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1900000054

第54章 治世与乱世·历代帝王的择都之谜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长安、洛阳、南京、北京大概是最著名的古都城市,但这几个城市又有区别,在长安、洛阳、北京这几个城市建都的朝代大都统一了全国,或者具有向南统一全国的意图,而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南京建都的多数朝代偏安江南一隅,最终为北方的王朝所吞并。究其原因,不仅与“地利”有关,也与各种政治因素有关。

【事典】

刘邦称帝后,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并没有打算迁都。5月,陇西的一个名叫娄敬的戍卒,因事路过洛阳,前往拜见乡人虞将军,说:“臣有事要面谒陛下,请将军引见。”虞将军见其穿戴不整,欲给他换上一身新衣。娄敬说:“臣穿帛衣,就穿帛衣去见,穿褐衣,就穿褐衣去见,不敢换衣。”虞将军听后,也只得作罢,便带他去见刘邦。

当时,西汉政权刚刚建立,刘邦正欲寻求贤才,经虞将军引见,刘邦立即传令入见。娄敬被召,就从容步入,见到刘邦,施过君臣大礼,起身立起。刘邦见他虽然褐衣草履,但气宇不凡,就说:“你远道而来,恐怕已经饿了,你先下去吃饭,然后再来见我。”说着派人引娄敬就食。

娄敬吃过饭,再见刘邦,刘邦这才问他来意。娄敬说:“陛下定都洛阳,想必是仿效周室吧?”刘邦见他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对他渐起敬意,便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与周室不同。周族始祖后稷封邰,积德累善数百年,直至武王伐纣,才得天下。成王嗣位,周公为相,才营都洛阳。这是因为洛地地处中州,四处诸侯,纳贡述职,路程远近相同。但有德可以称王,无德可以灭亡。周公以德治国抚民,所以诸侯四夷皆服,但传到后世,王室衰微,天下莫朝。这除了后王德薄之外,也是因为形势过弱,才致此弊。现在,陛下起自沛县,封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经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累得天下人民肝脑涂地,哭声不绝,死者暴尸野外,伤者自此不起,这种状况,岂能和周初相比?陛下试想,关中之地,是何等险固!负山带河,四面可守,即使猝然有变,百万人都可立集,所以秦地素称天府,号为雄国。为陛下考虑,建都洛阳,不如移都关中,万一山东有乱,秦地总可自全。俗话说:‘与人斗,只有扼其喉,拊其背,才能获全胜。’如陛下迁都关中,正是扼天下之喉,拊天下之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邦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然而,迁都是一件大事,仓促之间不能立定,于是命娄敬暂且退下,等商议后再定。刘邦为此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众臣多是山东人,不愿再入关中,多数劝刘邦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河、洛河,其险足恃,何必再迁都关中?”刘邦听后,仍不能决定,于是去征求谋士张良的意见。张良说:“洛阳虽有险可守,但地域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而且田地瘠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地。而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两地,沃野千里,三面据险,一面东临诸侯。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北运输,西供京师;诸侯有变,可顺流而下,征伐便利。昔人所谓金城千里,诚不是妄言!所以,娄敬所说,实有远见,愿陛下按计施行。”

刘邦对张良历来是言听计从的,他听了张良的话,才下决心迁都。不久,刘邦下令迁都长安。因娄敬献策有功,特赐姓刘氏,并拜为郎中,号奉春君。

与刘邦相反的例子是魏文帝拓跋宏,他没有到长安建都,而是选择了洛阳。魏文帝拓跋宏,是一个有宏图大略的皇帝,他想使魏国进一步发展,长期称霸中原。魏都先在盛乐,后来迁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但都是在偏僻的北地,很难有更大的发展。文帝一向仰慕中原文化,喜欢中原的风俗,他提倡祀尧舜、祭周公、尊孔子、兴礼乐、正风俗,仿效中原推行文治。因此,文帝早就筹划迁都洛阳,控制中原,一统天下。然而,迁都是牵动全国的大事,尤其是对于由北方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来说,不仅思想观念上有诸多不合,生活习惯上也会有诸多不适。文帝担心群臣不从,联合起来阻拦,便召集众臣议论,声称要大举南下攻打齐朝。当时,许多大臣都不明白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伐齐,并不知道文帝以伐齐为借口来实施迁都的策略。

文帝选择了一个吉日,诏令太常卿王谌用龟占卜,预测南伐的吉凶。说来也巧,卜得一个“革”卦,爻辞主变革、革命之义,文帝十分高兴,他说:“爻签大吉,正是汤武革命,顺应天意。”此话一出,群臣肃然,很多人心中并不赞同,但一时无人敢于站出来争辩。唯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走到前面说:“《易经》所称‘革’者,实是指更体改制,应天顺人,商汤、周武之卜,应属吉兆,但陛下已天下称帝,正该发扬光大,又怎能称得上改制?今日计议南伐,反得‘革’的爻象,恐难称做大吉。”文帝龙颜大变,声色俱厉道:“卜辞有‘大人虎变’一语,你为什么说不吉?”拓跋澄答:“陛下登基已久,如何今日才有虎变?这恐怕也难圆满解释。”文帝更加恼怒:“社稷乃朕之社稷,你难道要败坏朕的江山吗?”拓跋澄并不害怕,高声说:“社稷原是陛下所有,但臣乃社稷之臣,怎敢见危不言,不尽愚忠呢?”文帝心意已决,势在必行,他见拓跋澄不解其意,一时难以说服他,感到为难。但文帝仔细思量,也觉得拓跋澄所言并不是全无道理,便缓和了口气,慢慢地说:“各言己志,倒也无妨。”

