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1900000062

第62章 治世与乱世·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引言】

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话,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其意是说少年血气正盛,如果读了《水浒》恐怕容易犯上作乱;老年人不要读《三国》,意思是说老年人阅历丰富,城府已深,如果再读《三国》,就容易变得奸诈。其实,谋略家也不一定奸诈。三国时期的荀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谋略家。

【事典】

荀攸,字公达,东汉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西)人。他出身于士族家庭,为人善良端正,富有智计。荀攸从小失去父母,是跟着祖父和叔父长大的。他外表愚钝懦弱,内心却机智勇敢。十三岁的时候,祖父荀昙去世,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攸对叔父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怀疑他要做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似乎明白了,就乘机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这件事传了出去,大家对荀攸都另眼相看。后来荀攸在朝廷做了黄门侍郎。董卓作乱,荀攸参与了谋划杀死董卓的事件,被关进监狱。董卓被除掉,荀攸才出狱。

东汉末年他任黄门侍郎,当时天下大乱,他有意寻找能够安定天下的人主。曹操迎献帝并定都许昌后,早就听说过荀攸,一直想聘用他,就给荀攸写去一封书信。信中说:“今天下大乱,这正是有智谋的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你是人中龙凤,应该趁此机会有所作为,然而您却驻留在荆州顾盼观望,耽误时光是不是太久了!”荀攸见曹操器重自己,觉得曹操是个可以与之共事的人,便甘愿为其所用,于是入朝做了尚书。

曹操第一次与荀攸见面,大有一见如故之感,谈话非常投机,随即任命荀攸为军师。他经常高兴地对人夸奖荀攸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这表现了曹操对他的嘉许和信任。

据史载,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荀攸是贡献最大的一个。他在辅佐曹操的过程中,据说共奉献重大计谋十二次,每次都能使曹军绝处逢生,或出奇制胜,成为曹操行必求计的重要谋士。

建安三年(公元l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看到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就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联合抗我,互为掎角之势,但是张绣人马依靠刘表供给,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我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这样即可诱而致敌。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我军不易取胜,到那时就会形成进退维谷之势。”曹操不听劝告,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连曹操本人几乎都死在那里。后来,曹操十分后悔地对人说:“这都是不听荀攸的话的结果啊!”不久就设计诱敌,才获胜利。从此,曹操对荀攸言听计从,甚为倚重,再也不敢轻易否定他的意见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著名的袁曹官渡之战拉开战幕,这是决定曹操一生命运的战役。二月,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在黄河南岸)。四月,曹操亲自率军北上救白马之围。当部队正向前开进时,荀攸认为不能与势力悬殊的强大的敌人正面对抗,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案。他认为袁绍兵多,应设法分散其兵力,于是劝曹操引兵先到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应战,然后再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一定可以打败颜良。曹操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计而行,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骑超击白马,颜良不及防备,被关羽斩杀。

曹操解白马之围后,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军行不久,与袁绍五六千追兵相遇。诸将见敌众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劝曹操退守大营,荀攸知道敌人的弱点,就说:“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何要退呢?”曹操与荀攸对视而笑,心意相通,遂命令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待袁军逼近,争抢辎重的时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马,迅猛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杀其大将文丑。

袁绍的两个大将被诛杀,曹操在这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时,袁绍的军队十分强大,与曹操相比,他有很大的优势。但袁绍是个十分优柔寡断的人,指挥无方,曹操和袁绍相持在官渡,一时胜负难分。后来,正在曹操粮草将尽、非常着急的时候,袁绍手下谋士许攸遭到袁绍的怒斥,一气之下决定投奔曹操。许攸认为袁绍的军粮和其他军需物品都囤积在乌巢,由淳于琼把守,曹操可以挑选一些精兵,假称袁绍的将领蒋奇领兵去那里守粮食,乘机放火烧掉粮草和其他物品,袁绍的军队不出三天就会大乱!这在当时是个绝妙的计策,荀攸早就有这个看法,只是不知道袁绍的虚实,在许攸到来之后,就坚定地主张曹操亲自率兵去乌巢。曹操亲自率军前往,杀得守将淳于琼大败而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就这样拉开了曹操胜利的序幕。

