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3900000013

第13章  丧后祭祀,悼念亡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也称“鬼节”,是我们悼念亡魂的日子。也许是天意,也许是迷信。每到人们缅怀已故的亲人时,上天或许也感受到了人们的思念,所以和悼念的人一起流泪。

孔子曾在《论语》里说:“所重,民食,丧祭。”可见死后丧葬和生是同样重要的。祭祀是庄严、神圣而隆重的仪式。悼念亡魂是寄托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也表示对先人的敬重之情。

2.庄严神圣的祭祀场所

祭祀的目的是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求神灵帮助人们达成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因此,祭祀的场所也是颇有讲究的。选择不同的祭祀场所是有不同的原因的。

祭坛

祭坛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由于原始人对太阳的敬畏和崇拜而举行献祭仪式时建造的。祭坛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造物之一。祭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祭坛包括所有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而狭义的祭坛则是指在空旷地方开展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定场所。在古代,人们对祭祀场所的选择有着严格的标准,每一种重要的神灵都有特定的祭祀场所与其相配。

庙宇

庙宇,也叫寺庙,是供奉神灵的地方。它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在古人的观念中,庙宇是祖先神灵的外在表现。由于宗庙中供奉有祖宗神灵的神主或牌位,因此,自古以来宗庙就一直成为帝王将相以及贵族阶层祭祀祖宗的重要场所。而宗庙本身则因人们侍奉祖先对象不同而成了区分宗族内部亲疏长幼的象征符号。

坟墓

坟墓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它是令人敬畏的地方。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坟墓既是死者的葬身之地,也是死者灵魂在鬼神世界的象征符号。正因为如此,从而围绕墓地产生了各种相应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称为墓祭,也叫祭墓、扫墓、上坟、上冢、祭扫。

家屋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屋既是人们生活的居室,同时又是活者侍奉死者灵魂的场所。以家屋为场所的祭祀活动常成为家祭,这种现象无论在贵族阶层还是平民百姓中都普遍存在。

火塘

火塘一般存在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中,是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火塘通常是多种神灵的象征,人们祭祀火塘或在火塘边举行祭祀活动就是对这些不同神灵的祭祀。

树林

人们把树林作为祭祀场所的原因是处于人们对树神的崇拜以及树林中特殊的生态环境。这种祭祀树神的现象在中国一些信仰树神的少数民族中非常普遍。祭树神的民族选择某种特定树木作为树神的祭祀活动通常都是在树林中进行的。

3.葬后祭祀的意义

如果把一个生命的诞生比作春天的开始的话,那么,死亡便是相当于岁末了。正如岁末的节日春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葬礼也是人生仪式中最为隆重的礼仪。那么,在举行完葬礼这个人生中最终要的礼仪之后,随后的祭祀又有什么意义呢?

葬后祭祀的意义

1.这是“孝”的一种体现。不能尽孝,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就等于精神支柱的崩塌。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中极为强调血脉延续的意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祭祀表面上看是活人在向亡灵祈求保佑,其实这种意愿的抒发是虚无的,而真实的情况是活人为了能长久地尽孝道,阐扬自己的孝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以求得心理和精神的平衡、满足。静静躺在那里的死人,“享受”着活人的祭拜,成为活人净化心灵的工具和媒介。祭祀人理智上是清醒的,承认人死不能复生,也没有什么灵魂鬼神,但感情上必须非常痛苦,并通过种种言行宣泄出来,这才是行孝的本意之所在。每个人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是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都会老去,慎终追远,通过一定的仪式追念先人,生命因为孝意而延续。

2.体现了生者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认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是人都会有的一个结局。可以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生命开始的同时就意味着生命的死亡的开始。

3.祭祀具有一定的社会秩序的管理功能。最初人类对自然神的祭祀,目的就是企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因为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对强大的自然力束手无策,总觉得人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天地鬼神手中,人们想通过丰厚的祭品,虔诚的祭祀来娱神娱鬼,使之不要加害于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对祭祀加以利用,并给祭祀仪礼以种种规定,强调祭祀礼仪对人民大众的管理功能。

