收购棉花,向胶东抗日民主政府换取生油,解决当地缺油的困难。7月,又出让印刷机及纸张,帮助镇海县抗日民主政府印刷抗币临时兑换券。

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朱祖燮暂离龙山去上海从事商运。1948年帮助解放区购运物资,于12月2日,随货乘“江亚轮”去甬办理转运,因该轮途中爆炸而罹难,时年41岁。

(原载《慈溪县志·人物·人物传略》)

李长来(1911~1943)名民铗,字侠民,参加革命后改名长来,大碶横河小李家(今宁波北仑区)人。曾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设高中。九一八事变后,受陶行知教育工作思想的影响,回乡从事民众教育。抗战开始投入救亡活动,发动群众组织横河抗日救亡工作团,成立海燕歌咏团、海鹰剧团及读书会,从探讨陶行知、邹韬奋爱国民主思想进而致力研究马列主义。1938年元旦,偕弟健民赴延安入中共中央青委主办的安吴堡青训班和陕北公学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结业奉命回乡,成立家庭支部,名列宁小组。以士绅身份参加国民党,与贪污抗日捐募经费的乡长江某作斗争,险遭杀害。先后任镇海县抗日自卫会、战时文化推进会委员兼《战时镇海》《镇海儿童》编辑、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动员和团结民众,组织农民,推进抗日工作。

1942年6月初,任国民党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简称“北办”)副主任兼庄市区区长,并任中共北办支部书记,后任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作风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开拓局面。激发“北办”主任张志飞民族正义感和进步倾向,使其投向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动员弟妹亲属及公德学校师生多人参加革命。7月,主持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开展延安式抗日骨干培训工作。在龙山成立并领导县农会辅导队,推行减租减息,建立农会,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参加佃业双方仲裁工作,打击顽固地主破坏活动;说服龙山爱国士绅朱祖燮协同创办凤湖中学,为党培养了一批干部;及时揭露和反驳国民党顽固分子破坏团结抗日的言论。1943年2月20日,长来和其他同志一起率部进柴桥开辟镇海江南新区,遭预谋的定海国民兵团优势兵力包围,突围中被害牺牲,时年32岁。镇北群情激愤,慈镇县委于4月19日在田央黄孙家祠堂召开有千余人参加的追悼会,会上由县委委员、龙山区区长戚铭渠根据群众意见命名沈窖湖塘为“长来塘”,并成立长来流动图书馆,以志纪念。

(原载《镇海县志·人物》)

华一鸣(1913~1945)原名夏明辉,又名夏光表,上海青浦朱家角镇人。1937年入伍。1938年2月,任淞沪游击队三支队青浦县联办助理员,后任三支队副官,兼做政治教育工作,不久又调任军需工作。1940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奉命深入苏州、常州、太仓一带工作,备历艰险,毫不畏缩。夏末,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青训班学习,结业后去太仓地区搞策反工作,是年冬调浙东敌后工作,先后任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简称“暂三纵”)副官、南进支队队副(搞统战)、三北总办事处总务科长、长河市和姚东(逍路头)办事处主任等职。1944年10月,任抗日民主政府慈(溪)镇(海)县龙山区区长。1944年12月被日军逮捕,翌年3月,在宁波日军监狱被狼狗活活咬死(原载《慈溪英烈志》)

谢仁安(1913.3~1995.5)曾用名谢章明、谢甫才,出生于宁波镇海城区一个店员家庭,兄弟姐妹4人,排行老三。从小天资聪明,小学毕业会考得了第一名,进入镇海中学就读,后到宁波绸布店任学徒、店员。1936年偕妻子到济南一家货运公司工作,1938年春从济南辗转返回老家。此时,正值宁波和镇海城关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谢仁安虽然家境困难,仍十分关心战事形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4月经蒋君白、郑良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谢仁安担任镇海城区抗日救亡工作团团长,任党支部书记。

1938年年底,谢仁安奉调到奉化松岙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9年8月,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被任命为中共奉化工委委员、宣传部长。后又兼任奉东区委书记。