散朝后,文帝回到宫中,将拓跋澄召来,单独与他密谈,将自己打算迁都的事情告诉了他:“今日在朝中计议伐齐,其实并非朕之本意,朕意在迁都洛阳,伐齐不过是借其名而已。因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从事,因此未敢言明。我在朝中辩说‘革’卦的意思,恐众人竞相陈辞,破坏了我的大计,故疾言厉色,令百官震慑,并不是要压制百官,独断专行。”

拓跋澄知道了文帝的打算,心中的不满立刻消散,转而佩服文帝的谋略智计。文帝又说:“朕之国家,起于北地,迁都平城,地域广大,但此地只宜施展武功,不便推行文治,如要移易风俗,成就天下大业,唯有迁都中原。洛阳乃历代帝王之都,最有王者气象,又可连北而控南,最合朕意。今日又卜得一‘革’卦,正是改革征兆,预示着迁都之举可行,不知你意下如何?”

拓跋澄非常赞同,欣然道:“陛下迁都洛阳,入主中原,统御华夏,经略四海,成就不世之业,天下苍生幸甚。”文帝见得到了拓跋澄的支持,十分高兴,但他仍心存忧虑地说:“北人恋土,乍闻南迁,必然相互惊忧,人心动荡,朕对此有所顾虑。”拓跋澄说:“此乃非常之举,远非常人所能理解,只能决断于陛下,不必优柔寡断。”文帝听拓跋澄这样说,十分高兴地说:“汉高祖得谋臣张良而成就大业,卿真是我的张良啊!”随之加封拓跋澄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太保,又兼尚书左仆射。不久,文帝大造河桥,准备大军渡河,又传令各地,调集兵马准备南征。

经过两个多月的部署,筹备停当,文帝终于在平城起兵,要渡河南进,直达洛阳。很多人跪在马前劝阻,尚书李冲叩首说:“南伐之举,臣民不愿,陛下毅然独往,如何能够成事,故臣冒死劝谏。”文帝大怒道:“朕方经营天下,志在统一;卿等不过是书生,不知朕的大计。”又有安定王拓跋休等在马前叩首,泣涕苦劝,文帝道:“此次大举南进,全国震动,若就此班师回朝,无功而返,如何示范后人?今天就是不南伐,也应当向南移都洛阳,以不至于师出无名。机不可失,朕意已决,不必再谏。赞同迁都者立于左侧,否则立右。”安定王拓跋休等相继立于右侧,独南安王拓跋桢进言说:“有圣德者不苟同于俗议,成大功者不迁就于俗众,非常之人方能成就非常之事。现在天下大事最重要的莫过重新选择都城,陛下若能就此停止南伐,迁都中原,拓展王业,实在是臣下所愿,百姓之福。”说罢,又回头示意群臣:与其南伐,宁可迁都。众臣见如不迁都,便要南伐,无可奈何,只得勉强同意迁都,齐声高呼“万岁”。至此,迁都已成公议。文帝见目的已经达到,遂罢兵入城。

后来,文帝留在洛阳,李冲认为洛阳破旧,劝其暂时返归平城,待新都修造完毕再正式迁都,但文帝考虑到将来再来洛阳还是不容易,就没有允许,而是派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向留守的百官宣布迁都的决定。众臣闻旨,没有想到会如此迅速,都大为惊骇。拓跋澄此时以自己的威望与才学,援引古今事例,晓之以大义,耐心地说服引导,众人这才渐渐地明白了文帝的意图,也为文帝的态度所感动,大都同意迁都。拓跋澄见大功告成,便返回洛阳禀报。

文帝当时已离开洛阳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北)巡行,听到拓跋澄的报告,十分高兴,称赞说:“今日若非任城王,朕几乎难成大业。”就这样,魏文帝迁都洛阳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评议】

刘邦定都关中的理由是很典型的,可以说,长安之所以为历代王朝所重视,正如娄敬所说:“关中之地,是何等险固!负山带河,四面可守,即使猝然有变,百万人都可立集,所以秦地素称天府,号为雄国。”“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两地,沃野千里,三面据险,一面东临诸侯。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北运输,西供京师;诸侯有变,可顺流而下,征伐便利。

