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2300000002

第2章 序二 高校教师应做终身学习的标兵

邓楠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倡导高校教师终身学习,并把它规范成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目前,全党各级党组织正积极行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的典范。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固然重要,但对高校教师来说更是十分重要。

因为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职责。高校教师只要一天不学习,他就会落后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常说,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那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因此,渊博学问的取得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高尔基说,“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学习何等重要。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都得靠学好科学知识、掌握好科学技术。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必定寸步难行。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用人格影响人格、情感唤醒情感,教师的巨大力量就在于作出榜样和表率。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因此要用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品德学习和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学习上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个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为突出。第一,休闲娱乐过多,学习时间太少。现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增多了,应该说学习、读书的时间充裕了。而事实恰恰相反,不少教师把大量的空余时间用到了休闲娱乐上。忙于应酬,忙于打牌,甚至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可是这些教师到了课堂上状态不佳,精神不振,责任性不强,应付了事。个别教师还闹出了把学生“今天谁值班”说成是“今天谁坐庄”的笑话。以适当的休闲娱乐来消除工作的疲劳,这本是健康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成瘾、成癖却是坏事,既损害身心又影响教学。长此以往,投入学习的时间很少,很多新知识就难以涉猎,焉能教好学生?第二,投机取巧过多,刻苦学习太少。现在网络特别发达,著作、论文都在网上查得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但是也有少数教师打起了懒主意、歪主意,成了网络“剪客”,把多篇文章下载,然后这篇文章“剪”一段,那篇文章“剪”一段,东拼西凑,随便一组合,弄成了一篇论文,然后找人发表。更有甚者,连这种“剪客”的工夫也不愿意花,有的请熟人或朋友代写,有的直接从代写、代发网站购买文章发表。如此,事是省了,但麻烦大了,说不定哪天被人告发,倒成了违反学术道德的典型。教师学风不正,必定影响学生,学生也就跟着教师学样。失掉“灵魂”的工程师就在培养缺失“灵魂”的学生。此风一长,道德水平下降,诚信道德失范,学风、校风受到冲击。

学风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学风失范,校风也好不到哪儿去;学风不正,校风之大厦就可能倾斜、倒塌。第三,一些教师满足现状过多,追求不断进步不够。有的教师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自己已评上了高级职称,功成名就,待遇高了,再也不想坐“冷板凳”过清贫的日子;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想去深究、探索了,忘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少数教师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视不耻下问为“猛兽”,视追根溯源为“傻瓜”;以断章取义为荣,以照抄、照搬为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有人说高校教师的学习都出了问题,还奢谈什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格犹如一面无声的旗帜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是教师育人的基石。因此,高校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十分重要,尤其在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显迫切。因为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与重点大学的高校教师相比,首先在学历方面就有距离,再加上学术平台和学术工作经历等方面欠缺、学术水平普遍不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不痛下决心、奋勇直追,那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根治高校部分教师或者说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学习上产生的不良现象,关键在于校领导和中层骨干。拿过去流行语作例子就是明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就看领导和干部”。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群众,都影响着普通的教师。因此,学校领导和中层骨干在搞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强调学习为重,这绝不为过。首先,学校领导和中层骨干要在学习认识上走在前列,在学习的劲头上走在前列,要带头搞好学习,要大谈特谈学习,做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表率和标兵。党的十七大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在读书学习问题上,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作表率。

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多学一些,努力以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只争朝夕的惜时意识、兼容并蓄的开放气度、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为广大教师和党员作出表率。其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高校教师的学习。要带头树立学习的风气,树立学习的标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在用人上讲究以学为先,要把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要每年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对爱学习、刻苦钻研的教师,特别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予以重奖。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选派他们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尽快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栋梁。再次,要讲究学习方法,讲究学习效果。高校教师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才是学习得法;爱学习、会学习,这才是高校教师走的正道。

学会学习,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高校教师要作好学会学习的表率和标兵。读书学习既要有好学之心,更要有善学之策。纵观当今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足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要,他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一味以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我们的学生,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如何是不难想象的。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广大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为高校教师加强学习指明了方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有机统一的:爱读书,是一种学习态度;读好书,是一种学习要求;善读书,是一种学习能力。

广大教师只有系统阅读、学习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书籍,广泛了解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教师在每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中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观念,可塑性强,但学科知识积累尚不够深厚,这一时期要特别注重知识储备、夯实学科素质、提高专业水准,力争当一名学者型的教师;“功成名就”的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可能教学观念滞后,与学生的亲和力减弱,因此要注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师生实现知识共享、教学相长。我们清楚地知道许多教育家最初也是一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教育工作者,然而他们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研究教育,坚持终身学习,于是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成为教育家。所以21世纪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要做燃烧后什么也不能留下的蜡烛,而要努力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的恒星。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学习是靠平时的积累,急躁不得、浮躁不得。“三十壮年猪”是壮不起的,临阵磨枪是不行的。终身学习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习是一项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坚持学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在学习问题上,要有自觉追求。学习是苦活,必须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与恒心,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责。作为教师不努力学习不行。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天你就将停止教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教师不好学习,就是放弃了这种力量。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受益无穷,精神愉悦无比。我们须谨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古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成为终身学习的标兵。每一个教师要真正把学习当做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努力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每一个教师要用自己“终身学习”的精神去引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逐渐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校长)