袁绍乌巢粮草被烧,损失惨重,这时,荀攸向曹操献计说:“现在可以乘胜追击,可以传假情报,说我军将调拨人马,一路做出攻取酸枣和邺郡(今河南延津和安阳)的样子;另一路做出攻打黎阳(今河南浚县)的样子,断袁兵归路。袁绍如果听说了这个传闻,以他的多疑的性格,必定会信以为真,就会分出兵力阻击我军。我方可乘他调兵拔寨之时,急攻袁寨,袁绍的军队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定能破敌。”

曹操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立即采用荀攸的计谋,出动三路人马,四处扬言,散布迷惑袁绍的消息。袁军听到消息急忙报告袁绍:“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了。”袁绍信以为真,急忙派兵十万人,分别去援救邺郡和黎阳,连夜急行军走了。曹操立即集中大队兵马,乘虚而入,冲向袁绍营寨。袁军本来已无斗志,官兵四处逃散,抵抗不了。袁绍连盔甲都来不及披上,带着幼子袁尚逃奔而走,曹军在后紧追不舍。袁绍为了渡河逃命,把金银财宝、图书车辆全都丢弃,只有随身骑兵八百多人一同逃往黎阳,曹军获得全胜。

在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随军。吕布在曹军和刘备等各路军队的围攻下,败退后固守下邳,虽经过多次进攻,曹军仍攻不下城池,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曹操就想撤兵回宛城。荀攸坚决反对,他劝说曹操:“吕布虽然勇敢,但无计谋,如今他三战三败,锐气大减,虽在固守,军队已没有奋斗的意志了,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敌人就会不攻自败。吕布手下虽然有陈宫那样的谋士,但他设谋迟慢,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我们应当赶在吕布的锐气尚未恢复、陈宫的计谋尚未设定的时刻,想法紧急攻击,这样,吕布一定能被攻破。”

曹操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问荀攸说:“有什么好办法呢?”荀攸说:“可以先摧毁城墙,即可一举进攻。”于是,曹操指挥曹军引沂水和泗水灌进下邳城,大水冲垮了城墙,吕布军队不战而垮,吕布被活捉后杀掉了。

对于这次战斗,曹操觉得自己完全是依仗荀攸的计谋才成功的,连连称赞荀攸:“即使是颜子、宁武这样古代大圣贤也无非如此啊!”

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私利相互争斗。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荀攸随曹操讨伐袁谭、袁尚,到了黎阳。第二年曹操又去征伐刘表,正在这时,袁谭、袁尚兄弟二人为争夺冀州发生内讧。为了打败自己的弟弟,袁谭派人到曹操军中乞求归降,请曹操援助自己。曹操请谋士大臣商议,大多数人认为应当先讨平刘表,刘表强大,而袁谭、袁尚不仅不团结,相互之间争斗不息,而且没有智计,也没有得力的将领、谋士辅佐,是不足为虑的。只有荀攸不同意这种意见,他说:“刘表父子如同豚犬一样,只是看门守家而已,并没有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要不然正当天下混乱大有作为的年头,他却守在江、汉之间稳坐不动。袁绍曾占据四州地盘,拥有精兵十万,基础十分雄厚,经过了多年的经营,已经赢得了人心,现在他们兄弟相争正是我们灭掉他们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不接受袁谭的投降,使他感到无路可走,再去和他的弟弟讲和,到那时,他们两人和睦相处,子承父业,那么天下的苦难就不可能平息了。如今他们兄弟相残、势不两立,如果其中有一人被兼并,那么他们的力量就强大多了,会不易对付。应该趁他们内部战乱的时候攻击他们,天下就平定了。可不能坐失良机啊!”