1941年4月,宁波沦陷后,谢仁安奉宁属特派员王文祥之命调回镇海领导“浙东抗日青年突击队”。不久,与党领导的定海国民兵团独立中队合并,为“独中”党支部的领导成员,参与“独中”整编为五支四大新四中队,使之成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之一部。

11月,谢仁安调回地方工作,任中共慈溪县特派员,公开职业是镇北庄黄养正小学校长,庄黄养正小学成了党的秘密机关,他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为开辟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42年7月,浙东区党委成立,任中共三北工作委员会委员,9月兼任宣传部长。7月底在三北工委领导下,由王仲良主持,在镇北上塘庵成立了慈镇县工委,谢仁安同志任县工委书记,县工委机关设在镇北庄黄养正小学。同年11月,正式组建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兼任民运科长。1943年2月浙东区党委为加强三北与四明交通线的联系,新组建慈姚县,并成立谢仁安为书记的慈姚县委。1945年2月,浙东行政公署决定正式成立慈溪县政府,谢仁安任县长。抗战胜利后的10月上旬,随部队北撤到江苏涟水,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谢仁安先后任一旅政治部民运科长、纵队担架团政委、华东军政大学十二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斗、战役,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多次荣立战功,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谢仁安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机关政治部主任,1953年1月调任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后相继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政委、顾问。1955年授予上校,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十年动乱期间,深受林彪、“四人帮”迫害,但仍旗帜鲜明地与之斗争。198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离职休养。

1995年5月17日,谢仁安因病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享年82岁。

(根据宁波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群星灿烂——现当代宁波籍名人〈三北敌后显英豪——记第二军医大学政委谢仁安〉》整理)

戚铭渠(1914~1990)上虞人。自幼好学上进,每以戚继光抗倭精神自励。抗战开始,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参加战地服务团,辗转浙西、浙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身份在龙山区一带发展党组织。1941年,镇海沦陷。根据党组织指示,参加国民党政府龙山区署工作,任指导员、区长。利用合法地位,收集传送重要情报,曾挫败国民党顽军偷袭抗日武装的计划,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组建扩大抗日队伍收集武器。1942年后,与中共党员李长来等以国民党镇海县江北办事处名义,在龙山、庄市两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先后任龙山区区长、慈镇县(后改镇海县)办事处主任、县长兼武装大队大队长、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组织区乡农会和民兵自卫队,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贯彻合理负担抗日公粮,保证军队和政府粮需,满足必要的文教经费,发扬民主监督,重视精兵简政,当时县、区民主政府工作人员各仅10余人,与县大队、区常备队一起战斗行动。按中共慈镇县(工)委决定,参与领导四期小教训练班与研究会,兴办凤湖中学,成立教育会,推进抗日教育,打击盗窃、赌博团伙,严惩不法分子。

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支持领导下,组成慈镇地区抗日武装三位一体的军事体系,指挥县大队和区常备队多次打击敌、伪、顽军窜扰。1943年,在骆驼桥战斗中俘获国民党顽固派慈溪县警察总队宋清云部一个中队四五十人。龙山自卫队扩为大队后与三北自卫总队一起,击退与日寇勾结向三北骚扰的宋清云部,并救回被捕干部。次年4月,组织顽强二中渡甬江突袭驻陈家湾国民党顽固派邱友三部,救出被劫持群众多人,又在西陆曹家反击邱友三部偷袭。6月,率庄市区常备队与浙东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四中队配合,奇袭洪桥伪军,俘获日军顾问和伪军上校总队长以下官兵28人,受到浙东纵队司令部传令嘉奖。同月,发动庄市区干部、民兵,在日军“扫荡”前张贴反战传单,有4名朝鲜籍日军投诚。后与李乐山等在团桥洪家伏歼下乡追榨粮款之伪军姚华康部,毙伤30余人,俘伪中队长以下100余人。在两年多与敌、伪、顽的十余次战斗中,铭渠亲自指挥并参与的有九次。且广泛团结各阶层群众,热情诚恳与知识分子、开明士绅结交,调动他们的抗日积极性。民众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戚县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一纵(二十军前身)秘书处长、民运部长、敌工部长,参加孟良崮、淮海、渡江及解放浙江、上海等重大战役。在宿北战役中出色地组织民工支援前线,抢运伤员,受到纵队记功嘉奖。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二十军后勤部政委。在第五次战役敌军逼近兵站时指挥后勤部门人员参战,迅速转移伤员及物资,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获二级解放勋章。

