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1100000002

第2章 高深学问

学者本当以学业为第一天职,故此,追求学问之高深,自然是学人分内之事。学问之一说,其实难辨,但其关系到学人立身之根基,又不可不辨,故此略作申说。其实,在我看来,学问但分“有趣”与“乏味”两种,是否高深其实并非根本。之所以要强调“高深学问”,其旨趣非对外人,而是对作为学问主体的教授而言。有一种说法,称“教授为学问之大敌”,言之凿凿,让人听了悚然动容,大致不外两类解释,其一为:“一行学问的旨趣,在使学他的人天天加多,他的影响天天扩大出去。教这行学问的那位教授的旨趣,却未必在此:他要巩固他的地位,要增高他的权威。他的方法,便在使这行学问越变越专门。越专门,懂他的人便越少,有力量来批评他的人便越少;他就越觉得自己超凡入圣。……他的专门名词越来越多,弄得人莫名其妙。……长此不改,不论那一行学问,必有教之不得学之不屑的一日。”其二为:“大凡一个研究生,一个助教,总是小心翼翼的;到得后来,自己略微有些根基,有些贡献,便要自称或加入某个派别。一有了派别,西人所谓School,于是入主出奴,是丹非素的精神,便一天发达似一天。他未尝不继续做研究功夫,然而他的立足点不免十分褊狭。”潘光旦先生这段归纳,虽然作于很多年前,但至今看来仍然有其现实意义。所以,在我看来,象牙塔外人往往将学者看得重如泰山,因为“民众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往往多依赖于‘象牙塔’内的孤独精神者奠定学理之基、指明灯塔所在”,所以学者应知自己的言行并非只关己身,修身、自律当为第一要义。

故此,需要特别强调作为学问主体的教授应对其所以“安身立命”的学问,应心存敬畏,即使不要“高山仰止”,也应含“温情之敬意”,知道学问之所以为学问,原非某人之私家珍藏,而乃“天下之公器”。学人之贵重,并非自今日始。从历史上看,不尊重知识分子,不尊重知识的朝代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而学人之所以能够贵重,能够被人尊重,则首先依赖于自己的自重。就此而言,强调“高深学问”并非仅强调学问本身,更关系学人立身的根本。学人之立于世间,在我看来,学问固然是根本,但决非仅仅学问而已。殊不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说的首先是人的道德风仪、精神气象。所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难道真的就是“为稻粱谋”?或者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者是“船来船往,无非名利两艘而已”?学人若不能立德,不能从容于学人之本色,则一切无从谈起。当前的体制,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即学人的基本生存问题确实是和学术成果的多少挂起钩来的,如房子、如工资、如职称……但存在的未必就都是合理的。确实,也有这种现象,即学问在某些学界大腕手里成为了一种工具,一种不是以学术进步为目的之工具。这诚然悲哀,但也是事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强调“高深学问”,首先是对作为学问主体的教授而言的高深学问,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名家、专家,同样是学无止境,幻想着以学派为由垄断学界,这不但是一种固步自封,更是对学术进步的阻碍。只有心存对学问的敬畏之情,对真理的无限热爱,才能不断将学术推向进步,才能不愧疚于学人之本色。

其实,更多的,我寄希望于教授的,则是将原本的“高深学问”转化为“有趣学问”。这种转化,不是改造,而是在学术本身研究的精深与面对大众之间的普及上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正是相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教授可能会将知识尽可能地专门化,以使大家都不懂,所以教授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学术普及的工作,即让专门知识尽可能地通识化,让大家都听得懂,这样才更可以发挥学术的意义,现在已有院士写科普读物的尝试,希望以后也有更多的大家写小册子,是绝大多数民众喜闻乐见、开卷有益的那种小册子,如朱光潜的《谈美》、周振甫的《文章例话》等。其效用,一来可以更多延续固有之学统;其次亦可起到学术的普及效用,唤起民众对于学问和研究的兴趣。这种有趣的学问,首先应当唤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甚至能使得部分优秀学子立志于此,钻研问题、献身学术,能如此,则教授在象牙塔中的一大使命可以告竣,学生在象牙塔中求学的一大任务可以完成,即中国现代学术史“命若琴弦”之学统可得以自然延续了。