曹操听了他的这一番话,真是茅塞顿开,说:“好,就采纳你的意见!”于是曹操答应了袁谭的要求,出兵打败了袁尚。袁尚被消灭以后,果然不出荀攸所料,袁谭立即反叛曹操,这样一来,他就势单力孤了,荀攸随从曹操在南皮将袁谭杀死。

平定冀州之后,曹操在向皇帝为荀攸请功的章奏中说:“军师荀攸,自辅佐臣起,每次征战必随从前往,臣前后能攻克那么多强敌,都是荀攸出的计谋。”于是,朝廷准奏,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后来曹操建立魏国,荀攸被任命为尚书令。

曹操对荀攸极为器重,评价很高。曹操认为荀攸不仅是个智谋出众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忠厚长者。他想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荀攸,就告诫儿子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曹丕对曹操的话铭记在心。荀攸生病,曹丕拜在床下问候,像对父亲一样地尊敬。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荀攸任中军师。魏国初建,任尚书令。建安十九年(公元2l4年)荀攸随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享年六十八岁。

【评议】

在人们的印象中,谋略家好像都是白脸的曹操。实际上,历史事实恰恰相反。真正的谋略家往往是由“谋圣”到“谋智”,即先从自身的道德素质做起,其谋略才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当然,从本质上讲,这种谋略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智谋,而是道德人格。其实,谋略的深层本质就是人格。世界上绝没有脱离具体人格的所谓技术性的“计谋”。

同类推荐
  • 名利场·男人事

    名利场·男人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爱江山更爱美人——男人,作为中国历史的主角,一直都站在舞台的最前沿。作者从现代人的思维加以解读,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一部不一样的男人史记。不管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这些历史人物庞大的身影之后,究竟存在着怎样与寻常百姓不同的七情六欲和嬉笑怒骂?一个片段一场悲欢,一段经历一种观念,一个角度一种解读。细微的历史片段剪辑出的是五千年来风云起伏、历经沧桑的华夏中国。
  • 夏商传

    夏商传

    《夏商传》带你回到夏朝末年,感受当时八方诸侯背叛,四藩异族作乱的动荡年代。看主角们如何面对忠义难存的局面,又作如何选择。本书不仅以夏朝为背景,还收录了大量神话故事、历史典故作为故事展开的桥梁,更以漫画般的手法描述激烈的仙术秘术激战场景,还有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江湖侠义的恩怨情仇等一系列热血、谋略、兵道、爱恨尽归此书!欢迎大家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收看。
  • 乡村小吏在大明

    乡村小吏在大明

    公元二0一六年春,农村长大的高校生张小舍穿越到大明王朝永乐元年,重生于江南苏州乡村的一户农家,与孤母张王氏相依为命,以后世的智慧和俊美的外貌,破茧重生,从一个哑巴孩子,抄书生和九品小吏渐渐成为"江南神捕",大臣的跟班,皇帝的要臣.....在六百年前根本没现代标准的好官,暖男,妻管严的丈夫.张小舍仕途上仗着师父那学来的武功,偷来的绝技,听命朱棣的要臣姚广孝,骞义,夏元吉,金忠及陈瑛,纪纲和黄俨等上司的指挥,战倭寇,斗顽匪,捉神偷......
  • 明卫

    明卫

    崇祯死后,清朝皇帝曾提出明亡于万历之说。不论是怎样的政治目的,由古至今,多少学者也都如此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真的是如此么?作者带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万历四十八年。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新书:大唐再起,五代十国,晚期,从两广开始,北伐,收安南,云南,福建,湖南,南唐,吴越,党项……中世纪的余晖还未散尽,而最好的时代已经来临。主角穿越十六世纪英国都铎(duo)王朝的爱德华六世,中央集权,重建议会,建立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您领略英国这个王权最强大的王朝,日不落帝国黎明前的曙光。新书:剑之王冠,披着奇幻皮的历史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群:631774182
热门推荐
  • 神秘调查所