1957年转业,任空军十三厂党委书记,后转出版部门,历任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新华书店上海市店等单位领导及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古籍出版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等职。在战争年代已积劳成疾,患肝硬化症,仍夜以继日地工作,曾为1979年《辞海》的编辑出版耗费心血。“文化大革命”期间,横遭迫害,仍坚持实事求是,拒做假证。1978年后,又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贯彻“双百”方针,做了大量工作。离休后,全力撰写革命回忆录,同时关心支持《上海出版志》和镇海、慈溪、上虞等县党史、县志的编纂工作,并作详尽指导。虽然年老多病,犹握笔不止。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始终保持艰苦作风。群众赞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原载《镇海县志·人物·党政干部》)

忻一波(1916~1949)原名忻永康,又名沈一波,鄞县东钱湖镇陶公山人。幼时家贫,父亲不识字,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楚,家虽穷还是让一波读了六年私塾。16岁时,一波到宁波一家肥皂厂当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忍着疲劳读夜校。

1941年春宁波被日军占领后,一波回到陶公山一边务农,一边看进步书籍,寻找抗日之路。后来有人介绍他到附近的史家湾教书,得悉浙东早已建立抗日根据地,即开始留意打听去根据地的路径。

1944年,他实现了到三北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的愿望。194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龙山区副区长。在革命队伍里,忻一波忘我工作,因劳累过度罹疾,但仍坚持工作,完成繁重的任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写字身体坐不直了,就伏着写。1945年10月,部队北撤,忻一波因病留原地坚持斗争。1947年春,窖湖缴枪,三北地区重新恢复县级武装后,忻一波与党接上关系,担任慈镇县中区区长(龙山和观城合称中区),工作在龙山和观城地区,1949年5月镇海解放后,改任龙山区区长、中共龙山区区委委员。

1949年7月7日,忻一波带领区委同志在澥浦黄公庙召开山南八乡乡保长会议,名义为“纪念七七抗战大会”,实际是贯彻借粮、借草支援解放军任务,叫他们立功赎罪。8日又到田央叶家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当晚,忻一波、任文祺等部分同志就住在龙山山脚下虞洽卿的私宅天叙堂内(当时天叙堂内有二十二军同志数人,已辟建为临时粮库)。是夜,一股盘踞在舟山的国民党长江部队六十六团约500人,乘兵舰到龙山,在山下码头登陆(这是国民党企图缓解宁象战役的解放军追击,同日在镇海、穿山、青峙三处登陆)。9日凌晨,偷袭虞洽卿宅。枪声中,忻一波紧急布置人员撤离,而自己与二十二军三位战士不幸被捕。敌人用粗铅丝穿过忻一波等同志的锁骨,绑赴敌舰。9日上午,忻一波等被捕的同志全部在定海被敌人杀害。

(原载《慈溪英烈志》)

许梅生(1916~1951)曾用名许克强、罗阿梅、方梅生,慈溪市长河镇许家村人。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困,16岁起在当地做雇工。1941年,到范市镇王家路做雇工。1941年8月,浦东淞沪游击队南渡杭州湾的“五支四大”到达镇北后,他积极参与党领导下的弟兄会,是王家路村弟兄会成员之一,组织雇工会、抗日自卫队时,他负责组织工作。积极参加“二五减租”和增资斗争,在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于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初,任范市党支部委员,王家路党小组长,民兵中队长等。1945年春至5月,担任王家路党支部书记。1945年5月至10月,担任范市党支部书记。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和地方党政干部奉命北撤,他奉命留下,隐蔽坚持,担任观城区特派员(1945年10月~1947年5月),住洋山殿地下党员黄金芳家。1945年12月,黄金芳同志被捕,转移隐蔽在掌起桥阿谦嫂家,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5年底至1946年春,在上海隐蔽。返回后,1947年10月中共中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许梅生为委员(1947年10月~1948年10月),1948年10月~1949年5月任中区区委书记并兼中区武装工作队政治指导员。同时还兼任太平闸(1948年2月~1949年5月)、掌起桥(1948年2月~1949年5月)党支部书记。1949年6月,中共龙山区委成立,任区委组织委员。