从此,祭祀礼仪中的等级观念开始强化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很显然祭祀之礼在这里已成为巩固统治政权、调整内部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限制人民自由、制约和性的一种统治手段。统治者往往借助行政力量,这样的仪祀现在广泛流传,并且要求人们无条件地遵守,一丝不苟地执行、忠心耿耿地维护,否则即进行镇压。

4.对祖宗的崇拜与感激。鬼魂祭祀除了政治和社会人文方面的意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祖宗的崇拜与感激。在古代中国的宗法统治的社会里,人的生命、财产、权力都是从祖宗那里承继进来的,父母生我、养我、教我,直至长大成人。汉族的孝亲观念世俗,体现了对亡故亲人的崇拜与感激之情。

祭祀活动从古至今一直都在继续着。现在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们对生活失去了最基本的耐心和虔诚,道德理想没有了信心。也许,我们只有在祠堂看着列祖列宗的时候,内心才能有一丝平静。祭祀祖先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家族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每次,祭祀祖先的时候,严重的仪式,虔诚的感情,敬畏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前人、祖先或者家族中的优秀先辈,我们这些后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先辈的灵前,重复那些被遗忘或者难以坚持到底的传统。

4.孝子们尽心守孝

亲人去世之后,孝子们都尽心守孝。一方面寄托哀思,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的不舍,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另一方面,对亲人尽自己最后的孝道,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古代文化一直都强调“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认为“孝”在维护人伦关系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孝”是一种从人类的天性中所产生的至高无上的情感,这种情感转变成一种纯洁崇高的道德信念,它是人类的神圣血缘关系的必然结果。

守孝习俗

孔子的弟子宰我不愿对父母守“三年之丧”,对此,孔子对此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着亲子的血缘关系,而且在子女生下来之后,差不多3年的时间内,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父母不但养育了子女,而且还用尽心力,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子女能成家立业。既然父母对子女有如此深厚的恩情,为什么子女不应当加倍予以报答呢?

早在孔子以前的《诗经·寥莪》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亟”。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父母经常抚摸我、喜欢我、养活我、培养我、教育我、看顾我、舍不得我,出门在家都抱着我。父母的恩情就好比天一样大,是永远也报答不尽的。

假如一个人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都不关心和爱护,又怎能期望他能关心他人、关心国家、报效社会呢?可见“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因此,孝子们都尽心守孝以这种方式来报答去世亲人对自己的恩情。

守孝三日的来历:相传汉高祖刘邦为国访贤,在访贤期间遇着一位将士,劝他报效国家,不巧这位将士的母亲刚刚去世。他说我不能去,高祖问为什么,这位将士说,世上只有父母大,我母亲去世,我得守孝三年。高祖说:“守孝三年太长,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规矩是人定的,可以改一改。”这位将土说:“不行改成为三个月”。高祖略加思考随声说道:“三个改三天”。所以俗称守孝三日。现在饶良一带一致流传着守孝三日的习俗。

5.“鬼节”需扫墓

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的习俗各不相同,有“扫墓”这一习俗的则是清明节。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这是一个让我们纪念祖先的日子,扫墓是其主要的纪念仪式。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鬼节”需扫墓

另外,在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历来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扫,就会被认为是“断后”。因此无论多穷困,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去压一张黄表纸,以尽缅怀思念之意。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还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国实行土葬,从古至今你,如果坟墓不被废弃,那么到现在恐怕坟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在农村,为了节约土地,对无人照管的坟墓可以推平,重新作为土地。那么,如何判断有没有人照管,就是看清明的时候有没有人去添加新土。所以清明扫墓的作用就是给坟冢添加一掊土,在上面做个标记,意思是今年仍然有人照看此坟墓。

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三大鬼节各自习俗:

清明节: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中元节: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寒衣节: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

6.“鬼节”需知的小常识

关于中国的三大鬼节,在上一节中重点介绍了有关清明节的一些小常识。接下来,我们将对有关清明节的小常识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并介绍另外两个重要的节日:中元节和寒衣节。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它的节期很长,大约有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中元节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说是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道教也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

另一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度“无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其来源于秦时孟盖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传说。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7.修坟建墓

修坟建墓也是殡葬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生者为死者而建立、形成、发展起来的习俗和文化,也是社会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反映并长期受制于社会传统。