    神秘调查所

    风趣幽默的所长,一只金瞳的傲娇猫,一只有趣火辣的狐狸御姐,一个沉默寡言的萌萝莉,一个百科全书似的斯文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敬请期待。。。。
  • 暮明雪

    暮明雪

    陌刀如墙何惧铁骑,鸣镝所向天下披靡。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山野之间的少年只想活着!挣扎着时而为官时而为匪。明末乱世的幕布缓缓拉开,爱恨情仇,家国江山,他该何去何从?
  • 盗墓奇门录

    盗墓奇门录

    我国古代等级森严。。。光是在古墓上就有不同的级别。。普通人的墓称为‘坟’。。。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墓称为‘冢’。。。如果是官员贵族的,才会称为‘墓’。。。而只有皇家之墓,才有资格称为‘陵’。。。但凡达到‘陵’级别的,其档次,规模,奢华程度都是顶级配置,是历代无数盗墓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当然其危险程度也不是普通墓能比拟,只有哪些懂风水,能分金定穴的高手才能有机会一探究竟,自此从古至今诞生出各种盗墓的流派,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事迹,而我正是以一本《奇门秘术》开起了进入这一领域的大门。。。
  • 腹黑小姐别来无恙

    腹黑小姐别来无恙

    柳伊人做梦都不能想到自己睡觉睡得好好的居然穿越了。什么狗血剧情QAQ也没个渣男让她虐虐什么的。虽然不能修习武根,但她有金手指呐,暗搓搓的邪笑两声,似乎已经看到一片敞亮的大道。………“妞,给爷笑一个。”“诶,别走啊,可惜了了。”………
  • 八寒地狱(宜昌鬼事过阴篇)

    八寒地狱(宜昌鬼事过阴篇)

    击败王鲲鹏的徐云风,成为过阴人,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从前无法企及的世界——八寒地狱。只有经过八寒地狱的洗练,徐云风才能和张天然站到一个层面上,才有对抗张天然的资格。同时另一个人物渐渐浮出水面,那个无处不在的孙拂尘,将会给疯子带来什么?
  • 逆世龙劫

    逆世龙劫

    乔昀沉睡三年,意外获得囚牛之灵。本不喜欢杀伐的他,能否在这浮生乱世中活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九子夺嫡,股云气荡风雷。扶摇直上腾跃九霄,群雄荟萃的时代,谁主沉浮?(不断更,不太监)
  • 不期然遇见

    不期然遇见

    人生就像打水漂时掠过水面的石头,整个过程充满了幸福和忧伤。幸福是和水面碰撞激起了浪花,忧伤是一旦出发就无法逆流重回到岸上。
  • 无名方舟

    无名方舟

    正常版:穿越者王树,灵根普普通通,修为普普通通,长相普普通通,一切都那么的普普通通,直到王树发现了藏在他魂魄当中的无名方舟,王树开始变得,不再那么的普普通通了。沙雕版:穿越者王树疑似穿越到了某个垃圾落后套路小说当中,为了不成为背景板,决定靠着自己脑海当中的无名方舟,获取自己机缘,苟到成仙!ps.种田文,苟文
  • 大宋地理志

    大宋地理志

    彼时,许云的足迹已踏遍大宋的每一寸国土,他愈发坚定编撰地理志的决心,长河落日,戈壁浅滩,鸟语花香,都让他痴迷不已。然彼时,尚未及笄的汪浅,意气风发,连同沿仓书院的同窗正与夫子斗智斗勇,不亦乐乎,从未想过一个男人的出现会改变她的一生。
  • 冒险荣光

    冒险荣光

    人,是依靠什么活着。。。如果有人问我,那么一定是,好奇。所以,我走上了冒险之路。