1947年3月11日,许梅生同志在赵士炘、沈宏康同志的带领下,参加了解放战争时期慈镇地区武装斗争第一枪——窖湖缴枪,为重建慈镇武装作出了贡献。

1948年11月,时任中区工委书记兼中区武装工作队政治指导员的他,参与了拔除国民党镇海县自卫总队李伯仁中队驻范市据点的斗争,指挥范市地下党员范宝元、王绍钿等配合主力,侦察敌情,策动里应外合等战斗活动,俘敌中队长以下共40余人,缴获全部武器,为顺利拔除据点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许梅生同志由于工作繁忙,生活条件艰苦,积劳成疾患了肝腹水(俗称臌胀病),战争年代缺医少药,到 1951年2月在镇海县卫生院治疗时,病情恶化逝世,时年35岁,安葬于小招宝山(因坟墓简易,1974年,建镇海港煤码头时山被凿平已无可找寻)。

许梅生同志对党忠诚,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对工作认真负责,守纪律,为人正直,为革命舍生忘死,废寝忘食,是个朴实能干的农民干部。到死没有成家,病逝后只留下一件带血的汗衫和一顶纸伞,他那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根据王绍钿同志《深切怀念许梅生同志》、罗秀琴《共产党员许梅生》等回忆文章和翁妙锦同志来信及《中国共产党浙江省慈溪市组织史资料》整理,后经严水孚同志修改)

虞天石(1916~1998)曾用名吴祥田,虞国柱,原籍浙江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出生于上海闸北区。1937年8月,回乡参加革命。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团和游击队,历任指导员、中共慈镇县(工)委与慈姚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慈镇中心县委委员兼中共镇海县委书记等职。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奉命北撤,担任苏北解放区鸿济总公司合德分公司经理,后调任总公司党总支书记。1947年1月,受党的指派到舟山、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同年1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上海解放前夕被组织营救出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编纂室主任、上海市人民法院民庭庭长等职,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1983年4月离休,一直带病笔耕不止,撰写了大量的党史材料和革命回忆文章,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党员、市老有所为精英奖、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工作者等称号。1998年6月24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

(原载《天石诗选》)

余忠源(王杰三,1920.1~2003.8)出生于上海一个殷实人家。五六岁时,父亲在大病三年后逝世,母亲为了偿还债务变卖掉全部家产,携4个子女回到原籍浙江省慈溪县岐山头村(现属宁波市鄞州区),依靠帮人做裁缝和3亩微薄的租谷来维持生计。余家数代经商,母亲把希望寄托于他,8岁时被送入了本村岐阳小学读书。1934年小学毕业,因家贫辍学,14岁的他离家只身到上海,先后到大达毛织厂、复原绸庄当学徒工,饱受剥削和压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失业回乡,面对日寇对中国人民的残暴侵略,以及国民党政府腐败的现实,萌发了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的决心。1938年8月,他离家去镇海县城,参加了由谢仁安(中共秘密党员)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成为镇海县抗日救亡工作团和抗日后援会日货检查队的工作人员,在镇海城区宣传、教育、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这期间,他在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学习党提出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启蒙教程》、《社会科学十讲》和《西行漫记》,启发了阶级觉悟,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1938年10月,经谢仁安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他被派往澥浦镇工作。1939年3月,因镇海县抗日救亡工作团内部发生变故,为防止意外,救亡团的同志都逐步离开镇海,他也回到了慈溪,进入由我党秘密领导的慈溪县战时服务团第二大队,大队内有党支部,主要任务是组织农民开办民校,宣传抗日救亡、发展党的组织。在支部的领导下,他承担了内勤及宣传工作。7月,选调去党掌控的浙江省六区抗卫总队政工队学习。9月以后,因政工队活动困难,党组织决定他去奉化松溪小学,以代课教师为掩护,开展党的抗日工作。

