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800000003

第3章 吴冠中说吴冠中(1)

访谈时间:2004年1月10日晚2004年4月9日下午访谈地点:吴冠中方庄寓所吴冠中龙潭湖画室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1946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油画。1950年归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生前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全集》等。

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

问:您画册上这批画好像没有在和平艺苑展出。

答:和平艺苑只拿去了十幅。

问:好多是复制的吧。

答:是。

问:三联这套书您也花了好多心血。

答:我倒没有花多少心血,编辑部用了很多心思,我只提供了一些想法。但也还是有一些不太理想的地方,尤其文字上面有一些错。他们选我的文字配那些画,有些是我自己原来配的,比较好,比较贴切,有些是编辑挑选的,极少数的文字就对得不准,因为我画过很多题材类似的作品,因此,有的文字我本来是对这张画的,他们把它对到另外一张画上去了。

问:您的画集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己配文。

答:这样还比较受欢迎,最好的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画外话》,全都是我自己写的,特别受欢迎,一版再版。后来广西又出了一套《又见巴黎》,也是仿的这个办法,也是很好的。

问:现在市场上流行图文书,您在这方面是走得比较超前的。

答:是出版社的要求。

问:尤其是这种写生性质的作品,配上文字特别精彩,特别是游记。

答:现在广东有家出版社出了一套《速写意境》,图印得不是很好,但里面的文字我觉得是很好的。

问:因为您也一直在写散文,包括画评、画论。

答:我是不讲空话,不讲虚话的。

问:我看过您写李可染的那一篇,那个时候他还在世吧?答:那个时候他搞个大展览,跟吴作人一起搞的,两个人唱对台戏。

李可染特别希望我给他写篇文章,我们也是老朋友了。当时《人民日报》要发,两人一人一篇,我专门给他写了一篇,吴作人是请钟涵写的。

问:还有您写的潘天寿,关于他的构图,叫《潘天寿绘画的造型特色》,我看过很多研究潘天寿的文章,但我感觉您写的那篇特别精彩。

答:我是最早写他的研究文章,写他用平面分割解析图形,当时潘公凯说这是非常好的办法,后来也有人仿过这个办法。因为潘天寿特别讲究平面分割,这一点和西方的现代艺术特别吻合,但他本人对西方现代艺术没什么了解,却完全吻合。这说明人类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人类在自然中得到的体会会有共同的反映。后来我还写过一篇关于潘天寿的短文章,就是写他的观点。在教学中的艺术观点上他是保守的、传统的,他教我们,一定要先临摹,然后再创作。他有才华,他的才华不一般,他创作时的观点是非常现代、非常西方的,他自己不知道。当时在浙江美院有个罗马尼亚的专家来看潘天寿的画,非常喜欢,因为他的画和西方有共同语言,他的造型语言跟西方是相同的。但他教学生不讲这个,而是教他们要临摹啊,要有品位啊。所以后来我还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就是把他和布洛克比较,他的画上黑鸟的位置、块的位置,跟布洛克的静物的位置非常相像。他画的是一块石头上面有几只黑鸟,石头的形状似圆实方;布洛克画的是桌面上的静物,一个盘子里有几条黑鱼,后面是一个窗户,他们的画的疏密关系相当接近,因此我写了一篇《形象大于观念》的文章,就是讲潘天寿的形象超过他的观念。他的观点是中西画要拉开距离,实际上他的实践远远超过这个,所以我说他的形象大于观念。他讲中西画要拉开距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但是他的意思我知道,他想要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特点,跟西洋拉开距离。但我觉得他这个话的效果并不好,为拉开距离而拉开距离,拉得开吗?他跟过来怎么办?你不像他,他把你的东西拿过去怎么办?所以我认为潘老师的这个观念在学生中的影响不好,因为拉不开距离的。但我还是非常崇拜他。后来办的潘天寿的展览,大圆厅里挂了个大标语“中西画要拉开距离”。那个时候潘天寿已经过世了,都是他的维护者后来搞的。当时潘公凯也在,我就提了个意见,我觉得这样不合适。浙江美院的这批学生就是讲要拉开距离。当时江泽民去看这个展览,他说,西洋画好的东西你们也要学习。

问:这是对的。

答:这句话是对的,平时谈话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但是打出这样的标语是不合适的。

问:实际上作为一种文化,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渐,是百年来很多人都在研究的课题。美术的相互影响是拉不开的,中国自古以来像汉朝、唐朝从印度等地的美术方面接受的影响也是很多的。

答:对。

问:当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杭州艺专可是有不少老师是从外面来的,很多先生都是留洋回来的。