同类推荐
  • 闲人俗韵

    闲人俗韵

    《闲人俗韵》辑录其诗词作品一百六十首,时间跨度三十年,是郭先生大半生的倾心力作,是一部可读性、教益性非常强的励志诗集,在多个方面都透射出了鲜明的特色。
  • 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书从福克纳小说的伦理主题为切入点,共分为六章,分别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构建、福克纳小说的生态伦理、福克纳小说中的种族伦理、福克纳小说的家庭伦理、福克纳小说的女性伦理和福克纳小说的成长伦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同美国南方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从他的创作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研究了他的创作和艺术成就。书后附有参考书目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查阅。全书观点鲜明,行文流畅,体现了作者较高的研究水平,对推动福克纳研究以及我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一定意义,可供广大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 周邦彦集

    周邦彦集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游京师,七年献《汴都赋》,为宋神宗所赏。后曾为溧水(今属江苏)令。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晚年退休,提举南京(今属河南)鸿庆宫,卒。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著有《清真词》,后又名《片玉词》。
  •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本书收录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霍达谢维奇的诗歌160余首。霍达谢维奇是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高尔基称其为“白银时代”最好的诗人,毫不讳言从其诗作中汲取过文学营养,纳博科夫则自称因霍达谢维奇的诗而走出江郎才尽之窘境,别雷、布罗茨基等都对他非同寻常的诗思与诗艺做过非常高的评价。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
  • 小鸟睡在我身旁

    小鸟睡在我身旁

    十年前,黎戈有了女儿,学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长袜子皮皮”,取了诨名皮皮。从那时起,她的生活慢慢从《心是孤独的猎手》转变至《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那个能不打招呼独自出门旅行的女人,消失了。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一场转变。在书中,她写女儿皮皮,爱鸟爱自然爱画画的小女孩,灵动敏感尽显;写母亲,贤惠爱家、惜物惜人、温和长伴;写身为人母的女友,各具姿态,各自精彩。在皮皮那些只有儿童才创造得出的画与手工的映衬下,黎戈的文字似乎也不再一样。
热门推荐
  • 80后小夫妻闪婚实录

    80后小夫妻闪婚实录

    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在匆忙而淡漠的城市离奇地闪婚在了一起。可惜好景不长,半路杀出个对朱口口芳心暗许的萧师妹,夫妻俩误会不断加深。一番波折之后,谜底终于揭晓,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式的闪婚,其实竟是一场青梅竹马旷日持久的暗恋,悔不当初的朱口口又向前妻展开了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求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命里的唯一

    你是我命里的唯一

    我的命里,很幸运的有你――尤珈。*从前,她的身边就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一个天天缩在实验室里的爸爸,就什么也没有了。而现在,她连那个天天缩在实验室里的爸爸都不再有了……――机器人先生,你会永远陪着我吗?――当然,我的小主人。
  • 香奁润色

    香奁润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道清明

    法道清明

    鸿钧老祖第一仙,先有鸿钧后有天。无上天道无情途,紫霄宫中独坐间。蒲团之上度寂年,大道道果了无缘。偶得一缕鸿蒙气,入世历劫铸情千。天机不明已不现,异界借此进苍天。四界分明理青玄,大道当在天道前。正邪之战的爆发,文明碰撞的混乱,鸿钧道人历劫归来,可否成就混元无极鸿蒙太上大道果......
  • 问道西游之天地棋局

    问道西游之天地棋局

    数万年一场大梦,张洛游走三界之中,四海之内,手握天机笔,身藏乾坤镜,寻神问仙,点妖化魔。天庭之内,无非门生故旧;岭山之上,尽是徒子徒孙。西游如棋局,谁解其中痴?
  • 王源:Hello,小网红

    王源:Hello,小网红

    本文以虐为主,玻璃心滴读者请绕道走,蟹蟹,笔芯,前面比较甜,结局BE(如果你们表现好的话,考虑双结局)如有雷同,算你抄袭。(纯原创)执笔于2018.2.2208:03泠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等你。代替你,走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by王源源,等我,回来……——by夏歌泠#泠源夫妇发糖##叮,来自泠源夫妇的狗粮到了##听说泠源甜到齁##泠泠,我永远爱你##夏歌泠去世##王源胃出血#
  • 踏破神川

    踏破神川

    百年前煜先生将莫亚封印于神川峡谷中,百年后莫亚在度来袭,这有次谁来守护神川大陆呢?五国之争,谁能拔得头筹,许下的愿望为何没用实现请欣赏【踏破神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