1940年1月,他奉调去奉化县政工队担任小组长,并为党秘密支部宣教委员。他以政工队的名义配合当地党组织领导奉东松岙贫苦农民开展借粮斗争,取得成功。6月,国民党反共面目逐渐暴露,下令解散政工队。7月中旬,他重新回到小学教师岗位,开展青年工作。8月,调任奉化县光裕小学校长兼教员,把该校建成我党的秘密联络点,暗地里为党组织保管和翻印了大量的文件,并在小学内外联络和团结了一部分青年教师和农民青年,在他们中间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觉悟。1941年4月,日寇入侵,浙东沦陷,他离开光裕小学,到镇海江南,先后在我党秘密领导的“浙东青年突击队”、镇海江南“独立中队”,参加抗日武装斗争。11月初,“独立中队”转移到三北地区,与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五支四大教导队”合编为“五支四大新四中”(后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一部),他先后任战士、副班长。次年2月,部队开入四明山,他被调任政治通讯员。为了巩固和建设浙东抗日根据地,1942年6月,他奉调到龙山区,在庄黄养正小学当教师,很快就组建起龙山区小学教师党支部(主要由田央乡和甸山乡几个小学的教师党员组成),担任党支部书记(1942年6月~1943年年底),并积极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7月,为了培养地方工作干部,通过合法斗争形式,利用国民党镇海江北办事处名义,在凤浦岙资敬庵里,举办了第一期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他动员和带领龙山区的教师、党员,以及一批进步的知识青年积极参加。9月,以他为队长的“镇海县农会辅导队”在龙山区成立,在队内建有中共镇海县农会辅导队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42年9月~1944年12月),先后有队员20余人(即民运同志)。农会辅导队成立后,龙山区的群众运动就蓬勃地开展起来。

1942年11月,中共龙山区委员会成立,他任书记(1942年11月~1944年12月)。在慈(溪)镇(海)县(工)委的领导下,他带领区委其他同志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对地方士绅采取了既斗争又团结和区别对待的策略,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救国;坚持党为了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首先,发挥了党员和“农会辅导队”的作用,在各乡、村(保)普遍建立农会组织,而后运用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典型与一般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通过农会发动农民,展开了覆盖所有乡、镇、村(保)的减租减息斗争,以及发动雇农为实现增资而进行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改善了贫雇农的生存条件,广大农民群众在政治上扬眉吐气,抗日热情高涨。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根据地,区委又不失时机地在各乡、村(保)组建民兵组织,建立起区抗日自卫大队,他兼任政治教导员,龙山区的民兵组织多次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伪军和顽军,取得胜利。与此同时,他领导党员、党组织在斗争的实践中发现、教育、培养积极分子,从中发展新党员,逐步在各乡镇组建了基层党支部,并注重组织建设,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

1943年冬,他以“农会辅导队”的名义,利用农闲在潘岙山的洞山寺办了两期“农会干部积极分子训练班”,每期50到60人。他亲自执教,对党员和发展对象,以及农会、自卫队的干部和积极分子轮流进行政治和军事的培训,使他们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力和军事技术得到全面提高。并利用学习和训练间隙,由党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谈话教育,通过培训,各支部又分别发展了一批党员。龙山区从 1942年6月由小教支部原先的三四个党员开始,到1944年底党员人数已达百人左右。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到北撤,龙山区经受了敌伪顽的“扫荡”“清乡”,反动地主的破坏等考验,抗日红旗始终飘扬在龙山的上空。这和坚强的各级党组织,和百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分不开的。这百名党员的绝大多数,在各个革命时期,在各条战线上英勇战斗,努力工作,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45年2月,他调浙东区党委第一期党训班学习,5月间毕业返回龙山区,担任中共镇海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1945年10月,为避免内战我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他重返部队随军北上,先后担任新四军一纵一旅(即以后的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政治部民运干事、团民运股长、师民运科副科长、科长。解放战争期间,他随所在部队转战鲁、豫、皖、苏等地,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外线出击、豫东、淮海、京沪杭等重大战役、战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1月,他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加了第2次战役、第5次战役,以及华川地区阻击战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自由独立勋章。1952年9月,他随部队凯旋回国,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政治部直政科科长、直属党委书记、军直高炮团政治委员、军后勤部副政委、部党委委员、二十军青田高炮群政治委员、群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65年从军队转业到杭州,先后担任中共杭州市委财贸政治部副主任、市委市政府人民来访接待室主任、杭州市革委会政治工作组文教卫办公室主任、杭州市文教卫办公室副主任和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1983年离休,2003年8月,因病逝世。