原始社会时,原始人对“弃尸”已经看不下去,心中不忍,于是产生了殡葬。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

修坟建墓习俗

修坟造墓的目的是为了给逝者寻找一个栖息之地,也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寄托之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思想情感的不断深化,思维情感的不断提高,逐渐把情感、财富及礼节礼仪等等都融入到对父辈们的深厚感情中去,修坟造墓安葬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从而演变成了你追我赶,互相攀比,成了财富与权势的大比拼。虽然个个豪华气派、富丽堂皇,但是这种随心所欲的自我安葬法并没有美化环境、增强视觉效果,反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

就拿沈阳来说吧:1999年沈阳的平均房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墓地的平均价格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2006年发展到沈阳的平均房价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墓地的平均价格在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阴宅房地产生意比阳宅还兴隆。殡葬所需要的费用也越来越多,旧社会穷人死了,用席子卷着就埋了,而现在死了一个人,没有几千元都下葬不了,难怪有人说,死都死不起了。

人最终都要归于尘土,不论土葬还是火葬,最后还是要找一块栖息之地的,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政府的政策,对墓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选定一认可之地,统一修冢造墓,让死者排队入位,再栽花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既解除了死者后顾之忧,又安慰了生者的情感情怀,使人们逢年过节,清明十一悼念亲人有地可寻,有处可祭。

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孔子就静静地长眠在这里。陪伴他的是10多万株奇树名木,成群的碑刻石仪,还有他生生不息的子孙们。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大的氏族公社墓地:乐都柳湾墓,总数1700余座。

8.通天达地的祭祀法器

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那么,从盛装食物的容器到祭祀场地的装饰以及巫师的穿着等等都是各有讲究的,而且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祭祀文化也各不相同。

盛食器

在中国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中,凡是牺牲、粮食、副食等粮食类祭品都需要盛在特定的器具中,以供人们祭祀时使用。周代用于盛食物类祭品的器具分别有鼎俎、簋、笾豆、壶卣等种类。其中,鼎俎为青铜器,主要用于盛牺牲,簋也是青铜器,主要盛五谷粮食,笾豆中的笾为竹器,豆则分别有木器、陶器和青铜器,主要盛菜肴果品,壶卣分别为青铜器或陶器,主要盛酒。这些祭祀礼品在不同的宗教活动中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且,人们分别用数量、种类和形状来象征某些特定的宗教观念。其中有的以其数量的差异来表示阴阳观念和等级观念。

通神器

通神器,顾名思义起者沟通人与神灵关系的作用。它们包括鼓、槌、铃、号角等。人们在祭祀活动中,通过击鼓、摇铃、吹号角来向神灵传递信息。在通神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鼓。周代的鼓人祭祀时用鼓来节制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用击雷鼓祭祀天神。凡是祭祀百物之神的时候,击鼓以为兵舞和舞的节拍。神鼓代表着多种意义,它代表着阔无限的宇宙。仅次于鼓的通神之器是可以摇出声响的铃。

在人们的观念里,腰铃响并不是人在摇动它,而是神在支配它,是神来神走时震动的声音,铃声能够降妖伏魔。此外,通神器中比较重要的还有号角,很早以前用于战争的信号,后来成为梯玛行法事的神具。还有,号角是藏族巫师拿来呼请各路神灵和驱赶邪魔鬼怪的重要法器。

镇魔器

镇魔器是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武器,在祭祀活动中通常由巫师来使用。它包括刀、剑、鞭、镜、杖、棍、箭、矛、竹签等。在这些法器中最突出的是铁制的法刀。古代的祭祀中也曾有法刀,法刀的作用是驱赶鬼怪的。

装饰器

在举行宗教祭祀的活动中,为了使祭祀活动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巫师总会将祭祀场所装饰得庄严神圣。在中国古代的宗教活动中,这种用于祭祀活动的装饰器往往以祭席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周代祭祀过程中盛行使用席子,表示一定的等级观念。在随后的发展中,各个民族举行宗教祭祀过程中的装饰器种类日渐繁多,其中包括木牌、树木、木板、木桩、木杆、旗子、幡笼、火把、纸花等物品。

9.形形色色的祭祀对象

你知道吗?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自古以来还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祭祀对象,祭祀对象的不同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及祭祀人的不同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祭天