答:许多都是。

问:那他怎么会对西方一点了解都没有呢?答:他不看,基本上他都不看。

问:那些画册都有的吧,像马蒂斯什么的?答:都有。他也有特别多的画册,石涛、八大山人的特别多。另外因为林风眠,学校里西方的画册也特别多,这两方面都是我们最喜欢的。

问:就是中西两方面的都能吸收。

答:对。潘天寿的画我们都非常佩服。还有,他的人格尤其能感染我们。他这个人非常厚道、宽容。我们那个时候叫绘画系,中画、西画不分,这是林风眠的观点。而且林风眠还有一个观点,三年预科一直都要有素描,功底要好,到了本科,什么方向都可以搞。国画也是找最好的教员,请来潘天寿。但是绘画系里还是油画最重要,每个上午都是油画,下午有两个半天是中国画,因此中国画实际上等于副科。很多学生不修中国画,他们不喜欢传统的中国画,都是画油画的多。赵无极就经常公开地讲,他就不上中国画,考试他画两个圈就交了。

潘天寿非常生气,要开除他,林风眠把他保下来了。

这就反映当时学中国画的人少,因为五四以后,很多西方的东西传过来,很多人对东方的就不大喜欢了。喜欢的也有,但是很少。潘天寿对这个现象还是很包容的。后来我就研究一个问题:林风眠讲中西结合,他是校长,职权在他手里,潘天寿讲中西分开,各走一路,他怎么能请潘天寿来呢?这两个观点是要打架的,但他们相处得非常和谐。而且后来我还研究,林风眠为什么请潘天寿。因为当时的情况是,杭州艺专是国立的大学,它的教授待遇都是很高的,一般的画家哪有钱呢,大家都是穷画家,画家要到杭州艺专是很不容易的,那林风眠怎么认识潘天寿,为什么会选潘天寿呢?有一点我很佩服林风眠,就是他从作品上认为潘天寿有现代意识,跟一般的传统不一样,所以他就选了潘天寿。他是怎么认识的潘天寿,我很感兴趣,后来我问了一下潘公凯,潘公凯说,“文革”期间有潘先生写的“交代”,他是从那个“交代”里知道,潘先生是吴大羽介绍他到杭州艺专的。他跟吴大羽在新华艺专同事过,吴大羽对他非常欣赏,就是他慧眼看中了潘天寿,就把他介绍到杭州艺专了。潘先生来了之后,非常孤立,因为大家都是喜欢西画,国画老师只有一两个,还有一个工笔画家,但是后来也走了。就在这种形势之下,从各方面他很随和,实际上他还是很自在的,因为林风眠对他的教学是不干涉的,他喜欢怎么教就怎么教。后来潘天寿当了校长,林风眠那个时候正流落在重庆,潘天寿又把林风眠请回去。他们之间没有门户之见,虽然大家的观点很不相同,但是没有关系。抗战的时候,林风眠画水墨多了,跟潘先生又成了同行了。

问:您也写过一篇吴大羽的文章。我印象很深,您说很多人不知道吴大羽,就是“国有颜回,人不知,国之耻也”。

答:在上海都有很多人不知道吴大羽。

问:现在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

答:就是。前面有一个台湾画廊买了一大批他的作品,我过去一看,都是吴大羽的,我就写了一篇文章。

问:等于重新发现。

答:对。

问:他后来还是比较落寞。

答:对。他后来眼睛也看不见了,生活得很潦倒。而且他当时有个侄子在上海当副市长,副市长有很多权力,但他从来不去找他,再落寞也不去找他。吴大羽的人品和才华都是很了不起的。

问:潘天寿和林风眠在教学的时候,在课上有什么不同吗?答:各讲各的,根本不管。

问:教学方法呢。

答:完全不一样,油画主要是讲裸体的,还要到外面去写生,跟生活的接触比较密切。潘天寿就是强调临摹,每次上课他都带两张自己的画,大家也临摹他的画,也临摹画册,他上课就是这样的。

问:他示范吗?答:也示范,他也画一点,他的教学重点就是临摹,以及如何品评古画,格调很高,让大家看哪一张好,哪一张不好。

问:比眼力。

答:主要跟他学的就是眼力。谈起那段历史,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对中国后来的美术教育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问:眼下这个中国美院,现在好像又有一点复古的感觉。

答:他们现在搞什么,我就不大清楚了。

问:最近您没有再去过答:没有。

问:您在巴黎留学的时候,那边的老师教学和潘天寿老师的教学方法又不一样。

答:完全不一样。潘天寿的教学方法我是不赞同的,他虽也主张写生,但临摹在先。我后来教学的时候,也教学生临摹,但不是死板地临摹。你只要觉得这张画好,好在什么地方,你就可以临摹这个地方。临摹方式也不是固定的,你可以用铅笔来临水墨,也可以用油画临水墨,材料不限。你临它的特点,临它的结构,临它的组合方法,临它的色彩。临摹是一种备忘,是一种读书笔记。

