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1000000024

第24章 乾隆六下江南的功过是非 (1)

江南,一般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而在历史上,“江南”是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江”在这里指长江,“江南”即“长江以南”。虽然大致方向上不变,但自古以来,这个“长江以南”具体包括哪些地区一直都有不同的所指。

从地理上来说,从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隋朝,“江南”在人们心中包括位处长江中游的今湖北以南、湖南及江西一带。从唐朝开始,“江南”所指地区就与如今的“江南”比较相近了。

唐太宗在贞观元年(627年),将天下分为十道,其中有一道在长江之南,名为江南道。它东临大海,西抵川黔,范围较广,含今浙、闽、赣、湘及苏、皖、鄂在长江以南以及川、黔东部接壤之地。在唐玄宗开元时江南道被进一步分化,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这和今天我们说的“江南”已经极为接近,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地区。

风光秀丽的江南地区,总是和寒风萧瑟的塞北形成鲜明对比,是达官贵人、文人士子心目中理想的佳地。古往今来,有无数诗词歌赋是描写江南美景的,其中尤以唐代诗人热颂江南为盛。

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咏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白居易的忆江南叹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在赞美江南名城杭州之美后,表示期待重游此地,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唐杜甫关于江南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则别有一番友情意境:“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些文人墨客的咏叹,让江南名垂千古。

这么美的江南,对于喜好游山玩水、热衷吟诗作赋的乾隆皇帝来说,绝不愿错过。乾隆皇帝从1751年(乾隆十六年)至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声势浩大地下江南。他不惜兴师动众、反复查看同一个地方,似乎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他的六次出行,对历史造成了哪些改变?除了积极的意义,还有负面的影响么?让我们分几个部分细细看来。

准备工作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乾隆正式颁旨,将于两年之后的正月开始巡幸江南。由于第一次到南方视察,路途遥远,水陆交替,需要有万全的准备,提前两年宣布是有用意的。

首先,各种交通工具的准备需要充足时间。

南下的队伍必定是浩浩荡荡,光是皇帝携带的文武大臣、兵丁随从估计要达到两千。旱路上预备的马匹预计要六千多匹,多安排由当地政府提供;米柴粮草,亦由地方官购买预备好。水路所须的大小船只估计要上千艘,船只的设计、建造、装饰,都得体现出大清的龙威来,得花上足够的心思。一路上预备经过、观赏的名胜,已经破损残败的得补修才对得起帝王的驾临,这又是得花无数的人工。

其次,路线勘查也得花上足够的时间。

有位亲王专门督办此事,负责勘查南下的路线和停留站点。虽然行程很长,若路线选得好,交通也十分便利和安全。经过仔细认证,首次南巡的路线确定为:御驾从京师出发,从码头登舟沿京杭大运河南下,经过河北、山东等地,在江苏与长江交汇,这条水路是乾隆南巡的绝佳水上路线。一路上将遍赏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等江南名城,最后抵达杭州。

这样的水路,比陆路来得较安全,一路上船队护驾,以及沿途官民的接送,务必做得万无一失。在皇帝经过的御道周围,均安排兵士站围,对于江南水乡一些纤细的河道,将“各安卡兵二、三名,临时禁遏人周”。“两岸村镇居民,许令男女老幼跪伏瞻仰”。

江南等地通过乾隆批准,将本应于南巡当年运输的盐巴提前一年运营,以免当年与皇帝的船队相争河道。对于必须要在当时运输的商船,则安排在御船到达的前几日“避入支港”,待御舟过后予以放行。

看来一切都得为皇帝的南巡让道。不过有一点,乾隆还比较“体谅”百姓。他仁慈地决定:沿途的百姓塚墓,如不怎么影响皇帝队伍经过的,不必全体迁徙。否则,不知又要引起多少百姓违心地迁祖坟了。

乾隆皇帝南巡路线图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全图[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再次,这么多人一路上的使用、开销,提前都要准备好,沿途还要请各地接驾官员随时补充。

乾隆十五年,特批准在江苏专门增加铸造钱币用于次年南巡。对于需要接待皇家船队的地方政府,则给予适当的赋税豁免优待,特别是浙江、山东、安徽等省。此外,将原本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特许截留大量,以补贴当地招待南巡船队的费用。

乾隆下江南的规模比康熙帝要奢华得多,对行宫的要求颇高。为了准备乾隆的第一次南巡,从北京到杭州,沿途地方官员都不敢怠慢,在接旨的两年内,陆陆续续兴修了30个行宫。皇帝居住的宫殿,在规模、雕刻、布置上可不能与平常客栈相提并论。无数的百姓和木匠,烈日下挥汗如雨地修墙盖瓦、精雕细刻。几十个豪华行宫修筑下来,不知消耗了多少民力和财力。