当然,追求“高深学问”的目的还在于促进学术之进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进程。一则教授对于“高深学问”的敬畏之情对后人有示范之效应,在言传身教之中让后来学子对学问之道有所体认;二则也是对于学问之道的不断追求,自己底气充实之需要,其实学问之道并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可以保持先进者的地位;三则,毕竟,“学问”二字代表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境界,虽然它是一种非政府性的、纯粹民间的东西,但象牙塔里的这种纯理性思维毕竟昭示了一个国家、民族可能前进的步伐,所以,就此而言,完全应张扬个人意志的学术研究除了代表学者个人的学术兴趣之外,竟然还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某种显示剂,思来虽觉幽默,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个事实。其实,根本之根本,在我看来,学人还是应当以学问为乐趣,不谈国家使命、不说学术兴替,自己若能enjoyit,自得其乐于中,即便别人让你休息,你也恐怕只能是“手不释卷”。如此看来,说“高深学问”不如说“兴趣学问”,有兴趣在,自然会孜孜不倦、韦编三绝、汗牛充栋而不觉其苦,反以为乐。而即便是“耳提面命”也未必有这“以身作则”为榜样的效用高。能如此,则“高深”自在“有趣”之中也。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能够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呢?
  •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秀才兵

    秀才兵

    一个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命运交织。宇伟龙是山里的孩子,自小喜欢听英雄故事,玩游戏喜欢玩打仗的,还要挂帅。读书后又读了自己能找到的所有英雄故事的书,姜子牙、秦汉英雄、隋唐好汉、梁山壮士、岳飞、朱元璋……读这些故事时,英雄着急他跳脚,英雄思考他皱眉,英雄打斗他比划,英雄欢笑他拍手。
  • 方志与宁夏

    方志与宁夏

    本书追溯了宁夏30余种方志的发展脉络及功能,对一些重要志书进行了介绍,特别从方志中着重总结了宁夏的历史特点、地名文化、历史文化、古代科技等。
  • 虎女逃婚之嫁对王夫

    虎女逃婚之嫁对王夫

    “回家?”正在边关保家卫国的江宁在收到家书时是一脸懵圈,她自小父母双亡,被将府所收养,十多年来从未回过本家。这辈子也没想与他们有所往来,谁知却在及笈后被接回京城。江宁本想就此做个了断,谁知却莫名卷入与权贵的联姻之中。堂姐酸溜溜的说道:“运气真好,我怎么就没这命呢?”堂妹羡慕的红了眼睛,“就你这样,配得上那荣华富贵?”江宁翻了个白眼:你们想嫁就去啊!我又不拦你们!但祖父母执意坚持,就选定了江宁。就在众人羡慕嫉妒之时,一纸圣旨下,明王府无故遭贬,江宁瞬间成了姐妹们眼中的小可怜。祖父母本想退婚,谁知江宁傲然说道:“一女不嫁二夫,明王世子既已离京,我就应追随他。”转身,她上马直奔边关----与明王府的道路南辕北辙。明王世子在道上茫然:人呢?不是说追来了?
  • 天眼神农

    天眼神农

    勤劳踏实却颗粒无收,善良本分却造人陷害,刘大伟不信天命,拿起锄头怒怼贼老天,却意外被天雷劈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万灵之眼。且看刘大伟如何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
  • 一教之主脑子有坑

    一教之主脑子有坑

    这圈有点不对劲!系统你严肃点!告诉我这是假的!墨染满脸煞气。这个世界有点毒。。。他变成了个妹子!!!搞什么!还得去找如意郎君?拒接任务会长枪?哎呦我去!系统你个大逗逼!不过……为毛这个破盟主老是缠着我?我一个魔教之主我容易么我?每天提心吊胆的不说,可是这些江湖正派眼睛莫非瞎了不是?劳资这里是魔教哇!你们抢着加入是几个意思?……墨染心中内流满面:系统,你就告诉我,这是个什么位面吧……系统答曰:逗比江湖,供你自由发挥墨染:……总之,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圈里有毒,道友速退!(咳。。。。我有点懒。。。。要是太监了,只能证明。。。。写的太差咯)
  • 戏中的废土

    戏中的废土

    这就是个飞的。请不要观看,谢谢。。。。。。。
  • 末日掌舵者

    末日掌舵者

    获得一部手机,可以预测未来,不平凡的人生自此展开!
  • 局仙

    局仙

    若天地为棋局,吾便为卒,勇往直前,斩杀将帅。
  • 机斗师

    机斗师

    原本死亡的江忘川被一个神秘的“神”复活,代价却是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玄师雄起,炼器师与炼丹术士倍受尊重,炼体者力大无穷,玄兽汇聚的世界,他却没有任何自保能力,但在发现灵识的秘密后,他就需要想一件事情——是如弱虫一般浑浑噩噩,还是成为巨龙翱翔九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我的座右铭!
  • 苍天第二日

    苍天第二日

    自从苍天之上多出一轮大日,世界一夜间悄然大变。所有被太阳照射过的生物,甚至是没有生命的死物,都开始了未知程度的异变。而后三十年,人类全面普及修行文明,几乎人人都能通过“觉醒”,获得“生灵”,“自然”与“神明”的力量。“生灵”分支为血脉与英魂。“自然”分支为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与空间。“神明”分支为守护,杀戮,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