问:读画笔记。

答:对。读画的心得。这样的方法用在学画上很有效的。潘先生的临摹也是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重新理解,这跟西方的方法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们在法国上学的时候,有四个教室,四个教授,每个人都不一样,有比较古的,有比较新的,你自己选。如果哪个人特别好,选的人就很多,因为每个教授的学生人数是有限的,所以教授就选学生。同学之间有门户之见,我们的教室是不让别人来看的。就是你选定了一个老师之后,就要一直跟他学,基本上是这样。我去的时候,功力还算是比较好,因为已经在杭州学过几年了。我当时选的是学院派,我开始的时候是学院派的,可我学下一年来,没有什么收获,基本上得不到他的东西,他讲的都是学院派的套路,没有什么新东西,我就离开了。第二年听苏佛尔皮教授的课,这个很好,讲构成,讲结构,都是现代的东西。有一次老师讲一个女模特,这个女模特身材比较饱满,屁股比较大,脑袋比较小,坐在那儿,老师说,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他说,我看是巴黎圣母院,他就是用这样一种感受启发大家。每个星期要大家交一个构图,他出题目,出了题目以后,要求画的时候,头、脚、手都不要细画,要结构、色彩大局,要求这张画在五十米以外看也是很完整的,小东西都看不见了,大构成还在。就像看一个人,老远我就能知道过来的是谁,老师要求的就是这个效果,要把握住神情、大构架,他讲的是这些东西。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一件事,他说艺术有两路,一路是大路艺术,一种是小路。小路艺术是令眼睛好看和舒服的。大路艺术是感动你灵魂的。我真正同科学的现代的接触还是从这里开始的。潘天寿呢,就是学他的味、他观察事物的方式,林风眠,主要就是学他的画面构成,他实际讲课很少。他教得比较少,主要是从他的作品上学习,关于中西结合的观念我是从林风眠来的。

问:当时从杭州艺专一块出来到巴黎的,还有赵无极、朱德群。

答:对。

问:您跟朱德群应该一直是亦步亦趋地过来的。

答:对,对。是这样的。

问:您去杭州艺专也是因为朱德群。

答:是。要不是因为他,我可能就不会学艺术了,我们俩是这种特殊的关系。

问:他的年级比您高一届?答:高一届。本来是同一年级的,我原来在浙江大学的高中一年级,他是杭州艺专附中的一年级,都是高中一年级,后来我受他影响改行,到杭州艺专去重新读,因此我比他低了一级。

问:我看您的书里讲,他每天听了吴大羽的课,还要再给您讲。

答:对。因为吴大羽没有在教室里教过我,当时是李超士、方大民教我。

吴大羽教过朱德群,每次他下了课,就告诉我吴大羽都教了什么,给我讲一遍。我离开学校以后,又见到吴大羽,才听他讲。我是在学校外面跟他学习的,在学校的时候我没有跟他直接学过。

问:但朱德群去巴黎好像比您晚吧?答:对。晚了好几年。因为我是考取了公费过去的,朱德群是从台湾过去的,他去的时候大约是1955年或者是1956年了。

他去的时候我已经回国了,他一去就找我,因为那个时候联系不方便,联系也很少,结果知道我已经走了。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再去巴黎的时候才见到他,之后我们的联系就比较多了。

问:但是您好像跟赵无极就没怎么再联系。

同类推荐
  • 销售女神董明珠:铿锵玫瑰书写商界传奇

    销售女神董明珠:铿锵玫瑰书写商界传奇

    铿锵玫瑰书写商界传奇。她36岁南下闯世界,从担任一个集体小空调厂的销售员开始,凭借出色的才干一直升至格力电器总裁;她领导的格力电器连续多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居中国市场首位,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她以特立独行的销售模式独步天下,一系列“叫板国美”似的铁腕手段彰显其行棋无悔的品格,而她所倡导的“工业精神”更是发人深省。董明珠的成功,在于她对信仰的坚持,对梦想的追求,在于她那追求“立功”的人生目标。一个拥有高尚信仰的人,在浮躁的社会里,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可敬、可佩,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 大卫王评传

    大卫王评传

    古代以色列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大卫王就是以色列国影响力的奠基人,至今在当地许多民族中仍流传着大卫王的故事。本书根据历史记载,总结了这位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君主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及他人性的软弱等等,将这位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深度剖析大卫王的一生,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拾取属于您的珍珠!
  • 和珅:帝王心腹