江南的重要地位

从政治与文化上来说,江浙一带在清帝国领土内的地位不可忽视。

自唐朝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以来,这些城市人口迅增、日益繁华、物产丰盈,成为全国缴纳赋税重中之重。在财政上牵系着清政府的命脉,对于稳固其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十分关键。《乾隆实录》载,乾隆曾给出的南巡理由中,有“江南地广人稠,素所廑念”。说明仅仅在地理位置和人口稠密上来讲,江南就是一直心为所系之地。

明朝灭亡以来,这里汉人的反清斗争曾如火如荼,即使到了乾隆时期,这种反叛思想仍然不可轻视。

浙江一带河流多发生水患,民众时常深受其苦,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多多视察安抚。中国历史上,许多自然灾害造成的恶果不容忽视,它们往往是社会动乱、改朝换代的导火索。

这里文人士子集中、思维活跃,经常写出些让他担忧的文字,这里是文字案件频发之地。如果自然灾害和民心动荡结合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些,也该好好去趟江浙,巡视河工、体恤民情,以稳定民心,特别是要趁机拉拢一下汉族知识分子才行。

除了政治与经济因素,江南水乡的美景也深深吸引着乾隆。他艳羡名胜甲天下的江南,欲“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无数美丽的传说,讲述着江南的烟雨空濛和绿叶红莲,描绘着水墨画般的古镇小桥、温婉动人的江南女子。自古多少文人仕子在这里流连忘返、吟诗作赋……久居北方的乾隆皇帝,对江南早就深深地向往着。圣祖康熙也曾六次下江南,如今在自己的英明治理下,国泰民安,也该到南方去看看了。

乾隆十四年,决定两年以后首次南巡。许多大臣开始积极地筹备起来,然而这时却出现了一些“不识时务者”,他们要做什么呢?

谁敢谏言阻止南巡?

乾隆南巡计划还在酝酿时,朝中大臣中就有不赞同者。

这些忠心的大臣预料到,皇帝南下需要耗费巨额的财政收入,届时南方官员争相讨好帝王者众,必将攀比迎接,从而滋生腐败。有几位大臣直言相谏,请乾隆取消南巡之事。乾隆十分不悦,认为他们“傲骨抗上”。

当时京城流传一份吏部尚书孙嘉淦作的《谏止南巡疏》,指责官员欲借南巡之名横征暴敛、害国害民。该文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乾隆得知后,恼羞成怒,但仔细调查后发现此文并非孙嘉淦所作,乃另两位地方官员冒其名而传播,于是下令杀了这两名官员。可怜的孙嘉淦,虽然一度也敢直言进谏,却在这件事情之后被活活吓死了。

许多谏阻南巡的官员,都得到被惩处或罢官的下场,从那以后谁也不敢阻止南巡了。这位至高无上的清朝皇帝,凭借两条人命的一个“小案子”,用高压与强权政策,顺利堵住了许多不识趣的人的嘴,消除了所有南巡的朝中阻力。

有几位大臣却十分懂得帝王的心思,从一开始就坚决拥护皇帝南巡,这其中有个人尤其表现得夸张和谄媚。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贪官——和珅。不管皇帝说什么,他从来都是点头哈腰、鞍前马后地应答和小心伺候着,并越发得到皇帝的宠爱。对于下江南一事,贪婪的和珅乐于以此为生财之道,对皇帝的南巡计划推波助澜。

南巡计划初下,紫禁城里的一众大小官员、嫔妃丫头、侍卫随从,竞相寻找随皇帝出游的机会。妃子们不甘心错过了这个讨皇帝欢心的大好机会。官员们想和皇帝一起去江南风光风光,在普通百姓面前炫下威风。可是,这南下的名单可不是随便拟定的,该找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呢?这些人互相打听了半天,终于搞清了是和珅在拟这份名单!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大臣,和珅有权决定南巡随从的各色人等。于是,不久和珅的腰包里就塞满了银子、古玩、首饰……这个家伙就此又大大地贪了一笔。

南巡的旅程

乾隆十六年(1753年)正月十三日,乾隆首次下江南的大巡行开始,随行太后嫔妃、王公大臣、侍卫仆役等二千余人,船只就达到一千多艘。这支浩大的队伍在京杭运河起点京城南边的通州登船,开始了南下的航程。但见龙船昂首前进、黄龙旗飘扬、礼乐喧天,极为辉煌壮观,京城千万百姓都跪伏在地拜送着龙舟的离去。