”在传统的以武立国的社会里,地势的险要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长安的地理位置将政治、经济、军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长安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天然的国都,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是十分自然的。洛阳虽然也有地利可用,“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河、洛河”,但“地域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而且田地瘠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地”。洛阳实际上是一个“仁义之都”,就是说是一个以仁义治天下者所选择的国都,这主要是因为它地处中洲,是国家的中心,四方诸侯朝见好像辐辏于中心,也有山河环绕,但它毕竟不是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考虑的最佳选择。至于魏文帝拓跋宏想迁都洛阳,是从他统一全国的策略考虑,当然是有其道理的。如果不是处于创业而是处于守成阶段,洛阳恐怕就不是建都的最佳选择了。

同类推荐
  • 大明八荒志

    大明八荒志

    金戈铁马,大明混一,统江山。西行万里,击破戎狄,开时代。东渡扶桑,群雄并起,主沉浮。
  • 少将军三国行

    少将军三国行

    在汉末逆天改命在汉末逆天改命
  • 悠悠大秦

    悠悠大秦

    一场空难,理科生穿越到战国。所以他成了……秦政的授业恩师,秦朝的开国功臣,秦朝的太尉,蒙恬蒙毅李斯的引路人;帝国学院的院长,东征舰队的舰长,新航路的开辟者;最大商号唐堂的主人,全国最富有的人。还是大秦单人所获专利最多保持者,儒生的偶像,外邦人口中的恶魔。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且看唐蛟搅动风云
  • 三国汉少帝

    三国汉少帝

    刘辩很无辜地被电,很无耻的穿越了,然后很无奈地当起了三国里的弱势群体——皇帝“我是汉少帝,献帝刘协他哥,灵帝刘宏大儿子。”且看如何闯出一片天,收尽天下英豪。定天下,抚蛮夷,开丝路,平海疆。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为不世之君王!
  • 三国不相信眼泪

    三国不相信眼泪

    看三国,分与合。为野心连年烽火,拆家破国。屠刀起,人头落。
热门推荐
  • 桃花无意惹诗情

    桃花无意惹诗情

    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呵呵,农村大学生穿越到女子以稀为贵的社会,引来朵朵桃花。哎呦,公子,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呀!只是,只是一夫太浪费资源了,凡是资源,咱都要合理利用。您说,对吗?
  • 诗鄫

    诗鄫

    记录自己的诗篇,拙作勿喷,见笑。。。。。
  • 最强捉鬼大师

    最强捉鬼大师

    我叫万亚,我不知道我为何出现在地球,也不知道我来自那里,我左阴眼收鬼魂,右阳眼湮灭魔体,阴阳眼能看千年,预知未来,法则已被打乱,死亡之门打开,我是罪人,千年古尸,万年古魔,行走人类文明,把人类推向了死亡之门…
  • 纵横之心

    纵横之心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纵之气与横之力繁衍至巅峰。万族林立世间,征伐无数,乱世之中,谁主沉浮?古往今来,乱世苍茫,诸帝死绝,群仙消逝,纵横大陆生生不息。怀拥美人?实力可现!俯视群雄?实力可现!纵横世间?实力可现!主宰万物?实力可现!生于世间所为何?纵横至极逆苍天!吾之力,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吾之心,欲纵横天下,主宰世间!本文暂停中
  • 无上道祖

    无上道祖

    龙乾大国,固若金汤,子民世代以学问、气血温养玉石,玉石开窍,便可幻化万物,生凶禽猛兽、变幽冥鬼虎,操浩瀚,掌星宇!石峰,石府落魄秀才,却私藏逆天之玉“天地往生石”,他韬光养晦,明读书暗习武,养白玉炼魂骨,风云涌动的一刻,就是他化身成龙之时!
  • 戏精沈大人

    戏精沈大人

    宁皇后:伯爵府世子大婚时,有暴民冲撞了世子的马匹,以至世子坠马受伤,可是你监管不利?”顺天府尹:臣有罪康贵妃:“太医说,家妹生产时险象环生,是因着动了胎气,早产引起的缘故。”顺天府尹:臣有罪宫人:顺天府尹今日被杖责的时候,侍卫不小心将污血甩在了上师大人的袍子上。顺天府尹:……臣…有…罪!差点一命呜呼的顺天府尹此时只有一个念头:活着、真特么的一点都不香了…………“小庶子‘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穿越之铁血狂妃

    穿越之铁血狂妃

    她,本是武道天才,立于万万人之上,却被暗算围攻致死,眨眼穿越成不堪受辱自尽的影家小姐。废物、贱人、拖累家族的罪魁祸首……当所有人都希望她去死的时候,铁血的她,以强大的武力,震慑外敌,诛杀内贼。血洗汉城,扬名帝都。当阴谋的黑幕揭开,她誓要揪出害她之人,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铁血冷酷,纵横天地。
  • 一梦问天

    一梦问天

    天道何存?一梦问天,天要灭我,我便逆天!
  • 自在仙行

    自在仙行

    高清觉得这辈子她生活在一个没有蓝光抢戏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对她来说,这个仙侠世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奇妙之旅。不问长生不问心,修自在仙。
  • 唯我独尊系统

    唯我独尊系统

    宅男林尘带着《唯我独尊》系统穿越了,然后他就开始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逆天之路。天才?在我眼里都是垃圾。强者?在我面前翻手可杀。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