    和珅:帝王心腹

    老帝王的心腹,就是新帝王的心腹大患!翻开本书,了解寄生于权力的人,在权力转换中瞬间覆灭的必然法则。表面上权势熏天,实际上危如累卵。不断玩弄权术最终被权力吞噬,一部写透权力运行法则的和珅全传。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6位文学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作品、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苏幕歌

    苏幕歌

    有红衣美人,顾盼生辉,巧笑倩兮,美如画。自然是一件难忘了。苏淮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会被权利与美色所迷惑的人,因为从小他就权力在手,也见过了无数美人。但是他讨厌这一切。他苏淮,堂堂武林盟主苏肖的独子,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这些虚伪谄媚的人和那些繁杂的规矩了。于是乎,他明明有一身冠绝天下的本事和一个很厉害的脑子,却一直装成一个不学无术、不服管教的放浪纨绔。明明很喜欢乐声,但是最后却落得一听到外边的音乐就头疼。但是一直到,遇见这了这样的一个人……一袭青衫,背着琴,就这样映入眼帘。一开始,他还以为她是个清单寡欲的男子。只是真的没想到啊……终于听到了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可以令他安宁下来的琴声。又一次见到了那幽紫色的火光。是她,他想起来了。小时候,惊鸿一瞥而见的那个红衣小姑娘。慕卿……卿卿……幸好是你。(注:本书其实是本居士另一整套系统的衍生版,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将设定讲得完全,见谅见谅。)
  • 骑鹿

    骑鹿

    那天一头小鹿撞入怀来。青春便开始翻涌成她。群776753218
  • 第一宠婚:豪门小撩妻

    第一宠婚:豪门小撩妻

    大boss指了指隔壁的独立办公室——“明天开始坐那里,不用拿部门的快递了。”她讷讷点头,从公司最底层的实习生一跃当上总裁助理。大boss瞥了瞥桌上的廉价手提包——“扔了吧,这玩意儿掉我的价。”她讷讷点头,成了总裁鲜亮的小尾巴,脊梁骨却快被同事戳烂。大boss招了招手,这回没说话,直接丢过来一个软绵绵香喷喷的东西。“从今往后你是这娃娃的妈。”她讷讷点头……等等,妈?!襁褓里的宝宝冲她咯咯直笑,季琛衣抬头,欲哭无泪。“大老板,能拒绝吗?”韩誉挑眉,“你说呢?”
  • 魔法侦探事务所

    魔法侦探事务所

    一睁眼穿越到了中世纪魔法世界,唐宁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PS:求收藏,推荐票,投资人,书单!
  • 在危机四伏的异世界也要upup

    在危机四伏的异世界也要upup

    这个世界四伏着危机魔鬼的茶话会上与会者杀戮不停赫西拉斯城的疯子向无辜者伸出短匕警察厅的伙计们只有疲于奔命事务所的新租客心里藏有秘密还有波旁王与圣教各有算计奥古斯都老头的想法不可言喻神秘的超凡生物窃窃私语未踏足的神禁大陆就是地狱旧世界来的神明们另有目的而我们的莫瑟如何战胜风雨skr~skr~就算正在历经诡异,就算深陷危险和绝望飘摇不定莫瑟也定会露出善良的笑意告诉整个世界我是个热心市民!莫瑟!up!up!
  • 九龙珏

    九龙珏

    二十八年前,实力冠绝灵域年轻一辈的古龙族骄子,突破大境界瓶颈渡劫时却遭胞弟设计,携妻儿含恨!时光如梭,当年的婴儿转眼间已长大成人,却在一次公司差旅途中穿越了时空之门。打开了修灵道途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当年被雪藏的真相!
  • 妖生何卿

    妖生何卿

    幻虚万刃入夜时,仙履无痕妖羽仙。千帆繁华云烟过,纵有痴情待君还。半妖少年的眼前有两条路,做妖或是做人。他选择了第三条——成仙!纵然被所有人耻笑,纵然割肉削骨,也要实现这一次蜕变。于是……
  • 校花之鬼公主

    校花之鬼公主

    我们系的校花,啊啊啊!好漂亮呀!可惜他是鬼公主,阴森森的,好可怕……详情请看本书
  • 绝暗樱

    绝暗樱

    十维世界,各居一处。你,属于那里?三十六道空间死流封印将你封印在一处,你可甘心被封印。真相,被掩埋在愚昧的人性里,时间之水冲刷一切,重现世界的真相,会发生怎样的异变,你即使一道单薄身影,经历了多少世事才能唤醒灵魂?万星耀宇之时,苏醒之刻,真相别人们所接受,而你注定是一个人......
  • 诛天神道

    诛天神道

    当一个少年从“生命禁区”走出后,这片天地,注定不会太平。踏上古人之路,成就逆天人生神魔相助,破天道,羽化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