在中国,祭天由来已久,传说是纳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衬红宝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点下祭天之后,生了三个儿子,但长大后又不会说话,便再次行大祭天,三个儿子才说出三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纳西、藏族、白族等三个民族,故纳西人认为祭天可以保佑子孙的繁衍和健康成长,就世代相承下来。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记载,纳西族“正月登山祭天,极严洁”。元明清的汉文史书中也有关于纳西族祭天的记载。并且有一个完整的祭天规程和繁杂的仪式,可见,纳西族祭天历史的久远。

不光纳西族的祭天历史漫长,其实,汉族的祭天历史更为久远!

古代改朝换代,新任君王,都要举行祭天的典礼。刘歆七略:“王者师天也,体天而行,是以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微,南出明堂象太征。”最重要的是祭祀昊天上帝,其次是祭祀五帝五神。祭天的目的在于加强群体凝聚力,加强与天界(自然界)的联系,歌颂祖先以求保佑,以及禳灾祈福,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祭山岳

山川得到祭拜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兴云致雨,滋养万物。《礼记·祭法》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幻化为对人格化的主管雨水的山神、龙神的崇拜,希望通过与神化了的山川沟通,得到垂爱护佑,免除灾难。“兴云出雨,为民来福除央,则祀”;“四时奉祀,黍稷陈兮”。《白石神君碑》的表述更为典型:“盖闻经国序民,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有二义,或祈或报。报以彰德,祈以弥害。”

山神崇拜本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自然崇拜,但当一些名山被想象成天神寄居之所和通往上天的道路之后,这些名山的祭祀就为官方所垄断。历代帝王在许多名山封禅祭天地,向天地报功,表明自己是顺应天命而进行统治的。历代帝王祭祀的名山本来很复杂,但随着统一帝国的出现,大致在西汉时期确立了以五岳为代表的山岳祭祀系统,以后历代沿袭,奉为祀典,并屡屡加封。

随着人们对山岳神秘性的认识,汉代以后,山神信仰逐渐失去了自然崇拜的性质,山神不再是兴云作雨的主体,人们崇拜的主要是他的社会功能。既然山神能“与天相通”,人们就给它加上了主宰官吏仕途,人间生老病死等社会职能。

祭河流

我国古代水源崇拜中最重要的是河流崇拜。河流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息息相关。先民们将河流神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河流神。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河流神虔诚的奉敬及隆重的祭祀。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就多有记载,其中有关黄河神祭祀的不下五百条。在祭祀中,人们常常把大量牛、羊等物沉入河中,甚至用人作祭品,以示诚意。除黄河外,流经殷都及其附近的洹水、漳水、淇水、湡水等河流,也是殷人祭祀的对象,只是受祭的规模与次数远不如黄河神。周代出现了所谓“四渎”的说法,具体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四条著名河流,官方主要祭祀它们,民间一般只祭祀自己居住区附近的河流神。这一礼俗到汉代成为定制,此后一直为历代所继承,甚至列入祀典。

除了上述三大祭祀对象之外还有对日月星辰、动物、植物、石头、偶像等的祭祀。

10.娱神娱人的祭祀舞蹈

祭祀舞蹈是神坛的献礼,是世俗文化的载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从娱神到娱人的历史嬗变。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祭祀文化,祭祀性舞蹈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几种不同的祭祀舞蹈吧!

傩舞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傩舞一般是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进行表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萨满舞

萨满舞是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至20世纪中期,在中国的蒙古、鄂伦春、满、赫哲、维吾尔等北方十几个民族中还有遗存。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充满神秘色彩,主要舞段在表现神附体时跳,这时鼓声急促,舞蹈激烈;有的萨满不断模拟各路神,如家神附体则表现某人的神态、举止,野神附体则表现熊、虎、鹿和各种动作。萨满舞虽有迷信的一面,但它对各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舞台上演出的一些民族舞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满族的《单鼓舞》、《腰铃舞》、锡伯族的《抓鼓舞》都是从萨满舞改编而来。