(李平山、余健尔据干部档案和有关资料整理)

叶靳(1920~)原名方楚华,慈溪市观海卫镇人,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至 1944年3月,任慈北战时服务大队独立中队中队长、泽山中队中队长、东山乡民兵大队教导员。1944年3月至 1945年10月,任中共东山头(东山乡)支部书记(1944年7月被捕,10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在观城地区秘密从事统战工作。1945年10月浙东新四军北撤时,受组织指派在龙山、观城地区坚持地下斗争。1947年4月中共慈镇县工委建立后,负责县工委办公室工作。1947年10月至 1948年10月,任中共中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副书记。1948年11月至 1949年5月,任慈溪县办事处行政指导员。1949年7月至1950年春,任中共观城镇支部书记。1951年5月至 1954年6月,任中共慈城镇委代书记、书记;1952年8月,兼任中共慈溪县委城镇工作部副部长。1954年8月至 1956年9月,任慈溪县副县长(1956年6月任中共慈溪县委委员)。1956年9月至11月,任慈溪县长。1958年12月至 1963年2月,任中共慈溪县委常委。1978年12月至 1981年3月,任中共慈溪县委统战部部长。1981年3月至 1984年7月,任慈溪县政协主席。1985年12月离休。现任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林峰整理)

沈宏康(1922~2008)曾用名朱阿祥、杨重光,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观城区附海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后举家逃荒到镇海范市镇太平闸村,1941年6月,开始参加从上海浦东南渡的我党领导的武装五支四大所发动的抗日革命活动,担任“弟兄会”“锄奸小组”等革命群众组织的小组长,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太平闸村第一任中共党支部书记,1944年10月至 1945年9月先后任中共镇海县庄市区委、沿山区委组织委员。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后,奉命隐蔽坚持,任中共庄市区特派员,1947年2月,任中共慈镇县组织员,3月任慈镇县武工队长。1947年4月至 1949年5月,任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慈镇县办事处副主任、县大队教导员、慈镇县支前办事处主任。1949年5月起,任中共镇海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兼县纪委书记、县土改指挥部副指挥。1951年6月任中共镇海县委副书记,1952年8月任镇海县县长。1953年3月调任中共宁波地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54年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副部长、部长。1956年5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60年12月兼任中共余姚县委第一书记、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县政协主席。1966年6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副书记,浙江省宁波专员公署专员。1969年1月任宁波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2月任宁波地委副书记、宁波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其间 1975年6月至 1977年2月,负责主持地委全面工作)。1979年7月,任中共嘉兴地委副书记、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1983年任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9年12月离职休养。后被选为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2008年3月11日病逝,享年87岁。

(原载《沈宏康同志文集》,有删节)

范雪伦(1922~)曾用名范志诚、方顺裕,龙山镇新东村(原范市镇东村)人。192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当雇工,13岁去上海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逃难回到家乡。1941年8月后,家乡来了一支从浦东过来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三五支队的一部分),使他受到了教育,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不久在慈镇县工委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活动,参加“二五减租”斗争,到镇海流动施教团举办的夜校学习革命理论,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45年1月至3月,任中共范市支部书记兼游击小组组长。后跟随镇海县委书记虞天石(吴祥田)当通讯员,三个月后分配到龙山区负责组织工作。部队北撤后,按照上级指示继续留在原地,坚持斗争,任丈亭区特派员、区工委书记兼武工队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慈溪县丈亭区区长、区委书记、共青团县委副书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调奉化县工作,任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奉化县副县长、奉化县政协副主席。离休后,任奉化市党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奉化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奉化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政协离休支部书记等职,不顾年事已高,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着余热。