这样一只船队,无论行驶到哪儿都是显赫与招摇的,何况还提前两年就预备与安排好了一切。沿路地方官员不敢稍有怠慢,皆尽心尽力地做好接待工作。

沿着京杭大运河,船队一路停停走走,从河北渐至山东境内。在山东,乾隆发现许多州县恰遇自然灾害,于是宣布减免途经县的十分之三,并免除受灾严重地的全部积欠谷石。二月四日开始,船队由徐州府入江苏境内,八日开始渡黄河。[请注意,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今江苏省入东海,而不是从现在的浙江入海。]在江苏境内,乾隆视察了洪泽湖东面的高家堰水利工程,敦促当地官员及时改建土堤,以保护堤内人烟密集居住之地的安全。

渡过黄河之后,继续进入京杭大运河的轨道,不久就到达了江苏淮安府,再往南很快到达扬州。其实扬州尚在长江之北,越过了长江从镇江开始才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在这一带,扬州、镇江二府环抱长江在此向东入海,江南美景尽收眼底。扬州是运河途中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借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古代帝王陵墓、古城遗址、奇美园

同类推荐
  • 古话三国志

    古话三国志

    错综复杂的三国历史关系,扭转了乾坤,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抗匈奴,战古日本,收夷洲,拓宽疆域,更改历史,这些统统都在古话三国志!欢迎进入古话三国志的时代!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大唐的土豪系统

    大唐的土豪系统

    身为一个穿越之人,必先满其愿望,打之肥脸,装之大比,方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也。李恪:去他妈逼的九五至尊
  • 回到三国之从零做起

    回到三国之从零做起

    典韦,许褚,周泰,蒋钦,徐庶是我兄弟;郭嘉,荀彧,田丰,沮授,荀攸,戏志才,贾诩为我出谋划策;赵云,黄忠,张辽,张郃,太史慈,高览,魏延,高顺,鞠义,徐晃,张绣,李通,蔡阳替我冲锋陷阵;其他张燕,臧霸,周仓,蒋奇,朱灵等人只有当副将的份儿。个人武力不要紧,将各类名将揽到手才叫本事。
  • 女皇登基直播

    女皇登基直播

    神仙也有失职,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我帮你挽回。好吧,看我穿越为你们带来一代女皇登基的直播秀场吧。
热门推荐
  • 步兵战车科技知识(下)

    步兵战车科技知识(下)

    步兵战车是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等方面都优于装甲人员输送车,并且车上设有射击孔,步兵能乘车射击。步兵战车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其任务是快速机动步兵分队,消灭敌方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有生力量和低空飞行目标。
  • 从校服,到婚纱敢不敢

    从校服,到婚纱敢不敢

    苏陌从小学开始就是学霸,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毫无例外,步承悦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哥,而且是个理科天才,这样又帅又有才华的男孩哪个青春期的女孩子见了会不喜欢呢?两个人考上同一所高中,被分到一个班,于是故事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狂传

    仙狂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不同域面每天都上演杀、虐、障、覆、破、坏、堕之事。
  • 巡山减肥记

    巡山减肥记

    山海经,很有趣的一本书,就是食之有点野…
  •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宋汉卿从初三到大四的独特经历。宋汉卿中学时代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这所中学有四朵校花,分别是:慧子、王婉妹、李嘉丽和周维妮。而整个学校只有一个校草——宋汉卿。四个校花有两个人的身份是很特别的,一个是李嘉丽,她的父亲是副市长;另一个是王婉妹,她的父亲是教育局局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浅缘深爱如冰

    情浅缘深爱如冰

    十八岁时,她被绑架,被朋友拼尽全力救出之后,却发现他已不知去向。一番调查,终于发现了罪魁祸首。她发誓,要让害她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恰在这时,祖父创立的佳尚电视台即将破产,她以帮助佳尚起死回生的名义回了国。她巧施妙计,令佳尚起死回生,又多次设计害她的人。就在她即将手刃仇人之时,梁景谦却突然出现……
  • 海报里的女人

    海报里的女人

    黎小雅在不眠酒吧离奇死亡这件事在M市闹得纷纷扬扬。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让案件真相的揭露雪上加霜。关于黎小雅的离奇死亡只能通过与其相关的人进行侦探。你能猜到是谁吗?
  • 君契之殇

    君契之殇

    她在一次意外中偶遇南城城主。她以血为祭,与君立下契约。执子之手,生死与共……无情的辜负,血契終成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