东巴舞

东巴舞源于有900多年历史的东巴教,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东巴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有模仿动物跳的,有模仿神跳的。由于东巴教是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又盛行于山区,所以神多,动物也多,舞蹈语汇丰富,能够表现出较复杂的情节内容。与东巴经中大量存在的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东巴舞蹈中虽然大多数是表现神跳的内容,但实质是神的形象、人的气质,亦神亦人,有的是神的含意、动物的形象、人的气质。因此乐巴舞虽然属祭祀性舞蹈,但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目瑙舞

目瑙舞是为祭祀景颇的太阳神“木代”而举行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景颇族传统的节日。它盛行于云南西部的陇川县,这是我国景颇族最集中的一个县。每年的十五、十六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目瑙纵歌节。目瑙纵歌被称为“万人之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

此外,用于祭祀的舞蹈还有剽牛舞、龙舞、反排木鼓舞等。

同类推荐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全民学国学

    全民学国学

    本书内容丰富,别出心裁地借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升级方式,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经济、军事、教育、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书中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来教给大家国学知识。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附后,就是一个国学的知识点。既是自学自测,更是自娱自乐。既扩大了思路,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又有助于认识上的深刻。使国学知识有如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润入读者的心田。读者在国学这片土地上播种培育,最后必有受用一生的收获。
  •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是一名古代公务员,他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鼓捣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从这一千个字中,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来自东北那疙瘩的望于江湖,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小品幽默和搞笑功力,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故和八卦段子解读千字文,引人人胜,是学生,老师,上班族,家庭主妇,退休在家的老人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生活调剂品。这是一个速成的社会,从填饱肚子到赚钱致富,从家居清洁到美体塑身,都有捷径可寻,如今连看上……
  •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热门推荐
  • 总裁恋上涩涩小妻

    总裁恋上涩涩小妻

    一场变故,让她从富家小姐转变成为酒家小姐,原以为她的命运会一直这么下去,却没想到,一个霸道冷酷的恶魔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切……他要她,却从来不说爱她。他爱她,却将她害的家破人亡……在一场爱情,两个男人之间,究竟她该如何选择呢?
  • 重生之爷的小娇妻

    重生之爷的小娇妻

    最后你和我还是分开了,我不后悔喜欢上你,但是,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爱你,请你分清楚。
  • 冒牌管理员

    冒牌管理员

    CO系统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几乎控制着人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东西。一位身患绝症的少年无意中获取到了这个系统中的管理权限,生存还是毁灭,希望或者绝望,他又会如何选择呢?
  • 炮灰系统:逆袭漫漫长

    炮灰系统:逆袭漫漫长

    面对亲人双双死亡的时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痛苦。为了让上级帮自己查寻杀死父亲哥哥死的组织,努力的获得军功。再一次战争中,慕名奇妙被自己的手下坑死了。时凌:……我时凌还想帮父亲哥哥报仇雪恨却莫名其妙被手下坑了好不甘心啊!?(?`^??)?系统:木有关系的宿主大人,我会替你讨回公道的,只要……(??.??‵)。时凌:Σ(°Д°;怎么感觉上了贼船了,妈妈好可怕我要回家。从此一个被系统坑的人,走上替别人完成心愿的不归路……再说上新人会说的一句:我是新人写的不好的地方多多谅解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娇,你的心朕要了

    阿娇,你的心朕要了

    爱情遭遇背叛,仅仅去找插足者的麻烦,可悲可笑!前世她已经愚蠢一次,今世重来,她绝不重蹈覆辙!陈氏阿娇,传言善妒骄横,与帝朝夕相处十数年,却被一介歌妓踩踏下去,囚禁长门,荣华尽失,尊严无存!当阿母的死讯传来,长门宫上一片丹红,她烈火自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初

    星初

    “哥哥,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妹妹结婚,是什么感觉?”“……”“许墨安,我喜欢你。”“可我不喜欢你。”他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和伦理,却发现,他以为的一切,都是错的。。。
  • 改变过去你还是会后悔

    改变过去你还是会后悔

    比失去更难受的是逝去,珍惜眼前,爱自己。
  • 清水绕城

    清水绕城

    一个到处充满感情的故事,亲情,爱情,友情,感情描写刻画入木三分,风趣加上幽默,会让你哈哈大笑,会让你融入故事,会让你潸然泪下,什么都会,唯独让你看了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