同类推荐
  • 汉当兴

    汉当兴

    “天不绝炎刘,汉祚当复兴!”—大汉刘氏皇帝禅书友群:954206046
  • 三国牛魔王

    三国牛魔王

    穿越东汉末年,成了大魔王董卓反派阵营的干将。还能怎么办?只有干翻天下群雄,自己来做大魔王!
  • 大清国传奇

    大清国传奇

    一个破落子弟,无奈在前门街头行骗,无意中骗来八王爷一块价值连城的羊脂玉。但他万万想不到,玉石是雍正皇帝赏赐的。于是皇帝找玉是为力找政敌八王爷麻烦,八爷找玉是为了堵皇帝的嘴,骗子一路逃一路骗是为了保命,最后无数达官贵人都稀里糊涂卷进漩涡。
  • 万千广厦

    万千广厦

    而立之年,心无大志的石宇明就想站在黄浦江上表个白,没想到竟把自己作穿越了,没有学好数理化,也没拽到文采动天下,开局烂剧本,没有一技之长,让你少小不努力,倒要看看你怎么浪得起来……
  • 石头冲村传

    石头冲村传

    本书通过描述一条融汇“中国梦”精髓的小山村——石头冲村的发展变化,讲述了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富裕梦,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美好心愿和共同追求的动人故事。书中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段段生动的故事都是中国梦的缩放,是聚合中国梦的最好诠释,为“中国梦”的宏大理想,更为这一梦想增添了丰富的资源。
热门推荐
  • 九州大地尽起灯火

    九州大地尽起灯火

    古玄,文渣。甜宠不虐。随性洒脱大小姐X温文尔雅贵公子。两相碰撞,是谁,先撬动了对方的心门驻入其中宣布主权?“本姑娘掐指一算,你心中缺我。”“姑娘所言极是,敢问何时才能一叙?”——————————————————“你…跟我回现世一睹为快,可好?”“在下,荣幸至极。”
  • 兽灵辛秘——梦回万年前

    兽灵辛秘——梦回万年前

    一滴精血,四百年培育,生生出现了那么一个阳光少年。五百载光阴只为成年,那些期盼的目光又生生等待了多久?我,逐风,定要带你们翱翔于这片天地!那片阳光,那个少年,生生成为了风迹部落的灵魂!
  • 时间陌路

    时间陌路

    玖月:时间流逝的太快,没等我反悔,那个他就已不见。宇星:时间转换到陌路,没想过不见,那个她依旧不见。玖月:也许不是他的错,但我心痛得无法语言。宇星:哪怕她恨我入骨,但我依旧是不想放手。玖月:我累了,不想漂泊了。宇星:如果累,就来找我吧。玖月:我想要的不是家,是一份安定。宇星:我不知道我能给你什么,只要是你想要,我都愿去努力为你得到。作者是住宿生,更文日期不定
  • 八方纵横

    八方纵横

    这是一个现代科技与古代武学共同的世界,这个世上上存在着数百亿的人类,每一位人类都与众不同,从而每一位人类所修行的武学也各不相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巅峰,只有不断创造巅峰武道精神……
  • 七七仙游记

    七七仙游记

    小小村姑罗七七,一朝踏进修仙门,七系灵根修行难,倒是种田是好手,栽培灵药养灵兽,闲来嘴馋起小灶,人家嗑药我食补。看我小村姑成仙得道。
  • 血之恋曲:公主的逆袭

    血之恋曲:公主的逆袭

    血蔷薇的绽放,那是公主的降临,前世的恩怨,那是今世的情缘。不论如何,我只想要份纯粹的爱--樱玖月
  • 霸道狂神

    霸道狂神

    如何在三年之内,疯狂修炼,狂暴碾压诸天强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袖中锦

    袖中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征战系统

    地狱征战系统

    当发现一个有着恶魔头颅的神秘徽章时,你会做什么?叶宁觉得可以买下来,毕竟,这可是光明正大摆在路边小摊上的,直到回家后,那个徽章吸收他灵魂的时候,他后悔了,毕竟自己还不打算成为恶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